日本药品不良反应被害救济制度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164.01 KB
- 文档页数:3
日本公害事件受害者的救济体系及对我国的借鉴向佐群【摘要】日本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是一个公害频发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治理,环境不断得到修复,现已成为环境优良国家.其在公害治理的过程中为保障公害受害人的权益方面建立了较完善的公害行政救济体系和司法救济体系,并通过加强环境修复制度的建设从根本上保障公害受害人及整个社会的环境安全.日本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公害事件公民权益保障机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第一,环境优先的环境政策理念是公害受害人权益得以保障的思想基石;第二,完善的公害补偿救济机制和专门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是公害受害人权益保障的行政基础;第三,独立、公正的司法体系是公害受害人权益保障的司法基础;第四,环境专家、律师团队、科学家等为公害受害人提供专业指导是公害受害人权益保障的社会基础;第五,公害后的环境修复是公害受害人权益保障的环境基础.【期刊名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1)001【总页数】7页(P52-57,83)【关键词】日本公害;受害者;行政救济;司法救济;环境修复【作者】向佐群【作者单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湖南长沙4100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205由于公害的复杂性,日本的公害救济体系呈现多样性,分为行政救济体系与司法救济体系。
王明远教授经过对于日本公害的研究,认为日本公害的受害人有以下方式寻求救济:民事救济途径、行政诉讼救济途径、行政救济途径以及公害防治协定独特的救济途径。
[1]本文认为公害防止协定不是一种直接救济公害的受害人的方式,而只是一种间接救济的方式,所以不纳入本体系。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公害的喷井式的发生,因公害遭受健康或财产损害的人可以通过司法程序要求设置除害设施或停止加害活动,但是由于公害诉讼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使公害的受害者无法及时获得救济,而大部分公害受害者都是以向市町村的市民相谈室、都道府县的公害课、警察署、法务局的人权维护机关等行政机关的窗口投诉、反映情况等形式,经过斡旋、劝告等方式得到解决,于是要求行政机关寻求一种通过简易程序能够公正、客观、中立并且妥善及时解决公害纠纷的途径,1970年国会出台了《公害纠纷处理法》及《公害等调整委员会设置法》,建立了公害行政处理机制,希望不仅能够公正、快速、妥善解决公害纠纷,而且能够充分利用行政机关所掌握的调查资料、科学知识及其他情报,并且把这些资料和情报能够反映到将来的行政政策和管理中,健全对区域性环境污染发挥作用,解决公害的全体性受害问题,而不是只解决公害中的个体受害问题。
2021第5期·总第571期一、引言医疗救助是社会救助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是为贫困人口或因患重病而无力支付较高医疗费用而陷入困境的人提供医疗保障。
日本基于“全民皆保险”的社会保障体制,在世界上较早地建立了具有发展型社会救助特征的现代医疗救助制度。
〔1〕日本也是公认的以较少医疗卫生费用支出实现了较高国民健康水平的国家。
日本的医疗救助强调政府责任,注重医疗救助与其他医疗保障制度之间的衔接与配合,在救助理念上不再囿于医疗救助本身,而是通过实施积极医疗救助激发受助者个人才能,使其真正做到自力更生,尽快重返“全民皆保险”体系,融入社会主流。
中国2003年和2005年分别在农村和城市建立了医疗救助制度,经过十余年发展,逐步实现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整合及其与居民大病保险的有效衔接。
然而,由于中国医疗救助制度建设起步较晚,制度发展中还存在诸多不足。
特别是中国医疗救助制度建设中一直秉持的是保障生存权的救助理念,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救助制度以维持受助者的基本健康需要为目标,对促进受助者能力恢复与提高考虑不足。
当前,中国贫困形势日益复杂,相对贫困、能力低下型贫困等问题凸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农户可持续生计与社会救助制度转型研究”(项目编号:16BSH029)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王磊,辽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姜兆刚,沈阳化工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通过梳理与分析日本医疗救助制度发展历程及经验,我们发现,在制度理念上,日本医疗救助具有发展型社会救助特征,重视受助者人力资本恢复和能力提升,强调疾病预防与保健等“上游干预”措施,最大限度地促进其自立自强;在制度设计上,日本医疗保障体系内嵌多道健康保障防线,减轻了医疗救助压力;在制度实践上,日本医疗救助广泛动员社会各方力量,且重视发挥商业保险对公共医疗体系的减压作用。
日本医疗救助对中国的主要启示是,医疗救助制度建设要坚持立法先行,实现由生存型救助向发展型救助转变,公共医疗资源要向贫困弱势群体倾斜,救助实践中要激发社会主体活力,实现医疗救助的多元参与。
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一、加强环境监测和评估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机制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环境监测和评估。
在日本,公害企业必须定期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排放的污染物进行监测,确保其不超过国家规定的标准值。
一旦发现超标,企业必须及时采取整改措施,否则将面临处罚和赔偿责任。
这种严格的监测和评估制度,有效地防止了公害问题的发生,保障了人民的生态环境权益。
我国在这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企业为了谋取暂时的利益,忽视环境保护,导致环境污染问题严重。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加强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从源头上控制环境污染的产生。
二、建立完善的公害调解机制日本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还包括了建立完善的公害调解机制。
一旦发生公害纠纷,受害人可以向环境部门或者地方法院申请调解,由专业的调解人员进行调解,协助双方达成一致意见。
如果调解不成,受害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
这种机制有效地保障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缓解了公害纠纷带来的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而在我国,公害纠纷的调解机制还不够完善,很多纠纷都需要通过漫长的诉讼程序才能得到解决,这既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也增加了社会成本。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经验,建立起简便、迅速的公害调解机制,减少纠纷的扩大和恶化,最大程度地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
三、健全的赔偿机制日本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还包括了健全的赔偿机制。
当公害问题发生时,受害人可以向企业要求赔偿,企业必须依法给予赔偿,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政府也会给予一定的补偿,帮助受害人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这种赔偿机制的建立,保障了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也提醒企业加强环保措施,避免公害问题的发生。
而在我国,一些受害人由于经济条件差,往往难以获得赔偿,甚至陷入生活困境。
我国可以借鉴日本的做法,建立起健全的公害赔偿机制,保障受害人的合法权益,鼓励企业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公害问题的发生。
四、社会共治的参与机制日本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还包括了社会共治的参与机制。
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629 (2017) 03-0169-07 •法规与管理研究•曰本药物临床试验审查机制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魏芬芳孙宇昕陈健刚杨悦#(沈阳药科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16)摘要:目的介绍日本药物临床试验的审查机制概况,提出可供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审查机制参考的初步建议。
方法查阅日本药物临床试验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法进行研究,分析日本及我国药物临床试验 审查机制的不同。
结果和结论经比较发现,日本的临床试验审查分为主要的审评程序和相应的配套机制。
这种管理 机制加快了日本新药上市的审评速度,减少行政负担,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药品;临床试验;受试者Overview of the Japanese Drug Clinical Trials Review Mechanism and Its Enlightenment to ChinaWEI Fen-fang SUN Yu-xin CHEN Jian-gang YANG Yue* (College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Liaoning Shenyang 110016,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introduce the general situation of the examination mechanism of Japanese drug clinical trial and put forward some preliminary suggestions for the review of the mechanism of drug clinical trial in China. Methods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of Japanese drug clinical trials were reviewed,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Japanese and Chinese drug clinical trial review mechanism were studied by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comparative method. Results &Conclusion By comparing, it was found that the Japanese clinical trial review was divided into the main review proces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upporting mechanism. This management mechanism can speed up the review of the Japanese drug market speed and reduce the administrative burden, it is worth our reference.Key words: drug; clinical trial; subject新药研发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创新过程,伴随着高 投人、高风险。
日本的被害人保护制度及其启示【摘要】日本法律在被害人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建立了包括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被害人补偿、被害人援助等较为完备的被害人保护制度。
我国对被害人保护的研究和关注起步较晚,被害人保护工作存在很多不足。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我国的实际情况,借鉴日本在被害人保护方面的一些成功做法,通过完善立法、建立被害人补偿制度和实施被害人救助工程,建立和完善我国的被害人保护制度。
【关键词】日本;被害人;保护制度;启示【正文】20世纪中叶,随着被害人学的产生和发展,被害人(本文专指犯罪被害人)保护问题逐渐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
被害人的地位和权利日益受到重视,加强对被害人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许多国家纷纷通过完善立法和改善司法加强对被害人的保护,日本就是其中之一。
1958年,被害人学理论传入日本,从此,日本学者和政府机构便对这一社会科学的新领域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1]日本立法机关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与被害人有关的法律政策,如1980年制定了《犯罪被害人等补偿金给付法》,1996年制定了《被害人对策纲要》,1999年4月开始在全国各地检察院实施《犯罪被害人等的通知制度》,2000年通过了《刑事诉讼法和检察审查会法的部分改正的法律》和《关于以保护犯罪被害人等为目的的刑事程序附属措施的法律》(简称《被害人保护法》) .与此同时,一些被害人援助机构相继成立,如东京医科齿科大学犯罪被害人咨询室、水户被害人援助中心、犯罪被害人支援网等。
经过多年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日本已经建立了包括被害人诉讼权利保护、被害人补偿、被害人援助等内容的较为完备的被害人保护制度。
相较于日本,我国对被害人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晚,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介绍国外有关的研究情况。
1996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加强了对被害人的权益保障。
从总体上看,虽然被害人的地位和权利得到了较为全面的确认,但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法律的规定与现实的需要还有很大差距,完善的被害人保护制度尚未建立,被害人的权益还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斯蒙事件起始与启示斯蒙事件的始末以及对我国药品不良反映现状的思考一、斯蒙事件的始末20世纪60年代在日本发生了Smon(斯蒙)病例引起成千上万人患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炎。
该病初期症状为剧烈腹痛,继而出现视神经障碍和运动麻痹等。
药品管理部门开始认为是一种传染病,直到1970年才查出是因使用肠道感染药物——喹诺仿(氯碘羟基喹啉,Vioform)所致。
停止使用该药物后,Smon发病率急剧下降,但因此而死亡人数达到约400人。
“Smon事件”给各国药品监管带来了冲击,强化药事管理法律法规建设,引起日本各有关方面的关注。
大约从1955年开始,也就是在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10年,正式的经济复兴初露成效的时侯,在日本各地,流行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怪病。
该病最早出现腹痛、腹泻等剧烈的腹部症状,然后脚心和趾尖发麻。
之后麻木感上升到脚、腰部和腹部,并伴有刺痛,不久即产生运动麻痹不能行走。
病情严重者侵犯视神经,可导致视力减退,直至失明。
这种怪病最早出现于钏路、山形、米泽等地,因此起初被命名为"钏路病" 等。
由于病因不明,病种特殊,这种"怪病"一时令人们惊恐不已。
1958年,日本内科学会首次报告了这样一个病例。
但到1960年就有了相当全面的研究报告,从而使之从地区性疾病一举成为全国关注的疾病。
尤其是1964年,在东京奥林匹克运动会划船比赛场崎玉县户田附近集中发现了46名患者,一时更是舆论大哗,掀起喧然大波。
也就是在这一年,日本内科学会召开了以本病为主的综合性讨论会。
东京大学的椿忠雄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建议将这种怪病命名为"斯蒙病(SMON)",即临床上所说的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
至此,从该怪病面世到当地医师向学会报告历时5年,而学会正式将其作为一种新的疾病处理并予以命名,则化了将近10年时间。
1969年,日本厚生省拨款3 500万日元,"SMON调查研究协会"正式开始工作。
日本药品上市后评价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田春华;李馨龄;周冉;薛斌;杨威【期刊名称】《中国药物警戒》【年(卷),期】2017(014)009【摘要】目的总结日本上市后评价经验,为我国建立药品上市后评价制度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学术交流和查阅文献,比较日本和我国药品上市后评价的异同.结果日本上市后评价主要是由再评价和再审查两大制度构成.通过再评价制度解决"老药"的缺陷,同时通过再审查制度推动了"新药"的监测和研究.这些制度有效覆盖了日本所有的药品.结论日本的药品上市后评价制度极具特色,可为我国构建药品上市后评价体系提供参考.%Objective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post-marketing evaluation system in China by summarizing the experience of post-marketing evaluation in Japan. Method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drug post-marketing evaluation in China and in Japan were compared by academic exchanges and the literature. Results Japanese post -marketing evaluation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systems, which were reevaluation and reexamination. The reevaluation system is for solving the "old medicine" defects, and the reexamination system is for promoting the "new drug" monitoring and research. These systems effectively cover all of Japanese medicines. Conclusion Japanese post-marketing evaluation system is very unique, suitable for referenc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drug post-marketing evaluation system.【总页数】4页(P527-529,533)【作者】田春华;李馨龄;周冉;薛斌;杨威【作者单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4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45;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北京100082;中国食品药品国际交流中心,北京 100082;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药品评价中心,北京10004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相关文献】1.日本药品数据保护制度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基于对日本创新药物再审查政策绩效的实证研究 [J], 丁锦希;罗茜玮;王颖玮2.美国药品上市后研究的监管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罗雪燕;赖寒;陈绍成;李俊3.日本药品上市后评价制度研究 [J], 刘佳;李承霖;郭俐宏;河合秀晃;寺井嘉哉;岩崎典之;铃木美和子;杨威4.美国药品上市后再评价法律制度实施的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张琪; 颜建周; 马旭锋; 邵蓉5.日本药品上市后风险管理计划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J], 贾国舒;梁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日本药品数据保护制度评价及对我国的启示作者:丁锦希罗茜玮王颖玮来源:《上海医药》2011年第12期摘要日本药品数据保护制度以对药品注册过程中所提交的数据信息实施知识产权保护为手段,通过授予原研厂商一定期限的市场独占权,有效保护了原研厂商的利益并鼓励其研发积极性。
文章通过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日本药品数据保护制度实施绩效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日本药品数据保护制度对创新药物研发起到了良好的正向激励效应。
同时日本政府通过将药品数据保护制度与药品上市后监测制度捆绑实施,并配套以医疗保险制度和药品定价机制,较大程度地遏制了药品数据保护制度的负面效应,其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日本创新药物数据保护制度中图分类号:R95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1)12-0615-06Evaluation of Japanese data protection system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s—the empirical analysis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of reexamination Policy on Japanese innovative drugsDING Jin-xi,LUO Xi-wei,WANG Ying-wei(Pharmaceutic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earch Institute,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211198)ASTRACT Japaneae data protection system,which is supposed to protect the submitted data during the process of drug registration as an intellectual property (IP) protection,has effectively ensured the benefits and encouraged the initiatives of drug research companies by granting those companies a certain period of market exclusivity. With an establishment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this paper will scientifically assess the Japanese data protection system on an economic level. The result has demonstrated that Japanese data protection system has a positively favorable effect on the R & D of innovative drugs. Meanwhile,Japanese government has successfully linked the data protection system to the post-marketing surveillance system combined with a set of the medical insurance and the drug pricing mechanism,which has to a great extent contained the side effects of the data protection system. This advanced experience should be drawn upon by China.KEY WORDS Japan;innovative drugs;drug data protection policy创新药物研发不仅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并已成为全球生物医药高新产业发展的核心源动力。
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公害问题是指由于大规模工业活动所引起的对环境、生态和人类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
日本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曾经发生了多起严重的公害事件。
为了解决公害问题,日本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这对我国在处理公害问题上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机制注重预防与监管。
在公害事件发生之前,日本政府通过严格的环境准入制度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工业企业进行审批和监管,确保其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日本政府对公害源进行逐级呈报,形成了多级监察体系,确保公害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和处理。
我国在处理公害问题时,也应加强预防与监管,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环境准入审核和日常监察力度,避免公害事件的发生。
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机制注重权益保护。
在公害事件发生后,日本政府建立了公害被害者权益保护机制,包括设立公害调解机构和公害纠纷解决基金,并制定了相关法律和政策,为公害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和经济赔偿。
日本政府也注重加强对公害受害者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帮助他们重建家园和生活。
我国在公害纠纷处理中,也应建立健全权益保护机制,加强对公众的法律援助和经济赔偿,同时重视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为公害受害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帮助。
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机制注重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
在公害事件的调查和处理过程中,日本政府注重与公众和媒体的沟通和互动,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批评,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
日本政府还鼓励公众参与公害纠纷的决策过程,并成立了公害受害者组织和公害监察机构,为公众提供了发声和监督的渠道。
我国在处理公害问题时,也应加强公众参与和舆论监督,倾听公众声音,及时公开信息,接受舆论监督,形成共治的局面。
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机制注重国际合作和经验借鉴。
在公害问题上,日本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借鉴他国的经验和技术,提高公害治理水平。
日本政府还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和交流,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公害治理合作。
我国在处理公害问题中,也应加强国际合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拓宽思路和提高治理能力。
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近年来,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迅速,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环境污染和公害事件,给人民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影响。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借鉴日本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加强我国的环境监管和公害纠纷处理,以保护人民的权益,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日本是一个高度工业化的国家,曾经遭受过严重的公害问题,例如四大公害事件(水俣病、横滨病、四日市哮喘、镰仓脑炎),给当地居民造成了严重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在处理这些公害纠纷过程中,日本逐渐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不仅启发了当地居民的环保意识,也成为其他国家可以借鉴的范例。
日本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非常注重公众参与和信息公开。
在公害事件发生后,政府会积极向公众通报相关信息,向受害者提供法律援助,并积极开展公众听证会和庭审,让公众了解事件的全貌,参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这种公开透明的机制有利于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也能够促进民众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和参与,增强社会的环保意识,减少公害事件的发生。
日本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非常注重环境监管和责任追究。
日本设立了专门的环境保护部门,负责监测环境污染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公害问题。
一旦发现企业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政府会立即责令企业停产整改,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包括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
这种严格的监管和追责机制,能够有效地遏制环境污染和公害事件的发生,保护人民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权益。
日本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非常注重跨部门协作和社会共治。
在解决公害问题时,政府部门、企业和民众都需要共同参与,各方积极合作,形成一股合力,共同推动公害事件的处理和解决。
政府部门负责环境监管和法律援助,企业负责整改和赔偿,民众负责监督和参与,共同建立起一个稳定、可持续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
日本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非常注重预防和治理并重。
日本大力推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鼓励企业采用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日本还大力发展环境监测和修复技术,积极治理已经污染的环境,还受害者一个洁净的生活环境。
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1970年代,日本曾经发生过一系列的公害事件,如四日市田中污染事件、神户水俣病事件、伊势湾台风下石垣岛泄漏事件等,这些事件导致了环境的恶化、社会的动荡以及公众的不满。
针对这些问题,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联手创建了一套完整的公害纠纷处理机制,对于我国的环境治理和公共危机应对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日本建立了完整的公害监测体系,包括空气、水、土壤及噪音等全方位的监测,让公众充分了解环境质量状况,提高了公众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我国当前也正在逐步推进环境监测网络建设,通过提高监测精度和颗粒度,提供更为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为公众参与环境治理提供更加有力的依据。
其次,日本实行了公害损害赔偿制度,政府明确了企业的环境保护责任和社会责任,依法追究企业环境违法行为,并对受损失的群众进行了赔偿。
这种制度的建立,强化了企业环保责任感和法律意识,提高了公共福利的保障,也促进了公民意识的提升。
我国更新了环境保护法并严格执行,加强了对企业环境保护责任的强化和社会责任的强调,为日后的法律保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再次,日本成立了环境保护机构,建立了环境统一管理和监管的机制,并在实践中还将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联合建立了公害危机管理机制,提高了公共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而我国当前正在优化政府机构设置,打造新型环保治理体系,并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于环境治理的参与度,以推进协同治理,保障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最后,日本政府和社会各界还共同发起了一系列环保和环境宣传活动,唤起了民众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塑造出环保事业的社会价值,提高了社会对于环境治理的重视程度。
我国也需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加强企业的环保责任和法律意识,并营造出良好的舆论氛围,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从而提高保护环境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机制为我国的环境治理提供了很好的样本和参考,然而,各国的环境资源、文化背景、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都各不相同,因此我国在引入参考的基础上,仍需因地制宜,将环境治理机制体系化,从而更好地实现环保目标。
日本公害纠纷处理机制对我国的启示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曾经发生过多起公害事件,这些事件使得民众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和公害问题,在政府和民间组织的推动下,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公害处理机制,为今天的日本的环境和生态安全奠定了基础。
这套机制包括环境污染预防、监测、控制和处罚,还包括了对受害者的保障和补偿。
这套机制为我们国家的公害治理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首先,在公害治理中,预防是最为重要的。
日本的环境控制机制是从制定预防措施开始的,例如,制定环境标准、实施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污染的监测等等。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都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控制污染源,并加强环境建设。
与此同时,企业和公共机构也需要审查自身的操作,以避免环境和公共健康的危害。
由此可见,在公害治理的过程中,必须把预防放在首位。
其次,公害事件处理与信息公开息息相关。
日本政府针对公害问题建立了特别的机制,包括了对环境污染源的强制检查,对环境污染源的排放进行报告,并对这些报告进行公开。
同时,政府还建立了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公众可以获取相关信息,从而更好地监督和参与环境保护,促进公众的知情权和参与度。
在我国,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仍然需要加强,需要在政府和企业之间建立更加有效的信息交流机制,以便及时了解公害信息和处理进展状态。
第三,公害问题转化为政府机构的制定和执行政策上。
日本政府在公害问题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例如改进环境法律法规、建立环境保护部门、设立环境保护基金以及加强地方政府的职能等等。
这些政策措施从源头上推动了公害治理的进展,从根本上解决了公害问题。
因此,在治理公害问题时,政府应该积极制定相应措施,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
最后,公害问题的解决也需要遵循科学性,应用先进科学技术。
日本在公害事件处理中不断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来解决问题,如全球定位系统、先进的环境检测技术以及水处理技术等等。
这些科技手段有力地推进了公害治理工作的进展,提高了处理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需要推动科技创新,在公害治理中运用先进技术和手段,更好地解决公害问题。
从日本武田制药被罚60亿美元吸取教训第一篇:从日本武田制药被罚60亿美元吸取教训从日本武田制药被罚60亿美元吸取教训从日本武田制药被罚60亿美元吸取教训李连达2014年4月8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法院裁决日本最大药企《武田制药》因为隐瞒艾可拓(吡格列酮)的不良反应,被揭发后,罚款60亿美元。
美国的合作伙伴礼来公司被罚款30亿美元。
说明世界各国对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药厂隐瞒不良反应的危害性、严重性极为重视,惩罚十分严厉。
我国近年对食品药品安全日益重视,各级领导、各级主管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监督管理,防止不良反应危害公众的安全与健康。
但是由于药品不良反应问题复杂、涉及面广,有些药厂对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药厂隐瞒不良反应)的危害性、严重性认识不足。
对药品的两重属性认识不足,药品既是治病救人的武器,也是杀人不见血的凶器。
因此,合理用药、发挥治疗作用,防止不良反应,是当务之急。
但是有的药厂唯利是图,不顾病人安危,制造假冒伪劣药品坑害病人。
有的企业大肆虚假宣传、夸大疗效、隐瞒不良反应,用药厂的商业利益损害公众利益,特别是病人的健康与安危。
近年由于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隐瞒药物不良反应)引起的药害事件时有发生,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全国药物不良反应年度报告:2009年638996件,2010年692904件,2011年852799件,2012年为120万件。
说明我国药物不良反应虽然经过各有关方面的努力、加强监督管理,目前仍然情况严重,不容乐观。
其主要原因有几方面:一、中药安全性研究不够,无论是试验毒理学研究,还是临床人体观察,研究的不够严谨、深入、准确、可靠。
有些研究报告不报忧,夸大治疗作用,隐瞒不良反应,对药物的真是毒性与不良反应认识不正确,甚至受药厂控制,研究工作流于形式。
二、隐瞒药物不良反应或避重就轻,只报轻微不良反应,隐瞒较重的不良反应,用虚假宣传误导群众,国内外都很常见。
例如日本最大制药企业《武田制药》就是隐瞒药物不良反应,给病人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而受到法院严惩。
日本药品不良反应被害救济制度的启示
陈永法;邵蓉
【期刊名称】《中国药房》
【年(卷),期】2005(016)010
【摘要】目的:探索建立我国药品不良反应受害救济制度的方法.方法:介绍日本药品不良反应被害救济制度,分析药品不良反应被害救济制度在我国建立与实施的意义.结果与结论:我国应尽快建立药品不良反应受害救济制度,以保障患者的权益.【总页数】3页(P728-730)
【作者】陈永法;邵蓉
【作者单位】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南京市,210009;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南京市,21000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5
【相关文献】
1.日本药品不良反应损害救济制度的建立与实践 [J], 孙骏;唐慧鑫;马爱霞
2.日本药品不良反应被害救济制度的启示 [J], 陈永法;邵蓉
3.德日两国药品不良反应救济制度的运行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J], 顾海;吴艳
4.日本的药品副作用被害救济制度 [J], 青岩
5.日本公害健康被害行政救济制度的启示 [J], 罗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