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试题找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8
七年级常考找规律题目探索(精选汇总)类型一根据数据的排列找规律1.有一列数按5,4,3,2,1,5,4,3,2,1,……排列,第42个数字应该是()A、5B、4C、3D、22.在数列3,12,30,60,……中,请你观察数列的排列规律,则第5个数是()A.75B.90C.105D.1203.若下面每个表格中的4个数字所有相同的规律,则其中n的值为()A、105B、107C、109D、1114.按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7个数是()A.B.C.D.5.把全体自然数按下面的方式进行排列:按照这样的规律推断,从2014到2016,箭头的方向应是()A.↓→B.→↑C.↑→D.→↓6.计算1﹣2+3﹣4+5﹣6+7﹣8+…+2009﹣2010的结果是()A.﹣1005B.﹣2010C.0D.﹣17.观察下列算式,用你所发现的规律得出22015的末位数字是()21=2,22=4,23=8,24=16,25=32,26=64,27=128,28=256,….A.2B.4C.6D.88.等边△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点A、C对应的数分别为0和﹣1,若△ABC绕着顶点顺时针方向在数轴上连续翻转,翻转1次后,点B所对应的数为1;则翻转2012次后,点B所对应的数是()A.2013B.2010C.2011D.20129.任何实数a,可用[a]表示不超过a的最大整数,如:[4]=4,[]=1,现对36进行如下操作:36[]=6[]=2[]=1,这样对36只需进行3次操作后变为1,类似地,对99只需进行多少次操作后变为1?()A.1次B.2次C.3次D.4次10、如图所示,将圆的周长分为4个单位长度,在圆的4等分点处标上数字0,1,2,3,先让圆周上数字0所对应的点与数轴上的数1所对应的点重合,再让圆沿着数轴按逆时针方向滚动,那么数轴上的数 2020将与圆周上的数字()重合.A.0B.1C.2D.312.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四个数之间都有一定的规律,据此规律得出a+b+c=________13、如图,填在下面各正方形中的4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n的值应该等于.14.下面每个正方形中的五个数之间都有相同的规律,根据这种规律,则第4个正方形中间数字m为,第n个正方形的中间数字为.(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17.如图,圆圈内分别标有0,1,2,3,4,…,11这12个数字.电子跳蚤每跳一次,可以从一个圆圈跳到相邻的圆圈,现在,一只电子跳蚤从标有数字“0”的圆圈开始,按逆时针方向跳了2011次后,落在一个圆圈中,该圆圈所标的数字是.18.有若干个数,第1个数记为a 1,第2个数记为a 2,第3个数记为a 3,···,第n 个数记为an ,若a 1=21,从第2个数起,每个数都等于“1与它前面的那个数的差的倒数”。
找规律试题题型及答案大全一、选择题1. 观察下列数列:2, 4, 8, 16, 32, ()A. 64B. 128C. 256D. 512答案:A2. 找出下列数列的规律并填空:1, 2, 4, 8, ()A. 16B. 10C. 12D. 15答案:A3. 根据数列规律,下一个数字是:1, 3, 6, 10, ()A. 15B. 18C. 21D. 24答案:C二、填空题1. 根据数列规律,下一个数字是:2, 4, 8, 16, ()答案:322. 找出下列数列的规律并填空:1, 3, 6, 10, ()答案:153. 根据数列规律,下一个数字是:2, 6, 12, 20, ()答案:30三、解答题1. 观察下列数列:1, 2, 4, 7, 11, (), (), 26请找出规律并填写空缺的数字。
答案:16, 222. 根据数列规律:1, 1, 2, 3, 5, 8, (), ()请找出规律并填写空缺的数字。
答案:13, 213. 观察下列数列:2, 4, 8, 16, (), (), 128请找出规律并填写空缺的数字。
答案:32, 64四、应用题1. 一个数列的规律是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的两倍,如果数列的前两个数字是1和2,那么第10个数字是多少?答案:10242. 一个数列的规律是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加上一个递增的整数,数列的前两个数字是1和3(即第二个数字是第一个数字加上2),那么第5个数字是多少?答案:133. 一个数列的规律是每个数字是前一个数字加上一个递增的奇数,数列的前两个数字是2和5(即第二个数字是第一个数字加上3),那么第4个数字是多少?答案:12。
初中数学规律题汇总(全部有解析)初中数学规律题拓展研究“有比较才有鉴别”。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初中数学考试中,经常出现数列的找规律题,本文就此类题的解题方法进行探索:一、基本方法——看增幅(一)如增幅相等(实为等差数列):对每个数和它的前一个数进行比较,如增幅相等,则第n个数可以表示为:a1+(n-1)b,其中a为数列的第一位数,b为增幅,(n-1)b为第一位数到第n位的总增幅。
然后再简化代数式a+(n-1)b。
例:4、10、16、22、28……,求第n位数。
分析:第二位数起,每位数都比前一位数增加6,增幅都是6,所以,第n位数是:4+(n-1) 6=6n-2(二)如增幅不相等,可是增幅以同等幅度增长(即增幅的增幅相等,也即增幅为等差数列)。
如增幅分别为3、5、7、9,申明增幅以同等幅度增长。
此种数列第n位的数也有一种通用求法。
基本思路是:1、求出数列的第n-1位到第n位的增幅;2、求出第1位到第第n位的总增幅;3、数列的第1位数加上总增幅即是第n位数。
此解法虽然较烦,但是此类题的通用解法,当然此题也可用其它技巧,或用分析观察的方法求出,方法就简单的多了。
(三)增幅不相等,但是增幅同比增加,即增幅为等比数列,如:2、3、5、9,17增幅为1、2、4、8.(四)增幅不相等,且增幅也不以同等幅度增加(即增幅的增幅也不相等)。
此类题大概没有通用解法,只用分析观察的方法,但是,此类题包括第二类的题,如用分析观察法,也有一些技巧。
2、根本本领1(一)标出序列号:找规律的题目,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一系列量,要求我们根据这些已知的量找出一般规律。
找出的规律,通常包序列号。
所以,把变量和序列号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就比较容易发现其中的奥秘。
小学二年级找规律→ 小学二年级研究规则简介这份文档旨在帮助小学二年级的学生研究和研究数学问题中的规律。
通过找出规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什么要找规律?找规律是数学研究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观察和识别重复或相似的模式,学生可以发现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找规律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从而提高数学理解能力。
如何找规律?以下是一些帮助小学二年级学生找规律的简单策略:1. 观察数字的变化:学生可以通过观察数字的增加或减少来寻找规律。
他们可以注意数字之间的模式,并尝试找出规律。
2. 使用图表和图形:绘制图表或图形可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数字之间的规律。
他们可以尝试将数字表示为点、线或方格,并观察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利用计算工具: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可以使用计算工具(如计算器)来进行计算,并观察计算结果。
他们可以通过改变数字或操作符,并观察结果的变化来寻找规律。
4. 尝试不同的例子:学生可以通过尝试不同的例子来找规律。
他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数字组合,并观察它们之间的规律性。
例子以下是一些小学二年级常见数学问题的例子,以及找规律的方法:例子1:数列问题有一组数字:2, 4, 6, 8, 10...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大2。
因此,规律是:每个数字都比前一个数字增加2。
例子2:图形问题给定以下图形序列:□□ □□ □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每一行都多一个方块。
因此,规律是:每一行都比前一行多一个方块。
总结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学习数学问题时,找规律是一种重要的策略。
通过观察数字的变化、使用图表和图形、利用计算工具以及尝试不同的例子,学生可以找到数学问题中的规律,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对小学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有所帮助。
中考规律探索1一.选择题1.观察下列等式:31=3,32=9,33=27,34=81,35=243,36=729,37=2187… 解答下列问题:3+32+33+34…+32013的末位数字是( ) A .0 B .1 C .3 D .72. 把所有正奇数从小到大排列,并按如下规律分组:(1),(3,5,7),(9,11,13,15,17),(19,21,23,25,27,29,31),…,现用等式A M =(i ,j )表示正奇数M 是第i 组第j 个数(从左往右数),如A 7=(2,3),则A 2013=( ) A .(45,77) B .(45,39) C .(32,46) D .(32,23)3.下表中的数字是按一定规律填写的,表中a 的值应是 .1 2 3 5 8 13 a (2)358132134…4.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矩形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1)个图形的面积为2cm 2,第(2)个图形的面积为8 cm 2,第(3)个图形的面积为18 cm 2,……,第(10)个图形的面积为( )A .196 cm 2B .200 cm 2C .216 cm 2D . 256 cm 25.如图,动点P 从(0,3)出发,沿所示的方向运动,每当碰到矩形的边时反弹,反弹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当点P 第2013次碰到矩形的边时,点P 的坐标为( )A 、(1,4)B 、(5,0)C 、(6,4)D 、(8,3)6.如图,下列各图形中的三个数之间均具有相同的规律.根据此规律,图形中M 与m 、n 的关系是A . M=mnB . M=n(m+1)C .M=mn+1D .M=m(n+1)7.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12-=x 没有实数根,即不存在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若我们规定一个新数“”,使其满足12-=i (即方程12-=x 有一个根为),并且进一步规定: 一切实数可以与新数进行四则运算,且原有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仍然成立,于是有,1i i =12-=i ,,).1(23i i i i i -=-=⋅=.1)1()(2224=-==i i 从而对任意正整数n ,我们可得到,.)(.4414i i i i i i n n n ===+同理可得,1,,143424=-=-=++n n n i i i i 那么,20132012432i i i i i i +⋅⋅⋅++++的值为A .0B .1C .-1D .8.下列图形都是由同样大小的棋子按一定的规律组成,其中第①个图形有1颗棋子,第②个图形一共有6颗棋子,第③个图形一共有16颗棋子,…,则第⑥个图形中棋子的颗数为( )A .51B .70C .76D .81二.填空题1.观察下列图形中点的个数,若按其规律再画下去,可以得到第n 个图形中所有的个数为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 (﹣3,0)、B (0,4),对△OAB 连续作旋转变换,依次得到△1、△2、△3、△4…,则△2013的直角顶点的坐标为 .3.如图,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1,顺次连接正方形ABCD 四边的中点得到第一个正方形A 1B 1C 1D 1,由顺次连接正方形A 1B 1C 1D 1四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正方形A 2B 2C 2D 2…,以此类推,则第六个正方形A 6B 6C 6D 6周长是 .图① 图② 图③···(第8题图)4.直线上有2013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个点.5.如图,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称图中的数1,5,12,22…为五边形数,则第6个五边形数是.6 .如图,是用火柴棒拼成的图形,则第n个图形需根火柴棒.7.观察规律:1=12;1+3=22;1+3+5=32;1+3+5+7=42;…,则1+3+5+…+2013的值是.8.如图12,一段抛物线:y=-x(x-3)(0≤x≤3),记为C1,它与x轴交于点O,A1;将C1绕点A1旋转180°得C2,交x 轴于点A2;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 轴于点A3;……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C13.若P(37,m)在第13段抛物线C13上,则m =_________.9.直线上有2013个点,我们进行如下操作:在每相邻两点间插入1个点,经过3次这样的操作后,直线上共有个点. 10.观察下列各式的计算过程:5×5=0×1×100+25,15×15=1×2×100+25,25×25=2×3×100+25,35×35=3×4×100+25,…………请猜测,第n个算式(n为正整数)应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将连续的正整数按以下规律排列,则位于第7行、第7列的数x是__ __.12、如下图,每一幅图中均含有若干个正方形,第①幅图中含有1个正方形;第②幅图中含有5个正方形;……按这样的规律下去,则第(6)幅图中含有 个正方形;13.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第1个图形有6个小圆, 第2个图形有10个小圆, 第3个图形有16个小圆, 第4个图形有24个小圆, ……,依次规律,第6个图形有 个小圆.14.已知一组数2,4,8,16,32,…,按此规律,则第n 个数是 . 15、我们知道,经过原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可以是y =ax 2+bx (a ≠0) (1)对于这样的抛物线:当顶点坐标为(1,1)时,a =__________;当顶点坐标为(m ,m ),m ≠0时,a 与m 之间的关系式是__________;(2)继续探究,如果b ≠0,且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在直线y =kx (k ≠0)上,请用含k 的代数式表示b ;(3)现有一组过原点的抛物线,顶点A 1,A 2,…,A n 在直线y =x 上,横坐标依次为1,2,…,n (为正整数,且n ≤12),分别过每个顶点作x 轴的垂线,垂足记为B 1,B 2,…,B n ,以线段A n B n 为边向右作正方形A n B n C n D n ,若这组抛物线中有一条经过D n ,求所有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16.如图,所有正三角形的一边平行于x 轴,一顶点在y 轴上,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1A 、2A 、3A 、4A 、…表示,其中12A A 与x 轴、底边12A A 与45A A 、45A A 与78A A 、…均相距一个单位,则顶点3A 的坐标是 ,22A 的坐标是 .xy A 9A 6A 3A 8A 7A 5A 4A 2A 1O第16题图••••••①② ③17.如图,已知直线l :y=33x ,过点A (0,1)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过点B 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1;过点A 1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B 1,过点B 1作直线l 的垂线交y 轴于点A 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A 2013的坐标为 .1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 出发,按向上,向右,向下,向右的方向不断地移动,每移动一个单位,得到点A 1(0,1),A 2(1,1),A 3(1,0),A 4(2,0),…那么点A 4n +1(n 为自然数)的坐标为 (用n 表示)19.当白色小正方形个数n 等于1,2,3…时,由白色小正方形和和黑色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分别如图所示.则第n 个图形中白色小正方形和黑色小正方形的个数总和等于_____________.(用n 表示,n 是正整数)20. (2013•衢州4分)如图,在菱形ABCD 中,边长为10,∠A=60°.顺次连结菱形ABCD 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1B 1C 1D 1;顺次连结四边形A 1B 1C 1D 1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2B 2C 2D 2;顺次连结四边形A 2B 2C 2D 2各边中点,可得四边形A 3B 3C 3D 3;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四边形A 2B 2C 2D 2的周长是 ;四边形A 2013B 2013C 2013D 2013的周长是 .21.一组按规律排列的式子:a2,43a ,65a ,87a ,….则第n 个式子是________ 22.观察下面的单项式:a ,﹣2a 2,4a 3,﹣8a 4,…根据你发现的规律,第8个式子是 .23.如图,已知直线l:y=x,过点M(2,0)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点N,过点N作直线l的垂线交x轴于点M1;过点M1作x轴的垂线交直线l于N1,过点N1作直线l的垂线交x轴于点M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M10的坐标为.24.为庆祝“六•一”儿童节,某幼儿园举行用火柴棒摆“金鱼”比赛.如图所示:按照上面的规律,摆第(n)图,需用火柴棒的根数为.答案:选择题:1、C 2、C 3、21 4、B 5、D 6、D 7、D 8、 C填空题:1、(n+1)2 2、(8052,0) 3、0.5 4、16097 5、51 6、2n+1 7、1014049 8、 2 9、16097 10、[10(n-1)+5]2=100n(n-1)+25 11、85 12、91 13、46 14、2n 15、(1)-1;a =-1m(或am +1=0); (2)解:∵a ≠0 ∴y =ax 2+bx =a (x +2b a)2-24b a∴顶点坐标为(-2ba ,-24b a )∵顶点在直线y =kx 上∴k (-2ba )=-24b a∵b ≠0∴b =2k(3)解:∵顶点A n 在直线y =x 上 ∴可设A n 的坐标为(n ,n ),点D n 所在的抛物线顶点坐标为(t ,t )由(1)(2)可得,点D n 所在的抛物线解析式为y =-1tx 2+2x∵四边形A n B n C n D n 是正方形∴点D n 的坐标为(2n ,n ) ∴-1t(2n )2+2×2n =n∴4n =3t∵t 、n 是正整数,且t ≤12,n ≤12∴n =3,6或9∴满足条件的正方形边长为3,6或916、(0,31-),(-8,-8). 17、()()201340260,40,2或(注:以上两答案任选一个都对)18、(2n ,1) 19、n 2+4n 20、20;21、221na n (n 为正整数)22、-128a 8 23、(884736,0) 24、6n+2规律探索21、 我们平常用的数是十进制数,如2639=2×103+6×102+3×101+9×100,表示十进制的数要用10个数码(又叫数字):0,1,2,3,4,5,6,7,8,9。
第1讲寻找规律一、知识要点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
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的一列数,只要从连续的几个数中找到规律,那么就可以知道其余所有的数。
寻找数列的排列规律,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
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2)1,2,4,7,11,(),()(3)2,6,18,54,(),()举一反三1:1.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2)1,2,5,10,17,(),()2.按规律填数。
(1)2,8,32,128,(),()(2)1,5,25,125,(),()3.先找规律再填数。
12,1,10,1,8,1,(),()【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2)21,4,18,5,15,6,(),()(3)3,4,7,3,4,10,3,4,13,(),(),()举一反三2:1.按规律填数。
(1)2,1,4,1,6,1,(),()(2)3,2,9,2,27,2,(),()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1)18,3,15,4,12,5,(),()(2)1,15,3,13,5,11,(),()3.找规律填数。
(1)4,7,8,4,6,13,4,5,18,(),(),()(2)1,2,3,2,4,6,3,8,9,(),(),()【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1.按规律填数。
(1)2,3,5,9,17,(),()(2)2,4,10,28,82,(),()2.按规律填数。
找规律填数的各种题型
稿子一:
嘿,亲爱的小伙伴们!今天咱们来聊聊找规律填数的那些有趣题型。
你看哈,有一种是递增型的。
比如说 1、3、5、7、(),这多简单呀,每次都多 2 嘛,所以括号里当然是 9 啦。
还有递减型的呢!像 10、8、6、4、(),每次都少 2 ,那括号里就得是 2 咯。
再说说这种间隔型的。
比如 2、5、2、8、2、11 ,你发现没,奇数位都是 2 ,偶数位依次加 3 ,那后面括号里该是 2 啦。
还有累加型的哟!像 1、2、4、7、11 、(),从第二个数开始,每次增加的数都比前一次多 1 ,所以括号里应该是 16 。
倍数型的也很常见呢!比如说 2、4、8、16 、(),每次都乘以 2 ,那就是 32 啦。
哎呀,找规律填数是不是还挺好玩的?多练练,咱们的小脑瓜会越来越聪明哟!
稿子二:
宝子们,咱们来唠唠找规律填数的各种题型哈。
先说说那种相邻两个数差值固定的,像 3、6、9、12 、(),每两个数之间都差 3 ,那括号里肯定是 15 呀。
有的是相邻两个数的比值固定。
比如说 2、4、8、16 、(),后面的数都是前面的 2 倍,那这里就得填 32 。
再有像这样的: 1、4、9、16 、(),这是平方数的规律,依次是 1 的平方,2 的平方,3 的平方,4 的平方,那括号里就是 25 啦。
怎么样,这些题型有没有让你觉得很有趣?多琢磨琢磨,咱们找规律填数的本领就会越来越强哒!。
归纳—猜想~~~找规律给出几个具体的、特殊的数、式或图形,要求找出其中的变化规律,从而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解题的思路是实施特殊向一般的简化;具体方法和步骤是(1)通过对几个特例的分析,寻找规律并且归纳;(2)猜想符合规律的一般性结论;(3)验证或证明结论是否正确,下面通过举例来说明这些问题.一、数字排列规律题1、观察下列各算式:1+3=4=2的平方,1+3+5=9=3的平方,1+3+5+7=16=4的平方…按此规律(1)试猜想:1+3+5+7+…+2005+2007的值(2)推广:1+3+5+7+9+…+(2n-1)+(2n+1)的和是多少2、下面数列后两位应该填上什么数字呢2 3 5 8 12 17 __ __3、请填出下面横线上的数字。
1 123 5 8 ____ 214、有一串数,它的排列规律是1、2、3、2、3、4、3、4、5、4、5、6、……聪明的你猜猜第100个数是什么5、有一串数字3 6 10 15 21 ___ 第6个是什么数6、观察下列一组数的排列:1、2、3、4、3、2、1、2、3、4、3、2、1、…,那么第2005个数是().A.1 B.2 C.3 D.47、100个数排成一行,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数中,中间一个数都等于它前后两个数的和,如果这100个数的前两个数依次为1,0,那么这100个数中“0”的个数为_________个.二、几何图形变化规律题1、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从第1个球起到第2004个球止,共有实心球个.2、观察下列图形排列规律(其中△是三角形,□是正方形,○是圆),□○△□□○△□○△□□○△□┅┅,若第一个图形是正方形,则第2008个图形是(填图形名称).三、数、式计算规律题1、已知下列等式:①13=12;②13+23=32;③13+23+33=62;④13+23+33+43=102;由此规律知,第⑤个等式是.2、观察下面的几个算式:1+2+1=4,1+2+3+2+1=9,1+2+3+4+3+2+1=16,1+2+3+4+5+4+3+2+1=25,…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请你直接写出下面式子的结果: 1+2+3+…+99+100+99+…+3+2+1=____.3、1+2+3+…+100=经过研究,这个问题的一般性结论是1+2+3+…+()121+=n n n ,其中n是正整数.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个类似的问题:1×2+2×3+…()1+n n = 观察下面三个特殊的等式()2103213121⨯⨯-⨯⨯=⨯()3214323132⨯⨯-⨯⨯=⨯()4325433143⨯⨯-⨯⨯=⨯将这三个等式的两边相加,可以得到1×2+2×3+3×4=2054331=⨯⨯⨯读完这段材料,请你思考后回答:⑴=⨯++⨯+⨯1011003221Λ⑵()()=++++⨯⨯+⨯⨯21432321n n n Λ ⑶()()=++++⨯⨯+⨯⨯21432321n n n Λ 4、,,,,已知:24552455154415448338333223222222⨯=+⨯=+⨯=+⨯=+=+⨯=+b a aba b 则符合前面式子的规律,,若…21010 参考答案:一、1、(1)1004的平方(2)n+1的平方2、23 30。
找规律题的答题技巧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找规律题是解题过程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在面对找规律题时,不仅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还需要一定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找规律题的解题技巧,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观察规律在解决找规律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仔细观察已知的数据,发现数据之间的变化规律。
可以逐个分析数据的特点,看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关联。
常见的规律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递推数列等。
通过观察,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线索,为后续的解题提供重要的线索。
二、列出数据表在发现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已知的数据列成数据表,以便更清晰地观察数据之间的关系。
通过数据表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找到规律,提高解题效率。
三、分析规律在观察数据表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行一些深入的分析,找到数据之间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可以尝试进行数学运算,找到数据之间的关系,推测下一个数据的值。
还可以尝试建立数学模型,通过公式推导来预测未知的数据。
四、验证规律找到规律后,我们还需要通过验证来确认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可以选择一些已知的数据来验证我们找到的规律是否成立。
如果验证成功,那么我们的规律就是正确的;如果验证失败,则需要重新考虑或寻找新的规律。
五、总结归纳在解题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总结和归纳已经发现的规律,以便更好地理解问题和提高解题能力。
可以将已经找到的规律进行分类归纳,并将它们应用到未知的问题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通过以上的解题技巧,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找规律题,提高解题效率和准确率。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还可以多做一些找规律题,锻炼自己的观察和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解题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在解题过程中取得好成绩!第二篇示例:找规律题是数学中常见的一种题型,解这类题需要考察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和发现规律的能力。
对于找规律题,有一些解题技巧和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题。
专题30规律探究问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2022•西藏)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组数据:,﹣,,﹣,,﹣,….则按此规律排列的第10个数是( )A.﹣B.C.﹣D.【分析】把第3个数转化为:,不难看出分子是从1开始的奇数,分母是n2+1,且奇数项是正,偶数项是负,据此即可求解.【解析】原数据可转化为:,﹣,,﹣,,﹣,…,∴=(﹣1)1+1,﹣=(﹣1)2+1,=(﹣1)3+1,...∴第n个数为:(﹣1)n+1,∴第10个数为:(﹣1)10+1=﹣.故选:A.2.(2022•牡丹江)观察下列数据:,﹣,,﹣,,…,则第12个数是( )A.B.﹣C.D.﹣【分析】根据给出的数据可以推算出第n个数是×(﹣1)n+1所以第12个数字把n=12代入求值即可.【解析】根据给出的数据特点可知第n个数是×(﹣1)n+1,∴第12个数就是×(﹣1)12+1=﹣.故选:D.3.(2022•云南)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单项式:x,3x2,5x3,7x4,9x5,……,第n个单项式是( )A.(2n﹣1)x n B.(2n+1)x n C.(n﹣1)x n D.(n+1)x n【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单项式,可以发现系数是一些连续的奇数,x的指数是一些连续的整数,从而可以写出第n个单项式.【解析】∵单项式:x,3x2,5x3,7x4,9x5,…,∴第n个单项式为(2n﹣1)x n,故选:A.4.(2022•新疆)将全体正偶数排成一个三角形数阵:按照以上排列的规律,第10行第5个数是( )A.98B.100C.102D.104【分析】由三角形的数阵知,第n行有n个偶数,则得出前9行有45个偶数,且第45个偶数为90,得出第10行第5个数即可.【解析】由三角形的数阵知,第n行有n个偶数,则得出前9行有1+2+3+4+5+6+7+8+9=45个偶数,∴第9行最后一个数为90,∴第10行第5个数是90+2×5=100,故选:B.5.(2022•广州)如图,用若干根相同的小木棒拼成图形,拼第1个图形需要6根小木棒,拼第2个图形需要14根小木棒,拼第3个图形需要22根小木棒……若按照这样的方法拼成的第n个图形需要2022根小木棒,则n的值为( )A.252B.253C.336D.337【分析】根据图形特征,第1个图形需要6根小木棒,第2个图形需要6×2+2=14根小木棒,第3个图形需要6×3+2×2=22根小木棒,按此规律,得出第n个图形需要的小木棒根数即可.【解析】由题意知,第1个图形需要6根小木棒,第2个图形需要6×2+2=14根小木棒,第3个图形需要6×3+2×2=22根小木棒,按此规律,第n个图形需要6n+2(n﹣1)=(8n﹣2)个小木棒,当8n﹣2=2022时,解得n=253,故选:B.6.(2022•玉林)如图的电子装置中,红黑两枚跳棋开始放置在边长为2的正六边形ABCDEF的顶点A 处.两枚跳棋跳动规则是:红跳棋按顺时针方向1秒钟跳1个顶点,黑跳棋按逆时针方向3秒钟跳1个顶点,两枚跳棋同时跳动,经过2022秒钟后,两枚跳棋之间的距离是( )A.4B.2C.2D.0【分析】分别计算红跳棋和黑跳棋过2022秒钟后的位置,红跳棋跳回到A点,黑跳棋跳到F点,可得结论.【解析】∵红跳棋从A点按顺时针方向1秒钟跳1个顶点,∴红跳棋每过6秒返回到A点,2022÷6=337,∴经过2022秒钟后,红跳棋跳回到A点,∵黑跳棋从A点按逆时针方向3秒钟跳1个顶点,∴黑跳棋每过18秒返回到A点,2022÷18=112•6,∴经过2022秒钟后,黑跳棋跳到E点,连接AE,过点F作FM⊥AE,由题意可得:AF=AE=2,∠AFE=120°,∴∠FAE=30°,在Rt△AFM中,AM=AF=,∴AE=2AM=2,∴经过2022秒钟后,两枚跳棋之间的距离是2.故选:B.7.(2022•江西)将字母“C”,“H”按照如图所示的规律摆放,依次下去,则第4个图形中字母“H”的个数是( )A.9B.10C.11D.12【分析】列举每个图形中H的个数,找到规律即可得出答案.【解析】第1个图中H的个数为4,第2个图中H的个数为4+2,第3个图中H的个数为4+2×2,第4个图中H的个数为4+2×3=10,故选:B.8.(2022•重庆)用正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5个正方形,第②个图案中有9个正方形,第③个图案中有13个正方形,第④个图案中有17个正方形,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⑨个图案中正方形的个数为( )A.32B.34C.37D.41【分析】根据图形的变化规律得出第n个图形中有4n+1个正方形即可.【解析】由题知,第①个图案中有5个正方形,第②个图案中有9个正方形,第③个图案中有13个正方形,第④个图案中有17个正方形,…,第n个图案中有4n+1个正方形,∴第⑨个图案中正方形的个数为4×9+1=37,故选:C.9.(2022•重庆)把菱形按照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其中第①个图案中有1个菱形,第②个图案中有3个菱形,第③个图案中有5个菱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则第⑥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为( )A.15B.13C.11D.9【分析】根据前面三个图案中菱形的个数,得出规律,第n个图案中菱形有(2n﹣1)个,从而得出答案.【解析】由图形知,第①个图案中有1个菱形,第②个图案中有3个菱形,即1+2=3,第③个图案中有5个菱形即1+2+2=5,……则第n个图案中菱形有1+2(n﹣1)=(2n﹣1)个,∴第⑥个图案中有2×6﹣1=11个菱形,故选:C.10.(2022•荆州)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分别为a,b,进行如下操作:第一次,顺次连接矩形ABCD 各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A1B1C1D1;第二次,顺次连接四边形A1B1C1D1各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如此反复操作下去,则第n次操作后,得到四边形A n B n∁n D n的面积是( )A.B.C.D.【分析】连接A1C1,D1B1,可知四边形A1B1C1D1的面积为矩形ABCD面积的一半,则S1=ab,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C2D2=C1,A2D2=B1D1,则S2=C1×B1D1=ab,依此可得规律.【解析】如图,连接A1C1,D1B1,∵顺次连接矩形ABCD各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A1B1C1D1,∴四边形A1BCC1是矩形,∴A1C1=BC,A1C1∥BC,同理,B1D1=AB,B1D1∥AB,∴A1C1⊥B1D1,∴S1=ab,∵顺次连接四边形A1B1C1D1各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A2B2C2D2,∴C2D2=C1,A2D2=B1D1,∴S2=C1×B1D1=ab,……依此可得S n=,故选:A.二.填空题(共14小题)11.(2022•恩施州)观察下列一组数:2,,,…,它们按一定规律排列,第n个数记为a n,且满足+=.则a4= ,a2022= .【分析】由题意可得a n=,即可求解.【解析】由题意可得:a1=2=,a2==,a3=,∵+=,∴2+=7,∴a4==,∵=,∴a5=,同理可求a6==,•∴a n=,∴a2022=,故答案为:,.12.(2022•宿迁)按规律排列的单项式:x,﹣x3,x5,﹣x7,x9,…,则第20个单项式是 ﹣x39 .【分析】观察指数规律与符号规律,进行解答便可.【解析】根据前几项可以得出规律,奇数项为正,偶数项为负,第n项的数为(﹣1)n+1×x2n﹣1,则第20个单项式是(﹣1)21×x39=﹣x39,故答案为:﹣x39.13.(2022•怀化)正偶数2,4,6,8,10,…,按如下规律排列,则第27行的第21个数是 744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每行数字的个数与行数是一致的,即第一行有1个数,第二行有2个数,第三行有3个数•第n行有n个数,则前n行共有个数,再根据偶数的特征确定第几行第几个数是几.【解析】由图可知,第一行有1个数,第二行有2个数,第三行有3个数,•第n行有n个数.∴前n行共有个数.∴前27行共有378个数,∴第27行第21个数是一共378个数中的第372个数.∵这些数都是正偶数,∴第372个数为372×2=744.故答案为:744.14.(2022•泰安)将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若有序数对(n,m)表示第n行,从左到右第m个数,如(3,2)表示6,则表示99的有序数对是 (10,18) .【分析】根据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是n2,第n行有(2n﹣1)个数即可得出答案.【解析】∵第n行的最后一个数是n2,第n行有(2n﹣1)个数,∴99=102﹣1在第10行倒数第二个,第10行有:2×10﹣1=19个数,∴99的有序数对是(10,18).故答案为:(10,18).15.(2022•青海)木材加工厂将一批木料按如图所示的规律依次摆放,则第n个图中共有木料 根.【分析】观察图形可得:第n个图形最底层有n根木料,据此可得答案.【解析】由图可知:第一个图形有木料1根,第二个图形有木料1+2=3(根),第三个图形有木料1+2+3=6(根),第四个图形有木料1+2+3+4=10(根),......第n个图有木料1+2+3+4+......+n=(根),故答案为:.16.(2022•大庆)观察下列“蜂窝图”,按照这样的规律,则第16个图案中的“”的个数是 49 .【分析】从数字找规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析】由题意得:第一个图案中的“”的个数是:4=4+3×0,第二个图案中的“”的个数是:7=4+3×1,第三个图案中的“”的个数是:10=4+3×2,...∴第16个图案中的“”的个数是:4+3×15=49,故答案为:49.17.(2022•绥化)如图,∠AOB=60°,点P1在射线OA上,且OP1=1,过点P1作P1K1⊥OA交射线OB 于K1,在射线OA上截取P1P2,使P1P2=P1K1;过点P2作P2K2⊥OA交射线OB于K2,在射线OA上截取P2P3,使P2P3=P2K2…按照此规律,线段P2023K2023的长为 (1+)2022 .P n K n的式子,从而可以写出线段P2023K2023的长.【解析】由题意可得,P1K1=OP1•tan60°=1×=,P2K2=OP2•tan60°=(1+)×=(1+),P3K3=OP3•tan60°=(1+++3)×=(1+)2,P4K4=OP4•tan60°=[(1+++3)+(1+)2]×=(1+)3,…,P n K n=(1+)n﹣1,∴当n=2023时,P2023K2023=(1+)2022,故答案为:(1+)2022.18.(2022•聊城)如图,线段AB=2,以AB为直径画半圆,圆心为A1,以AA1为直径画半圆①;取A1B 的中点A2,以A1A2为直径画半圆②;取A2B的中点A3,以A2A3为直径画半圆③…按照这样的规律画下去,大半圆内部依次画出的8个小半圆的弧长之和为 π .【分析】由AB=2,可得半圆①弧长为π,半圆②弧长为()2π,半圆③弧长为()3π,......半圆⑧弧长为()8π,即可得8个小半圆的弧长之和为π+()2π+()3π+...+()8π=π.【解析】∵AB=2,∴AA1=1,半圆①弧长为=π,同理A1A2=,半圆②弧长为=()2π,A2A3=,半圆③弧长为=()3π,......半圆⑧弧长为=()8π,∴8个小半圆的弧长之和为π+()2π+()3π+...+()8π=π.故答案为:π.19.(2022•十堰)如图,某链条每节长为2.8cm,每两节链条相连接部分重叠的圆的直径为1cm,按这种连接方式,50节链条总长度为 91 cm.【分析】先求出1节链条的长度,2节链条的总长度,3节链条的总长度,然后从数字找规律,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析】由题意得:1节链条的长度=2.8cm,2节链条的总长度=[2.8+(2.8﹣1)]cm,3节链条的总长度=[2.8+(2.8﹣1)×2]cm,...∴50节链条总长度=[2.8+(2.8﹣1)×49]=91(cm),故答案为:91.20.(2022•常德)剪纸片:有一张长方形的纸片,用剪刀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了2张纸片;从这2张中任选一张,再用剪刀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了2张纸片,这样共有3张纸片;从这3张中任选一张,再用剪刀沿一条不过任何顶点的直线将其剪成了2张纸片,这样共有4张纸片;…;如此下去,若最后得到10张纸片,其中有1张五边形纸片,3张三角形纸片,5张四边形纸片,则还有一张多边形纸片的边数为 6 .【分析】根据题意,用剪刀沿不过顶点的直线剪成两部分时,每剪开一次,多边形的边数增加4,如第一次,将其中两个边分成四条边,且剪刀所在那条直线增加两条边,即为2+2×2+1×2=8=4+4×1(边),分成两个图形;第二次,边数为:8﹣2+2×2+2×1=12=4+4×2,分成三个图形;……;当剪第n刀时,边数为4+4n,分成(n+1)个图形;令n=9即可得出结论.【解析】根据题意,用剪刀沿不过顶点的直线剪成两部分时,每剪开一次,多边形的边数增加4,2+2×2+1×2=8=4+4×1(边),分成两个图形;第二次,边数为:8﹣2+2×2+2×1=12=4+4×2,分成三个图形;……;当剪第n刀时,边数为4+4n,分成(n+1)个图形;∵最后得到10张纸片,设还有一张多边形纸片的边数为m,∴令n=9,有4+4×9=5+3×3+5×4+m,解得m=6.故答案为:6.21.(2022•德阳)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对整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尤其注意形与数的关系,“多边形数”也称为“形数”,就是形与数的结合物.用点排成的图形如下:其中:图①的点数叫做三角形数,从上至下第一个三角形数是1,第二个三角形数是1+2=3,第三个三角形数是1+2+3=6,……图②的点数叫做正方形数,从上至下第一个正方形数是1,第二个正方形数是1+3=4,第三个正方形数是1+3+5=9,…………由此类推,图④中第五个正六边形数是 45 .【分析】根据前三个图形的变化寻找规律,即可解决问题.【解析】图①的点数叫做三角形数,从上至下第一个三角形数是1,第二个三角形数是1+2=3,第三个三角形数是1+2+3=6,……图②的点数叫做正方形数,从上至下第一个正方形数是1,第二个正方形数是1+3=4,第三个正方形数是1+3+5=9,……图③的点数叫做五边形数,从上至下第一个五边形数是1,第二个五边形数是1+4=5,第三个五边形数是1+4+7=12,……由此类推,图④中第五个正六边形数是1+5+9+13+17=45.故答案为:45.22.(2022•遂宁)“勾股树”是以正方形一边为斜边向外作直角三角形,再以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向外作正方形,重复这一过程所画出来的图形,因为重复数次后的形状好似一棵树而得名.假设如图分别是第一代勾股树、第二代勾股树、第三代勾股树,按照勾股树的作图原理作图,则第六代勾股树中正方形的个数为127 .【分析】由已知图形观察规律,即可得到第六代勾股树中正方形的个数.【解析】∵第一代勾股树中正方形有1+2=3(个),第二代勾股树中正方形有1+2+22=7(个),第三代勾股树中正方形有1+2+22+23=15(个),......∴第六代勾股树中正方形有1+2+22+23+24+25+26=127(个),故答案为:127.23.(2022•黑龙江)如图,下列图形是将正三角形按一定规律排列,则第5个图形中所有正三角形的个数有 485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第一个图形中5个正三角形,第二个图形中5×3+2=17个正三角形,第三个图形中17×3+2=53个正三角形,由此得出第四个图形中53×3+2=161个正三角形,第五个图形中161×3+2=485个正三角形.【解析】第一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5,第二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5×3+2=2×32﹣1=17,第三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17×3+2=2×33﹣1=53,第四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53×3+2=2×34﹣1=161,第五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161×3+2=2×35﹣1=485.如果是第n个图,则有2×3n﹣1个故答案为:485.24.(2022•黑龙江)如图所示,以O为端点画六条射线OA,OB,OC,OD,OE,OF,再从射线OA上某点开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在射线上描点并连线,若将各条射线所描的点依次记为1,2,3,4,5,6,7,8…后,那么所描的第2013个点在射线 OC 上.【分析】根据规律得出每6个数为一周期.用2013除以6,根据余数来决定数2013在哪条射线上.【解析】∵1在射线OA上,2在射线OB上,3在射线OC上,4在射线OD上,5在射线OE上,6在射线OF上,7在射线OA上,…每六个一循环,2013÷6=335…3,∴所描的第2013个点在射线和3所在射线一样,∴所描的第2013个点在射线OC上.故答案为:OC.三.解答题(共2小题)25.(2022•嘉兴)设是一个两位数,其中a是十位上的数字(1≤a≤9).例如,当a=4时,表示的两位数是45.(1)尝试:①当a=1时,152=225=1×2×100+25;②当a=2时,252=625=2×3×100+25;③当a=3时,352=1225= 3×4×100+25 ;……(2)归纳:与100a(a+1)+25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试说明理由.(3)运用:若与100a的差为2525,求a的值.【分析】(1)根据规律直接得出结论即可;(2)根据=(10a+5)(10a+5)=100a2+100a+25=100a(a+1)+25即可得出结论;(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解析】(1)∵①当a=1时,152=225=1×2×100+25;②当a=2时,252=625=2×3×100+25;∴③当a=3时,352=1225=3×4×100+25,故答案为:3×4×100+25;(2)=100a(a+1)+25,理由如下:=(10a+5)(10a+5)=100a2+100a+25=100a(a+1)+25;(3)由题知,﹣100a=2525,即100a2+100a+25﹣100a=2525,解得a=5或﹣5(舍去),∴a的值为5.26.(2022•安徽)观察以下等式:第1个等式:(2×1+1)2=(2×2+1)2﹣(2×2)2,第2个等式:(2×2+1)2=(3×4+1)2﹣(3×4)2,第3个等式:(2×3+1)2=(4×6+1)2﹣(4×6)2,第4个等式:(2×4+1)2=(5×8+1)2﹣(5×8)2,……按照以上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第5个等式: (2×5+1)2=(6×10+1)2﹣(6×10)2 ;(2)写出你猜想的第n个等式(用含n的式子表示),并证明.【分析】(1)根据题目中等式的特点,可以写出第5个等式;(2)根据题目中等式的特点,可以写出猜想,然后将等式左边和右边展开,看是否相等,即可证明猜想.【解析】(1)因为第1个等式:(2×1+1)2=(2×2+1)2﹣(2×2)2,第2个等式:(2×2+1)2=(3×4+1)2﹣(3×4)2,第3个等式:(2×3+1)2=(4×6+1)2﹣(4×6)2,第4个等式:(2×4+1)2=(5×8+1)2﹣(5×8)2,第5个等式:(2×5+1)2=(6×10+1)2﹣(6×10)2,故答案为:(2×5+1)2=(6×10+1)2﹣(6×10)2;(2)第n个等式:(2n+1)2=[(n+1)×2n+1]2﹣[(n+1)×2n]2,证明:左边=4n2+4n+1,右边=[(n+1)×2n]2+2×(n+1)×2n+12﹣[(n+1)×2n]2=4n2+4n+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小学语文之10大找规律方法总结
以下总结了小学语文研究中的10种找规律方法,希望对学生们的研究有所帮助。
1. 比较法:通过比较相似的文字、句子或段落之间的差异和联系,寻找规律。
2. 对照法:将同一篇文章或相似的文章进行对照,找出其中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找到规律。
3. 逆向思维:审题时先找到规律,然后根据规律来解答问题。
4. 分类法:将文章中的内容进行分类,找到各类内容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而找到规律。
5. 拓展法:通过查找相关的资料、知识,将现有的规律进行扩展和延伸,提高对规律性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6. 换位思考法:将自己换位思考,从不同的角度、立场来分析
和理解文章中的规律。
7. 归纳法:通过总结和归纳已知的规律,找到其中的共性,进
一步推断出新的规律。
8. 反证法:通过假设相反的情况,排除其中的矛盾和错误,找
到正确的规律。
9. 举例法:通过举例子来说明规律,帮助理解和记忆。
10.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
以上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10种找规律方法的总结。
希望学生
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并不断实践和探索,在语文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专题19探求规律题考纲要求:探索规律型问题:指的是给出一组具有某种特定关系的数、式、图形或是给出与图形有关的操作、变化过程,要求通过观察、分析、推理,探求其中所隐含的规律,进而归纳或猜想出一般性的结论.基础知识回顾:1.数字猜想型: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发现题目中所蕴涵的数量关系,先猜想,然后通过适当的计算回答问题.2.数式规律型:通过观察、分析、归纳、验证,然后得出一般性的结论,以列代数式或函数关系式为主要内容.3.图形规律型:图形规律问题主要是观察图形的组成、分拆等过程中的特点,分析其联系和区别,用相应的算式描述其中的规律.4.数形结合猜想型:首先要观察图形,从中发现图形的变化方式,再将图形的变化以数或式的形式反映出来,从而得出图形与数或式的对应关系.5.动态规律型:要将图形每一次的变化与前一次变化进行比较,明确哪些结果发生了变化,哪些结果没有发生变化,从而逐步发现规律.应用举例:类型一、数字猜想型【例1】观察一列数:﹣3,0,3,6,9,12,…,按此规律,这一列数的第21个数是_______.【答案】57【解析】由题意知,这列数的第n个数为﹣3+3(n﹣1)=3n﹣6,当n=21时,3n﹣6=3×21﹣6=57,故答案为:57.类型二、数式规律型【例2】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依次为:﹣,,﹣,,…(a≠0),按此规律排列下去,这列数中的第n个数是_____________.(n为正整数)【答案】(﹣1)n×【解析】第1个数为(﹣1)1×,第2个数为(﹣1)2×,第3个数为(﹣1)3×,第4个数为(﹣1)4×,…,所以这列数中的第n个数是(﹣1)n×.故答案为(﹣1)n×.类型三、图形规律型:【例3】观察下列图中所示的一系列图形,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依照此规律,第2019个图形中共有_____个〇.【答案】6058【解答】由图可得,第1个图象中〇的个数为:1+3×1=4,第2个图象中〇的个数为:1+3×2=7,第3个图象中〇的个数为:1+3×3=10,第4个图象中〇的个数为:1+3×4=13,……∴第2019个图形中共有:1+3×2019=1+6057=6058个〇,故答案为:6058.类型四、数形结合猜想型:【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干个边长为1个单位长度的等边三角形,按如图中的规律摆放.点P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等边三角形的边“OA1→A1A2→A2A3→A3A4→A4A5…”的路线运动,设第n秒运动到点P n(n为正整数),则点P2019的坐标是___________.【答案】(,).【解析】由题意知,A1(,)A2(1,0)A3(,)A4(2,0)A5(,﹣)A6(3,0)A7(,)…由上可知,每个点的横坐标为序号的一半,纵坐标每6个点依次为:,0,,0,﹣这样循环,∴A2019(,),故答案为:(,).类型五、动态规律型:【例5】如图,将矩形ABCD绕其右下角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至图①位置,继续绕右下角的顶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90°至图②位置,以此类推,这样连续旋转2017次.若AB=4,AD =3,则顶点A 在整个旋转过程中所经过的路径总长为( )A .2017πB .2034πC .3024πD .3026π 【答案】D . 【解析】方法、规律归纳: 数字规律:①标序数(1,2,3,…,n);②找规律,观察: 当所给的一组数字是整数时:A.数字与序数的关系;B.数字的符号规律,若为正负号交替,则用()1n -或1(1)n --表示符号; 代数式规律:①标序数(1,2,3,…,n);②找规律,观察:A.系数、代数式字母的指数与序数的关系;B.符号规律方法同“数字规律”. 图形规律:(1)基础图形固定累加:①标序号:记每组图形的序数为“1,2,3,…,n”; ②数图形个数:数出每组图形的个数;③寻找第n 项(某项)的个数与序数n 的关系:将后一个图形的个数与前一个图形的个数进行对比,通常作差来观察累加个数,然后按照定量变化推导出关系式; ④验证:代入序号验证所归纳的式子是否正确. (2)基础图形递变累加:①标序号:记每组图形的序数为“1,2,3,…,n”;②数图形个数:数出每组图形的个数;③寻找第n项(某项)的个数与序数n的关系:将后一个图形的个数与前一个图形的个数进行对比,通常作商来观察图形个数;或将图形个数与n进行对比,寻找是否是与n有关的平方、平方加1、平方减1等关系;④验证:代入序号验证所归纳的式子是否正确.实战演练:1、如图,每一图中有若干个大小不同的菱形,第1幅图中有1个菱形,第2幅图中有3个菱形,第3幅图中有5个菱形,如果第n幅图中有2019个菱形,则n=______.【答案】1010【解析】根据题意分析可得:第1幅图中有1个.第2幅图中有2×2﹣1=3个.第3幅图中有2×3﹣1=5个.第4幅图中有2×4﹣1=7个.….可以发现,每个图形都比前一个图形多2个.故第n幅图中共有(2n﹣1)个.当图中有2019个菱形时,2n﹣1=2019,n=1010,故答案为:1010.2.a1,a2,a3,a4,a5,a6,…,是一列数,已知第1个数a1=4,第5个数a5=5,且任意三个相邻的数之和为15,则第2019个数a2019的值是______.【答案】6【解答】解:由任意三个相邻数之和都是15可知:a 1+a2+a3=15,a 2+a 3+a 4=15, a 3+a 4+a 5=15, …a n +a n +1+a n +2=15,可以推出:a 1=a 4=a 7=…=a 3n +1,a 2=a 5=a 8=…=a 3n +2, a 3=a 6=a 9=…=a 3n , 所以a 5=a 2=5, 则4+5+a 3=15, 解得a 3=6, ∵2019÷3=673, 因此a 2017=a 3=6. 故答案为:6.3. 如图,动点P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2017次运动后,动点P 的坐标是______.【答案】( 2017 , 1 )4.如图,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下规律排列,例如位于第3行、第4行的数是12,则位于第45行、第7列的数是________.【答案】2019【解析】观察图表可知:第n 行第一个数是n 2, ∴第45行第一个数是2025,∴第45行、第7列的数是2025﹣6=2019, 故答案为20195. 已知a >0,S 1=,S 2=﹣S 1﹣1,S 3=,S 4=﹣S 3﹣1,S 5=,…(即当n 为大于1的奇数时,S n =;当n 为大于1的偶数时,S n =﹣S n ﹣1﹣1),按此规律,S 2018=_____. 【答案】-【解析】由已知可得: S 1=,S 2=-,S 3=-,S 4=-,S 5=-(a+1), S 6=a, S 7=⋯根据S n 的变化规律,得出S n 的值每6个为一个循环, 因为,2018=336×6+2, 所以,S 2018= S 2=-.故答案为:-6.已知有理数a ≠1,我们把称为a 的差倒数,如:2的差倒数是=﹣1,﹣1的差倒数是=.如果a1=﹣2,a2是a1的差倒数,a3是a2的差倒数,a4是a3的差倒数……依此类推,那么a1+a2+…+a100的值是()A.﹣7.5 B.7.5 C.5.5 D.﹣5.5【答案】A【解析】∵a1=﹣2,∴a2==,a3==,a4==﹣2,……∴这个数列以﹣2,,依次循环,且﹣2++=﹣,∵100÷3=33…1,∴a1+a2+…+a100=33×(﹣)﹣2=﹣=﹣7.5,故选:A.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动点从原点O出发,沿着箭头所示方向,每次移动1个单位,依次得到点P1(0,1),P2(1,1),P3(1,0),P4(1,﹣1),P5(2,﹣1),P6(2,0),…,则点P2017的坐标是.【答案】(672,1)【解析】8. 观察下列各式及其验证过程:,验证:.,验证:.(1)按照上述两个等式及其验证过程,猜想的变形结果并进行验证;(2)针对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写出用a(a为自然数,且a≥2)表示的等式,并给出验证;(3)用a(a为任意自然数,且a≥2)写出三次根式的类似规律,并给出验证说理过程.【答案】(1)见解析;(2),验证见解析;(3)见解析【解析】(1)∵,,∴,验证:(2)由(1)中的规律可知3=22﹣1,8=32﹣1,15=42﹣1,∴,验证:(3)(a为任意自然数,且a≥2),验证:.9. 图①是由若干个小圆圈堆成的一个形如等边三角形的图案,最上面一层有一个圆圈,以下各层均比上一层多一个圆圈,一共堆了n层.将图①倒置后与原图①拼成图②的形状,这样我们可以算出图①中所有圆圈的个数为1+2+3+…+n=.如果图③和图④中的圆圈都有13层.(1)我们自上往下,在图③的每个圆圈中填上一串连续的正整数1,2,3,4,…,则最底层最左边这个圆圈中的数是___;(2)我们自上往下,在图④每个圆圈中填上一串连续的整数−23,−22,−21,−20,…,求最底层最右边圆圈内的数是___;(3)求图④中所有圆圈中各数之和.(写出计算过程)【答案】(1)79;(2)67;(3)2002.【解析】(1)当有13层时,前12层共有:1+2+3+…+12=78个圆圈,78+1=79,故答案为:79;(2)图④中所有圆圈中共有1+2+3+…+13==91个数,其中23个负数,1个0,67个正数,故答案为:67;(3)图④中共有91个数,分别为-23,-22,-21,…,66,67,图④中所有圆圈中各数的和为:-23+(-22)+…+(-1)+0+1+2+…+67==2002.10.观察以下等式:第1个等式:=+,第2个等式:=+,第3个等式:=+,第4个等式:=+,第5个等式:=+,……按照以上规律,解决下列问题:(1)写出第6个等式:____________;(2)写出你猜想的第n个等式:____________(用含n的等式表示),并证明.【答案】(1);(2),证明见解析.【解析】(1)第6个等式为:,故答案为:;(2)证明:∵右边==左边.∴等式成立,故答案为:.。
三角形找规律研究报告研究题目:三角形找规律研究报告研究背景:三角形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研究三角形的规律对于学习和理解几何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三角形是一个简单且易于研究的几何形状,通过找出三角形中的规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几何概念。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找出其中的规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具体研究目标包括:1. 研究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普通三角形的特点和规律;2. 探索三角形的内部角度和边长之间的关系;3. 分析特殊的三角形构造,如等边三角形的构造、等腰三角形的构造等。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分析和观察的方法,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三角形进行观察和比较,寻找其中的规律。
同时,根据已有的几何知识和理论,结合具体的例子和问题,进行推理和假设,最终验证并总结三角形的规律。
研究结果:经过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相等,三个内角均为60度;2.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两个底角也相等;3. 普通三角形的三个边和三个内角没有特殊的关系;4. 三角形的内角之和为180度;5. 三角形的两条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这些规律不仅适用于简单的三角形,也可以应用于复杂的三角形问题中。
结论与启示:本研究的结果表明,三角形具有一些固定的特性和规律,通过把握这些规律,可以更好地理解三角形的性质和特点,进而应用到解决相关的问题中。
在数学学习中,掌握几何形状的规律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学生提升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本研究也提醒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和发现,通过探索和实践,找出数学问题的规律,提高学习的效果。
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主动探求数学规律。
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本研究侧重于三角形的一些基本规律和性质,对于更复杂的三角形问题尚未涉及。
未来,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探索更多类型的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等,深入研究其特点和规律。
专题08整式中规律探索的三种考法类型一、数字类规律探索问题-,A B.30,D C.29,BA.29类型二、图表类规律探索问题【变式训练1】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非”,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数学中应用极为广泛.观察下列按照一定规律堆砌的钢管的横截面图:用含n 的式子表示第n 个图的钢管总数.【分析思路】图形规律中暗含数字规律,我们可以采用分步的方法,从图形排列中找规律;把图形看成几个部分的组合,找到每一部分对应的数字规律,进而找到整个图形对应的数字规律.如:要解决上面问题,我们不妨先从特例入手(统一用n S 表示第n 个图形钢管总数).【解决问题】(1)如图,如果把每个图形按照它的行来分割观察,你发现了这些钢管的堆砌规律了吗?像123n n n ===,,的情形那样,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123122343456S S S +++=++=+=,,,4S =___________.(2)其实,对同一个图形,我们的分析眼光可以是不同的.请你像(1)那样对每一个所给图形添加分割线,提供与(1)不同的分割方式;并在所给横线上,请用数学算式表达你发现的规律:1S =___________,2S =___________,3S =___________,4S =___________.(3)用含n 的式子列式,并计算第n 个图的钢管总数为___________.类型二、程序类问题【变式训练1】按下面的程序计算:若输入n=100,输出结果是501;若输入n=25,输出结果是631,若开始输入的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则开始输入的n值可能有()A.1种B.2种C.3种D.4种【变式训练2】按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结果的值为11的是()A.x=3,y=1B.x=2,y=2C.x=2,y=3D.x=0,y=1.5【变式训练3】按图示的程序计算,若开始输入的x为正整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7,则x 的值是()A.2或7B.2或22C.2或22或7D.2或12或22课后训练A.31B.49C.62D2.如图所示的运算程序中,如果开始输入的x的值为23,我们发现第一次输出的结果为A.13-B.2A.73B.81C.915.如图,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例如:称图中的数12,22…为五边形数,则第7个五边形数是()A.62B.706.如图是按照一定规律“生长”的“勾股树”.经观察可以发现:图②中共有7个正方形,图③中共有15个正方形,照此规律形的个数是()A.31B.32C.637.下列图形都是由大小相同的小正方形按一定规律组成的,其中第①个图形中有1个小正方形,第②个图形中有5个小正方形,第③个图形中有11个小正方形,…,按此规律排列下去,第⑦个图形中的小正方形个数为()个A.40B.49C.55D.71的直径,点B、C、D将半圆分成四等分,把五位同学分别编为序号1、8.如图1,AE是O2、3、4、5按顺序站在半圆的五个点上,现把最右边的5号同学调出,站到2号和3号两位同学之间,再把最右边的4号同学调出,站到1号和2号两位同学之间,得到图2,称为“1次换序”.接着按同样的方法,把最右边的3号同学调出,站到4号和2号两位同学之间,再把最右边的5号同学调出,站到1号和4号两位同学之间,得到图3,称为“2次换序”.以此类推……;若从图1开始,经过“n次换序”后,得到的顺序与图1相同,则n的值可以是()A.11B.12C.13D.14。
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的题目一年级数学找规律的题目研究数学时,孩子们需要学会思考,发现数学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找规律题是一种数学训练方法,可以帮助孩子们发现数学中存在的规律。
因此,在一年级数学课程中,找规律题十分重要。
一年级的找规律题通常包括以下几类:(1)数的规律:如1+2=5,3+4=7,4+5=9,5+6=11等,孩子们可以发现每次加数的和都是偶数,数的增加是每次加2。
(2)图形的规律:如每次画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数会增加,每次增加1条边。
(3)形状的规律:如每次画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边数会增加,每次增加1条边。
(4)颜色的规律:如根据给定的颜色,每次按照一定的顺序绘制一张图,可以发现每次绘制的颜色都是有规律的。
(5)数量的规律:如把一定数量的圆形放在一张纸上,可以发现每次放置的圆形数量都是有规律的。
以上是一年级数学找规律题的内容,老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题目进行教学。
首先,老师可以利用找规律题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此外,老师还可以利用找规律题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而学生则可以通过观察、研究、比较和实践,来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主动探索,提出自己的问题,自主思考,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总之,一年级数学找规律题的作用是很大的,它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中的规律,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题目,指导学生发现数学规律,为学生的数学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找规律题的解题方法(绝密)题型分类:规律题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类是纯文字型题;第二类是数字型题;第三类是几何图形题;第四类是数字与图形结合型题;第五类是杂题型。
纯文字型题:例题:盒子里放了一只球,一位魔术师第一次从盒子里将这只球取出,变成4只球后放回盒子里;第二次从盒子里取出2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4只球后,放进盒子里;……;第十次从盒子里取出10只球,将每只球各变成4只球的放回盒子里。
问:这时盒子里共有多少只球?分析:在此题中,变化的量有以下几个:①操作的次数,即取球的次数;②取出的球数;③每次取出球以后,盒中剩余的球数;④每次放回的球数⑤盒中每次增加的球数;⑥每次操作结束后盒子中的球数。
这每一个量都随着操作次数的变化而变化,正因如此,把每次操作的情况列成表格,在表格中的数据上寻找出数据的规律:操作次数 1 2 3 (10)取出球数 1 2 3 (10)盒中剩球数0 2 7 … A放回的球数 4 8 12 … B盒中增加球数 3 6 9 … C总球数 4 10 19 … D在上表中,若能把A、B、C、D这四处的数据找到,那么此题也就完成了解题。
从表中容易得到结果的是B为4N、C为3N。
因此对所要求的D的结果就显而易见了:每次变化后的球的数目分别为:1、1+3=4、10=1+3+6、1+3+6+9=19、1+3+6+9+12=31 ……1+3+6+9+12+15+18+21+24+27+30=166。
即D为166。
说明:解决此类问题时,应将每一过程产生的结果用表格把数据一一列出,再观察数据的变化,从变化的数据中寻找规律,从而得出结论。
例题:有10个朋友聚会,见面时如果每人和其余的每个人只握一次手,那么10个人共握手多少次?若N个朋友呢?分析:学生必须明白:1)每两个人握一次手;2)甲和乙握手的结果与乙和甲握手的结果只能看成是一种结果。
3)若设这10个人为A1、A2、A3、A4、A5、A6、A7、A8、A9、A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