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反应和离子整体反应方程式
- 格式:ppt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15
第九节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本讲内容】一、电离1.电离的概念::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
注意:电离与电解是有区别的。
电离过程根本不需要通电(会电离的物质,只要溶解在特定溶剂里就会电离),而电解则需要外部通以电流。
2.掌握酸碱盐的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强酸的电离:HCl == H + + Cl-; H2SO4== 2H + + SO42-一元弱酸: CH3COOH H++CH3COO–多元弱酸分步电离:H2CO3H++HCO3-,HCO3-H++CO32-强碱的电离:NaOH == Na+ +OH-;Ca(OH)2== Ca2+ +2OH-一元弱碱:NH3·H2O NH4++OH–多元弱碱:多元弱碱一步完成。
Cu(OH)2Cu2++2OH-盐的电离:NaCl===Na++Cl- ;(NH4)2SO4===2NH4++SO42-强酸的酸式盐电离:KHSO4 === K++H++SO42- (水溶液)弱酸的酸式盐电离:KHCO3 == K++ HCO3-二、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化合物分类强电解质:、、电解质化合物弱电解质:、、纯净物非电解质:、单质物质混合物(1)电解质在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____叫电解质。
一般是由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和某些具有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酸、碱、盐等化合物。
(2)非电解质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非电解质。
一般是由弱极性键和非极性键形成的共价化合物。
如某些非金属氧化物,绝大部分有机物。
(3)电解质的电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叫电解质的电离。
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与正电荷总数相等,所以整个电解质溶液不显电性。
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也就是破坏化学键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故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一般是吸热过程。
初中化学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的推导方法详述化学反应是化学实验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化学反应中,离子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反应类型。
离子反应描述了溶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过程,通常使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
本文将详细介绍初中化学离子反应的推导方法,以及如何得出离子方程式。
一、离子反应的推导方法离子反应的推导方法涉及以下五个步骤:1. 识别反应物和生成物:首先要识别反应中存在的离子。
在离子反应中,通常会有溶液中的离子和产生的化合物的离子参与。
2.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化方程式:将反应物和生成物写成离子形式,即将化合物分解成离子。
其中,溶解度可溶的化合物写为离子形式,不可溶的化合物则写为分子形式。
3. 根据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写出反应方程式:根据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写出反应方程式。
相同电荷的离子通常会相互排斥,而不同电荷的离子则会发生吸引作用。
4. 检查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离子平衡:检查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离子平衡是否满足。
化学反应中,离子的数量应该在反应前后保持平衡。
5. 编写完整的离子方程式:根据离子平衡的结果,编写完整的离子方程式。
方程式应包括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化方程式,并展示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化学变化过程。
二、离子方程式的推导示例以下将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来介绍离子方程式的推导过程。
实例:在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NaOH)会发生什么反应?步骤1:识别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氯化铜(CuCl₂)、氢氧化钠(NaOH)生成物:氢氧化铜(Cu(OH)₂)、氯化钠(NaCl)步骤2: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离子化方程式反应物:CuCl₂(aq)、NaOH(aq)生成物:Cu(OH)₂(s)、NaCl(aq)步骤3:根据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写出反应方程式Cu²⁺(aq) + 2Cl⁻(aq) + 2Na⁺(aq) + 2OH⁻(aq) → Cu(OH)₂(s) +2Na⁺(aq) + 2Cl⁻(aq)步骤4:检查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离子平衡反应前:Cu²⁺:1个,Cl⁻:2个,Na⁺:2个,OH⁻:2个反应后:Cu²⁺:1个,Cl⁻:2个,Na⁺:2个,OH⁻:2个步骤5:编写完整的离子方程式Cu²⁺(aq) + 2Cl⁻(aq) + 2Na⁺(aq) + 2OH⁻(aq) → Cu(OH)₂(s) +2Na⁺(aq) + 2Cl⁻(aq)通过以上步骤,我们成功推导出了该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离子反应及离子方程式书写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概念电解质:在或状态下能导电的(能电离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中和状态下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强电解质:弱电解质:常见物强酸:HClO4、HNO3、H2SO4、HCl、HBr、HI等强碱:NaOH、KOH、Ba(OH)2大多数盐[除(CH3COO)2Pb、Fe(SCN)3】、金属氧化物弱酸:H2S、H2SO3、H3PO4、、、、HClO、HF 、羧酸等弱碱:氨水、Al(OH)3等水个别盐CH3COO)2Pb、Fe(SCN)3酸类和水以外的多数共价化合物,包括大多数有机物在离子方程式中的表示符号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特点①用等号“=”②一步完成如:H2SO4=2H++SO42_①用可逆符“”②多元酸分步写如:H2CO3H++HCO3―HCO3―H++CO32–不电离①电解质的强弱与其在水溶液中的电离程度有关,与其溶解度的大小无关。
例如:难溶的BaS04、CaS03等和微溶的Ca(OH)2等在水中溶解的部分是完全电离的,故是强电解质。
而易溶于水的CH3COOH、H3P04等在水中只有部分电离,故归为弱电解质。
②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的强弱只与自由移动的离子浓度及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有关,而与电解质的强弱无关。
例如:0.1mol/L的MgSO4溶液与0.2mol/L的NaCl溶液导电能力基本相同。
③共价化合物在水中才能电离,熔融状态下不电离举例:KHSO4在水中的电离式和熔融状态下电离式是不同的。
例1.(2000 •上海)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CH3CH2COOHB.Cl2C. NH4HCO3D. SO2例2.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A、醋酸溶液的导电性比盐酸弱B、醋酸溶液与碳酸钙反应,缓慢放出二氧化碳C、醋酸钠溶液呈一定的碱性D、0.1mol/L的CH3COOH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约为0.001mol/L2、离子反应、离子方程式(1)离子反应是在溶液中或熔融状态时进行时反应,凡非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一般不能写离子方程式如 NH4Cl固体和Ca(OH) 2:固体混合加热,虽然也有离子和离子反应,但不能写成离子方程式,只能写化学方程式。
1 离子反应一、离子反应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参加或有自由移动的离子生成的化学反应,都属于离子反应(多数在水溶液中进行,少数在熔融状态下进行)二、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物中离子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中离子浓度的增加三、离子反应的类型1、离子互换型(离子交换型复分解型)如:CuSO4 +BaCl2 ===== BaSO4↓+CuCl2 Ba2++SO42-===== BaSO4↓2、氧化还原型(包括在溶液中的置换反应)如:Zn +Cu2+===== Zn2++Cu 2I-+Cl2 ===== 2Cl-+I23、其它离子反应如:络合、水解、双水解等AgOH +2NH3 ===== 〔Ag(NH3 )2〕++OH-(银氨溶液络合)Al3++3H2O ===== Al(OH)3 +H+(水解)2Al3+ +3S2—+6H2O ===== 3H2S↑+3Al(OH)3 ↓(双水解)四、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1、有难溶物(沉淀)的生成或难溶物(沉淀)的溶解(要求熟记酸、碱、盐溶解性表)如:Ca2++CO32+===== CaCO3 ↓CaCO3 +CO2 +H2O===== Ca2++2HCO3-2、有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水等)生成如:NH4++OH-===== NH3•H2O CH3COO-+H+===== CH3COOH3、有气体生成或气体被吸收如:CO32-+2H+===== H2O +CO2↑NH3 +H+===== NH4+4、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2Fe3++Cu ===== 2Fe2++Cu2+5、发生络合、水解、或双水解反应如:Fe3++3SCN-===== Fe(SCN)3 S2-+H2O ===== HS-+OH-2Al3+ +3CO32—+3H2O===== 3CO2↑+3Al(OH)3↓(双水解)五、离子方程式1、概念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或实际生成的离子的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二、离子反应和离子方程式1. 离子反应:⑴定义:在溶液中(或熔化状态)有离子参加或生成的反应。
⑵常见类型:①溶液中进行的复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②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③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络离子的络合反应⑶发生的条件是:复分解反应:生成物中有①气体②难溶物质③难电离物质氧化还原反应:强氧化性物质+强还原性物质→弱氧化性物质+弱还原性物质络合反应:生成稳定的络合物或络离子⑷离子反应的本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的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发生改变。
2.离子方程式(1) 定义: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试完成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aOH+HCl;NaOH+H2SO4;KOH+HCl;AgNO3+NaCl;AgNO3+HCl(2) 意义:表示一定物质的反应时实际参加反应的是哪些离子或物质。
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即不仅表示一定物质间的某个反应,而且还能表示同一类型的反应。
3. 书写方法:⑴总原则:①.只能将可溶性的强电解质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一律写成分子式形式。
②.不在水溶液中进行的离子反应,不能书写成离子方程式.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写、拆、删、查。
如:实验室制Cl2第一步:写(基础)-----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MnO+ 4HCl MnCl2 + Cl2↑+2H2O第二步:拆(关键)-----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或单质等仍用化学+ 4H++4Cl-Mn2+ +2Cl- + Cl2↑+2H2O式表示)MnO+ 4H++2Cl-Mn2+ + Cl2↑+2H2O第三步:删(途径)-----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MnO第四步:查(保证)-----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还要求得失电子守恒)+ 4H++2Cl-Mn2+ + Cl2↑+2H2OMnO⑶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①.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气体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出现,均写成化学式或分式。
. . . ....离子反应方程式与离子共存※ 1. 离子方程式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判断依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是历年高考必出的试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目的主要是了解考生使用化学用语的准确程度和熟练程度,具有一定的综合性。
从命题的内容看,存在着三种特点:1.所考查的化学反应均为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基本反应,错因大都属于化学式能否拆分、处理不当、电荷未配平、产物不合理和漏掉部分反应等。
2.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以复分解反应、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为主。
3.一些重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在历年考卷中多次重复。
例1、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写为离子方程式,能写的请写出。
1.硫化亚铁与盐酸反应。
2.在澄清的石灰水中通入少量CO2。
3.实验室用固体氯化铵与固体熟石灰反应制备氨气。
4.氯化铝溶于水。
例2、指出下列离子反应方程式正确与否;若不正确,请加以改正。
1.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2C6H5O- + CO2 + H2O →2C6H5OH + CO32-2.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 + Cu2+ == Cu + 2Na+3.CaCl2溶液中通入CO2气体:Ca2+ + CO2 + H2O == CaCO3 + 2H+4.氢氟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F + OH- == F- + H2O5.明矾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全部形成沉淀:2Al3+ + 3SO42- + 3Ba2+ + 6OH- == 3BaSO4↓+ 2Al(OH)3↓6.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 + Cl2 == 2Fe3+ + 2Cl-7.NH4HCO3与足量NaOH溶液混合加热:NH4+ + OH- == NH3↑+ H2O8.过量铁粉与稀H NO3溶液作用:Fe + NO3- + 4H+ == Fe3+ + NO↓+ 4H2O9.稀NH4Cl溶液和稀NaOH溶液作用:NH4+ + OH- == NH3↑+ H2O10.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 + 3OH- == Al(OH)3↓例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1.稀硫酸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离子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一类重要反应类型,它涉及到溶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和转化。
通过描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反应中离子的变化和生成过程。
离子反应有两种基本类型,包括酸碱反应和盐的溶解反应。
酸碱反应是指酸和碱的中和反应,它们的离子可互相转化。
例如,氢氧化钠(NaOH)和盐酸(HCl)的中和反应如下所示:NaOH + HCl → NaCl + H2O在这个反应中,氢氧根离子(OH-)和氯离子(Cl-)相结合生成晶体盐(NaCl)并释放水分子(H2O)。
盐的溶解反应是指将固体盐溶解在水中时,固体盐中的离子解离出来,形成水合离子。
例如,氯化钠(NaCl)溶解在水中的反应如下所示:NaCl(s) → Na+(aq) + Cl-(aq)这个反应中,固体氯化钠(NaCl)通过水的溶解变成了水合钠离子(Na+)和水合氯离子(Cl-)。
水合离子在水中呈现出离解的状态,并且带有正负电荷。
离子反应的描述常常使用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是一种简明的化学方程式,它能清晰地表示出反应中产生、消耗和转化的离子。
离子方程式采用离子符号(+和-)来表示离子的电荷。
例如,当氯化钠溶解在水中时,可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NaCl(s) → Na+(aq) + Cl-(aq)这个离子方程式明确地显示了固体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的生成过程。
同时,方程式中的(aq)表示这些离子是以水合态的形式存在的。
在离子方程式中,还可以使用“+”和“-”表示水合离子的电荷。
例如,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为:OH-(aq) + H+(aq) → H2O这个方程式清晰地表明了氢氧根离子(OH-)和氢离子(H+)的结合生成了水分子(H2O)。
总结起来,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是用于描述溶液中离子相互作用和转化的重要工具。
通过离子方程式,我们能够准确地了解反应中离子的变化和生成过程,进而深入理解离子反应的本质。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必修二相关化学方程式和离子式汇总必修一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BaSO4↓+ 2NaCl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2Cu + CO2↑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Na2O2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CaSiO3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点燃2FeCl3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CuCl2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点燃2NaCl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2HCl + O2↑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放电2NO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催化剂2SO3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CuSO4 + 2H2O + SO2↑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CO2↑+ 2SO2↑ + 2H2O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3Cu(NO3)2 + 4H2O + 2NO↑51、氨水受热分解:NH3·H2O NH3↑ + H2O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 + HCl↑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NH3↑ + H2O↑ + CO2↑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NH3↑ + NaNO3 + H2O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CaCl2 + 2H2O + 2NH3↑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点燃2HCl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2NaOH 2NH3↑ + Na2SO4+ 2H2O59、SO2 + CaO ==== CaSO3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61、SO2 + Ca(OH)2 ==== CaSO3↓ + H2O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63、SO2 + 2H2S ==== 3S + 2H2O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65、Si + 2F2 === SiF466、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Si + 2CO(石英沙)(焦碳)(粗硅)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SiCl4SiCl4 + 2H2高温Si(纯)+ 4HCl必修二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1、Li与O2反应(点燃):4Li + O22Li2 ONa与O2反应(点燃):2Na+O2Na2O2Na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K与H2O反应:2K+2H2O===2KOH+H2↑2、卤素单质F2、Cl2、Br2、I2与氢气反应:F2 + H2 === 2HF Cl2 + H2 === 2HClBr2 + H2 === 2Br I2 + H2 === 2HI3、卤素单质间的置换反应:(1)氯水与饱和溴化钠、氯水与饱和碘化钠溶液反应:①Cl2+2NaBr===Br2+2NaCl②Cl2+2NaI===I2+2NaCl(2)溴水与碘化钠溶液反应:Br2+2NaI===I2+2NaBr 4、Mg与H2O反应:Mg+2H2O === Mg(OH)2+H2↑Al与HCl反应:2Al+6HCl===2AlCl3+3H2↑Mg与HCl反应:Mg+2 HCl === MgCl2+ H2↑5、Na与Cl2反应(点燃):6、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1、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 2、原电池原理典型的原电池(Zn-Cu原电池)负极(锌):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铜):2H++2e-===H2↑(还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由锌经过外电路流向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