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 信息窗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3课时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2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整数除法、小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以及小数乘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导学生探索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一、情境引入教师:同学们,老师到集市上买苹果,看到两家店在买却不知选择哪一家,你有什么好办法?(课件展示)教师:到底哪一家更便宜?你会列式吗?你是根据什么列式的?学生:单价=总价÷数量教师:这些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学生1:它们的被除数都是整数。
学生2:它们的被除数都是小数,以前都是整数。
教师:同学们很善于观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板书课题: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活动2【讲授】二、探索新知1.导入:同学们,瞧,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身体可棒呢!(出示教材第24页情境图)让学生先说一说从图上都看到了哪些信息,然后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已知条件和问题:王鹏坚持晨练。
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他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思路分析2.师引导学生思考: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学生列出算式:22.4÷4。
1.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组织小组讨论。
分组交流讨论情况,展示各种算法:生1:22.4km=22400m,22400÷4=5600m.5600m=5.6km。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教案第【1】篇〗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数学教科书第71页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整十数除整十数或几百几十数(商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以及相应的估算,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交流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口算除法的算理,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纸教学设计:一、复习:口算: 20 × 4 = 120 ÷ 3 = 81 ÷ 8 ≈30 × 7 = 320 ÷ 8 = 122 ÷ 4 ≈二、创设情景与探究新知:(1)探讨整十数除整十数的算理。
师:马上就要开游园会了,各班都在忙着布置会场,为了把会场装点得更漂亮,学校特意买了一些彩旗,准备分发下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师:①怎样列式?(80÷20=)②问:为什么用除法?③这和我们以前学的除法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
(板书:除数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④你会算吗?把你的想法和同桌里的伙伴说一说。
(学生活动)生总结方法:① 80÷20=4,80表示8个十,20表示2个十,把8个十除以2个十,也就是8÷2=4,所以8个十除以2个十就等于4。
(师:把这种方法和同桌互相说一说)②因为20×(4 )=80,所以80÷20=4。
也就是“想乘法算除法”的方法。
师出示 83÷20≈ 80÷19≈①问:这两题要求如何计算?②你们会算吗?和同桌的同学讨论一下。
(生:把83看作80,因为80÷20=4 所以83÷20≈4。
课题:除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正确的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掌握试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 的试商方法,正确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具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口算下面各题。
20×4 30×6 50×5 80×440×6 90×570×3 60×72.写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
31 46 52 63 87 21 743、下面各题应该商几?91÷20 84÷40198÷20 215÷30[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巩固口算方法,引起知识的迁移,为学习新知做铺垫。
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
(1)多媒体呈现购书的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
之后,请学生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多媒体呈现画面,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使学生很自然的走进了本课的学习,大大激发了他们主动探索新知的欲望。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21。
2.教学用“四舍”法试商。
开始前,可进行谈话:我们已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21不是整十数,怎样想商呢?(1)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交流。
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作20来想商。
此时,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真棒!接着,由谈话引出试商:要想算84里面和几个21,既要看十位,又要看个位。
这道题中8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
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些。
教案:《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年级:四年级学科:数学版本:人教版2023-2024学年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提问:如果除数是两位数,我们应该如何进行计算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通过例题进行讲解和示范。
3. 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进行计算练习。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 老师进行个别辅导和答疑。
四、巩固提高(10分钟)1. 通过游戏或竞赛形式,巩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范、练习和游戏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辅导和答疑。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补充和说明: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对于学生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个计算方法是关键。
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1. 确定除数和被除数:在进行除法计算之前,首先要确定除数和被除数。
除数是两位数,被除数可以是任意多位数。
例如,我们要计算456除以23,其中23是除数,456是被除数。
四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第三课时)北京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四年级数学》(北京版)第三课时,教学内容为“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是学生对于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掌握。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基础的整除和余数的概念,学习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除法。
在本章节的基础上,学生将进一步掌握和运用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培养学生的算术思维,提高学生的算术水平。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并掌握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掌握解决两位数除数的除法题目的方法。
–理解余数的概念及判断方法。
2.能力目标:–能够独立解决两位数除数的除法题目,并正确判断余数。
–提高学生算术思维,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学会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自信心。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持之以恒地学习数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难点:理解判断余数的概念及方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研究相关教学内容与教材。
2.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案、学案等教学用具。
3.提前准备一些与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相关的题目和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简要回顾上一节所学的一位数画圈除法。
•请学生自行列举两位数的数字,然后开始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两位数的笔算除法。
2. 正式学习内容1.认识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将黑板上的一道两位数的笔算除法题目写出来,然后向学生解释并演示如何进行笔算除法。
–请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一些类似的除法算式,让学生掌握两位数的笔算除法的基本原理。
2.学习判断余数–给学生出一些两位数除法题目,引入余数的概念。
并且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讲解。
–让学生尝试自己判断、计算余数,并互相检查与讨论。
3. 练习巩固将两个相关的题目放在黑板上,让学生展开讨论,互相解释,并尝试进行笔算除法的计算:两个题目:* 已知某商店有200支铅笔,如果每天卖出5支铅笔,问卖完需要几天?* 班级里有40名学生,学校有1200颗苹果,每个学生分配苹果时,每人能分到几个,还剩下几个苹果?4. 课堂总结•总结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及判断余数的方法。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六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3课时笔算除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笔算。
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数学思维。
3. 帮助学生理解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正确进行笔算除法。
教学难点:1. 理解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解决笔算过程中的错误。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题目、PPT、计算器。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复习导入: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那么大家知道如何进行笔算除法吗?二、新课讲解1. 教师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强调每一步的注意事项。
2. 教师通过PPT展示例题,引导学生一起进行笔算除法。
3. 教师讲解笔算过程中的错误及解决方法。
三、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2.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
3. 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练习中的问题。
四、巩固提高1. 教师给出一些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选取几位学生的答案进行讲解,总结解题技巧。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
五、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六、课后作业(布置作业)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今天所学的知识。
2. 家长签字,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数学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教师应注重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检查,确保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小学数学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灵活运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小黑板3.练习题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请用数学语言描述一下。
”(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题:“小华有36个苹果,他想平均分给6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多少个苹果?”2.让学生尝试独立解决,引导学生用除法表示这个问题。
(三)讲解方法1.讲解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a.将除数和被除数对齐,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
b.用除数的最高位去除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不够除,就多取一位。
c.将得到的商写在被除数的上面,然后用除数乘以商,从被除数中减去。
2.用课件展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
(四)巩固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五)拓展延伸1.出示问题:“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2.让学生尝试用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解决这个问题。
(六)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题。
2.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沟通。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练习、拓展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运算方法,并能用它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存在计算错误,需要在课后加强练习。
重难点补充:(二)探究新知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36里面有几个6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解决的问题。
”2.学生尝试回答后,教师继续引导:“对的,我们可以用除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信息窗1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你喜欢我们的学校吗?我们每天都在这里学习、游戏,这里有我们快乐的童年记忆。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的校园,运用我们学过的口算除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好吗?(课件出示:快乐的校园情境图)
二、拓展练习,巩固应用
1.完成“自主练习”第8题。
(1)(出示学生测量体重图片)谈话:看,同学们正在测量体重。
我们一起看一看。
(出示书第68页第8题。
)
(2)学生自主完成题目,集体交流纠正。
指名说一说第(1)题。
(3)指名说一说: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及时肯定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完成“自主练习”第9题。
这是一组有规律的口算练习题。
(1)(出示学校公告栏)谈话:我们学校要举行“口算小能手”的竞赛活动,你想参加吗?有信心成为“口算小能手”吗?
(2)学生自主完成题目,然后集体交流订正。
在规定时间内全做对的同学获得“口算小能手”标志。
(3)比较分析,发现规律: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比较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学生讨论后发现:第一、二组是除数相同,被除数扩大了几倍,商也扩大几倍;第三、四组是被除数相同,除数扩大了几倍,商就缩小几倍。
3.补充练习。
(出示学校图书馆图)谈话:我们再到图书馆去看一看。
(1)(出示题目)学校新买来420本书,每班分30本。
可以分给几个班?
(2)学生自主完成题目,集体交流订正。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4.补充练习。
谈话:(出示校园花坛图或环境图)为了美化校园,学校买了很多漂亮的花,我们一起看一看。
(1)(出示题目)学校买来145盆花,放在大礼堂25盆。
剩下的花分给20个班级,平均每班分到几盆花?
(2)学生先说说算法,然后列式计算,集体交流订正。
5.补充练习。
(出示学生乘车图)清明节的时候,学校组织大家去扫墓。
有950人去祭扫烈士墓。
每辆限乘40人,至少需要几辆这样的汽车?
(1)理解题意:这道题你想怎样做?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理解剩下的尽管不足40人,但仍需一辆这样的车,所以至
少要24辆车。
(2)学生自主完成题目,然后集体订正。
(3)说一说:以往哪些题目也要在最后加上“1”。
6.完成“自主练习”第10题。
这是一道
(1)谈话:看,我们来到了实验室。
(出示实验室图)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实验,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小实验。
(2)(出示题目)弹簧长80CM,挂上一个物体后长114CM。
在一定的弹性范围内,物体每增加1千克,可使弹簧伸长2厘米。
学生读题,找出每增加1千克物体与弹簧伸长之间的关系,说一说:要求“挂上的物体重多少”,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学生自主完成题目。
(4)谈话:这个实验很有趣,我们也来做个实验,并记录下来吧。
学生分组做实验,并完成记录表。
7.完成“聪明小屋”。
(1)谈话:最后,我们来到了红领巾广播站。
(出示校园广播站图)这是一个充满欢乐的地方,同学们过生日的时候还可以在这儿点播歌曲。
小明的生日是12月23日,他想在那天给自己点一首歌,不过不知道那天是不是双休日,你能帮他算一算吗?
(2)提示:这是一道有关周期问题的综合练习题,不但要用到除法知识,还要用到有关的月历知识。
动脑筋想一想,写出答案。
(3)有能力学生自主完成题目。
交流时要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会解周期问题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谈话:这节课我们走进快乐的校园,发现原来校园里也有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利用我们学过的除数是一位数和除数是整十数的知识就可以解决。
你有哪些收获?希望同学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做生活的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