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青岛版信息技术第三册第2单元第4课初识Python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4.56 MB
- 文档页数:9
第1课算法的概念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算法的含义和概念,了解算法的概括性、逻辑性、有穷性、不惟一性和普遍性等特征。
(2)初步了解消去法的思想。
(3)体会算法的思想,能说明解决简单问题的算法步骤。
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算法的含义、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把自然语言转化为算法语言。
教学过程一、概念引入一个人带三只狼和三只羚羊过河,只有一条船,同船可以容纳一个人和两只动物.没有人在的时候,如果狼的数量不少于羚羊的数量,狼就会吃掉羚羊.请设计过河的算法。
解:算法或步骤如下:S1 人带两只狼过河;S2 人自己返回;S3 人带一只羚羊过河;S4 人带两只狼返回;S5 人带两只羚羊过河;S6 人自己返回;S7 人带两只狼过河;S8 人自己返回;S9 人带一只狼过河.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rithmetic),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运算过程。
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骤或程序。
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
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
比如解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算法,等等。
二、新知探究处理方式 【问题1】请同学们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x-2y=-1, ①2x+y=1, ②求解过程,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步骤: 第一步:②-①×2,得 5y=3; 第二步:解③得y=3/5; 第三步:将y=3/5代入①,得x=1/5; 第四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从特殊到一半,若上式的数字用字母代替会如何? 【问题2】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其中a 1b 2-a 2b 1≠0,设计一个算法。
第一步:④×b 2-⑤×b 1,得(a 1b 2-a 2b 1)x=b 2c 1- b 1c 2, ⑥第二步:解⑥,得21121221b .c b c x a b a b -=-第三步:,⑤×a1-④×a2,得(a 1b 2-a 2b 1)y=a 1c 2- a 2c 1. ⑦第四步:解⑦,得12211221b a b a c a c a y --=.第五步:得到方程组的解为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总结出算法的概念:总结:这一例子体现算法具有通用性。
第4课初识Python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python编程语言起源以及应用,知道python编辑器的常用用法,掌握利用python编写程序的一般步骤。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讨论、合作探究、实践练习,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加学生对计算机的了解,让学生了解编程语言,增强对信息技术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1.重点:print()函数的使用、利用python编写程序的一般步骤;2.难点:利用python编写程序的一般步骤。
【教学方法】讲授、任务驱动、自主学习、练习【课型】新授【课时】1【教学准备】多媒体网络机房【教学过程】学情分析初二年级的学生基本上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熟练掌握,并能够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挥,能通过各种渠道来学习。
通过初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对一些办公软件及如何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等基本操作已经比较熟悉。
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并掌握了算法的概念、描述方法及如何对算法进行优化,对本节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课标分析本节课要求学生初步了解python的编程环境,学会在python交互模式下使用print()函数,掌握python程序的新建、设计、保存和运行的一般流程,并熟悉注释的使用方法。
在学习相关编程知识的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编程,热爱编程,学会团体合作探究,提高自学能力,加强计算机思维能力,感受信息技术的魅力,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教材分析使用教材为青岛出版社2018年8月第9版第三册,本册主要学习算法的概念、描述、优化以及python程序设计。
“学习编程可以锻炼你的思维,帮助你更好的思考”,Python程序设计这一单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python编程语言,初步学习一些程序设计的知识和技巧,提高自己的计算思维能力。
python的语法简洁,类库丰富,是免费开源的,比较适合初学者学习。
在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中了解并掌握知识和技能,积极动手动脑,提高信息素养。
第4 课初识Python邹城市鲍店煤矿学校沈玉新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Python 编程环境,认识简单的数据类型。
2、学会在 Python 交互模式下使用print()函数,掌握 Python 程序的新建、设计、保存、运行的一般流程,并熟悉注释的使用方法。
3、初步感受程序设计的魅力,在调试程序过程中养成耐心细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Python 编程环境,print()函数的使用教学难点:Python 编程环境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准备:课件、学案、素材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计算机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编程语言Python 语法简洁、类库丰富、免费开源、应用广泛(二)教学内容活动一:启动Python,认识 Python 界面1、启动 Python IDLE ,认识 Python 窗口界面。
2、让Python 输出“Welcome to Python world! ”,’W orld’),查看输出结果。
P ython’3、输入下列语句“ print( ‘4、如果输入符号标点在中文状态下,程序会执行什么结果?常见错误有哪些?5、总结 print()函数作用及输出内容要求。
活动二:简单的运算1、常用运算符号有哪些?并说出取余、取整、幂运算的含义。
功能+-*/%//**2、结合数学运算先后顺序,了解编程运算符号的优先级是怎样的。
3、分组完成( 1)、(2)、(3)、(4)、(5)题。
4、小结:。
活动三:新建程序1、什么是程序?什么是编程?如何新建一程序文件(代码编辑窗口)?2、新建一个程序文件名字为“dream.py”,并观察编辑窗口组成,了解“新建、打开、保存、退出、运行”等。
3、对照课本活动三中“梦想成真”示例,输入程序内容,猜一猜每行代码的含义。
保存并运行程序,查看运行结果活动四、添加注释1、为什么要对程序添加注释或带注释的程序有什么好处?2、如何加注释?如果注释是多行,如何加?3、练习给你编的程序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