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x
- 大小:16.83 KB
- 文档页数: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公司地址:上海化学工业区奉贤分区银工路28号E栋楼客服热线:400-133-2688 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1.1 产品标识符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氯化钴CAS No.:7791-13-1别名:氯化钴,六水;六水合氯化钴;氯化;氯化钴,六水合物;六水氯化钴;1.2 鉴别的其他方法无数据资料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无数据资料2 危险性概述2.1 GHS分类健康危害急性毒性(经口):AcuteTox.4急性毒性(经皮):AcuteTox.4严重损伤/刺激眼睛:EyeDam.1皮肤腐蚀/刺激:SkinCorr.1B生殖细胞敏感性:Muta.2致癌性:Carc.1B生殖毒性:Repr.1A环境危害急性水生毒性:AquaticAcute1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危害类型GHS07:感叹号; GHS08:健康危害;信号词 【危险】危险申明H302 如果吞食有害健康。
H313 皮肤接触可能对健康不利。
H314 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以及眼睛损伤。
H317 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H334 吸入可能引起过敏或哮喘症状或呼吸困难。
H350 可能会导致癌症。
H360 可能会损坏生育能力或损坏。
H400 对水生生物非常有毒。
代码 无数据资料警告申明P201 使用前获得特别指示说明。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汽/喷雾。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P280 戴防护手套/防护服/护眼/防护面具。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清洗几分钟。
如果可以做到,摘掉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P310 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RSHazard symbol(s) T;NR-phrase(s) R22;R49;R43;R53S-phrase(s) S22;S45;S53;S612.3 其它危害物-无3 成分/组成信息3.1 物质分子式 - Cl2CoH12O6分子量 - 237.934 急救措施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一般的建议无数据资料如果吸入提供新鲜空气.如有需要,提供人工呼吸。
职业病危害告知牌对人体有损害,请注意防护!
氯化钴Cobalt dichloride
健康危害理化特性
对眼睛、皮肤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长时间或反复
接触可引起过敏反应。
大量接触可抑制红细胞的
产生。
蓝色叶片状结晶粉末,具有吸湿性。
溶于水、
醇、醚、丙酮、吡啶、甘油。
熔点735℃,
沸点1049℃。
职业接触限值:MAC:无资料
PC-TWA:无资料
PC-STEL:无资料
应急处理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
洗胃。
就医。
注意防护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直接式防毒面具,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腐工作服,戴橡胶手套。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酸类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急救电话:120 消防电话:119 职业卫生咨询电话:1031。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氯化钙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钙化学品英文名称:Calcium Chloride分子式:CaCl2分子量:110.99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氯化钙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和皮肤有刺激性。
燃爆危险:不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吸入之后:新鲜空气。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2杯)。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不可燃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气体。
灭火方法:二氧化碳、泡沫、干粉、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用塑料布、帆布覆盖。
使用无火花工具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看清标签上的提示。
紧闭,干燥。
储存温度:无限制。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毒物渗透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外观与性状:白色固体。
熔点(℃):772溶解性:易溶于水并,也溶于乙醇和丙酮。
主要用途:无水氯化钙用做脱水剂、干燥剂(但不能干燥氨、硫化氢和酒精),氯化钙还用做纺织物的上浆剂、净水剂、防冻剂、食物保存剂、路面整洁剂。
将CaCl2•6H2O跟冰按1.44∶1混合,在实验室中用做致冷剂,可获得-54.9℃的低温。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放热的水中分解过程,在室温下性质稳定。
第十一部分:废弃处置废弃处置方法: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氯化铜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中文名称:氯化铜中文别名:二氯化铜英文名称: Copper chloride 英文别名:Cupric chlorideCAS号: 1344—67—8 技术说明书编码:MSDS#1889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供应商电话: 供应商应急电话:供应商传真:供应商Email: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它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健康危害:经口或吸入会中毒。
出现恶心、呕吐、胃部烧灼感;严重者有腹绞痛、便血、黄疸、贫血、肝大等。
皮肤接触可引起皮炎.环境危害:无资料燃爆危险:无资料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二氯化铜;氯化铜含量:100%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 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
就医.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与钠、钾发生剧烈反应。
有腐蚀性。
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烟气.建规火险分级:无资料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氧化铜。
灭火方法:不燃。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口罩、护目镜,穿工作服.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污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 无资料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保持容器密封。
防止受潮。
应与碱金属、潮湿物品、食用化工原料等分开存放。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
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AC(mg/m3): 1mg(Cu)/m3(尘);0.2mg(Cu)/m3(烟)前苏联MAC(mg/m3):未制订标准TLVTN:无资料TLVWN:无资料接触限值: 美国TLV—TWA:未制订标准美国TLV—STEL:未制订标准监测方法:无资料工程控制: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氯化镍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企业标识及化学品生产企业名称:地址:传真号码:企业电话号码:电话号码:生效日期:2010年12月10日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镍化学品英文名称: nickel chloride hexahydrate中文名称2:氯化亚镍英文名称2: nickel dichloride技术说明书编码: 2573CAS No.: 7791-20-0分子式: NiCl2·6H2O分子量: 237.73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氯化镍 7791-2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接触者可发生接触性皮炎或过敏性湿疹。
吸入本品粉尘,可发生支气管炎或支气管肺炎、过敏性肺炎,并可发生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镍化合物属致癌物。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钾、钠剧烈反应。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防毒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乳胶手套。
氯化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氯化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钴
化学品英文名称: cobalt chlorid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25
CAS No.: 7791-13-1
分子式: CoCl2.6H2O
分子量: 237.9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氯化钴 7791-13-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长期吸入引起严重肺疾患。
对敏感个体,吸入本品粉尘可致肺部阻塞性病变,出现气短等症状。
粉尘对眼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眼损害。
对皮肤有致敏性,可致皮炎。
摄入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大量摄入引起急性中毒,引起血液、甲状腺和胰脏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氧化钴化学品英文名:Cobalt oxideCAS No.:1307-96-6分子式:CoO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皮肤致敏物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 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 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 吞咽有害H317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410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2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73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 P330 漱口。
——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33+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91 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一、预案概述1. 编制目的为有效应对氯化钴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保障人员安全、环境保护和财产不受损害,特制定本预案。
2.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氯化钴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包括但不限于泄漏、火灾、爆炸等。
3. 编制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氯化钴的性质和特点制定本预案。
二、事故风险分析1. 氯化钴的性质氯化钴是一种有毒的金属盐,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遇水可分解产生有毒气体。
2. 事故风险(1)泄漏风险:氯化钴在储存、运输过程中可能发生泄漏,造成环境污染和人员中毒。
(2)火灾风险:氯化钴遇高温、明火或还原剂可能发生燃烧,引发火灾。
(3)爆炸风险:氯化钴与某些物质混合可能发生爆炸。
三、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1. 应急指挥部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事故的统一指挥和协调。
2. 应急指挥部职责(1)组织应急响应;(2)协调各部门和单位开展应急救援工作;(3)及时向上级报告事故情况。
3. 应急救援小组(1)现场救援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救援工作;(2)医疗救护小组:负责伤员的救治工作;(3)环境监测小组: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4)后勤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调配和保障。
四、应急响应程序1. 初步响应(1)发现事故后,立即启动本预案;(2)报告应急指挥部,启动应急预案;(3)组织应急救援小组进行现场救援。
2. 详细响应(1)现场救援小组采取隔离、堵漏、灭火等措施,控制事故扩大;(2)医疗救护小组对伤员进行救治;(3)环境监测小组对事故现场进行监测,评估环境污染情况;(4)后勤保障小组提供应急物资和后勤保障。
3. 后期处置(1)事故现场清理;(2)环境污染治理;(3)事故原因调查和处理;(4)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五、应急保障1. 物资保障(1)应急救援装备:消防器材、防护服、防毒面具等;(2)医疗救护用品:急救药品、医疗器械等;(3)其他应急物资:隔离材料、警示标志等。
页 1/8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根据 GB/T 16483-2008, GB/T 17519-2013打印日期 2021.07.20在 2021.07.20 审核(在 1 页继续)· 图示~ GHS05~GHS07~GHS09· 名称危险· 标签上辨别危险的成份:氯化亚铜· 危险字句H302吞咽有害H314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41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警戒字句P101如需求医:随手携带产品容器或标签P102儿童不得接触P103使用前请读标签· 预防措施P231在惰性气体中操作·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P410防日晒P422储存于惰性气体中。
· 废弃处置P501处置内装物/容器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 2.3 其他有害性· PBT(残留性、生物浓缩性、毒性物质) 及 vPvB(高残留性、高生物浓缩性物质)评价结果· PBT(残留性、生物浓缩性、毒性物质)不适用的· vPvB(高残留性、高生物浓缩性物质):不适用的(在 2 页继续)· 眼睛接触:张开眼睛在流水下冲洗数分钟. 然后谘询医生.· 食入:马上召唤医生.· 4.2 最重要的急慢性症状及其影响无相关详细资料。
· 4.3 需要及时的医疗处理及特别处理的症状无相关详细资料。
(在 4 页继续)(在 3 页继续)(在 4 页继续)· 点火温度:分解溫度:未决定.· 自燃溫度:未决定.· 爆炸的危险性:该产品并没有爆炸的危险· 爆炸极限:较低:未决定.较高:未决定.· 蒸气压: 1 hPa· 密度在 20 °C: 4.14 g/cm³· 相対密度未决定.· 蒸气密度不适用的· 蒸发速率不适用的· 溶解性水在 20 °C:0.12 g/l· n-辛醇/水分配系数:未决定.· 黏性:动态:不适用的运动学的:不适用的有机溶剂:0.0 %固体成份:100.0 %· 9.2 其他信息无相关详细资料。
氧氯化锆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氧氯化锆化学品俗名:氯化锆酰化学品英文名:dichlorooxozirconium英文名称:zirconium oxychloride技术说明书编码:2946CAS No.:7699-43-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氧氯化锆含量:CAS No.:7699-43-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本品低毒。
吸入,可引起支气管炎。
工业上尚未见有锆中毒的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本身不能燃烧。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氯化氢、氧化锆。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灭火时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露物。
小量泄露:避免扬尘,小心扫起,置于袋中转移至安全场所。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防止粉尘释放到车间空气中。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穿透气型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避免产生粉尘。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配备泄露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包装密封。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露物。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中国MAC(mg/m3):5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TLVTN:5mg(Zr)/m3TLVTN:10mg(Zr)/m3监测方法:二甲酚橙比色法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F 51EJ/T 1148―2001氯化钴[Co-57]溶液2001-11-15发布2002-02-01实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 发布前言本标准规定了氯化钴[钴-57] 溶液产品的适用范围、产品类型、技术要求、质量检验及包装、运输等项内容。
本标准质量指标,系参照近几年国外发达国家(如美国、俄罗斯等)产品目录中氯化钴[钴-57] 溶液的技术指标,并根据我国产品的实际质量情况制定的。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同位素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玉清、李大康。
氯化钴[Co-57]溶液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氯化钴[钴-57]溶液产品的类型、技术要求、质量检验及包装、运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制备各种放射源的氯化钴[钴-57]溶液。
其他用途的氯化钴[钴-57]溶液可参照采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规范性文件中的有关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下列注明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任何修改单或修订版本都不适用于本标准,但提倡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其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下列未注明日期或版次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806 放射性物质安全运输规定EJ/T 804 放射性同位素产品代号3 术语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
3.1(放射性)活度 activity一定量的放射性核素在一个很短的时间间隔内发生的核衰变数除以该时间间隔。
亦称衰变率。
放射性活度的单位为贝可[勒尔],符号为Bq。
以前用居里表示,1Ci=3.7ⅹ1010Bq。
3.2放射性浓度 activity concentration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放射性活度。
3.3比活度 specific activity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的放射性活度。
3.4放射性纯度 radioactive purity在含有某种特定放射性核素的物质中,该核素及其短寿命子体的放射性活度对物质中总放射性活度的比值。
氯化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氯化钴
化学品英文名称: cobalt chloride
中文名称2:
英文名称2:
技术说明书编码: 1625
CAS No.: 7791-13-1
分子式: CoCl2.6H2O
分子量: 237.93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
氯化钴 7791-13-1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粉尘对呼吸道有刺激性。
长期吸入引起严重肺疾患。
对敏感个体,吸入本品粉尘可致肺部阻塞性病变,出现气短等症状。
粉尘对眼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眼损害。
对皮肤有致敏性,可致皮炎。
摄入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大量摄入引起急性中毒,引起血液、甲状腺和胰脏损害。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本品不燃,有毒,具刺激性,具致敏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