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专题课品
- 格式:ppt
- 大小:3.94 MB
- 文档页数:31
课题:神奇的文字——甲骨文教学目的:1、通过探究与活动让学生领略中国最古老文字甲骨文的风韵,使学生为中华民族的艺术成就感到骄傲,增强民族自豪感。
2、通过学生自己刻写甲骨文,锻炼学生动手能力,体验其乐趣,并感受祖先记录文字的不易,从而更加热爱汉字,努力学好并写好汉字。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来历,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教学难点:认读甲骨文。
教学准备:查阅相关书籍、报刊、网站,收集与甲骨文有关的资料,教师根据其中的一些图片制作成教具,使活动过程更为生动、形象、有序。
教学过程:一、神秘猜字:1、猜一猜:师:同学们,你们对神秘的东西感兴趣吗?(生:感兴趣。
)老师这里有一个古代神秘的东西,猜一猜它是什么?(生试猜)师:你是怎样猜出来的?(生说原因)师:它其实是古代神奇的文字。
师再出示神秘文字,问:那这个神秘文字呢?(生试猜并说明原因)2、引出课题:师:像这样的古代神秘文字有几千个,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道,去探索这神奇的文字。
二、故事导字:师: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教师讲《仓颉造字》的故事。
师:仓颉造了许多字,可是在那个时候纸还没有发明,人们把字写在哪里呢?你们来猜一猜!(学生猜)师:人们只能把这些神秘文字刻在乌龟的甲壳和动物的骨头上,于是我们就给这些神奇文字起了个名字叫“甲骨文”,我们现在的汉字就是由甲骨文演变过来的。
(板书课题:神奇文字——甲骨文)今天,我们探索神奇的文字其实就是甲骨文。
三、快乐赏字:师:听了刚才的故事,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了,想看看这些神秘的甲骨。
正好,老师这里有几张河南省安阳历史博物馆珍藏的甲骨文的图片。
让我们共同欣赏一下。
(教师出示甲骨文的图片,学生欣赏。
)想一想:你对哪一块甲骨文最感兴趣?四人小组交流感受,全班汇报。
四、合作认字:1、利用实例进行讲解、展示,让学生了解认读甲骨文的基本方法。
2、教师纷发甲骨文卡片,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认读。
全班集体汇报,学生利用实例进行讲解、展示。
小学甲骨文课教案小学甲骨文课教案1教学重点:要求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相关的甲骨文资料,并掌握它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2、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1)音乐资料,F4演唱的《流星雨》;(2)影像资料,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中国入世、申奥成功、中国足球队出线”的剪辑录像资料;(3)游戏活动中需要的猜谜字牌。
学生准备1、搜集甲骨文、青铜器的相关资料并掌握相关知识。
2、搜集日常生活中由铜、锡、铅制成的物品。
3、课前学会书写较为简单的甲骨文。
教学方法: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相关的游戏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
此设计力图体现“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2、启发、讨论式教学方法。
在具体操作中,教师注意“启”的适度性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以此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
3、多媒体、多信息渠道教学方法的应用:(1)从影、音、像多角度切入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2)多种教学方式的穿插使用,包括猜字游戏、解答数学题、判断正误、模拟空间、评选最佳工程总监等环节。
小学甲骨文课教案2【认定目标】1、知道甲骨文和金文,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
2、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成就。
【预习检测】1.商朝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叫做。
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就是从开始的,我们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发展而来的。
3.殷墟出土的商朝青铜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已发现最大的青铜器。
【共同探究】1.猜猜下面的甲骨文字,你能说说甲骨文与今天的汉字有什么渊源关系吗?2.学习小组疑点、难点:【归纳整理】请你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本课的内容填在表格内。
甲骨文的识字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甲骨文的基本笔画和结构特点,辨识常见的甲骨文单字;2. 学生能够了解甲骨文的历史背景,理解其在汉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3. 学生能够通过甲骨文学习,拓展对古代汉字及其演变过程的认知。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甲骨文的基本笔画,正确书写简单的甲骨文单字;2.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分析甲骨文,培养汉字识别和解读能力;3. 学生能够运用甲骨文进行简单的创作,提高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甲骨文,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学习习惯;3. 学生通过甲骨文的识读与创作,激发对汉字和传统文化的兴趣,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甲骨文概述:介绍甲骨文的历史背景、发现与研究现状,让学生对甲骨文有整体的认识。
- 教材章节:《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中“甲骨文”部分。
2. 甲骨文的基本笔画与结构:讲解甲骨文的笔画特点、结构规律,引导学生掌握甲骨文的书写方法。
- 教材章节:《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中“甲骨文的笔画与结构”部分。
3. 常见甲骨文单字辨识:选取常见的甲骨文单字,进行认读和书写练习,提高学生的甲骨文识别能力。
- 教材章节:《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中“甲骨文常用字”部分。
4. 甲骨文与汉字演变:通过对比甲骨文与现代汉字,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认识甲骨文在汉字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 教材章节:《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中“甲骨文与汉字演变”部分。
5. 甲骨文创作实践: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甲骨文知识进行创作,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 教材章节:《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中“甲骨文创作实践”部分。
6.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拓展学生对甲骨文及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
- 教材章节:《汉字的起源与发展》中“甲骨文学习总结与拓展”部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甲骨文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笔画结构等知识,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框架。
学习识别甲骨文教案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形式,主要出现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龟甲和兽骨上。
甲骨文的研究是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学习识别甲骨文对于深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本教案将带领学生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基本构造和常见字形,以及通过实例学习识别甲骨文。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甲骨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掌握甲骨文的基本构造和常见字形;3. 学会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识别和解读简单的甲骨文。
二、教学内容1. 甲骨文的起源和发展- 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历史背景;- 甲骨文的产生、流行和消失。
2. 甲骨文的基本构造- 甲骨文的结构特点:方格划分、朔旁、指事符号等;- 甲骨文常用字的构造原理。
3. 甲骨文的常见字形- 鸟、马、人等常见生物象形字;- 天、地、日等常见自然象形字;- 金、木、水等常见抽象象形字。
4. 识别和解读甲骨文的方法- 从整体上了解文字的基本构造;- 通过对比和推理解读甲骨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甲骨文的实例,向学生介绍甲骨文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2. 知识讲解(30分钟)教师详细介绍甲骨文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甲骨文的基本构造和常见字形。
通过图示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相关知识点。
3. 实例分析(40分钟)教师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甲骨文实例,与学生一起分析其结构和字形,并引导学生进行识别和解读。
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运用推理和对比的思维,对实例进行分析。
4. 活动探究(4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小组活动,每个小组选择一块甲骨文进行识别和解读。
小组成员可以相互讨论,互相补充,最后汇报给全班。
5. 总结归纳(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归纳,并强调甲骨文的重要性和学习的必要性。
四、教学资源1. 甲骨文实例图片;2. PowerPoint演示文稿;3. 分组活动所需材料。
五、教学评估1. 课堂讨论和提问,了解学生对甲骨文认知的程度;2. 小组活动,观察学生识别和解读甲骨文的能力;3. 学生提交的小组活动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