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苯三乙酮的合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437.40 KB
- 文档页数:6
苯乙酮的制备研究苯乙酮,又称丙酮苯,是一种无色液体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6H5COCH3。
它具有独特的香味,在化工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苯乙酮通常用作香水、药品和塑料制造的原料,也被用来生产染料,树脂和农药等化工产品。
苯乙酮的生产工艺以及制备方法在化工领域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着重研究苯乙酮的制备方法,探究其生产工艺和优化措施。
一、苯乙酮的制备方法苯乙酮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酸碱法、酸酮偶合法、苯甲酮氧化、苯甲酮硝化等多种工艺。
其中以酸碱法和酸酮偶合法较为成熟和广泛应用。
1.酸碱法酸碱法是苯乙酮生产的传统工艺,也是经济实用的一种制备方法。
其反应如下:2 C6H5CH2Cl + 2 NaOH → C6H5COCH3 + 2 NaCl + 2 H2O苯乙酮生产工艺在操作和控制上较为简单,但废气处理较为复杂。
目前,酸碱法苯乙酮生产工艺已经具备较高的稳定性和成熟度,但由于产物纯度较低、副反应严重等问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转向其他更为先进的制备方法。
二、苯乙酮的生产工艺苯乙酮的生产工艺主要包括原料处理、反应制备、产品分离等多个环节,整个工艺复杂且关联紧密。
1.原料处理苯乙酮的原料处理主要包括底物氧化、催化剂制备等多个环节。
底物氧化是指将前体物质如乙苯氧化为苯乙酮,该步骤需要合适的氧化剂以及适当的催化剂参与反应。
催化剂的制备则需要先进的制备工艺以及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产品的稳定生产。
2.反应制备反应制备是苯乙酮生产的核心环节,其反应条件的控制和催化剂的添加对产品质量影响极大。
目前,酸酮偶合法生产苯乙酮的反应制备中,催化剂的选取和稳定性是重点研究的方向。
3.产品分离产品分离是苯乙酮生产工艺中的最后一步,该环节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和产率。
目前,常用的产品分离方法主要包括单级结晶、溶剂萃取等。
三、苯乙酮的制备技术改进苯乙酮的制备技术改进主要包括反应条件的优化、催化剂的改进以及产品分离技术的改进等多个方面。
1.反应条件的优化反应条件的优化是苯乙酮制备中的重点方向之一,通过对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参数进行调整,可以提高产品的产率和纯度。
3-苯并呋喃酮的合成摘要:介绍一个大学综合有机化学实验。
该实验以邻羟基苯乙酮为起始原料,经过乙酰化、α-H 溴代、水解脱去乙酰基和分子内合环得到3-苯并呋喃酮,最终产物通过1H NMR 进行了结构确认。
该实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并培养学生的科研探究精神。
关键词:3-苯并呋喃酮;酰化反应;溴代;环化;合成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20)06-0383-02收稿日期:2019-05-28基金项目:岭南师范学院人才专项基金项目(ZL1908)作者简介:惠永海(1977-),男(汉族),安徽宿州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绿色有机催化。
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杂环化合物,是许多有机合成原料、天然产物分子和生物药物中间体的重要结构单元,被广泛用于药物、食品和材料等领域[1-3]。
其中,3-苯并呋喃酮由于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且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4],受到人们广泛关注。
传统的3-苯并呋喃酮合成步骤过于烦琐,且产率不高,直接导致3-苯并呋喃酮类化合物的价格昂贵且不易购买。
因此,探寻一条高效、便捷且经济的3-苯并呋喃酮合成路线是必要的。
本实验根据文献设计合适路线,以邻羟基苯乙酮为原料,通过乙酰化、α-H 溴代、水解和分子内合环得到3-苯并呋喃酮。
此合成路线简单,原料廉价且操作简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一、实验目的学习文献检索,了解3-苯并呋喃酮的合成方法;掌握反应基本操作、薄层色谱监测和柱色谱分离技术,以及展开剂和洗脱剂的选择;学习掌握产物结构表征手段和谱图分析。
二、实验方案本实验选用邻羟基苯乙酮为原料,合成方法如图。
三、仪器与试剂仪器:电子分析天平(型号:ME104E ),磁力加热搅拌器(型号:DF-II ),旋转蒸发仪(型号:RV10),紫外分析仪(型号:ZF-20A ),熔点仪(型号:X-4),核磁共振仪(型号:Varian inova-400型),TLC 薄层板,色谱柱,相应的玻璃仪器。
乙苯液相催化氧化合成苯乙酮的研究乙苯液相催化氧化合成苯乙酮的研究=========================导语------在有机合成领域,催化反应一直被广泛关注和研究。
乙苯液相催化氧化合成苯乙酮是其中一个备受瞩目的实验室合成反应,其可以从乙苯作为原料合成苯乙酮,是生产该类化合物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深入探讨乙苯液相催化氧化合成苯乙酮的研究,重点关注该反应的机理和条件优化,并在文章末尾做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让读者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乙苯液相催化氧化反应的背景与意义----------------------------------------------------------乙苯液相催化氧化合成苯乙酮的研究在有机合成领域一直备受关注。
苯乙酮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生产中间体和医药领域,寻找高效、可持续的合成方法对于工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乙苯液相催化氧化合成苯乙酮的研究可以通过对催化剂、溶剂、氧化剂和反应条件等方面的优化,不仅提高反应的产率和选择性,还有助于了解反应的机理和动力学,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
第二部分:乙苯液相催化氧化反应的机理研究----------------------------------------------------------乙苯液相催化氧化合成苯乙酮的反应机理已经被广泛研究和探讨。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等手段,研究人员发现,该反应通常经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氧化剂的活化和乙苯的氧化:氧化剂通常选择过渡金属催化剂或氧化剂配合物。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氧化剂能够活化乙苯分子中的C-H 键,加氧生成醛或酮中间体。
2. 中间体的转化:生成的醛或酮中间体在乙苯液相中发生转化,通过醇络合物的生成和脱氢等步骤,最终形成苯乙酮产物。
3. 催化剂的再生:在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往往会发生失活,催化剂的再生也是乙苯液相催化氧化反应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热门新型医药中间体及其制备工艺介绍医药作为精细化工领域中重要的行业,成为近十年来发展与竞争的焦点,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医药被源源不断的开发出来,造福人类,这些医药的合成依赖于新型的高质量的医药中间体的生产,新药受到专利保护,而与之配套的中间体却不存在那样的问题,因此新型医药中间体国内外市场和应用前景都十分看好。
新型医药中间体品种众多,不可能完全介绍,本文简要介绍近年来国内开始研究、非常值得关注的新型的医药中间体及一些重要医药中间体的新工艺。
1-(6-甲氧基-2-萘基)乙醇非甾体消炎药物萘普生有多种合成方法,其中羰基化合成路线的高选择性、环境友好性,使得羰基化合成的非甾体消炎药优于传统的路线。
羰基化合成萘普生的关键中间体就是1-(6-甲氧基-2-萘基)乙醇。
国内湖南大学以2-甲氧基萘为原料,采用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盐酸催化溴乙酰基化、乙酰基化和常压下钯多相催化加氢还原,经过1-溴-2-甲氧基萘、5-溴-6-甲氧基-2-乙酰基萘等中间产物最终得到产品。
4-丙硫基邻苯二胺4-丙硫基邻苯二胺是高效广谱驱虫药物阿苯达唑的关键中间体,阿苯达唑是20世纪80年代末才上市的新药,对人体和动物毒性低,是苯并咪唑类药物中药性最强的。
以邻硝基苯胺为原料,与硫氰酸钠在甲醇存在下,经过硫氰化、丙基溴取代得到4-丙硫基-2-硝基苯胺,然后还原得到4-丙硫基邻苯二胺,由于4-丙硫基-2-硝基苯胺结构上含有丙硫基,因此其还原成4-丙硫基邻苯二胺是其中关键,国外研究采用镍或铂系金属催化加氢技术都因为催化剂易中毒或者丙硫基易破坏而难以工业化;而水合肼还原易爆炸;因此最适合工业化生产以硫化钠还原法来合成,尽管会产生一定含盐废水,但是技术可*。
另有报道国内外研究一氧化碳催化剂还原法,但是离工业化尚有距离。
α-亚甲基环酮α-亚甲基环酮是许多具有抗癌活性药物的活性中心,其含有α,β-不饱和酮结构属于抗癌活性基团的隐蔽基团,成为合成很多重要环状抗癌药物的重要中间体。
苯乙酮的制备研究
苯乙酮,化学式为C6H5C(CH3)2CO,也被称为二甲基苯乙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它是一种具有水稳定性的有机溶剂,常用于有机合成和溶液聚合反应中。
苯乙酮的制备方法多样,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合成。
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酰化反应制备。
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是通过对甲苯与COCl2(氯化亚碳)的反应制备。
具体反应步骤为:
将甲苯与COCl2反应生成叔丁基苯甲酮。
反应条件为在常温下进行,并加入催化剂,如三乙基胺(TEA)。
C6H5CH3 + COCl2 -> C6H5C(CH3)Cl + HCl
然后,将生成的叔丁基苯甲酮与盐酸反应,生成相应的盐酸酯。
通过水解反应,将盐酸酯转化为苯乙酮。
另一种制备苯乙酮的方法是通过碱性条件下的酸酐和苯乙酮水解反应。
具体步骤如下:
将酸酐与盐酸中和,生成稳定的酸盐。
然后,加入苯乙酮和氢氧化钠(NaOH)溶液,进行水解反应。
这种方法相对简单,但产率较低。
另外一种制备苯乙酮的方法是通过酰化反应。
准备好苯基甲酸和酸性催化剂,如三氧化硼(B2O3)或四甲基硅酸(TMSA)。
苯乙酮的制备研究方法有多种,可以选择适合自己实验条件和目的的方法。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苯乙酮的制备研究作者:殷福东姜福元来源:《消费导刊》2019年第14期摘要:本文将苯和乙酐或者乙酰氯反应,用三氯化铝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制得苯乙酮。
关键词:催化剂苯乙酮一、苯乙酮的制备方法将苯和乙酐或者乙酰氯反应,用三氯化铝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制得苯乙酮。
而在工业上常通过乙苯空气氧化法来制备苯乙酮。
除此之外,在催化氧化乙苯来制备苯乙烯时,苯乙酮可以作为副产物生成。
工业生产出来的苯乙酮中通常含有酸性物质,水和苯酚等杂质,可以用硫酸干燥然后减压分馏来精制以除去这些杂质,或者是在干燥和无光照条件下,在熔融状态时分步结晶精制,在低温时也可以用戊烷来精制。
接下来将介绍一些制备苯乙酮时常用的方法。
(一)工业上制备苯乙酮时一般直接用乙苯在常压下空气氧化。
但这种方法污染比较严重且转化率不高,不但如此,分离和提纯生成的副产物使反应的成本上升。
(二)将苯和乙酸、乙酐或者乙酰氯反应,以三氯化铝作为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制得苯乙酮。
苯与乙酸酐酰化法这种方法对环境有污染且产率较低,而且生成的副产物中有醋酸会腐蚀设备。
(三)分解苯甲酸法在一定条件下苯甲酸可以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以及苯乙酮。
这样生成的副产物容易分离且成本较低,缺点是转化率低并且对反应条件要求高,而且还容易形成其他的产物,因此工业生产一般不采用这种方法。
(四)苯乙醇氧化制苯乙酮在高温高压条件下通过苯乙醇制备苯乙酮,但苯乙醇成本较高,并不适用于工业生产。
(五)高温高压下苯乙烯催化氧化法在高溫高压下使用催化剂以及氧化剂氧化苯乙烯可以制备苯乙酮,但苯乙烯同苯乙醇类似,在作为原料使用时价格昂贵不适用于大规模应用。
(六)乙苯多相氧化法这种方法是在氧化剂以及催化剂都具备的条件下对乙苯选择性氧化来制备苯乙酮,近几年的探索重点集中在化学催化这一方面。
二、苯乙酮的生产前景苯乙酮可以作为医药、香料、染料生产领域中的原料,由氧化乙苯而制得苯乙酮,对于饱和碳氢键选择氧化、石油化工下游产品的研究开发以及精细化工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苯乙酮的制备研究苯乙酮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原料,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染料、香料、香精、树脂等领域。
其制备方法有多种,包括从苯乙烯、苯甲醛或苯乙酸等原料合成。
本文将探讨苯乙酮的制备研究,介绍不同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苯乙酮的制备方法1. 从苯乙烯合成将苯乙烯和氧气在催化剂的存在下氧化反应,生成苯乙酮。
催化剂通常采用铜、铬、钴等金属氧化物,也可选择氧化硫酸亚铁等化合物。
该方法操作简便,但设备投资较大。
2. 从苯甲醛还原合成利用还原剂将苯甲醛还原得到苯乙醇,再经过氧化反应得到苯乙酮。
还原剂可选用金属钠、金属铝等。
该方法将苯甲醛作为原料,可利用多种合成途径制备苯乙酮。
首先将苯乙酸和氯化亚砜在氢氧化钠的存在下反应生成苯乙醛,然后再进行氧化反应制备苯乙酮。
该方法所需原料易得,操作简便,适合工业生产。
优点:原料易得,反应途径简单。
缺点:设备投资大,氧化反应选择催化剂需要谨慎,对环境要求高。
优点:利用多种还原剂可制备苯乙酮,适用性广。
缺点:苯甲醛原料价格较高,还原剂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
3. 从苯乙酸酐羧化合成的优缺点优点:原料易得,操作简便,适合工业化生产。
缺点:反应条件要求严格,氯化亚砜等原料对人体有一定的毒性。
三、苯乙酮制备研究的发展趋势1. 利用生物技术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酶、微生物等生物催化剂合成苯乙酮成为研究热点。
通过优化酶的反应条件和酶的特异性,可以提高合成效率,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 绿色合成方法在苯乙酮的合成过程中,绿色合成方法备受关注。
包括采用水为溶剂、利用可降解催化剂、减少废弃物产生等方法,致力于实现对环境友好的苯乙酮合成过程。
3. 新型催化剂研究新型催化剂对苯乙酮的合成具有重要作用,包括贵金属、过渡金属、离子液体等催化剂的研究。
这些催化剂不仅可以提高合成效率,还可以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降低成本。
【实验目的】1、学习利用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制备芳香酮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无水操作。
【实验原理】Friedel—Crafts酰基化反应是制备芳香酮的最重要和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可用FeCl3,SnCl4,BF3,ZnCl3,AlCl3等Lewis酸作催化剂,催化性能以无水AlCl3和无水AlBr3为最佳。
本实验采用无水AlCl3作催化剂,用苯和乙酐反应制苯乙酮。
反应方程式为:+(CH3CO)2O无水AlCl3COCH3+CH3COOH【实验装置】图1 图2【仪器和药品】1、仪器:25mL三颈烧瓶、恒压滴液漏斗、25mL圆底烧瓶、直形冷凝管、接液管、三角烧瓶、铁圈、小烧杯、分液漏斗、漏斗、干燥管、电炉、。
2、药品:无水苯、乙酐、无水AlCl3、浓盐酸、碎冰、10%的氢氧化钠溶液、水、无水氯化钙、无水硫酸镁。
【实验步骤】(上)6.5.0g(0.048moL)无水AlCl3 加入25mL三颈烧瓶中,8mL(约7g,0.09moL)无水苯如图1所示,干燥管中装无水氯化钙。
2mL(约2.15g,0.02moL)乙酐(从滴液漏斗缓慢加入)至无氯化氢气体逸出停止实验。
小磁子、沸石【实验步骤】(下)往装有反应混合物的三颈瓶中倒入9mL浓盐酸和18mL冰水的混合物(在通风橱中进行),将反应混合物倒入分液漏斗中(若三颈瓶中有固体不溶物,加适量浓盐酸溶解)。
分液混合物分液上层:有机层下层:水层加入2×4mL苯分液有机层合并有机层依次用8mL10%的氢氧化钠溶液、8mL水洗涤,用无水硫酸镁干燥。
然后在水浴上蒸馏回收苯。
【实验注意事项】1、本实验要求无水系统,实验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体系敞口在空气中。
2、滴加乙酐时应控制速度,使反应平稳进行;反应过程中严格控制好反应温度。
3、苯有毒,是致癌物质之一,不要接触皮肤或吸入蒸气。
4、注意反应终点和反应混合物处理时一定在通风橱内进行。
5、无水三氯化铝的质量是本实验成败的关键,以白色粉末打开盖冒大量的烟,无结块现象为好。
2.4.6-三羟基苯乙酮的合成及条件优化胡基志;邬子彬;刘科梅;曾礼;羌宇;余勃;陆豫【摘要】介绍了一种全新的2.4.6-三羟基苯乙酮的合成方法,以柚皮苷为原料,经15% KOH开环得到根皮乙酰苯-4-新橙皮苷,然后8%的稀硫酸去掉糖基得到2.4.6-三羟基苯乙酮,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总收率达到81%.此路线原料柚皮苷是大宗产品,反应条件温和,实验重复性高,适合工业化生产.【期刊名称】《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年(卷),期】2017(041)006【总页数】5页(P550-554)【关键词】柚皮苷;2.4.6-三羟基苯乙酮;新方法【作者】胡基志;邬子彬;刘科梅;曾礼;羌宇;余勃;陆豫【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化学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资源环境与化工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化学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南昌大学化学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47;中德联合研究院,江西南昌 33004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2.42.4.6-三羟基苯乙酮是合成许多新型黄烷酮的原料,同时也是重要的医药中间体[1-4],如制备超强抑菌效果的5,7-二羟基黄烷酮[5]和冠心病药物“心脉舒通”[6]。
目前,报道合成2.4.6-三羟基苯乙酮主要是间苯三酚法。
邢有权[7]等用间苯三酚,无水乙腈为原料,无水ZnCl2做催化剂,反应过程中通入干燥HCl气体2 h,总反应时间13~14 h。
谢岚[8]等在此基础上改用滴加POCl3替代传统通入HCl法,总反应8~10 h。
这些方法所用到的原料间苯三酚对水质有轻微危害,会增大三废处理成本,POCl3会引起身体的不适;同时反应结束后需多步纯化手段才能得到2.4.6-三羟基苯乙酮。
作者查阅文献[9]发现根皮乙酰苯-4'-新橙皮苷和2.4.6-三羟基苯乙酮的结构极其相似,前者只比后者在4号位多一个糖基,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条全新的路线,具体如图1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