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莓实用栽培技术_李亚东
- 格式:pdf
- 大小:121.82 KB
- 文档页数:2
蓝莓栽培技术丹东天赐花卉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蓝莓及发展蓝莓生产的意义 (1)第二节蓝莓种植业的特点 (1)第三节蓝莓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2)第二章蓝莓植物学特征 (5)第一节形态特征 (5)第二节生长结果习性 (6)第三章蓝莓栽培品种 (7)笫一节蓝莓品种分类 (7)笫二节蓝莓栽培品种 (8)第四章蓝莓物候期及生长习性 (15)第五章蓝莓对环境条件要求 (18)第六章蓝莓育苗技术 (20)第一节脱毒组培工厂化生产技术 (20)第二节实生苗培育 (21)第三节扦插繁殖 (22)第四节移栽管理 (25)第七章栽培技术 (28)第一节建园 (28)第二节土壤管理 (30)第三节营养与施肥 (33)第四节水分管理 (38)第五节整形修剪 (40)第六节疏花疏果和保花保果 (43)第七节病虫鸟害防治 (45)第八章蓝莓病虫害防治技术 (48)第一节蓝莓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48)第二节蓝莓生理病害及其防治 (48)第九章蓝莓营养缺素症与矫治 (49)第十章蓝浆果采收和贮藏 (50)第一节果实采收 (50)第二节果实贮藏 (50)第一章概述第一节蓝莓及发展蓝莓生产的意义一、蓝浆果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是生食与加工皆宜的高经济价值浆果蓝莓外来语,我们叫越桔,也有称蓝莓果的。
蓝莓为杜鹃花科越桔属植物。
其果实为蓝紫色,柔软多汁,风味醇美,有特殊香气;适于冷冻、制造果酱、果冻、果糕和馅饼等。
在20世纪90年代,蓝莓的保健作用已被证实并被广泛接受。
蓝莓是真正的蓝色食品,果实的蓝色,来自于高含量的花青素类物质。
花青素是一类可溶性的色素,颜色从蓝色一直到红色。
如高丛蓝莓每100克果实中花青素含量达到数百毫克,并且种类复杂,常见的有15种。
药理研究发现,蓝莓中独特的花色苷成分有促进视红素再合成、改善循环、抗溃疡、抗炎症等多种药理活性。
日本的研究人员证实,黑果越桔色素提取物有助于眼睛毛细血管的完整性而减少斑点退化变性,进而有保护视力的作用。
南方蓝莓的种植方法一、建园1.园地选择:蓝莓栽培范围较广,可根据当地气候选择适宜品种,但干旱少雪、易受霜冻的北方地区不宜发展.选择的园地坡度要小,不宜超过10度;土壤pH值4.5.5,最适范围4.4.8;土壤有机质含量不低于5%;土壤疏松,通气良好,湿润但不积水.2.园地准备:园地选好后,在定植前一年结合压绿肥深翻,深度以20~25厘米为宜,深翻熟化后整地.在定植前还要对不完全符合要求的土壤进行改良,以利蓝莓生长.3.定植:蓝莓春、秋栽植均可,以秋栽成活率高,春栽则宜早不宜晚.株行距,兔眼蓝莓常用2米×2米或1.5米×3米,高丛蓝莓用1.2米×2米,矮丛蓝莓用0.1米×1米.兔眼蓝莓白花不实,最好配置高丛蓝莓作授粉品种.高丛和矮丛蓝莓白花结果率较高,但配置授粉树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配置比例为1∶1或1∶2.二、土肥水管理1.土壤管理:蓝莓根系分布较浅,而且纤细,没有根毛,因此要求土壤疏松,通气良好.①清耕法.从早春至8月份都可进行清耕,入秋后清耕对其越冬不利.高丛蓝莓在沙壤土上栽培常用清耕法.清耕深度以5~10厘米为宜,过深易伤害根系.②生草法.采用行间生草,而行内用除草剂.生草法与清耕法相比,同样有利于提高产量,并且具有保持土壤湿度、便于机械作业的优点.③土壤覆盖.土壤覆盖在蓝莓生产上应用广泛,它有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调节和保持土壤湿度、降低土壤pH值、控制杂草等多种作用.给矮丛蓝莓土壤覆盖5~10厘米锯末,在3年内产量可提高30%,单果重增加50%.树叶、稻草及其他作物秸秆也可应用,但效果不如锯末.④除草.在蓝莓园管理中,除草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做好了可使产量提高1倍以上.在蓝莓生产中,广泛应用化学除草剂.这是因为人工除草费用高,又易伤害根系,特别是矮丛蓝莓栽培,由于根状茎串生行走,几年后整个果园连成一片,根本无法人工除草.蓝莓园常用的除草剂有敌草隆、西玛津、氯苯氨灵、2,6二氯苯、草甘膦、百草枯等.2.施肥:①施肥种类.施氮磷钾复合肥比施单一肥料效果好;氮、磷、钾肥三者的比例以1∶1∶1为宜;以施硫酸铵等铵态氮肥为佳,不宜施硝态氮肥;蓝莓对氯敏感,不要选用氯化铵、氯化钾等含氯肥料.②施肥方法和时期.高丛和兔眼蓝莓可用沟施法,深度以10~15厘米为宜;矮丛蓝莓成园后连成一片,以撒施为主.施肥在早春萌芽前进行,也可在浆果转熟期再施1次.③施肥量.过量施肥极易使蓝莓树体受到伤害甚至整株死亡,因此,施肥量的确定要非常慎重,必须根据土壤肥力及树体营养状况而定.3.灌水:蓝莓根系分布浅,喜湿润,及时灌水十分必要.蓝莓灌水需要注意水源和水质,深井水一般pH值偏高,且钠和钙含量高,长期使用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产量,可在灌水时用硫酸将pH值调554.5左右再灌,但应约间隔3次灌水再灌一次酸水.三、修剪技术1.高丛蓝莓的修剪:①幼树期修剪.此期以去花芽为主,目的是扩大树冠,增加枝量,促进根系发育.定植后第二、第三年春疏除弱小枝条,第三、四年仍以扩大树冠为主,但可适量结果.一般第三年株产应控制在1公斤以下,以壮枝结果为主.②成龄树修剪.此时修剪主要是控制树高,改善光照条件,以疏枝为主,疏除过密枝、细弱枝、病虫枝以及根蘖.根势较开张品种疏枝时去弱留强;直立品种去中心干,开天窗,留中等枝.大枝结果最佳结果树龄为5~6年生,超过要及时回缩更新.弱小枝抹除花芽,使其转壮.成年树花量大,要剪去一部分花芽,一般每个壮枝留2~3个花芽.③老树更新.定植25年左右,树体地上部分已衰老,需要全树更新,即紧贴地面将地上部分全部锯除,由基部重新萌发新枝.2.矮丛蓝莓的修剪:①火剪.即在休眠期将地上部分全部烧掉,重新萌发新枝,当年形成花芽,第二年开花结果.以后每2年火剪一次,始终维持壮枝结果.②平茬修剪.于早春萌芽前,从植株基部将地上部分平茬,全部锯掉,锯下的枝条保留在果园内,可起到土壤覆盖和提高有机质的作用.四、采收矮丛蓝莓果实成熟期比较一致,且早成熟的果实也不易脱落,可待果实全部成熟后一并采收.果实采收后,清除枯枝、落叶、石块等杂物,装入容器.高丛蓝莓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一般采收需要持续20~30天,通常每星期采1次.果实鲜食时要人工采摘,用于加工可用机械采收。
专利名称:一种改良土壤规模化种植蓝莓的方法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唐雪东,李亚东,张志东,刘海广,孙海悦,刘晓嘉,王颖,李金英,陈丽
申请号:CN201610231781.4
申请日:20160408
公开号:CN105917878A
公开日:
20160907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良土壤规模化种植蓝莓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先深翻土壤并耙平,标出定植行;用机械开沟的方式对定植行进行开沟作业,将开沟翻出来的土均匀的绞撒在定植行间;S2、用锌拌磷颗粒对开沟翻出来的土壤作杀虫处理;将草炭土、有机肥、硫磺粉均匀撒到开沟翻出来土壤上;用旋耕机往返旋耕,将草炭土、有机肥、硫磺粉和开沟翻出来的土壤拌均匀;S3、合拢;将定植行间拌好的土壤翻耕合拢到沟中;S4、镇压;土壤压实;S5、定植;用机械开沟的方式在合拢好的定植沟上开出浅沟,定植苗木。
该方法简单、实用,改良后的土壤蓝莓生长旺盛、果质好,可有效的提高土壤改良的效果和劳动效率。
申请人:吉林农业大学
地址:130118 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蓝莓种植有技术
1、植苗:北方地区一般都在春季种植,秋季种植冬季管理不当容易遭受冻害。
栽植苗木时,在小坑内填入一些湿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配制好的种植土,然后再将苗栽入并将根系展开,让添进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围在苗根周围,最后覆土至与地面相平。
2、地表覆盖:定植后,就地就近取材在栽植穴的表面覆上一层稻草、腐叶土、树皮、木屑等或喷施新高脂膜,具有可以调节地温、防止地表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分并促进根系生长的效果。
3、施肥:蓝莓是对肥料比较敏感的植物,施肥过多会由于土壤盐基浓度过高而伤害根系,造成植株死亡。
可换施无公害阳离子活性剂促花王2号,促进成花基因使果树多开花多坐果。
幼果期及时喷施壮果蒂灵增粗果蒂加大营养输送量。
4、越冬保护:尽管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抗寒力强,但仍时有冻害发生。
最主要表现为越冬抽条和花芽冻害,在特殊年份可使地上部全部冻死。
因此,在寒冷地区蓝莓栽培中,越冬保护也是保证产量的重要措施。
例如堆雪防寒,树体涂抹护树将军等。
1。
蓝莓砧木与品种嫁接成活率试验初报张根柱;姜惠铁;杨曙方;高海霞;窦连登【摘要】蓝莓兔眼种系的品种相对于北高丛、南高丛等种系的品种根系发达,对土壤条件要求相对宽松,对生态逆境抗性相对较高.以兔眼种系的园蓝品种为砧木,嫁接北高丛、南高丛、兔眼、半高从、矮丛5种系的33个品种,研究适宜的嫁接时期、嫁接方法,调查嫁接成活率.结果表明,园蓝适宜做5个种系33个品种的砧木;花期嫁接的株成活率、接穗成活率高于幼果期嫁接的;采用劈接和腹接的株成活率、接穗成活率差别不大而以劈接的为佳.【期刊名称】《落叶果树》【年(卷),期】2017(049)003【总页数】4页(P10-13)【关键词】蓝莓;砧木;品种;嫁接;成活率【作者】张根柱;姜惠铁;杨曙方;高海霞;窦连登【作者单位】青岛沃林蓝莓果业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青岛沃林蓝莓果业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000;浙江蓝美农业有限公司;青岛高丽亚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果树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9蓝莓(Vaccinium spp.)有“小浆果、大产业”之称。
目前全国种植面积近3.3万hm2,种植区域遍布大江南北,发展势头方兴未艾。
蓝莓为须根系,无根毛,根系分布浅(10~30cm),怕旱怕涝[1]。
要求土壤通气、有机质含量>5%、pH值4.5~5.5。
公爵、斯巴坦等北高丛品种要求土壤条件更高。
中国南北地区土壤生态条件差异明显,北方种植区域为砂壤土,有机质含量普遍不到1%,pH值≥6,干旱少雨。
南方土壤pH<6,有机质>1%,多为红壤土,粘重、透气性差,高温多雨。
南、北方蓝莓种植均需要进行土壤改良。
生产中因土壤改良不到位,品种选择不当,北高丛南种等造成毁园重新种植的实例很多。
兔眼系蓝莓根系发达,较北高、南高丛系蓝莓对生态逆境的抗性高[2],对土壤pH 值、通气性、有机质含量等条件的要求相对宽松,或许这是其在江、浙、皖,云、贵、川等南方区域种植成功的主要原因。
蓝莓栽培技术蓝莓栽培技术一、引言蓝莓(学名:Vaccinium corymbosum)是一种受欢迎的果树,其果实含有丰富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具有多种健康益处。
为了成功种植蓝莓,需要掌握一些专门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详细介绍蓝莓栽培的各个方面。
二、适宜地区选择蓝莓适宜在温带地区种植,对湿润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
具体选择蓝莓种植地点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评估,并确保充足的阳光照射。
三、品种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环境的蓝莓品种非常重要。
常见的品种有佛罗伦斯、蓝湖、蔓越莓等。
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土壤和市场需求等因素来进行合理的品种选择。
四、土壤准备蓝莓喜欢酸性土壤,pH值应在4.5-5.5之间。
在土壤准备阶段,可以添加腐熟的有机物和酸性肥料来调整土壤的酸碱度,并确保土壤的良好排水性。
五、繁殖方式蓝莓可以通过播种、扦插、分株等方式进行繁殖。
每种繁殖方式都有其特点和适用情况。
在选择繁殖方式时,要考虑到种植规模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六、栽植技术蓝莓的栽植技术包括苗木选购、定植时间、定植密度、定植深度等方面。
在栽植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苗木根系的完整性和良好的生长环境。
七、水肥管理蓝莓需要充足的水分来保持生长和果实发育。
在水肥管理方面,要确保适量的灌溉和施肥,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的问题。
八、病虫害防治蓝莓容易受到一些常见的病虫害的侵袭,如蓝莓白粉病、根腐病、蓝莓飞虱等。
为了有效防虫害,需要定期巡查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九、采摘与收获蓝莓的采摘时间一般在成熟后的早晨或傍晚进行,这样可以保持果实的新鲜度和口感。
同时,要注意采摘时的技术和容器的选择,以防止果实受损。
附件:1、蓝莓栽培指南手册2、蓝莓病虫害防治措施汇总表3、蓝莓品种介绍和推荐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种植法规:栽培蓝莓需要遵守当地的种植法规,包括土地使用规定、环保要求等。
2、农药使用规定:在防虫害时,需要严格按照农药使用规定进行操作,以保证产品的安全性。
蓝莓的种植技术与管理
1.种植技术
(1)土壤选择:蓝莓喜欢排水良好、肥力中等的酸性土壤,pH值在4.5-6.5之间最佳,土壤中钾、磷、钙含量高于一般植物,对有机质要求也较高。
(2)种植距离:蓝莓的种植距离一般为1.5m×1.5m,距离过
大会影响蓝莓的生长和结果,距离过小会影响蓝莓的光照和通风,影响蓝莓的生长和结果。
(3)栽培方式:蓝莓的栽培方式一般是落棚栽培,可以有效
避免雨水灌溉,防止病虫害发生,保护果实收获,提高果实品质。
2.管理技术
(1)施肥:为了满足蓝莓的营养需求,可以采用有机肥、氮
肥和磷肥的混合施肥,比如每亩施入有机肥30kg,氮肥20kg,磷肥10kg,钾肥10kg,每季施肥一次,可以促进蓝莓的生长
发育。
(2)除草:蓝莓园中的杂草会与蓝莓竞争水分、养分和光照,影响蓝莓的生长发育,因此,应及时除草,以减少杂草对蓝莓的影响。
(3)病虫害防治:蓝莓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应及时采取
有效的防治措施,比如可以采用喷施农药的方式防治病虫害,也可以采用绿色防治的方式,比如种植驱虫植物,放置驱虫灯,杀虫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