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起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 格式:docx
- 大小:8.82 KB
- 文档页数:5
三年行动典型案例——非煤矿山案例一、案例背景。
在某个山区,有一座非煤矿山,这山就像一个长满宝藏但又有点调皮捣蛋的大家伙。
这座矿山已经开采了好些年,之前呢,管理有点乱,就像一个没好好收拾的房间,到处都是安全隐患的小怪兽。
二、之前存在的问题。
1. 开采乱象。
那些开采的工人就像一群没头的苍蝇,乱采一通。
没有合理的规划,想在哪挖就在哪挖,导致矿山的山体都有点摇摇欲坠了,就像一个快要散架的积木塔。
2. 设备老旧。
矿上的设备呀,好多都是爷爷辈的了。
那些挖掘机、运输车辆,整天“咳咳咳”地响,就像生病的老爷爷,时不时还会出故障。
这可不得了,设备一罢工,就像交通堵塞一样,整个开采工作就停滞了。
3. 安全意识淡薄。
矿工们的安全意识那叫一个低啊。
很多人都不戴安全帽,觉得那是累赘,就像在马路上不看车横冲直撞的小孩。
而且对于一些危险区域,没有明确的标识,大家都在危险边缘疯狂试探。
三、三年行动整改措施。
1. 规划开采。
专家们像设计师一样,给矿山制定了详细的开采规划。
哪里能挖,哪里要留着做支撑,都规定得清清楚楚。
就像给矿山制定了一套健身计划,让它能够健康地被开采。
2. 设备更新换代。
矿主咬咬牙,把那些老旧设备都淘汰了,换上了崭新的、闪闪发光的设备。
新设备就像充满活力的年轻人,效率高,还不容易出毛病。
而且还建立了设备定期检查和维护的制度,就像给设备请了私人医生一样。
3. 安全培训大作战。
对矿工们展开了大规模的安全培训。
就像给他们的脑袋里装了一个安全小卫士。
每天都给他们讲安全知识,什么安全帽必须戴啦,危险区域要远离啦。
还进行了安全演练,模拟各种危险情况,让矿工们知道遇到危险该怎么应对。
就像在玩一场真实版的“逃生游戏”。
四、整改后的成果。
1. 矿山稳定。
经过合理开采,矿山不再像之前那样摇摇欲坠了。
山体稳固得很,就像一座坚固的城堡。
开采工作也顺利多了,不再担心会突然发生塌方之类的可怕事情。
2. 生产效率提升。
新设备的加入让生产效率像火箭一样飙升。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第二节典型案例介绍案例一:2005年3月31日喀啦沁旗金峰萤石矿老洞积水淹没巷道,造成8人死亡的事故。
一、基本情况喀喇沁旗金峰萤石矿为集体企业,隶属于喀喇沁旗王爷府镇经委。
该矿持有采矿许可证、营业执照、火工产品证,无矿长安全资格证。
日伪时期,探明该矿并进行开采,取名为哑巴沟萤石矿。
解放后,该矿区被内蒙古四监狱接管,更名为“内蒙古自治区春华萤石矿”,并一直开采到1986年。
之后,四监狱把采矿权移交给原大西沟乡经委,并于1991年申请办理了《喀喇沁旗大西沟萤石矿采矿许可证》。
2001年9月,大西沟乡、上瓦房乡、王爷府镇合并后,该矿由现在的王爷府镇政府接管。
该矿现有职工28名(均为当地农民工)。
该矿从2004年1月开始做生产前的准备工作,修复原四监狱开拓的哑巴沟竖井与斜井,并于2004年8月22日从455米标高掘进运输巷道,截止到事故发生前共掘进了260多米巷道。
二、事故原因与性质(一)直接原因该矿三中段以上的一支脉与三号脉采空区间的岩体突然垮落,落入三中段以下的积满水的采空区内,造成采空区水面急剧上升,快速涌入运输巷内,致使运输全部淹没,运输巷内的作业人员或被淹溺而死或被冲击物砸死。
(二)间接原因1、进行运输巷施工前,企业没做设计,没有按规定测绘井上、井下工程对照图,没有采取必要的安全生产措施,安全生产投入严重不足;2、2003年9月30日变更矿区范围(从0、1657平方公里扩大到0、987平方公里)与2005年1月20日变更企业名称并扩大生产能力(从0、20万吨/年扩大到0、50万吨/年)两次变更采矿许可证,都没有按办理变更手续的规定编制开发利用方案与落实安全措施;3、该矿未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未组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未组织制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4、该矿区内采矿秩序混乱。
在金峰萤石矿取得采矿权的矿区范围内,还有9家个体矿主非法开采;5、喀喇沁旗人民政府根据自治区与赤峰市对深化非煤矿山专项整治工作的布置,于2004年10月份制定了《喀喇沁旗深化非煤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案》,明确旗安监局与国土资源局开展非煤矿山采空区的调查工作,通过调查“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图文)-------白刚1排土场坍塌事故事故经过2008年7月某曰,某大型露天矿采矿车间排土运输司机李某,8.40左右运输当班第一排土车次到排土场,现场不见无指挥员,李某未下车直接倒车到排土眉线卸车,当大箱举升到最大角度时,后轮突然下沉,汽车翻滚到排土坡面下部,当即车毁人亡。
事故原因1.司机李某违反操作规程作业,没有下车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在排土眉线附近存在几条裂缝危险的情况下,强行卸车,后轮站立地失稳,导致事故发生。
2.指挥员未按时到岗,现场安全监督与指挥失职。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隐患排查制度。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3.强化职工劳动纪律。
2雷击爆炸事故事故经过2007年7月某曰下午,某采石场进行爆区第二次装药作业,即装前两排炮孔(第一次装药已于2天前完成,装的是后两排炮孔),现场作业共7人,当装到下午5.00左右时天下雨,爆破员请示矿主要求停止作业,矿主强令继续作业并要求快速完工,装药作业又继续进行,5.30时矿区东南方向突发雷响,装药区当即爆炸,7人被炸当场死亡。
事故原因1.雷击电雷管起爆网路爆炸(当时允许),导致事故发生。
2.第一次装药(预装药)严重违反当地公安部门有关规定。
3.下雨天气下强行装药作业,严重违反《爆破安全规程》规定。
防范措施1.严格执行《爆破安全规程》和当地公安部门有关规定。
2.做好天气预报收听工作。
3.取缔电雷管起爆,改为非电导爆管雷管起爆。
3尾矿库溃坝事故事故经过某铁矿对其尾矿库进行清库作业,采用液压挖掘机挖掘,汽车运输。
至2011年8月某曰,清库作业已一周有余,当日下午2时左右,挖掘机司机发现站立地面出水,挖掘机开始逐渐下沉,司机试图将挖掘机行走到安全地点,所有操作无济于事,下沉速度越来越快,挖掘机越陷越深,司机只好逃离。
几分钟后,尾矿库溃坝,尾砂泥浆顺山沟而下,掩埋下游村庄部分大区域,导致12人死亡。
事故原因1.清库作业导致清淘区干滩尾砂液化,进而发生尾矿库溃坝事故。
非煤矿山事故案例大全矿山事故是指在矿山开采、生产、运输、施工等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其中包括事故和灾难。
非煤矿山指除煤矿以外的矿山,主要包括有色金属矿山、铁矿石、建筑材料矿山等。
非煤矿山事故案例不容忽视,它们是对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管工作的警示,也是对矿山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的一种提醒和教训。
以下是一份关于非煤矿山事故案例的大全,以提醒人们关注矿山安全生产。
1. 2018年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一处锑矿发生坍塌事故,造成数名工人被埋,其中一人不幸遇难。
2. 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一处铁矿发生矿井透水事故,造成多名矿工被困,消防部门紧急施救,最终抢救出所有被困人员。
3. 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一处石灰石矿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导致多名工人中毒。
4. 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一处锌铅矿发生崩塌事故,导致多名工人被埋,部分工人受伤。
5. 四川省攀枝花市盐源县一处铜矿发生火灾事故,多名工人被困,经过抢救,幸存工人全部获救。
6. 湖南省株洲市攸县一处硅石矿山发生塌方事故,造成多名工人伤亡。
7. 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区一处石灰石矿山发生电力设备故障引发火灾事故,造成严重人员伤亡。
8. 2020年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一处铁矿发生矿井事故,多名工人被困,最终全部获救。
9. 河北省张家口市蔚县一处铀矿发生尾矿库溃坝事件,造成环境污染和部分村民受伤。
10. 2017年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一处石材矿山发生事故,多名工人被砸伤。
以上案例仅为非煤矿山事故中的少数。
矿山事故给人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加强安全管理,切实落实安全措施,减少和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希望各地矿山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引以为戒,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确保矿山安全生产,为矿工们创造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非煤矿山事故案例1.某采石场经过合法审批,各类证件齐全,开采作业也比较规范,有关部门还准备将其树为典型。
汪某兄弟是该采石场的爆破员、安全员,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2006年5月8日上午11时左右,采石场爆破工人、安全员汪某兄弟与点工周某、邓某等4人在该采石场一个坛口进行爆破作业。
雷管引火后,4人撤离现场,但炸药没有立即爆炸。
工人们随后返回爆破点,但未按规定程序先灌水便实施二次引爆,结果一处哑炮突然爆炸,汪等4人来不及撤离,被压埋在乱石堆下。
最终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10万余元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根据上述事实,请判断,企业应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
(√)2.某采石场是个体工商户。
采石场雇佣村民韩某驾驶拖拉机在采石场运送石料。
2009年3月17日,韩某到采石场工作的第二天,在采石场驾驶拖拉机超载石料,经采石场陡坡时,坡度很陡,路面凹凸不平,韩某操作失误,致使车辆翻车,被车上滑下的料石砸中头后部,当时韩某没有戴安全帽,经抢救无效死亡。
根据上述描述,请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采石场的道路坡度、宽度、转弯半径和路况应符合设计和规程要求。
(√)3.某采石场是一家开采大理岩的个体工商户,共有职工12人。
采石场是露天大理岩矿山,边坡顶部存在裂隙未被及时发现,2009年7月17日晚,该矿区下了一场暴雨,经过大雨对边坡冲击后,致使岩石松动,7月18日上午8点30分,该矿5名工人在边坡下方作业时,发生塌方,塌方体掩埋造成4人死亡。
根据上述事实,导致该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边坡失稳坍塌。
(√)4.某采石场是一家开采建筑石料用花岗岩的村办集体企业,共有职工15人。
采石场开采建筑石料用花岗岩,采用浅孔凿岩爆破。
2007年5月19日该矿的爆破员当天请假没有上班,矿长安排没有爆破证的两名凿岩工实施装药爆破。
10点50分凿岩完毕,两名凿岩工实施爆破作业,装药时使用钢钎捣药,发生爆炸,造成1人当场死亡,另1人送至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事故案例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事故是一种严重的生产安全问题,往往会给矿山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以下列举几起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事故案例:
1. 河南省某金属矿山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10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矿井管理不严,煤与瓦斯浓度超标,未及时采取措施。
2. 湖南省某铅锌矿发生事故,导致16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由于矿井内气体积聚过多,引起爆炸,同时矿井出口疏散通道不畅,造成人员逃生困难。
3. 四川省某非金属矿山发生事故,导致8人死亡。
事故原因是由于工人操作不当,导致矿井内气体积聚过多,引起爆炸。
以上三起事故都是由于矿山管理不严、安全措施不到位、工人操作不当等原因导致的。
因此,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应该加强安全管理,做好安全宣传教育、安全培训和应急预案制定,确保矿山生产安全。
- 1 -。
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近年来,非煤矿山生产安全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防范这些事故,我们有必要对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从中找到事故的原因和教训。
一、某矿山的瓦斯爆炸事故该矿山位于山区,矿井深度较大,存在较高的瓦斯含量。
事故发生当天,由于矿工在作业过程中未按照规定进行通风和检测,导致瓦斯积聚到一定浓度,一次静电火花引起了可怕的爆炸。
事故造成多名矿工死亡和重伤。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矿工对瓦斯的认识不足,忽视了通风和检测的重要性。
同时,矿山管理部门在安全培训和监督上存在缺陷,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矿工的违规行为。
教训:对于瓦斯含量较高的矿山,必须加强矿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对瓦斯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同时,矿山管理部门应加强对矿工作业过程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规章制度的执行。
二、某采石场的坍塌事故该采石场位于山脚下,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事故发生当天,由于采石场管理人员未对岩石进行全面检测,导致一块巨大的岩石蓦地坍塌,砸中了正在工作的矿工,造成多人死亡和伤残。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采石场管理人员对地质条件的了解不足,未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此外,采石过程中的挖掘和运输操作也存在不规范现象,加剧了事故的发生。
教训:在采石场的管理中,必须加强对地质条件的研究和评估,确保采石过程的安全性。
同时,采石场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矿工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三、某化工厂的化学品泄漏事故该化工厂生产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有毒化学品,事故发生当天,由于管道老化和操作失误,导致一批有毒化学品泄漏,污染了周边环境,造成为了严重的生态和健康问题。
分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在于化工厂对设备的维护保养不力,导致管道老化和泄漏。
同时,操作人员对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事故应急处理知识了解不足,无法有效应对事故。
教训:对于化工厂来说,设备的维护保养是确保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必须加强对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修。
几起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一垮坝事故2000年10月18日上午50分,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发生重大垮坝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56人受伤,70间房屋不同程度毁坏,直接经济损失340万元。
2000年10月18日上午9时50分,尾矿库后期坝中部底层首先垮塌,随后整个后期堆积坝全面垮塌。
共冲出水和尾砂14300立方米,其中水2700立方米,尾砂11600立方米,库内留存尾矿13100立方米。
尾砂和库内积水直冲坝首正前方的山坡反弹回来后,再沿坝侧20米宽的山谷向下游冲去,一直冲到离坝首约700米处。
其中绝大部分尾矿砂则留在坝首下方的30米范围内。
尾矿坝下的34间外来民工工棚和36间基建队的房屋被冲垮,共有28人死亡,56人受伤。
这是一起由于企业违规建设、违章操作,有关职能部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而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
1、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基础坝不透水,在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形成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滑动面。
又由于尾矿库长期人为蓄水过多,干滩长度不够,致使坝内尾砂含水饱和、坝面沼泽化,坝体始终处于浸泡状态而得不到固结。
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沿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的滑动面垮塌。
2、事故的间接原因(1)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把关不严。
尾矿库的选址没有进行安全认证,也没有进行正规设计,而由环保部门进行筑坝指导;基础坝建成后未经安全验收即投入使用。
(2)企业急功近利,降低安全投入,超量排放尾砂,人为使库内蓄水增多。
由于尾矿库库容小,服务年限短,与选矿处理量严重不配套,造成坝体升高过快,尾砂固结时间缩短。
为了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库内冒险高位贮水,仅留干滩长度4米。
(3)业主、从业人员和政府部门监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差,仅凭经验办事。
(4)政府行为混乱,对安全生产领导不力。
对选厂没有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审查,缺乏规划,盲目建设。
二火灾事故2000年7月9日4时40分,金川公司二矿区井下发生一起运矿卡车失火事故,死亡17人,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188万元。
非煤矿山事故案例大全近年来,非煤矿山事故频发,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加强对非煤矿山事故的防范和应对能力,我们有必要对一些典型的事故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总结。
下面是一些非煤矿山事故案例的大全,希望能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警惕。
1. 2017年某石灰石矿山坍塌事故该矿山位于山区,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采,导致矿山内部结构不稳定。
在一天的工作中,突然发生了坍塌事故,造成多名工人被埋压。
事故发生后,救援人员迅速赶到现场,经过多个小时的紧张救援,成功救出了被困人员。
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矿山管理不善,没有进行及时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2. 2018年某石膏矿山火灾事故该矿山位于沿海地区,由于矿山内部通风设备老化,火灾隐患较大。
一天的工作中,由于一名工人的操作不当,导致矿山内部发生火灾。
火势迅速蔓延,造成多名工人被困。
事故发生后,矿山管理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救援。
经过多个小时的努力,成功将被困人员全部救出。
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矿山管理不善,没有进行及时的设备维护和操作培训。
3. 2019年某石英矿山瓦斯爆炸事故该矿山位于山区,由于矿山内部通风设备不完善,瓦斯积聚较多。
一天的工作中,由于一名工人的操作不当,导致矿山内部发生瓦斯爆炸。
爆炸造成多名工人受伤,其中一名工人不幸身亡。
事故发生后,矿山管理人员立即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并对矿山的通风设备进行了全面检查和维护。
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矿山管理不善,没有进行及时的安全检查和设备维护。
4. 2020年某石膏矿山坍塌事故该矿山位于平原地区,由于矿山内部结构不稳定,坍塌隐患较大。
一天的工作中,突然发生了坍塌事故,造成多名工人被埋压。
事故发生后,矿山管理人员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人员进行救援。
经过多个小时的紧张救援,成功救出了被困人员。
事故的原因主要是矿山管理不善,没有进行及时的安全检查和维护。
通过对以上非煤矿山事故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非煤矿山事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矿山管理不善、安全检查不到位、设备维护不及时等原因造成的。
几起非煤矿山典型事故案例分析一垮坝事故
2000年10月18日上午50分,广西南丹县大厂镇鸿图选矿厂尾矿库发生重大垮坝事故,共造成28人死亡,56人受伤,70间房屋不同程度毁坏,直接经济损失340 万元。
2000年10月18日上午9时50分,尾矿库后期坝中部底层首先垮塌,
随后整个后期堆积坝全面垮塌。
共冲出水和尾砂14300 立方米,其中水2700立方米,尾砂11600立方米,库内留存尾矿13100 立方米。
尾砂和库内积水直冲坝首正前方的山坡反弹回来后,再沿坝侧20 米
宽的山谷向下游冲去,一直冲到离坝首约700 米处。
其中绝大部分尾矿砂则留在坝首下方的30 米范围内。
尾矿坝下的34 间外来民工工棚和36间基建队的房屋被冲垮,共有28人死亡,56人受伤。
这是一起由于企业违规建设、违章操作,有关职能部门管理和监督不到位而发生的重大责任事故。
1、事故的直接原因由于基础坝不透水,在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形成一个抗剪能力极低的滑动面。
又由于尾矿库长期人为蓄水过多,干滩长度不够,致使坝内尾砂含水饱和、坝面沼泽化,坝体始终处于浸泡状态而得
不到固结。
最终因承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沿基础坝与后期堆积坝之间的滑动面垮塌。
2、事故的间接原因
(1)严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审批把关不严。
尾矿库的选址没有进行安全认证,也没有进行正规设计,而由环保部门进行筑坝指导;基础坝建成后未经安全验收即投入使用。
(2)企业急功近利,降低安全投入,超量排放尾砂,人为使库内蓄水增多。
由于尾矿库库容小,服务年限短,与选矿处理量严重不配套,造成坝体升高过快,尾砂固结时间缩短。
为了达到环保排放要求,库内冒险高位
贮水,仅留干滩长度 4 米。
3)业主、从业人员和政府部门监管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法律
意识、安全意识差,仅凭经验办事。
(4)政府行为混乱,对安全生产领导不力。
对选厂没有实行严格的安全生产审查,缺乏规划,盲目建设。
二火灾事故
2000年7月9日4时40分,金川公司二矿区井下发生一起运矿卡车失火事故,死亡17人,重伤 2 人,直接经济损失188万元。
二矿区是金川公司的主力矿山。
矿山采用竖井、斜井、斜坡道联合开拓方式,机械化下向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多风机并串联微正压通风系统。
目前矿区有两个主要回采中段:1250 中段和1150中段1250中段回采1218分段,1150 中段回采1138分段。
1250 中段的1198 分段和1150中段的1118 分段目前正在开拓之中。
此次事故发生地点在1138-1118 分段的斜坡道岔口处。
12 号运矿卡车卡车着火时,1118中段作业点共有施工人员59 名。
7 月9日5时30分,临夏二建六队值班长孔XX在1118中段5号溜井焊钢模时,发现有烟从溜井上面下来,就跑到6号道。
待 6 号道也进烟后,即组织人员往 2 号道有通风井的地方跑。
当时有人提出硬冲1118-1138 斜坡道,他制止他们不要去,但仍有多人不听制止跑往1118-1138 斜坡道,造成17人死亡,2人重伤。
其余40人相继撤离到FV1 通风井处而脱险。
经调查确认,由于 1 2号运矿卡车油管接口存在渗漏现象,发动机工作时间长,排气管温度过高,经长时间高温烘烤,渗漏的油在启动机周围形成可燃气体,再启动时,因磁力开关触点或启动机搭线产生火花点燃可燃气体,燃烧中油箱油管内压力增大,造成断裂,油料泄漏,遇明火燃烧酿成火灾事故。
三中毒事故
2002年4月6日上午8点30分,某集团公司下属某矿发生了中毒窒息伤亡事故。
在救助过程中,又有参与抢救的多名职工死亡。
本次事故死亡1 2人,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
事故发生的二工区是该矿主要生产工区,采用平峒一斜井开拓,中段高度40 米。
采用两翼进风,中央出风的侧翼通风系统,风机功率30kW风量40m3/分,负压90mn水柱。
通风线路是从南翼进风,经三中段平峒口进入斜井,从北翼进风经五中段平峒口进入斜井,南北两翼风流在斜井汇合后,通过七、八中段平巷进入各中段采场,各采场污风经采场回风井,进入回风平巷,再进入 5 号回风井去地
4月3日凌晨,二工区七中段采场进行爆破作业,装药量为8吨多,整个爆破工作进展顺利。
6日7点30分,二工区7人入井前往十中段进行正常作业。
5人先下到十中段,2人在八中段开泵后下去。
约8点30分,走在前面的 3 人中毒昏倒(后死亡),后面 2 人感觉不对,立即往回走,被开泵的
2 人救到八中段,并向其它作业现场的职工报警。
在随后的抢救过程中,由于盲目蛮干、指挥不当又造成下井抢救人员9 人中毒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