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教师用书(1—9年级).doc
- 格式:doc
- 大小:108.00 KB
- 文档页数:8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教师教学用书一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编著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编写说明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教科书编写思路1. 自然地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发挥语文学科在育人方面的独特优势,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思想道德风尚等人文教育内容融合在教科书之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培养自尊自信、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美好品德,增强社会责任感。
2. 保护儿童天性,做好幼小衔接。
起步阶段的语文教育,尊重儿童,准确把握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方面做好过渡衔接。
保护儿童探索世界的好奇心,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中学习。
3. 全面夯实基础。
重视汉语拼音的学习,重视识字写字、重视阅读,为学生学习书面语打好基础;重视口语交际,为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
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知识能力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工作。
4. 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紧密联系生活实践。
致力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在重视积累的同时,强化运用,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
避免单调枯燥的机械操练,而是设计灵活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
注重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指导他们将语文学习成果运用于生活,不断丰富自己的生活经验。
5. 倡导大量阅读,加强课内外沟通。
重视激发阅读兴趣,引导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
在教科书中提供功能各异的阅读材料,多渠道倡导大量阅读。
全册教案共 264 页:我上学了单元说明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
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 部分。
3 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 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
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我上学了 1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 内容课时教学要点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 ,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 我是中国人1民族的国家。
2.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我 1. 听读儿歌 ,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 ,体会与家庭上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学 我是小学生22. 认识老师、同学 ,感受同学间的友爱 ,参观校了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致老师们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是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配套的,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教科书,以便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
但愿它能成为老师们的好帮手。
一、编写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我们注意了以下几个方面:1.以党的教育方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指导,以《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九年级)为依据,努力体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科书的编写意图;2.从广大教师的实际出发,既有利于教师把握教科书的内容,解决备课中的实际困难,又给教师发挥独立钻研教材的主动性和教学的创造性留有一定的空间,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个性;3.编写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教师注意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4.注意吸收语言文学界和语文教育界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这套教师教学用书按照教科书的编排体系进行编写,每个单元前面有单元说明,简要说明这个单元的编排意图和教学时应注意的一般性问题。
阅读部分每篇课文的教学参考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课文研讨:包括整体感知和问题研究两个部分,整体感知是对这篇课文进行整体解读,帮助把握课文精义;问题研究是就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研究,帮助教师从细部把握课文。
2.练习说明:主要说明练习的设计意图、解题思路,提供参考答案,并针对学生做练习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说明如何灵活引导。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有些练习题的参考答案不是惟一的,可以有多种答案。
3.教学建议:一般包括预习指导、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和注意事项等内容,对课文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实施建议。
对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力求做到具有实用性、启发性和灵活性。
4.有关资料:包括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文体知识、有关图表、课文鉴赏和评价、作者写作体会等。
鉴于有些学校和教师工具书和参考资料不足,这一部分内容较为丰富,教学时可有选择地使用,不要求全部讲给学生。
部编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目录编写说明 (1)《我上学了》单元说明 (5)我是中国人 (6)我是小学生 (8)《我爱学语文》课文解析 (9)第一单元 (11)单元说明 (11)1 天地人 (12)2 金木水火土 (14)3 口耳目 (18)4 日月水火 (20)5 对韵歌 (23)口语交际:我说你做 (25)语文园地一 (27)快乐读书吧 (29)第二单元 (30)单元说明 (30)1 ɑo e (31)2 i u ü y w (36)3 b p m f (41)4 d t n l (45)5 gk h (48)6 j q x (53)7 z c s (57)8 zh ch sh r (60)语文园地二 (64)第三单元 (68)9 ai ei ui (69)10 ao ou iu (72)11 ie üe er (75)12 ɑn en in un ün (77)13 ɑng eng ing ong (82)语文园地三 (85)第四单元 (88)说明 (88)1 秋天 (88)2 小小的船 (91)3 江南 (93)4 四季 (95)6 画 (98)7 大小多少 (100)8 小书包 (102)9 日月明 (106)10 升国旗 (108)第六单元 (110)5 影子 (110)6 比尾巴 (113)7 青蛙写诗 (116)8 雨点儿 (118)第七单元 (121)9 明天要远足 (121)10 大还是小 (123)11 项链 (126)第八单元 (129)12 雪地里的小画家 (129)13 乌鸦喝水 (131)14 小蜗牛 (134)编写说明教科书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为依据,吸纳语文课程改革的优秀成果,沉淀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加强语言文字运用,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科书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附件1:四川省2013—2014学年义务教育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一年级教学用书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三年级教学用书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年级教学用书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六年级教学用书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小学(一至六年级)教师教学用书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七年级(初中一年级)教学用书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八年级(初中二年级)教学用书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九年级(初中三年级)教学用书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义务教育各学科课程标准(教师教学用书)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附件2: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高中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2013年秋季)教科书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普通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2014年春季)教科书四川省2013—2014学年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我上学了单元说明儿童离开家庭,离开幼儿园,进入学校学习,角色发生了转换,对自我需要有一个新的认识,同时也面临对新环境的心理适应。
编排入学教育这部分内容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尽快完成角色转换,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入学教育以儿童的口吻“我上学了”引领儿童走进学校生活,凸显了儿童的主体地位。
内容分“我是中国人”“我是小学生”“我爱学语文”3部分。
3部分有着较强的逻辑关系:从“我是中国人”身份的认同,到“我是小学生”角色的转换,再到“我爱学语文”学科的定位,将情感熏陶、习惯养成与语言学习进行了有机整合。
第一部分以“我是中国人”为主题,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材以蝴蝶页开篇,整幅画面以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鲜艳的五星红旗为背景,展现了各民族小朋友,穿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服装,欢快地团聚在一起的情景。
第二部分以“我是小学生”为主题,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快乐旅程。
通过听读儿歌《上学歌》,体验“我”背着书包去上学的喜悦与自豪,同时又让儿童有一个鲜明的角色转换意识,知道从今天起,将要从家庭生活或幼儿园生活走向更有规律、有计划的小学学习生活了,明白做一名小学生的基本要求。
第三部分以“我爱学语文”为主题,以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了一些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读书、写字、讲故事、听故事,激发儿童学语文的兴趣。
让他们知道读书、写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和执笔方法;以听、讲儿童喜爱的经典故事为切入口,通过观察插图,感受讲故事的乐趣,激发学习语文的热情。
我上学了 1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分类内容课时教学要点1. 知道中国是我们的祖国,初步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我是中国人 1 民族的国家。
2. 感受作为中国人的自豪。
我 1. 听读儿歌,感受成为小学生的喜悦,体会与家庭上我是小学生 2 生活、幼儿园生活的不同。
学 2. 认识老师、同学,感受同学间的友爱,参观校了园,初步树立小学生的角色意识。
1. 了解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初步体会正确我爱学语文 2 的读书、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
附件1
四川省2014年春季民族地区
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学前教育教师用书目录
(藏文版)
小学、初中阶段(一至九年级)一.义务教育阶段用书目录
— 2 —
— 4 —
二.义教阶段教师用书(青海供书)
— 6 —
高中部分
一.实验教科书
注:选修全部由青海供书
— 8 —
四川2014年春季藏区学前教育教师用书目录(青海供书)
义务教育阶段教辅推荐用书目录
— 10 —
高中教育阶段教辅推荐用书目录
— 12 —
附件2
四川省2014年春季民族地区
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学前教育教师用书目录
(彝文版)
四川省2014年春季彝文小学教学用书目录
— 14 —
四川省2014年春季初中彝文教学用书目录
— 16 —
四川省2014年春季彝文中、小学教师教学用书目录
四川省2014年春季高中彝文教学用书目录
— 18 —。
(完整word版)一年级语文教师用书本册教师教学用书是配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编写的,供使用该册教科书进行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教师使用。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顺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致力于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教材体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
1.教材要体现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2.教材要以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己任,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培植爱国主义情感。
同时注意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营养。
3.教材的内容要简化头绪,加强整合,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教材的编排体例和呈现方式要灵活多样,有助于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有所发现,不断获得成功的愉悦,不断提高语文能力。
5.教材要体现开放性,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同时要留有余地,增加弹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发展、创造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教材内容及其编排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
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
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
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
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说明《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
一、教材编排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
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
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13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
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
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
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
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二、教材特点(一)综合性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不仅在汉语拼音、认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等方面打好基础,而且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做好奠基的工作。
学习内容的安排、学习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就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
例如,在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汉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又如,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融合。
一年级数学教师用书(上册)(第2~5页)(一)教学目标1.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使学生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2.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二)教材说明教材说明1.这部分教材设计了一个“美丽的校园”情景,一方面给初入学的学生展现校园生活,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使学生知道,自己已经是一名小学生了,小学生要遵守纪律按时到校,要尊敬老师、爱护同学,还要好好学习、热爱科学,锻炼身体。
另一方面图中的人和物的数量都用到10以内各数,使学生通过数这些数,初步感知10以内各数,并体会到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数是人类的好朋友。
使教师初步了解学生数数、观察和语言表达能力情况,为以后教学做好准备。
2.教科书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校园”图。
这是一个富裕的乡中心小学,校园内有飘扬的国旗、高大的教学楼,还有和蔼的老师、活泼的学生,还有小小气象站等;校园外有高耸的大楼、飞翔的鸽子,路边有葱郁的树木,美丽的农舍等。
图中每种数量的事物不止一种(如数量是1的,有一面国旗、一位教师,还有一座教学楼等),为的是给数数提供尽可能多的信息资源,通过让学生数同一种数量的各种事物,充分感知10以内的数。
各种人和物的具体数量见下表。
数量人和物数量人和物1 国旗,楼房,老师…… 6 花坛里的花,校园周围的大树……2 农舍,单杠,跳绳的学生,讨论问题的学生向校园走来的学生……7 鸽子,锻炼身体的学生……3 石凳,踢足球的学生……8 校园外绿地上的树,戴红领巾的学生……4 垃圾筒,小气象站里的学生……9 所有女同学5 校园外的楼房,国旗上的五角星……10 所有男同学教科书第4~5页各集合圈中的人或物都是从“美丽的校园”中抽取出来的,每个集合圈的旁边都标上了相应的数,让学生认一认、读一读,使教师了解一下学生认数、读数的情况,这里还不是正式教学生认和读这些数。
3.本单元只是让教师初步了解一下学生数数、读数的情况,还不是正式教学,所以没有安排专门的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