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城市功能分区、空间结构与中心地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2.46 MB
- 文档页数:32
[基础过关]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35分)读某城镇略图,完成1~3题。
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D)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解析:功能区②位于交通便利的市中心,为商业区;功能区①位于商业区的周围,为住宅区;功能区③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铁路,为工业区。
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B)A.距离城市较远B.位于河流下游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D.靠近铁路解析:甲处距住宅区较远,位于河流的下游,适宜布局水污染严重的印染厂。
3.若乙处为新开楼盘,下列房地产开发商的广告词中,能反映其优美自然环境的是(D)A.毗邻大学,学术氛围浓厚B.交通便利,四通八达C.视野开阔,俯瞰全城D.绝版水岸名邸,上风上水解析:乙处两侧有河流流经,且位于河流的上游,盛行风的上风向,自然环境优美。
下图是某城市空间结构图。
读图,回答4~5题。
4.该城市的空间结构模式是(B)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田园城市模式解析:图示交通干线经过城市,故工业区沿交通线分布,其他功能区由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分布,判断为扇形模式。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①③处是低级住宅区B.④处宜布局钢铁工业C.②处是高级住宅区D.⑤处宜布局高新技术产业解析:③布局于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不可能为低级住宅区;④处离矿产地和铁路较远,且位于河流上游,故不适宜布局钢铁工业;②处远离工业区和铁路,邻近公园,故环境优美,适宜布局高级住宅区;⑤处邻近煤矿、铁矿及铁路,宜布局钢铁工业。
读A市的行政区划示意图,回答6~7题。
6.下列关于不同级别城镇服务范围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C)①d镇的居民既可能到e县城购买商品,也可能到f县城购买商品②a县城的服务区包括A市的服务区③等级越高,城市的数量越少④a县城在A城市的服务区以外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解析:d镇到e县城和f县城的距离差不多,故该镇的居民既可能到e县城购买商品,也可能到f县城购买商品。
[高中地理关于城市的空间结构的知识点]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导语】方位词在地理的学习中经常会被使用到,下面大将为大家带来地理的方位词的使用的原那么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城市的空间结构1、城市功能分区——相同的城市用地类型发生集聚(1)商业区:位于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交通便利,通信兴旺,人流量大;付租能力强。
★中心商务区(CBD):建筑密集、高楼林立、交通便捷——面积有限,但需求量大(2)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边缘,交通便利,大多有河流或铁路、公路经过。
(3)住宅区:是城市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4)文化区:一般要求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和商业区。
城市建设要注意保护文物古迹。
2、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形成的原因: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行政因素3、城市规模与地域结构、效劳范围★小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不明显,提供的效劳种类少、级别低,效劳范围小。
★大城市:地域结构的分化明显,提供的效劳种类多、级别高,效劳范围大。
二、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一)、自然方面1、地形——平原地区城市密度大2、气候——气候温暖湿润的地区城市密度大3、河流——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决定城市区位。
(二)社会经济方面1、农业根底2、交通条件:沿海、沿江、沿铁路线、沿高速公路可以形成城市轴线。
北方城市大都在大道集合处。
★交通线的变化,会给城市开展带来影响。
(如扬州:运河通航时—兴,运河淤塞后—衰)。
3、政治(如行政中心)、军事防卫、宗教、、等也能促进城市的形成和壮大。
三、城市化1、城市化的标志:①城市人口增加、②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③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其中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城市化特点:①大城市开展速度超过小城市;②大城市数目不断增多;③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开展快。
——大城市化趋势3、兴旺国家的城市化①特点: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②逆城市化的原因:对环境质量的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根底设施逐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