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6.00 KB
- 文档页数:3
超声波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波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的治疗(包括针灸、药物、康复训练)及护理。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超声波治疗。
治疗4W,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肩关节活动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情况。
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01%,对照组有效率88.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相比,疼痛程度,肩ROM及ADL的Barthel指数显著改善(P<0.01或P<0.05)。
结论超声波治疗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有更好的疗效。
【关键词】肩周炎超声波疗法康复训练【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077-02肩周炎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
多见于中年以后,50岁左右易患此病,因而有“五十肩”之称。
通常认为本病与某些代谢障碍或局部循环障碍有关[1]。
此病病程长,常因肩部受凉、过度劳累而诱发。
由于肩关节活动主要表现为外展、内旋、外旋受限,因而常严重影响日常生活活动,从而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与工作。
本科应用超声波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肩周炎,临床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68例均为2008年3月~2011年5月在本科治疗的患者,其中女性40例,男性28例,年龄51.46±15.48岁,病程最短39天,最长2年,平均1.66±0.62年。
68例患者应用随机数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两组在年龄、疗程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制定,①40~50岁以上中老年,常有风湿寒邪侵袭史或外伤史;②肩部疼痛及活动痛,夜间加重,可放射到手,但无感觉异常;③肩关节活动尢以上举、外展、内外旋受限;④肩周压痛,特别是肱二头肌长头腱沟;⑤肩周肌肉痉挛或肌萎缩;⑥X线及化验检查一般无异常发现。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 CHINA’S NATUROPATHY,Mar.2019,Vol.27No.6 [J].光明中医,2016,31(16):2324-2325.[7]郭蕴萍,石学敏.经筋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浅谈[J/CD].中华针灸电子杂志,2015,4(4):176-178.[8]王明明,黄雪珍,费爱华,等.蔡圣朝主任医师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9(3):31-33.[9]李鑫,海英.田维柱治疗面瘫经验[J].河南中医,2014,34(6):1026-1027.[10]刘剑,王幼奇,黎凯.黎凯体针、梅花针叩刺治疗面瘫恢复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3,27(14):16-18.[11]莫智珍,潘小霞,韦立富.韦立富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经验介绍[J].中医药导报,2016,22(19):102-103.[12]王艳君,崔林华,袁军,等.高玉瑃治疗面瘫经验撷要[J].中国针灸,2015,35(5):479-482.(收稿日期:2018-10-22)高频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王建军(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区人民医院,山西长治047100)【摘要】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效果及对肩关节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肩周炎患者80例,运用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肩关节功能评分(Constant-Murley)。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onstant-Murley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运用高频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及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关键词】 肩周炎;高频超声;小针刀;肩关节功能中图分类号:R245.31 文献标识码:ADOI:10.19621/j.cnki.11-3555/r.2019.0620肩周炎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常见症状为肩周疼痛,肩关节活动范围变小,但在影像学检查中未发现患者肩关节存在明显的结构异常。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疼痛、肩部僵硬、运动受限等症状。
由于肩关节活动范围小,治疗面临困难,顽固性肩周炎更是难以治愈。
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针灸等,但疗效有限,部分患者仍会出现复发现象。
近年来,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其疗效备受推崇。
小针刀是一种微创治疗手段,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波产生的热能破坏肩周炎部位的病变组织,加速炎症消退和修复。
小针刀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被广泛应用于整形美容、皮肤病、眼科疾病等领域。
联合超声波治疗可通过超声波传导效应,增加小针刀作用部位的热能输入,加速肩周炎部位的代谢,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下面介绍一组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实例。
本是一名66岁女性患者,肩周炎病程长达3年,曾接受多种治疗手段,包括非甾体抗炎药、物理治疗、针灸等,但疗效均不佳。
患者常常因为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受限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经过详细检查,确认为顽固性肩周炎,并向患者介绍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方案。
治疗过程中,患者躺在手术床上,注射局部麻醉后,医生使用小针刀在患者肩关节周围进行切割,同时辅以超声波加热,使肩周炎部位组织受到足够的热能,加速炎症消退和修复。
每次治疗约20分钟,一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3周。
治疗过程中,患者感觉刺痛和热烫,但均可承受。
治疗结束后,患者需注意锻炼和休息,避免过度运动和用力。
经过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疼痛明显缓解,活动范围也得到提升。
治疗前患者的VAS评分为7分,治疗后降至4分。
同时,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有了很大提高。
术后1年的随访发现,患者肩关节活动正常,没有复发现象。
综上所述,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具有疗效高、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合于顽固性肩周炎的治疗。
但是由于该疗法属于微创治疗,需要医生熟练掌握操作技巧和注意事项,下刀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才可进行治疗。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周围疼痛、运动受限和功能障碍。
临床上,患者往往在运动或用力后感到肩疼痛,且伴随肩关节活动范围受限。
尽管目前有多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等,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复发。
寻找一种既有效又安全的治疗方法是临床医生的追求。
一项临床实验研究选择了40例顽固性肩周炎患者,采用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
治疗过程中,首先将小针刀插入病变组织中,进行电流刺激,刺激点根据患者的疼痛感受器位置进行选取。
然后,使用超声波仪对患者进行超声波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20分钟,每周治疗3次,连续治疗4周。
经过治疗后,40例患者中有34例(85%)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明显增加,功能恢复良好。
仅有6例患者(15%)治疗效果一般,疼痛减轻不明显。
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进一步观察发现,在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4周测量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活动度(ROM)均有明显差异。
治疗前的VAS评分为7.8±1.2,治疗结束后的VAS评分为2.4±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的ROM为100.2±5.3°,治疗结束后的ROM为147.8±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体会作者:李永晟来源:《医学信息》2016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2%,有统计学差异(P关键词:肩周炎;疼痛;超声波;针灸肩周炎即肩关节组织炎,俗称凝肩或五十肩,者主要是因为肩周炎的发患者群主要集中在5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而且女性的肩周炎发病率稍高于男性,主要出现在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当中。
该病属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无菌性炎症,可能累及到的组织包括肩周肌肉、关节囊、肌腱以及滑囊等。
从目前的临床统计情况来看,肩周炎的发生以单肩为主,约占95%,另5%为双肩发病。
该病一旦发生,就会严重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
作者所在医院通过的50例肩周炎患者采取高频超声波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将来本院就诊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治疗组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3个月~5年,单侧38例,双侧12例;对照组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5岁,单侧35例,双侧15例。
1.2临床诊断标准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困难,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
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
X线拍片无骨质改变。
1.3方法治疗组采用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LCA300型超声波治疗仪,频率800~1000 KHz,连续式输出,功率1.2~1.5 W/cm2,耦合剂为接触剂,采用直接接触移动法,中医穴位治疗效果更佳,20~30 min/次,1次/d,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在肩关节周围穴位针灸治疗,1次/d,15 d为1个疗程。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疼痛、僵硬以及功能障碍等症状,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
由于其病程长、治疗难度大,使得顽固性肩周炎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而在治疗顽固性肩周炎中,小针刀联合超声波疗法已被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从小针刀和超声波这两种治疗方式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以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
小针刀是一种介入性治疗手段,主要通过刺激患者的病变点,以达到疼痛缓解和功能恢复的目的。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刺激患者的病变点,引起创伤反应,从而促进局部组织的修复和再生。
小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优点在于创伤小、操作简便、疗效明显等。
研究表明,小针刀能够显著缓解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单纯的小针刀治疗肩周炎效果有限,且易发生复发。
小针刀联合其他治疗方式应用于顽固性肩周炎的治疗中,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振动波,通过机械振动产生的声波能量作用于人体组织,能够产生热量和机械效应,达到疼痛缓解和组织修复的作用。
超声波主要具有温热效应、拜耳效应和声流效应等作用机制。
温热效应主要通过提高局部组织的温度,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增加细胞的活性,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拜耳效应是指超声波的机械振动能够产生压力波,以达到松解病变组织、消除炎症和疼痛的目的。
声流效应指超声波在液体中传播时,会形成声流,清洗组织间隙中的废物和炎性物质,减轻炎症反应。
研究表明,超声波能够显著减轻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改善关节功能,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疗效已得到临床实践的验证。
一项针对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表明,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肩周炎患者的疼痛和炎症反应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明显恢复,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另一项研究显示,小针刀联合超声波能够显著提高肩周炎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治疗费用。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还可以预防肩周炎的复发,并对顽固性肩周炎的患者具有较好的长期疗效。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特征是肩关节周围的炎症和疼痛。
尽管有多种治疗方法,但对于顽固性肩周炎的治疗仍然具有挑战性。
近年来,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被广泛用于顽固性肩周炎患者,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
本文将介绍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是一种微创治疗方法,通过对患者肩关节周围软组织进行精确的针刺操作,达到消除炎症和改善疼痛的目的。
超声波是一种无创的物理疗法,它通过将超高频声波传入患者肩关节周围组织内,产生机械效应和热效应,从而促进炎症的吸收和组织的修复。
小针刀和超声波的联合治疗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1. 减轻疼痛:小针刀和超声波通过直接作用于病变组织,刺激神经末梢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减轻炎症刺激和疼痛感受器的活性,显著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2. 恢复关节功能:小针刀和超声波可以改善患者肩关节的活动度和灵活性,减少硬性粘连和纤维化组织的形成,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和再生,有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3. 改善生活质量:顽固性肩周炎常常会导致患者生活质量的下降,影响工作和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可以有效减少疼痛和僵硬,改善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安全可靠: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是一种微创的治疗方法,具有较小的创伤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中,医生可以通过超声引导和不断观察患者的病情,确保治疗过程的安全性。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由于该疗法尚属新兴治疗,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如适应证的选择、治疗方案的优化和长期疗效的评估等。
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能够为顽固性肩周炎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措施。
高频彩超在肩关节疼痛中的诊断价值探讨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对肩关节疼痛的诊断价值。
方法:使用高频彩超对260例肩关节疼痛患者的肱二头肌长头腱、肩袖及周边组织行横断面和纵断面扫描,探查病变解剖结构及血流信息变化。
结果:121例肌腱炎,134例腱鞘积液,23例粘连性关节囊炎,19例肌腱撕裂,7例肩峰下撞击综合症。
结论:高频彩超在肩关节疼痛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高频彩超;肩关节疼痛;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3-0114-02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6月—2019年1月在我院行高频彩超检查的肩关节疼痛患者260例临床病例进行分析。
其中男性112例,女性148例,年龄13~84岁,平均54岁。
1.2 仪器与方法使用仪器PHILIPS—HD15与PHILIPS—EPIQ5彩色超声诊断仪,5~13MHZ高频探头,患者取坐位,充分暴露肩部,检查的内容包括肱二头肌长头腱、冈上肌腱、肩胛下肌腱、冈下肌腱、滑囊、盂肱关节等依次检查,检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肌腱采取不同的检查姿势,采用多切面观察,动态及对比检查。
观察肌腱的连续性、厚薄变化、内部回声改变,肩部滑囊内有无积液、滑膜厚度等,必要时双肩对照检查。
2.结果2.1 超声诊断结果(1)肌腱炎:121例,其中钙化性肌腱炎16例;外伤性肌腱肿胀35例;(2)肱二头肌长头腱腱鞘积液106例;(3)肩峰下—三角肌下滑囊积液28例;(4)粘连性关节囊炎23例;(5)肌腱撕裂共19例,其中冈上肌腱全层撕裂3例,冈上肌腱部分性撕裂15例,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1例;(6)肩峰下撞击综合症7例。
其中肌腱撕裂都经MRI确诊,2例冈上肌腱全层撕裂已手术并确诊,其余病例经过对症治疗后好转。
2.2 超声图像表现(1)肌腱炎:肌腱不规则增厚,内部回声不均匀或减低,血流增加,钙化性肌腱炎时肌腱内见点状、团块状或条状局强回声,伴或不伴声影。
在我人生中,肩周炎这个疾病曾给我带来不少困扰。
最近,我有幸参加了由我国知名肩周炎专家主讲的讲座,不仅学到了许多关于肩周炎的知识,还对自己的康复之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首先,讲座让我对肩周炎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周围炎,是肩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它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通过专家的讲解,我了解到肩周炎的成因、临床表现以及治疗方法。
原来,肩周炎并非单一疾病,而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肩部疾病。
其次,讲座让我学会了如何预防和治疗肩周炎。
专家指出,肩周炎的预防应从日常生活中做起,如保持良好的姿势、适当进行肩部锻炼等。
在治疗方面,专家介绍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其中,物理治疗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超声波、电疗、热敷等。
此外,专家还强调,肩周炎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和肩部损伤,以免加重病情。
在讲座中,专家还分享了一些实用的肩部锻炼方法,这些方法简单易学,我在家中就能进行。
例如,耸肩、划圈、拉伸等动作,有助于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改善肩部血液循环,从而缓解肩周炎症状。
此外,专家还提醒我们,锻炼时应注意动作的正确性,以免造成肩部损伤。
听完讲座后,我深感肩周炎并非不可战胜的疾病。
只要我们采取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积极面对,就能战胜病痛,重拾健康生活。
以下是我对这次讲座的几点感悟: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肩周炎的发生。
如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等。
2. 加强肩部锻炼,增强肩部肌肉力量,改善肩部血液循环。
3. 遇到肩部疼痛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4. 积极参加康复训练,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这次肩周炎专家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将牢记专家的教诲,积极预防和治疗肩周炎,努力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同时,我也将把这次讲座的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让更多的人了解肩周炎,共同战胜病痛。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由于环境污染、劳动强度、运动不当等多种因素可能
导致肩周炎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肩周炎的治疗方面,小针刀联合超声波
治疗逐渐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其疗效显著。
小针刀是一种微创治疗技术,通过导入一根细针进入肩部病灶,再通过小针刀的高频
电波能量烧灼病变组织,达到切除和凝固组织的作用,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的效果。
与传
统手术不同的是,小针刀治疗肩周炎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康复快等优势。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
小针刀可以快速准确地消
灭病变处的病灶组织,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病症,缩短治疗期。
超声波治疗可以有效消除患
部的肿痛,促进局部减压,消散炎性渗出物质,改善肩关节的生理状态。
实际上,在临床上治疗顽固性肩周炎,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其优势在于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康复快,不会给患者带来过多的心理或身体负担,同时
不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出血或感染等危险因素,是一种非常适合治疗肩周炎的治疗方案。
总之,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其疗效显著,缩短了肩周炎的治疗期,减轻了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引言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疼痛性疾病,特别是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
慢性肩周炎给患者带来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影响工作能力。
如何有效治疗慢性肩周炎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已经在一些研究中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旨在探讨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顽固性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小针刀治疗原理小针刀是一种微创的尖锐治疗器械,适用于治疗软组织疾病。
其治疗原理是利用小针刀针尖形成的高频电流产生的热能,能够迅速将组织中的蛋白质变性,从而达到止痛和消炎的作用。
小针刀治疗还可以促进软组织修复和再生,有助于恢复受损部位的功能。
超声波治疗原理超声波治疗是一种物理疗法,通过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热效应,能够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的代谢和营养供应,减轻炎症和肿胀,缓解肌肉痉挛,从而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在肩周炎中的应用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慢性软组织炎症性疾病的治疗,包括肩周炎。
在肩周炎中,炎症和肌肉痉挛是疼痛的主要来源,超声波治疗能够有效减轻这些症状,而小针刀治疗则可以直接对病变组织进行止痛和消炎的作用。
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临床效果多项临床研究已经证实了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在顽固性肩周炎中的良好临床效果。
一项名为“小针刀结合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研究”(Clinical study of acupotome combined with ultrasonic therapy for adhesive capsulitis)的研究发现,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50%。
治疗组患者的VAS 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和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且观察期内未出现明显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另一项研究发现,对肩周炎的小针刀联合超声波治疗在疼痛缓解、肩关节活动度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上均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
高频超声引导病变部位注射对肩周炎疗效的影响刘剑芬;梁少玲;陈妙媛;邱鹏程;邱鹏远;潘略韬;梁国滔;朱芳【摘要】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引导病变部位注射相比传统痛点注射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差异,以期选择最理想的方法,提高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科100例符合研究要求的肩周炎确诊患者,均分为对照组(痛点注射)和实验组(高频超声引导下病变部位注射),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疼痛程度(NRS评分)和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其肩关节功能评分及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优于对照组;6个月后,实验组患者总治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 :高频超声引导病变部位注射对肩周炎疗效显著,症状改善明显.【期刊名称】《上海医药》【年(卷),期】2018(039)023【总页数】4页(P50-52,73)【关键词】高频超声;局部注射;肩周炎;疗效差异【作者】刘剑芬;梁少玲;陈妙媛;邱鹏程;邱鹏远;潘略韬;梁国滔;朱芳【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佛山 52821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佛山 52821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佛山 52821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佛山 52821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佛山 52821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佛山 52821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佛山 528211;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广东佛山5282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4.3肩周炎又可以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是由于中老年人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肌肉、关节囊、韧带、肌腱等)因退化性病变和炎症反应而引发的活动功能障碍性疾病[1]。
该类疾病在我国传统中医学中属于“痹症”的范畴,现代医学认定其是由于长期受凉、慢性劳损或外伤导致的组织退行性改变,由于对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水平产生严重影响和制约,而备受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
肩周炎的超声影像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肩部疾病,其临床特点为肩关节周围疼痛和功能障碍。
超声影像作为一种无创、便捷、准确的诊断工具,已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评估中。
本文将就肩周炎的超声影像诊断及治疗效果进行综合分析,希望可以为读者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一、超声影像在肩周炎诊断中的应用1. 超声特征描述通过超声仪器可清晰显示肩关节软组织结构,包括关节囊、滑囊、韧带和肌腱等。
正常关节结构在超声图像上呈现出清晰的纹理和均匀的回声分布。
而在肩周炎患者中,超声图像显示关节囊增厚、积液以及韧带和肌腱髓核损伤等异常表现。
2. 纵向扫描与横向扫描纵向扫描可观察到关节囊、滑囊、韧带等组织结构,并可通过测量厚度、深度和长度等指标评估炎症程度。
横向扫描可显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如肌腱、肌肉和血管等。
两种扫描方式的结合可以全面评估肩关节的病变情况。
3. 彩色多普勒超声此技术可以观察到血管的分布和血流速度,判断是否存在神经血管受压等情况。
在肩周炎患者中,常可见到滑囊内出现异常增加的血流信号,这可能意味着滑囊炎症的存在。
二、超声影像在肩周炎治疗效果评估中的应用1. 治疗前后比较通过在治疗前后进行超声检查,可以明显观察到治疗效果的变化。
例如,关节囊增厚、积液明显减少或消失,并且韧带和肌腱组织恢复正常形态和回声分布。
这些改变反映了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促进功能恢复具有一定效果。
2. 引导治疗超声引导下的治疗可以提高操作者的准确性和目视化程度。
例如,在肩关节滑囊注射时,超声可以帮助定位针头和准确定位药物输送位置,避免误伤重要结构,提高治疗效果。
三、肩周炎超声影像诊断与其他影像学技术的比较1. 与X线影像对比X线是常用的医学成像技术之一,但在肩周炎早期诊断中其敏感性较低。
相比之下,超声能够清晰观察到软组织结构,并且具有无创、无放射线的优势。
因此,在肩周炎早期筛查时,超声影像更具有优势。
2. 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对比MRI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和对软组织的良好显示效果。
魏昭等:高频超声在肩周炎中的应用价值127 *影像与介入*高频超声在肩周炎中的应用价值魏昭,郭建平,陈秦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超声科,广东深圳518000摘要目的将高频超声用于肩周炎诊断中,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
方法从2017年8月一2019年9月期间抽取62例肩周炎患者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行高频超声及MRI诊断,对两种诊断结果进行对比,评价高频超声诊断价值。
结果高频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3.55%,与MRI96.7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701,!>0.05);高频超声对肌腱炎、滑膜炎、肩腱钙化、粘连性肩关节囊炎、肱二头肌长头肌腱炎检出率分别为72.58%、62.90%、41.94%、45.16%、48.39%,与MRI75.81%、66.13%、45.16%、48.39%、51.6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69、0.141、0.131、0.129、0.129,!>0.05)。
结论高频超声在肩周炎中诊断价值较高,可显示肩关节及周边软组织病变情况,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应用。
关键词高频超声;肩周炎;MRI检查;肌腱炎;诊断价值中图分类号R44文献标志码A doil0.11966/j.issn.2095-994X.2020.06.08.43Application Value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in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WEI Zhao,GUO Jian-ping,CHEN ShenDepartment of Ultrasound,Songgang People's Hospital,Baoan District,Shenzhen,Guangdong Province,518000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use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in the diagnosis of frozen shoulder and evaluate its application value.Methods From August2017to September2019,62patients with scapulohumeral periarthritis were selected for research.All patients were diagnosed with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and MRI.The two diagnostic results were compare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tic value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Results The diagnostic accuracy rate of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was93.55%.Compared with96.77%of MRI,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0.701,!>0.05);the detection rates of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 for tendonitis,synovitis,calcification of shoulder tendon,adhesion shoulder capsule and long head tendonitis of biceps muscle were respectively 72.58%,62.90%,41.94%,45.16%,48.39%,and MRI75.81%,66.13%,45.16%,48.39%,51.62%,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x2=0.169,0.141,0.131,0.129,0.129,P>0.05).Conclusion High-frequency ultrasound has a high diagnostic value in frozen shoulder.It can show the lesions of the shoulder joint and surrounding soft tissues.The diagnostic accuracy is high and it is worth applying.Key words High frequency ultrasound;Frozen shoulder;MRI examination;Tendinitis;Diagnostic value肩周炎为临床常见病,又称五十肩、凝肩等,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不明原因的自限性无菌性炎症,多见于50岁左右的老年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叫肩关节为人体关节活动中范围最大的关节,导致其疼痛或功能障碍的因素较多,尽早明确其原因对临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2%$近年来超声成像技术不断进步与发展,超声因无创、操作简便、重复性好等优势已广泛用于各种疾病诊断中,其应用从心血管疾病逐渐延伸至骨骼、肌肉疾病中現超声具有较高分辨率,其可清晰显关节、、、周等病范重,收稿目A:2020-07-03;修:2020-07-26基金项G:深圳市宝1区科技计划基LMN项G(2019JD263)。
高频超声评价臭氧治疗肩周炎的价值目的应用高频超声评价臭氧治疗肩周炎的价值。
方法将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臭氧治疗组和传统理疗组,每组50人;根据超声图像将肩周炎分为炎症型、钙化(纤维化)型和破裂(撕裂)型,评价治疗不同时间两种治疗方法对各型肩周炎的治疗效果。
结果两种治疗方法对炎症型肩周炎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于其余两种类型肩周炎,臭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理疗组(P<0.05)。
结论臭氧治疗肩周炎有效,对纤维钙化、慢性损伤等类型肩周炎较传统理疗法具有更佳的疗效。
标签:臭氧;肩周炎;高频超声The value of o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by high ultrasound CHEN Fang-hua*,LIU Jing-hua,FAN Yi,et al.*The Xili People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 in Guang 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055,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ssess the value of ozone in the treatment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by high ultrasound.Methods 100 cases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raditional physical treatment group and ozone treatment group,50 cases in each group;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was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inflammation type,calcification (fibration)type and rupture(tearing)type,to assess the treatment effectiveness of two methods.Results Two treatment methods are effective to treat inflammation type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the ozone treatment has better effectiveness than the traditional physical treatment to the other two types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P<0.05).Conclusion Ozone was effective to treat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 and it was a more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calcification (fibration)type and rupture(tearing)type of 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Key words】Ozone;Periarthritis of shoulder;High-frequency ultrasound肩周炎是肩关节疼痛及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种综合征,因疼痛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体会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方法对来本院就诊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2%,有统计学差异(P <0.05),疼痛消失或缓解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疼痛疗效明显。
标签:肩周炎;疼痛;超声波;针灸
肩周炎即肩关节组织炎,俗称凝肩或五十肩,者主要是因为肩周炎的发患者群主要集中在50岁左右这个年龄段,而且女性的肩周炎发病率稍高于男性,主要出现在从事体力劳动的群体当中。
该病属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无菌性炎症,可能累及到的组织包括肩周肌肉、关节囊、肌腱以及滑囊等。
从目前的临床统计情况来看,肩周炎的发生以单肩为主,约占95%,另5%为双肩发病。
该病一旦发生,就会严重限制患者的活动能力。
作者所在医院通过的50例肩周炎患者采取高频超声波的方法进行治疗,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将来本院就诊的10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超声波治疗,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
治疗组50例,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9~70岁,平均年龄53岁,病程3个月~5年,单侧38例,双侧12例;对照组50例,男性21例,女性29例,年龄30~70岁,平均年龄55岁,单侧35例,双侧15例。
1.2临床诊断标准肩关节周围疼痛,活动困难,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
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
X线拍片无骨质改变。
1.3方法治疗组采用上海寰熙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产LCA300型超声波治疗仪,频率800~1000 KHz,连续式输出,功率1.2~1.5 W/cm2,耦合剂为接触剂,采用直接接触移动法,中医穴位治疗效果更佳,20~30 min/次,1次/d,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在肩关节周围穴位针灸治疗,1次/d,15 d为1个疗程。
1.4注意事项
1.4.1超声波具有非常显著的3个特点,①穿透力强,②能量集中,③方向性强,所以在治疗中要尽最大努力做到对症调理,找准患者的病变部位与疼痛点,这样才能使治疗达到最佳的效果。
1.4.2超声穴位调理法由于超声波波束集中,能够进入人体深层细胞组织,
用于中医穴位治疗效果更好。
1.4.3因人对超声波的适应能力大小和耐受力不同,治疗时皮肤有温热和轻微针刺的感觉是正常反应,但如果患者在治疗过程当中出现了皮肤灼热感,且难以忍受,则应当暂停治疗或是降低治疗档位。
1.4.4超声波调理必须要有足够的导声膏涂抹在皮肤表层,以便于超声导入人体,同时治疗头要完全接触皮肤才能保证超声波的正常传导。
导声膏过少或探头与皮肤接触不良,超声波就难以传导入人体,探头易发烫损害;更不可用其他物品代替。
1.4.5超声探头必须围绕”调理部位”作往复式移动,不能固定或停留在某一部位。
1.4.6使用本机会加速新陈代谢,排出毒素及废物,请多喝开水。
1.4.7超声与通常所运用的电子脉冲、微波等电磁波治疗完全不同,超声波调理所运用的声波能量是纯粹的机械波,绝无任何辐射。
2 结果
肩关节周围疼痛消失或缓解肩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见表1。
3 讨论
肩周炎又称肩关节组织炎,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无菌性炎症,这是肩周肌肉、肌腱、滑囊和关节囊等软组织的慢性炎症,50岁左右的人比较常见。
95%为单肩,5%为双肩,多发生于中老年患者,故称为“五十肩”或“冻结肩”。
此病与风、寒、湿、外伤、感染等诱因有直接关系。
肩周炎的发病特点为慢性过程,初期为炎症期,肩部疼痛难忍,尤以夜间为甚。
睡觉时常因肩怕受压迫而特定卧位,翻身困难,疼痛不止,不能入睡。
如果初期治疗不当,将逐渐发展为肩关节活动受限,不能上举,呈冻结状,严重时生活不能自理,肩臂局部肌肉也会萎缩,以三角肌最为明显。
采用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由于超声波具有方向性,能量集中,穿透力强的特点,应找准痛点或穴位,以达到最佳效果。
超声波可透过人体表层肌肉组织,直接作用于骨关节炎症处,使细胞组织的凝胶状变为溶胶状,消炎止痛,对疼痛、纤维性变、关节挛缩等症的治疗有着显著而独特的疗效。
超声波治疗各种顽固性炎症和病痛,运用特定波段的超声波束进入人体深层组织,直达深层病灶,凭其独特的治疗机理对人体进行清除毒素、消退增生、激活受损组织细胞、再生活肌。
超声振动可引起组织细胞内物质运动,由于超声的细微按摩,使细胞浆流动、细胞震荡、旋转、摩擦、从而产生细胞按摩的作用,也称为“内按摩”,这是超声波治疗所独有的特性,可以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刺激细胞半透膜的弥散过程,
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和淋巴循环、改善细胞缺血缺氧状态,改善组织营养、改变蛋白合成率、提高再生机能等。
人体组织对超声能量有比较大的吸收能力,超声温热效应可增加血液循环,加速代谢,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增强酶活力。
消炎与修复作用超声作用下,可使组织pH值向碱性方面发展。
缓解炎症所伴有的局部酸中毒。
超声可影响血流量,产生致炎症作用,抑制并起到抗炎作用。
使白细胞移动,促进血管生成。
从而达到对受损细胞组织进行清理、激活、修复的过程。
从治疗结果来看,治疗组疼痛的消失或缓解明显,有效率为58%,对照组疼痛的消失或缓解较差,有效率为42%,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对关节活动恢复无明显差异;综合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80%,对照组总有效率62%,有统计学差异(P<0.05)。
4 结论
超声波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特别对疼痛的消失或缓解疗效更为明显。
参考文献:
[1]冯若,王智彪.实用超声治疗学[M].1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69-283.
[2]房明亮,陶有略.骨性关节炎的治疗进展[J].甘肃中医,2002,(1):126-139.
[3]朱广义.骨性关节炎的治疗[J].中华理疗杂志,2001,(4):301-203.
[4]王霞.中医综合治疗膝关节炎12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9):213-214.
[5]俞晓杰,吴毅.运动疗法在关节炎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5,(9):98-101.
[6]Ter Har G.Therapeutic applications of ultrasound[J].Prog Biophys Mol Biol,2007,93(1-3):11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