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环 张甲 声肌 带
开 大环 声杓 门后 、肌 紧 张 声 带
缩 杓小 斜喉 肌口 缩 杓小 横声 肌门
缩 小 声 门
环 杓 侧 肌
松
弛
甲 杓 肌
声 带 、 缩
小
声
门
胸膜和胸膜腔
第二节 呼吸运动与肺通气
肺通气的原理 肺通气的动力
呼吸肌收缩舒张(原动 力)→胸廓扩大缩小→ 肺扩大缩小→肺内压变 化→肺泡与外界环境之 间的压力差(直接动力)
吸气肌:膈肌和肋 间外肌,使胸廓扩 大,产生吸气运动。 呼气肌:肋间内肌 和腹肌,使胸廓缩 小,产生呼气运动。 辅助吸气肌:胸锁 乳突肌和斜角肌。
•呼吸运动过程
•平静呼吸:
膈肌收缩使膈顶下移,增大 胸廓的上下径; 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上提,扩 大胸廓前后、左右径
胸廓容积扩大,肺在胸膜 腔内压作用下被动扩张
呼吸肌收缩和舒张引起的胸廓有节律地
一、呼吸运动 扩大与缩小。包括吸气运动和呼气运动。
•型式: 按呼吸深度分:平静呼吸和用力呼吸; 按动作部位分:
混合呼吸:正常成人。 腹式呼吸:婴儿、胸膜炎、胸腔积液。 胸式呼吸:严重腹水、腹腔有巨大肿块、 •频率: 成人:12~18次/分 婴儿:60~70次/分
呼吸肌
肺容量:肺容积两项或两项以上联合气体量。
吸 呼
(1)深吸气量(IC):从平静呼气末作最大吸气时所 能吸入的气体量。 (2)功能残气量(FRC):平静呼气末尚存留于肺内 的气体量。2500ml
吸
呼
(3) 肺活量、用力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
肺活量(VC):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 气体量。男性:3500ml 女性:2500ml
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入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