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八年级生物_关注生物技术
- 格式:ppt
- 大小:710.00 KB
- 文档页数:31
第5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14.1生物的无性生殖1、无性生殖有哪些?分别举例答:出芽生殖,如酵母菌、水螅营养生殖,如嫁接、扦插、压条(利用植物根、茎、叶繁殖)植物组织培养,如高产水稻、小麦、无病毒植株等2、营养生殖的优点?答:保持亲本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3、嫁接分为哪两种?适用植物是?答:芽接,如桃、山楂、苹果枝接,如柑、橘4、嫁接的后代表现性状像接穗还是砧木?答:接穗5、嫁接的关键点是?答: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
14.2植物的有性生殖1、传粉方式有哪两类?答:自花传粉、异花传粉2、子房、子房壁、胚珠、受精卵、珠被将来可以发育成什么?答: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受精卵→胚,珠被→种皮3、豌豆、蒲公英、苍耳、虞美人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相适应的特征?答:豌豆,自身力量。
果实开裂,果皮向内蜷缩,弹射出去。
蒲公英,风力。
伞状的毛,随风飘散。
苍耳,人和动物。
有钩刺。
虞美人,风力。
种子从裂口处散布出来,随风飘散。
14.3昆虫的生殖与发育1、家蚕发育的几个时期?家蚕属于什么发育方式?试举例其他同类动物?答: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完全变态发育,如蚊、蝇、蜜蜂。
2、蝗虫发育的几个时期?蝗虫属于什么发育方式?试举例其他同类动物?答:受精卵、幼虫、成虫。
不完全变态发育,如蟋蟀、蟑螂、蝼蛄。
14.4两栖类的生殖与发育1、两栖动物受精方式?发育方式?答:体外受精,变态发育。
2、蛙的发育的四个阶段?答: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3、除了蛙,试举例其他的两栖动物?答:蟾蜍、大鲵(娃娃鱼)、蝾螈14.5鸟类的生殖与发育1、鸟类受精方式?首先在哪发育?孵出后停止发育的原因?答:体内受精,首先在体内发育,孵出后停止发育的原因是温度低(外界环境温度低于雌鸟体温)2、鸟卵中主要提供营养的结构是什么?将来发育成雏鸟的是什么结构?答:卵黄提供营养,胚盘发育成雏鸟。
3、早成鸟有哪些?答:鸡、鸭、鹅、大雁。
苏教版丨八年级下册初中生物知识点总结本文介绍了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相关知识,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方式。
无性生殖包括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和植物组织培养。
出芽生殖是指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酵母菌和水螅。
营养生殖是指依靠植物的营养器官进行的无性生殖,如嫁接和扦插。
植物组织培养是将植物的器官、组织、细胞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成完整的植物体。
有性生殖是由亲代产生两性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新个体。
植物的有性生殖包括开花、传粉、受精、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受精卵形成后,花萼、花瓣、雄蕊、雌蕊的柱头和花柱逐渐凋落,只有雌蕊中的子房发育为果实。
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方式包括风力、自身弹力、人和动物的运动以及水力。
最后,文章简单介绍了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A、变态发育是指家蚕等昆虫在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中,幼虫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性差异很大的现象。
完全变态发育包括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例如家蚕、蜜蜂、蝶、蛾、蝇、蚊。
而不完全变态发育只包括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例如蝗虫、蝉、蟋蟀、蝼蛄、螳螂。
蝗虫的若虫形态和生活性与成虫相似,只是身体较小,生殖器官未发育成熟,只有翅芽,能够跳跃,称为跳蝻。
B、昆虫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的生物。
两栖动物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经过变态发育后成为营水陆两栖的成体,用肺呼吸,兼辅皮肤呼吸。
代表动物有青蛙、蟾蜍、大鲵和蝾螈等。
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卵、蝌蚪、幼蛙和成蛙四个阶段。
它们进行有性生殖、卵生,体外受精,水中变态发育。
雄蛙鸣叫的意义是求偶,雌雄蛙抱对有利于提高卵的受精率。
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必须在水中进行,幼体要经过变态发育才能上陆生活。
C、鸟类是卵生、有性生殖、体内受精的生物。
鸟卵的结构包括卵壳、卵壳膜、卵白、卵黄膜、卵黄、胚盘和系带,它们分别起到保护、供给营养、储存气体和固定减震等作用。
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包括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和育雏几个阶段。
第8单元生物技术第20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案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并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了解发酵技术,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在实际操作过程屮体会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劳动的过程。
了解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对发酵技术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重点:1、尝试利用发酵技术制作食品2、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难点:1、认识发酵技术是由微生物引起的,说出发酵技术的应用。
2、发酵过程的控制。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发酵产品。
作业:书P4自我评价第二节食品保存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从实践中获得知识,收集资料2、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录、表达交流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运用适当的方法保存食物。
(-)教学难点: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演示、实验用具四、教学准备:1、教师事先做好实验准备。
2、学生搜集食物保存的常见方法。
五、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远古社会的人们每天都三餐不济,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不仅吃饱了,而且还有剩余。
这样人们就得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将剩余的食物保存好?多媒体演示稿:标题:食物保存教学目标:1、说明食物腐败的原因。
2、尝试食物保存的一般方法。
教师:食物为何要保存?学生:因为不保存会腐败变质。
(学生纷纷发言)教师:食物变质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学生:是微生物。
(学生纷纷发言,猜测原因)教师:真的是微生物吗?多媒体演示稿:标题:食物腐败的原因目的:说明微生物是食物腐败的主耍原因。
小组讨论:探究防止食物腐败的方法,并设计实验学生一冋答:新鲜猪肉过段时间会长出霉斑,并有酸臭味。
④八年级下册必记学问点班级__________ 小组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第8单元 生物技术第20章 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发酵现象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大规模消费发酵产品的技术。
2、酒酿〔甜酒〕、面包、馒头是酵母菌发酵的产物;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是酵母菌发酵的结果;果酒暴露在空气中变酸是醋酸菌发酵的结果;使牛奶变成酸奶、蔬菜变成有酸味的泡菜的细菌是乳酸菌。
3、酿制酒酿时,参与的酒曲中含有酵母菌;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酿制酒酿的相宜温度为25~30℃。
4、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能进展有氧呼吸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馒头松软多孔是乳等。
现代发酵技术已进入到根据人的意愿创建出具有特别性能的微生物,以消费人类须要的发酵产品的新阶段,现代发酵产品有抗生素、维生素等。
6、食品腐败的缘由是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食品保存的根本原理:采纳肯定的方法抑制微生物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
7、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晒干、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 现代的食品保存方法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目前已广泛利用酶对食物进展保存,例如,利用溶菌酶对鱼、虾等水产品进展保存,对人体无害。
长期食用添加了防腐剂的食品会危害第21章 现代生物技术1、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和酶工程等。
2、基因工程是根据人的意愿运用人工的方法,对生物的基因进展“移花接木〞式改造的重组技术。
转基因技术是指把外源基因干脆导入动植物体或它们的受精卵内,并在细胞中发挥作用的技术。
被导入外源基因的动植物称为转基因动植物。
3、转基因技术的应用及实例:①1982年美国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小鼠受精卵中培育出“巨型小鼠〞。
②科学家将苏云金杆菌的杀虫毒素基因胜利转入烟草中。
③我国科学家培育出了转基因黄瓜、番茄等。
胞〔细胞膜和细胞质〕,母羊C 供应胚胎发育的场所。
关注生物技术-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技术成为了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受关注的一个领域。
生物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人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潜在的危险。
因此,在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需要我们关注其中的伦理问题,遵循伦理和道德的原则,以确保科技的合法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安全稳定。
为此,在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的教学中,应注重生物技术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生物技术的重要性,提高对生物技术的认识和了解程度,同时也引导学生在生物技术研究和应用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伦理意识,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分类2.了解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环境等方面的具体应用3.掌握生物技术在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性4.学习伦理和道德问题,树立正确的伦理意识5.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内容一、生物技术的定义和分类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生物学、生物化学、遗传学等基础知识和技术手段进行的一系列科技活动,是一种将生物材料转化为有用产品或服务的技术。
按照其研究和应用的内容可分为不同的分类。
1.生物工程技术:指利用生物系统进行生产和加工的一项技术。
2.生物制药技术:指以生物的细胞、组织、器官等为原料生产药品的一项技术。
3.基因工程技术:指通过人为修改生物基因来达到改善生物品质或开发新品种的一项技术。
4.人类基因工程技术:指以人类细胞和基因为材料进行研究和开发的一项技术。
5.环境生物技术:指利用生物技术对环境进行治理、修复和保护的一项技术。
6.农业生物技术:指利用生物技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品质和效益的一个技术领域。
二、生物技术在医学、农业、环境等方面的具体应用根据生物技术的不同分类,其应用场景也不同,例如:1.生物制药技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开发出人造药品和生物类似药品。
2.基因工程技术: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改善作物品质、创建新品种。
3.人类基因工程技术:基因治疗等医疗科技的研究和应用。
生物(苏教版8下)参考答案第20章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1.发酵2.D3.B4.B5.C6.×√×√√7.A8.B9.A10.(1)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 (2)除去牛奶中的杂菌 (3)乳酸菌在40℃时生命活动旺盛,因此制出的酸奶品质好(4)不同,24小时后凝固程度高,不同24小时后的酸度大(5)写出一些发酵食品即可,制作过程略.第二节食品保存1.微生物2.生长繁殖3.D4.B5. C6.C7.C8.B9.D 10.A A11.×√√××√第20章测试题一、1、微生物 2、微生物的在食物中的生长和繁殖 3、晒干、盐渍、糖渍、烟熏 4、酵母菌酵母菌二、选择题:5、B 6、A 7、A 8、A 9、C三、材料分析:10、(1)A(2)A四、实验探究题:(1)要点:利用酵母菌进行发酵(2)要点:减少杂菌混入 (3)要点:微生物适合在这个温度下生长繁殖第二十一章第一节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1.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2.外源基因,受精卵;3.细胞,遗传结构,克隆羊多莉;4.受精作用,排斥反应。
5.同意。
母羊A 提供了体细胞的细胞核,母羊B 提供了卵细胞的细胞质,母羊C 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所以它有三个母亲6.资料分析:(1)抗病毒能力,抗病毒干扰素基因;(2)基因决定性状;(3)转基因技术;(4)转基因。
第二节关注生物技术1.现代生物技术;2.威胁和社会伦理问题;3.( D );6、7、8 略第21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C ;2.D ;3.C ;4.D ;5.A B C D ;6.C ;二、填空题1.卡佩奇(埃文斯、史密斯);2.转基因;3.烟草,番茄,油菜;4.细菌武器;三、资料分析1.(1) 良药不再苦口,且富含营养;(2)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3)可以减少复杂的生产程序和环境污染;(4)厂房将被充满田园风光的牧场所取代。
2.答案不唯一,如:利用转基因技术和克隆技术,在动物身上或实验室中克隆人体器官等。
初中生物学习材料灿若寒星整理制作第二十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人类每天都和生物技术打交道。
如古人早就应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制作食品。
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日常的衣、食、住、行都与生物技术息息相关。
下面通过一些事例,了解生物技术的应用。
第一节源远流长的发酵技术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利用发酵技术大规模酿酒,也进行制醋、制饴等生产。
其中酿酒工艺就是历史上最古老的微生物工程。
但是,那时的人们并不了解发酵的原理,只是依靠口传心授获得经验。
1665年荷兰人列文虎克首先发明了显微镜,通过显微镜发现了微生物的存在,揭开了微生物的秘密。
1857年,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了发酵原理,认识到发酵是微生物活动的结果。
现在人们利用一些类型的微生物,在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大规模的生产,逐步形成了发酵工程。
初试锋芒1.科学家发现,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应用的发酵技术,原来是什么类型生物活动的结果()A.植物B.动物C.病毒D.微生物2. 下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食品,其中哪些就是通过发酵技术获得的()①面包②纯净水③腐乳④鲜果汁⑤酱油⑥酸奶A.①②③⑤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⑥D.①③④⑥3. 酒酿又叫“醪糟”,是人们最喜爱的一种发酵食品,有甜味,它是用熟的糯米饭加酒曲发酵制作的。
这是下列哪种微生物发酵的产物()A.乳酸菌B.酵母菌C.醋酸菌D.大肠杆菌4. 把糯米发酵制成酸酸甜甜的酒酿,需要一定的温度,你知道这个温度是()A. 15~20 ℃B. 20~35 ℃C. 25~30 ℃D. 0 ℃左右5. 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利用发酵技术生产的食品,可以称之为传统发酵产品,如()A.抗生素B.维生素C.酒类D.香料6. 判断正误:(1)古时候,人们就知道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并利用微生物发酵制作食品。
()(2)大家喜爱的果酒是利用乳酸菌发酵制作的。
()(3)制酒酿时要用冷开水冲洗蒸熟的糯米而不用生水降温,目的是减少杂菌混入。
2014新版八年级下册生物复习提纲_苏教版第8单元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第二十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1.生物无性生殖方式 A(1)无性生殖是一类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的区别是不是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3)生物无性生殖的方式是出芽生殖、营养生殖,在条件适宜的环境中,酵母菌的生殖方式是出芽生殖。
无性生殖能保持植物亲本的优良性状,加快植物生殖的速度。
植物依靠营养器官进行的生殖方式,叫营养生殖,方法有扦插、嫁接和压条。
2.植物嫁接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B(1)嫁接时要使接穗和砧木的形成层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使两部分细胞愈合在一起,提高成活率。
嫁接后的植株往往具有接穗特征。
嫁接有枝接和芽接两种。
3.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过程 A(1)将植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等,在无菌的条件下,培养在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这种技术叫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如短时间内生产出大批无病毒兰花苗,采用植物组织培养。
4.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A(1)有性生殖是指亲代产生生殖细胞,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为受精卵,进而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传粉是雄蕊花药中的花粉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传粉方式有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3)植物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
5.花的结构和与果实发育的关系 B(1)花的结构图:(2)果实包括果皮和种子,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
种子由子房里的胚珠发育而成。
其中的珠被发育成种皮,受精卵发育成胚。
一颗花生中有3个种子,说明子房中有 3 个胚珠子房壁——————果皮珠被————种皮果实子房胚珠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6.果实或种子与传播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A(1)果实和种子的传播有风力、水力、人和动物、自身力量几种方式。
其中,豌豆种子靠自身力量传播,蒲公英果实和虞美人种子靠风力传播,苍耳果实表面有倒刺靠人和动物传播,睡莲靠水力传播。
八年级生物苏科版下册知识点归纳八年级生物知识点归纳生物,作为我们身边的生命现象,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
在苏科版下册的八年级生物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关于红细胞、生殖系统、生物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和生命的本质。
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些知识点。
一、红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红细胞是人体中最常见的细胞之一,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携带氧气和二氧化碳。
红细胞内含有一种叫做血红蛋白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能够与氧气结合,然后将氧气运输到全身各处。
在运输氧气的同时,红细胞还能够携带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运输到肺部从而排出体外。
二、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殖系统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由男性生殖系统和女性生殖系统组成。
男性生殖系统主要包括睾丸、输精管、尿道等,而女性生殖系统则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等。
这些器官与组织共同协作,完成生殖细胞的产生、贮存和输送,从而维护种群的繁衍。
三、种群和生态环境种群是指在某个区域内具有相同品种、物种、族群等基因的生物个体。
而生态环境则包括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等。
种群和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密不可分的联系,一方面环境会影响种群的数量和状况,另一方面种群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
四、生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生物技术是指运用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手段,对自然界中的生物进行开发、利用和改造的活动。
其中转基因技术是一项基于生物技术的技术手段,它通过将不同物种的基因进行结合,从而改变生物的性状和表现形态。
转基因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食品生产和医学领域等方面,还可以为我们探索生命本质打开新的视角。
综上所述,八年级生物课程所学习的知识点主要包括红细胞、生殖系统、种群和生态环境以及生物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等方面。
这些知识不但能够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和生命的本质,还能够引导我们更好地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
初二生物苏科版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二生物是中学生物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初二生物,我们可以了解生命的基本特征、组成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本文将对初二生物苏科版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理解。
一、生物的组成与结构1. 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可以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细胞内有细胞质、细胞膜、细胞核等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
2. 组织与器官细胞组合形成组织,不同的组织协同工作形成器官,器官之间相互合作构成了复杂的生物体。
3. 器官系统不同的器官按照功能相似或者具有协同作用的原则,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器官系统,如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
二、生物的特征与功能1. 基因与遗传基因是生物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位于染色体上。
通过传递基因,生物可以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决定个体的性状。
2. 新陈代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内进行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的过程,包括吸收、消化、呼吸、排泄等。
3. 生长与发育生物体从出生到成熟的过程中,会经历生长和发育,生物体的细胞数量和体积都会增加。
4. 感应与调节生物体可以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通过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的调节,实现对内外环境的适应与稳态的保持。
三、生物的分类与进化1. 生物的分类生物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方式包括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等。
2. 物种的形成与灭绝物种是生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物种的形成与灭绝受到环境的影响,通过自然选择和适应进化来适应环境的变化。
3. 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地球上的生物通过漫长的进化过程,形成了丰富多样的生物种类,而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
四、生物与环境的关系1. 生物与生物生物之间存在竞争、共生、捕食等相互关系,这些关系对于生物个体和群落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2. 生物与非生物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也存在密切联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而环境的变化也会对生物产生重要影响。
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汇总第一章生物的生殖与发育•生物的生殖方式:介绍无性生殖(如分裂生殖、孢子生殖、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的概念及区别。
•花的结构与功能:详细解析花的各部分结构(如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及其在花传粉过程中的作用。
•植物的受精过程:描述花粉管的形成、精子的释放、双受精现象及其结果。
•果实的形成与发育:解释受精后子房各部分如何发育成果实(如种子、果皮)。
•动物的生殖与发育:概述不同动物的生殖方式(卵生、胎生)及发育过程(如昆虫的变态发育、鸟类的卵生发育、哺乳动物的胎生哺乳)。
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遗传的基本概念:理解遗传是生物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
•基因与DNA:介绍基因是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DNA是基因的载体。
•遗传规律:简述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理解基因在遗传给下一代时的行为。
•遗传病与优生:讨论遗传病的原因、类型及预防措施,强调优生优育的重要性。
•生物的变异:区分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理解变异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第三章生物的进化•生物进化的证据:介绍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学等证据支持生物进化的观点。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详细阐述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理解适者生存的原理。
•生物进化的历程:概述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历程,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人类的起源与进化:探讨人类的起源问题,了解人类进化的主要阶段和特征。
第四章生物与环境•生态系统的组成:理解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环境(如阳光、空气、水)组成。
•食物链与食物网:构建食物链和食物网模型,理解生物之间的营养关系。
•生态平衡:讨论生态平衡的概念、重要性及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
•环境保护:强调环境保护的紧迫性,提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第五章生物技术•现代生物技术的概述:介绍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及应用。
•转基因技术:理解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农业、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第二十三章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1、水果放久了会有酒味,果酒暴露在空气中会变酸,这种现象称为发酵。
2、现代发酵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发酵作用大规模生产发酵产品的技术。
3、发酵过程(酿制酒酿、制作馒头面包)需要酶的参与,而酶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的温度。
因此发酵过程需要保持一定的温度。
4、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酵技术已经从利用自然界中微生物进入到利用改造过的微生物新品种来生产发酵产品的新阶段。
5、发酵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⑴生产食品饮料:制酱油:利用曲霉和酵母菌,制醋:利用醋酸菌,制酸奶:利用乳酸菌。
⑵生产化工产品:如酒精、柠檬酸、乳酸、香料等。
⑶生产医药产品: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维生素等。
6、写出与下列发酵产品有关的微生物:果酒变酸:醋酸菌;酸奶、泡菜:乳酸菌;制醋醋酸杆菌;酱油、臭豆腐:霉菌;水果放久了有酒味、酒、面包:酵母菌。
7、.酿制酒酿时,各种器具在使用前必须认真清洗,其目的是防止杂菌污染。
8、.制作酸奶时必须要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因为乳酸菌是一种厌氧细菌。
9、将人体细胞中的胰岛素基因导入大肠杆菌,将其改造为可以合成胰岛素的新菌种,再利用它们进行大规模的发酵生产,以获得廉价的胰岛素药品。
这是运用了现代发酵技术。
10、食品腐败变质常常是由微生物的生长、生殖引起的。
因此,采用一定的方法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在食物中的生长、生殖,可避免食物的腐败变质。
11、在保存食品时,杀灭微生物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生殖的方法主要有:①物理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有高温灭菌法(煮沸)、低温抑菌法(冷藏)、脱水抑菌法(脱水).;②化学的方法,主要是化学药物法,如添加山梨酸钾;③生物的方法,主要有酶制剂法,如添加溶菌酶保存鲜鱼、鲜虾。
12、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有风干、烟熏、酒泡、盐渍、糖渍。
现代的食品保存法:罐藏、添加防腐剂、采用酶制剂等。
13、无论用那种方法保存食品,都可能带来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例如,在腌制食品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食用含有过量防腐剂的食品会危害身体健康。
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2.掌握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的基本概念;
3.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生产、医疗、环境治理、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4.能够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二、教学重点
1.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2.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的基本概念;
3.现代生物技术在生产、医疗、环境治理、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现代生物技术在生产、医疗、环境治理、农业等方面的应用;
2.能够对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讨论。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教师介绍现代生物技术的概念和历史发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技术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学习课文
讲解课文,让学生了解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组织工程的概念和应用,同时结合实例深入理解。
3. 教学互动
1.小组讨论:现代生物技术在你所了解的领域中的应用。
2.全班讨论:学生将小组讨论的结果汇报给全班,展开深入讨论。
4. 总结归纳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总结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并对生物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五、教学评价
1.教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进行针对性指导;
2.学生积极参与探究和讨论环节,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3.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对生物技术的应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苏教版八年级生物教学计划(共3篇)篇:苏教版八级生物下册计划2019-202X年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届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很高,上学期生物的平均成绩整体成绩很理想,原因是爱学习的学生很多,因此,成绩很理想。
这个学期要想办法使学生的成绩有更大的提高。
我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上入手,来改善一向把生物视为副科,不好好学习、认真对待的学生心理,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在生物课的学习上。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教学内容介绍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及生物的进化、传染病和免疫,用药和急救、了解自己、增进健康。
共6章,内容较上一个学期少了一些,探究实验减少了一些,增加了观察和思考,科学、社会、技术栏目。
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认识无性生殖的概念。
2、描述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
3、说出花的结构与果实发育的过程。
4、举例说出昆虫、两栖类动物、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5、说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举例说出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7、描述人的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8、举例说出常见的遗传病的危害。
9、举例说出发酵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等。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搜集信息的能力。
2、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能力,能从实践中获取资料。
3、通过小组探究、收集资料、汇报探究结果等活动,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合作交往的能力,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更清楚地知道生物的生殖和发育,从而更有意识地保护生物,促进社会发展。
3、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如何健康地生活。
4、对学生进行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具体措施:1、精心采取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新教材进行培训。
2、精心组织和策划好课堂教案。
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做到课堂质量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