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第二节罗斯福新政
- 格式:ppt
- 大小:991.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2课罗斯福新政1.胡佛政府在股市危机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包括在工资、关税、价格等方面进行立法。
例如,要求雇主不得削减工资,因为保持工资水平能够维持甚至刺激市场需求,可危机是世界性的,市场需求仍然不断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雇主无法削减工资,就只好裁员,失业率因此大增,到1933年,全国失业率达到25%。
材料意在说明()A.胡佛政府自由放任政策破产B.胡佛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C.经济危机的根源是供需矛盾D.世界性经济危机需要国际合作答案:B材料反映出胡佛政府实行局部干预的经济政策,并非完全自由放任,故A 项错误;材料胡佛的局部干预措施导致失业率而因此大增,加重了经济危机,故B 项正确;经济危机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供需矛盾是经济危机的直接原因,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胡佛的局部干预措施加重了经济危机,因此需要更加彻底的改革,“危机是世界性的”,国际合作只是解决危机的措施之一,故D项错误。
2.1930年3月,美国总统签署了公民保育团计划,参加该计划的年轻人投入到植树造林,建设道路、铁轨、露营地等事业中,每月可挣30美元。
下列措施中,与这一做法和作用最为相似的是()A.向减产农民提供政府补贴B.政府拨款进行社会救济C.实行养老和失业保险制度D.兴办了田纳西水利工程答案:D。
“参加该计划的年轻人投入到植树造林,建设道路、铁轨、露营地等事业中,每月可挣30美元”体现了“以工代赈”,与兴办田纳西水利工程相似,故D 正确;A是对农业的调整,排除;B、C是社会救济,排除。
3.1933年11月以后,罗斯福建立了一个由少数阁员参加的全国应变委员会作为超级内阁发挥作用。
委员会建立了中央统计局,负责政府统计资料的标准化。
委员会在各州设置代表机构和现场工作组,用于解释联邦纲领。
罗斯福意在() A.探索社会管理的计划道路B.强化政府分权制衡的原则C.把新政引向社会长远改革D.依靠州政府力量推进新政答案:A。
据题干中罗斯福政府成立了全国应变委员会、中央统计局等机构以指导、解释改革,故选A项;题干中未提及政府、国会、法院如何制衡,排除B项;材料中的措施并非为了长远改革,排除C项;罗斯福新政是在中央政府的指导下进行改革的,排除D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标准试验教材专题六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第2课《罗斯福新政》教案江西省赣州中学吴平高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民版必修2第六单元《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第二节内容,从单元知识安排看,本课与前一节课《“自由放任的美国”》和后一节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同诠释第六专题课题——《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理论和政策随着资本主义发展而不断调整”的特点。
本节课在整个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是《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掌握的重要内容。
教材设计了三个子目,分别介绍了实干家罗斯福即新政的背景,施行新政即新政的措施和特点,渡过难关即新政的结果,完整地反映罗斯福新政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罗斯福当选总统的背景,培养学生“时势造英雄”的唯物史观。
识记罗斯福新政的内容,通过分析“新政”革命的措施对促进社会生产力恢复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辨证关系的唯物史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探讨罗斯福新政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多媒体演示设置历史的情景;通过图片视频教学法、表格法、比较教学法理解罗斯福新政的措施。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并给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罗斯福生平的学习,培养学生直面人生、直面社会、乐观豁达,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使学生从身残志坚的罗斯福总统对美国发展做出伟大贡献的经历中吸取精神力量;培养学生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永不放弃的优秀品质;通过新政的信息,使学生认识到罗斯福新政的实质及影响。
三、学情分析高三学生通过两学年的学习,差不多适应了高中历史学习的习惯,具备了自主学习能力,思维分析能力,教师帮助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的基本观点,正确的评价历史事件。
四、教学过程教师:导入(5分钟)我们上节课学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知识,那么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和胡佛的应对失败中吸取哪些教训?学生:讨论并回答。
必修二专题六:2、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2010年1月新疆会考16题)美国《政治周刊》评论,美国新任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堪称“罗斯福新政”当代版。
下列有关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B.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C.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D.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答案】A2.(2010年7月新疆会考15题)“我向你们、也向我自己发誓:一定要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A.国家干预经济B.采用“自由放任”的政策C.建立“福利国家”D.遏制法西斯势力【答案】A3.(2010年4月北京市海淀区一模23题)某历史课外学习小组在撰写研究性学习论文时,使用了以下参考资料:①亚当·斯密的《国富论》②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③《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
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问题应该是A.工业革命和自由主义经济 B.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C.欧共体和欧洲的联合发展 D.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答案】B【点拨】从材料中《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保险法》可以看出是罗斯福新政内容,因此选B 项。
4.(2010年高考江苏历史17题)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大量屠宰了大量牲畜。
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答案】C【点拨】生产过剩,物价就会下跌,“购买并屠宰大量牲畜”是为了解决生产过剩,稳定物价。
此题考查的是对罗斯福新政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关于农业政策的目的是由政府收购剩余农产品以控制市场价格,提高农产品价格和农民购买力。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项。
5.(2010年广东省梅州市高三一模)1929年纽约流行一首儿歌:“梅隆拉响汽笛,胡佛敲起钟。
华尔街发出信号,美国往地狱里冲!”罗斯福总统把美国从地狱拉回人间的主要措施是A.实施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大力推行“福利国家”政策C.加强国家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干预D.大力开拓国外市场【答案】C【点拨】罗斯福新政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勿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