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会教案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3
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班会教案及反思我们中同学作为国家的小公民,社会的小仆人,同样也应当学法、懂法、守法的,以爱护我们自己的权益,不损害他人和社会的权益。
只有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长大后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班会,希望对您有所关怀。
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班会1教学目标:1,使同学了解相关法律学问,树立法制观念。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做品学兼优的好同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案例叙述,同学争论发言导入本课。
同学杨某,15岁。
学习较好,但贪慕虚荣,片面追求物质享受,常因没钱花而发愁。
一天中午12点左右,他到某市的中学后巷,见该校某男生一人回家,就手持小刀威逼该男生,迫使其交出财物。
勒索了该男生300元人民币,后被抓住。
杨某的行为构成勒索罪,被人民法院依法判处__徒刑100天。
2、争论明确:少年违法也判刑。
二、理论讲解,法律是治国的工具。
以法治国,是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方针,是社会进步,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必定要求。
三、联系生活。
1,你知道的法律有哪些?(《宪法》《刑法》《民法典》《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婚姻法》《继承法》《兵役法》《经济协议法》《环境爱护法》《义务训练法》《未成年人爱护法》《治安管理惩处条例》《管理法规》)2,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1)违反治安管理惩处条例的行为。
包括: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平安侵害公私财物妨害社会管理秩序。
(2)违反管理法规的行为。
(3)违反义务训练法的行为。
(4)违反环境爱护法的行为。
(5)民事侵权的行为。
3,现身说法,谈谈自己的一件违法小事。
四、学法用法。
1,小品表演:情景一:星期六早上,王丽的爸妈有急事外出,留下一些钱让她自己支配两天的生活。
王丽:哦,太棒了!自由了!她首先想到了去找同学玩,然而在王丽去找同学玩的路上,有一伙人拦住去路,威逼她交出钱来方可放过她,情急之中的王丽,会怎么应付这一场面呢(争论)。
遵纪守法,做 xx 小公民中队主题会遵纪守法,做xx 小公民中队主题会——四( 2)中队国旗下中队主题会中队辅导员 xx 中队长 xx活动目的1.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
2.结合学校以及班的实际,提出各项要求。
让《小学生行为规范》能够在学生中得到更好的贯彻落实,真正用规范来指导学生在社会上做文明的小公民。
活动形式讲故事、诵童谣、演小品、表演等。
活动准备节目排演,收集有关资料。
活动过程一、整理队伍1、中队长全体立正 ,各小队整队,清点人数。
2、小队长 :报告中队长,第x 小队原有 x 人,实到 x 人,报告完毕。
3、中队长 :接受你的报告,请归队。
4、中队长 :报告辅导员,四( 2)中队原有 57 人,实到 57 人,报告完毕,请指示。
5、辅导员 :接受你的报告,活动按中队委的计划进行,祝活动圆满成功。
二、活动开始1、中队长 :四( 2)中队“遵纪守法,做文明小公民”主题队会现在开始2、全体立正,岀旗、敬礼,礼毕。
1 / 43、全体立正,唱队歌。
4、有请主持人上场,大家掌声欢迎 !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万物复苏,春光明媚,阳光灿烂。
在这阳光明媚的四月,我们迎来了我们自己的主题班会——遵纪守法,做文明小公民。
各小队已经积极准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活动,下面请观看节目汇报。
5、主题节目表演(1)第 1 小队弟子就是学生,规就是规范。
《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规范。
下面请听第 2 小队诵读《弟子规》 ----出则悌(2)第 2 小队有规矩能成方圆,遵守纪律,做文明公民,可以使我们离成功更近。
下面请听第 3 小队同学讲名人守纪故事《按次序理发》,有一次列宁去克里姆林宫理发室理发。
当时,这个理发室只有两个理发师,忙不过来,很多人都坐着排队,等候理发。
列宁进去后,大家连忙让座,并且请列宁先理,可是列宁却微笑着对大家说“谢谢同志们的好意。
做遵纪守法小公民主题班会教案让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知法守法,刻不容缓,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做遵纪守法小公民主题班会教案,供大家参考。
做遵纪守法小公民主题班会1一、活动目的:1、使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自觉的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二、重难点:重点:使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难点: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活动准备:1、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
2、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
四、活动过程:1、主持人讲话: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和规章制度打交道,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园”。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只有遵守一系列的规矩才能有条有理,完善和谐。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全体公民都能做到遵纪守法,我们就能在一个文明美好的环境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今天我们召开“遵纪守法”主题班会,目的就是让我们从小学做自觉遵纪守法的小公民,长大后当个合格的公民。
2、了解法律知识:(1)主持人:法律就是一定的规则,它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从小知法、守法,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
那么,要想从小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孩子,首先要懂法。
主动学习一些法律常识。
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了,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知法、守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和自身的利益。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经常翻阅《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2)“我懂法”小学生必须知道的法律小知识一、小学生安全自护小常识1、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撞的危险。
2、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3、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4、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
第1篇一、班会主题争做守法好公民二、班会时间2022年10月25日三、班会地点学校多功能厅四、班会主持班主任:张老师五、班会参与人员全班同学及班主任六、班会流程1. 开场致辞2. 守法好公民的定义与重要性3. 守法好公民的典范事迹分享4. 学生代表发言5. 互动环节:法律知识问答6. 守法承诺宣誓7. 总结发言8. 班会结束七、班会内容1. 开场致辞张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的主题班会是为了让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守法的重要性,争做守法好公民。
下面,我宣布班会正式开始。
2. 守法好公民的定义与重要性张老师: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守法好公民。
守法好公民是指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自觉维护社会秩序,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人。
张老师:守法好公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我们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利益的基础。
其次,守法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和谐。
最后,守法也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有助于我们个人成长和发展。
3. 守法好公民的典范事迹分享张老师:下面,让我们来分享一些守法好公民的典范事迹。
(1)李明同学,平时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
(2)王华同学,热爱集体,关心他人,主动帮助老师管理班级,是班级的模范。
(3)张丽同学,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在校园内外都受到大家的尊敬。
4. 学生代表发言学生代表1:大家好!作为一名学生,我认为守法好公民首先要做到遵守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同时,还要关心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代表2:我觉得守法好公民还要做到诚信为本,言行一致。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言行一致,做到言行一致,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
5. 互动环节:法律知识问答张老师: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法律知识问答环节,请大家积极参与。
(问答环节)6. 守法承诺宣誓全体同学:我承诺,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努力学习,全面发展,为建设美好校园、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7. 总结发言张老师:今天的班会到此结束。
教案做守法小公民教案:培养守法的小公民一、教学目标:1.了解守法的重要性,明确成为守法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2.学习基本法律知识,掌握法律规定。
3.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守法习惯。
4.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守法的意义和重要性。
2.基本法律知识。
3.法律对公民的要求。
4.法律和道德的关系。
5.案例分析与解决问题。
三、教学过程:1.引入: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守法,以及为什么需要守法。
教师提出一些常见的守法和违法行为,让学生自己思考。
2.概念讲解:讲解守法的概念和重要性。
通过生动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守法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意义。
3.法律知识学习:讲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如交通法规、消防法、环保法等。
重点讲解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规定。
4.法律要求与公民义务:与学生讨论法律对公民的要求和义务,如尊重他人权利、维护公共秩序、保护环境等。
5.法律与道德:探讨法律和道德的关系,让学生明白守法不仅是法律规定的要求,也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6.案例分析与解决问题:给学生提供一些具体案例,让他们分析和讨论如何正确应对。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守法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和解释,向学生传授守法的知识和理念。
2.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观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的分析,让学生理解守法的重要性,学会正确应对问题。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价他们是否理解守法的重要性。
2.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评价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守法的意识。
六、教学提醒:1.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案例分析,提高他们的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师应注意与学生的互动,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3.教师应注意案例的选择,确保案例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
通过本教案,我们可以培养学生成为守法的小公民。
守法不仅是法律规定的要求,更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体现。
《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法治教案《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法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什么是遵纪守法,以及为什么要遵纪守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能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爱护法律的情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法律的意义和作用,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故事、案例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遵纪守法,为什么需要遵纪守法。
2.讲解新课:通过讲解法律法规、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法律法规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如何遵守法律法规。
3.巩固练习: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能力。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2.教学手段:PPT、视频、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小组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角色扮演模拟实际生活中的法律场景等。
2.作业:阅读相关法律法规文献,写一篇关于如何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法律知识的文章。
3.评价方式: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PPT:包括法律法规内容、案例分析等内容。
2.教学视频:播放相关法律法规宣传片、案例分析视频等。
3.图片资料:展示相关法律法规的图片、案例图片等。
4.教学工具:黑板、白板等教学工具辅助教学。
七、结论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遵纪守法,为什么要遵纪守法,以及如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掌握法律知识,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我是守法小公民)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的: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增强自觉性。
培养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做一个新世纪讲文明遵纪守法的好孩子。
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年少儿童是正在成长着的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代公民,现在这些小公民就要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法规,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懂得尊敬别人,讲究言语美、行为美……学会自己治理自己教育自己,学会安排和丰富自己的生活。
今天是全国法制宣传日。
我们二〔3〕班在此举行(我是守法小公民)主题班会,目的是让小公民早日成为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庞大动力。
二、法律小知识1、与小学生紧密相关的法律有哪些?(未成年人爱护法)(义务教育法)(预防未成年人X法)(婚姻家庭法)(治安治理处分法)(道路交通法)(刑法)等2、年少儿童受法律爱护的合法权益有:接受义务教育权、接受父母抚养权、爱护个人隐私权、维护人格尊严权、享受劳动爱护权、人身平安、财产继承权3、不满十周围岁的青年少实施了X的行为,其惩处的措施:治安处分劳动教养工读学校矫治三、如何遵守法律?1、育爱心善良的心是最好的法律——麦克莱对父母,我们要体谅他们的良苦用心,少惹他们生气,积极主动地援助父母做一些事,譬如:帮大人清扫卫生、涮碗、给刚回家的父母倒杯水等,尽力让他们省心放心,做一个懂事、争气的孩子;对老师,要理解他们的辛苦,认真遵守学校和班级纪律,不惹事生非,不给老师添乱子,并积极援助老师排扰解难;对同学,要珍惜友谊,多看同学优点,少挑毛病,互帮互学,团结友爱。
2、勤学习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 ----韩愈案例: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自幼苦练书法。
他每次写完字,都到自家门前的池塘里洗毛笔,时间长了,一池清水变成了一池墨水。
后来,人们就把这个池塘称为“墨池〞。
王羲之通过勤学苦练,总算成为著名的书法家,被人们称为“书圣〞。
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班会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班会作为一名小学生,在校园里,我们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之一,班会是培养学生道德素质和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遵纪守法”这一主题出发,探讨如何开展一场精彩的班会。
一、主题介绍1.1 遵纪守法意义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在校园里,遵纪守法不仅是维护校园秩序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健康成长的必备条件。
只有遵守规则、尊重他人、维护公共利益,才能让校园更加和谐、安全。
1.2 班会主题设计针对“遵纪守法”这一主题,可以设计以下活动内容:① 规则知识普及:通过游戏、小剧场等形式普及校规校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知识。
② 成功案例分享:邀请身边身边的“好学生”分享他们如何遵纪守法的经验和方法。
③ 规则自查:通过小组合作形式,检查班级、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④ 规则制定:让学生们自主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2.1 活动目标明确班会活动的目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策划活动内容。
本次班会活动旨在:①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意识,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②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校规校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知识。
③ 增强学生对班级规章制度的认同感和执行力。
2.2 活动材料准备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需要准备以下材料:① 小剧场道具:如服装、道具等。
② 游戏道具:如骰子、卡片等。
③ 班级规章制度表格:用于小组合作检查和改进班级规章制度。
④ PPT演示文稿:用于介绍校规校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知识。
三、活动实施3.1 活动流程本次班会活动的流程如下:① 主持人介绍主题,引导学生进入主题氛围。
② PPT演示文稿介绍校规校纪和国家法律法规知识。
③ 成功案例分享环节,邀请身边的“好学生”分享经验和方法。
④ 小组合作环节,检查班级、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⑤ 规则制定环节,让学生们自主参与班级规章制度的制定。
《争做守纪小学生》主题班会教案25篇第一篇:《争做守纪小学生》主题班会教案2“争做守纪小学生”主题班会教案一、活动目的:文明守纪是一个人的文化素养与精神风貌的总体表现,“讲文明、懂礼貌、守纪律”是每一位学生应具备的美德。
为了规范学生的一言一行,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学习氛围,召开了此次主题班会。
二、活动准备:1、《小学生行守则》2、找一找身边的文明守纪的事。
结合学习写一篇演讲稿。
3、老师准备《严守纪律歌》《文明守纪歌》三、活动过程:孔子说过:“不学礼,无以立”,文明礼仪是我们学习、生活的根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的纪律是学好文化知识的保障。
因此,做文明的小学生首先要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做到:尊师爱友,自律自强;诚实守法,文明礼貌;遵守公德,爱护公物。
同学们,你们已经步入人生最美的“季节”,阳光是你们的,希望是你们的,世界也是你们的!歌德说过: “要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总要从少年时代做起。
”文明是尊重别人,更是尊重自己,文明是一种无与伦比的美。
一花独秀不是春,光靠几个人是不行的,我们必须要共同努力,行动起来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小学生。
下面我们的做一个文明守纪的小学生主题班会活动开始。
(一)歌曲欣赏《严守纪律歌》《文明守纪歌》(出示课件)女:“纪律中有我,纪律中有你,纪律中才有无穷的战斗力”。
男:同学们, 风筝之所以飞得高,还得有地上那条紧连着的绳索;女:美玉之所以润泽,还在于一刀一凿的精雕细刻。
男:火车之所以跑得更快,是因为有了铁轨的约束, 严格的校规校纪才能让同学们飞得更高更远。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主题班会——合:做文明守纪的小学生。
(二)故事悟理①师讲故事古人有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很久以前,有个小和尚,想学会理发来帮寺庙的和尚剃发。
于是他就开始用冬瓜练习,只是每次打水洗冬瓜时总要顺手把剃刀插到冬瓜上。
没多久就学会了如何剃发,当他第一次帮人剃发,去打水洗头时,“顺手”把剃刀插了上去。
第1篇主题:懂法小公民,共建和谐校园时间:2023年X月X日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主持人:班主任参与人员:全体学生及部分家长代表一、班会开场(主持人开场白)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召开的主题班会是“懂法小公民,共建和谐校园”。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会懂法、守法,成为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下面,让我们正式开始今天的班会。
二、班会内容(一)法律知识普及1.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班主任首先向同学们介绍了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行为准则。
它维护了社会秩序,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2. 我国法律体系接着,班主任简要介绍了我国法律体系,包括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使同学们对我国的法律体系有了初步的认识。
3. 青少年应知应会的法律班主任重点讲解了青少年应知应会的法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使同学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二)案例分析1. 案例分析一班主任以一个真实的案例为引,讲述了小张因不懂法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故事。
通过这个案例,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不懂法带来的严重后果。
2. 案例分析二班主任又以一个校园欺凌的案例,引导同学们思考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合法权益。
(三)互动环节1. 法律知识问答班主任组织同学们进行法律知识问答,同学们积极参与,现场气氛活跃。
通过问答,同学们对法律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情景模拟班主任邀请几位同学进行情景模拟,模拟校园生活中的各种情境,让同学们学会如何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四)家长代表发言1. 家长代表一一位家长代表分享了家庭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懂法、守法的方法,提醒家长们在教育孩子时要注重法治教育。
2. 家长代表二另一位家长代表表示,作为家长,会积极配合学校,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法治环境。
三、班会总结(主持人总结)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法律知识、案例分析、互动环节和家长代表发言,使同学们对法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遵纪守法,学会做好小公民的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和法律意识,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公民意识。
二、教学重点:遵纪守法、做好小公民。
三、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
四、教学步骤:1、引入:(1)播放一段视频,视频里有人在路上乱扔垃圾、越红灯、占道行驶等违法行为,然后问学生这些行为的对错。
(2)告诉学生这些行为是错误的,应该遵守交通法规和环保规定。
2、讲解法律知识:(1)介绍交通规则、环保法律和其他一些法律法规。
(2)解释法律的作用是保护公民的权益、维护社会的稳定。
3、演示案例:给学生分组,每组分别提出一个案例,例如:一名同学撞了人,没有及时报警,或者是在学校里教室里随意涂写、损坏公共财物等。
4、引导讨论:就所提案例的问题进行讨论,问学生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达到法不容情、法不容私,做一个有良心的好公民的标准。
5、化解矛盾:假设在学生的实际行动中出现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谈话、调解等方式来解决问题,达到和谐处理。
6、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确道德和法律的区别,知道遵守法律和实行道德行为的重要性,强调了公民应该做好小的公民,做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人。
五、教学方式:1.课堂讲授2.案例分析3.小组讨论4.视频播放六、教学材料:1.交通法规2.环保法规3.其他相关法律知识4.案例分析七、教学评价:本课是一个针对小学生的法律与道德知识课程,目的是通过学习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道德观,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公民意识。
课程设置合理、教学方式清晰、重点突出。
整个课程高互动性、实践性强,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入地理解知识,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及家长的肯定。
严以律己,争做守法小公民班会一、班会主题。
严以律己,争做守法小公民。
二、班会目的。
1. 让同学们深刻理解自律和守法的重要性。
2. 引导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严以律己、遵守法律法规的好习惯。
3. 通过案例分析等方式,增强同学们辨别是非的能力,避免做出违法违规的行为。
三、班会流程。
(一)引入主题(5分钟)1. 班主任开场发言:“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法治的社会里,法律就像一个无形的大网,保护着我们,同时也约束着我们的行为。
而自律则是我们内心的一道防线,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今天,我们就来开展一次‘严以律己,争做守法小公民’的主题班会。
”2. 播放一段关于法治社会的小视频(可以是城市中交通有序、人们遵守公共场所规则等画面),让同学们直观地感受法治社会的秩序井然。
(二)什么是自律与守法(10分钟)1. 请一位同学上台演讲,演讲内容包括:- 解释自律的含义:自律就是自己约束自己,在没有他人监督的情况下,也能自觉遵守规则。
例如,每天按时起床、自觉完成作业等。
- 阐述守法的意义:法律是国家制定的行为规范,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
守法能保障我们的安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遵守交通法规可以避免交通事故,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2. 演讲结束后,班主任进行简单总结,强调自律是守法的内在动力,守法是自律在社会层面的体现。
(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班主任展示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可以是网络欺凌、盗窃、打架斗殴等案例),将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讨论。
- 案例一:小明在学校经常欺负同学,还索要同学的财物,后来被公安机关教育处罚。
- 案例二:小红在网络上散布不实谣言,对他人造成了不良影响,被追究法律责任。
2. 每个小组针对案例进行分析,讨论以下问题:- 这些行为为什么是违法的?- 这些青少年在行为上缺乏哪些自律的表现?- 如果自己遇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么做?3. 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我是守法小公民》班会教案《我是守法小公民》班会教案活动目的:让学生从小树立法律意识,知法守法,做守法小公民。
活动过程:一、导入主题少年儿童是正在成长着的我们伟大祖国的一代公民,现在这些小公民就要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国家规定的各项法律、法规,从小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懂得尊敬别人,讲究语言美、行为美……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教育自己,学会安排和丰富自己的生活。
为此我们一(4)班在此举行《我是守法的小公民》主题班会,旨在让小公民早日成为社会风气根本好转的.巨大动力。
二、介绍有关法律小知识你知道吗?在2002年的2月,中宣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广播影视总局等中央六部委联合制定,在3—18岁儿童中实施的“中国小公民道德建设计划”,把公民20字基本道德规范具体化为“五小”行动。
那我来问问大家,“五小”,是哪“五小”呢?“五小”:家庭小帮手/社会小标兵/同学小伙伴/环保小卫士/独立小主人对呀,我们在家要做父母的“小帮手”;在社会要做帮人律己的“小标兵”;在学校做与同学合作的“小伙伴”;在公共场所的“小卫士”;在少先队里做自动向上的“小主人”,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小公民啊!三、法律知识问答四、朗诵诗歌法制,您犹如艳阳一般,照在高峰峡谷,映亮在我们的心里,驱走了眼前的黑暗。
您犹如和风一般,吹遍了五湖四海,抛弃了脑海的污垢。
您犹如春雨一般,洒落在神州大地,渗进了每人的心田,滋润心田的良苗。
我们愿意失去的是金钱,成为贫穷的人,我们愿意失去的是权势,成为一个平民。
我们愿意失去的是青春,成为两鬓苍白的老人,可我们就是不可以失去您——法制。
那是因为是您给我们一个和平的世界,那是因为,是您给我们一个安定和兴盛的国家,那是因为,是您给我们美好的生活环境;那是因为,是您给我们一种平淡而安稳的生活。
所有的一切就因为有了您啊,——法制。
五、总结:同学们,法律离我们并不遥远,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已然清楚地告诉我们,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
做遵纪守法的小公民主题班会
一、活动目的:
1、使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2、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意识,自觉的遵纪守法,做合格小公民。
二、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加强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难点:让学生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有效地树立和维护学校良好的学风以及社会的稳定发展。
三、活动准备:
1、准备有关的法律知识材料。
2、收集有关遵纪守法的案例。
四、活动过程:
1、主持人讲话: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和规章制度打交道,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园”。
也就是说,我们的生活只有遵守一系列的规矩才能有条有理,完善和谐。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如果全体公民都能做到遵纪守法,我们就能在一个文明美好的环境里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今天我们召开“遵纪守法”主题班会,目的就是让我们从小学做自觉遵纪守法的小公民,长大后当个合格的公民。
2、了解法律知识:
(1)主持人:法律就是一定的规则,它告诉我们,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
从小知法、守法,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重要。
那么,要想从小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孩子,首先要懂法。
主动学习一些法律常识。
现在我们国家的法制建设越来越完善了,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知法、守法,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国家利益、公众利益和自身的利益。
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们应该经常翻阅《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规,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
(2)“我懂法”小学生必须知道的法律小知识
一、小学生安全自护小常识
1、在马路上要靠边走,走在中间会妨碍车辆的通行,还有被撞的危险。
2、如果是几个人一道走,要排好队靠边走,队伍应竖排,不要横着走,以免妨碍别人走路
3、走路时,不要边走边玩,也不要边走边看书
4、下雨天特别要注意前后的车辆,最好穿黄色的雨衣、雨鞋、雨伞等雨具,以引起驾驶员的注意。
打雨伞时,雨伞不要挡住视线。
更不能把雨伞当作对攻的玩具,以免刺伤人。
5、不要在马路上打闹、游戏、滑旱冰,容易出危险。
二、乘坐汽车时应注意的安全
1、不要将头、手伸出窗外。
2、不要把空罐头或其它垃圾扔出窗外,这样会污染环境,还会打到行人或是其它车辆,发生危险。
3、在车上不要到处乱跑,以防汽车刹车时,撞到硬物上。
4、上下车时要从右边,因为左边可能有车开过来。
5、下车时,先要确定后边没有车子来,才可以下车。
三、放学或双休日,选择活动场所活动时,应注意的问题
1、应到没有车辆通行的场地如公园、广场等地方去玩。
2、不要到正在施工的建筑工地上玩耍。
3、不要在离河太近的地方玩,以防掉进河里。
4、不要到小河塘里去游泳。
5、不要在马路上玩耍,既危险,又会妨碍交通。
3、辨别是非:
主持人:同学们都来自不同的家庭,所处的环境不同。
有的同学生活充实,学习目标明确,充满前进的动力,可有的同学整天无所事事,到处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刺激,做一些不该做的事。
比如,痴迷于打游戏机,看毫无意义的录像,打架斗殴等等。
从违纪到犯法,下坡路走得非常快。
这些原本单纯天真的同学,之所以一步步滑向罪恶的深渊,多数是因为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
同学们,你们在做事情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这件事对不对,该不该做。
情境一:虹虹到自选商场购物,看见一个装饰物很精致,趁售货员不在意,悄悄拿了放进自己的书包,若无其事地走出商场
情境二:小雨随老师、同学们到一旅游胜地秋游。
当他见到一棵古树上刻有名字,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也拿出小刀在树上刻上自己的大名,然后满意地离开。
情境三:小可听了税法宣传员的动员,回家后,劝爸爸买东西时记住开发票。
他爸爸说:“我们要发票干啥?又不能报销。
小可告诉爸爸:“这是避免商家偷税、漏税的好办法,也是为国家作贡献嘛。
”
以上情境,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
4、案例分析:
在某市,一个由几名未成年人临时凑成的绑架团伙绑架了某中学生小刚,正当他们打电话向被绑架人母亲索要6万元赎金时,被公安局刑警一举抓获。
据查,他们曾多次敲诈小刚,金额达1000多元。
三名犯罪嫌疑人中,最小的方某竟天真地问刑警:“把钱还给他(受害人),我可以走了吗?”
(1)主持人:请同学们根据这件事谈谈自己的感想?
(让学生感受到法律就在我们的身边,许多的时候是由于不知法,不懂法而造成的犯法犯罪的,学习有关的法律知识就非常的必要。
)
(2)讲讲自己身边的不遵纪守法的事情。
5、如何守法 :
主持人:守法,是每个公民必备的道德品质,是现代社会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只有大家增强法律意识,自觉守法,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1)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是做得比较好的?有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2)今后,你打算怎样去做一个合格的小公民?
五、活动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