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疗仪器规范操作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LDG-2-A 型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仪使用步骤第一步:询问患者有无禁忌症;第二步: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左下角),仪器蜂鸣三声进入初始状态;第三步:连接输出电极;第四步:电极的放置,(1)电极绒布浸透温水(不要拧的太干)套在电极上,注意:绒布面贴在黑胶片上,再贴于人体皮肤(黑胶片—绒布—皮肤),(2)一般放置于疼痛部位或两侧,最好对置摆放(注意:两电极不可同时置于心脏前后);第五步:依次选择处方、时间;第六步:调节输出电流(注意:1、一下一下的按动上下调节键,输出电流将单步递增或递减2、按住上下调节键超过0.5秒,输出电流连续递增或递减3、在操作时要询问患者的感觉,不能超过患者的最大耐受限度);第七步:治疗结束时,仪器发出蜂鸣16声,按任意键停止鸣叫,取下患者身上的电极后关机或治疗下一个患者。
若治疗过程中要停止,可以按住“下”调节键不放,电流会迅速降为0,蜂鸣声停止后,取下电极。
LGT-2000 电脑骨伤治疗仪使用步骤第一步:询问患者有无禁忌症;第二步:接通电源,连接电疗、磁疗插头(要将旋钮拧紧,M 为磁疗模式,F 为电疗模式); 第三步: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有读数,左面为磁疗显示,右面为电疗显示;第四步:调节磁疗模式转换键,M1为聚焦模式,M2为顺磁模式;第五步:调节电疗模式转换键,F1为治疗骨折模式,F2为治疗脊柱、颈、腰椎扭伤模式,F3为软组织损失、消肿、镇痛治疗模式;第六步:放置磁疗头、电疗电极片,(1)磁疗头的放置:置于病人患处,可以不接触皮肤(2)电极片的放置:按“交叉、对称”的原则紧贴于皮肤,使电极片与人体充分接触(按图连接);第七步:调节磁疗、电疗时间升降键(一般为40min/次,每天一次,22天为一疗程); 第八步:分别按磁疗、电疗启动/复位键;第九步:调节磁疗强度、频率升降键;第十步:调节电疗强度升降键,以患者能耐受为佳,调节频率升降键,一般与强度读数一致; 第十一步:治疗完毕,有蜂鸣,按下磁疗、电疗启动/复位键停止蜂鸣后,取下患者身上的磁疗头和电极片,治疗结束。
第1篇一、总则1.1 为确保针灸科仪器操作的规范性和安全性,提高针灸治疗效果,特制定本规程。
1.2 本规程适用于针灸科所有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管理。
1.3 使用本规程的人员应熟悉相关操作流程,并严格遵守。
二、仪器设备管理2.1 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2.2 仪器设备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如遇故障,应及时报修。
2.3 仪器设备使用完毕后,应关闭电源,放置在指定位置。
2.4 仪器设备应妥善保管,防止损坏、丢失。
三、操作规程3.1 针灸治疗仪操作规程3.1.1 准备工作(1)检查治疗仪外观是否完好,电源线、插头是否完好。
(2)将治疗仪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其稳定。
(3)将治疗仪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3.1.2 操作步骤(1)打开治疗仪开关,进入操作界面。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
(3)根据需要调整治疗参数,如电流强度、频率等。
(4)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身上相应穴位,确保电极片与皮肤接触良好。
(5)启动治疗程序,进行治疗。
(6)治疗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治疗。
3.1.3 结束操作(1)治疗结束后,关闭治疗仪开关。
(2)将电极片取下,妥善放置。
(3)整理治疗仪,关闭电源。
3.2 针灸艾灸仪操作规程3.2.1 准备工作(1)检查艾灸仪外观是否完好,电源线、插头是否完好。
(2)将艾灸仪放置在平稳的桌面上,确保其稳定。
(3)将艾灸仪电源插头插入电源插座。
3.2.2 操作步骤(1)打开艾灸仪开关,进入操作界面。
(2)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艾灸模式。
(3)将艾灸棒插入艾灸仪,调整艾灸棒长度。
(4)将艾灸棒对准患者身上相应穴位,确保艾灸棒与皮肤接触良好。
(5)启动艾灸程序,进行治疗。
(6)艾灸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艾灸。
3.2.3 结束操作(1)艾灸结束后,关闭艾灸仪开关。
(2)将艾灸棒取下,妥善放置。
(3)整理艾灸仪,关闭电源。
3.3 针灸电针仪操作规程3.3.1 准备工作(1)检查电针仪外观是否完好,电源线、插头是否完好。
中医定向理疗仪操作规范
(一)目的
通过中医药物及电频刺激,辅助治疗脑梗塞等患者脑细胞及肢体障碍等病情恢复。
(二)实施要点
1、评估患者是否需要中医定向辅助治疗。
2、操作要点
(1)连接电源线,接通电源,开机预热30分钟。
(2)将导联电极的插头插入所选择通道的输出插孔内。
(3)根据治疗的需要,通过温度调节旋钮选择适当温度档。
(4)设置治疗时间。
(5)根据不同病症选择贴片。
(6)将被药物浸湿的贴片平整贴附于疾病的对应穴位或体表投影,上面放置电极,用手轻托,防止脱落,切忌不能用力按压或绷带过紧挤压;否则可能会导致皮肤灼伤。
(7)按动“开始”键启动治疗。
按动增加键“+”,逐步调节剂量,当患者刚刚有脉动感和轻微的刺激感时停止增加,按动减少键“-”减小剂量到患者几乎无感觉为止。
(8)电极放置位置一般在病变部位对应穴位点、疼痛点、阿是穴、经络穴位,肌肉两侧或遵医嘱放置。
(9)在治疗过程中时间不能修改,若患者有不适感觉,可直接按停止键停止治疗。
(10)治疗停止仪器会自动切断输出电流,并有声音提示。
停止后其时间、剂量的显示均回到开机的初始状态。
(11)取下电极和贴片,关闭电源开关。
(三)注意事项
1、操作时注意选择合适体位。
2、治疗后予消毒液擦拭叩击头、机身、导线等,定期专人进行机器维护和保养。
3、贴片切忌不能用力按压或绷带过紧挤压;否则可能会导致皮肤灼伤。
4、病人监测导线多,应注意导线的固定与松脱。
高频电疗仪操作手册一、引言高频电疗仪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物理疗法设备,广泛应用于医疗机构以及康复中心。
本操作手册旨在为用户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南,以保证正确、安全地操作高频电疗仪,发挥其最佳的治疗效果。
二、设备介绍高频电疗仪是一种便携式设备,包括主机、电极、导线等组成部分。
主机面板上设有触摸屏和操作按钮,用于控制设备的各项功能。
三、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a) 将高频电疗仪放置在平稳的工作台面上,确保设备稳固不会滑动。
b) 打开电源开关,确保设备供电正常。
c) 检查设备连接,确保电极与导线连接牢固可靠。
2. 设定治疗参数a) 打开高频电疗仪的触摸屏。
b) 根据医生的建议或治疗方案,设定合适的治疗参数,包括治疗时间、频率、功率等。
c) 确认设定无误后,按下确认按钮。
3. 准备治疗区域a) 清洁并消毒治疗区域,以确保治疗的卫生和安全。
b) 使用无菌的电极进行治疗。
c) 将电极正确地贴附在患者的皮肤上,确保紧密接触。
4. 开始治疗a) 按下开始治疗按钮,高频电疗仪开始工作。
b) 根据设定的治疗参数,设备将发出相应的高频电疗波,并传递到患者的身体部位。
c) 患者应保持舒适的姿势,并配合治疗师的指导进行治疗。
5. 治疗结束a) 治疗结束时,高频电疗仪会自动停止工作。
b) 关闭电源开关,断开电极与设备的连接。
c) 清洁和消毒电极以及导线,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和安全。
四、注意事项1. 在操作高频电疗仪之前,务必仔细阅读设备的用户手册,并按照操作指南进行操作。
2. 治疗参数的设定应根据医生的建议或治疗方案进行,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治疗参数设置。
3. 患者在接受高频电疗治疗时,应注意配合治疗师的指导,保持舒适的姿势,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或紧张。
4. 高频电疗仪只能由专业的医疗人员或经过培训的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操作或私自调节治疗参数。
5. 设备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以确保设备的卫生和安全。
五、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高频电疗仪的电源线、电极和连接线是否存在磨损或松动,并及时更换或修复。
仪器操作使用说明开/关→定时间→调功能→加强度(+,-)①针灸:(用白色的粘贴片)将导线插入两个白色贴片中,贴在身体的痛处,定时间(10、20、30分钟)调功能(任意功能)加强度即可。
②拔罐:将黑色磁圈套入两个罐中,将导线插入黑色磁圈的两个小孔,拔在痛处,定时间(15分钟)调功能(罐疗)加强度即可。
③热敷:(用大片的发热板)用药酒或水浸湿热敷板,贴入痛处。
定时间(10、20、30分钟)调功能(任意功能)加强度,另按热疗(低、中、高)。
④足疗:将导线插入两个足疗鞋的前端的小孔,穿在脚上就可以了。
定时间(20、30分钟)调功能(足疗)加强度即可。
水针足浴(用两个塑料盆或桶盛满热水,水里放生姜、盐、红花、枸杞等药材)将足疗鞋插入导线放入水中,双脚踩上鞋子治疗就可以了。
⑤超声波:将超声波插入超声波孔,导出(用玉兰油美白霜或膏状的护肤品),导入(用补水的导入),定时间(任意时间),调超声波(低、中、高),在脸上涂抹就行。
⑥光波:将光波线插入光波孔,将光波另一头插入鼻孔,定时间(10、20分钟),调光波(低、中、高)就可以了。
⑦丰胸电极:将导线插入丰胸电极片的小孔内,在用甘油涂在电极片的黑色面上放在增生处,定时间(20分钟)调功能(针灸)加强度即可。
⑧眼疗:将导线插入眼疗两端的插孔内,戴在眼睛上,调到眼疗功能。
加减强度即可。
⑨动脉硬化:颈部治疗针灸取穴(风池、大椎、血压点、)手臂取穴(内关、外关、曲池、)脚底足疗注意事项:1.女性经期禁止腰部以下治疗。
2.孕妇禁用。
3.皮肤严重过敏的人禁用。
药酒配方:红花10g、生姜20g、防风10g、透骨草10g、艾叶20g、白酒(50度以上)一瓶,浸泡一周即可使用(外用药酒切勿内服)常见病治疗指南1、高血压:用白色针灸贴针灸内关穴曲池穴血压点足疗即可。
2、肩周炎:拔针灸罐将热敷板放在拔罐的地方热敷即可。
3、膝关节炎:用热敷板贴在膝眼以内,加强度即可。
4、颈椎病:用白色针灸贴放在斜方肌再拔罐再做药物渗透即可。
理疗仪器正确操作方法理疗仪器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疗法工具,用于治疗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和康复训练。
正确操作理疗仪器对于疗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详细介绍理疗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一、仪器准备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选择合适的理疗仪器: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目的选择合适的理疗仪器。
常见的理疗仪器包括电子脉冲仪、热疗仪、超声波仪等。
2.确认仪器和附件齐全:检查所需的仪器和附件是否齐全,如电极贴片、导联线、超声波透头等。
3.检查仪器设备完好:确认仪器设备功能正常,没有损坏和松动的部件。
4.清洁和消毒:使用前需仔细清洁和消毒仪器,以确保使用安全和卫生。
二、操作理疗仪器的要点1.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治疗参数: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目标,选择合适的治疗参数,如频率、强度、治疗时间等。
2.确保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在治疗前需告知患者治疗的目的和过程,并确保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安全。
3.正确放置电极贴片:使用电子脉冲仪时,将电极贴片正确粘贴在患者的皮肤上,确保良好的接触和导电。
4.正确使用导联线:将导联线正确连接到仪器和电极贴片上,并注意导联线的插入口方向。
5.超声波透头使用要领:使用超声波仪时,需涂抹适量的导电介质,然后将透头与患者的皮肤保持适当的接触,保持透头平稳移动以避免损伤。
6.操作仪器前确保干燥:使用热疗仪时,需先将仪器加热至适当的温度后再使用,并确保仪器表面干燥,避免烫伤。
7.遵循使用说明书:仔细阅读理疗仪器的使用说明书,按照说明书的要求和步骤操作,避免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
三、操作注意事项1.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在操作理疗仪器时,需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不得擅自调整治疗参数和设备设置,以免对患者造成伤害。
2.保持仪器设备的清洁和维护:定期对理疗仪器进行清洁和维护,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功能和使用寿命。
4.避免使用于敏感部位:避免将电子脉冲仪或超声波仪等理疗仪器直接应用于敏感部位,如眼睛、脖子、心脏等。
5.慎重选择使用时间: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时间和次数,不可过度或过短地使用理疗仪器。
理疗仪器正确操作方法理疗仪器是一种运用物理能量的医疗工具,常用于康复和治疗。
正确操作理疗仪器非常重要,可以确保治疗效果的最大化并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
以下是一些常见理疗仪器的正确操作方法。
1.理疗仪梳理机:理疗仪梳理机主要用于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疲劳、舒缓压力等。
正确操作步骤如下:1)确认设备的工作电压适合您所在地区。
2)检查设备是否连接稳固,电线是否损坏。
3)使用前,先将设备放在地面上,确保设备稳固,以防移动时发生意外伤害。
4)插入电源适配器,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5)打开开关,选择合适的梳理模式和梳理强度。
通常,从低强度开始,并根据需要逐渐增加。
根据不同身体部位的需求,调整梳理模式,例如滚轮、震动或按摩。
6)将设备放置在需要理疗的部位,缓慢移动设备,确保每个部位都得到充分的理疗。
7)使用后,关闭设备开关,拔出电源适配器。
清洁并储存设备。
2.理疗仪电动按摩器:电动按摩器用于舒缓肌肉压力、改善血液循环和缓解肌肉疼痛。
正确操作步骤如下:1)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电源是否充足。
2)清洁并消毒按摩头部,确保卫生。
3)插入电源适配器或电池,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4)在需要按摩的部位上涂上适量的按摩油或乳液,以防止皮肤摩擦。
5)选择合适的按摩模式和强度。
根据个人的需求和健康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按摩方式和强度。
6)将设备放置在需要按摩的部位,适度施加压力,缓慢移动设备。
7)避免长时间在同一部位停留,以免对皮肤造成伤害。
8)按摩完成后,关闭设备开关,拔掉电源适配器或电池。
清洁并储存设备。
3.理疗仪光疗仪:光疗仪主要用于治疗皮肤问题,如痤疮、疤痕和色素沉着等。
正确操作步骤如下:1)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并确保电源适配器正常连接。
2)清洁并消毒治疗部位,确保卫生。
3)根据个人需求和光疗机的性能,选择合适的治疗光波。
4)将光疗仪适度靠近或直接接触治疗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
距离和治疗时间应根据光疗仪的指示和建议进行调整。
5)按照设备说明使用治疗模式。
康复理疗设备操作规范-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康复理疗设备的操作规范立体动态干扰电操作规程1.首先检查仪器各电线连接是否正确,机器功能是否良好,然后开电源开关,2.治疗疗前先详细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疼痛部位后,暴露治疗部位皮肤。
3.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而选用适合的吸附电极。
为了达到三路电流真正的立体交叉,必须注意电极放置的方向。
对置法:在治疗部位的上下或两侧反方向放置(导线同向放置);并置法:在治疗部位的同方向放置(导线向两边放置);4.调节治疗模式,再缓慢调节输出强度,以病人能感到舒适耐受为宜,治疗时间为30分钟,5.治疗结束后,仪器会自动关闭电流输出,取下电极,整理床铺。
注意事项:1.治疗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局部疼痛不适时,应认真检查后处理。
2.皮肤有感染,溃疡时不适合做本治疗。
做完一个病人后,电极衬垫要更换,防止交叉感染。
骨疗操作规程操作规程:1.首先检查仪器各电线连接是否正确,机器功能是否良好,然后开电源开关,2.治疗疗前先详细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疼痛部位后,暴露治疗部位皮肤。
3.根据治疗部位的大小而选用适合的吸附电极,将电极板套入消过毒的衬垫中。
将4小块渗有“骨伤愈合治疗液”柔巾纸贴敷在衬垫上;按并置法放在患处周围(骨折两端),然后用弹性绷带固定在患处周围。
4.调节治疗模式,再缓慢调节输出强度,以病人能感到舒适耐受为宜,治疗时间为30分钟,5.治疗结束后,仪器会自动关闭电流输出,取下电极,整理床铺。
注意事项:1.电极板不可自行剪裁或用代用品,如有破损,应立即更换。
2.心脏、孕妇腹部禁止放置电极。
3.保持主机清洁,电极板不能折叠。
4.治疗时应密切注意病人病情变化,如有局部疼痛不适时,应认真检查后处理。
禁忌症:急性化脓性炎症、出血倾向、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结核病灶及体温调节障碍、感觉障碍者。
蜡疗机操作规程1.首先检查蜡疗机功能时否正常,并将蜡放入蜡机内至完全溶解后方可开始为病人做治疗。
红外线治疗仪操作流程红外线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仪器,可以用于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等。
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发挥治疗仪的最大效果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红外线治疗仪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这一设备。
第一步,准备工作。
在使用红外线治疗仪之前,首先要进行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治疗仪的电源线插座和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
其次,要检查治疗仪的外壳是否有损坏,以及线路是否正常。
最后,要清洁治疗仪的治疗头,确保其表面干净。
第二步,设置治疗参数。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治疗仪的参数。
首先要选择适合的治疗时间,一般情况下,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一般10-30分钟为宜。
其次,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功率,一般情况下,功率不宜过大,以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最后,要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一般有连续模式和脉冲模式可供选择。
第三步,进行治疗。
当设置好治疗参数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治疗了。
首先要将治疗头对准患者的病灶部位,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为5-10厘米。
然后打开治疗仪的电源开关,开始进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一旦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治疗。
第四步,结束治疗。
当治疗时间到达设定的时间后,应立即关闭治疗仪的电源开关,结束治疗。
然后将治疗头清洁干净,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最后,要对治疗仪进行清洁和消毒,以保证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总结。
红外线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仪器,正确的操作流程对于发挥治疗仪的最大效果非常重要。
在操作红外线治疗仪时,首先要进行准备工作,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治疗参数,接着进行治疗,最后结束治疗并对治疗仪进行清洁和消毒。
希望以上操作流程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使用红外线治疗仪,发挥其最大的治疗效果。
理疗仪器的操作方法
理疗仪器的操作方法可能会因不同类型的设备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见理疗仪器的基本操作步骤:
1. 首先,确保理疗仪器已经准备好使用。
将设备连接到电源,并根据需要调整电源开关和相关设置。
2. 接下来,根据设备和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模式。
一些设备可能会提供不同的模式和程序,比如推拿、按摩、电刺激等。
根据个人需要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当的模式。
3. 连接适当的治疗头或电极片。
这些治疗头或电极片负责传递治疗的电流、振动或热能。
确保它们与设备的插口连接牢固,以免出现意外断开或短路。
4. 将治疗头或电极片正确地放置在身体上。
根据治疗需要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当的部位进行治疗。
有些设备可能会提供特定的位置指南或图示,请遵循相关指示。
5. 开始治疗。
根据设备的功能和使用说明,按下相关治疗按钮或旋钮,开始进行治疗。
可能需要设置治疗时长和强度,以及调整其他参数。
请确保操作时轻柔,不要过度以免造成不适或损伤。
6. 在治疗过程中,时刻留意身体的反应。
如果出现异常不适、过敏或疼痛,应立即停止治疗并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
7. 治疗结束后,按下设备的关闭按钮,并将设备与电源断开连接。
重要提示:
在操作理疗仪器之前应详细阅读设备的使用说明和安全警告。
如果您没有使用理疗仪器的经验,或者有特定的健康问题,请务必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和指导。
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流程:1.将电源插头座插入220V插座,开启电源开关,第一次开机预热10min左右,即可进行治疗。
2.3.照射时间:30min每次,每日1次,10下一疗程。
3.1.2.在治疗部位根据病情选好治疗点3.开机,设置好治疗时间、治疗功率,偏振光治疗头紧贴患部,治疗头距患部10厘米左右,按启动键开始治疗。
禁忌症:1.禁对眼睛、性腺部、阴部、孕妇腹部进行照射2.禁对光线过敏者,出血性疾病患者3.新生儿、婴儿4.恶性肿瘤,心脏病安装起搏器者5.医嘱认为不适宜者注意事项:1.最大功率照射部位同一部位时间过长会引起烫伤2.照射2—3分钟后应及时询问患者感受,随时调整功率,谨防烫伤。
若出现水泡,自然恢复即可3.黑色素瘤、褐斑时谨防烫伤4.避免用黑颜色标记照射部位。
标记应环绕照射部位并垂直于照射光斑之外,勿与照射部位重叠1.将“电热垫”插头插入仪器“电热输出”插口中2.电热垫方垫放入电热垫固定套内,根据治疗部位的不同将电热垫放在患者接受热疗部位(贴身衣物不易过厚),用固定带捆扎固定,不易心脏病或心脏起搏器植入者;对电流不耐受或不自愿者;癫痫患者或精神严重障碍者;治疗部位皮肤破损、局部炎症、体内有金属异物以及皮肤感觉异常者;孕妇及10周岁以下儿童。
电脑中频治疗仪操作流程:1.开启电源,输出旋钮应在零位,患者取舒适体位,暴露施治部位,冬季应注意保暖;2.选好电极、衬垫,确定放置方法,先将衬垫用水浸湿,金属板极不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3.缓慢增加电流,至患者最大耐受量为止;4.5.6.1.急性湿疹2.出血倾向性疾病3.恶性肿瘤4.急性炎症5.局部金属异物 6.植入心脏起搏器 7.孕妇下腹部氧气瓶操作流程:使用前的准备和检查:使用前必须到法定的医用氧气站充装氧气。
检查氧气储量、打开气瓶开关,观察氧压表的指示即可知储氧瓶内的储氧量,如压力氧量小于0.05-0.1MPa时应补充医用氧气。
加湿器的使用1.使用时拧下上盖,往加湿器中加入蒸馏水或冷开水至上下水位标线之间,拧紧上盖,水位低于下标线时及时补加水。
理疗仪器使用步骤各种理疗仪的使用步骤参考LDG-2-A型立体动态干扰电疗仪使用步骤1.询问患者有无禁忌症;2.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左下角),仪器蜂鸣三声进入初始状态;3.连接输出电极;4.电极的放置,(1)电极绒布浸透温水(不要拧的太干)套在电极上,注意:绒布面贴在黑胶片上,再贴于人体皮肤(黑胶片—绒布—皮肤),(2)一般放置于疼痛部位或两侧,最好对置摆放(注意:两电极不可同时置于心脏前后);5.依次选择处方.时间;6.调节输出电流(注意:1.一下一下的按动上下调节键,输出电流将单步递增或递减2.按住上下调节键超过0.5秒,输出电流连续递增或递减3.在操作时要询问患者的感觉,不能超过患者的最大耐受限度);7.治疗结束时,仪器发出蜂鸣。
16声,按任意键停止鸣叫,取下患者身上的电极后关机或治疗下一个患者。
若治疗过程中要停止,可以按住“下”调节键不放,电流会迅速降为0,蜂鸣声停止后,取下电极。
适应症:周围神经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神经麻痹和肌肉萎缩、神经痛,骨关节、软组织疾患,术后肠粘连,注射后硬结,缺血性肌痉挛,尿潴留及妇科的慢性炎症。
禁忌症: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孕妇下腹部、局部的金属异物、严重心脏病等。
LGT-2000 电脑骨伤治疗仪使用步骤1.询问患者有无禁忌症(急性炎症、出血倾向、严重心脏病等);2.接通电源,连接电疗.磁疗插头(要将旋钮拧紧,M为磁疗模式,F为电疗模式);3.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有读数,左面为磁疗显示,右面为电疗显示;4.调节磁疗模式转换键,M1为聚焦模式,M2为顺磁模式;5.调节电疗模式转换键,F1为治疗骨折模式,F2为治疗脊柱.颈.腰椎扭伤模式,F3为软组织损失.消肿.镇痛治疗模式;6.放置磁疗头.电疗电极片,(1)磁疗头的放置:置于病人患处,可以不接触皮肤(2)电极片的放置:按“交叉.对称”的原则紧贴于皮肤,使电极片与人体充分接触。
7.调节磁疗.电疗时间升降键(一般为40min/次,每天一次,22天为一疗程);8.分别按磁疗.电疗启动/复位键;9.调节磁疗强度.频率升降键;10.调节电疗强度升降键,以患者能耐受为佳,调节频率升降键,一般与强度读数一致;11.治疗完毕,有蜂鸣,按下磁疗.电疗启动/复位键停止蜂鸣后,取下患者身上的磁疗头和电极片,治疗结束。
中医光疗技术操作规范红外线治疗仪操作规范一、评估和观察要点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皮肤情况。
2.治疗前明确治疗部位,检查局部皮肤情况,注意有无疤痕或知觉异常情况,局部有膏药或敷料等应去除。
3.治疗中要经常询问患者感觉和观察局部反应,随时调整灯距,防止烫伤,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二适应症适用于痹症(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冠心病、心绞痛)、寒湿性腰痛、胃脘痛(虚寒证、寒凝症)、颈椎病、痛经、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前列腺炎、中风后遗症、疥疮肿痛、结块肿块、伤口愈合、骨质增生、伤口轻度感染促进感染消散等治疗。
三.操作流程:携用物至床旁→查对→解释操作的目的,方法→连接红外线治疗仪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检查红外线治疗仪性能及导线连接是否正常→患者取舒适体位,裸露照射部位→检查红外线照射部位对温热感是否正常将灯移至照射部位的上方或侧方,距离一般如下:功率500W以上。
灯距应在50~60cm以上;功率250~300W,灯距在30~40cm;功率200W以下,灯距在20cm左右→交待注意事项(应用局部时,红外线通电后3~5分钟,应询问患者的温热感是否适宜,红外线每次照射15~30分钟,每日1~2次)→手消~记录红外线治疗时间。
停红外线治疗仪时:先向患者解释说明,取得合作→关闭电源→整理导联线,清洁、红外线治疗仪,防尘保护→手消→清洁消毒腹部伤口皮肤,更换敷料→协助患者穿衣→整理床单元及用物,红外线治疗仪。
四.注意事项(1)使用前或长期放置使用应检查导线有无破损现象,如导线有破损现象,必须更换后才能使用。
(2)治疗器使用的电源插座,必须是有可靠接地线的三孔电源插座。
(3)使用时严禁触摸照射头网罩内的治疗板和其它几件,以免被烫伤或引起触电事故。
(4)请勿让儿童和神志不清这操作使用或接近加热头。
(5)首次或较长时间,照射头可能出现冒白气(烟)的现象,这是照射头保温材料吸潮所至,待预热一段时间后会自行消失。
(6)治疗器出现损伤或故障时,请勿自行带电修理,可与本公司或当地销售部门及指定维修部门联系维修。
LDG-2-A 型 立体动态干扰电疗仪使用步骤1.询问患者有无禁忌症;2.打开电源开关(仪器左下角),仪器蜂鸣三声进入初始状态;3.连接输出电极;4.电极的放置,(1)电极绒布浸透温水(不要拧的太干)套在电极上,注意:绒布面贴在黑胶片上,再贴于人体皮肤(黑胶片—绒布—皮肤),(2)一般放置于疼痛部位或两侧,最好对置摆放(注意:两电极不可同时置于心脏前后);5.依次选择处方.时间;6.调节输出电流(注意:1.一下一下的按动上下调节键,输出电流将单步递增或递减2.按住上下调节键超过0.5秒,输出电流连续递增或递减3.在操作时要询问患者的感觉,不能超过患者的最大耐受限度);7.治疗结束时,仪器发出蜂鸣16声,按任意键停止鸣叫,取下患者身上的电极后关机或治疗下一个患者。
若治疗过程中要停止,可以按住“下”调节键不放,电流会迅速降为0,蜂鸣声停止后,取下电极。
适应症:周围神经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神经麻痹和肌肉萎缩、神经痛,骨关节、软组织疾患,术后肠粘连,注射后硬结,缺血性肌痉挛,尿潴留及妇科的慢性炎症。
禁忌症:急性炎症、出血倾向、孕妇下腹部、局部的金属异物、严重心脏病等。
LGT-2000 电脑骨伤治疗仪使用步骤1.询问患者有无禁忌症(急性炎症、出血倾向、严重心脏病等);2.接通电源,连接电疗.磁疗插头(要将旋钮拧紧,M 为磁疗模式,F 为电疗模式);3.打开电源开关,显示屏有读数,左面为磁疗显示,右面为电疗显示;4.调节磁疗模式转换键,M1为聚焦模式,M2为顺磁模式;5.调节电疗模式转换键,F1为治疗骨折模式,F2为治疗脊柱.颈.腰椎扭伤模式,F3为软组织损失.消肿.镇痛治疗模式;6.放置磁疗头.电疗电极片,(1)磁疗头的放置:置于病人患处,可以不接触皮肤(2)电极片的放置:按“交叉.对称”的原则紧贴于皮肤,使电极片与人体充分接触(按图连接);7.调节磁疗.电疗时间升降键(一般为40min/次,每天一次,22天为一疗程);8.分别按磁疗.电疗启动/复位键;9.调节磁疗强度.频率升降键;10.调节电疗强度升降键,以患者能耐受为佳,调节频率升降键,一般与强度读数一致;11.治疗完毕,有蜂鸣,按下磁疗.电疗启动/复位键停止蜂鸣后,取下患者身上的磁疗头和电极片,治疗结束。
中频治疗仪操作说明中频治疗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常用于理疗和康复治疗中,具有提高血液循环、缓解疼痛和促进伤口愈合等作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中频治疗仪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在正式操作中频治疗仪之前,需要先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包括电源是否接通,仪器是否显示正常等。
接下来,清洁治疗区域,确保皮肤干净和无刺激物。
2. 设置治疗参数:中频治疗仪通常有多种治疗参数可供选择,如频率、强度和治疗时间等。
根据具体需要,通过按键或旋钮来设置合适的治疗参数。
建议在使用前先咨询专业人士或医生,以了解适合您个人情况的治疗参数。
3. 开启治疗仪:确定治疗参数设置无误后,将中频治疗仪开关调至打开位置。
此时,治疗仪将开始发出中频电流。
务必确保仪器连接稳固,并保持安全距离,避免触碰患者以外的区域。
4. 设置治疗时间:根据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设置合适的治疗时间。
一般情况下,治疗时间会因不同疾病或治疗需求而异,可以从几分钟到几十分钟不等。
确保治疗时间的合理设定,以避免过长或过短的治疗时间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不适。
5. 开始治疗:将治疗仪放置在适当位置,保持仪器与皮肤的接触。
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在特定部位或范围进行治疗。
务必确保治疗过程中患者舒适以及仪器的安全性。
6. 治疗结束:在设定的治疗时间到达后,将中频治疗仪开关调至关闭位置。
治疗结束后,拔掉设备的电源线,并清洁治疗区域。
二、注意事项:1. 请遵循医生或专业人士的建议:在使用中频治疗仪之前,请咨询医生或专业人士的意见。
他们可以根据您的具体情况,提供合适的治疗参数和方案。
2. 避免长时间使用:中频治疗仪属于医疗设备,治疗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对身体造成负面影响。
请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执行治疗时间,并及时通知医生如有不适。
3. 避免在破损或敏感皮肤上使用:中频治疗仪通常适用于健康的皮肤,若皮肤有破损、受伤或存在敏感问题,请避免使用治疗仪。
理疗仪器规范操作操作基本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调制中频电疗法操作方法1将仪器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选择适宜大小的电极,再接上输出导线,然后将电极放置在病人相应的治疗部位上,如有需要用胶带固定。
3根据疾病诊断选择治疗所需要的程序处方。
4根据病人肌肉收缩情况调节电流输出,使之达到治疗所需的适宜强度(可按病人的感觉与耐受度调节电流量,以引起明显肌肉收缩,病人可以耐受为度)。
5仪器提示音响表示治疗结束,取下电极,关闭电源。
(禁止在病人身上开关电源)。
中频电极的放置方法根据处方选择贴放的位置,贴放位置为肌腹运动点的位置,方向与肌肉走向相同。
常用电极的贴放位置:1 中风偏瘫:上肢:肩胛提肌,三角肌,肱三头肌,腕伸肌;下肢:臀大肌,股直肌,胫骨前肌外侧缘,腓骨长短肌。
选用“电刺激强化肌肉”处方(一康牌中频电疗仪选取“电体操”处方)。
2 四肢瘫:上肢:肱三头肌-腕伸肌,下肢:股直肌-胫骨前肌外侧缘,左右侧各一组。
处方选择与偏瘫相同。
3 双下肢瘫:竖脊肌、臀大肌、股直肌、胫骨前肌外侧缘。
处方选择与偏瘫相同。
4 尿潴留:腰骶部脊柱两旁、下腹部双侧腹股沟内侧缘。
选用“尿潴留”处方或“功能性电刺激”处方。
痉挛机操作规范1将仪器接通电源并开启仪器,检查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确保电流输出旋钮归零。
2选择适当的治疗参数,选择适宜大小的电极,接上输出导线与仪器连接,然后将电极放置在病人相应的治疗部位上,如有需要用胶带固定。
3根据病人肌肉收缩情况调节电流输出,使之达到治疗所需的适宜强度(可按病人的感觉与耐受度调节电流,以引起肌肉收缩病人可以耐受为度),痉挛肌刺激电流量应少于拮抗肌刺激电流量。
4治疗结束后,降低电流强度至零,取下电极,关闭电源。
(禁止在病人身上开关电源)痉挛机电极的放置方法1 当用于痉挛肌治疗时按处方严格执行,A线的两个电极置于痉挛肌的两端肌腱上;B线的两个电极置于拮抗肌的肌腹上,将电极有序排列,以便电流纵向通过肌肉或肌群。
16、特定电磁波治疗仪操作规程将治疗仪通电,预热 3一 5分钟,即可治疗使用。
将辐射器直接照射治疗的穴位或治疗的部位,其照射部位必须完全裸露。
照射距离一般为15-25Cm。
同时以患者感觉进行适当调整。
可以参考本手册进行取穴治疗,可以单穴治疗,也可以取几个相应的穴位进行配穴治疗。
对于皮肤性疾病、冻伤、创伤及烧伤等伤口愈合的治疗可以直接照射病灶部位,每个穴位或部位每次照射时间一般为 30-40分钟。
每天 1-2次, 6-8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为 3-5天。
保健疗法:人体主要保健穴位及其功能。
1 、足三里穴功能:健牌和胃、消积化滞、调理气血、疏风化湿、通经活络、扶正培元。
2、关元穴功能:湿肾益精、回阳补气、调理冲任、理气除寒。
3、气海穴功能:益肾固精、开元补气、调理冲任。
4、阴陵泉穴功能:健脾利湿、调补肚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
5、三阴交穴功能:健脾和胃、调补肚肾、行气活血、疏经通络(本穴位孕妇禁用)6、膏盲穴功能:养阳清肺、补虚消损。
7、命门穴劝能:益阳益肾、强壮腰膝、固精正滞、疏经通络。
8、肾俞穴功能:滋阴壮阳、补肾益气、利水消肿。
保健疗法每次照射时间一般为20 一 25 分钟,每天睡前—次,10〜15 一天为一个疗程,疗怪同月为 3-4天。
该疗法适用于身体虚弱及久病初愈者,也适用于消除疲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防止疾病发生。
【禁忌】1 、照射部位必须完全裸露,否则影响疗效;2、使用时禁止温度过高、距离太近(间隔15厘米以外),避免烫伤;3、照射面部时,应对双目采取保护措施,一面发生眼球干涩现象;4、无神经知觉患者,严禁独自使用。
15、低中频电子脉冲治疗仪1、一般情况,每日 1-2 次,每次使用时间 30 分钟;2、饭前饭后一小时使用;3、仪器有两路输出,可以同时供两人使用,也可以一个人同时理疗两个部位;4、两电极片放置留有一定距离,以免两电极片的药棉相碰造成短路,失去疗效;5、本品使用强度一切以人体能承受为宜,温度和脉冲均由小调到适应值。
操作基本方案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调制中频电疗法操作方法
1将仪器接通电源,检查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选择适宜大小的电极,再接上输出导线,然后将电极放置在病人相应的治疗部位上,如有需要用胶带固定。
3根据疾病诊断选择治疗所需要的程序处方。
4根据病人肌肉收缩情况调节电流输出,使之达到治疗所需的适宜强度(可按病人的感觉与耐受度调节电流量,以引起明显肌肉收缩,病人可以耐受为度)。
5仪器提示音响表示治疗结束,取下电极,关闭电源。
(禁止在病人身上开关电源)。
中频电极的放置方法
根据处方选择贴放的位置,贴放位置为肌腹运动点的位置,方向与肌肉走向相同。
常用电极的贴放位置:
1 中风偏瘫:上肢:肩胛提肌,三角肌,肱三头肌,腕伸肌;下肢:臀大肌,股直肌,胫骨前肌外侧缘,腓骨长短肌。
选用“电刺激强化肌肉”处方(一康牌中频电疗仪选取“电体操”处方)。
2 四肢瘫:上肢:肱三头肌-腕伸肌,下肢:股直肌-胫骨前肌外侧缘,左右侧各一组。
处方选择与偏瘫相同。
3 双下肢瘫:竖脊肌、臀大肌、股直肌、胫骨前肌外侧缘。
处方选择与偏瘫相同。
4 尿潴留:腰骶部脊柱两旁、下腹部双侧腹股沟内侧缘。
选用“尿潴留”处方或“功能性电刺激”处方。
痉挛机操作规范
1将仪器接通电源并开启仪器,检查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确保电流输出旋钮归零。
2选择适当的治疗参数,选择适宜大小的电极,接上输出导线与仪器连接,然后将电极放置在病人相应的治疗部位上,如有需要用胶带固定。
3根据病人肌肉收缩情况调节电流输出,使之达到治疗所需的适宜强度(可按病人的感觉与耐受度调节电流,以引起肌肉收缩病人可以耐受为度),痉挛肌刺激电流量应少于拮抗肌刺激电流量。
4治疗结束后,降低电流强度至零,取下电极,关闭电源。
(禁止在病人身上开关电源)
痉挛机电极的放置方法
1 当用于痉挛肌治疗时按处方严格执行,A线的两个电极置于痉挛肌的两端肌腱上;B线的两个电极置于拮抗肌的肌腹上,将电极有序排列,以便电流纵向通过肌肉或肌群。
2 当用于低频电刺激时按中频电极放置方法(注意脊柱区域不能横跨,上肢亦是如此)
低周波操作规范
1将仪器接通电源,按下开关,开机,检查机器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检查输出旋钮与温度旋钮是否归零。
2将三个温热电极中的大电极接正极,两个小电极接负极。
用温水(40℃左右)浸透电极的布面,以不滴水为度,逐个将正、负电极的布面对合,按下电极水分测定钮,绿灯为水分充足,红灯为湿度不够,并用消毒好的布垫包裹好。
3根据病人病情选择治疗的部位,摆放好电极,选择好处方。
4根据治疗需要和病人情况,调整温度旋钮于温度43℃、38℃或30℃的档位上(如选择43℃档,治疗时间不能超过5min)。
4根据病人情况调节电流输出,使之达到治疗所需的适宜强度(可按病人的感觉与耐受度调节电流),再根据患者感觉,左右移动“平衡调节”钮,至两个负极强度一致。
5治疗完毕,将治疗输出旋钮与温度旋钮旋回至零位,取下电极,关闭电源。
(禁止在病人身上开关电源)。
低周波电极的放置根据处方的摆放
将正极放在治疗部位中央或对应的脊柱上,两个负极置于正极两侧,分别用固定带予以固定。
如:
肩颈部:正极置于大椎位置,两个负极置于双侧颈后部或双侧肩部(根据病人疼痛部位而定),处方选择“自动4”。
腰部:正极置于腰椎位置,两个负极置于双侧痛点,处方选择“自动4”。
肢体:正极置于两个负极中间,两个负极置于痛点,处方选择“自动5”。
膀胱:正极置于腰骶部,两个负极置于下腹部双侧腹股沟内侧缘,处方选择“自动5”。
神经肌肉电刺激
操作方法
1.将仪器接通电源并开启仪器,检查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选择适宜大小的电极片,一般都用双极组刺激法,接上输出导线与仪器连接,然后将电极片贴在病人裸露的治疗部位上。
面瘫贴在神经走向处,四肢贴法与电脑中频一样。
3.根据疾病诊断,多用非完全神经损伤。
4.按动开始键,调整治疗时间20分钟。
调节电流输出强度,使之达到治疗所需的适宜强度。
5.治疗时电极下有电刺激、麻、颤、肌肉收缩感,可按患者的感觉与耐受度调节电流量。
6.仪器提示音响表示治疗结束,取下电极,关闭电源。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
操作方法:
1.将仪器接通电源并开启仪器,检查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解释训练的动作及反馈讯号与动作控制的关系:需具备认知沟通能力、听力、视力
3.皮肤的准备:皮肤完好,无外伤、溃烂。
酒精局部擦洗,减低抗阻。
4.电极片的选择:根据肌肉大小选择,我们这里都用C号电极片,小朋友可根据治疗部位大小,适当用剪刀修改电极片大小。
5.正确电极片的摆放:
依序放在肌腹上,由近端到远端为正极、记录电极和负极,分别为白线、褐线、黑线、绿线、红线(幼儿肌腹面积不足时,黑线可放置于刺激肌腹的下方肌肉)。
6.设定反馈模式:运动反馈(PBF),生物电反馈(NBF),小脑电刺激(脑循环ESFN),经皮神经电刺激(TENS),功能性电刺激(FNS)
7.已记录病人直接从病人信息表中找出病人名字与治疗部位,新病人要输入病人名字,性别,设定治疗部位:手,髋,膝,踝等。
然后按保存键保存病人此次治疗信息。
8.设定刺激强度:先单次刺激,可先设定一值,然后根据患者反应进行调整,调整到病人能耐受又能达到训练效果的强度即可开始训练。
脑循环治疗仪
操作方法:
1.将仪器接通电源并开启仪器,检查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选择治疗处方。
2.帮病人套上固定带,将电极片与治疗仪电极扣连接,置于病人两耳乳突后,放置时电极线从上往下放,避免治疗过程中电极脱落。
3.按动开始键,治疗时间进入倒计时状态(14岁以上治疗时间为20分钟,14岁或14 岁以下治疗时间为30分钟)。
调节电流输出强度,使之达到治疗所需的适宜强度。
4.治疗时电极下有电刺激、麻感,可按患者的感觉与耐受度调节电流量。
附补充套头式脑循环操作方法:
1.将仪器接通电源并开启仪器,检查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2.将刺激器戴在头上,刺激极分别置于约印堂,两侧太阳穴,两侧风池穴。
3.选择治疗处方,按动开始键,治疗时间进入倒计时状态,调节磁场输出强度,使之达到
治疗所需的适宜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