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阅读与写作组合训练22
- 格式:doc
- 大小:137.0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阅读与写作组合训练23状物春笋我爱竹山,我爱竹林,我更爱竹山的春色、竹林的后代——春笋。
春日,春雨潇潇,静幽幽的竹山,翠生生的竹林,像一幅烟雾迷蒙( mēng méng měng)的水墨画。
雨雾纷扬,洒在竹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
滴答,滴答,小水珠掉落地上,渗进土里了。
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
咂咂咂,积聚着力量。
嗬,一夜之间,又有无数春笋拔地而起啦!瞧,漫坡遍地,密密麻麻。
一个个像尖锥似( sìshì)的。
披着淡绿的嫩衣,在春风中微笑,在春雨里沐浴。
啊,春笋生得多么顽强啊!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冲破地皮蹦出来……别看它们嫩生生的,可浑身充满活力,比钢筋更坚强,比电钻( zuān zuàn)更锐利,任何阻碍也挡不住它们向上的生机。
啊,春笋长得多么欢畅啊!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儿地拔节,叭叭叭,一节,一节,又一节……你追我赶,竞争着向上。
山泉叮咚为它们伴奏,鸟雀欢鸣为它们歌唱,山茶舒瓣为它们开颜,松柏婆娑为它们鼓掌:长吧,长吧!高高的蓝天多广阔,看谁快快长成材,比谁早日做贡献。
ā基础过关1.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画出。
méng shìzuàn2.从文中找出一处比喻句并抄写下来。
示例:雨雾纷扬,洒在竹叶上,沙沙沙,像少女轻抚琴弦,像春蚕吞食桑叶。
精读开悟3.下列句子实写的是(A D),虚写的是(B C )。
(多选)★A.雨雾纷扬,洒在竹叶上,沙沙沙。
B.地里的笋芽儿如同婴儿吮吸母亲的乳汁,咂咂咂,积聚着力量。
C. 迎着阳光,吸着雨露,一个劲儿地拔节,叭叭叭,一节,一节,又一节……你追我赶,竞争着向上。
D.春雷一动就破土而出,冲破地皮蹦出来……4.用“——”画出短文第4、5自然段的中心句。
啊,春笋生得多么顽强啊!啊,春笋长得多么欢畅啊!5本文赞扬了春笋的什么精神?赞扬了春笋生机勃勃、坚强、充满活力的精神。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2课字词基础训练专项题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搔痒(sāo yǎng)B.薄弱(bōruò)C.污秽(wūsuì)D.窈窕(yǎo tiǎo)2.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A.翻书页蘸药末掏耳朵B.抹鼻涕拉胡琴打算盘C.拧电铃扳机枪揿螺丝的一项是()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被称为“温室里的花朵”。
A.现在的孩子大多养尊处优....的好同志。
B.这次考验,证明他是一个忠肝义胆、爱.憎分明...设施。
C.这座新建的剧院将设演奏厅及其他附庸..、举世无双的地方。
D.北京故宫是一个富丽堂皇..二、书写4.看拼音写词语。
mǔzhǐsāo yǎng huìwùniǔkòuluósīmiǎo xiǎo xiǎng lèfùyōng三、填空题5.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动词。
(不要重复)(______)算盘(______)胭脂(______)枪机(______)鼻涕(______)算盘(______)胭脂(______)枪机(______)鼻涕6.课文综合回顾。
7.查字典“指”用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先查__________,再查__________,在字典中1.手伸出的支体(脚趾亦作“脚指”):手指。
巨指(大拇指)。
指甲。
指纹。
指印。
屈指可数。
2.量词,一个手指的宽度:下了三指雨。
3.(手指或物体尖端)对着,向着:指着。
指画。
指南针。
指手画脚。
4点明,告知:指导。
指引。
指正。
指责。
指控(指名控告)。
指摘。
指挥。
指日可待。
5.直立,竖起:令人发(fā)指(形容极为愤怒)。
6.意向针对:指标。
指定。
7.古同“旨”,意义,目的。
“手指”是(_____)“指向”是(_____)8.比一比,再组词。
指(_______)随(_______)形(_______)康(_______)纽(_______)脂(_______)隋(_______)刑(_______)庸(_______)扭(_______)四、信息匹配9.我能为下面的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阅读与写作组合训练21第十一周组合训练21记事在脚下多垫些砖头大学刚毕业那会儿,我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小镇当教师,工资低得可怜。
其实我有着不少优势,教学基本功不错,还擅长写作。
我一边抱怨命运的不公,一边美慕那些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拿一份优厚的薪水的同窗。
这样一来,我不仅工作没了热情,而且连写作也没了兴趣。
我整天琢磨着跳槽,幻想能有机会换一个好的工作环境,拿一份优厚的报酬。
就这样,两年时间匆匆过去了,我的本职工作干得一塌糊涂,写作上也没有什么收获。
这期间,我试着联系了几个自己喜欢的单位,但最终没有一个愿意接纳我。
然而,就是那样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改变了我的命运。
那天学校开运动会,这在文化活动极其贫乏的小镇,无疑是件大事,因而前来观看的人特别多。
小小的操场四周很快围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环形人墙。
我来晚了,只好站在人墙后面,踮起脚也看不到里面热闹的情景。
这时,身旁一个穿海军衫的小男孩吸引了我的目光。
只见他一趟趟地从不远处搬来砖头,在那厚厚的人墙后面,耐心地垒着一个台子,一层又一层,足有半米高。
我不知道他垒这个台子花费了多长时间,不知道他因此少看到多少精彩的比赛,但当他登上那个自己垒起的台子时,冲我粲然一笑。
那成功的喜悦和自豪,却是那样的清楚。
刹那间,我的心被震了一下——多么简单的事情啊:要想越过密密的人墙看到精彩的比赛,就要在脚下多垫些砖头。
从此以后,我满怀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
很快,我便成了远近闻名的教学能手,编写的各类教材接连出版,各种令人羡慕的荣誉纷纷落到我的头上。
业余时间,我笔耕不辍,各类文学作品频繁地见诸报刊,成了多家报刊的特约撰稿人。
如今,我已被调至一所自己颇满意的学校任职。
我常常想起那个“海军衫”,是他教会了我怎样面对困境。
其实,一个有理想的人只要不辞辛苦,默默地在自己脚下多垫些“砖头”,就一定能够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风景,摘到挂在高处的那些诱人的果实。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40篇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十根手指我的十根手指,由指甲、指肉、指神经等组成,这真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它们待我是极好的,勤劳能干,贴心懂事。
全身上下,它们是最忙碌的:脸脏了,它们拿毛巾擦,天天如此,不厌其烦,使得我的脸蛋干净整洁;肚子饿了,它们就去淘米、洗菜、生火;香喷喷的饭菜做好了,对嘴巴是个极大的诱惑,口水流得都有三千尺长了,手指却还在忙活着,它们既要招呼其他人,又要舀菜盛饭,好塞住着急的嘴巴;酒足饭饱,嘴巴、肚子都满足了,手指还要做家务,刷锅洗碗,分类叠放杂乱的东西,再拿湿毛巾擦桌子、椅子,而后操起扫把,像孙悟空抡金箍棒那样抡两圈,五根手指在上,五根手指在下,抓牢了,“刷刷”扫起来;头疼了,它们就揉揉;腿酸了,它们来捶捶。
我的手指如此好,从不索求东西,也不抱怨南北,总是默默无闻地奉献,可我却不明白它们的好。
高兴的时候去玩一通,弄脏了它们,瞧它们可怜得——打扮了别人的体面,自己却落得灰头土脸的下场;生气的时候,握起双拳让它们互相残杀,任它们“鼻青脸肿”。
终于有一天,它们生病了,无力做任何事情,连拿杯子都是抖的。
全身的器官,除了它们,其他都是被服侍惯了的主,自己都管不了,谁还会管它们。
一天,两天……大家实在过不下去了,大声哭叫着。
无奈,我只好暂时请了别的“手”来应急。
手指终究还是自己的好。
请来的,也勤快,也懂事,就是不合心,不懂我。
要么菜里放的盐多了,要么饭煮得过烂了,再就是喝的水里糖放得少了。
我明白这十根手指的好了。
希望它们快点好起来。
(1)短文的第2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画出。
请你举出两个体现这一特点的例子。
(2)“我”是怎样对待手指的?请用几个词语来概括手指的惨状。
(3)请来的“手”有哪些问题?(4)这篇短文告诉我们( )A.要爱护我们的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感到它们的重要。
B.所有的事都应该自己动手,不要请他人帮忙。
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组合训练五年级上册答案1、10. 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自然之美是一切艺术美的源头活水,正如古人所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B.《全景故宫》《全景兵马俑》等一批数字全景展厅项目,让观众宅在家中就能“漫游”文化遗产地。
(正确答案)C.网络让人类有限的大脑实现任意链接,但是谁也不知道网络搜索会不会让人变笨D.朗读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传递情感、传承精神的一种手段。
2、1老刘庆祝生日,对好友说:“明天是我的生日,特邀请你来贵府一叙,你不会拒绝吧?”他这样表述是得体的。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3、下列句子加括号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走进桃花源,看到朵朵含苞待放的桃花,情绪低落的她不禁(眉开眼笑)了。
B.一个人如果目空一切,一意孤行,就很容易(停滞不前),甚至迷失方向。
C.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即,回首逝去的日子,往事(浮光掠影),历历在目。
(正确答案)D.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4、1王伟在一家科技公司专门从事计算机销售工作,在介绍公司产品时应注意抓住产品的特征、按照一定的顺序使用准确的语言进行介绍。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樯橹qiáng酹lèi 吟啸xiào羽扇纶巾guān(正确答案)B、笺注qiān 赤鼻矶jī蓑衣suō料峭qiāoC、针砭biǎn 粗糙cāo 差别chā创伤chuāngD、战栗zhàn炽烈chì对称chèng 万箭攒心cuán6、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湓浦口pén 憔悴jiāo六幺yāo 悯mǐn然B、铮铮然zhēng 贾人jiǎ荻花dí恬tián然C、虾蟆陵há嘈杂cáo 钿头diàn转徙xǐ(正确答案)D、江浸月jīn 呕哑yā嘲哳zhā江渚zhǔ7、1“朋友,刚才我所说的就是事实,活生生的事实,什么是事实呢?刚才我说的就是事实。
2022年语文S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课内阅读。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手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1.这段话出自______________的《鸟的天堂》。
2.找出本段话中的一组反义词。
(______)-(______)3.这段话写的是______________时群鸟活动的热闹景象,这是作者第______________次去鸟的天堂。
4.这段话中“大”、“小”写出了鸟的______________,“花”、“黑”写出了鸟的______________,写出了鸟的动态的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太阳(节选)①太阳会发光,会发热,是个大火球。
太阳的温度很高,表面温度有五千多摄氏度,就是钢铁碰到它,也会变成气体。
②太阳()离我们很远很远,()它和我们的关系非常密切。
有了太阳,地球上的庄稼和树木才能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鸟、兽、虫、鱼才能生存、繁殖。
()没有太阳,地球上()不会有植物,也不会有动物。
我们吃的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穿的棉()麻()毛()丝()都和太阳有密切的关系()埋在地下的煤炭,看起来好像跟太阳没有关系,其实离开太阳也不能形成,因为煤炭是由远古时代的植物埋在地层底下变成的。
③地面上的水被太阳晒着的时候,吸收了热,变成水蒸气。
空气上升时,温度下降,其中的水蒸气凝成了无数的小水滴,飘浮在空中,变成云。
云层里的小水滴越聚越多,就变成雨或雪落下来。
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关联词。
2.在第②自然段的()内加上标点符号。
3.选文第①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请结合实际说说太阳与地球的密切关系。
在鲁迅的全部生活中,书籍占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他被人称为“爱书如命”的人。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
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花零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
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新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
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
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1.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历久常新:2. 补充下列词语()的好书范围()修补()3. 短文是问绕那句话来写的?找出来并划上横线。
4. “显然,抄书使他得益匪浅”,请你联系上下文理解:抄书使鲁迅获得了哪些好处?在相关的句子下面划上波浪线。
5. 你从鲁迅身上学到了什么?报童“卖报,卖报……《乌鲁木齐晚报》!”一个清脆的童音在刚降临的暮色中显得格外清新。
寒冷把她的声音送向远方。
每当她卖掉一张报纸时,她那红红的脸上便漾满了笑容。
我不知是怜爱这个冷风中的女孩还是被她那清脆的声音所吸引,我掏出两毛钱:“小姑娘,给我一张”。
她迅速地抽出一张报纸,恭敬地递给我,又从小口袋里掏出零钱数给我找。
这时公共汽车开过来了,我刚迈步,小女孩连忙喊:“阿姨!等一等……钱!”我想把那八分钱留给小女孩,就头也没回地上了公共汽车。
我刚坐下,那清脆的声音又响在我的耳旁:“阿姨,你的钱!”我吃了一惊,为了那八分钱,她(竟然忽然突然)上了车,真不可思议……。
“阿姨,找给你八分钱,还有十块钱……”“十块钱?怎么回事?”我诧异了。
“嗯,你刚才掏钱时,钱掉在地上了。
”她把八分钱和十块钱塞到我的手里,并轻松舒了一口气。
顿时,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我被她的纯真打动了,我暖着小女孩的双手:“你为什么要出来卖报?”“我?”她有些不好意思,“我的邻居张奶奶病了,我放了学就替她卖报。
2022五年级语文浙教版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理解。
成全善良双休日,我去医院看望一位朋友。
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每一辆公交车里都挤得满满的。
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
我旁边站着一位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陪父亲去医院看病,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
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别人碰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挽着父亲的胳膊。
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一个姑娘突然站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
”老人说:“谢谢了。
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
”女儿竟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她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
”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
”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公交车突然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
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
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谢意。
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
“爸,伤口疼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
”“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
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
在那颠簸的车上,老人硬是强忍着原本可以避免的痛苦,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1.让座给老人的过程中,姑娘神情发生了一连串的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这一连串神情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明白了,老人和女儿的拒绝,是另有隐情。
五年级下册阅读与写作训练五年级阅读与写作双向训练阅读目标:我会体会成语的作用写作目标:我会写想象作文【阅读方法点拨】成语是语言词汇中的一局部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相当凝练,所表达的内涵又极其丰富。
有的成语能揭示事物的内部规律,并对违背客观规律之事予以批评;有的能展现对人生的感悟,启迪人们深刻真实地了解自然与社会……那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如何体会成语在文章中的作用呢? 一、含义深刻,耐人寻味如来自寓言故事中的成语有狐假虎威、自相矛盾、画蛇添足……这样的成语不仅含义深刻,还耐人寻味。
二、形象生动有些成语运用了比喻义,比方狼吞虎咽、如虎添翼、如胶似漆……我们通过成语的字面意义很容易理解它内在的深刻含义,这样的成语形象而生动。
例:如虎添翼,我们可以理解为凶猛的老虎添了翅膀,那么会变得更加强悍,这个成语比喻强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三、言简意赅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短短的四个字便能表达丰富而深刻的含义。
【阅读达标训练】猩猩森林里住着很多猩猩,常常成群结队地出来玩。
它们挺喜欢喝酒,也挺喜欢穿红鞋。
猎人就根据猩猩这些喜好,设法捕捉它们。
有一天,一大群猩猩又从大森林里走出来。
它们一边走一边玩。
突然,一股酒香钻进了它们的鼻孔。
“哈!好酒!〞走在前面的那只猩猩一边流着口水,一边指着路旁的许多坛子说,“你们知道吗?是该死的猎人放在这儿骗我们的。
〞另一个猩猩说:“你瞧,这边还有这么多红鞋呢!〞说着,搔了一下发痒的脚。
“我们不能再上当了。
〞第三个猩猩说,“我们的兄弟姐妹,都是因为管不住自己,明知故犯,才被猎人捉去的。
〞“是的。
我们的长辈说过,不下决心改掉坏习惯,就会给自己带来不幸。
〞“愚蠢的猎人呀,你想捉我们吗?对不起,我们要走了!〞猩猩们虽然这样说,大家却又围着酒坛子和红鞋子绕圈子,谁也舍不得走开。
它们有的馋得直流口水,有的脚痒得发慌,眼睛在酒坛子和红鞋子上滴溜溜地乱转。
五年级语文下册阅读训练20篇综合练习带答案解析一、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课外阅读理解1.课外阅读。
五官每一个健康的人都有五官。
五官长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姿态。
耳朵有瘦有肥,瘦耳朵精干,肥耳朵有福。
但无论肥瘦,都必须“耳听八方”。
如果没有耳朵,我们将面临一个寂静无声的世界。
眉毛的样子有很多种,有秀眉、慈眉、柳叶眉、八字眉等。
眉毛默默地为眼睛遮风挡雨。
如果没有眉毛的挺身而出,我们的眼睛就会受到很多伤害。
眼睛有的炯炯有神,有的美眸善睐,有的顾盼生姿。
无论大小美丑,眼睛天天让我们“眼观六路”,看见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模样。
如果没有眼睛的“眼见为实”,我们将坠入无知的黑暗。
鼻子有挺拔的,有扁平的。
鼻子每时每刻都在默默工作,吐故纳新,维持生命。
如果没有鼻子,我们将无法呼吸,我们的生命也将无法延续。
口有大有小。
无论大小,口都能让我们摄取食物,并让我们用语言表达自己。
享用美味离不开口,口若悬河离不开口。
如果没有口,我们就不能吃也不能说了。
耳、眉、眼、鼻、口各有特点,各具姿态。
它们对于我们同样重要。
有了它们,我们才能延续生命、认识世界。
所以,请珍爱我们的五官吧!(1)短文是按照________的结构来安排文章段落的。
(2)五官各有什么作用?请在文中分别找出四字词语来概括。
耳:________ 眉:________ 眼:________ 鼻:________ 口:________(3)文章的第2至6自然段的段末都有一句“如果没有……”,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从这篇文章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解析:(1)总——分——总(2)耳听八方;遮风挡雨;眼观六路;吐故纳新;口若悬河(3)这样写假设出没有耳、眉、眼、鼻、口的可怕后果,让我们更加明白了它们的重要性。
(4)示例:我体会到了五官的每一部分都是同样重要的,都需要我们去珍爱。
【解析】【分析】(1)短文第一段先总的概括然后再详细逐点描写,最后一段再总的概括。
即总——分——总结构。
课内阅读(一)这次,我看到了草原。
那里的天比别处的天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的愉快。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象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不用()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在这境界里,连骏马与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象回味着草原的()。
——《草原》1.根据课文内容,将短文补充完整。
2.作者在片段中,概括了草原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说说文中写了哪些景物,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惊叹()柔美()奇丽()5.读读短文中划线的句子,“无边的绿毯”指的是______________,“白色的大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画”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写,让人感觉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空气()歌声()天空()草原()骏马()线条()8.课文传真《草原》是著名作家()写的一篇散文,通过()、()、()的记叙与描写,表现了草原秀美的风光和内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
最后,作者以()的诗句,表达了自己热爱草原,赞美草原人民的真挚情感。
9.怎样理解“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这句话?课内阅读(二)《丝绸之路》全文略1.“丝绸之路”巨型石雕,矗立在_______________,公元前138年,__________曾历尽艰险出使过西域。
公元前119年,他第二次出使西域,加强了__________与________的友好往来。
五年级语文下册重点练习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训练语文学习是学生素养全面提升的重要一环。
在五年级语文下册中,重点练习阅读与写作的结合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写作表达能力。
本文将重点介绍如何有效进行这样的训练。
一、培养阅读理解能力1. 多样化的阅读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选择丰富多样的阅读材料,包括故事、文章、诗歌等,既扩展了学生的阅读广度,又能让他们感受到不同文体的魅力。
2. 细致入微的引导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难点、生词,并引导他们通过上下文推测词义、把握文章的主旨等。
通过细致入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3. 阅读活动的设计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阅读活动,例如问答游戏、小组讨论等。
这些活动可以增加学生对阅读内容的深入探索,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水平。
二、提高写作表达能力1. 配备写作素材教师可以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写作素材,如描写春天的景色、讲述自己的梦想等。
通过提供丰富的写作素材,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让他们从中获取写作的素材和思路。
2. 写作示范与指导在进行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写作示范,并进行详细的指导。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分析范文的结构、用词和表达方式等,帮助学生掌握好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的水平。
3. 互助合作的写作实践学生之间可以进行写作互助合作,互相评阅、修改文章。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自我反思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写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三、结合阅读与写作的综合练习1. 阅读理解与写作结合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理解题目的设置,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例如,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可以被要求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者写一篇有关文章主题的作文。
这样能够借助阅读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同时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
2. 写作典型句型与短语在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特别关注一些典型的句型和短语,并引导学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022五年级语文语文S版下学期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外阅读。
幸福铃声第一次强烈地想和老爸通电话,是在十年前,他生日的那天。
那时候,我还在南方读书,交了学费,家里已无力支付我的生活费,日常开支基本上依赖学校的特困生补助和一些微薄的奖学金。
学校离家实在是太远了,为了省下路费,大学四年我没回过一次家。
每个周末我都坐在校园的紫荆树下给父亲写信,告诉他,我又考了全年级第一名,拿到了一等奖学金;我在那件从高中时就穿的旧衣服上贴了一朵精致的小花,穿在身上仍然漂亮。
还告诉他,我们学校有一种紫色的花,常常在我写信的时候落下一两片,非常美丽温柔,但是在梦里我见到的却是家乡那片白绿交杂的生动的白桦林。
并不是每封信都会寄出去,毕竟八分钱的邮资对我来说可能就意味着早上要吃不饱去上课。
何况父母亲并不识字,每次要走到几里外的二姨家才能“听”到我信中的内容。
没有信的日子,父亲是那么盼望能够知道女儿一切安好。
于是,我能解决一切因难的聪明父亲想出一个绝妙办法:他让二姨在回信里告诉我,镇上的一个小商店有电话,他和老板很熟,已经说好了,以后每个星期六晚七点我把电话“打”过去,他会准时候在那里。
而他,其实并不接那电话,只笑呵呵地张开嘴,贪婪地听着那美妙的来电铃声,直至它最后消失。
他一直觉得那欢快的铃声就是他女儿的笑声,只要女儿的电话铃声准时响起,他就明白女儿在他乡一切都好。
我家所在的村庄离镇子有十里路,中途有一片宽广的白桦林。
每个星期六的黄昏,我的父亲——一个东北汉子,会雄赳赳气昂昂地两次穿过那片白桦林。
母亲说村子里的人这一天都能听到他嘹亮的歌声和笑声。
我还记得那个大雪纷飞的周末,那天是父亲的生日,我多么希望他能接我的电话,我有多少话要亲口对他说……可是我笑呵呵的父亲等到铃声消失后即刻站了起来,昂首走出了商店。
那晚,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的父亲穿着红披风站在那片白桦林里,四周都是电话机,他拨电话给我……1.第2、3自然段从四个方而写了“我”家的生活困难,请概括出来。
2022语文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外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课外阅读。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
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
母亲因此而骄傲——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
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
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
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
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
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
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
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
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
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
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
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母亲笑纹如花。
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写的,他把母爱比作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第二自然段中加点的词换成一个近义词填在括号里,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骄傲—___________________3.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
2022人教版五年级下学期语文课内阅读理解专项综合题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时间:________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
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
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
你们看,鸟都飞走了。
”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
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
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
半夜里,只听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文段中画“”的句子是对海力布的 _______的描写,表现了海力布__________的品质。
2.用“﹏﹏”画出与小白蛇说的话相照应的语句。
3.文段中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你觉得最不可思议的是什么?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许多年后,躲过灾难的乡亲们再次回到家乡,看到海力布变成的石头,他们会怎么向自已的子孙介绍海力布呢?发挥想象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课内阅读。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
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
2022年浙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泰王,献上了和氏璧。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这的事。
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
”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
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
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土五座城。
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
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成指给他看。
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
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文段中画“”的句子是对秦王的_______描写,表现了秦王对和氏壁的_______,其中______一词表现了秦王的贪婪与不守承诺。
2.读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回答问题。
(1)蔺相如为什么能”理直气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蔺相如真的要把“脑袋和璧”一起撞碎在柱子上吗?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蔺相如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是为了()A.展示和氏壁是无价之宝。
B.赢得送和氏壁回国的时间。
C.使赵国完全占据主动地位,秦国理屈被动。
D.祝贺秦国取得和氏壁。
4.从文段中可以看出商相如是一个怎样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阅读与写作组合训练
22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语文(五年级下)阅读与写作组合训练22
状物
木棉花开(节选)
坐在办公桌前,不经意地向窗外望去,眼前的情景顿时令我惊呆了—窗外的枝丫上挂满了红花,那花开得轰轰烈烈、红红火火,而我竟浑然不觉。
搬到政府大楼上班已经半年多了,原以为每日与我隔窗相望的是一棵枯老的树:虽然挺拔,却仅有粗细一般的躯干;叶子稀稀拉拉,枝干也不繁茂;终年不见开花、结果,对此,我总觉得有些沮丧。
院子里还有许多常青植物,虽然欣欣向荣,却总觉得没有些许的变化,似乎有些呆板。
看着灰白色的枝干笔直地冲向云霄,我在认知里仔细搜寻:我曾把
它当作是作家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哪怕只有碗口粗细,它也努力向上发展;我也曾把它当作是鲁迅《秋夜》里的枣树——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
它虽光秃秃的一叶不挂,但骨子里却透着精气。
然而,冬去春来,这毫不起眼的枯树,竟喷出了“火焰”,硕大的花朵像一团团火苗在枝头跳跃着,燃起了新的生命。
这突如其来的绽放,似那腾空而起的火树银花定格在咫尺之间,好美!
这棵毫不起眼的枯树就是木棉树,直到今天我才真正认识了它。
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时,绿叶成荫;秋天时,枝叶萧瑟;冬天时,秃枝寒
树。
早春二、三月,木棉萧瑟的枯枝上先是显出满树火红,接着新芽才萌发。
木棉树花落后长出椭圆形的葫果,成熟后果中的棉絮随风飘落。
朵朵棉絮飘浮空中,如下雪一般,有一番特别的情趣。
木棉树因其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明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
有记载最早的“英雄花”见于清人陈恭尹,他在《木棉花歌》中形容木棉花“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
正当我陷入沉思时,“啪”的一声,一朵碗大的木棉花猛然跌落,掷地有声、干脆利落。
拾起木棉花,我突然觉得有些惋惜,那还是开得正盛的花朵,娇艳欲滴的花瓣里饱含着充足的水分,通体透红的花朵仍完好无损。
在这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迸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
一年的精华沉淀,一年的淡定从容,直到此时此刻,满树的红花见证了它的存在,满堂的喝彩彰显了它的内力。
基础过关
1.我能用以下四字词语描写木棉花:(示例)娇艳欲滴、柔中带刚。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括号里
(1)很完整,没有一点儿损坏或残缺。
(完好无损)
(2)不出名,不为人知道。
(默默无闻)
精读开悟
3.“笔直的干,笔直的枝”用的修辞方法是(C)。
C.对偶B.夸张A.比喻
4.一年四季里木棉树分别是什么样子的?
春天时,一树橙红;夏天时,绿叶成荫;秋天时,枝叶萧瑟;冬天时,秃枝寒树
5.木棉树为什么被称为“英雄树”
因为它具有奋发向上的精神
6.你喜欢这些木棉花吗?为什么
示例:喜欢。
因为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它是安静的,默默无闻地积蓄着力量,而后这一树的灿烂,进发了参天的无限辉煌。
妙笔生花
7.你对木棉花还有哪些了解?写一写吧。
(50字左右)
示例:木棉花可入药,把新鲜的木棉花晒干,晒干了的木棉花有药用价值,可以解毒清热、驱寒去湿。
用干木棉还可以煮粥或煲汤。
议论
给一个鼓励的眼神
三个孩子在(塞赛)跑中跌倒,三位母亲的反应却各不相同:一个身体力行,拖着孩子跑;一个破口大骂,不顾这是赛场;第三个,则给孩子送去了鼓励的目光。
最终三个孩子都跑到了终点。
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
但我们不妨(端揣)测一下三个孩子的心情:第一个孩子,体力消耗不大,顺利到达终点,想必心中暗喜;第二个孩子,挨了母亲一顿批评,肯
定委屈不已;第三个孩子,(虽然)已大汗淋漓,(但是)实实在在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看来,故事仍未结束,三位母亲不同的教育态度所造成的影响还深远得很呢。
人的一生中,总会有跌倒的时候,但母亲的手能伴你终生吗?这时,我们需要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而这些都是从小培养起来的品性。
于是,我们向母亲发出恳切的请求:跌倒时,请给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吧!
我们不需要手,那会助长我们的惰性;我们不想要指责,那会打击稚嫩的心灵;我们只需要一个鼓励的眼神,给我们一个鼓励的眼神就够了。
从母亲的眼神里,我们能读到坚强,悟到独立,感受到母亲的爱意。
期间,或许会多一份肉体的苦楚,但生命的旅程中,也许会少一些障碍。
有这样一则故事,小溪问母亲怎样才能成为(爆瀑)布。
母亲说,当你到达悬崖的尽头就会明白。
小溪告别了母亲,在山间匍匐前行,历尽(坚艰)辛,小溪终于攀上悬崖,奋力向前一扑,生命终于绽放出了异彩。
或许,我们现在正如小溪,力量不算强大,阅历也不够丰富,但我们已知道航向和终点,剩下的就是帆起桨落,战胜风暴的努力了。
桃花心木是一种上等木料,然而养它的人却故意将它放到野外种植。
这是因为不确定的环境,能让它学会坚强健康地成长。
双脚磨破,就让夕阳涂抹小路;双手划破,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在母亲期盼的眼神注视下,我们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基础过关
1.用“\”画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字。
塞端爆坚
2.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精读开悟
3.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在母亲期盼的眼神注视下,我们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
我们将大显身手,大展宏图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B)。
★
A.对比
B.对偶
C.比喻
5.根据短文内容连一连。
身体力行,拖着孩子跑大汗淋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破口大骂,不顾这是赛场体力消耗不大,顺利到达终点,心中暗喜
给孩子送去了鼓励的目光委屈不已
身体力行,拖着孩子跑——体力消耗不大顺利到达终点,心中暗喜破口大骂,不顾这是赛场——委屈不已
给孩子送去了鼓励的日光——大汗淋漓,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6.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什么观点?
我们需要独立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
我们可以从母亲鼓励的眼神中,读到坚强,悟到独立,感受到母亲的爱意。
妙笔生花
7.读了这篇短文之后,你肯定会有很多感想。
那么你想对妈妈说点什么呢?请写出你的真情实感。
(50字左右)
示例:妈妈,我已经长大了,不再需要您的搀扶,请您放开您的双手,只要不时给予我鼓励的目光就好,我将自己去走人生的路。
阅读技法
体会对偶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叫作对偶。
对偶能够高度概括所要表达的内容,使之凝练集中,同时能够增强节奏感,使语言整齐,语句匀称,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和背诵。
如《木棉花开(节选)》中运用对偶句“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句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