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高教版教案:2.4维护系统与使用常用工具软件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课件版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件3. 熟悉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发展史2.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3. 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4. 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准备1. 计算机硬件模型2. 教学PPT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新课:讲解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展示硬件模型3. 实践:学生动手操作计算机开关机4. 总结:强调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重要性5. 作业:让学生描述计算机的开关机操作步骤第二章:操作系统及其应用一、教学目标1. 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2. 熟悉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3. 学会使用常用系统工具二、教学内容1. Windows操作系统的界面及基本操作2. 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3. 系统工具的使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计算机操作系统演示文稿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及重要性2. 新课: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3. 示范:展示文件和文件夹的管理方法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文件管理5. 总结:强调操作系统的使用技巧6. 作业:让学生描述如何使用系统工具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10一、教学目标1. 掌握Word 2010的基本操作2. 学会排版和美化文档3. 熟悉文档的打印设置二、教学内容1. Word 2010的界面及基本操作2. 文本的输入与编辑3. 字体和段落格式设置4. 表格的制作与编辑5. 图文混排6. 文档打印设置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Word 2010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Word 2010的基本操作3. 示范:展示文档排版和美化方法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文档排版5. 总结:强调文档打印设置的重要性6. 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个人简历并打印第四章:电子表格软件Excel 2010一、教学目标1. 掌握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2. 学会使用公式和函数3. 熟悉数据分析和管理二、教学内容1. Excel 2010的界面及基本操作2. 单元格的输入与编辑3. 公式和函数的使用4. 数据分析和管理工具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Excel 2010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电子表格软件在生活和工作中应用广泛2. 新课:讲解Excel 2010的基本操作3. 示范:展示公式和函数的使用方法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5. 总结:强调数据分析和管理的重要性6. 作业:让学生制作一份销售数据表格并进行分析第五章:演示文稿软件PowerPoint 2010一、教学目标1. 掌握PowerPoint 2010的基本操作2. 学会制作和播放演示文稿3. 熟悉动画和切换效果的使用二、教学内容1. PowerPoint 2010的界面及基本操作2. 演示文稿的制作3. 动画和切换效果的使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PowerPoint 2010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演示文稿软件在商务和教学中的重要性六章:网络与信息安全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础概念2. 学会使用Internet进行信息检索3. 掌握计算机病毒防范和网络安全基本知识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2. 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3. 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预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 网络教学环境2. 教学PPT3. 网络安全案例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计算机网络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2. 新课:讲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和分类3. 示范:展示Internet的基本使用方法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信息检索5. 讨论:分析网络安全案例,学习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6. 总结:强调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防范的重要性7.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份简单的网络安全计划七章:常用工具软件一、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压缩软件2. 掌握图像浏览和编辑软件的使用3. 熟悉常用的网络通信工具二、教学内容1. 压缩软件的使用方法2. 图像浏览和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3. 网络通信工具的配置和使用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压缩软件、图像浏览和编辑软件、网络通信工具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常用工具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新课:讲解压缩软件的使用方法3. 示范:展示图像浏览和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使用网络通信工具5. 总结:强调工具软件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6. 作业:让学生使用压缩软件压缩文件,并使用图像编辑软件编辑一张图片八章:数据库基础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 掌握Access 2010的基本操作3. 学会创建和管理数据库二、教学内容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2. Access 2010的界面及基本操作3. 数据库的创建和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Access 2010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数据库的基本概念3. 示范:展示Access 2010的基本操作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创建和管理数据库5. 总结:强调数据库在信息管理中的作用6.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应用,如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九章:程序设计基础一、教学目标1. 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2. 掌握一种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3. 学会编写简单的程序二、教学内容1. 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2. 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3. 程序的设计和调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编程语言开发环境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程序设计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3. 示范:展示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步骤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编写和调试程序5. 总结:强调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6. 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编程任务,如计算器程序设计十章:综合实践与应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创意表达和设计3. 熟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领域二、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项目的设计与实施2. 创意表达和设计的方法3. 计算机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3. 实践操作法4. 项目驱动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综合实践项目案例3. 创意设计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综合实践在计算机应用中的重要性2十一章:计算机维护与troubleshooting一、教学目标1. 学会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维护方法2. 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技巧3. 理解计算机系统优化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硬件维护2. 计算机软件维护3. 故障排除步骤4. 系统优化方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计算机系统维护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计算机维护在保证系统稳定运行中的作用2. 新课:讲解计算机硬件维护的方法和注意事项3. 示范:演示软件安装、驱动更新和系统清理过程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硬件和软件维护5. 总结:强调定期维护和优化计算机的重要性6.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计算机维护计划十二章:现代办公自动化一、教学目标1. 掌握现代办公自动化工具的使用2. 学会利用计算机提高工作效率3. 熟悉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二、教学内容1. 办公自动化概述2. 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3. 协同办公工具的使用三、教学方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办公软件和协同办公工具软件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办公自动化在现代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办公软件的高级应用技巧3. 示范:展示如何利用办公软件进行高效办公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办公自动化实践5. 总结:强调办公软件在提高工作效率中的作用6.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份办公室自动化流程图十三章:计算机在专业领域的应用一、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应用2. 学会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工作3. 理解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应用案例2. 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3. 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示范法3. 实践操作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专业软件和相关行业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计算机技术在现代专业领域中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计算机在特定专业领域的应用案例3. 示范:展示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和行业应用4. 实践:学生操作计算机进行专业软件实践5. 总结:强调专业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对于行业发展的意义6. 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专业领域,调查计算机在该领域的应用情况十四章:计算机伦理与法律一、教学目标1. 理解计算机伦理的基本原则2. 学会遵守计算机相关的法律法规3. 培养正确的计算机使用习惯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伦理的基本原则2. 计算机法律法规的认识3.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讨论法3. 案例分析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计算机伦理与法律案例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计算机伦理与法律在网络时代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计算机伦理的基本原则和法律法规3. 讨论:分析计算机伦理和法律案例,讨论其社会影响5. 总结:强调计算机伦理与法律在个人和社会中的作用6. 作业:让学生设计一个计算机伦理与法律宣传海报十五章: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指导一、教学目标1. 学会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2. 理解创业的基本流程和策略3. 培养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二、教学内容1. 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基础2. 创业准备与创业流程3. 创业风险与机遇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案例分析法3. 讨论法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案例资料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职业生涯规划与创业在个人发展中的重要性2. 新课: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方法3. 案例分析:分析成功创业案例,学习其创业经验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课件版,共包含十五个章节。
2023REPORTING 《计算机应用基础》职高教案•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 操作系统及应用•Word 文字处理软件应用•Excel 电子表格软件应用•PowerPoint 演示文稿软件应用•计算机网络基础及应用•信息安全与职业道德教育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课程背景及意义信息化时代的必备技能计算机应用已渗透到各行各业,掌握计算机基本技能对于职高学生未来就业和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提升综合素质通过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
0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01知识目标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办公软件、网络基础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02技能目标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使用办公软件处理文档、制作表格和演示文稿,具备基本的网络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与要求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分类、应用领域等基本概念,以及数制与编码、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等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分类,重点讲解Windows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管理功能。
操作系统详细讲解Word 、Excel 、PowerPoint 等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包括文档编辑、排版、表格制作、数据处理和演示文稿制作等。
办公软件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分类,以及Internet 的基础知识和应用,包括网页浏览、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
网络基础教材内容及结构2023REPORTINGPART02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管计算机,使用真空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
第一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使用晶体管作为逻辑元件。
第二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
第三代计算机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使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
第四代计算机计算机发展历程计算机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外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教案一、教案概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为适应信息时代的工作需求打下坚实基础。
本课程适用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大专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网络应用及计算机安全等。
二、教学目标1.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硬件组成、软件分类等。
2.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如Windows操作系统。
3.熟练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如MicrosoftWord)进行文档编辑、排版和打印。
4.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如MicrosoftExcel)进行数据录入、处理和分析。
5.掌握演示文稿软件(如MicrosoftPowerPoint)的使用,制作并展示高质量的演示文稿。
6.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学会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交流和资源共享。
7.增强计算机安全意识,了解计算机病毒和恶意软件的防范措施。
三、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硬件组成、软件分类等,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2.操作系统:以Windows操作系统为例,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包括文件管理、系统设置、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等。
3.文字处理:以MicrosoftWord为例,讲解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文档编辑、排版、表格制作、图文混排等。
4.电子表格:以MicrosoftExcel为例,讲解电子表格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数据录入、公式运用、图表制作、数据管理等。
5.演示文稿:以MicrosoftPowerPoint为例,讲解演示文稿软件的基本操作,包括幻灯片制作、动画设计、放映控制等。
6.网络应用: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讲解如何使用网络进行信息检索、交流和资源共享。
7.计算机安全:介绍计算机病毒、恶意软件等网络安全问题,讲解防范措施和常用杀毒软件的使用。
四、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和掌握计算机应用技能。
常用工具软件实践教案《常用工具软件》实践教案是根据《常用工具软件》课程教学大纲的实践教学要求和我校教学设备与学生具体情况而制定。
实训一、网络浏览器——InternetExplorer一、实训条件微软公司的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浏览器7.0版本。
二、实训目的1、了解IntemetExploRr的功能、特点及相关概念。
2、掌握使用IntemetExplorer浏览网页、搜索信息、下载软件、IE选项的设置。
三、实训内容1、浏览网页2、使用收藏夹3、保存与打印网页4、IE的设置四、实训步骤(1)浏览网页使用IE浏览器,可以方便地浏览Internet站点,IE提供3种浏览方法。
1)直接在URL地址栏中输入网址①在IE的地址栏中输入要浏览的网址,如:“http://www.Sina.com”。
②单击Enter键。
2)使用搜索栏浏览①单击工具栏中的搜索按钮,在窗口左侧打开搜索窗格,在其中输入中文关键词,单击“搜索”按钮即可。
②搜索窗格中显示了由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到内容,用户单击相应超链接即可打开感兴趣的网页。
③对于中文名称确定的网址,可以直接在地址栏中输入其中文名称,如:“北京大学”,单击Enter键即可。
④IE将自动打开北京大学的网页,当然这也是由于“3721网络实名”软件的作用。
3721软件是一个网络搜索工具,提供在IE浏览器地址栏中直接输入中文关键词搜索目标的服务;用户无需安装,它已经集成到IE浏览器中。
3)其他搜索引擎使用介绍①在IE的地址栏中输入搜索引擎的网址,如:“http://www.baidu.com(百度中文搜索引擎)”或“http://www.google.com/”等,打开窗口②在搜索框中输入想要查找内容的关键字,如:“IE浏览器”。
③单击Enter键,打开如图l—1—6所示搜索结果页面。
④如果搜索的范围过大,在搜索栏中输入新的关键字后,单击“在结果中找”按钮,可在当前搜索结果中再进行精确搜索。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教案标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掌握计算机操作系统和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3.学会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安全问题的防范措施。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的定义与分类1.2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概念1.3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1.4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1.5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2.操作系统2.1 操作系统的定义与作用2.2 常见操作系统介绍(Windows、Linux)2.3 桌面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2.4 文件管理与维护3.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3.1 办公软件的概念与使用3.2 文字处理软件(Microsoft Word)的使用方法3.3 电子表格软件(Microsoft Excel)的使用方法3.4 演示文稿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的使用方法3.5 图像处理软件(Adobe Photoshop)的使用方法4.网络基础知识4.1 网络的定义与分类4.2 网络的基本组成与拓扑结构4.3 网络协议与通信机制4.4 IP地质的作用与分配方式5.网络安全问题与防范措施5.1 常见的网络安全威胁5.2 防火墙的原理和配置5.3 防护软件的安装和使用5.4 密码的设置和管理5.5 安全意识与信息安全管理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使用方法来达到教学目标。
2.实践操作:结合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自行操作计算机并掌握相关技能。
3.讨论交流: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教学评价1.个人作业:布置相关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包括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的练习。
2.小组项目:组织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小型项目,要求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
3.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的综合掌握能力。
五、教学参考资料1.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出版社:。
2.参考书:《计算机基础教程》,出版社:。
2024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第二章“计算机操作系统”,详细内容包括: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文件管理、控制面板设置以及系统维护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掌握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2. 培养学生熟练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控制面板设置以及系统维护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控制面板设置以及系统维护。
教学重点: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算机、投影仪、教学课件。
学具: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思考操作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15分钟)(1)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
(2)讲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基本操作。
3. 实践操作(15分钟)(1)教师演示如何进行文件管理、控制面板设置以及系统维护。
(2)学生跟随教师操作,熟悉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
4.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一道关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综合应用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教材第二章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
2. Windows操作系统的特点、基本操作。
3. 文件管理、控制面板设置、系统维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
(2)运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文件管理、控制面板设置以及系统维护。
2. 答案:(1)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分类见教材第二章。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职华中师范大学版教案罗小检2014年下期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2学时)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3--4学时)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5--6学时)第2章中文Windows XP (7--8学时,包括实训内容)第2章中文Windows XP (9--10学时,包括实训内容)第2章中文Windows XP (11--12学时,包括实训内容)中文Windows XP (13--14学时,包括实训内容)Windows XP (15--16学时,包括实训内容)第2章中文第2章中文Windows XP (17--18学时,包括实训内容)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19---20学时,包括实训)(2)【web版式】视图(4)【大纲】视图功能:在【大纲】视图里,可以隐藏标题下的文档,也可展开文档,方便查看整个文档和处理文档的结构。
还可以用升级和降级标题,调整文本标题。
5)改变视图显示比例视图显示比例是用来改变显示内容范围的。
常用工具栏上有一个【显示比例】框.按组合键Ctrl+鼠标滑轮,可变大或变小. ******做几道练习题*********(5分钟)(三)、Word 2003文档管理(23分钟)1)创建新文档(5分钟)命令或使用常用工具栏中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21---22学时,包括实训)。
单击该按钮可以看到一个用于微调粘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撤销】按钮,弹出【撤销操作】列表,可以看选定要改变字符的字体。
单击【字体】选定要改变字体的文本。
单击【格式】工具栏下拉列表框右边的下三选定要改变字体的文本。
单击【格式】工具栏,就可提示:使用【格式】工具栏还可以给字符加边框和底纹,5、字符格式复制(5分钟)(重点)操作:(1)选定需要格式的文本或插入点定位到此文本上。
(2)单击【常用】工具栏上的【格式刷】按钮。
(3)移动鼠标,将鼠标指针指向欲改变格式的文本头,拖拽鼠标到文本尾。
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23---24学时,包括实训)用【格式】工具栏右侧有两个工具按钮,分别为【减少缩进量】按钮和【增,另外也可以用缩进组合键进行缩进,按钮单击【编号】按钮或【项目符号】按钮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25---26学时,包括实训)单击水平标尺最左边的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27---28学时,包括实训):首先单击需要裁剪的图片,然后点击【图片】工具栏的,有鼠标拖动不需要的图片。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带特殊条款)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学会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如Word、Excel、PowerPoint等,并能进行基本的操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2.常用办公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
3.计算机网络基础: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学会使用互联网进行信息检索和交流。
4.计算机安全与维护:介绍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会进行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方法等。
2.演示法:通过实际操作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
3.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讨论和操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安排1.第一阶段:计算机基础知识(2周)1.1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组成1.2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常用功能2.第二阶段:常用办公软件(6周)2.1Word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2.2Excel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2.3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3.第三阶段:计算机网络基础(2周)3.1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功能3.2互联网的使用方法4.第四阶段:计算机安全与维护(2周)4.1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和技能4.2计算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五、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评价。
2.终结性评价: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多应用版)中职计算机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操作方法,培养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增强网络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高级应用。
3.计算机网络应用: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浏览器使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安全等。
4.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计算机硬件维护、软件安装与卸载、系统优化、常见故障排除等。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
2.任务驱动法:布置实际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操作方法和技巧。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安排1.计算机基础知识(4课时):介绍计算机硬件、软件、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基本概念和原理。
2.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12课时):讲解Word、Excel、PowerPoint等软件的基本操作和高级应用。
3.计算机网络应用(4课时):介绍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浏览器使用、搜索引擎、电子邮件、网络安全等。
4.计算机维护与故障排除(4课时):讲解计算机硬件维护、软件安装与卸载、系统优化、常见故障排除等。
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如参与度、积极性、合作能力等。
2.作品评价:评估学生在完成任务后提交的作品,如Word文档、Excel表格、PowerPoint演示文稿等。
3.知识测试:进行阶段性的笔试或上机测试,检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
4.综合评价:结合过程评价、作品评价和知识测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课题名称:2.4 维护系统与使用常用工具软件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2)了解数据备份的意义。
2.操作技能目标
(1)掌握压缩工具软件的使用。
(2)掌握防病毒软件的使用。
(3)掌握数据备份操作。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掌握使用控制面板配置系统的方法。
(2)掌握配置设备时驱动程序的安装。
2.教学难点
(1)应用软件卸载后的彻底清除。
3.教学策略
能对系统进行适当的维护,是使用好计算机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压缩软件、病毒
防治软件的安装、使用与卸载,了解系统维护的方法和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介绍三种典型的软件应用,将学生操作应用软件的能力迁移到使用其他应用软件。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软件的功能时,要求他们尽可能找到其应用规律,以使他们能够
通过本课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
课题名称:2.4 维护系统与使用常用工具软件
教学目标:
1.基本知识
(1)掌握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卸载。
(2)了解数据备份的意义。
2.操作技能目标
(1)掌握压缩工具软件的使用。
(2)掌握防病毒软件的使用。
(3)掌握数据备份操作。
教学分析与准备:
1.教学重点
(1)掌握使用控制面板配置系统的方法。
(2)掌握配置设备时驱动程序的安装。
2.教学难点
(1)应用软件卸载后的彻底清除。
3.教学策略
能对系统进行适当的维护,是使用好计算机的一项基本技能,通过压缩
软件、病毒防治软件的安装、使用与卸载,了解系统维护的方法和常用
软件的使用方法。
4.课时安排
2课时(45分钟×2)
5.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室
学习过程:
课堂小结:
本课通过介绍三种典型的软件应用,将学生操作应用软件的能力迁移到使用其他应用软件。
因此,学生在学习本课软件的功能时,要求他们尽可能找到其应用规律,以使他们能够通过本课的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