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
- 格式:xls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供应商开发工作计划一、供应商开发的目标供应商开发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降低采购成本:通过寻找更具竞争力的供应商,降低企业的采购成本。
2、提高产品质量:优秀的供应商能够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
3、确保及时交货:与可靠的供应商合作,确保产品的及时交付,满足企业的生产和销售需求。
4、优化供应链管理:通过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提高供应链的效率,降低库存成本。
二、供应商开发的工作计划以下是供应商开发的工作计划,以确保实现上述目标:1、市场调研与需求分析:首先,要对市场进行深入调研,了解行业动态和竞争对手情况。
同时,要明确企业的需求,包括所需产品的类型、规格、质量标准以及交货时间等。
2、供应商筛选与评估:根据市场调研的结果,筛选出符合企业需求的潜在供应商。
然后,对筛选出的供应商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其资质、信誉、生产能力、产品质量等方面。
3、供应商谈判与合作:在筛选和评估的基础上,与选定的供应商进行谈判,包括价格、交货时间、质量标准等关键条款。
在谈判成功后,与供应商签订合同,建立合作关系。
4、供应商监控与评估:在合作期间,要定期对供应商进行监控和评估,确保供应商能够按照合同要求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供应商进行必要的调整,以优化供应链管理。
5、持续改进与优化:通过对供应商的开发和合作经验的积累,不断优化供应商管理体系。
同时,要行业动态和市场竞争,及时调整策略,以保持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的竞争优势。
6、培训与团队建设:加强团队培训,提高采购人员的专业素质和谈判能力。
同时,加强团队建设,提高团队的协作能力和执行力。
7、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供应商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例如,建立供应商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供应商信息的电子化存储和管理。
8、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与优秀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双方的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
这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降低采购成本并确保产品质量。
8 运行8.4外部提供的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2.5供应商开发组织应为其活跃供应商确定所需供应商开发行动的优先级、类型、程度和时程安排。
用于确定的输入应包括但不限于:a)通过供应商监视(见第8.4.2.4 条)识别的绩效问题;b)第二方审核发现(见第8.4.2.4.1 条);c)第三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状态;d)风险分析。
组织应采取必要措施,以解决未决的(不符合要求的)绩效问题并寻求持续改进的机会。
8 Operation8. 4 Control over externally provided processes, productsand services8. 4.2.5 Supplier developmentThe organization shall determine the priority,type,extent,and timing of required supplier development actions for its active suppliers. Determination inputs shall include but arenot limited to the following:a)Performance issues identified through suppliermonitoring(see Section 8.4.2.4);b)Second-party audit findings(see Section 8.4.2.4.1);c)Third-party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certification status;d)Risk analysis.The organization shall implement actions necessary to resolve open(unsatisfactory)performance issues and pursue opportunities for continual improvement.指南8.4.2.5供应商开发本节重点强调基于绩效的供应商开发活动。
供应商开发的标准流程和步骤供应商开发的目标是找到能够满足自身需求,且具备持续改进和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供应商,以实现更高效、更可靠的供应链管理。
以下是供应商开发的标准流程和步骤:一、需求分析和规划1.确定供应商开发的需求和目标,包括产品或服务的类型、质量、价格、交货期等方面的要求。
2.分析现有供应商市场,了解供应商的分布、规模、实力、信誉等情况,确定潜在供应商范围。
3.制定供应商开发计划,包括时间安排、人员分配、预算等。
二、供应商的调查和评估1.收集潜在供应商的基本信息,包括企业资质、产品类型、质量、价格、交货期等。
2.对潜在供应商进行初步筛选,排除明显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3.对筛选后的潜在供应商进行详细调查,包括企业实力、技术水平、生产能力、质量保障能力等。
4.评估潜在供应商的综合能力,筛选出符合要求的供应商。
三、询价和谈判1.向筛选出的供应商发出询价单,了解其产品或服务的价格、交货期、付款方式等详细信息。
2.与供应商进行谈判,就价格、质量、交货期等关键问题进行协商,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3.签订初步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四、样品测试和确认1.要求供应商提供样品,进行测试和验证。
2.对样品的质量、性能、外观等进行评估,确认是否符合要求。
3.根据测试结果,对供应商进行进一步评估,确定是否继续合作。
五、批量采购和合作1.如果样品测试合格,与供应商签订正式合同,开始批量采购。
2.按照合同约定,执行采购计划,确保采购的产品或服务符合要求。
3.对采购的产品或服务进行验收和质量监控,确保符合要求。
4.对供应商的服务和配合进行评估,为后续合作提供依据。
六、供应商的管理和优化1.对现有供应商进行定期评估和考核,确保其服务和质量符合要求。
2.根据评估结果,对供应商进行优化和调整,包括更换不合格供应商、引入新的优秀供应商等。
3.与供应商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竞争力。
七、持续改进和创新1.关注市场变化和行业趋势,及时调整供应商开发策略和方向。
供应商开发工作计划供应商开发工作计划120**年是我公司煤化工项目由基础建设转向生产运行的一年,这一年,供应部将紧紧围绕公司20**年工作总体部署,发扬“精干高效、热忱服务、务实创新、虚心谨慎”的工作作风,在20**年的工作基础上,以规范合理收购为原那么,进一步降低生产收购成本。
一、奋斗目标在公司20**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供应科制定以下工作目标:1、保证电煤和化工煤供应量,电煤达到60万吨/年,化工煤达到50万吨/年。
2、加大市场行情调查力度,提高收购成本降低率,保证低价位收购。
3、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最特惠的价格,从而确保公司对备品备件的`需求,使生产满足率达98%以上。
4、做到仓库账、卡、相符100%。
二、保证措施及工作计划1、在原料煤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加大力度,吃透煤炭市场行情,以最低的价格收购原料煤,并做到确保原料煤的质量和数量满意生产。
2、依据公司要求和项目建设进展状况,实时制定出台物资供应方面的各项管理制度,建立物资计划、收购、验收入库、库管、出库等各项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加强物资收购制度建设,规范收购操作行为与程序。
3、加强物资收购管理队伍和详细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及业务技能学习,依据工作实际向公司提出完善物资收购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的建议。
4、制定并完善供应部各岗位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即岗位责任制和个人考核制。
5、开展市场调研,收集相关供应商的信息资料,从而进一步扩大供应商邀请范围,充盈供应商的信息库。
6、加强备品备件的询价、比价工作,在保证质量的状况下,以最特惠的价格收购,并遵循经定价签字后进行收购的原那么。
7、加强收购合同的管理及合同条款的审查,确保全年内无收购合同纠纷案件。
8、加强对仓储的管理,逐步完善仓储的运行机制,进一步使收购、仓库、财务相互勾通、相互协调。
20**年,煤化工项目将建设完成,大量的物质收购工作将全面开展,对此,供应部将上下团结一心,不断的创新工作思路,巩固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绩效,为煤化工项目的全面运行提供原料及物质保障。
2023年度供方质量体系开发计划一、引言供方质量体系是企业在采购和供应过程中保证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为了提升供方质量体系的效能和适应未来发展需求,制定2023年度供方质量体系开发计划至关重要。
本计划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和改进,提高供方质量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确保供应链的稳定和可靠。
二、目标与策略1. 目标:建立健全的供方质量体系,提高供方质量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实现供应链的高效运作。
2. 策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和措施来实现目标:(1)完善供方质量管理流程,确保从供应商选择、评价、监控到反馈闭环的有效运作;(2)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培训,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意识和管理能力;(3)优化供方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提高供应商的质量绩效;(4)加强供方质量数据管理,建立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机制,实现数据驱动的质量改进;(5)加强供方质量风险管理,建立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提前预防和应对供应链风险。
三、具体计划1. 完善供方质量管理流程(1)优化供应商选择流程,建立更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标准,确保供应商能够满足公司的质量要求;(2)加强供应商评价和监控,建立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定期评估供应商的质量表现;(3)建立供方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和解决供应商质量问题,确保问题不会重复发生。
2. 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培训(1)制定供应商质量管理培训计划,根据供应商的实际需求,开展相关培训活动;(2)加强供应商对质量标准和要求的理解,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意识和质量管理能力;(3)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沟通渠道,及时传达公司的质量要求和变更,确保供应商能够及时响应。
3. 优化供方质量评价指标体系(1)重新审视和优化供方质量评价指标,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2)建立供应商质量绩效考核体系,根据供应商的质量表现给予奖惩措施,激励供应商持续改进。
4. 加强供方质量数据管理(1)建立供方质量数据收集和管理机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2)建立数据分析和挖掘的机制,通过对质量数据的分析,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3)建立供方质量报告制度,定期向管理层报告供应商的质量状况和改进情况。
外协改善后续工作思路对于来料不良率持续上升、产线投诉频繁、制程KPI持高不下、影响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品牌信誉度,减少了市场销售额。
一、外协改善工作目的是持续有效的推动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缩减制程KPI不良。
二、外协改善的宗旨是服务于生产部门,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满足并超越顾客的期望和要求。
三、外协改善的职责是监控供应商,保证来料质量。
建立良好的外协质量保障体系。
紧紧围绕这三点来开展工作,把“美的”精神彻底融入到其中。
前期工作开展的不足之处让我深刻认识到外协改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因此..就外协改善后期工作思路进行了具体的规划和描述:来料不良及来料对制程不良影响改善!1.对已出现的来料、制程不良问题或者是常见的物料不良问题,及时查找其不良原因并加以分析和归类,在制定改善方案并推动跟进。
2.定期召集供应商举行DQM会议,分析每周至每月来料不良主要原因,并制定相应短期处理措施及长期预防措施。
3.组织来料品管员、过程品管员学习讨论质量管理工作标准,统一对标准理解的一致性,定期对标准进行测试。
每周和每月的工作汇报上要把班组对标准执行和质量执行的状况进行描述。
利用早会或其它时间不停地对员工宣贯,形成人人讲标准,事事按标准的工作原则。
4.总装是产品出厂的最后一道关,操作工人人都是检验员,提高操作工的质量意识和关注操作工的态度是第一要务,每月最少进行一次员工质量意识培训,开展对新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利用早会、首检、巡检等机会,验证和宣贯纠正预防措施和有效性和执行(培训要形成书面的资料)。
最后外协质改善工作任重而道远、光荣而艰巨,以上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可能会有许多困难,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很多,要做大量的工作。
需要相关部门以及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需要上级和生产部取得权利,要班组配合提高,要想产品质量保证,在质量管理上按照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坚持执行公司标准的要求,我们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验证管理思路是否有效,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修正、改善、调整外协改善的思路和方法,踏实工作、虚心请教、积极学习,不断提高自我能力,为部门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供应商开发工作计划范文一、项目背景作为一个企业,我们不仅需要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更需要来自各个外部供应商的产品和服务来支持我们的业务运作。
因此,供应商开发工作在整个企业的运营中至关重要。
一个健康、高效、可靠的供应链体系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至关重要。
因此,为了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供应商开发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结合一个供应商开发工作计划,为大家介绍如何开发和管理供应商,以确保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健康有序地运行。
二、目标1. 提高供应商管理的效率和质量;2. 建立可靠的供应链网络,确保生产和经营活动持续稳定;3. 降低供应商带来的风险,确保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4. 长期合作,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双赢。
三、供应商开发工作计划1. 识别与筛选潜在供应商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了解我们企业需要哪些产品和服务。
这就需要通过与业务相关的部门进行沟通,了解当前需求和未来的需求。
确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寻找满足这些需求的供应商。
供应商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行业展会、市场调研、社交媒体、老客户介绍、专业媒体等。
我们需要多种途径,多渠道地去寻找潜在的供应商。
在筛选供应商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供应商的信用度和声誉- 供应商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 供应商的交货周期和售后服务- 供应商的价格竞争力- 供应商的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供应商的成本控制和责任心2. 进行供应商评估和选择在整个供应商开发的过程中,评估供应商的过程是至关重要的。
评估主要从供应商的能力、稳定性、质量、交货、成本等多个方面考虑,将不符合要求的供应商淘汰掉。
通过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的审核,确定供应商是否在合法合规的基础上进行生产,提高供应商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同时,也需要制定供应商的评估标准和评分机制,确保评估的公正、客观和科学。
在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出符合企业需求的供应商,达成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合作协议等。
一、引言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的制定是企业质量管理的重要一环。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对供应商质量体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制定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至关重要,它能够帮助企业建立有效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二、制定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的目的制定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的目的是为了建立一套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使得企业能够在供应商选择、评价、监控、改进等方面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通过制定开发计划,企业能够有效地管理供应商的质量,降低风险,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三、制定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的步骤1. 确定开发计划的目标和范围在制定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之前,首先要明确目标和范围。
明确目标是指确定计划的目的和意义,比如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水平,降低成本,提高交付的准时率等。
确定范围是指明确计划所涉及的供应商范围,以及相关的业务流程和管理体系。
2. 进行供应商评估在制定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的过程中,需要对现有的供应商进行评估,以了解其质量管理体系和绩效情况。
评估的内容包括供应商的资质和信用状况,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水平,以及供应商的改进能力等。
3.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供应商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这些改进措施可以包括对供应商的培训和指导,对供应商的监控和审查,对供应商的认证和认可,以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等。
改进措施应该具体可行,能够有效地提高供应商的质量水平,降低风险,满足客户的需求。
4. 制定监控和改进机制制定监控和改进机制是制定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的重要环节。
监控机制是指对供应商的绩效进行定期监控和评估,以及对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检验和验证。
Improvement mechanism refers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 feedback and improvement system, which includes the analysis of nonconformiti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root causes,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rrective and preventive actions, etc.5. 审查和调整开发计划定期对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进行审查和调整,以确保其适应市场变化和企业发展的需要。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越来越高。
ISO/TS 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作为一种国际标准,旨在确保汽车行业的产品和服务质量,提高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为了提升我公司在汽车行业的竞争力,满足客户对产品质量的严格要求,公司决定启动16949质量体系证书的开发计划。
二、项目目标1. 建立符合ISO/TS 16949:2016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2. 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审核,获得16949质量体系证书;3. 提升公司质量管理水平,降低质量风险,提高客户满意度;4. 促进公司持续改进,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范围本项目范围涵盖公司所有与汽车行业相关的产品和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领域:1. 设计、开发、生产、安装、调试和维修汽车零部件;2. 为汽车零部件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3. 与汽车行业相关的供应链管理。
四、项目组织1. 项目领导小组:由公司高层领导组成,负责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决策;2. 项目实施小组:由各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具体实施项目的各项工作;3. 内部审核小组:由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专家组成,负责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4. 外部审核协调小组:由质量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负责与第三方认证机构沟通协调。
五、项目实施步骤1. 前期准备阶段:- 成立项目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对现有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找出差距和不足;- 组织员工进行ISO/TS 16949:2016标准培训;-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
2. 体系建立阶段:- 根据ISO/TS 16949:2016标准,制定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建立和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过程控制、资源管理、测量分析和改进等方面;- 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试运行,收集反馈意见并进行改进。
3. 内部审核阶段:- 内部审核小组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审核,确保其符合ISO/TS 16949:2016标准;- 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一、背景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供应链的日益紧密,供应链开发已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降低成本、加快市场响应速度的关键环节。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提高企业供应链管理水平,特制定以下供应链开发工作计划方案。
二、目标设定1. 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2. 建立稳定、高效的供应链体系,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加强与供应商、物流服务商、客户等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协作,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三、工作内容1. 市场调研与分析- 对国内外供应链市场进行调研,了解行业发展趋势、竞争对手情况等。
- 分析企业现有供应链的优劣势,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2. 供应商开发与管理- 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筛选优质供应商。
-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确保供应链稳定。
- 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考核,提升供应商质量和服务水平。
3. 物流服务商选择与优化- 对物流服务商进行评估,选择性价比高、服务质量好的物流服务商。
- 与物流服务商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确保物流运输效率。
4. 供应链信息化建设- 引入先进的供应链管理软件,实现供应链信息化管理。
- 建立供应链数据共享平台,提高供应链透明度。
5. 供应链风险管理- 定期对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对措施。
- 建立供应链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供应链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快速应对。
四、实施步骤1. 第一阶段(1-3个月)- 完成市场调研与分析,确定供应链开发目标。
- 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筛选优质供应商。
- 选择物流服务商,签订合作协议。
2. 第二阶段(4-6个月)- 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
- 实施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建立供应链数据共享平台。
- 对供应链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应对措施。
3. 第三阶段(7-9个月)- 定期对供应商和物流服务商进行考核,提升供应链整体竞争力。
- 优化供应链体系,提高供应链效率。
- 建立供应链应急响应机制。
五、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 成立供应链开发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供应商计划开发指标
目标:
1. 通过开发和完善供应商管理指标体系,协助供应商提升自身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2. 利用指标对供应商开展定期评估,有效识别供应商的长处与不足,形成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3. 通过指标评估结果与供应商,使供应商了解自身的优劣势,进一步激发供应商的进取心和改进动机。
主要指标内容:
1. 质量管理指标:如产品质量合格率、不合格率等;
2. 交付物交付准确率指标:如产品交货准点率、完整率等;
3. 服务指标:如售后服务满意度、响应速度等;
4. 经济效益指标:如售价竞争力、成本控制能力等;
5. 研发创新能力指标:如新产品开发能力、技术支持能力等。
6. 信息共享能力指标:如尊重客户隐私与保密能力、信息安全管理能力等。
评估方式:
1. 自评方式:供应商根据指标要求进行自我评估。
2. 第三方评估: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对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
3. 客户调研评估:根据客户满意度调研结果进行评定。
4. 指标突出值法:与市场同级供应商做对比,看哪项指标突出或差异较大。
评估频率:半年1次,重点追踪供应商改进情况,并给予。
供应商管理体系搭建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桌面上,笔尖轻轻触碰到纸张,思绪如潮水般涌动。
构建一套高效、严谨的供应商管理体系,一直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搭建这样一个体系。
一、明确目标与需求我们需要明确搭建供应商管理体系的目的。
是为了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还是为了提升产品质量、降低风险?明确了目标,才能有的放矢。
同时,要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比如供应商的数量、种类、地域分布等。
1.1分析企业战略规划1.2调研现有供应商资源1.3制定供应商管理策略二、搭建组织架构有了目标和需求,就是搭建组织架构。
这个架构需要涵盖供应商管理的各个环节,包括供应商开发、评估、合作、退出等。
2.1设立供应商管理部门2.2设定部门职责与权限2.3建立供应商管理团队三、制定供应商评估体系评估体系是供应商管理的核心。
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对供应商进行评估,包括质量、价格、交期、服务、信誉等。
3.1确定评估指标3.2制定评估方法3.3建立评估流程四、供应商开发与维护有了评估体系,我们就可以开始供应商的开发与维护工作了。
4.1制定供应商开发策略4.2开展供应商寻源工作4.3建立供应商数据库4.4定期进行供应商绩效评估4.5加强供应商关系维护五、供应链协同与风险管理供应链协同是提高供应链整体效率的关键。
我们需要与供应商建立紧密的协同关系,共同应对市场变化。
5.1建立供应链信息共享机制5.2实施供应链协同管理5.3加强供应链风险管理六、持续优化与改进供应商管理体系搭建完成后,并不意味着工作的结束。
我们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优化和改进,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6.1定期收集供应商反馈6.2分析供应商管理效果6.3制定改进措施6.4落实改进计划七、培训与人才储备我们不能忽视培训与人才储备的重要性。
只有拥有了专业的人才队伍,才能保障供应商管理体系的顺利运行。
7.1制定培训计划7.2开展培训活动7.3建立激励机制7.4储备供应商管理人才就这样,一个完整的供应商管理体系搭建方案就呈现在眼前。
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供应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公司决定开展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旨在提升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和服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本文档将详细介绍该计划的目标、范围、时间表和实施步骤。
1. 提高供应商的质量管理水平,确保产品和服务符合质量标准。
2. 建立健全的供应商评估机制,确保供应商的可信度和稳定性。
3. 优化供应商选择和管理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本控制能力。
4. 增加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减少质量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5. 建立供应商质量合作关系,促进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和成长。
本计划的范围涵盖以下方面:1. 供应商评估:制定供应商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建立供应商评估体系,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评估。
2. 供应商选择:优化供应商选择流程,明确选择标准和程序,确保选择的供应商符合质量要求。
3. 供应商合作:建立供应商质量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责和要求,共同维护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4. 供应商培训:开展供应商质量管理培训,提升供应商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意识。
本计划将分为以下几个阶段进行实施:1. 计划阶段:制定供应商质量体系开发计划,明确目标、范围、时间表和责任人,确定实施计划的具体内容和步骤。
预计耗时1周。
2. 评估阶段:制定供应商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对现有供应商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后续的供应商管理策略。
预计耗时2周。
3. 选择阶段:优化供应商选择流程,明确选择标准和程序,开展供应商选择工作,并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
预计耗时2周。
4. 合作阶段:与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明确双方的权责和要求,并定期进行供应商质量管理培训和交流。
预计耗时3个月。
5. 监控阶段:建立供应商管理监控机制,定期对供应商进行跟踪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问题和风险。
预计耗时持续进行。
五、实施步骤1. 成立供应商质量管理团队,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 制定供应商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明确评估内容和评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