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一
- 格式:doc
- 大小:19.50 KB
- 文档页数:2
最新中考文言文断句练习题+文言文练习题文言文在中考语文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断句和文言文的理解与练习则是提升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以下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系列最新的中考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和文言文练习题,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一、文言文断句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断句。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二)给下面这段文言文断句。
“夫学者所以求益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大凌忽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枭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三)请为以下文言文断句。
“孟子曰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二、文言文练习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水尤清冽尤:_____(2)日光下澈澈:_____(3)佁然不动佁然:_____(4)悄怆幽邃悄怆:_____2、翻译下列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划分文言文节奏练习题一、判断句节奏划分1.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5.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二、省略句节奏划分1.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2.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4.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对仗句节奏划分1.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3.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四、排比句节奏划分1. 盖闻:天地之大德,生而无有,养而无伤,循而无违,通而无阻。
2.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3.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4.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5.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五、复杂句节奏划分1.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3.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 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
5.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六、宾语前置句节奏划分1.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3.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4. 无耻之耻,无勇之勇,是知也。
5. 微斯人,吾谁与归?七、定语后置句节奏划分1.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2.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4.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一、基础断句1. 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2. 夫以勇者之气而自卑者3. 君子之交淡如水4.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5.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二、进阶断句1.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2. 夫妻反目而相诟病者有之矣3.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4.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5.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高级断句1. 鸡鸣狗盗之徒不足为虑也2.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3.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4. 吾观自古贤达人功成不退而身死名灭者多矣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四、综合练习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3.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请同学们认真练习,掌握文言文断句技巧,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名篇节选断句1.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3. 韩非子曰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4. 《史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5. 《资治通鉴》云,唐太宗谓群臣曰,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六、诗词断句1.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2.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3.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4.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5.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七、成语典故断句1. 狐假虎威虎不知其为狐所借也2. 画蛇添足者虚有其表也3. 指鹿为马者混淆是非也4.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5. 杯弓蛇影心疑生暗鬼也八、历史事件断句1. 赤壁之战周瑜用火攻大破曹操军2. 淝水之战谢安指挥若定击败苻坚百万之众3. 安史之乱唐玄宗避难四川太子李亨即位灵武4. 陈桥兵变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宋朝5. 靖康之变金兵南侵掳徽钦二帝史称靖康之变这些练习题涵盖了不同类型和难度的文言文断句,适合学生进行系统的练习和提升。
【2025高考一轮复习考点专题精练】第二部分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文言文断句主观题专项训练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昔者,陈成恒相齐简公,欲为乱,惮齐邦鲍、晏,故徙其兵而伐鲁。
鲁君忧也。
孔子患之,乃召门人弟子而谓之曰:“诸侯有相伐者尚耻之今鲁父母之邦也,丘墓存焉。
今齐将伐之,可无一出乎?”颜渊辞出,孔子止之,子路辞出,孔子止之,子贡辞出,孔子遣之。
(节选自《越绝书·越绝内传陈成恒》)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相应位置的字母标号,填在下面的答题线上。
每填对一处给1分,超过三处不给分。
诸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FIK【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
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
“诸侯有相伐者”是定语后置,“有相伐者”是“诸侯”的后置定语,意思是“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做下一句的状语,“者”后断开;“尚耻之”省略主语“我们”,“耻”是形容词意动,“以……为耻”“对……感到羞耻”,做谓语,宾语是“之”,结构完整,“之”后断开;“今鲁父母之邦也”是判断句,“鲁”是判断句的主语,符合“……,……也”的结构特点,“鲁”后断开。
故FIK三处断开。
【参考译文】从前,陈成恒担任齐简公的国相,他想作乱篡位自立,但心中惧怕齐国的世族鲍、晏两家,所以就调动他们两家的军队去进攻鲁国。
鲁哀公十分担心,孔子也非常忧虑,于是召集门生弟子,对他们说:“对于那些互相征讨的诸侯,我们尚且感到羞耻。
现在鲁国是我们的祖国,我的坟墓也要筑在这里。
现在齐国要讨伐它,我们难道不应该出去阻止一下吗?”颜渊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不同意,子路请求出去阻止,孔子也不同意,子贡请求出去阻止,孔子同意了。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3分)子昂上言:陛下方兴大化,而太学久废,堂皇埃芜,《诗》《书》不闻,明诏尚未及之,愚臣所以私恨也。
文言文断句练习经典30题1.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2.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3.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4. 西番有二仙弈于山中树下一老猴于树上日窥其运子置思之法因得其玄秘国人闻而往观仙者遁去猴即下与人弈遍国中莫能胜国王以为奇进于中国诏举朝能弈者与较又求四方有高手名者敌之皆败。
或言杨靖善弈;时靖以事系狱③,诏释出之。
靖请以盘满贮桃实于前而弈,猴心牵于桃,遂连败。
诏椎杀之。
5.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6.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7.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明8.凡先生之游以二马三骡载书自随所至厄塞即呼老兵退卒询其曲折或与平日所闻不合则即坊肆中发书而对勘之或径行平原大野无足留意则于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则即坊肆中发书而熟复之9.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为通儒10.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裘材木尽于棺椁桓公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于是乃下令曰棺椁阝过度者戮其尸罪夫当丧者夫戮尸无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未几厚葬之风休矣11.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文言文断句练习题文言文断句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通过断句,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文意,把握其节奏和韵律。
下面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文言文断句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提高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一、基础练习1、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得半文钱断句:无鸡,鸭也可;无鱼,肉也可;唯青菜豆腐不可少,得半文钱。
2、彼竭我盈故克之断句:彼竭我盈,故克之。
3、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断句: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二、中级练习1、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断句: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断句: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断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三、高级练习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断句: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断句: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断句: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在做文言文断句练习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了解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词汇特点。
比如,文言文中常有一些虚词,如“之”“乎”“者”“也”等,它们往往在句中起到停顿和语气的作用。
其次,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判断断句的位置,使句子的意思通顺、合理。
再者,要注意句子的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这些地方通常也需要断句。
总之,文言文断句需要我们多读多练,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
希望大家通过这些练习题,能够有所收获,在文言文的世界中畅游!。
初一文言文断句练习一、文言文断句练习1、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光映书而读之。
〔3〕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5〕3、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宁挥锄与瓦石不异歆捉而掷去之。
〔2〕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3〕4、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善捕鼠及鸡。
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2〕:“盍〔为什么不〕去诸?〞其父曰:“是非假设〔你〕所知也。
吾之患在鼠不在乎鸡〔1〕夫有鼠那么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毁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5〕,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那么已耳,去饥寒犹远,假设之何而去夫猫也。
〔像这样为什么〔还〕要赶走那只猫呢〕5、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假设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3〕6、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2〕。
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那得行礼〔4〕7、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3〕,恣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3〕〞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8、生而眇者〔盲人〕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2〕。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籥〔古代乐器,形状像笛〕,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参考答案一、文言文断句练习1、匡衡勤学而无烛/ 邻舍有烛而不逮/ 衡乃穿壁引其光/ 以光映书而读之。
2、宋人或得玉/ 献诸子罕/子罕弗受/ 献玉者曰/以示玉人/ 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5〕3、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 宁挥锄与瓦石不异/ 歆捉而掷去之。
初中文言文断句专题训练(分类)班级:姓名:座号:一、名词断句(主谓宾或主谓或谓宾结构,名词作主语或宾语)1.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3.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岁无所得4.后太子罢质庞恭从邯郸反果不得见5.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6.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7.越王苦会稽之耻欲深得民心以致必死于吴8.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9.真定僧怀丙以二大舟实土10.愚人食盐不已味败反为其患。
11.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12.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13.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管仲之谋也14.妻上道莫不流涕人人扼腕欲劫留之二、动词断句(动词充当谓语中心语)1.先君子偶种凤仙花数十盆置于庭砌朝夕灌溉颇费精神2.山僧至山脚目送久之不知是人是怪是鬼3.迁于东峰就石穴而居之又阴以湿4.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劝之降忠烈大骂而死5.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6.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7.独闭阁昼夜口诵手抄留旬日尽其书而去8.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9.锡固多佳山水间生瑰闳奇特之士常以道艺为世称述三、虚词断句1.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2.一经焦躁则心绪少佳办事不能妥善。
3.我闻有凤凰久矣今真见之汝卖之乎4.有买者先祷于佛而捧盘近之病可治者则丸跃入佛手5.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6.我夫家世贫好衣美服则使人不安7.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8.而园之北因城以为台者旧矣稍葺而新之9.夫楚亦强大矣天下无敌乃且攻燕四、固定句式1.人之上食奈何其以养鸟且尔知小计不知大会2.今之饥此越之福而吴之祸也。
3.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五、修辞断句(对偶、顶真等)1.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六、对话断句1.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七、状语断句1.于是群臣耸惧莫敢饰诈2.是日饮酒乐天雨3.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4.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答案:一、名词断句(主谓宾或主谓或谓宾结构,名词作主语或宾语)1.宗宪子过淳安/怒驿吏/倒悬之2.犬畏主人/与之俯仰甚善/然时啖其舌。
练习古文的停顿练习题在学习古文的过程中,停顿是一个重要的技巧,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古文的含义。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古文停顿的练习题,帮助大家提高对古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一、句子停顿练习题1. 黄河之水,天上来。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段落停顿练习题1. 昔者庖人死,子贡请以为庖,曰:“夫子何必曰‘庖’?曰‘宰’亦可。
”子闻之曰:“夫何必然?上下殊勿干。
”子贡曰:“夫子之言是也。
”解析:这段对话的主要停顿点在于子贡的回答,他首先以为子路的意见可以,但接下来子路却反驳了他的观点,子贡听后表示赞同。
2. 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
解析:这段文字没有明显的停顿点,但可以在"劳而智者忧"这一段之后稍作停顿,以便给读者留出思考的空间。
三、诗词停顿练习题1.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解析:这是一首《春晓》的诗,每一句都以逗号进行停顿。
读者可以在每一个逗号处稍作停顿,体味每一句的意境。
2.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解析:这是杜甫的《登高》诗中的一句,它以逗号进行停顿。
读者可以在逗号处稍作停顿,感受黄河奔腾的气势。
四、经典文章停顿练习题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解析:这是《庄子·逍遥游》中的一段描写,文章通过三个停顿点分别描述了鲲的巨大、化为鹏的背部以及鹏翼的伟大。
读者可以在每一个停顿点处稍作停顿,感受庄子笔下的奇幻景象。
练习古文的停顿,对于提高对古文的理解和表达能力非常有帮助。
通过以上练习题,希望大家能够熟练掌握古文停顿的技巧,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古文水平。
加油!。
高考语文断句练习题(含答案)断句是高考语文常考的重要题型,做掌握断句技巧对于高考语文复习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高考语文断句练习试题,请考生认真学习。
高考语文断句练习一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尧不以帝见善绻,北面而问焉。
尧,天子也;善绻,布衣也。
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绻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非至公其孰能礼贤?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昔禹之治水,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是以得至于成功。
3.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6分)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
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对曰:“有。
人不得则非其上也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来之有也”。
4.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划线的部分断句(5分)鱼得水而游焉则乐塘决水涸则为蝼蚁所食掌修其堤防补其缺漏则鱼得而利之国有以存人有以生国之所以存者仁义是也人之所以生者行善是也。
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也辍行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君子道其常而小人计其功诗曰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兮此之谓也。
参考答案1.(6分)何故礼之若此其甚也/善缮/得道之士也/得道之人//不可骄也/尧论其德行达智而弗若/故北面而问焉/此之谓至公“/”为必断处,对1处得1分。
“//”为可断可不断处,此处断句不得分,亦不减分;错误的断句,错一处减1分,减完6分为止。
2.(6分)凿龙门/决大河//而放之海/方其功之未成也/盖亦有溃冒冲突可畏之患/惟能前知其当然/事至不惧/而徐为之图,“/”为必断处,对1处得1分。
断句练习题一、文言文断句1.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谚曰/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3.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4.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二、现代文断句1. 月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如梦如幻/让人陶醉。
2.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筛选有用信息/成为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3.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大地披上了绿装/充满生机。
4. 他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终于考上了心仪的大学。
三、诗歌断句1. 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3.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 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四、成语断句1. 画蛇添足/蛇本无足/何以添之/自作聪明/反而坏事。
2. 狐假虎威/狐狸借助老虎的威势/欺压其他动物/最终难逃厄运。
3. 井底之蛙/只见井口一方天空/不知世界之大/故步自封。
4. 杯弓蛇影/疑神疑鬼/自相惊扰/导致人心惶惶。
五、日常对话断句2. 今天天气真好/我们一起去公园散步吧/好主意/我也想去晒晒太阳。
3. 妈妈说/晚上回家要按时吃饭/不要总是熬夜/对身体不好。
4. 老师问/这道题目你们会做了吗/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我。
六、新闻报道断句1. 国庆节期间/全国各大旅游景点迎来客流高峰/各地采取措施确保旅游秩序井然。
2. 最新科学研究显示/适量饮用咖啡可能对心脏健康有益/但仍需注意摄入量。
3. 城市绿化工程持续推进/市民生活环境得到显著改善/空气质量逐步提升。
4. 教育部门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七、广告文案断句1. 新款智能手机/高清摄像头/强劲续航/带给您非凡体验。
2021高考真题——文言断句一、(2021全国甲卷)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帝以问寇准,准:“不知谁为陛下画此二策?”帝曰:“卿姑断其可否,勿问其人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B.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C.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D.九月/契丹大举入寇时/以虏寇深入/中外震骇/召群臣问方略/王钦若/临江人/请幸金陵/陈尧叟/阆州人/请幸成都/【答案】10.C。
【解析】“契丹大举入寇”的意思是契丹大举入侵进犯,语意完整,“时”应作“虏寇深入”的时间状语,故应在“时”前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临江人”“阆州人”分别是对“王钦若”和“陈尧叟”身份的介绍,其前后都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
选C【译文】九月,契丹大举入侵进犯。
当时因为敌人深入中心地带,朝廷内外极度吃惊,(皇帝)召集群臣询问策略。
王钦若,是临江人,请求皇帝亲临金陵。
陈尧叟,是阆州人,请求皇帝亲临成都。
皇帝拿这件事询问寇准,寇准说:“不知道是谁为陛下谋划了这两个计策?”皇帝说:“你暂且判断一下这两个计策是否可行,别问谋划的人是谁。
”二、(2021全国乙卷)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B.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C.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D.戴胄忠清公直/擢为大理少卿/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敕令自首/不首者死/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胄奏/据法应流/【答案】10.C【解析】解答此题,可运用排除法。
超难文言文断句试题及答案
试题:
1. 请将以下文言文断句,并解释其含义。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2. 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断句,并翻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3. 根据所给文言文,进行断句,并指出文中所描述的事件。
“陈涉世家陈涉者阳城人也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
苟富贵无相忘”
答案:
1.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
含义:孔子说,智慧的人喜欢水,仁义的人喜欢山;智慧的人活跃,仁义的人宁静;智慧的人快乐,仁义的人长寿。
2. 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
翻译:从前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起舞,非常自在,
他完全沉浸在蝴蝶的快乐之中,忘记了自己原本是庄周。
3. 陈涉世家/陈涉者/阳城人也/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
之/曰/苟富贵/无相忘。
事件描述:陈涉是阳城人,年轻时曾经和人一起做雇农。
有一次,
他在田埂上休息时,感到非常惆怅,便说:“如果将来我们中有谁富
贵了,不要忘记彼此。
”。
文言文断句专题练习一、用“/”为下列文言文断句1.枣棘相类皆有刺枣独生高而少横枝棘列生卑而成林以此为别其文皆从朿音刺本芒刺也朿而相戴生者枣也朿而相比横生者棘也不识二物者观物可辨2.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拾而掷去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管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3.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也4.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因而误书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说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近世学者多似此类5.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6.昔者有馈鱼于郑相者郑相不受或谓郑相曰子嗜鱼何故不受对曰吾以嗜鱼故不受鱼受鱼失禄无以食鱼不受得禄终身食鱼7.楚共王出猎而遗其弓左右请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仲尼闻之曰惜乎其不大亦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仲尼可谓大公也8.枭逢鸠鸠曰子将安之枭曰我将东徙鸠曰何故枭曰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鸠曰子能更鸣可矣不能更鸣东徙犹恶子之声9.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速已矣何待来年10. 宋顾宪之元徽中为建康令时有盗牛者被主人所认盗者亦称己牛二家辞理等前后令莫能决宪之至覆其状谓二家曰无为多言吾得之矣乃令解牛任其所去牛径还本主宅盗者始伏其辜发奸擿(tī)伏多如此类时人号曰神11.上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12.河之鱼有豚其名者游于桥间而触其柱不知远去怒其柱之触己也则张颊植鬣(liě)怒腹而浮于水久之莫动飞鸢(yuān)过而攫之磔其腹而食之好游而不知止因游而触物不知罪己妄肆其忿至于磔(zhé)腹而死可悲也夫13.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阅读训练】1(一)女娲炼石补天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
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选自《淮南子》【阅读训练】1.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1.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
火爁燚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
(二)燧人钻木取火遂明国①不识四时昼夜,有火树名遂木,屈盘万顷②。
后世有圣人,游日月之外至於③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鴞④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⑤人。
注释①遂明国:传说中的国家名。
②屈盘万顷:屈盘起来,占的面积有一万顷。
③於:同“于”。
④鸹:鸱鴞,鸟类的一科,头大,嘴短而弯曲,吃鼠、兔、昆虫等小动物,对农业有益。
【阅读训练】1.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游日月之外至於其国息此树下有鸟若鴞啄树则灿然火出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号燧人。
1.游日月之外,至於③其国,息此树下。
有鸟若鴞④,啄树则灿然火出。
圣人感焉,因用小枝钻火,三)鲤鱼跳龙门龙门山,在河东界。
禹凿山断门一里余。
黄河自中流下,两岸不通车马。
每岁季春,有黄鲤鱼,自海及诸川,争来赴之。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阅读训练】1.将文中划线句子用“/ ”断句。
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1.一岁中,登龙门者,不过七十二。
初登龙门,即有云雨随之,天火自后烧其尾,乃化为龙矣。
四)武王伐纣武王伐殷乘舟济河兵车出坏船于河中太公曰太子为父报仇今死无生。
所过津梁,皆悉烧之。
武王伐纣,渡于孟津,阳侯⑴之波,逆流而击,疾风晦冥,人马不相见。
于是武王左操黄钺⑵,右秉白旄,瞋目而撝之,曰:“余任天下,谁敢害吾意者!”于是风济而波罢。
高考文言文断句100题专项练习(含答案和翻译最方便完整版)考查题型:大致命题形式:主观点断,一般只要求在句中关键处断开。
解题策略:断句时,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句意的完整与否。
高考断句主要考查句末,句内可断可不断的地方一般忽略不计;并且不要求用明确的标点符号标明,只需要用“/”断开即可。
湖南省的断句题通常会以客观选择的形式出现。
1、借助古代文化常识断句,如天文、历法、地理、历史、官职、科举、姓名等方面的知识。
如“汉六年正月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张良为留侯”(《烛之武退秦师》)这段文字中,涉及古代文化常识的有历法、地理、历史、官职、姓名等。
根据这些内容,点断就很方便。
2、找出名词、代词等关键实词断句。
跟现代汉语一样,文言中的名词、代词一般也用来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
找出这些关键词语,据此断句也很方便。
3、根据文言虚词断句。
明辨句读,虚词是重要标志。
尤其是语气词和一些连词的前后,往往是断句的地方。
如夫、盖、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也、矣、欤、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
根据这些特点,区分虚词就有助于断句。
4、根据排比、对偶、顶真、反复等修辞手法断句。
这些修辞手法是文言中常用的,利用它们也会给断句以帮助。
5、根据对话、引文等断句。
文言中的对话、引文常用“曰”“云”为标志,遇到对话时,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6、根据特殊句式断句。
文言文中的一些句式,特别是固定句式,可以帮助断句。
如“……者,……也”等判断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等反问句式,“为……所……”、“受……于……”、“见……于……”等被动句式;“何……之有”、“唯……是……”等宾语前置句式。
文言文断句专项练习一
1、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短句。
(3分)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
《颜氏家训•勉学》
2、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3分)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而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
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魏书.胡叟传》
4、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佗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
5、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
(赵困于秦)齐人、楚人投赵。
赵人乏食,粟于齐,齐王弗许。
周子曰:
“夫赵之于齐楚扞蔽也犹齿之有唇也唇亡则齿寒今日亡赵明日患及齐楚矣且救赵高义也却秦师显名也不务为此而爱粟为国计者过矣。
(取材于《资治通鉴·周纪五》)
7、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
(5分)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
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8、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杨朱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
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
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
(取材于《韩非子·说林上》)
9、用斜线(/)给下面短文画横线的部分断句。
(5分)
孟子曰:“仁者如射,发而不中,反求诸身。
”吾尝学射矣始也心志于中目存乎鹄手往从之十发而九失
其一中者幸也。
有善射者,教吾反求诸身,手持权衡,足蹈规矩,四肢百体,皆有法焉。
一法不修一病随之病尽而法完则心不期中目不存鹄十发十中矣。
(取材于苏轼《仁说》)
10、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天下士子哉
(选自明·宋濂《杜环小传》,有改动)
11、(2007广东)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异史氏曰满招损谦受益天道也名小立遂自以为是执叶公之余习狃②而不变势不至大败涂地不止也满之为害如是夫
(选自《聊斋志异·郭生》,有改动)注:②因袭
12、用“/”给下列文言文断句。
(4分)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
(选自《晋书•周访传》,有改动)
13、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
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
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