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4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755.01 KB
- 文档页数:78
哪些药物可引起肾脏损害?【推荐下载】导语各种利尿剂都可能诱发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醋唑磺胺和氨苯蝶啶还可以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管,引发血尿和肾功能衰竭。
常见的引起药源性肾损害的药物抗感染药物几乎所有类别的抗感染药物都有可能造成肾损害:①青霉素类既可能造成肾小球损害,也可能造成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急性肾小管坏死。
②头孢菌素(先锋霉素)以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多见。
③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等较前两大类更容易造成肾损害。
④喹诺酮类药物、磺胺类药物、红霉素、林可霉素、万古霉素、四环素、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抗病毒药物(无环鸟苷、阿糖胞苷、干扰素)、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等都可能造成肾损害。
注意:抗感染药物引发的肾损害,有些与用药剂量不当有关,有些与病人是否为该药的过敏体质有关。
解热镇痛药各种感冒药,如安乃近、克感敏、百服宁、泰诺、康泰克、美林;止痛药,如芬必得、消炎痛、必理通、萘普生、戴芬、扶他林、英太青、散利痛、西乐葆等,都可能造成肾损害。
注意:这一类药物可能造成肾病综合征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常常与过敏或者肾脏处于缺血缺氧状态有关。
化疗药物如阿霉素、顺铂、甲氨蝶呤、长春新碱、博来霉素、亚硝基脲环孢素、他克莫司、西罗莫司等都有肾毒性。
注意:此类药物常常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移植患者等,权衡利弊后,必须使用时也不能因噎废食。
临床上,医生会积极水化、碱化尿液(水化就是补液,可以口服,但一般需静脉补充;碱化指静脉使用碳酸氢钠),或根据药物浓度调整剂量等,以减少药物肾毒性。
利尿剂各种利尿剂都可能诱发过敏性间质性肾炎。
醋唑磺胺和氨苯蝶啶还可以形成结晶堵塞肾小管,引发血尿和肾功能衰竭。
注意:严格掌握利尿剂应用指征和合适的剂量、疗程,可以减少该类药物肾损害发生。
降压药物常用的降压药物中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能引起肾损害。
三类药物都可能引起急性过敏性间质性肾炎,后两者还有可能通过减少肾脏灌注造成。
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药物
一、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中草药:
木通、草乌、益母草、苍耳子、鱼胆、天花粉、蜈蚣等。
除上述中药外,尚有苦楝皮、牵牛子、金樱根、土贝母、马兜铃、土荆芥、使君子、威灵仙、大风子、芦荟等200余种中草药均可引起肾脏损害,导致肾功能衰竭。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嘉兴市中医院肾内科徐业
二、对肾脏有毒副作用的西药:
⒈抗生素类:四环素族(含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等)、呋喃类(含呋喃旦丁、呋喃西林等)、磺胺类、头孢噻啶(先锋II)、萘啶酸、吡哌酸、诺氟沙星、链霉素、妥布霉素、头孢噻吩(先锋I)、头孢唑啉(先锋V)、羧苄青霉素、多粘菌素类、青霉素G、氨苄西林、头孢氨苄(先锋IV)、头孢拉啶(先锋VI)、林可霉素、克林霉素、立克菌星、两性霉素B等。
⒉非类固醇抗炎镇痛药:消炎痛、布洛芬、保泰松、炎痛喜康、阿司匹林、复方阿司匹林(APC)、非那西汀、安替比林、氨基比林、扑热息痛及甲氧萘酸等。
⒊肿瘤化疗药:顺铂、甲胺蝶吟、光辉霉毒、丝裂霉素-C、亚硝基脲类、5-氟尿嘧啶等。
⒋抗癫痫药:三甲双酮、苯妥因钠等。
⒌麻醉剂:乙醚、甲氧氟烷等。
⒍金属及络合剂:青霉胺、依他酸盐等。
⒎各种血管造影剂。
⒏其它:环孢素A、西咪替丁、别嘌呤醇、甘露醇、海洛因、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及其药物肾毒性研究药物对肾脏功能产生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并且药物肾毒性的研究也是临床医学中的重点之一。
药物的肾毒性主要指药物对肾脏产生的不良作用,可导致肾脏损伤、功能障碍甚至肾衰竭。
本文将从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以及药物肾毒性的研究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探讨药物与肾脏之间的关系。
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可以分为有益和不良两种情况。
有益的影响主要是指一些药物能够通过改善肾脏血流、调节水电解负荷、抗炎等作用来改善肾脏功能,例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能够改善肾脏血流,利尿剂能够减轻水肿和降低血压等。
但是,不良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不少药物会导致肾脏功能的损害,例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紫杉醇等。
药物肾毒性研究是通过对药物对肾脏的直接或间接作用进行评估。
直接作用主要指药物对肾脏的细胞或组织直接产生损害,导致肾小管损伤、间质性肾炎等。
间接作用则是指药物通过其他途径而不是直接作用于肾脏细胞,间接导致肾脏损害,例如药物引起的血管收缩、肾动脉狭窄等。
常见的评估方法包括临床观察、实验动物模型和体外试验。
在临床观察方面,研究人员会通过回顾病例或进行前瞻性临床研究来评估药物的肾毒性。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提供真实世界中的数据,但是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如患者基础疾病、其他药物的影响等。
实验动物模型也是评估药物肾毒性常用的方法之一。
研究人员可以使用小鼠、大鼠、猪等动物模型,通过给动物灌胃或注射药物来观察其对肾脏的影响。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更好地控制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动物模型与人类的差异,所得到的结果需要进一步验证。
体外试验主要是使用细胞培养或肾脏切片等方法来评估药物的肾毒性。
细胞培养可以模拟药物对肾脏细胞的直接作用,而肾脏切片可以提供对药物对肾脏组织的影响的直接观察。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但是与体内情况不完全一致。
总结起来,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有有益的作用也有不良的影响。
这6种常见药都是伤“肾体”的毒药,记清楚了,能少吃就少吃人生病在所难免,平时有个头疼脑热,总少不了跟药打交道。
于是自己就成了半个医生,吃吃这个再配个那个。
然而吃着吃着却吃出了肾病!肾是人体的垃圾处理厂,药一般通过肾排泄,这也导致肾更容易受到药物侵害。
是药三分毒,无论中药还是西药,都可能对肾造成损害。
尤其是这6种常见药,毒害程度尤其大,记清楚了,能少吃就少吃!伤肾西药1、消炎镇痛类肾损害与长期大剂量服用消炎镇痛类药物有关。
包括我们常见的阿司匹林、布洛芬等以及含有这些成分的感冒药、止痛药。
生活中,最好不要选择这些成分的感冒药,或者避免服用超过5天!2、抗生素类很多抗生素都伤“肾体”。
比如常见的青霉素、头孢菌素、新霉素等。
其中新霉素毒性最强,可造成肾小球损害及肾炎。
日常用药时,绝不能擅用抗生素,也不要在一种药物作用不明显的时候,随意再服用其他的抗生素药物,避免造成肾脏伤害。
3、降压药分享一个案例,老李是一位高血压患者!病友推荐卡托普利降压效果不错。
于是老李也去买来吃,结果却得了肾炎!降压药中的血管转化酶抑制剂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长期服用都会对肾脏造成损伤。
得了高血压就需要吃药怎么办?因为伤肾就不吃了吗?不是的,我们可以在相同功效下,用其他对肾损伤小的药物进行替换。
伤肾中药1、含马兜铃中药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可引起的肾小管功能障碍等肾损伤,所致肾损害与药物剂量的大小有关。
在服用相关药物时应按照医生要求严格用药!2、含雷公藤中药有雷公藤成分,如果用药剂量过大或服药时间过长,就会肾中毒。
目前,雷公藤所致的肾功能衰竭已成为患者死亡的主因。
建议尽量不用,一定要用的话,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要相信所谓偏方。
3、矿物类中药包括含砷中药(如雄黄、砒霜、砒石),含汞中药(朱砂、轻粉),含铅中药(铅丹、黄丹)。
若连续一周使用无效果,建议立即停用就医!药物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治病,用不好“致病”。
需要强调:具有肾毒性不意味着不能用,而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用药,避免滥用。
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作者姓名:高丰指导教师:赵玲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药物制剂完成日期:2010-11-23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高丰(四川农业大学药物制剂,雅安 625014)【摘要】药物治疗可使人类受益(主要作用),但也可引起人体多种器官损害,而肾脏则是受损害最为严重的器官之一。
一些药物可对肾脏产生直接毒性作用或通过过敏反应造成肾脏损伤。
研究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作用,对于临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药物;肾脏;毒性作用【引言】肾脏是主要的排泄器官,同时它又是一个调节器官,通过分泌激素样的物质调节体内的代谢,肾脏功能的完整性与机体内环境平衡密切相关,肾脏在代谢、废物排泄和对细胞外液容量调节、电解质组分、酸碱平衡上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次肾脏还合成并释放激素和活性物质。
药物损伤肾脏将导致上述功能受损,并对全身代谢有严重影响。
肾毒性临床表现轻重不一,最早症状可为蛋白尿和管型尿,继而可发生氮质血症、肾功能减退,严重时可出现急性肾衰和尿毒症等。
肾毒性可为一过性,也可为永久性损伤。
可导致肾毒性的常见药物有某些抗菌药、抗肿瘤药、解热镇痛抗炎药、麻醉药、碘化物造影剂、碳酸锂、氨苯蝶啶等。
1 药物致肾脏损伤的机制1.1直接肾毒性多种药物经血液进入肾脏时易被滤过并被浓缩,使肾组织内的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器官组织,尤其是肾小管内及肾小管周围的浓度更高于其他组织。
因此,肾小管细胞接触药物的浓度比其他细胞更高。
肾小管细胞的高代谢活动,更增加了肾小管对药物损伤的易感性,使药物对肾脏的损伤常表现为肾小管的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各种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损伤肾脏,其作用强度依赖于所接触药物的浓度、持续时间长短及肾脏对药物的易感性与耐受性等因素。
1.2导致肾脏缺血药物对肾脏的损伤,除了直接作用于肾脏细胞外,还与药物引起肾脏缺血有关,二者相互作用。
肾脏损伤的机制包括:(1)肾毒性药物直接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改变,减少髓质的血流,导致缺氧性损伤。
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及安全性评估药物的使用已经成为当代医疗领域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然而,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以及其安全性评估。
一、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影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1. 正面影响一些药物可以通过改善肾脏功能来维护肾脏的健康。
例如,ACE抑制剂和ARB药物是广泛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衰患者的药物。
这类药物可以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和肾小管再吸收,并降低肾小球内压力,从而保护肾脏功能。
2. 负面影响然而,并非所有药物对肾脏功能都有正面影响。
一些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或影响正常的肾脏功能。
这种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肾小管损伤:某些药物可以直接损伤肾小管,例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这类药物会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和肾小管功能受损,从而影响肾脏的正常排泄功能。
(2)肾血流量减少:一些药物可能通过影响肾脏的血液供应来降低肾血流量,进而影响肾脏的功能。
举例来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s)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可以引起血管扩张,从而减少肾血流量。
(3)肾小球滤过率改变:某些药物可以改变肾小球滤过率,例如利尿剂和血管收缩剂。
这些药物可以增加或减少肾小球滤过率,进而影响尿液的产生和排泄,从而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
二、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安全性评估对于药物对肾脏功能的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药物代谢及排泄途径:了解药物在肾脏中的代谢和排泄途径对评估药物对肾脏的影响至关重要。
例如,一些药物经过肾脏代谢和排泄,可能对肾脏功能造成负担,从而引起不良反应。
2. 肾脏毒性:通过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评估药物对肾脏的毒性以及对肾小管、肾小球等肾脏结构的损害程度。
这些研究可以帮助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和预防不良反应。
3. 肾功能监测:对患者进行肾功能监测,包括检测血尿素氮(BUN)、肌酐、尿液分析等指标,以评估药物对肾脏的影响。
哪些常用药有肾毒性这份清单转给肾友收藏哪些常用药有肾毒性?这份清单转给肾友收藏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毒器官之一,它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物质,并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然而,某些常用药物可能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导致肾毒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药物,它们可能对肾脏产生不利影响,并提供一个清单,方便肾友收藏。
1.非甾体消炎药(NSAIDs):这类药物常用于缓解疼痛、消除发热和减少炎症反应。
然而,过度或长期使用NSAIDs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尤其是在老年人、肾功能受损者和青少年中风险更高。
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包括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等药物,常用于治疗严重感染。
然而,应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肾功能,因为它们可能引起肾小管损伤,导致肾毒性反应。
3.利尿剂:某些利尿剂(如噻嗪类和袢利尿剂)可通过增加尿液排出来减轻体内液体潴留。
然而,长期或滥用利尿剂可能导致肾脏负担增加,甚至引发肾功能不全。
4.抗癌药物:许多化疗药物都具有肾毒性。
这些药物在治疗癌症时,可以杀死癌细胞,但同时也可能对健康的肾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化疗期间,医生通常会密切监测肾功能。
5.放射性造影剂:这些药物在医学影像学中常用于提高影像质量。
然而,对于某些人来说,这些造影剂可能会导致肾功能衰竭,特别是那些已经具有肾功能异常的人。
6.抗高血压药物:某些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在控制高血压的同时,也可能对肾脏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人们在服用这些药物时应定期监测肾功能。
7.非盐酸类抗抑郁药:长期使用某些非盐酸类抗抑郁药(如氯丙咪嗪和曲唑酮)可能增加患者患急性间质性肾炎的风险。
因此,对于患有抑郁症的肾友,在使用这些药物时要谨慎。
除了上述药物,许多其他药物也可能对肾脏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对于那些已经患有肾脏疾病的人。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肾脏健康,肾友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正确使用药物,并定期监测肾功能。
最后,我们提供以下药物肾毒性清单,以便肾友收藏:1.非甾体消炎药(NSAIDs)2.氨基糖苷类抗生素3.利尿剂4.抗癌药物5.放射性造影剂6.抗高血压药物7.非盐酸类抗抑郁药希望这份药物肾毒性清单能够帮助肾友更好地保护肾脏健康,避免药物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