庇山矿通风系统优化改造
- 格式:pdf
- 大小:1.38 MB
- 文档页数:3
庇山煤矿北风井主扇自动倒台安全技术措施工程名称:主要通风机倒台安全技术措施(2#→1#)施工地点:主要通风机房计划工期:施工单位:机电队施工单位负责人:措施编制人:编制时间:庇山煤矿北风井主扇自动倒台安全技术措施主要通风机简介:我矿主风机现采用FBCDZ系列抽出式对旋轴流通风机,风机型号为FBCDZ№31/2×400,额定风量140-198(㎡/s),功率2×400KW;电动机型号为YBF630S1-10,额定功率400kw,额定电压6000V,额定电流50.5A。
该主要通风机效率高、噪声低、结构紧凑、性能可靠、安装便利能够符合我矿安全生产要求,为我矿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
施工简介: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每月至少检查检修一次主要通风机,在检修期间,需要将2#风机倒台至1#风机运行,为保证检修工作安全有效的进行,特制订《瑞平公司庇山矿主要通风机倒台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人员组织及倒台前的准备工作1、本次倒台方式:自动倒台2、电气部分检修人员职责:在倒台前认真检查倒台风机供电系统是否正常。
检查电机绝缘情况。
3、四大件检修人员职责:四大件人员负责风机倒台后的检修工作。
倒台过程中观察风门动作是否正常。
4、主要通风机值班人员:负责传达调度室的指示。
在倒台过程中操作主要通风机。
负责记录倒台前后风机的轴承温度、绕组温度、电压、电流、负压、风速、风量等主要参数及风机运行情况。
及时填写倒台记录。
5、35KV变电站值班人员:负责在倒台过程中观察风机电流、电压。
6、矿井主要通风机倒台时间应提前1-2天确定(具体时间应尽量安排在交班前或接班后),并提前一天在早调会议上通报。
7、风机倒台前一天由调度室通知矿井各生产单位,要求各生产单位设专人看管局部通风机,并在班前会上安排矿井大面积停风注意事项。
8、矿井主要通风机倒台前1-2天由机电科组织机电队分管四大件副队长、分管供电副队长等包机维护人员及主要通风机操作司机对所要倒台的主要通风机所有机械、电气设备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风机电机进行绝缘电阻遥测,发现隐患及时消除,确保矿井供电系统及主要通风设备性能完好、可靠。
常村煤矿王村风井投运通风系统优化改造白志鹏【摘要】常村煤矿王村风井即将投运,要保证常村煤矿王村风井、副井贯通前后以及王村风井的投运后通风系统的稳定性,因此采用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对常村煤矿建立仿真系统,采用矿井通风仿真技术对王村风井、副井贯通前后以及王村风井的投运后通风系统进行优化模拟,得出合理有效的通风系统优化方案,从而实现王村风井顺利投运,满足矿井安全生产的需要。
对矿井通风管理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名称】《黑龙江科技信息》【年(卷),期】2012(000)032【总页数】1页(P85-85)【关键词】仿真系统;通风系统;王村风井;优化方案【作者】白志鹏【作者单位】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山西长治04620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24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常村煤矿1995年9月26日投产,1997年达产,原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2012年核定生产能力700万吨。
目前+470m水平处于首采区大巷开拓阶段,+470m水平的大巷开拓掘进用风为中央主扇供给,+470m水平东翼1#回风大巷与王村回风井贯通,王村副井底联巷与王村回风井底联巷贯通,届时王村临时主扇将投入运行,+470水平开拓回风将由王村临时主扇担负。
基于上述情况,运用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建立的常村煤矿仿真系统[1],进行优化模拟并制定通风系统优化方案,进行通风系统调整,从而实现王村风井顺利投运[2]。
1 通风仿真系统应用根据常村煤矿+470m水平的巷道布置,利用现有的通风仿真系统,在确定风井投运通风仿真图的基础上,完善仿真系统,使通风系统在副井、风井贯通前后以及王村风井投运前后井下巷道布置保持一致,利用仿真系统调试功能,对风井投运前后仿真系统进行调试。
+470水平的通风仿真局部图如图1。
通风网络风流分配仿真。
在初步形成常村煤矿通风系统的情况下,根据测试数据,对通风系统进行风流分配仿真。
经过反复调试,使风量和设计需风量在误差范围内一致,然后进行按需调节,调节时基于最小功耗原理,按照节点驱动的原则进行风量分配的按需调节。
287矿井的通风系统一直都在矿井生产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矿井的通风系统会服务于生产系统,另外一方面,矿井的服务系统又会直接制约着生产系统的发展。
应该说,矿井通风系统的好坏将会直接关系到矿井的安全生产和之后所产生的经济效益。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建立完善和合理的矿井通风系统一般能够更好地提高矿井的生产效益[1]。
矿井通风系统本身也是通风管理工作和矿井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结合实际案例,具体分析高阻力矿井通风系统优化和改造的策略。
1 研究背景矿井通风系统设计一直都在矿井设计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在之后有效地反映出矿井设计的质量和矿井设计的水平。
矿井通风系统的设计不仅会在之后关系到矿井建设的速度、投产的时间和基础投资,并在之后会对后续生产的面貌和经济效益有更深的影响。
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由于内部生产布局和自然条件一直都在发生变化,所以会对后续生产能力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必要时也需要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才能够让矿井建设的更好。
2 高阻力矿井的概念矿井通风的总阻力指的是风流从进风口进入,再回到回风的井口。
在这过程中,将会直接沿着一条通路中的各个分支来产生更多的阻力和摩擦力。
而各种阻力的总和就被称为矿井的总阻力。
如果矿井内部的阻力较高,则该矿井也就被称为高阻力矿井。
如何在高阻力矿井内部通过运用通风系统来降低内部的阻力,这已经成为大家尤其关注的问题。
3 实际案例分析(1)矿井概况。
某矿井的通风方式主要为混合抽出式的通风方式,内部主要由主井、副井和其他两个进风井组成。
整个矿井内部的通风系统较为独立,采区的内部主要是由轨道巷、运输巷和回风巷组成[2]。
每个采掘工作面均保持独立通风。
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先在北风井处安装2台2K56型的轴流式主要通风机,并配置了两台功率为500kW的电机。
在罗庄东风井处安装2台GAF25-12.5-1GZ的流轴式主要通风机,并将电功率保持在750kW。
(2)通风系统现状分析。
国家局瓦斯治理登封现场会交流材料集中全力打赢区域性瓦斯治理攻坚战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0月)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平煤集团是瓦斯灾害比较严重的矿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重大事瓦斯煤尘事故,教训极为深刻。
在现有32对生产矿井中,有12对煤与瓦斯突出矿井(一矿、四矿、五矿、六矿、八矿、十矿、十二矿、十三矿、香山公司、平禹煤电四矿、平禹煤电白庙矿、梨园矿长虹公司),2对高瓦斯矿井(十一矿、瑞平公司庇山矿),有4对矿井(四矿、十矿、十一矿、十二矿)不同程度的发生过冲击地压(岩爆)现象。
随着矿井不断向深部延伸,煤层瓦斯压力、含量也在不断增大。
据预测,矿区丁组煤层瓦斯压力由-400米水平的0.60MP增加到-800米水平的2.16MP,含量由4.58m3/t增加到7.06m3/t;戊组煤层压力由-430米水平的1.51MP增加到-800米水平的2.55MP,含量由16.7 m3/t增加到30 m3/t己组煤层压力由-430米水平 1.67MP增加到-800米水平的2.45MP,含量由11.5 m3/t增加到29.5 m3/t。
在建矿井首山一矿在-580米水平测定,戊8煤层瓦斯压力达6.8MP,戊9-10煤层5.4MP,推测煤层瓦斯含量在30 m3/t以上。
矿区自1984年发生第一次煤与瓦斯突出以来,累计发生突出152次,突出总煤量15851吨,总瓦斯量85万立方米,平均煤量104.3吨/次,平均瓦斯量5592立方米/次,其中最大强度今年8月1日平禹煤电公司四矿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经专家组认定,突出煤量2500余吨,瓦斯量26万立方米。
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下面,结合平煤实际谈几点认识和体会,不妥之处敬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开展各种专项活动,迅速扭转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事故发生后,集团公司召开了安全生产紧急会议,通报了“8.1”事故情况,对事故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对下一步安全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沉得下去、严得起来,把整个身心扑到安全上,要采取非常措施,严防死守,严查重处,始终保持安全高压态势,迅速扭转安全生产被动局面。
矿山井下通风自动化的改造作者:白鹏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11期摘要:在矿井生产中,矿山井下通风应当属于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对井下作业进行全面的通风处理,从而为井下工作人员提供新鲜空气。
由此可见,矿山井下通风的基本目标在排除粉尘与毒害性气体,在此基础上改善井下的整体气候状况。
近些年来,自动化技术已经逐步融入了矿井生产中,与之相应的井下通风也有必要接受自动化改造。
矿山井下施行自动化的通风改造,宗旨在于创造清洁且安全的矿山工作环境,确保井下工作人员拥有良好健康状况。
为此对现阶段的矿山井下通风,应当明确自动化改造的基本思路及其内容;结合井下通风的真实状况,探求落实自动化通风改造的可行措施。
关键词:矿井下通风自动化改造具体措施中图分类号:TD7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4(b)-0059-02随着采煤行业整体规模的迅速扩大,矿山开采的作业面正在不断下移,井下采空区的总数也在逐渐增多。
由此可见,现阶段的采掘工作已经延伸了作业面范围,因此,仅靠井下现有的通风设施很难符合井下通风的基本需求。
情况严重时,未经改造的传统通风系统还可能导致污风循环或者风流短路,以至于无法迅速排出爆破作业中的烟雾[1]。
矿山作业经常涉及到爆破作业,在爆破操作中很可能存在有毒气体;如果无法及时排出,有毒气体将会威胁井下工作人员本身的健康与安全。
面对信息化与自动化的新形势,对于矿山通风的设施有必要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在完成自动化改造的前提下,才能从根源上保障矿山生产的实效性,确保为井下的正常生产提供了清洁空气。
1 自动化改造的基本思路对于矿井通风体系而言,自动化改造指的是运用自动化的基本原理来改造现阶段的通风系统,增加新鲜气流的流入量,并且杜绝事故隐患。
在微机操作的辅助下,对于井下通风就能进行全方位的综合改造。
具体的措施为:矿井通风包含分区回风与集中进风的两个部分,其中的进风井设计为竖井,整个通风系统设计为抽出式的对角系统,分别包含了两翼回风、中央进风、南北侧的斜井通风等部分。
煤矿矿井通风及通风系统优化摘要:在我国整体经济持续向前发展的大背景下,煤炭及其相关制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加大,这就意味着煤矿的开采需要向更深更快的方向发展。
但是煤炭事业的发展就伴随着煤矿事故的发生,经调查发现,大多数煤炭事故的发生都是因为矿井内部的通风管理质量不达标。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将深入讨论煤矿通风安全问题的产生因素,以及如何做好煤矿的通风管理。
关键词:煤矿矿井通风技术;通风系统;优化随着我国很多煤矿进入到深部开采阶段,矿井通风压力不断提升,瓦斯涌出量也在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井田深部需要的风量更大,导致传统的煤矿通风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需要进行针对性的优化与提升。
从当前煤矿开采情况来看,全面增强通风系统的整体运行质效,对于更好保证通风系统稳定性,提升煤矿生产安全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特别是很多深部延伸煤矿,对通风系统进行全面优化非常迫切。
1.矿井通风安全影响因素1.1自然环境因素首先,在采矿企业的生产环节中,矿井开采会产生大量的瓦斯气体,并且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这种气体在井下空气中的含量也不断增加,提升了井下作业环境的危险等级。
其次,矿山开采是一种地下作业,受复杂的地质条件影响,开采的作业环境也含有许多不确定因素,在瓦斯含量和地下温度达到一定条件的时候,会增加爆炸的危险事故发生几率,这会给采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造成极大的伤害。
受这两种自然环境因素的制约,如果在通风系统的建设过程中,不能合理的选择通风设施和安装位置,就不能保证通风网络总体的稳定性。
1.2技术因素很多通风事故的发生是由技术水平低造成的。
国有大型煤矿资金充足,通风安全设施的投入比较多,使得煤矿通风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大幅度降低。
而地方煤矿资金有限,在通风安全设施方面投入较少,这使得在进行通风管理时效率极低。
大部分煤矿中大部分已建立了煤矿通风信息化监控系统,通过在井下各处巷道安装各种传感器,实现对矿井通风系统的实时监测。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能立刻发出报警,从而最大程度上减轻安全事故的危害。
通风系统优化(降阻)方案当前我矿贵石沟井和五林井各主扇通风负压均超过了AQ标准要求,为了确保主扇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特提出通风系统优化(降阻)方案(五林井处于回收阶段,暂不考虑降阻),具体如下:一、矿井通风概况1、通风概况贵石沟矿井采用多风井分区通风系统,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通风方式为分区式。
矿井现有11个井筒,其中进风井7个,分别是主斜井、2#主斜井、副立井、排矸井、南翼进风井、小南庄进风井、天花池进风井;回风井4个,分别是中央回风立井、小南庄回风立井、南翼回风立井、天花池回风立井,其井口均安装有符合要求的防爆帽。
目前矿井总进风量为42072m3/min,总回风量42671m3/min。
矿井分为4个分区通风系统,分别为中央区南条带通风系统、四采区通风系统、南翼采区通风系统、西北翼采区通风系统。
分别由中央主扇、小南庄主扇、南翼主扇、天花池主扇负担全井的通风任务,联合通风的区域之间连通的巷道全部实现隔绝。
2、主扇运行参数3、各进风井风量情况二、各采区生产布局我矿贵石沟井由四个生产采区,即南翼采区(南翼一区、二区)、四采区、中央采区、西北翼采区,各采区生产布局如下:1、南翼采区南翼采区现布置有2个回采工作面、2个备用工作面、11个掘开工作面(包含1个停掘工作面)、6个硐室。
当前南翼主扇运行工况为负压为500mmH2O,采区回风风量为15067m3/min,采区风阻值为0.079kμ。
2、四采区四采区现布置有1个回采工作面、1个拆架工作面、2个备用工作面、7个掘开工作面、4个硐室和7个通风巷。
当前小南庄主扇运行工况为负压为450mmH2O,采区回风风量为12156m3/min,采区风阻值为0.01kμ。
3、中央采区中央采区现布置有1个备用工作面、3个硐室和6个通风巷。
当前中央主扇运行工况为负压为320mmH2O,采区回风风量为4029m3/min,采区风阻值为0.07kμ。
4、西北翼采区西北翼采区现布置有1个回采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6个掘开工作面、7个硐室和9个通风巷。
新兴矿通风系统集中优化改造及效果分析随着生产的发展,采掘条件的变化,特别是瓦斯涌出条件的变化,及时正确的改造并完善矿井通风系统,对保障安全生产,保证采掘正常接替,促进生产发展,提高经济效益都是必不可少的先决条件。
1 矿井概况1.1 开采水平新兴煤矿是1958年建成投产的片盘斜井,几经扩建生产能力为120万t/a,矿井为斜立井开拓方式,矿井井田走向长7.5km,倾斜宽6.5km,井田面积48.75km2。
矿井划分3个生产水平,一水平标高-25m,二水平标高-300m,三水平以下为剃头开采。
一水平共有二采、三采、五采、六采、八采5个生产采区,已基本开采结束,将全部进入二水平开采。
二水平大巷标高为-300m,主运大巷和通往各采区的运输石门已基本施工完成。
1.2 通风状况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煤层无自然发火倾向,煤尘爆炸指数为34.61%~37.43%,有煤尘爆炸危险,采用机械抽出式通风方法,分区式通风方式,由立井、斜井集中入风,采区辅助入风,各采区独立回风。
1.3 瓦斯状况据统计,从1991年以来先后发生6次煤与瓦斯突出,1992年11月16日,三采区左六片首次发生煤与瓦斯突出,标高为-160m,突出煤量10t,瓦斯量1200m3。
煤层瓦斯压力1.15~3.35MPa,矿井绝对瓦斯涌出量39.6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14.6m3/t。
1.4 通风系统存在的问题由于矿井生产一水平马上结束,将全部进入二水平,各采区主要通风机构为4-72-11№系列风机,均为20世纪60~70年代产品,风机效率低,仅在50%左右,耗电量大,进入二水平后通风路线增长,矿井阻力增加,而各采区主要通风机已到达量大能力,无增风能力,同时矿井通风分散,机械运转设备增加了通风系统的不可靠性,为保证矿井生产全部进入二水平时,通风能够满足生产需要,必须对其进行通风系统改造。
2 集中改造方案的确定如果仍然采用原有的分区通风方式,各采区回风路线增长,回风阻力增加,必须对其各采区回风上山进行刷帮降阻,均由原来的7m2断面扩大到9~11m2左右,工程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