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早熟大果花生周花2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99.61 KB
- 文档页数:2
高产早熟花生品种邢花2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邢花2号是邢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花17作母本,79266做父本有性杂交,采用改良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花生新品种,2002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5年获邢台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被列为河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
1亲本材料及选育方法1.1亲本来源邢花2号的亲本花17和79266均来自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花17为杂选4号×姜各庄半蔓杂交而成,属大果中熟品种,荚果普通形,适合出口;79266为鲁花1号×混巨5号杂交而成,是大果早熟品种,籽仁适合出口。
1.2选育方法及过程根据育种目标和性状遗传规律,采用常规的有性杂交,后代选择采用改良系谱法,产量比较试验采用间比法,鉴定试验、区域试验采用3~4次重复的随机区组法。
主要选育过程:1990年根据育种目标配制杂交组合花17×792669003;1991年种植F1,剔除伪杂种,每株摘取双仁荚果混收;1991年冬至1992年春南繁加代F2;1992年种植杂交三代F3,每株摘取2~3个荚果混收,1993年种植F4,选择优异单株,1994年种植F5代株行,混选成系;1995年种植株系观察圃(1行区),1996年种植株系观察圃(3行区);1997年参加早熟品系产量比较试验(6行区),1998~1999年参加早熟品系预备试验,2000~2001年参加河北省夏播花生区域试验、省夏播花生生产试验,品系名称为邢9003-73。
2特征特性2.1植物学特征及经济性状邢花2号(原邢9003-73)主茎高42.4cm,侧枝长47Acm,总分枝8.1条,结果枝6.8条,单株结果11.0个,单株生产力14.1g,0.5kg果数381个,0.5kg仁数803个,百果重194.8g,百仁重78.8g,饱果率73.7%。
出米率71.3%。
2.2生物学特征及品质该品种出苗整齐,植株直立,生长稳健,分枝较少,饱果率较高,较抗叶斑病,生育期109d,综合性状优良。
花生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花生是一种重要的粮油作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为了获得更好的产量和品质,种植花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花生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的相关内容,帮助种植户更好地进行花生种植。
一、选种在进行花生种植前,首先要选用高产优质的种子。
花生的优良品种有多种,如华罗庚号、泰山2号、中华花生7号等,都是目前市场上比较受欢迎的良种。
在选种时,要注重种子的品质和适应性,选用生长势强、抗逆性好的种子。
二、土壤要求花生对土壤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由于它是一种根茎类植物,对土壤的透气性和排水性有一定要求。
适宜的土壤应该是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PH值在6.0-7.0之间,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磷钾元素,这样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三、田间管理1. 土壤处理:在进行花生种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深松、翻耕和施以适量的有机肥,使土壤疏松、充分通气,并增加土壤的肥力,为花生的生长提供有力的支撑。
2. 播种密度:花生的播种密度一般为每亩8-10万株,株距25×25cm左右。
如此可使植株留有适当的空间,有利于光照、通风,并便于田间管理。
3. 施肥管理:花生生长期长,对养分的需求也相对较大,一般需施足基肥,花生萌发初期,肥料应以有机肥为主,并适量追施氮、磷和钾肥,为花生的生长提供必需的养分。
4. 土壤保湿:花生生长的早期对土壤水分的需求较大,应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避免积水。
在花生结果期,适当减少浇水次数,以免影响花生的开花结果。
5. 病虫害防治:花生易罹患一些病虫害,如花生疫病、花生根结线虫、花生夜蛾等,要及时进行防治,采用合理的病虫害防治措施,避免病害对花生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6. 喷药管理:花生生长期间,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喷药管理,防治病虫害,促进花生的生长发育。
喷药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农药,按照规定的用药量和方法进行喷雾,确保喷雾均匀、覆盖面广,提高喷药效果。
花生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花生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为了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需要进行优质高产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花生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
一、种质选用和育种改良1、选种选用适合当地生态和气候条件的优良品种,如华盖、虎皮花生等。
2、杂交育种通过杂交育种,选出优良的花生优质高产的品种。
目前,国内已经发展出多个优良品种,例如,野三河、长金牙、胡枝等。
3、品种筛选在实际种植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的生态和气候条件进行品种筛选,选出适合当地生长的高产优质品种。
二、土地选址和土壤管理1、土地选址应选用肥沃、排水良好、土质疏松、含水量适宜的土地。
2、土壤管理花生对土壤的要求比较苛刻,应注意以下几点:(1)施肥: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施肥,应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选择有机肥和化肥的混合使用方式,保证花生的养分供应。
(2)灌溉:花生需要保持适度的湿度,应根据土壤水分情况合理进行灌溉。
(3)耕作:花生的生长需要良好的土层结构,应通过常规的耕作方式,保证土层的松软和透气性。
三、适时播种和加强田间管理1、适时播种花生的种植时间应在5月中旬到6月上旬之间,同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情况和种子品种选择适当的播种时间。
在花生的生长过程中,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田间管理:(1)杂草防治:花生生长初期,容易受到杂草的影响,需要定期清除杂草。
(2)适时施肥:在花生生长的不同阶段,需要根据花生的营养需求,适时增施肥料。
(3)病虫害防治:花生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需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四、采收和储存1、采收时间花生的采收时间应在9月中旬到10月上旬之间,应在花生泥软后采收,以保证花生的品质。
2、储存方式采收后的花生应当及时晾晒去皮,然后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储存,以免发生霉变等问题。
结论通过上述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的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花生的品质和产量,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同时也提醒农民,应根据当地具体的生态和气候情况,选择适合当地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方式。
花生高产种植技术要点花生是一种广泛种植的重要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被誉为“地下果实”,深受人们喜爱。
花生的高产种植技术非常重要,可以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和质量。
以下就是花生高产种植技术的要点。
一、品种选择1.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比如对温度、湿度、光照和土壤要求较低的品种,可以更好地适应当地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
2. 选择高产、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对花生的危害,提高产量。
二、土壤选择和土壤改良1.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进行种植,可以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2. 进行土壤改良,加入适量的有机肥料,保持土壤的肥力和水分,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和发育。
三、合理施肥1. 秋季在播种前进行基肥施用,一般可采用腐熟有机肥和磷、钾肥进行施用。
2. 开花前后进行追肥,以氮、磷、钾肥为主,促进花生的花芽分化和生长发育。
四、合理密植1. 花生的密植对提高产量和提高利用效率非常重要,但过于密植容易导致花生间的竞争和茎秆脱落,所以在种植时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科学确定密植的参数。
2. 一般密植参数为行距60-70厘米,株距20-25厘米,这样可以既保证花生的生长发育,又能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五、合理浇水1. 花生对水分的需求较大,尤其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充足的水分。
2. 种植花生要注意合理浇水,避免水渍过多或者干旱的情况,特别是在开花结果期和果实灌浆期,要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和发育。
3. 花生的特点是生产区在连片换作地区较多,而且很多地区雨量不是很多,所以我们要灌溉技术。
灌溉技术包括选择合适的灌溉时机、采取合理的灌溉量和增施保水剂等方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六、病虫害防治1. 花生是一种容易发生虫害和病害的作物,特别是在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更容易发生病虫害,比如花生花捲、花生蚜虫、根结线虫、花生根腐病等。
2. 在种植花生时要注意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轮作、间作和合理施肥等生物防治措施,预防和控制花生的病虫害,提高产量和品质。
驻花2号是驻马店市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以冀L9407为母本、郑20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花生品种。
2009-2010年经河南省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区域试验鉴定,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强、品质优良、抗网斑病、中抗叶斑病和病毒病等特点;2011年参加河南省生产试验,2012年6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花2012004),适宜在河南省各地夏播种植。
1 亲本来源与选育经过1.1 亲本来源 依据育种目标,在育种策略上以高产早熟为基础,突出品质,重视抗性;在亲本选择上,考虑双亲优点突出,基因来源优异。
本院通过对国内数百份花生种质资源的选择分析,驻花2号的母本选用冀L9407(引自河北省农科院),该材料早熟、结果集中、抗性较强、荚果饱满、植株健壮、农艺性状较好;父本选用郑201(引自河南省农科院),该材料株型紧凑、较矮、早熟、结果集中、饱果率高、出仁率高。
1.2 选育经过 2001年配置组合(冀L9407×郑201),组合编号为200109;2002年F1长势较好;2003年单粒播种,当年去假去劣后混收;2003-2004年,依据育种目标,进行单株选择,连续2年优中选优,选取饱果率高、子粒饱满、早熟的优良单株;2005年对2004年当选的单株进行株行鉴定,保留综合性状优异的株行;2006年进行株系鉴定,混收保留符合育种目标的株系;2007年和2008年分别进行了品系鉴定和品系比较试验;2009-2010年参加了河南省珍珠豆型优质花生品种区域试验(定名为驻花2号);2011年参加河南省珍珠豆型花生生产试验。
2 特征特性2.1 农艺性状 驻花2号属直立疏枝型品种,夏播生育期113d,全生育期长势较强,结实性较强,结果集中;一般主茎高42.3cm,侧枝长45.9cm,总分枝7.6条,结果枝6.2条,单株饱果数11个;叶片淡绿色,椭圆形,中等大小;荚果茧形,果嘴钝且不明显,网纹细、稍深,缩缢浅,百果重177.1g,饱果率79.5%;子仁桃形,种皮粉红色,百仁重76.8g,出仁率76.8%。
花生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一种优质高产的农作物。
花生的种植技术和田间管理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花生的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及田间管理,希望能够帮助种植者更好地种植和管理花生,提高产量和质量。
一、种子选择花生的种子选择对于产量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好的品种能够保证高产量和优质的花生。
在选择种子时,应该选择适合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优质品种,比如在北方地区应选用早熟和耐寒的品种,在南方地区则应选用抗病性较强的品种。
要选择种子外观完整、种壳饱满、无霉变的种子,以保证播种时的发芽率和生长情况。
二、土壤准备花生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在种植前还是要做好土壤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土壤消毒,以杀灭土壤中的病原菌和虫害。
要进行土壤改良,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通透性。
在土壤中施入有机肥,并进行犁耕、耙地,使土壤松软透气。
要进行土壤调理,保证土壤的酸碱度和盐碱度适宜,这样才能够保证花生的良好生长。
三、适时播种适时的播种是影响花生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花生适合在4月份播种,而南方地区的花生适合在3月份播种。
在播种前,要先进行种子处理,用适量的药剂进行浸种处理,以提高发芽率和预防病虫害。
播种时,要确保种子的排布均匀,行距和垄距要适当,这样有利于花生的生长和管理。
四、科学施肥科学施肥是提高花生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花生生长期间,要进行追肥,分期施入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满足花生在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
一般来说,花生在萌芽初期和旺长期对氮肥需求较多,而在结果期对磷、钾肥需求较多。
施肥时要注意肥料的配比和施用量,避免施肥过量或不足,以免影响产量和质量。
五、灌溉管理花生对水分要求较高,特别是在坐果期和成熟期。
在花生生长期间,要注意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要避免积水。
特别是在旱季,要增加灌水频次,保证花生的正常生长。
要进行地膜覆盖,既可以减少蒸发,又可以减少杂草的生长,提高土壤温度,促进花生的生长。
养环境的原因导致污染,针对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整改。
对出现杂菌污染的菌袋,破袋后打散掺入下一批料中重新灭菌、接种。
发菌后期出现点片状污染,如果对出芝影响不大,将其集中堆放出芝。
9.3.2出芝期主要发生生理性病害如原基不分化、原基僵化、菌柄偏长、菌盖不分化等,应通过协调温、湿、光、气等环境条件来加以改善。
9.4虫害防治方法灵芝生产中的优势害虫是菇蚊、菇蝇和螨虫等。
做好预防,以物理防治为主。
害虫一旦发生,人行道及地面可喷施高效低度的杀虫剂,棚室间悬挂杀虫灯或悬挂粘虫黄板杀虫。
如果发生螨害,按照每立方米空间10g 的用量,用糖醋液诱杀。
10采收10.1采收时机子实体充分舒展,菌盖边缘全部变成红褐色时即可采收。
10.2孢子粉收集当孢子开始弹射时,在菌墙之间的地面上铺设塑料薄膜。
灵芝采收前收起薄膜收获孢子。
10.3采收方法用剪刀沿菌柄基部剪下,及时晒干或烘干。
参考文献[1]张振刚.北方灵芝覆土栽培技术要点[J].中国食用菌,2005(6):56-57.[2]王宪文,王春霞.无公害灵芝繁殖技术[J].中国林副特产,2005(2):75-78.周花2号是由周口市农业科学院自育的大果大粒早熟型花生新品种,具备优质、高产、综合多抗、广适、高油亚比等多种特性,综合性状优良,适宜河南及周边省份大花生产区种植。
该品种2005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花生病虫害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在花生各生育阶段均有发生,对花生的植株生长、果实发育都有很大的影响,是影响花生产量和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做好花生病虫害综合防治,经济有效地控制花生病虫害的发生,是保证花生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也是花生新品种推广应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结合周花2号的特征特性及病虫害发生特点,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1花生主要病虫害及周花2号的抗性特点1.1花生主要病虫害危害花生的病虫较多,已鉴定出的病虫害有50多种,害虫有360多种[1],各地因不同年份气候条件不同,病虫种类和危害程度也不同。
花生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范要点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食品作物,高产栽培管理是实现丰产的关键。
下面是花生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范的要点:一、良种选育:1.选择高产、抗病虫害和逆境的良种,如花生品种“川花17号”、"四川星花766号"等。
2.选用病毒、真菌和线虫等检测技术,确保良种的无病毒和昆虫侵袭。
二、土地准备:1.秋季耕翻土地,清除杂草和作物残渣,促进土壤通气和湿度的调节。
2.根据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施肥调节。
三、合理施肥:1.根据花生不同生育期的需求,合理配置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2.选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3.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植株的需要,施用复合肥、有机肥和微量元素肥料等。
四、适宜密植:1.根据花生品种和栽培方式确定适宜的行距和株距,一般为70-80公分×30-40公分。
2.确保植株之间的充足空间,有利于叶片光合作用和根系伸展。
五、水分管理:1.在花生生长的关键阶段,合理浇水,土壤保持适宜的湿度。
2.避免土壤过湿或干旱,以减少花生生长发育过程中的水分应力。
3.利用覆膜或滴灌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六、病虫害防治:1.强化病虫害的监测和预警,选择合适的药剂和防治方法。
2.合理轮作,避免花生连作,减少病虫害发生的机会。
3.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策略。
七、留果管理:1.在花生开花时,合理留下足够的的花侧蕾保留,以提高果实产量。
2.去除花后花茎,促进养分的转运和果实的发育。
3.控制花生结果的数量,保证果实的质量和产量。
八、及时采收:1.根据花生品种的生育期,合理确定采收时间。
2.在花生成熟之后进行采收,避免过早和过晚采收,影响花生的品质和产量。
以上是花生超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规范的要点。
合理选育良种、科学施肥、适宜密植、合理浇水、病虫害防治和留果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花生的产量和品质,实现超高产。
注意技术规范的实施,可为花生种植提供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