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485.50 KB
- 文档页数:35
渝水质监〔2011〕25号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水利(水务)局:为加强我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施工质量监督工作,规范质量监督工作的程序及方法,促进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的提高,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建〔1997〕339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特点,我们制定了《重庆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重庆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建〔1997〕339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程序及方法》(渝水基〔2005〕30号)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质量监督期为从工程开工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同意工程交付使用止。
第三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质量监督方式以抽查为主,在工程建设期间进行巡回监督检查。
质量监督工作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有序开展质量监督。
第二章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申办质量监督手续(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申报。
工程的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在申办施工许可证或申请开工报告前,到相应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时,项目法人应提交以下材料:1.《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申报表》(见附件1);2.项目法人审批文件;3.工程项目设计审批文件;4.项目法人(建设单位)与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副本;5.《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申报表》要求的其他材料。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细则》的通知正文:----------------------------------------------------------------------------------------------------------------------------------------------------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细则》的通知(渝水基〔2005〕29号)各区县(自治县、市)水利(水务、农机)局: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279号)、《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7号)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7〕339号),结合重庆市实际,我局在《重庆市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细则》(渝水基〔2001〕11号)的基础上,修编完成了《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细则》,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本细则从发布之日起实施,原《重庆市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细则》同时废止。
二○○五年五月十六日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保证工程质量,发挥投资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定》(水利部令第7号)和《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利部水建〔1997〕339号),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从事水利工程(包括配套与附属工程)建设活动的单位(包括项目法人、监理、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或个人在工程建设阶段必须遵守本细则。
第三条水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是同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的专职机构,负责对水利工程质量进行强制性的监督管理,水利工程参建各方必须主动接受质量监督机构的监督。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9.29•【字号】渝办发[2009]311号•【施行日期】2009.09.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的通知(渝办发〔2009〕311号)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九年九月二十九日重庆市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第一条为认真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和水环境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09〕38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有关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要加强对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的领导,制订次级河流综合整治方案,并将综合整治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采取措施保障项目推进。
次级河流综合整治牵头的市政府有关部门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的作用,推进次级河流综合整治工作。
第三条考核范围为渝府发〔2009〕38号文件明确的需要加快推进实施的17条次级河流以及市政府确定的需要重点整治的次级河流。
考核对象为次级河流所在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及次级河流综合整治牵头的市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第四条对区县(自治县)的考核内容包括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项目进度目标和水质目标。
对牵头的市政府部门考核内容包括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项目进度目标和推进工作情况。
次级河流综合整治项目进度目标,包括年度项目的完工率、开工率、项目前期工作完成情况。
水质目标,即次级河流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改善目标。
考核指标暂定为化学需氧量、氨氮2项。
市环保局可根据次级河流污染的特征和治理工程项目的推进情况增减考核因子。
河道治理工程质量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河道治理工程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维护生态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二、管理体制1. 河道治理工程质量管理机构设立专门机构负责河道治理工程质量管理,由资深工程师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组成,负责制定工程质量管理方案、监督检查工程质量、追踪整改工程质量问题等工作。
2. 质量管理人员河道治理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具备相关专业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熟悉本制度和相关法规,任职前需要经过专门培训和考核。
三、工程质量管理流程1. 工程前期准备在工程启动前,需进行综合评估和调查研究,明确工程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规定要求进行。
2. 施工过程管理(1)质量控制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在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均要进行质量检查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安全管理在施工现场要加强安全管理,配备完善的安全设施和防护措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3)环境保护在施工现场要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合理规划施工布局和工艺流程,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 质量验收与评估施工完成后,进行工程质量验收和评估,检查工程质量是否满足要求,如有问题需及时整改,直至达到标准要求为止。
四、质量管理措施1. 简化手续和程序,提高工程管理效率,减少事故和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2. 完善质量监督体系,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保证工程质量的可控性和可追踪性。
3. 强化质量教育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可控。
4. 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单位的沟通协调,形成工程质量管理合力,共同维护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
五、质量管理责任1. 对于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严格落实质量管理制度,定期评估工作业绩,对工程质量问题负有直接责任。
2. 对于施工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到位,对质量问题负有直接责任。
关于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管理工作的意见水建管【2014】144号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加强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做好开工前各项准备工作(一)科学制定治理方案。
中小河流治理方案应尊重自然规律,充分考虑河流生态保护要求,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河道治理应宜弯则弯、宜宽则宽、宜滩则滩,尽量维持河道自然形态,杜绝以治理为名围垦侵占河道,缩小行洪断面。
河道堤岸防护应尽可能采取生物措施,采用有利于保护河流生态的护岸形式,避免过度硬化、渠化河道。
(二)保证前期工作质量。
加强勘察设计质量的过程管理,勘察单位应提供真实、准确的勘察成果,设计单位应加强现场勘查和技术方案论证,严格按照有关技术标准和勘察成果进行工程设计,设计成果应满足《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水规计〔2011〕277号)及《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河流治理勘察设计工作质量的意见》(水规计[2013]495号)的要求。
技术审查单位要深入现场了解情况,认真审查设计文件,防止审查走过场。
项目审批单位要认真研究设计文件和技术审查意见,加强与项目申报单位和技术审查单位的沟通协调,切实把好审批关。
严格执行设计变更管理的有关规定,发生涉及工程规模、设计标准等重大设计变更的,必须由初步设计原审批单位进行审批。
(三)规范项目法人组建。
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项目法人由县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建。
要配备足够的管理和技术力量,完善内部机构设置,健全规章制度,具备独立履行建设单位各项职责的能力和条件。
提倡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以县为单元组建统一的项目法人,由其承担县域内包括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在内的各类中小型民生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职责。
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各类项目法人的指导,组织对项目法人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等项目管理人员的培训。
(四)严格招标投标监管。
重庆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验收办法一、总体要求(一)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验收工作及资料整理、归档等参照《重庆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建设管理实施细则》、《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重庆市水利工程验收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进行验收。
(二)项目建成并经工程质量评定合格后,项目法人应及时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编制规程》(SL19-2008)编制竣工财务决算,由市财政局、市水利局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项目进行竣工财务决算审核。
项目法人应对审核意见或决定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整改并提交整改报告。
(三)各区县要按照批复的工期和内容完成建设任务,并在满足运行条件后三个月内进行竣工验收。
工程按批复的建设内容完成竣工财务决算并通过财务审核,工程具备竣工验收条件后由项目所在区县(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向市水利局提出申请,市水利局委托区县(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竣工验收或交叉竣工验收。
(四)受市水利局委托开展竣工验收工作的区县(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为该工程竣工验收的主持单位。
竣工验收委员会由竣工验收主持单位、地方人民政府和财政、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运行管理单位的代表以及有关专家组成。
专家成员中需有工程建设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等专业并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相应执业资格的专家。
(五)建设单位、勘测、设计、监理、施工和主要材料设备供应商等单位应派代表参加竣工验收,负责解答竣工验收委员会提出的问题,并应作为被验收单位代表在竣工验收鉴定书上签字。
(六)竣工验收工作结束后,受委托主持竣工验收工作的区县(自治县)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及时将竣工验收鉴定书报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备案。
市水利局、市财政局将对已竣工验收的部分项目进行抽查。
二、验收条件(一)项目已按照下达的投资计划和批准的实施方案,完成了全部建设任务。
(二)工程建设项目经试运行或质量检测,工程质量达到了合格标准。
(三)工程设计变更已按要求完善手续,各专项验收已通过;(四)历次验收所发现的问题已基本处理完毕;(五)竣工验收资料已准备就绪。
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中小河流治理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达到预期效果,特制定本施工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涉及中小河流的治理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河道清淤、水生态修复、生态岸线建设等。
二、施工前准备1、项目立项项目立项应经过相关部门审批,确定项目需求、工程范围、预算预算等内容,并建立项目管理小组。
2、环境评估在开始施工前,应进行现场环境评估,了解周边环境情况,确保工程符合环保要求。
3、材料采购按照工程需求,采购符合要求的材料和设备,并确保其质量可靠。
4、施工方案制定根据项目需求和环境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工程进度、人员配置、安全措施等内容。
5、安全生产会议在施工前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明确安全责任,制定安全预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6、施工许可申请在满足前期准备工作要求后,申请相关许可证,确保施工合法合规。
三、施工过程管理1、工程进度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进度要求进行施工,及时记录施工进展情况,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2、质量控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达标,同时定期进行工程质量检查。
3、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预案,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安全教育培训,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4、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控制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避免对生态造成破坏。
5、人员管理合理配置施工人员,确保施工队伍稳定,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
6、设备管理对施工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正常运转,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四、施工后验收1、工程验收在工程完工后,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验收,检查工程质量和工程效果是否符合要求。
2、环保验收进行环保验收,检查施工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确保环保要求得到满足。
3、安全验收对施工安全管理情况进行验收,确认施工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4、资料整理整理施工过程中的相关资料,包括施工记录、质量检测报告、环境监测报告等。
五、对策措施1、加强监管加强对施工过程的监管,确保施工按照规定进行,杜绝违法违规行为。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质量监督项目站管理办法》的通知【法规类别】水利工程【发文字号】渝水基[2005]33号【发布部门】重庆市水利局【发布日期】2005.05.19【实施日期】2005.05.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印发《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质量监督项目站管理办法》的通知(渝水基〔2005〕33号)各区县(自治县、市)水利(水务、农机)局,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为进一步加强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质量监督项目站的管理,规范项目站的质量监督工作,现将《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质量监督项目站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本办法从发布之日起实施。
二○○五年五月十九日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质量监督项目站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重庆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渝府发〔2002〕60号)、《重庆市水利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细则》(渝水基〔2005〕29 号)、《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程序及方法》渝水基〔2005〕30 号)及有关质量监督的法规、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以下简称“中心站”)在重庆市区域内设立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站(以下简称“项目站”)的管理。
第三条水利工程项目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后,根据工程建设需要,设立项目站。
项目站可由中心站与项目所在地的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联合组建或由中心站直接组建。
联合组建项目站的,由项目所在地的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推荐组建项目站必要的质量监督人员。
第四条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质量监督机构有参与工程质量监管的职责和义务,并支持项目站开展质量监督工作。
第五条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为项目站开展质量监督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第二章项目站的人员第六条项目站人员数量按受监督项目实际情况进行配置,一般不少于3人。
项目站实行站长负责制,站长对项目站的工作全面负责。
重庆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和规范重庆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确保工程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重庆市行政区域内新建、扩建、改建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
第三条重庆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应遵循科学决策、规范管理、严格监督的原则。
第二章项目决策与审批第四条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水利发展规划,以及水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的要求。
第五条项目决策应经过充分的技术经济论证,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第六条项目审批应按照国家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进行,严格执行审批制度。
第三章项目管理机构与职责第七条重庆市水利局负责全市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统一监督管理。
第八条项目法人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并对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投资控制负责。
第九条项目法人应建立健全项目管理机构,明确各参建单位的职责和工作界面。
第四章项目实施与监督第十条项目实施应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水利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
第十一条项目法人应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程进度、质量和安全。
第十二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五章质量与安全第十三条项目法人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检验和验收制度。
第十四条项目法人应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
第六章投资控制与财务管理第十五条项目法人应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投资和财务管理的规定,加强投资控制和财务管理。
第十六条项目资金的使用应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第七章工程验收与后评价第十七条工程完工后,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验收,并建立工程档案。
第十八条工程投入使用后,应定期进行后评价,总结经验,不断改进。
第八章法律责任第十九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单位和个人,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九章附则第二十条本办法由重庆市水利局负责解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一条本办法如与国家新颁布的法律、法规相抵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执行。
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水利局•【公布日期】2007.07.09•【字号】渝水基[2007]19号•【施行日期】2007.07.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重庆市水利局关于印发《重庆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渝水基〔2007〕19号)各区县(自治县)水利(水务)局,市水投集团,有关单位:为了加强我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明确工程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并结合我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制定了《重庆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七月九日重庆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我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我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的安全生产及其监督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重点水利工程,是指纳入我市基本建设管理的各类在建水利水电工程(包括其配套及附属工程)。
其他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可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我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和“分级负责、属地管理”的原则。
第四条市水利局负责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技术标准,制定我市有关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的规范性文件;(二)监督、指导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开展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三)组织、指导全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监督机构的建设工作以及有关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考核工作。
渝水质监〔2011〕25号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关于印发《重庆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施工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各区县(自治县)水利(水务)局:为加强我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施工质量监督工作,规范质量监督工作的程序及方法,促进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的提高,按照《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建〔1997〕339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工程建设特点,我们制定了《重庆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一一年四月二十一日重庆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市中小河流治理项目施工质量监督管理,根据《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水建〔1997〕339号)、《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2008)、《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程序及方法》(渝水基〔2005〕30号)和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质量监督期为从工程开工前办理质量监督手续开始,到工程竣工验收委员会同意工程交付使用止。
第三条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质量监督方式以抽查为主,在工程建设期间进行巡回监督检查。
质量监督工作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监督程序,有序开展质量监督。
第二章质量监督管理工作第四条申办质量监督手续(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申报。
工程的项目法人(建设单位)应在申办施工许可证或申请开工报告前,到相应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
办理质量监督手续时,项目法人应提交以下材料:1.《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申报表》(见附件1);2.项目法人审批文件;3.工程项目设计审批文件;4.项目法人(建设单位)与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签订的合同(或协议)副本;5.《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申报表》要求的其他材料。
(二)核发《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
质量监督机构在审查项目法人(建设单位)提交的有关申报材料后,应明确质量监督的工程建设内容、监督期限和质量监督人员,并及时核发《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书》(见附件2)。
第五条施工初期质量监督工作核查参建单位质量体系。
对项目法人(建设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监理单位的质量控制体系、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体系、设计单位的现场服务体系以及检测单位的质量体系进行监督检查,填写核查登记表。
发现有不符合规定要求的,通知项目法人督促有关方面及时整改。
(《参建单位质量体系情况核查登记表》见附件3)第六条建设实施阶段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实施阶段,应及时确认工程项目划分,适时监督检查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监理单位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行为、勘察设计单位施工过程中的服务行为以及材料供应等其他单位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行为,并做好监督检查记录(记录格式见附件4)。
对检查发现的问题,以书面形式及时通知建设单位,抄送有关参建单位(格式见附件5)。
问题严重时,及时报告项目主管单位和水行政主管部门。
(一)工程项目划分确认。
工程开工初期,由建设(或监理)单位组织施工、设计等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划分,并确定主要单位工程、主要分部工程、重要隐蔽单元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
主体工程开工前,项目法人将项目划分及时报监督机构确认。
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应将确认情况书面通知项目法人。
(《堤防工程项目划分表》见附件6)(二)抽查建设单位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采取不定期抽查方式,监督检查建设单位施工质量管理工作。
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1.与工程质量有关的规程、规范、技术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如何;2.对工程质量是否做到了定期和不定期检查;3.是否按有关规定参加工程质量评定,是否及时组织已完工程验收,并将验收结论按相关要求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备(核定);4.是否对参建单位的质量行为和实体工程质量进行了监督检查。
(三)抽查监理单位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
采取不定期抽查方式,重点监督检查施工现场的质量控制工作。
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1.总监理工程师是否常驻工地,人员持证情况和人员是否全部到位,是否满足工程建设质量控制的要求;2.与工程质量有关的规定、规范、技术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如何;3.是否委托了有水利工程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抽检,对工程使用的原材料、中间产品、构配件、设备和施工工序及施工实体工程质量的抽检和抽查情况;4.对施工关键工序、工程关键部位是否做到了旁站监理,对施工自检是否进行了复核与鉴证,及时对单元工程质量等级进行复核并完善签字手续;5.是否坚持工程监理例会,及时填写监理日志,对存在的质量问题详细记录,并及时解决;6.分部工程完工后,是否及时组织了分部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工作。
(四)抽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行为。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采取不定期抽查方式,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行为。
监督检查主要内容包括:1.现场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执行情况,质量保证制度的制定及执行情况,工作是否有效;2.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质检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是否持证上岗并常驻工地;3.与工程质量有关的规定、规范、技术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如何;4.施工质量检测是否委托了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检测的项目、检测内容和数量是否符合要求;5.施工质量“三检制”落实情况,是否做到了班组初检、处(队)复检、项目部专职质检机构终检;6.施工质量缺陷有无私自掩盖行为,是否及时进行了描述、备案,是否及时进行了处理;7.工序质量、单元工程质量是否及时进行了等级评定,评定工作是否与规程、规范相一致。
(五)抽查勘察设计单位施工过程中的服务行为。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定期抽查设计单位的现场服务体系的落实情况及设计的现场服务工作。
监督检查的主要内容包括:1.项目负责人和现场设代服务是否满足合同要求;2.设计变更是否符合有关变更的程序,图纸供应与设计通知是否及时;3.是否按规定及时参加各类验收,并明确提出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六)监督检查其他单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行为。
适时抽查材料与设备供应、工程质量检测、施工分包等有关单位施工过程中的质量行为,监督检查有关单位资质、质量体系、关键人员资格、现场有关制度的制定及落实、质量检验及提供质量资料等情况。
第七条工程质量评定与工程验收阶段质量监督工作质量监督机构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在重要隐蔽工程(关键部位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工程验收、竣工验收前,按照有关规定对施工质量评定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核定单位工程和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等级。
(一)核备重要隐蔽工程和关键部位单元工程验收质量。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第5.3.2款的规定对重要隐蔽工程和工程关键部位的施工质量进行核备。
核备时项目法人送审资料及备案资料见附件8的相应内容。
(二)分部工程验收质量质量监督工作。
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第5.3.3款的规定对分部工程质量进行核备,将核备意见书面反馈项目法人。
核备时项目法人送审资料及备案资料见附件8的相应内容。
(三)单位工程验收质量监督工作。
列席单位工程验收会议,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第5.3.4款的规定对单位工程质量进行核定,并将核定意见书面反馈项目法人。
核定时项目法人送审资料及备案资料见附件7的相应内容。
(四)工程项目竣工验收质量监督工作监督检查工程验收前的缺陷处理情况,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检验与评定规程》(SL176—2007)第5.3.5款、第5.3.7款的规定核定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等级,提交工程质量监督报告(监督报告格式见附件8),作为竣工验收委员会成员参加工程竣工验收。
第八条工程质量监督档案资料的整理工作质量监督档案与资料是质量监督活动的真实写照,是质量监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系统、准确、完整地整理质量监督工作的文件资料,归档立卷。
(监督档案主要内容参见附件9)第九条质量监督的权限质量监督机构在工作中发现有违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规定的行为和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时,有权采取责令改正、局部暂停施工等强制性措施,直至问题得到处理。
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提请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实施。
具体措施:(一)质量抽查情况通报。
在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活动中,对质量差的单位提出通报批评。
工程建设各主体责任方应将抽查中存在的问题认真改进,整改完毕后书面报告质量监督机构。
(二)工程质量整改通知。
在不定期的质量抽查中,监督机构发现质量问题,以书面方式通知建设、监理单位,由责任单位进行自检自查,找出原因,进行整改,整改结果书面报质量监督机构备案。
问题严重时,可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整顿的建议。
(三)停工建议。
对工程施工中使用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中间产品或严重违反施工程序或工程实体质量低劣,继续施工将留下质量隐患的或达不到质量标准的,监督机构有权提出暂停该工序施工的建议,并告知建设单位,由监理单位签发停工通知令;质量问题处理完毕,监理复核合格,报质量监督机构核实具备复工条件后,由监理签发复工通知。
(四)行政处罚的建议。
对施工质量问题严重或不及时整改的或严重违规的单位或人员,质量监督机构有权建议水行政主管部门给予相应的行政处罚或取消施工资格或更换人员等。
第十条竣工验收质量监督报告报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审定。
附件:1.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申报表2.重庆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书3.参建单位质量体系情况核查登记表4.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记录表5.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意见书6.堤防工程项目划分表7.质量核备及核定资料清单8.质量监督报告格式9.质量监督文件资料档案目录附件1: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申报表申报单位:(盖章)申报日期:年月日-11 --12 -附件2:重庆市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监督书编号:自编(示例:渝水质监2011 —03)XXX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制-13 -重庆市水利水电-14 -附件3:水利工程参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情况核查表附件3—1 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体系检查登记表-15 -附件3—2 监理单位质量控制体系检查登记表-16 -附件3—3 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检查登记表-17 -附件3—4 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检查登记表-18 -附件3—5 检测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检查登记表检测单位:-19 -附件3—6 金属结构与设备制造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检查表-20 -附件4 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检查记录表附件5 重庆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抽查意见书注:项目法人(建设单位)质量管理人员在签收时在签收栏内签名。
此意见书质量监督机构与项目法人各执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