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函数的定义(精)
- 格式:ppt
- 大小:674.50 KB
- 文档页数:25
电路的频率响应一、网络函数的定义:电路在一个正弦电源的激励下稳定时,各部分的响应都是同频率的正弦量,通过响应正弦量的相量与激励正弦量相量的比值,即为网络函数。
网络函数是一个复数,模值是两个正弦量有效值比值,幅角是连个同频正弦量的相位差(相移)RLC 串联电路:LC串联端口谐振相当于短路,但电感和电容上电压均不为零。
两者模值相等,相位相反,完全抵消,所以又称电压谐振。
谐振时电阻R上将获得全额的输入电压。
品质因数Q可通过测定谐振时电容或电感电压与电阻上电压比值求的。
Q>1时,电感和电容上将获得高Q倍的过电压,在高电压电路系统中,过电压非常高。
危机系统安全,必须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二、通带和阻带的理解RLC电路在全频域内都有信号的输出,但只有在谐振点附近输出幅值较大,有工程实际应用价值。
因此,工程上设定一个输出幅度指标来界定频率范围,划分出谐振电路的通频带和阻带。
限定频率范围为带宽BW 。
以R上的输出为输出变量的网络函数Hr(jn)的幅值大于0.707时为通带,相应的频率点为上下界点(又称3db点,半功率点)。
(网络函数幅值会随频率变化)上述界定的通带位于频域中段,所以网络函数Hr(jn)又称带通函数。
工程上亦常用通带的BW 来比较和评价电路的选择性,BW与Q值成反比。
BW 越窄,电路选择性越好,抑非能力越强。
但宽带包含的信号多有利于减少信号的失真。
RLC谐振电路,谐振频率00f ω==RLC并联谐振电路,同样有品质因数Q值函数,若Q》1 则谐振时在电感和电容中会出现过电流,但L 、C 两端看进去,相当于开路三、波特图:工程上采用对数坐标绘制频响曲线,这样做可以在不同频域内用直线近似代替曲线,使曲线局部直线化,整个曲线折线化,使频响曲线更易于描绘,这种用对数坐标描绘的频率相应图就称为频响波特图。
一个波特图为两幅,一个幅频波特图,另一个为相频波特图。
第十二章 三相电路对称的三相电压源是由三相发电机提供的(我国三相系统电源频率为50Hz 入户电压为220V,入户线为三相中的一相和地线,而美欧等国为60Hz,110V日本有50Hz,60Hz两种,110V)实际三相电路中,电源是对称的,三相负载不一定对称。
电网络第六章网络函数与稳定性第六章网络函数与稳定性6.1 网络函数的定义与概念在研究网络系统稳定性的过程中,网络函数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网络函数可以描述网络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关系,是一个用来表示系统动态行为的数学函数。
网络函数通常使用传递函数(Transfer function)来表示。
传递函数是通过对网络系统进行拉氏变换得到的,可以用来描述输入和输出之间的传递关系。
传递函数通常表示为G(s),其中s是一个复变量,表示连续时间域的频率。
对于一个线性时不变(LTI)系统,其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一个比率多项式,其中分子是输入的拉氏变换,分母是输出的拉氏变换。
例如,对于一个连续时间域的系统,传递函数可以表示为:G(s) = Y(s)/X(s)其中Y(s)是输出的拉氏变换,X(s)是输入的拉氏变换。
网络函数描述了系统的频率响应特性,也是研究系统稳定性的重要工具。
6.2 稳定性的概念与判定稳定性是指系统在输入信号有限的情况下,输出有界。
简而言之,稳定系统不会出现无限增长或无限衰减的情况。
对于连续时间域的系统,稳定性可以通过网络函数的极点位置来判定。
对于一个连续时间域的系统,如果其网络函数的所有极点实部都小于0,则系统是稳定的。
如果存在一个或多个极点实部大于0,则系统是不稳定的。
对于一个离散时间域的系统,稳定性的判定与连续时间域类似,只是极点位置的定义上稍有不同。
对于离散时间域的系统,极点位置在单位圆内的系统是稳定的,极点在单位圆外的系统是不稳定的。
稳定性的判定对于系统设计和分析非常重要,一个稳定的系统可以保证输出的可控性和可预测性。
6.3 Bode图与频率响应Bode图是一种用来表示系统传递函数频率响应的图形工具。
通过绘制传递函数的幅度和相位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可以直观地了解系统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
Bode图可以从网络函数中直接得到。
对于连续时间域的系统,网络函数表达式中的s变量可以替换为jω(其中j是虚数单位,ω是角频率),然后再对网络函数进行幅度和相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