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6 植物细胞骨架观察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报告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而细胞骨架则是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观察细胞骨架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进而探索细胞内部的奥秘。
实验过程中,我们选取了小鼠肺组织中的细胞进行观察。
首先,我们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并用甲醛进行固定处理。
接下来,我们使用荧光染料标记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如微丝、中间丝和微管。
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骨架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
在实验中,我们发现细胞骨架呈现出丰富的结构。
微丝是由肌动蛋白蛋白质组成的细丝状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的边缘和质膜下。
中间丝是由多种细胞骨架蛋白组成的纤维状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周围和细胞质中。
微管是由α-和β-微管蛋白组成的管状结构,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并参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器运输等重要生物学过程。
通过观察细胞骨架的实验,我们还发现细胞骨架在细胞内的功能十分重要。
微丝可以通过收缩和伸长调控细胞的形态变化和运动。
中间丝可以提供细胞的结构支持,维持细胞的形态稳定。
微管则可以作为细胞器运输的轨道,将细胞器从一个位置运输到另一个位置。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细胞骨架与其他细胞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细胞骨架与细胞质基质之间通过细胞外基质蛋白相互连接,形成细胞外基质-细胞骨架-细胞膜的结构。
这种结构可以提供细胞的支持和稳定,并参与细胞的信号传导和细胞外基质的合成。
通过观察细胞骨架的实验,我们不仅可以深入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还可以进一步研究细胞骨架与细胞生理过程的关系。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干扰细胞骨架的形成和功能,来研究其对细胞分裂、细胞运动和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的影响。
这些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细胞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为疾病的治疗和细胞工程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总之,通过观察细胞骨架的实验,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进一步探索细胞内部的奥秘。
细胞骨架在维持细胞形态和功能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与其他细胞结构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细胞骨架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重要性。
2. 掌握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方法和技巧。
3. 认识细胞骨架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4. 分析细胞骨架在不同细胞类型和生理状态下的形态和分布。
二、实验原理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内由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组成的网状结构,负责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物质运输、信号传导等重要功能。
微丝主要由肌动蛋白组成,微管主要由α-和β-微管蛋白组成,而中间纤维则由多种蛋白质组成。
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动态变化对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材料:1. 植物细胞样本(如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2. 动物细胞样本(如小鼠成纤维细胞)3. 荧光标记的细胞骨架蛋白抗体4. 抗荧光标记的抗体5. 胶体金标记的抗体6. 封片剂仪器:1. 荧光显微镜2.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3. 冷冻切片机4. 液氮5. 恒温培养箱6. 电子显微镜四、实验步骤1. 样本制备:- 植物细胞样本:取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用2%的戊二醛固定,进行冷冻切片。
- 动物细胞样本:培养小鼠成纤维细胞,用2%的戊二醛固定,进行冷冻切片。
2. 荧光标记:- 将切片置于含有荧光标记的细胞骨架蛋白抗体的溶液中,室温孵育一段时间。
- 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3. 抗荧光标记抗体:- 将切片置于含有抗荧光标记抗体的溶液中,室温孵育一段时间。
- 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4. 胶体金标记抗体:- 将切片置于含有胶体金标记抗体的溶液中,室温孵育一段时间。
- 洗涤切片,去除未结合的抗体。
5. 封片:- 将切片置于封片剂中,覆盖玻片,封片。
6. 显微镜观察:- 使用荧光显微镜或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骨架的形态和分布。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骨架主要由微丝和微管组成。
- 微丝呈网状分布,主要位于细胞质膜内侧。
- 微管呈束状分布,主要位于细胞核周围。
细胞骨架观察实验报告细胞骨架观察实验报告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结构,由微丝、中间丝和微管组成。
它们在维持细胞形态、细胞运动以及细胞内物质的运输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和功能,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观察实验。
实验一:细胞骨架的染色观察我们首先使用荧光染色技术对细胞骨架进行观察。
通过使用荧光标记的抗体,我们能够将细胞骨架上的蛋白质特异性地染色,从而使其在显微镜下呈现出荧光信号。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小鼠肺细胞作为观察对象。
将细胞固定在载玻片上后,使用抗体与荧光标记结合,然后进行显微镜观察。
结果显示,细胞骨架呈现出网状结构,覆盖在整个细胞内。
微丝呈现为细而长的纤维,中间丝则呈现为较粗的纤维,微管则呈现为管状结构。
通过荧光染色技术,我们能够清晰地观察到细胞骨架的分布和形态。
实验二:细胞骨架的动态观察为了观察细胞骨架的动态变化,我们进行了实时显微镜观察。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活体细胞显微镜,能够对细胞进行连续观察并记录下来。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细胞骨架在细胞运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细胞的伸展和收缩过程中,微丝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细胞的形态。
此外,细胞骨架还参与了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微管作为细胞内物质运输的通道,能够将物质从细胞核运输到细胞的其他部位。
实验三:细胞骨架与细胞功能的关系细胞骨架不仅仅是维持细胞形态的重要结构,还与细胞的功能密切相关。
为了探究细胞骨架与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细胞的迁移能力作为研究对象。
通过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我们发现细胞的迁移能力明显受到抑制。
这表明细胞骨架对细胞的迁移过程起到了重要的调控作用。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细胞骨架与细胞分裂之间的关系。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骨架会发生动态重组,从而参与细胞的分裂。
通过抑制细胞骨架的形成,我们发现细胞的分裂过程受到了明显的干扰。
综上所述,细胞骨架是细胞内的一种重要结构,对细胞的形态、运动以及功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一、【实验目的】1、掌握植物细胞骨架处理及染色方法。
2、对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进行染色,观察其细胞骨架。
二、【实验原理】用适当浓度的TritonX-100处理时,可将细胞内蛋白质破坏,但细胞骨架系统的蛋白质却被保存,后者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可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骨架的网状结构。
三、【实验试剂】1、M-缓冲液;2、pH6.8磷酸缓冲液;3、1% TritonX-100,用M-缓冲液配制;4、0.2%考马斯亮兰R250;5、3%戊二醛,用pH6.8磷酸缓冲液配制;四、【实验步骤】(Ⅰ)1、撕取洋葱鳞茎内表皮细胞约1cm2大小若干片,置于装有pH6.8磷酸缓冲液的培养皿中,使其下沉(约1-2min);2、吸去pH6.8磷酸缓冲液,用1% TritonX-100处理30min;3、吸去1% TritonX-100,用M-缓冲液洗3次,每次3-5min;4、3%戊二醛固定30min5、pH6.8磷酸缓冲液洗3次,每次3-5min;6、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10min;7、用蒸馏水洗1-2次,将内表皮细胞平铺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
注意事项:1、用去垢剂 TritonX-100 的缓冲液处理材料时,应控制在30min 左右;2、每一次加液或染色后,应用 PBS 洗2 次,并用滤纸吸干。
3、加 3%戊二醛溶液对细胞骨架和细胞形态的维持十分重要,固定时间应不低于20min。
4、在用考马斯亮蓝染色的时候应该注意把洋葱鳞茎表皮摊开,使其染色均匀.利于以后观察.5、在染色之前用滤纸吸去缓冲液再进行染色或许观察到的效果更好.6、在观察时,很清楚的看到细胞核的分布,但细胞骨架有点模糊,不过也可以观察到它的基本轮廓及其分布的网状结构.四、【实验步骤】(II)1、取洋葱内皮1cm 左右2、置于含PBS 液的载玻片上3、湿润后,吸去PBS4、加2 滴1%Triton X-100/M-缓冲液,5min5、吸去缓冲液,加3%戊二醛-PBS溶液,固定30min6、加PBS 洗2 次,共3min7、加0.2%考马斯亮蓝R250 染色30min8、用PBS 洗2 次,共2min,吸干,加盖玻片,于显微镜下观察四、【实验步骤】(III)1、取内表皮约0.5cm2,放在盛有PBS缓冲液的小烧杯中,浸泡处理10min。
一、实验目的学习用光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内骨架的基本方法了解植物细胞的骨架的结构特征.二、实验原理当用适当浓度的Triton X-100处理时,可将细胞内蛋白质破坏,但细胞内骨架系统的蛋白质却被保存,后者有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可在光学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骨架的网状结构。
三、实验用品(一)材料洋葱鳞茎(二)器材显微镜,5ml烧杯,胶头滴管,容量瓶、试剂瓶、载玻片、盖玻片、镊子。
试剂(1)M-缓冲液:50mmol/L味唑、50mmol/L KCJ、0.5mmol/LMgCl2、mmol/L EGTA 、0.1mmol/LEDTA、1 mmol/L巯基乙醇。
(2)6mmol/L pH6.8磷酸缓冲液,用NaHC03调pH)。
(3)1%TritonX-1OO,用M-缓冲液配制。
(4)O.2%考马斯亮蓝R250,其溶剂是:甲醇46.5ml,冰醋酸7ml、蒸馏水46.5ml。
(5)3%戊二醛,用磷酸缓冲液配。
(6)50%、70%、95%乙醇。
(7)叔丁醇。
(8)正丁醇。
(9)二甲苯。
(10)中性树胶。
四、实验方法(1)撕取洋葱鳞茎内的表皮缅胞(约1cm2大小若干片)置于装有pH6.8磷酸缓冲液的5ml烧杯中,使其下觉。
(2)吸去磷酸缓冲液,用1%Triton X-100处理20-30分钟。
(3)吸去Triton X-100,用M-缓冲液洗三次,每次10分钟。
(4)3%二醛固定0.5--1小时.(5)pH6.8磷酸缓冲液洗三次,每次10分钟。
(6)0.2%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20--30分钟,(7)用蒸馏水洗1--2次,细胞置于载玻片上,加盖玻片,于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8)如观察装什效果好,可制作成永久装片.在样品的5mt烧杯中,按顺序通过如下药物:50%乙醇、70%乙醇,90%乙醇、1/295%7醇+1/2叔丁醇、叔丁醇(每级5--10分钟);或正丁醇→二甲苯→二甲苯→二甲苯(每级5--10分钟),然后捞取样品,平展于载玻片上,经镜检,效果好,可加一滴中性树胶,盖上盖玻片。
大学课程《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一、实验目的掌握细胞染色的基本过程及非切片法制片技术,了解细胞骨架的结构,学会制作永久封片。
二、实验原理当用适当浓度的TritonX—100处理细胞时,因其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可以除去可溶性蛋白质和脂类,而微丝束属不可溶性蛋白,就不会被TritonX—100破坏而保留在细胞中。
当用考马斯亮蓝R250染色时,在光学显微镜下通常能观察到以核为中心的纤维状骨架,在质膜下还能见到丝状骨架,骨架上常附着一些与膜运动、整合有关的蛋白质。
考马斯亮蓝R250并不是特异地显示微丝,但由于有些细胞骨架纤维如微管等在该实验条件下不够稳定,又因有些类型的纤维太细而在光学显微镜下无法分辨,因此看到的是由微丝组成的纤维束,直径约在40nm左右。
三、实验材料新鲜洋葱鳞状叶。
四、实验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50ml烧杯,滴管,试剂瓶,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染色板,吸水纸,擦镜纸。
五、实验药品1.M—缓冲液:所含各成分终浓度为50mmol/L眯唑,50mmol/LKCL,0.5mmol/LMgCl2,lmmol/LEGTA(乙二醇双(α—氨基乙基》醚四乙酸),0.1mmol/L EDTA,lmmol/L巯基乙醇或二硫苏糖醇<DTT)。
lmol/L HCl调pH到6.82 0.01mol/L磷酸缓冲液(pH 6.8)用0.2mol/L磷酸氢二钠一磷酸二氢钠缓冲液稀释配制其中磷酸盐缓冲液配法:0.2mol/LNa2HPO449ml0.2mol/LNaH2PO45lml3. 1%TrltonX—100,用M—缓冲液配制。
4.0.2%考马斯亮蓝R250。
配制用的溶剂为:甲醇:冰醋酸:水(46.5:7:46.5)。
·5. 3%戊二醛溶液,用9.01mol/L磷酸盐缓冲液(pH6.8)配制6. 50%,70%,95%乙醇。
7. 叔丁醇8. 正丁醇9. 二甲苯。
10.中性树胶。
植物细胞骨架的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报告
1.了解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
2.学习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3.观察和了解植物细胞骨架的结构和作用。
实验仪器:
光学显微镜、载玻片、镊子、荧光染料。
实验步骤:
1.将新鲜的姜或洋葱切成小片,用镊子将其轻轻夹在载玻片上;
2.将荧光染料滴在载玻片上,让荧光染料渗透进入细胞内;
3.用眼镜观察载玻片下的姜或洋葱片,找到一块合适的细胞及其骨架,调节显微镜的倍镜和焦距进行观察;
4.观察并记录该细胞骨架的形态、结构和分布情况,并拍摄照片。
实验结果:
经过观察和研究,我们发现植物细胞内部有一种关键的结构——细胞骨架。
植物细胞骨架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
其中微丝是最细的部分,通过它们细胞可以保持形状和变形。
微管是较大的结构,可以支持细胞的分裂和胞吐作用。
中间纤维为肌动蛋白纤维和中间丝细胞内质网细胞丝组成的混合物,主要起到支撑和维持细胞结构稳定的作用。
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细胞的组成和结构,并学会了如何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和研究植物细胞骨架。
植物细胞骨架的形态、结构和分布情况,对深入研究细胞生命活动的各个方面都有较大的帮助和意义。
实验6 植物细胞骨架观察
〔目的要求〕
了解动植物的细胞骨架的基本形态
〔实验原理〕
1%Triton X-100处理细胞,使95%以上的可溶性蛋白及全部脂质被抽提,而细胞骨架中的蛋白质却不被破坏,经固定和考马斯亮兰(非特异性蛋白质染料)染色后,胞质背景着色弱,有利微丝的显示,可在光镜下观察到由微丝组成的纤维束。
〔仪器材料〕
1、器材:恒温水浴锅、光学显微镜、小培养皿、小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吸管、50ml
烧杯、小烧杯、吸水纸、擦镜纸
2、材料:洋葱鳞茎
3、试剂:6mmol/L磷酸缓冲液(PBS)、1% Triton X-100,3%戊二醛、M缓冲液、0.2%
考马斯亮蓝R250染液
4、试剂配制:
(1)PBS(pH=6.5)
A液:NaH2PO4.2H2O 936mg/1000ml
B液:Na2HPO4.12H2O 2148mg/1000ml
工作液:A液68.5ml+B液31.5ml,NaHCO3调pH=6.5
(2)M缓冲液(pH=7.2)咪唑3.4克、KCl 3.71g、MgCl2.6H2O 101.65mg、EGTA(乙二醇双醚四乙酸)380.35mg、EDTA(乙二胺四乙酸)29.22mg、巯基乙醇0.07ml、甘油292ml,加蒸馏水至1000l。
HCl调pH为7.2。
(3)1% Triton X-100:Triton X-100 1ml、M缓冲液99ml。
(4)3%戊二醛:25%戊二醛12ml、6mmol/LPBS 88ml
(5)0.2%考马斯亮蓝R250染液:考马斯亮蓝R250 0.2g、甲醇46.5ml、冰醋酸7ml、蒸馏水46.5ml
〔内容方法〕
1、取材:洋葱内表皮,浸入装有PBS缓冲液的烧杯中,使其下沉处理3分钟
2、抽提:吸去PBS,加2ml 1% Triton X-100入烧杯中,置37℃恒温处理30分钟
3、冲洗:转移到载波片上,吸去Triton X-100,用M缓冲液轻轻洗2次,每次10分钟。
4、固定:加3%戊二醛固定10分钟。
5、冲洗:去固定液,PBS洗2次,每次5分钟
6、染色:考马斯亮蓝R250染液染色10分钟
7、制片:去染液,用蒸馏水洗2-3次,将标本放在载玻片上,盖盖玻片
8、观察:低倍镜下可见细胞内存在被染成蓝色、粗细不等的纤维网络状结构,便是构
成细胞骨架的微丝束。
高倍镜下转动微调可见细胞骨架的立体结构。
〔实验作业〕
绘制植物细胞骨架微丝结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