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五年中考真题+模拟汇编
- 格式:pdf
- 大小:28.56 KB
- 文档页数:1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模拟考卷(含答案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不是物理的基本量?()A. 质量B. 时间C. 速度D. 力2. 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这两个力一定在同一直线上B. 这两个力的大小一定相等C. 这两个力的方向一定相反D. 这两个力是平衡力3. 下列哪个现象属于光的反射现象?()A. 小孔成像B. 放大镜成像C. 平面镜成像D. 凸透镜成像4. 下列哪个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A. 水滴成球形B. 水往低处流C. 橡皮筋能伸长D. 磁铁能吸引铁钉5. 下列哪个不是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A. 串联B. 并联C. 星形连接D. 三角形连接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4. 物体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不变。
()5.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物理的基本量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
3.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的物理量。
4.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______。
5. 电阻的单位是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 请简要说明牛顿第一定律。
2. 请简要说明光的折射现象。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 小明用10N的力推一个物体,物体没动,请说明原因。
2. 一辆小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速度为20m/s,行驶了5分钟后,小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3. 请画出一个凸透镜成像的光路图,并说明成像特点。
4. 有一个电阻为10Ω的电阻器和一个电阻为20Ω的电阻器串联接在一个电源上,电源电压为6V,求电路中的电流强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细心的小轩发现水箱接口处使用不同水管,出水口水流喷射的远近不同.于是,小轩想探究“水压相同时影响水管出水口水流速度大小的因素”。
为此,他提出了三个猜想:①与水管的长度有关;②与水管的内径大小有关;③与水管的材质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小轩设计如图所示实验装置。
(1)实验过程中,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从而使接口处水的压强________。
保持出水口的高度h不变,通过____________来反映出水口水流速度的大小.在接口处接材质相同的不同水管多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序号长度l(cm)内径d(cm)喷射距离s(cm)1401.0142 1.5163 2.0204701.0125 1.5156 2.01771001.0118 1.5139 2.014(2)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
(3)比较序号________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比较序号1、2、3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材质和长度一定时,_____。
(4)综上所述,当其他条件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内径越小,出水口水流速度________。
(5)为验证猜想③,接下来的操作应该为_____________。
【来源】【专题】备战2020届中考物理二轮复习题型专练题型08-创新探究题【答案】不变喷射距离刻度尺 1、4、7或2、5、8或3、6、9 水管内径越大,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大越小用内径和长度相同,材质不同的水管多次实验【解析】【分析】【详解】(1)[1]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使接口处水的压强不变,需控制水箱中水的深度不变。
[2]水流速度的越大喷射距离越远,可以通过喷射的距离反映水流的速度。
(2)[3]实验中需要刻度尺测量水管长度、水管内径、喷射距离。
(3)[4]比较1、4、7或2、5、8或3、6、9发现实验中水管材质和内径相同,而水管长度不同,水管长度越长喷射距离越短,说明当材质和内径一定时,水管长度越长,出水口水流速度越小。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在探究“气泡的速度”实验中,小雪选用长80 cm、内径10 mm的均匀玻璃直管进行实验,在管内注满水,在管的下方用注射器注入小气泡。
测量小气泡在管内上升过程中的速度。
(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
(2)小雪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小雪的实验数据,请你用“实心圆点”在图中标出不同时刻气泡的位置,并将这些点用光滑曲线连接起来。
(_________)时间t/s路程s/cm00412824123616482060(3)分析以上探究过程,小气泡的运动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晓彤在小雪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改动,利用10cm长的试管做实验,用注射器分三次向试管内注入不同的小气泡,获取相关的数据后,画出图像如图所示,并求出速度的平均值。
请你对晓彤的实验进行合理评价 ___________。
【来源】2020年中考一轮复习专题机械运动【答案】svt=匀速直线运动不合理。
用10cm长试管做实验,气泡运动时间短,实验误差较大。
由图像可知不同气泡的速度各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解析】【分析】【详解】(1)[1]测量物体速度的原理就是速度的计算公式svt =。
(2)[2]由表中数据在图中标出对应点,然后用圆滑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3)[3]通过描点、连线作出的图像可知,气泡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路程都相等,所以气泡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4)[4]晓彤的实验中选择的试管太短,气泡运动时间太短,不便于测量,误差大,而且从图像中可以看出,三个气泡的速度本来就不相同,求平均值没有意义。
2.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他把小车从斜面上端的挡板处由静止释放的同时开始用停表计时,当小车运动至下端挡板处时结束计时,图中圆圈中的数字显示了两次计时的时间(时间显示格式为“时:分:秒”)。
第一部分选择题。
1.能够产生磁效应的物体是()。
A.木棒B.玻璃棒C.铁棒D.塑料棒。
2.电流改变时,围绕导线产生的磁场()。
A.增强B.减弱C.不变D.反转。
3.在电路中,电流的单位是()。
A.焦B.华C.安D.瓦。
4.以下哪种现象可以证明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A.磁力没有方向B.磁力不受电流大小的影响。
C.磁力随电流方向变化D.磁力随电流大小变化。
5.磁力线的方向是由()。
A.负电荷和正电荷的运动方向决定的。
B.磁铁南极指向北极方向决定的。
C.磁场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D.电磁铁电流方向决定的。
6.下列物质可以被磁铁吸引的是()。
A.锡B.铝C.金D.铁。
7.下列关于电磁铁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电磁铁上的电线断开后,铁芯失磁。
B.增加电流可以增强电磁铁的磁力。
C.改变电流方向可以改变电磁铁的极性。
D.电磁铁的磁力只与线圈上的匝数有关。
8.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的单位是()。
A.牛B.焦C.瓦D.安。
9.以下哪个物理量是矢量量()。
A.时间B.质量C.加速度D.温度。
10.物体的重力与地球的引力成正比,重力的大小取决于物体的()。
A.质量B.体积C.温度D.密度。
二、填空题。
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求速度为10m/s,时间为5s的位移。
()。
2.有一个正电荷静止在磁场中,将其移到另一个位置,则它必定要受到()。
3.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度分别为3cm和4cm,求斜边长度。
()。
4.下列哪个定理可以用于计算气体在恒定温度和恒定压强下的体积变化()。
5.下列哪种情况可以保持电路中电流有两个方向()。
6. 计算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地面上的重力,取重力加速度为10N/kg。
()。
7.单位质量物质所占的体积称为()。
8.剪刀可以把纸剪开,是因为剪刀的刀口上有()。
9.做功的物理量是()。
三、简答题。
1.解释顺时针方向的磁力线和逆时针方向的电流之间的关系。
2.电磁铁的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3.重力与地球引力的区别,以及单位。
2024年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说明了分子间存在引力?A. 水滴成球形B. 磁铁吸引铁钉C. 沙子堆积成堆D. 风筝在空中飞行2. 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 声音的传播速度在空气中比在水中快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无关D.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 下列哪种电路元件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A. 电动机B. 电灯C. 电铃D. 电热水器4.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下列哪种情况下物体可能处于静止状态?A.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 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 两个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D. 两个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5. 关于凸透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凸透镜只能成实像B.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C. 凸透镜成像时,物距越大,像距越小D. 凸透镜成像时,像距与物距成反比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2. 力的单位是牛顿,符号是N。
()3. 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工作。
()4.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降低。
()5.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______。
2. 承担力作用的物体部分叫做______。
3. 电路中,电源正极与负极之间的部分叫做______。
4. 光在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______。
5.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2. 什么是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3. 简述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4. 举例说明光的反射现象。
5. 简述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一辆汽车以3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求汽车行驶的路程。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全套试卷模拟练习卷(Word版含解析)一、初二物理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 AB=________cm,测得时间t AB=1.6 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_cm/s;(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___;(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__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
【来源】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质量抽查)【答案】40.0cm 25 cm/s 小同一位置【解析】【分析】【详解】(1)[1]由图知道,AB段的距离S AB =80.0cm-40.0cm=40.0cm[2]又因为测得时间t AB=1.6 s,所以,AB段的平均速度ABABAB40.0cm25cm/s1.6?sSvt===(2)[3]如果让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svt=知道,平均速度会偏小。
(3)[4]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所以实验中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即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
2.如图所示,将一块长木板的左侧垫高,使之成为有一定倾角的斜面,木板的右端安装一块挡板,挡板上粘有橡皮泥。
现将一辆小车从图示位置(小车左边缘与木板上端齐平)自由释放,小车下滑到挡板处停止运动。
测得小车的运动时间为t;测得小车的长度为1s,木板的长度为2s,问:(1)上述实验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测量工具除了秒表,还有_______。
通过上述测量,可以测得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v =________(用题中字母来表示);(2)若小车释放瞬间立即按下秒表开始计时,但小车在挡板处撞停时由于测量者不够专注,稍微迟缓一下才按下秒表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___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全册全套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分度值为1 cm 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时间是小车到达A 、B 、C 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时刻:(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 (填“陡”或“缓”)些;(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BC s =_______cm ,BC t =______s ,AC v =_____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导致所测AC 段的平均速度AC v 偏____(填“大”或“小”);(5)甲、乙两组实验操作中,小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之比是______。
【来源】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答案】s v t =刻度尺 秒表 缓 5.0 1 0.033 大 1∶2 【解析】【分析】【详解】(1)[1][2][3]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s v t=,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4]斜面坡度越大时,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该较缓一些。
(3)[5][6]由图知 5.0cm BC s =,15:35:2315:35:221s BC t =-=[7] 由图知10.0cm AC s =,15:35:2315:35:203s AC t =-=所以10.0cm 3.3cm/s=0.033m/s 3s AC AC AC sv t ==≈ 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0.033m/s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全册全套试卷中考真题汇编[解析版]一、初二物理 机械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1.如图,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 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 处所用时间为t ,小车长为S 1,斜面长为S 2.(1)小车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v=_____(用题中字母来表示); (2)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_____;(3)如图中能够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_____.【来源】湖北省宜城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答案】小 C 【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可知,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 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 处所通过的路程s=s 2-s 1,则小车从A 到B 的平均速度21v s s s t t-==; (2)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测得的时间偏大,根据v s t =可知,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小;(3)小车下滑过程做加速运动.A .s-t 图象,路程s 不随时间t 变化而变化,所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故A 不符合题意.B .s-t 图像是过原点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 不符合题意.C .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逐渐增加,物体做加速运动,故C 符合题意.D .由图可知,v-t 图象,速度v 不发生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 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C .2.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测量小车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装置图。
小车从带有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自由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 、B 两处时,电子时钟所显示的两个不同的时刻,则:(1)由图可知,斜面上的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____mm;(2)该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3)在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倾角适当________(选填“大”或“小”)一些;(4)由图可知:小车在A、B两点间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B.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无关D. 声音的频率越高,音调越低2. 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 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C. 光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无关D. 光的传播速度与光的颜色无关3. 下列关于物体的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状态越稳定B.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运动状态越稳定C.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质量D.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4.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 力的单位是牛顿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无关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无关5.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理变化B.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C. 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变化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的转化6.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B. 热传递是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的过程C.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D.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增加,低温物体的内能减少7.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B.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C. 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D. 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同8. 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路是指电流通过的路径B. 电路必须包括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C.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源的正负极无关D.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源的正负极有关9. 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B.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电流对磁场的作用C.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D.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电流对运动电荷的作用10. 下列关于波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无关B. 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无关C. 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无关D. 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11. 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B. 望远镜是一种凹透镜C. 显微镜是一种平面镜D. 照相机是一种凸透镜12.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B. 光的反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C. 光的衍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D. 光的干涉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13.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无关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无关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无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14.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C. 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状态越稳定D.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运动状态越稳定15.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 力的单位是牛顿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无关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无关16.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理变化B.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C. 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变化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的转化17.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B. 热传递是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的过程C.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D.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增加,低温物体的内能减少18.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B.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C. 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D. 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同19. 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路是指电流通过的路径B. 电路必须包括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C.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源的正负极无关D.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源的正负极有关20. 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磁场对电流的作用B.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电流对磁场的作用C.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D. 电磁感应现象是指电流对运动电荷的作用21. 下列关于波的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无关B. 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无关C. 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无关D. 波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22. 下列关于光学仪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放大镜是一种凸透镜B. 望远镜是一种凹透镜C. 显微镜是一种平面镜D. 照相机是一种凸透镜23.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光的折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B. 光的反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C. 光的衍射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D. 光的干涉现象是指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24.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密度无关B.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弹性无关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温度无关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无关25. 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质量B. 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C. 物体的速度越大,运动状态越稳定D. 物体的加速度越大,运动状态越稳定26.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B. 力的单位是牛顿C.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无关D. 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无关27.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物理变化B.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变化C. 能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变化D. 能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机械能的转化28.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到低温物体的过程B. 热传递是热量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的过程C.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D.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增加,低温物体的内能减少29. 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B.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C. 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反D. 电流的方向与电荷的移动方向相同30. 下列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路是指电流通过的路径B. 电路必须包括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C.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源的正负极无关D. 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与电源的正负极有关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真空不能传声。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八年级上物理人教版模拟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光的反射?A. 镜子中的像B. 彩虹C. 太阳光直射入水中D. 透过放大镜看物体答案:A2. 下列哪种物质属于导体?A. 玻璃B. 塑料C. 金属D. 橡胶答案:C3. 在下列选项中,哪个单位表示电功?A. 安培B. 伏特C. 瓦特D. 度答案:D4. 一个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下列哪种情况能使物体保持静止?A.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C. 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反D. 两个力的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A5. 下列哪种现象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A. 水滴成球形B. 橡皮筋被拉长C. 铁钉能吸附磁铁D. 水面张力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水平面向下。
(答案:×)2. 电流的方向是由正电荷向负电荷流动。
(答案:×)3. 力的单位是牛顿。
(答案:√)4. 电阻的大小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
(答案:√)5. 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答案:×)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__m/s。
(答案:3×10^8)2. 力的三要素分别是大小、方向和______。
(答案:作用点)3. 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______组成。
(答案:导线)4. 液体的沸点与______有关。
(答案:气压)5.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
(答案:匀速直线运动)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简要说明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
(答案: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 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答案: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3. 简述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及其应用。
(答案:①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②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③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于放大镜。
2007-2011五年中考物理真题+2012模拟汇编
声现象
2007年中考真题
(2007·广东省中考)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
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_________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振动(2)大于(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或:月球上是真空的)
(2007·泰安中考)小明自己制做了一个哨子,如图1-1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
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这哨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产生的。
上
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选填“音调”、“响度”或
“音色”)。
答案:振动、音调
(2007·天津中考)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1
A.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 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解析:选A、C。
声音的传播必须借助介质,声音以“波”的形式进行传播。
声音的传播速
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一般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慢。
声音
的传播速度不但与介质有关而且与温度也有关。
(2007·桂林中考)星期天,小明要试试自己制作的二弦琴的发声效果,需要调整琴弦的松紧程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琴声的(填“响度”或“音调”)。
正在这时,有位同学在楼下叫他去打球,他一听是小刚,马上答应了。
他是根据声音的判断是小刚在喊他。
答案:音调音色
(2007·常德中考)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