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别
- 格式:doc
- 大小:0.21 KB
- 文档页数:1
秋别原文_翻译及赏析别路垂杨柳,秋风凄管弦。
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
——唐代·罗邺《秋别》秋别别路垂杨柳,秋风凄管弦。
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
秋天离别译文在秋天离别的路上见到河边一行行垂著的杨柳;秋风吹过的时候似乎听到了管弦弹奏出来的那哭泣而悽惨的乐曲。
在我从青楼离别之后,不知道你(诗人所思之人)以后又会为了哪个人而倾心呢?罗邺 (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
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
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罗邺罗邺(825—?),字不详,余杭人,有“诗虎”之称。
约唐僖宗乾符中前后在世。
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144篇诗文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唐代·孟浩然《秋登兰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秋登兰山寄张五 / 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唐代:孟浩然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试一作始)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唐诗三百首,秋天,登高,怀人背庭缘恐花羞坠。
心事遥山里。
小帘愁卷月笼明。
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
供与离人睡。
梦和新月未圆时。
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
——宋代·吴文英《虞美人·秋感》虞美人·秋感宋代:吴文英背庭缘恐花羞坠。
心事遥山里。
小帘愁卷月笼明。
一寸秋怀禁得、几蛩声。
井梧不放西风起。
供与离人睡。
梦和新月未圆时。
起看檐蛛结网、又寻思。
秋天,写景,怀乡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
江村海甸。
总作空花观。
尚想横汾,兰菊纷相半。
楼船远。
白雪飞乱。
空有年年雁。
——宋代·苏轼《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点绛唇·庚午重九再用前韵不用悲秋,今年身健还高宴。
秋天的离别诗《秋别》秋风吹老一树愁,枯叶飘飞送行舟。
远影渐消天际处,独留孤影立荒丘。
衍生注释:- “秋风吹老一树愁”里的“吹老”是一种拟人的手法,秋风像能使人变老一样,把树上的哀愁也催得越来越深。
“行舟”在这里代指远行之人乘坐的交通工具,也就是即将离去的象征。
“远影渐消天际处”中的“渐消”描述了远去之人的身影越来越小,直至在天边消失不见的情景。
“荒丘”指荒芜的小土丘,表明留下来的人所处的环境比较孤寂、落寞。
赏析:主题上,这首诗主要表现秋天里的离别场景和离人、留者的复杂心境。
情感方面,充满了送别时的惆怅与不舍。
看着秋风中飘飞的枯叶如同送别的悲凉使者,友人随着行舟渐去渐远,最后只剩下自己孤独地站在荒丘之上。
从表现手法来看,首句运用拟人,生动形象地把无形的愁绪具象化,秋风似乎都能将愁催“老”。
同时通过描写眼前的景物如秋风、枯叶、行舟、远影以及荒丘,来烘托出离别的哀伤氛围,情景高度交融,使得读者不禁能感受到画面中的那种寂寥与失落。
作者介绍:假设作者是一位常年漂泊羁旅的文人,名唤苏怅。
他一生游历多地,见过许多离别场景,自己亦饱受离别之苦,常常在秋天思乡念友,这首诗便是他在经历了一场好友远离之后,触景生情所作。
运用片段:例子一:在火车站的站台上,叶子望着火车缓缓启动,好友小方的身影随着火车的行进逐渐模糊。
此时叶子心中满是伤心与不舍,想起了“秋风吹老一树愁,枯叶飘飞送行舟。
远影渐消天际处,独留孤影立荒丘。
”那感觉就像是自己孤身处在萧瑟的秋景之中,周围的一切都被寂寞笼罩。
例子二:学校门口,毕业季。
小陈送别同窗好友去远方的城市工作,看着汽车载着好友远去,地上的落叶被风刮起来横过眼前。
他的眼眶湿润了,嘴里默默念着:“秋风吹老一树愁,枯叶飘飞送行舟……”仿佛自己就站在那荒丘之上,而友人的车就似那远逝在天际的行舟。
例子三:码头边,老张和多年的老伙伴老王告别。
老王将乘船远行。
老张撑着有些发颤的身体,看着船开航。
秋风瑟瑟,吹起他俩的衣角。
中国最好的100首送别诗古代的中国,由于交通不便,一次分离可能意味着永别,因此诗人们对于送别有着特别深的感受,形诸于笔端,则化作一首首或怅惘、或激昂、或悲伤的送别诗。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送别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最为庞大的家族,特别是在重视友情的唐朝,诞生了一大批送别诗的名篇佳作,其中朋友遍天下的李白堪称送别之王。
以下这100首送别诗,来自不同的朝代、不同的诗人,有的大名鼎鼎,有的不为人知,但它们都是古人精神生活的重要体现,每一首都饱含无尽的深情厚谊。
1、《秋别》唐·罗邺别路垂杨柳,秋风凄管弦。
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
2、《送别》唐·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
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3、《劳劳亭》唐·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4、《相送》南北朝·何逊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
5、《南浦别》唐·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6、《山中送别》唐·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7、《夜送赵纵》唐·杨炯赵氏连城璧,由来天下传。
送君还旧府,明月满前川。
8、《送朱大入秦》唐·孟浩然游人五陵去,宝剑值千金。
分手脱相赠,平生一片心。
9、《于易水送人》唐·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10、《送二兄入蜀》唐·卢照邻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
此中一分手,相顾怜无声。
11、《重别周尚书》南北朝·庾信阳关万里道,不见一人归。
惟有河边雁,秋来南向飞。
12、《送人》唐·杜牧鸳鸯帐里暖芙蓉,低泣关山几万重。
明镜半边钗一股,此生何处不相逢。
13、《赠别》唐·杜牧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樽前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14、《送别诗》隋·佚名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关于秋去冬来的诗1. 《秋去冬来》秋风咋起叶儿黄,就像那蝴蝶在飞翔。
秋去冬来时光快,哎呀,咋这么匆忙?例子:你看那秋天的树叶飘落的样子,不就像一群蝴蝶在欢快地舞蹈吗?2. 《季节变换》秋渐渐离去不声响,冬悄悄到来有点凉。
这变化让人感叹,嘿,咋就这么不一样?例子:就好像昨天还穿着短袖呢,今天就得套上厚棉袄了。
3. 《秋去冬来有感》秋天走了留下啥?冬天来了雪花下。
难道这就是自然呀,哇,真的好神奇啊!例子:每到冬天看到那雪花飘下来,就觉得大自然真的像个魔法师。
4. 《冬来秋往》秋去了把丰收带走,冬来了把寒冷遗留。
这交替真有意思,哟,还挺有节奏呢!例子:不就像白天过去夜晚到来一样自然又规律嘛。
5. 《秋冬之变》秋天的尾巴没抓住,冬天的脑袋就探出来。
这感觉好奇怪呀,哈,真让人意外!例子:就像突然从温暖的被窝被拽到了冰天雪地中。
6. 《秋别冬来》秋轻轻地说再见,冬静静地来接班。
这样的转换很特别,咦,还挺有新鲜感!例子:就跟换了个频道似的,完全不一样的画面了。
7. 《秋冬交替》秋去时有点不舍,冬来时有点忐忑。
这心情谁能懂呢,哼,只有自己咯!例子:不就像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既期待又有点担心嘛。
8. 《秋走冬至》秋天挥挥手远去,冬天张张嘴呼气。
这场景真有趣呀,呀,像一场游戏!例子:你想想,秋天走得那么洒脱,冬天来得那么直接,多像游戏里的角色切换。
9. 《冬替秋》秋已去不再回头,冬已来占据所有。
这就是季节的规律呀,呵,没办法抗拒!例子:就好像时间的车轮,一直滚滚向前,谁也拦不住。
10. 《秋冬流转》秋天的故事结束啦,冬天的篇章开始啦。
这一轮回真奇妙,呐,好好感受吧!例子:不就跟人生的阶段一样嘛,一个过去,一个到来。
秋诗词(冷为峰)临江仙*秋收菊傍东篱芳滴露,丹枫似火如迎。
秋风秋雨洗秋清。
稻花金灿灿,千里浪潮生。
磨练历经冬复夏,赢来秋色纷呈。
长空雁去又留声。
一朝春播种,自有好收成。
忆王孙*秋浮萍落叶一池秋,片片飞红入水流。
人处江湖不自由。
鸟啾啾,天隔双方夜夜愁。
鹧鸪天*秋野行霜染田林野外秋,烟涂衰草接平畴。
几行人迹板桥上,三两鸟鸣阡陌头。
渠错落,水长流,不知稼穑早丰收。
西风不解秋时节,一任摧残万物休。
西江月*红叶一色枫林似染,漫山霜叶如烧。
群芳开败独娇娆,谁不说秋光好。
羞态恰如醉酒,美颜还似唇膏。
离人此物伴晨宵,片片是掌中宝。
临江仙*蒹葭十里银川芦苇荡,常年伴水相惺。
小舟往返隐无行,只将芦作盖,惊得鸟时鸣。
飞絮秋来疑雪舞,晚风好似吹笙。
若无若有却如情。
飘零犹未绝,明载又春生。
点绛唇*秋思片片飞红,斜阳欲落穿朱户。
远山挡路,归雁捎笺去。
烟雾茫茫,一缕愁满树。
独无语,任由风絮,不觉天将暮。
天净沙*秋山林飒飒传声,篱前陶菊黄橙。
大雁南飞断鸣。
天高云淡,残枝霜露分明。
临江仙*五莲乡村游潮白清河飘玉带,抹红堆翠金秋。
去年曾记不胜收,漫天云逐鹭,秀色入双眸。
一载沙龙今又是,亲朋齐聚芳洲。
爱心牵起梦乡游。
随时留景住,画意上心头。
秋意(七律)夕阳隔水照汀州,岸芷芦花远近柔。
云影雁衔千里梦,陶篱菊绽一丛秋。
霜浓衢路雾凝树,露重江湖浪击舟。
浊酒三杯看今古,渔樵还唱钓谁钩。
秋兴杂感(七律)万物更新无止休,世间惆怅惹何由。
千山云抹从天意,万树红飞逐水流。
圆缺阴晴皆有怨,悲欢离合总添忧。
寒星伴耀一明月,莫把人生只作秋。
秋游浮来山(七律)与友同游上翠微,真灵秋韵两相宜。
文心雕琢深如刻,山色朦胧雨亦奇。
满壑苍松双滴泪,千年银杏万虬枝。
鲁公莒子会盟处,天地有情情不移。
送别(五律)枫叶雨初收,风吹落不休。
川流一帆远,夕照满山秋。
月下影形守,窗前意气投。
依依分别后,惟有酒消愁。
野外游(五律)余闲到渡头,霁后暮云收。
鸟戴千林绿,钟敲一壑幽。
车流古桥月,霭锁老塘秋。
罗邺最著名的三十首诗词1.《早发》唐·罗邺一点灯残鲁酒醒,已携孤剑事离程。
愁看飞雪闻鸡唱,独向长空背雁行。
白草近关微有路,浊河连底冻无声。
此中来往本迢递,况是驱羸客塞城。
2.《春风》唐·罗邺每岁东来助发生,舞空悠飏遍寰瀛。
暗添芳草池塘色,远递高楼箫管声。
帘透骊宫偏带恨,花催上苑剩多情。
如何一瑞车书日,吹取青云道路平。
3.《梅花》唐·罗邺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却是五侯家未识,春风不放过江来。
4.《河湟》唐·罗邺河湟何计绝烽烟,免使征人更戍边。
尽放农桑无一事,遣教知有太平年。
5.《汴河》唐·罗邺炀帝开河鬼亦悲,生民不独力空疲。
至今呜咽东流水,似向清平怨昔时。
6.《宫中二首》唐·罗邺芳草长含玉辇尘,君王游幸此中频。
今朝别有承恩处,鹦鹉飞来说似人。
虽然自小属梨园,不识先皇玉殿门。
还是当时歌舞曲,今来何处最承恩。
7.《长城》唐·罗邺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8.《水帘》唐·罗邺万点飞泉下白云,似帘悬处望疑真。
若将此水为霖雨,更胜长垂隔路尘。
9.《途中寄友人》唐·罗邺秋庭怅望别君初,折柳分襟十载馀。
相见或因中夜梦,寄来多是隔年书。
携樽座外花空老,垂钓江头柳渐疏。
裁得诗凭千里雁,吟来宁不忆吾庐。
10.《叹别》唐·罗邺北来南去几时休,人在光阴似箭流。
直待江山尽无路,始因抛得别离愁。
11.《蜡烛》唐·罗邺暖香红焰一时燃,缇幕初垂月落天。
堪恨兰堂别离夜,如珠似泪滴樽前。
12.《雁二首》唐·罗邺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开水国愁。
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早背胡霜过戍楼,又随寒日下汀洲。
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地愁。
13.《题水帘洞》唐·罗邺乱泉飞下翠屏中,名共真珠巧缀同。
一片长垂今与古,半山遥听水兼风。
150首最美诗词,每一句读后都会唇齿留香唐风宋韵赏诗词7月15日1.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谁折残红。
—苏轼《江城子》2.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3.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4.月桥边,青柳朱门。
断钟残角,又送黄昏。
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
—张先《行香子》5.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6.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陆游《红酥手》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弃疾《丑奴儿》8.十年生死俩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9.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苏轼《水龙吟》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11.狂风日暮起,漂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莫怨春风当自皆。
—欧阳修《再和明妃曲》12.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虞美人》1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1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玩溪沙》15.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16.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声声慢》1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苏轼《赤壁怀古》19.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李清照《寻寻觅觅》20.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蒙蒙,垂柳阑干尽日风。
—欧阳修《采桑子》21.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己。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李之仪《卜算子》22.满目山河空念远,落化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清明上河园八首宋词诗句01、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02、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03、蝶恋花·春景[宋]苏轼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04、雨霖铃·秋别[宋]柳永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05、少年游[宋]周邦彦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
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06、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07、满江红[宋]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08、水调歌头[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秋天古诗25首简单的欣赏《秋天古诗25首简单的欣赏》这是优秀的古诗词合集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秋别(唐代-罗邺)别路垂杨柳,秋风凄管弦。
青楼君去后,明月为谁圆。
2、天净沙·秋(元代-白朴)孤村落日残霞(__á),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hóng)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3、初秋即事(宋代-陆游)帘栊雨过不胜清,秋气依依似有情。
高栋尚余双燕宿,短莎先放百虫鸣。
挑灯剩欲开书秩,擘蟹时须近酒觵。
却媿邻家常作苦,探租黄犊待寒耕。
4、秋日遣怀(宋代-陆游)胸中何所有,世界如河沙;区区吞云梦,何至为客夸。
初见卖苑冰,青门已无瓜。
天河正不远,秋风乘客槎。
5、清平乐其三秋(明代-高濂)树红云白。
秋冷山衔碧。
十二桥边霞影赤。
摇落芙蓉堪惜。
孤舟荡破深烟。
日日看花水边。
花下闲容白发,杖头剩有青钱。
6、一剪梅秋怀(清代-董俞)细雨蘋丝叶叶秋。
山自悠悠。
水自悠悠。
寒灯几点笛声幽。
不是渔舟。
便是菱舟。
病客天涯悔浪游。
花也增愁。
月也增愁。
双鱼寂寞泪长流。
身在江楼。
梦在妆楼。
7、秋日南屏山中(明代-郑善夫)清秋草阁同杯酒,步屧看山幽思多。
雨外暝烟留不散,江间飞鹜静相过。
殊方交友情偏厚,频岁忧时鬓已皤。
白帻归来还自慰,云台石室定如何。
8、秋兰阁坐雨诸子来集其一(明代-伍瑞隆)小阁幽如洞,登临颇自宜。
兼逢二三子,相伴寂寥时。
静爱琴尊乐,清怜雨露滋。
此中飞动处,未许众人知。
9、醉落魄(咏秋十首)(宋代-张抡)流光转毂。
鸟飞兔走争相逐。
火云方见奇峰簇。
飒飒西风,惊堕井梧绿。
隙驹莫叹年华速。
新凉且喜消炎酷。
休将闲事萦心曲。
红滴真珠,初醡玉醅熟。
10、秋日郊行(明代-王恭)独扶残醉出江城,原野西风万叶声。
日暮关河似秋水,萧萧鸿雁不胜情。
11、未试即事杂书率用秋日同文馆为首句三首(宋代-邓忠臣)秋日同文馆,沉沉锁棘闱。
卷帘襟乍快,欹枕梦先归。
骤雨忧环堵,回风喜夹衣。
十年经五试,抚事意多违。
离别诗词离别诗句表达离别情感与不舍从古至今,有一句话说的还是挺有道理的,那就是有聚有散,又或是“天下无不散之宴席”,讲述的道理其实很简单,那就是人因为某些事情某些人聚集在一起,也会因为时间的'缘故彼此离开。
以下是我为您带来的关于离别的诗词名句,欢迎欣赏与借鉴。
1、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____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2、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____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4、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____高适《别董大二首》5、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____张鸣善《普天乐·咏世》6、衰兰送客咸阳道。
天若有情天亦老。
____贺铸《行路难·缚虎手》7、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____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8、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____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9、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____刘禹锡《杨柳枝 / 柳枝词》10、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____王维《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11、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____张泌《寄人》1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____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13、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____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14、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
____范云《别诗》15、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____苏轼《鹊桥仙·七夕》16、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
____韦应物《寄李儋元锡》17、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____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18、悲莫悲生离别,乐莫乐新相识,儿女古今情。
____辛弃疾《水调歌头·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19、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