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5402 百合科 - 麦冬
- 格式:pdf
- 大小:952.38 KB
- 文档页数:8
麦冬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禁忌功能与主治•麦冬(学名:Ophiopogon japonicus)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属于百合科植物。
它具有清热润肺、滋阴养阴、生津止渴、润肠通便等功能。
•麦冬主要用于治疗热病伤津、津伤肺阴、口干舌燥、咳嗽痰多、大便干燥等症状。
此外,麦冬还常用于滋阴养颜、清心安神、益智健脑等领域。
用法与用量•麦冬一般可作为中药材单味煎服,也常用于复方中药的组方。
•煎服:将麦冬适量洗净,切片或切段后,放入瓦煲中,加水适量,煎煮20-30分钟后,滤去渣滓,取汁液,可加入适量蜂蜜调味后饮用。
一般建议每次服用10-15克,每日2-3次。
具体用量可根据个人体质和医生建议进行调整。
禁忌•麦冬属于温润类中药,一般使用较为安全,但仍有一些禁忌需要注意。
•孕妇禁用:孕妇慎用麦冬,因为麦冬具有滋阴润燥的特性,过量使用可能会影响孕妇的体质和胎儿的发育。
•脾胃虚寒者慎用:由于麦冬属于温润类药物,对于脾胃虚寒的人来说,过量使用麦冬可能会增加脾胃负担,导致消化不良等问题。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如果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特别是慢性病用药,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麦冬,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影响疗效。
注意事项•麦冬为百合科植物,具有一定药效,使用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麦冬气味淡雅,药用部分应保持完整,不要破损、受潮或有异味。
–保存时,应放置于干燥通风处,避免霉变或受潮。
–麦冬煎煮时应控制火候,避免过热煮沸,以保持药材的活性成分。
–使用时应了解个人体质、病情和用药禁忌,按照医生或药师的建议使用。
小结麦冬作为一种常用中药材,具有清热润肺、滋阴养阴等功能,主要用于治疗热病伤津、津伤肺阴、口干舌燥、咳嗽痰多等症状。
使用时可煎服,一般每次10-15克,每日2-3次。
但孕妇、脾胃虚寒者和正在使用其他药物的人需要慎用。
在使用麦冬时,应注意药材的保存和煎煮火候,并遵循医生或药师的建议。
希望本文对您了解麦冬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禁忌有所帮助。
麦冬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麦冬的简介•麦冬,又称麦冬根、麦冬草、淡竹叶,属于百合科麦冬属植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麦冬的主要生长地点是中国南方,以及日本、朝鲜等地,是一种喜温暖湿润气候的植物。
2. 麦冬的化学成分麦冬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包括: - 皂甙类化合物:主要有麦冬皂甙A、B、C、D等; - 多糖类化合物:包括巴豆糖、阿拉伯糖等; - 生物碱:如麦冬硷; - 脂肪类化合物:如麦冬酸等。
3. 麦冬的药理作用•清热生津:麦冬能够清热润肺,生津止渴,适用于口干舌燥、咳嗽痰少等症状;•润肠通便:麦冬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对于便秘患者有一定的改善效果;•补肺益气:麦冬可以补益肺脏,增强肺部功能,对于气虚、久咳不愈、疲乏无力等症状有一定疗效;•具有抗炎作用:麦冬具有一定的抗炎效果,可以缓解炎症引起的疼痛和不适。
4. 麦冬的功能主治麦冬在中医药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的治疗: - 肺热咳嗽:对于因肺热引起的咳嗽、痰少、口干等症状,麦冬能够起到清热润肺的作用;- 肺燥咳嗽:对于因肺燥引起的慢性干咳、痰少,以及干燥口咽等症状,麦冬能够起到润肺生津的作用; - 夜间多尿:对于夜间频尿、尿频等症状,麦冬能够起到滋阴降火的作用; - 便秘:对于因肠燥引起的便秘,麦冬能够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气虚久咳:对于气虚引起的久咳不愈、声音低微等症状,麦冬能够起到补益肺气的作用; - 内热消渴:对于因内热引起的消渴、多饮多尿等症状,麦冬能够起到清热降火的作用; - 神经官能症:对于神经官能症引起的失眠、健忘等症状,麦冬能够起到安神养心的作用。
5. 麦冬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使用方法:麦冬常以煎剂、乌鸡、糖水、糕点等形式使用,具体用量需根据医嘱或中医药师指导;•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以及患有脾虚湿重、腹泻、体寒等症状的人群慎用麦冬,使用过程中应遵医嘱。
6. 麦冬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麦冬与半夏、车前子、蜂蜜等温热类药物不宜同时使用,以免相互作用减弱药效;•麦冬与生地黄、黄精、银杏叶等滋阴养阴类药物不宜同时使用,以免相互作用增强不良反应。
麦冬作用与功效与作用麦冬,即麦冬蔓草,是一种天然的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麦冬属。
它的根茎较为粗壮,叶子呈长椭圆形,花朵较小而白色。
麦冬常见于中国南方的温暖地区,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有很多功效和作用。
一、麦冬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麦冬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主要活性成分是麦冬皂苷。
此外,麦冬还含有多种氨基酸、多糖类、甾醇类等物质。
麦冬的药理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抗炎作用:麦冬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
2. 免疫调节作用:麦冬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3. 抗氧化作用:麦冬含有多种抗氧化物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损害。
4. 滋阴作用:麦冬具有滋阴作用,可以滋润人体干燥的内脏器官,改善身体健康。
5. 降血糖作用:麦冬可以降低血糖,对糖尿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6. 抗肿瘤作用:麦冬中的活性成分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
二、麦冬的主治功效及应用1. 滋阴润燥,养护肺胃:麦冬具有滋阴润燥的功效,适用于肺燥引起的咳嗽、痰少、口干舌燥等症状。
麦冬还能养护胃肠,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2. 处理热度便秘:麦冬具有润肠通便的功效,能够改善热度便秘。
热度便秘主要是因为大肠积热引起的,麦冬可以清热滋润大肠,促进肠道蠕动,缓解便秘症状。
3. 缓解焦虑和失眠:麦冬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焦虑和失眠。
它可以调整人体的神经功能,促进身心放松,改善睡眠质量。
4. 辅助治疗糖尿病:麦冬可以降低血糖,对于糖尿病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此外,麦冬还可以改善糖尿病引起的一些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等。
5. 提高免疫力:麦冬可以调节免疫功能,增强人体抵抗力,提高免疫力。
它能够增加免疫细胞的产生和活性,提高抗体水平,增强人体的抵抗力。
6. 辅助治疗肿瘤:麦冬中的活性成分对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可以辅助治疗肿瘤。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减少化疗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麦冬的药性和功能主治作用麦冬的药性1.麦冬,学名麦冬,别名玄参、玉竹等,为百合科植物。
麦冬呈块状,红色鳞茎。
麦冬主要生长于山坡、河谷的石头上,性喜阴凉湿润环境。
2.麦冬的性味甘、微苦,性质凉。
入肺、心、肾经。
3.麦冬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麦冬苷、皂苷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麦冬药性,具有一定的药理作用。
麦冬的功能主治作用1.补肺止咳:麦冬具有滋阴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对于肺燥咳嗽、咳嗽无痰等症状具有较好的疗效。
2.养心安神:麦冬可以调和心气,安定情绪,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
适用于心悸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3.养阴清热:麦冬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可用于阴虚火旺、口干咽痛等症。
4.补肾润燥:麦冬可以滋阴润肺、生津止渴,用于肺燥乾咳、咽喉干燥等症状。
同时,麦冬还可以补肾润燥,对于肾阴不足、尿频尿热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5.清热解毒:麦冬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用于热毒引起的口疮、疮疖等症状。
6.滋养胃肠:麦冬可以滋阴润燥,对于胃肠阴虚、口干食少等症状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注意事项1.孕妇、儿童、老年人等体虚者,应谨慎使用麦冬,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2.麦冬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湿热内蕴等不良反应,应适量使用。
3.麦冬有一定的镇静作用,服用后应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出现嗜睡、乏力等症状。
总结麦冬作为一种中药材,具有滋阴润肺、养心安神、养阴清热等多种功效。
适当使用麦冬可以改善肺燥咳嗽、心悸失眠、口干咽痛等症状,但应注意使用剂量和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在使用麦冬之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避免不当使用。
【阔叶草类】麦冬(百合科)麦冬图片,麦冬长怎么样,麦冬有什么药用价值?除麦冬用什么除草剂?麦冬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以下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中文名称:麦冬二、别名:麦门冬、沿阶草、书带草三、英文名:radixophiopogonis,dwarflilyturf四、分类:百合科沿阶草属五、形态特征:百合科沿阶草属。
1、根:根状茎粗短,木质,具细长的地下走茎,根粗壮,顶端或中部常膨大呈椭圆形或纺锤状的肉质小块根。
2、茎:短缩。
株高15~35cm。
3、叶:基生,狭线形,长10~40cm,宽1~4mm,边缘具细锯齿。
鞘膜质,白色至褐色。
无柄。
4、花:花葶从叶丛抽出,常低于叶丛,稍弯垂,扁平,两侧具明显的狭翼。
总状花序长2~7cm,稍下弯,生于苞片下,淡紫色,每个苞片内1~2朵花。
花梗长2~6mm,常下弯,关节位于其中上部至中下部。
苞片披针形,下部的长于花梗。
花被片披针形,长4~5.5mm,先端尖。
雄蕊着生花被片基部,花丝不明显,花药圆锥形,长2.5~3mm,顶端尖。
花柱基部稍宽,略呈长圆锥形,长3~5mm,高出雄蕊。
5、果实:圆球形,熟时深绿色或黑蓝色。
6、种子:圆球形,小核果状,径7~8mm,熟时暗蓝色。
六、生物学特性:花期6~7月,果期7~8月。
喜温暖和湿润气候。
耐寒,冬季零下10度的低温植株不会受冻害,在常年气温较低的山区,也能生长良好,但块根较小而少。
宜稍荫蔽,在强烈阳光下,叶片发黄,对生长发育不利。
但过于荫蔽,易引起地上部分徒长,对生长发育也不利。
干旱和涝洼积水对麦冬生长发育都有显著的不良影响。
宜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质壤土。
麦冬生长期较长,休眠期较短。
七、生长环境: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林下阴湿处或沟边草地。
八、危害:或为草地及湿地杂草。
九、繁殖传播扩散方式:种子繁殖或块根营无性繁殖。
常采用分株繁殖,每1母株可分种苗3~6株。
十、分布范围:麦冬原产中国,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河南、陕西(南部)和河北(北京以南)等地均有栽培。
麦冬的功效与功能主治1. 麦冬的概述•麦冬,学名麦冬,又名玉竹、悬钩子,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属于百合科麦冬属。
•麦冬广泛分布于中国北方、西北和华东地区的山区,通常生长在林缘、草丛或山坡上。
•麦冬是一种草药植物,常被用作中药材,具有多种药用价值。
2. 麦冬的营养成分•麦冬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多糖、麦冬皂苷、麦冬皂甙、黄酮类、蛋白质、氨基酸等。
•麦冬所含的麦冬皂苷具有抗氧化、抗炎、免疫调节等功能。
•麦冬中的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疲劳等作用。
3. 麦冬的功效与功能主治•滋阴清热:麦冬具有滋阴清热的功效,可以清除体内的热毒,减轻口渴、咽喉肿痛等症状。
•益肺润燥:麦冬可以润肺止咳,适用于痰热咳嗽、干咳不止等症。
•补肾养阴:麦冬对肾阴不足、腰膝酸软、虚热盗汗等症状具有明显的缓解作用。
•清心安神:麦冬可以平缓心神,帮助入眠,适用于失眠、多梦等症。
•促进消化:麦冬具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可以缓解消化不良、胃脘胀满等症状。
•增强免疫力:麦冬中的多糖和麦冬皂苷具有免疫调节作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抗氧化作用:麦冬中的麦冬皂苷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轻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延缓衰老。
4. 麦冬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麦冬可以作为中药材煎煮成汤剂服用,一般每次用量为10-30克。
•麦冬还可以加入炖汤、煲粥等食物中,以增加营养和药效。
•孕妇、高血压患者、肝病患者和儿童应避免过量食用麦冬。
•未经医生指导,长期大量服用麦冬可能会导致一些副作用,如腹泻、恶心、呕吐等,应注意控制用量。
5. 麦冬的药理研究进展•近年来,对麦冬的药理研究逐渐增多。
•一些研究发现,麦冬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和抗疲劳等多种功效。
•麦冬的药理作用机制正在进一步研究中,有望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多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途径。
6. 结论•麦冬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多种功效与功能主治。
•麦冬的滋阴清热、益肺润燥、补肾养阴、清心安神、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作用,使其在中医药学中得到广泛应用。
麦冬百科名片中文名称:麦冬别称:麦门冬界:植物界科:百合科分布区域:西南及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广西目录展开编辑本段生物学特性来源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 Ker-Gawl.的干燥块根。
植物形态麦冬成品根。
叶丛生于基部,狭线形,长10~30厘米,宽因品种不同粗细有异。
花茎常低于叶丛,稍弯垂,花淡紫色总状花序,花生于苞片下,每个苞片内1-2朵,花期5~8月。
果蓝色。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 的干燥块根。
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揉搓、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已被割掉块茎的麦冬草植株【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
气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
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麦冬: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临床常用品有去心与不去心之分,去心之说最早见于陶弘景《名医别录》,谓麦冬如不去心可令人心烦。
然后世医家反对者众多,如吴鞠通每用麦冬则注明不去心,谓麦冬有心可以心入心,直清心经之热。
笔者认为似无争论之必要,由于中国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可入乡随俗,不必苛求。
如欲用其入心清热,可用朱砂拌之,称为辰麦冬。
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用法用量【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繁殖与栽培】一般采用分株法繁殖,于4月上旬将母株挖起,切开块根后分植。
也可播种育苗,于10月果熟时收下即播,约50天左右可出植物模式图苗,出苗率通常达80%。
l~2年培育成大苗后即可用作地被栽培。
播种苗长势好,整齐繁茂。
麦冬抗性强,既可生长在阳光下,也可在阴处生长,在阴湿处生长叶面有光泽。
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但亦能耐瘠薄的土壤。
麦冬分析方法麦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f) Ker-Gawl.的干燥块根,是一味常用于滋阴的中药,有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的功效,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阴虚劳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1]。
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重要的本草都有记载。
中国药典2010 年版收载的麦冬类药材有麦冬和山麦冬两种。
山麦冬为百合科山麦冬属植物湖北麦冬Liriope spicala(Thunb.)Lour.var.prolifera Y. T. Ma 或短葶山麦冬Liriope muscari(Decne.)Baily 的干燥块根。
麦冬的商品分别称为浙麦冬、川麦冬;山麦冬中有湖北麦冬和短亭山麦冬,短亭麦冬的商品名为福建麦冬。
麦冬和山麦冬两者分列为两种药材,但具有相近的功效,临床上也常为两类麦冬的混合品使用,所以将两属药材统称为麦冬类中药材。
但国内外大量的植物化学成分研究和我们对这两类药材的薄层色谱定性鉴别研究表明[2],两类中药材在化学成分上仍有明显的不同,即沿阶草属植物麦冬含甾体皂苷类和高异黄酮类成分,而山麦属只含有甾体皂苷类成分,不含高异黄酮类成分。
一.化学成分1.麦冬的主要化学成分现代化学研究发现麦冬中主要含有的化学成分为:甾体皂苷类、高异黄酮类、多糖、氨基酸、挥发油、微量元素及其他类化学成分。
1.1甾体皂苷类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是麦冬的主要药效活性成分之一。
目前,在百合科沿阶草属和山麦冬属植物中共发现64种甾体皂苷类化合物,根据其基本化学结构可分为螺甾烷醇型(Spirostanol)和呋甾烷醇型(fbrostanol)两大类,在发现的甾体皂苷中,多数为螺甾烷醇型甾体皂苷,少数为呋甾烷醇型甾体皂苷。
鲁斯可皂苷元和薯蓣皂苷元为苷元类型的甾体皂苷类化合物占绝大部分,在连糖方面主要为三糖苷和二糖苷,四糖苷和单糖苷比例较少,而且糖的连接方式以单糖链为主,双糖链类较少。
麦冬特点简单介绍
麦冬(学名:AcrossoidesmagnificusLour。
)是百合科多
年生草本植物,为常用的中药。
性味甘、微苦、平。
归胃、肺经。
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安神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阴虚肺燥或肺热咳嗽,干咳少痰,心烦失眠,津伤口渴,咽干喉痛;冠心病、高血压、心绞痛;肺痈;阴虚肺燥或肺热咳嗽、干咳少痰;烦渴;消渴等。
现代研究
1.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麦冬有明显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麦冬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细胞株具有明显的免疫增强作用,并能提高巨噬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吞噬能力。
2.对心肌缺血的影响:动物实验表明,麦冬煎剂在体外对实验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
临床应用时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肺心病等。
3.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临床应用麦冬提取物对大鼠和小鼠均有镇静作用。
对犬有抗惊厥作用;对犬静脉注射和腹腔注射均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可延长小鼠睡眠时间。
—— 1 —1 —。
麦冬的栽培及利用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为百合科植物,别名:麦门冬、沿阶草等。
以块根入药,味甘,微苦,性微寒。
归肝、胃、心经。
具有养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能。
隶属保健植物系列。
一、生长习性麦冬喜温暖,湿润的环境,稍耐寒。
在-10c气温下不致冻死,在南方可露地越冬,在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土壤疏松肥沃、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生长良好,过砂或过粘以及地洼、通透性差的地方不宜种植。
忌连作,轮作期3-4年为一个周期。
麦冬生长前期需要适当荫蔽,若强光直射,易引起叶片发黄,生长发育会受到影响,耐肥性强,整个生长期注意水肥供应。
浙江、江苏、安徽、四川、河南、广西等省区均有种植。
二、栽培技术1.繁殖方法多采用分株繁殖在4-5月份,麦冬收获时,选择叶色深绿,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挖出后抖去坭土,剪下块根做商品。
将须根和根茎短截至0.5cm左右,以叶片不散开茎节断面呈白色为好。
随后敲松基部,分成单株,用稻草捆把小把,剪去叶尖,把根茎放在1%保水剂及适量生根剂液中浸5min后稍晾栽种。
栽后浇水1次,隔日重复1水后封根。
2.种植麦冬忌重茬,在选地时应选前作为苜蓿、油菜、萝卜、白菜、蚕豆等地块种植。
前作收获后及时整地,整地前亩施入用日本酵素菌或mn沤制处理的腐熟堆肥,加过磷酸钙30-50kg,硫酸钾10kg 混合肥;在施肥方式上可2/3撒地表,撒后深耕20-25cm,1/3撒犁垡,撒后经三翻三耙,使土壤细碎,上玄下实,整平然后修成宽1.3m的高畦,畦沟宽30cm,深20cm,并与地头、地边沟相通。
结合收麦冬,随剪随栽,栽时最好选晴天或阴天,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20cm,横向开沟,沟宽5cm左右,按株距8-10cm,一窝栽苗3株,覆土只能掩盖原覆土位,不要过深,过深易形成“高脚苗”,过浅成活率会减低,栽后用双脚夹苗踏实,使苗株直立稳固后浇透水。
三、田间管理1.补苗栽后半个月,待麦冬苗返青后,要深入田内进行逐行检查,发现死株,及时拔除,选阴天或太阳落山后补种。
【中药学堂】麦冬麦冬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 (L.f)Ker-GawL的干燥块根。
相关名麦冬、寸冬、麦门冬、川麦冬、浙麦冬、杭麦冬、沿阶草、爱韭、忍陵神奇功效李时珍曰:“麦须曰虋(mén),此草根似麦而有须,其叶如韭,凌冬不凋,故谓之麦虋冬。
”为书写简便虋简写成门,为麦门冬,简称麦冬。
也就是它的草根有须像麦,根如麦颗连珠,它冬天并不凋枯,故名麦冬。
麦冬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称其“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麦冬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黄白色有须,根如连珠形。
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圃如珠。
麦冬微苦,微寒。
归心、肺、胃经。
可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
麦冬其味大甘,膏脂浓郁故专补胃阴滋津液,本是甘药补益之上品。
凡胃火偏盛,阴液渐枯,及热病伤阴,病后虚羸,津液未复,或炎暑燥津,短气倦怠,秋燥逼人,肺胃液耗等证,麦冬寒润皆为必用之药。
胃主肌肉,阳明经热则经脉弛缓而不收,胃液干枯则络脉失润而不利,麦冬补胃之津养阳明之液,是为治痿起废之本。
《别录》又谓其定肺气,而后人遂以麦冬为补肺主药,盖以肺家有火,则滋胃之阴以生肺金,亦是正法,参麦散一方,固为养胃保肺无上妙品。
《日华》谓麦冬治五劳七伤,盖亦《本经》主伤中之意,养胃滋阴,生津益血,夫孰非调和五脏之正治。
然以为服食之品,调养于未病之先则可。
麦冬偏于阴寒,则惟热炽液枯者,最为恰当,而脾胃虚寒清阳不振者,亦非阴柔之品所能助其发育生长。
况复膏泽厚腻,苟脾运不旺,反以碍其转输而有余,而湿阻痰凝,寒饮停滞者,固无论矣。
肺为贮痰之器,干燥者少湿浊者多,设使痰气未清,而即投粘腻,其害已不可胜言,而麦冬又滋腻队中之上将,或更以沙参、玉竹、二母等柔润甘寒之物辅之,则盘踞不行,辟为窟宅,而清肃之肺金,遂为痰饮之渊薮矣。
麦冬润而且腻,可以治火燥之痿,不可治痰塞之痈,且肺痈为痰浊与气火交结,咯吐臭秽,或多脓血,宜清宜降,万无投以滋腻之理。
麦冬的功能主治有什么作用麦冬(Ophiopogonis Radix)是什么麦冬,又名麦门冬(Ophiopogonis Radix),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地区和日本等地。
麦冬属于百合科麦冬属,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茎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麦冬的功能主治麦冬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并且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证实。
麦冬具有以下功能主治作用:1.滋阴润燥:麦冬含有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和黏液质,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对于阴虚火旺、口干舌燥、便秘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2.养心安神:麦冬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因心火过旺而引起的失眠、多梦、心悸等症状。
3.补肺清热:麦冬含有丰富的黏液质和甘露醇等成分,可以起到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肺热咳嗽、干咳少痰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4.止泻固肠:麦冬含有一定的蛋白质、黏液质和植物纤维等成分,可以起到止泻固肠的作用,对于脾虚湿泻、腹泻等症状有一定的缓解效果。
5.降血脂:麦冬中的黏液质和植物纤维等成分具有一定的降低血脂的作用,对于高血脂患者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如何使用麦冬麦冬可以用于饮片、煎剂、颗粒剂、丸剂等制剂形式,在中医诊疗中常常与其他草药相配合使用,以增强疗效。
下面是使用麦冬的一些建议:1.饮片煎服:将适量的麦冬饮片放入煎药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用中小火煎煮15-20分钟,滤出药液,分次服用。
2.丸剂口服:选用适量的麦冬和其他草药按照配方制成丸剂,按照医生指导的剂量进行口服。
3.颗粒剂冲服:选用包装好的麦冬颗粒剂,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将颗粒剂倒入杯中,加入适量的温水,搅拌均匀后饮用。
使用麦冬时应注意以下事项:•适量使用:麦冬虽然有很多好处,但并不适合所有人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量的使用量。
•远离辛辣刺激食物:在使用麦冬期间,应避免摄入过多的辛辣刺激食物,以免影响药物的疗效。
•咨询医生:在使用麦冬之前,最好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以免因个体差异导致不良反应。
麦冬的性味归经及功能主治1. 麦冬的性味归经:麦冬,中草药名,学名为麦冬菜薹,中医草药标本,是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根茎。
其性味归经如下:•性味:甘、淡,微微寒凉。
•归经:入心、肺、胃经。
2. 麦冬的功能主治:麦冬在中医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功能主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滋阴润燥:•麦冬具有滋阴润燥的作用,能够补充体内的津液,帮助调节体内阴阳平衡。
•适用于阴液亏损、津液不足、肺燥咳嗽等症状。
2.2 养心安神:•麦冬具有养心安神的作用,能够缓解紧张焦虑、失眠多梦等精神症状。
•适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等症状。
2.3 益胃生津:•麦冬具有益胃生津的作用,能够增加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和吸收。
•适用于胃热口渴、胃阴不足、食欲不振等症状。
2.4 滋补肺部:•麦冬具有滋补肺部的作用,能够润肺止咳、清热化痰。
•适用于肺热咳嗽、痰多黄稠等症状。
2.5 养阴补肾:•麦冬具有养阴补肾的作用,能够调节肾脏功能,增强体力、提高抵抗力。
•适用于肾阴亏损、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症状。
3. 使用麦冬的注意事项:•麦冬性寒,在体质虚寒、脾胃虚寒的人群中使用应谨慎。
•麦冬辛寒不宜与辛温药物同用,以免相互抵消影响疗效。
•麦冬过量使用可能导致腹泻、恶心等不适症状,应遵医嘱使用。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了解到麦冬的性味归经以及其功能主治。
麦冬作为一种中草药,具有较丰富的医学价值,可以在中医药学中用于多种症状的治疗。
然而,在使用麦冬时需要注意适用人群和使用方法,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和风险。
如果需要使用麦冬进行治疗,建议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指导,以便获得更好的疗效。
什么是麦冬什么是麦冬?麦冬是一种植物本草,很多人对于麦冬的了解可能都不是很多。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有很多,不过很少的人可以认识到这一点。
麦冬的药用价值也未必很多人都知道。
下面就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麦冬的知识,希望对你有用!什么是麦冬麦冬(学名:Ophiopogon japonicus (Linn. f.) Ker-Gawl.)百合科沿阶草属中的栽培种,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根较粗,中间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小块根,茎很短,叶基生成丛,禾叶状,苞片披针形,先端渐尖,种子球形,花期5-8月,果期8-9月。
有粗叶麦冬细叶麦冬两种类型。
主产于产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安徽、河南、陕西(南部)和河北(北京以南)。
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浙江、四川、广西等地均有栽培。
也分布于日本、越南、印度。
本种小块根是中药麦冬,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栽培很广,历史悠久。
麦冬的功效与作用甘、微苦,微寒。
归心、肺、胃经。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等症。
还适合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
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麦冬的药用价值【药名】麦冬【别名】麦门冬、沿阶草。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干燥块根。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
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
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
气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
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
麦冬的中药属性及药理作用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寸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
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了解麦冬的中药属性及药理作用。
麦冬的中药属性入药部位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的干燥块根性味归经【性味】苦,微寒。
【归经】归肺、心、小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入丸,散。
外用:煎水洗。
禁/宜人群脾胃虚弱,气虚发热,痈疽已溃、脓稀色淡者忌服。
炮制方法拣净杂质,搓开,除去枝梗。
地理分布主产于浙江省、四川省;广西省、贵州省、云南省、安徽省、湖北省、福建省等地亦产。
商品大多为栽培品,浙江省产的为杭菱冬,四川省产的为川麦冬。
销全国,并出口。
麦冬的药理作用1.麦冬注射液对小鼠在低压缺氧条件下,明显提高耐缺氧能力.2.麦冬根注射液低剂量(25%,1.5ml)对离体豚鼠心脏冠脉流量增加54.59%,心收缩力增强;在体兔静脉注射2.5g/kg,心收缩力增强,大剂量20g/kg时产生心律失常;另能显著对抗垂体后叶引起的大鼠心电图T 波变化并能降低心律失常发生率.麦冬天冬一起泡茶喝有什么副作用?麦冬与天冬麦冬与天冬同属百合科植物之块根,均有养阴润肺和益胃生津之功效,均可用治肺燥咳嗽和阴虚劳咳以及热病伤阴口渴、消渴证。
但麦冬还能清心除烦而用于阴虚虚烦失眠、梦遗健忘;天冬又能滋肾降火而用于肺肾阴.麦冬的栽培技术1.选地整地前作为大头菜、白菜、棉花、萝卜、苕子等,前作收获后将土地耕翻23~26厘米以上,通常要求犁3遍,耕4遍,使土壤疏松细碎,以利根系生长。
然后整平地面,作畦130-160厘米宽,沟宽33厘米左右。
整地时施基肥,每公顷用于粪37500-45000千克。
2.繁殖方法用分株繁殖。
每一母株可分种苗3~6株。
(1)种苗的准备各地麦冬栽培品种较多,据调查了解发展的四川三台麦冬品种,抗病性强,产量高。
各地可选用优良品种。
麦冬收获时,将割去块根的苗,选健壮者留作种用。
用刀切去根状茎下部和须根,保留上部茎节部分以叶片不散开为准,其横切面呈现白色放射状花纹(俗称菊花心),根状茎不宜保留过长,否则裁后会发生两重茎节(俗称高脚苗),生长的块根较少,产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