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哲学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东师2023年秋季《哲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标准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A2. 答案:C3. 答案:B4. 答案:D5. 答案:A二、简答题1. 答案:哲学的定义是对宇宙、人类以及人类行为的基本问题进行理性思考和探索的学科。
2. 答案: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主要用于研究和分析自然界的现象和规律。
它强调对自然现象的整体性、发展性和相互联系性的理解。
3. 答案:伦理学研究的是道德原则和价值观如何指导人类行为。
4. 答案: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
5. 答案:唯物论认为物质是唯一的和根本的存在形式,意识和精神是物质的产物。
三、论述题1. 答案:将来自然辩证法将持续发展和演变,以适应科学和社会的需求。
人们将继续探索自然界的规律,并利用这些规律来改善人类的生活。
2. 答案:伦理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指导医学伦理、职业伦理和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发展。
3. 答案:哲学并非世界观的全部,但它可以为我们提供思考和理解世界的工具和方法。
四、分析题1. 答案:哲学问题的特点包括抽象性、普遍性和基本性。
它们不仅超越了具体的个体和事物,还涉及到人类存在和思维的根本问题。
2. 答案:人类在对自然界的认知和理解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科学方法的应用使我们能够深入研究自然现象,并探索它们的本质和规律。
五、综合题1. 答案: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人类认识世界、思考人生意义起着重要作用。
它帮助我们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并指导我们的行为和选择。
2. 答案:人类通过科学、艺术和文化的发展,不断创造出新的思想和理念,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以上就是《哲学概论(高起专)》期末考核标准答案的详细内容。
希望对您有帮助!。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哲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注:找到所考试题直接看该试题所有题目和答案即可。
查找按键:Ctrl+F一.判断题1.(2分)教育哲学和教育科学都是人们认识教育的两种方式,只是所属范畴不同。
参考答案:正确2.(2分)自然人在本性上是与大自然相同的,因此自然人“以自然为师”。
参考答案:正确3.(2分)人生的境界,只有一层含义,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
参考答案:错误4.(2分)Critical的基本含义:“解读”、“讨论”、“评价”、“判断”。
参考答案:正确5.(2分)现代知识的性质包括:1,主观性;2,普遍性;3中立性。
参考答案:错误6.(2分)21世纪的教育哲学研究所有的教育问题,可以以任何一个具体的教育问题为起点。
参考答案:正确7.(2分)师生关系有必要从“功能性”关系深入到“存在性”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8.(2分)知识是“价值中立”和“文化无涉”的,只是无国界。
参考答案:错误9.(2分)知识的旁观者理论认为知识主题和认知客体是统一的。
参考答案:错误10.(2分)现代师生关系基本上是一种“功能性关系”。
参考答案:正确二.多项选择题11.(2分)与社会生活背景相关的课程:A.烹饪B.木工D.历史参考答案:C,D,12.(2分)陶行之的教育思想对杜威教育思想的超越表现在:A.社会共同教育B.农村地区教育C.对农民、小商人的教育D.教育规划的普遍性参考答案:A,B,C,13.(2分)杜威总结教育即:A.生长B.生活C.经验改造D.不断学习参考答案:A,B,C,14.(2分)杜威的伦理学是建立在对()的伦理学的批判上的。
A.斯宾诺莎B.康德C.穆勒D.黑格尔参考答案:B,C,15.(2分)杜威认为改造中国的教育面向的标准是()。
A.中国需要实验主义的教育B.中国需要民主主义的教育C.中国学校教育需要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D.中国教育需要新旧结合,照本宣科。
参考答案:A,B,C,三.单项选择题16.(2分)永恒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杰克C.杜威D.阿奎那参考答案:B17.(2分)与传统的认识论不同,新的认识论是基于()。
《教育哲学与方法论》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教育哲学与方法论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考试题目1. 请简述教育哲学的定义和研究领域。
2. 以下哪些是教育哲学的传统流派?简要介绍每个流派的主要观点。
3. 什么是教育方法论?它在实际教学中起到什么作用?4. 列举并解释至少三种常用的教育方法。
5.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如何应用教育哲学和方法论的理念?参考答案1. 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本质、目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它探讨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该领域研究的范围包括教育的目的与价值、教育的本质与特征、教育的人类发展作用等。
2. 传统流派有:(1) 理性主义流派,强调理性和认知能力的培养,注重科学和抽象思维;(2) 经验主义流派,重视经验和感觉的积累,注重实践和观察;(3) 人本主义流派,关注个体的全面发展,注重情感、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3. 教育方法论是指教师在实践中为了达到教育目标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它包括教学设计、教学技巧、教学评价等内容。
教育方法论在教学中起到指导和支持的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成果。
4. 常用的教育方法包括:(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和演示来传授知识;(2) 讨论法,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来促进思考和研究;(3) 实践法,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提高研究效果。
5.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通过运用教育哲学的理念,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供个性化的研究体验等,来引导学生的研究和发展。
同时,教师还应根据教育方法论的原则和策略,如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创造积极的研究环境等,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研究动力。
以上为参考答案,仅供参考。
一. 单项选择题1.儒家的思孟学派提出学校德育的旨归,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
A.《论语》B.《孟子》C.《中庸》D.《大学》参考答案:D2.学校德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
A.思想教育B.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D.品德教育参考答案:D3.在我国封建社会的发展阶段中,属于道德教育制度化时期的是()。
A.先秦时期B.汉唐时期C.宋元时期D.明清时期参考答案:B4.主张个人是绝对自由的,人的本质是个体自由选择的结果的道德教育哲学是()。
A.存在主义B.实用主义C.进步主义D.新托马斯主义参考答案:A5.道德学习主要解决()的问题,强调潜移默化、个体觉悟和行为实践。
A.“信不信"B.“懂不懂"C.“学不学"D.“会不会" 参考答案:A6.下列学习方式中,不属于道德学习类型的是()。
A.认知式学习B.体验式学习C.推理式学习D.实践—建构式学习参考答案:C7.涂尔干认为“无论什么时代,教育的器官都密切联系着社会体中的其他制度、习俗和信仰,以及重大的思想运动”,这体现的是()。
A.社会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B.神学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C.实践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D.个人本位论的德育目的观参考答案:A8.一切德育过程都是贯彻并实现德育目的的过程,这体现了德育目的的()。
A.评价功能B.调控功能C.导向功能D.规范功能参考答案:C9.教师在教育职业活动中所形成的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的总和被称为()。
A.教师职业道德规范B.教师专业发展C.教师德性D.教师教学智慧参考答案:C10.渗透品格教育的学术课程,是指将价值教育融合到学术课程中。
下列不属于这类课程特点的是()。
A.核心价值和美德的统摄性B.实践性C.强调学生和教师的主体性D.情感性参考答案:B11.通过问题情境,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思考,在自主探究中提高道德水平。
这种德育实践模式是()。
山东师范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高等教育学》考试试卷(A卷)考试范围:《高等教育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院/系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2分,共20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的教育目的观。
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2.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A.2年B.3年C.4年D.5年3.()是指以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认识、辨明是非或获得新的结论为目的,把学生组织起来,激发思维,各抒己见以取得共识和交流,分享不同见解的教学方法。
A.讨论法B.练习法C.讲授法D.参观法4.大学生最迫切的需要是()。
A.精神需要B.物质需要C.学习和增长知识的需要D.友谊和爱情的需要5.由处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发生的迁移称为()。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C.水平迁移D.垂直迁移6.在现代迁移理论中,提出认知结构迁移理论的是()。
A.桑代克B.贾德C.奥苏伯尔D.安德森7.按照皮亚杰关于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半数或更多的大学生思维所处的发展阶段是()。
A.前运算阶段B.具体运算阶段C.形式运算阶段D.前运算和具体运算阶段之间8.有的学生看到锐角、直角、钝角等图形中都有两条交叉的线,就认为角是由两条交叉的线组成,这属于()。
A.理性概括B.感性概括C.形象直观D.言语直观9.元认知的实质是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
A.自我控制B.自我认知C.自我指导D.自我学习10.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活动中属于学习的是()。
A.大一时的军训导致他大学毕业后从军B.老爷爷早晚打太极拳C.彭涛初一时跳1.3m高,初三时候跳1.4m高D.孩子开始走路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题(共8题,每题2分,共16分)1.()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
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位哲学家被称为“西方哲学之父”?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康德2. 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了哪种政治理念?A. 民主制B. 君主制C. 贵族制D. 哲人王统治3. 康德在其道德哲学中提出了什么概念?A. 快乐原则B. 道德律C. 自由意志D. 社会契约4. 以下哪部作品是庄子所著?A. 《道德经》B. 《庄子》C. 《论语》D. 《孟子》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什么?A. 辩证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C. 唯心主义D. 经验主义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7. 解释黑格尔的辩证法。
8. 阐述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9. 论述笛卡尔的怀疑论及其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10. 分析尼采的“超人”哲学及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
哲学期末考试答案一、选择题1. C. 苏格拉底2. D. 哲人王统治3. B. 道德律4. B. 《庄子》5. A. 辩证唯物主义二、简答题6.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包括:形式因(事物的本质形态)、质料因(构成事物的物质)、动力因(事物变化的原因)和目的因(事物存在的目的)。
7. 黑格尔的辩证法是一种哲学方法,它认为现实世界是矛盾的统一体,通过对立统一的辩证过程来推动事物的发展。
8. 庄子的“逍遥游”思想主张人应超越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内心的宁静。
三、论述题9. 笛卡尔的怀疑论是一种哲学方法,他通过怀疑一切可怀疑的事物,最终确立了“我思故我在”作为哲学的基石,对现代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
10. 尼采的“超人”哲学是一种对传统道德和价值观的批判,他认为“超人”是超越传统道德束缚,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人。
在当代社会,这一思想鼓励人们追求个性解放和自我实现,对现代文化和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
【完】。
教育哲学 --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重要影响A. 外部条件B. 决定因素C. 物质前提D. 内在动力参考答案: C2、永恒主义教育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A. 杰克B. 赫钦斯C. 杜威D. 阿奎那参考答案: B3、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学科。
A. 具体B. 基础C. 应用D. 一般参考答案: C4、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
A. 外部因素B. 物质前提C. 决定因素D. 内部动力参考答案: D5、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A. 决定作用B. 不起作用C. 主导作用D. 一般作用参考答案: C二、简答题1、改造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参考答案:(1)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实现一个确实经过周密考虑的社会改革方案; (2)教育工作必须毫不迟延地进行这项工作; (3)新的社会秩序必须是“真正民主”的; (4)教师必须用民主的方法进行说服教育,使他的学生相信改造主义观点的正确性和迫切性。
(5)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必须按照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重新定制。
(6)儿童、学校和教育本身主要是由社会的和文化的力量决定。
2、制定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是什么?参考答案:(1)教育目的的确定首先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 (2)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3)教育目的的确定要依据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3、简述教育的本质特性?参考答案:(1)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3)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传递经验的形式; (4)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活动。
4、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的主张?参考答案:(1)教育应该是“主动的”,并且应该与儿童的兴趣相联系; (2)教育应该是生活本身而不是生活的准备; (3)应该以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取代灌输教材; (4)教师的职责不是依靠权威来指挥而是提供建议,因为应该有儿童自己的兴趣决定他学习的东西; (5)学校应该鼓励合作而不是竞争; (6)只有民主才可能使各种思想和个性自由发展和相互作用,民主是真正生长的必要条件。
哲学教育考试题目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C.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D.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答案:A2. 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
A. 意识B. 物质C. 神D. 理念答案:B3.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A. 事物的联系和发展B. 事物的矛盾C. 事物的多样性D. 事物的统一性答案:B4.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 德国古典哲学B.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D. 以上都是答案:D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价值在于()。
A. 个人财富的积累B. 个人能力的发挥C.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D. 个人地位的高低答案:C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
A. 阶级斗争B. 社会革命C. 科学技术D. 社会基本矛盾答案:D7.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
A. 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B.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C. 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D. 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答案:D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A. 人们改造自然的物质性活动B. 人们改造社会的物质性活动C.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D. 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性活动答案:C9.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
A. 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认识B. 客观事物的规律C. 客观事物的属性D. 客观事物的存在答案:A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
A. 随心所欲B. 摆脱一切束缚C. 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D. 人的主观愿望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以下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
A. 存在就是被感知B. 物是感觉的复合C. 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D. 世界是理念的影子答案:ABCD12. 以下属于辩证法观点的有()。
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事物是永恒发展的C. 事物是静止不变的D.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答案:ABD13.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包括()。
1.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了科学,这两大发现是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D.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A】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和唯物史观的发现【A】3.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科学性B.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C.阶级性D.科学性和阶级性的统一【B】4.恩格斯第一次明确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A.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思维与实践的关系问题D.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B】5.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不仅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A. 一切科学的基本问题B.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的基本问题C.辩证法中的基本问题D.人们在实际活动中的基本问题【D】6.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是否承认世界具有统一的本原B.对于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C.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承认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B】7.“物、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而这个概念就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这句话想要表达的是A.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B.辩证唯心主义的物质观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形而上学唯心主义的物质观【A】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A】9.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客观实在性C.时间和空间特性D.可知性【B】1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A.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B.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间和空间的主观性的统一C.时间和空间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D.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D】11.时间和空间“离开物质当然都是无,都是只在我们头脑中存在的空洞的观念抽象”。
教育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哲学研究的是()。
– A. 教育技术– B. 教育方法– C. 教育原理– D. 教育理论正确答案:D. 教育理论2.杜威认为,教育是一种()活动。
– A. 蒙太奇– B. 实践– C. 游戏– D. 传统正确答案:B. 实践3.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并通过自我实现来实现教育目标的教育学派是()。
– A. 教育经济学派– B. 教育人类学派– C. 教育心理学派– D. 教育人文主义派正确答案:D. 教育人文主义派4.活动主义教育理念认为,真是通过()来揭示的。
– A. 经验– B. 逻辑– C. 神智– D. 实践正确答案:A. 经验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是人的本质属性。
– A. 劳动– B. 哲学– C. 伦理– D. 美正确答案:A. 劳动二、简答题1.请简述教育哲学的定义及研究内容。
答:教育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哲学思考和理论总结。
其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的本质、目的、原理、方法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
教育哲学关注教育的理论体系,通过对教育的阐述和分析来寻找教育的理论根据。
2.请简述杜威的实践主义教育理念。
答:杜威的实践主义教育理念认为教育是一种实践活动,通过实际实践中的经验来促进学习和发展。
他提倡学生参与实际的问题解决和实践活动,将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他强调学生的自主性、自律性和积极性,认为教育应该是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过程。
3.请简述教育人文主义的核心思想。
答:教育人文主义认为教育的本质是人的全面发展,并通过自我实现来实现教育目标。
教育人文主义关注个体的人文价值和人格发展,强调培养人的自由、创造力、批判性思维和道德品质。
他们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感知、思考、感受和表达等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独立思考、自由发展的人。
三、论述题1.请论述教育哲学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性。
答:教育哲学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性作用:教育哲学研究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和原则,为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本题库适用于2020年7月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答题要求: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
1(2.0分)提倡进步教育,改革传统教育,被誉为“进步教育之父”的是()。
A)帕克B)杜威C)贝尔斯D)斯坦利参考答案: A2(2.0分)()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人”。
A)发展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结构主义教学论D)后现代主义教学论参考答案: B3(2.0分)格林和杜威都同意在经验方面,()富有建构性和综合性的角色。
A)理念B)理智C)理性D)理解参考答案: B4(2.0分)约翰·杜威是()哲学家、教育家。
A)英国B)美国C)法国D)意大利参考答案: B5(2.0分)()提出学科基本结构为教学中心,即学科的基本原理、基础公理和普遍性主题。
A)发展主义教学论B)人本主义教学论C)结构主义教学论D)后现代主义教学论参考答案: C6(2.0分)教育的()即教育自身直接具有的功能,或可看成教育的职能。
A)人口功能B)育人功能C)本体功能D)社会功能参考答案: C7(2.0分)杜威1916年出版()。
A)《民主主义与教育》B)《经验与教育》C)《人的问题》D)《逻辑理论研究》参考答案: A8(2.0分)()提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德性。
A)赫尔巴特主义教学论B)发展主义教学论C)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论D)人本主义教学论参考答案: A9(2.0分)()课程的核心内容是科学知识。
A)现代课程B)后现代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参考答案: A10(2.0分)在教学过程中,反对知识霸权是()课程特征。
A)现代课程B)后现代课程C)综合课程D)分科课程参考答案: B11(2.0分)()是陶行知倡导的教学方法。
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参考答案: C12(2.0分)()提出教学要创造“儿童最近发展区”。
A)赫尔巴特主义教学论B)发展主义教学论C)儿童社会活动中心教学论D)人本主义教学论参考答案: B13(2.0分)注重开发本土课程是()课程的特征。
《教育哲学》专升本1.教育哲学是哲学的()学科。
A.具体B.基础C.应用D.一般2.教育哲学是()结合的产物。
A.哲学和科学B.哲学和社会学C.哲学和教育学D.哲学和人类学3.教育哲学是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
A.教育具体问题B.教育一般问题C.教育理论问题D.教育方法问题4.人性论是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学说,下列教育家中主张性善论的是()。
A.孟子B.荀子C.告子D.董仲舒5.最早的循环论历史观,应推()提出的“五德终始”的学说。
A.孟子B.董仲舒C.王充D.王夫之6.庶、富、教的教育思想,首先是由()系统地提出来的。
A.孔子B.孟子C.荀子D.告子7.()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国学经典著作,里面有很多关于胎教的记载。
A.《家戒要言》B.《颜氏家训》C.《袁氏世范》D.《千金要方》8.提出“贤者以己昭昭,使人昭昭”道德修养方法的教育家是()。
A.孟子B.孔子C.墨子D.荀子9.“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阐述的是知识论中的()。
A.知德关系B.名实关系C.知行关系D.道义关系10.()是我国古代教育焦躁提出的内容,也是中国古代教育较早的分科。
A.六经B.五经C.春秋D.六艺11.关于教学过程,()完整的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A.《论语》B.《孟子》C.《中庸》D.《大学》1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句话体现了孔子()的教学思想。
A.诲人不倦B.因材施教C.热爱学生D.教学相长13.“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阐述了教学论思想中()范畴。
A.知与行B.教与学C.博与约D.学与思14.从中国古代美学和美育思想发展的历程来看,自汉代之后,主要形成了以()为主的传统中国文化。
A.儒家B.道家C.玄学D.理学15.下列不属于实用主义理论流派的代表人物是()。
A.阿奎那B.巴莱格C.尼采D.杜威16.()认为教育要培养一种适应性:适应普遍而不变的真理。
哲学和人生期末考试卷答案哲学是一门探索人类存在、知识、价值、理性、心灵和语言等基本问题的学科。
它与人生紧密相关,因为哲学问题往往涉及到我们如何理解世界、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如何与他人相处。
以下是一份哲学和人生期末考试卷的答案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1. 哲学一词最早来源于古希腊,其含义是:- A) 爱智慧- B) 爱知识- C) 爱真理- D) 爱自然答案:A2. 以下哪个哲学家不是经验主义者?- A) 洛克- B) 休谟- C) 笛卡尔- D) 贝克莱答案:C3. “我思故我在”是哪位哲学家的名言?-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康德- D) 笛卡尔答案:D二、简答题1. 请简述康德的道德哲学中“道德律”的概念。
康德的道德哲学中,道德律是指普遍的、绝对的道德原则,它要求人们的行为必须遵循理性的法则。
康德认为,道德律是理性的体现,它要求人们在行动时,必须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是否能够成为普遍法则。
他提出了著名的“实践理性的公式”,即“行动的准则应当能够成为普遍法则”。
2. 描述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
存在主义是一种强调个人自由、选择和主观经验的哲学流派。
它认为人是自由的,并且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存在主义者认为,人的存在没有先验的意义,意义是通过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创造的。
存在主义的核心是“存在先于本质”,即人首先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然后通过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来定义自己的本质。
三、论述题1. 请论述庄子的“无为而治”思想,并分析其对现代管理的启示。
庄子的“无为而治”是指领导者应该顺应自然,不进行过多的干预和控制,让事物自然发展。
他认为,过多的人为干预会破坏自然秩序,导致混乱。
在现代管理中,这一思想启示我们,领导者应该尊重员工的自主性,创造一个自由和宽松的环境,让员工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同时,领导者应该减少不必要的控制和干预,让团队能够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
四、案例分析题1. 假设你是一名教育工作者,你如何将哲学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教学中?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可以将哲学的思考方式应用到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教育哲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哲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A. 研究教育的具体内容与方法– B. 探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C. 分析教育的历史发展– D. 评价教育政策的有效性答案:B. 探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2.教育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以下哪几个方面?– A.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 B. 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C. 教育的社会功能– D. 教育的评价和改革答案:A. 教育的本质和目的,B. 教育的过程和方法,C. 教育的社会功能二、简答题1.什么是教育哲学?教育哲学是一门研究教育的特征、目的、意义和方法的学科。
它探讨教育的本质以及教育与人的关系,研究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分析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基础,探索教育的过程和方法,以及评价教育的有效性和改革等问题。
2.教育哲学的意义是什么?教育哲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深化对教育的理解,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价值,提供指导教育实践的理论基础。
它能够引导教育工作者思考教育的本质和意义,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教育的目标,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3.教育哲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教育哲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教育的过程和方法、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理论基础、教育的评价和改革等。
它涉及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从多个角度对教育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
三、论述题请论述教育哲学对教育实践的重要性。
教育哲学对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的本质和目的,明确了教育的核心价值和目标。
这对于教育实践来说,能够引导教育工作者更加清楚地了解教育的目标和意义,帮助他们制定教育计划和教学方法。
其次,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的过程和方法,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
教育实践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方法,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学生的需求。
教育哲学通过研究和分析不同的教育方法和理论,可以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第三,教育哲学研究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帮助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应对教育挑战。
哲学试卷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B. 存在与本质的关系问题C.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D. 现象与本质的关系问题答案:A2. 以下哪项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基本特征?A. 实践性B. 辩证性C. 客观性D. 历史性答案:C3.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A. 精神B. 物质C. 能量D. 信息答案:B4.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 联系和发展B. 矛盾和斗争C. 质和量D. 必然和偶然答案:A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A. 阶级斗争B.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 社会意识形态的变革答案:B6. 以下哪项不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A. 对立统一规律B. 质量互变规律C. 否定之否定规律D. 因果律答案:D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基础是:A. 思维B. 感觉C. 理性D. 实践答案:D8.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真理是:A. 主观的B. 客观的C. 相对的D. 绝对的答案:B9. 以下哪项不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A.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B.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C.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D. 社会历史是自然发展的结果答案:D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自由的实现条件是:A. 个人意志B. 社会制度C. 物质条件D. 社会和个人的统一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答案: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这种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
辩证唯物主义强调事物的联系、发展和全面性,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2. 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答案: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哲学理性人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人生的境界2、教学自由3、教学的伦理性4、规范教育哲学二、问答题1.教师的教学自由的内容有哪些?2、简述教师在理性的教化及教学的合理化过程中,应该怎样做才能担负起理性教化的重要责任。
3、什么是民主教育?简述民主教育的性质及我国民主教育的目的。
4、自然知识的基本特征是什么?三、论述题目前,现代教育在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关注“人的存在”过程中存在哪些偏差?请结合我国的现状谈谈教育应该怎样关注“人的存在”问题。
《教育哲学》复习题(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人生的境界——有两层涵义:一层是指“人的内在精神修养所达到的水平或境界”,或人性所能达到的高度;另一层是指人生活于其中的“心境”或“意义领域”。
2、教学自由不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而且还指教师们在教学活动中所追求的一种自主思想或行为状态,同时也是他们自觉应用教学规律开展教学活动的状态或结果。
3、教学的伦理性是指,不管是教学的意向,还是师生双边互动的形式或教学的具体内容,都必须符合一定文化体系中伦理规范的要求,采取一种学生在道德上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进行。
4、规范教育哲学是对英国20世纪40年代之前教育哲学研究的主要特征的概括。
规范教育哲学侧重于理解与论证教育过程所要达到的目的及遵循的原则,并就应该采取的方法提出建议。
这一时期的教育哲学研究还只是一些哲学家们的“业余”爱好,研究往往缺乏系统性,缺乏教育生活经验的证据。
二、问答题1、答案要点:(1)理解教学目标的自由;(2)选择和使用教材的自由;(3)选择和编辑教学辅导材料的自由;(4)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的自由;(5)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方法或手段的自由;(6)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评价的自由;(7)参加教学科研的自由;(8)参与各项教学制度制定的自由;(9)维护教学秩序的自由;(10)按照自己的理解讲解教学内容的自由。
2、答案要点:(1)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也是学生用以观察自己和设计自己的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