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最新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ppt(精品教学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27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学习目标1.了解《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故事情节及人物关系。
2.学习并运用摘抄和做笔记的读书方法。
3.把握保尔·柯察金的人物精神,感受其经典魅力,理解其在当下的现实意义。
课前学习任务1.观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相关影视作品。
2.选择喜欢的故事情节进行概括,然后写一写自己阅读这个故事时的感受。
3.制定《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阅读计划。
课堂学习任务一、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
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苏联作家。
出生于乌克兰一个贫穷的工人家庭。
十一岁便开始当童工。
1919年加入共青团,并参加红军奔赴前线。
1924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
他由于长期参加艰苦的斗争,身体健康受到严重损害,1927年因病情恶化而全身瘫痪,双目失明。
之后,他以自己的战斗经历为素材,以惊人的毅力在病榻上创作了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35年,苏联政府授予他“列宁勋章”。
1936年12月22日在莫斯科病逝。
2.内容概览。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
他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底层饱受折磨,后来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其后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但无论是战场上的搏杀、感情上的波折,还是工地上的磨难,都没能使他倒下,反而使他更加勇敢,更加坚强。
在伤病无情地夺走他的健康,使他不得不躺在病床上的时候,他仍然不向命运屈服,克服种种困难,拿起笔来,以顽强的毅力开始写作,以另一种方式践行着他生命的誓言。
3.主要人物关系。
二、读书方法指导摘抄摘抄,就是选摘、抄录原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等。
摘录的内容可以是原作的典故、警句、精彩片段等,一般要根据学习、借鉴的意图来选择。
比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了提高写作能力,可以摘抄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片段、启迪思想的名言警句、写作技巧运用精彩的语段;为了分析评价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可以摘抄描写他言谈、举止、心理的片段以及各种人物对他的评价。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好词好句摘抄1、在最后一分钟,他才骤然想起口袋里的手枪。
等他们走过去,朝这个端枪的家伙背后放一枪,朱赫来就能得救。
一瞬间作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他的思绪立即变得清晰了。
他紧紧地咬着牙,咬得生疼。
2、朱赫来两个箭步,蹿到他们跟前,他抡起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去。
紧接着,那个家伙的脸上又挨了两下铅一样沉重的打击。
他松手放开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装满粮食的口袋,滚进了壕沟。
3、一到夏天,在宁静的夜晚,年轻人全都跑到外面来。
姑娘们和小伙子们,或者成群成帮,或者成双成对,有的在自家门口,有的在花园和庭院里,有的就在大街上,坐在盖房用的木料堆上。
到处是欢笑,到处是歌声。
4、近卫骑兵个个红光满面,身材高大。
军官大都是伯爵和公爵,戴着金色的肩章,马裤上镶着银色的绦子,一切都跟沙皇时代一模一样,好像没有发生过革命似的。
5、不可名状、闷声不响、愤愤不平、莫名其妙、睡眼惺忪、筋疲力尽、乱作一团6、戈卢勃上校老爷是个美男子:黑黑的眉毛,白白的脸,只是由于狂饮无度,脸色白里透着微黄,而且嘴里总是叼着烟斗。
革命前,上校老爷在一家糖厂的种植园里当农艺师,但是那种生活寂寞无聊,根本不能同哥萨克头目的赫赫声势相比。
于是,这位农艺师就乘着浊流在全国泛滥的机会,浮游上来,成了戈卢勃上校老爷。
7、一列火车在暴风雪中爬进了车站,两个穿军大衣、背步枪的大学生和一队戴红袖标的革命士兵从车上跳下来。
他们逮捕了站上的宪兵、年老的上校和警备队长。
城里的人这才相信传来的消息是真的了。
于是几千个居民踏着积雪,穿过街道,涌到广场上去。
9、小男孩心疼得哭了起来,但是又没有办法,只好一边骂,一边转身跑开了。
保尔却心满意足地跑回家去。
他跳过栅栏,跑进小棚子,把弄来的枪藏在棚顶下面的梁上,然后开心地吹着口哨,走进屋里。
10、教堂的台阶上站着一群校官和尉官,神甫的两个女儿,几个乌克兰教师,一帮“自由哥萨克”和稍微有点驼背的市长——总之,是一群经过挑选的“各界人士”的代表。
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感知主要内容。
2.学会做摘抄、写读书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品读精彩片段,分析人物形象,感受人物魅力。
4.从保尔身上汲取精神力量,树立伟大理想,培养钢铁般的意志。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熟悉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2.教学难点:掌握阅读外国小说的方法,学习摘抄和做笔记的阅读方法。
【教学准备】教学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情导入教师:(出示课件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奥斯特洛夫斯基板书课题:(出示课件2)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摘抄和做笔记二、知识备查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本名著的作者(出示课件4)(教师讲解,学生记录)预设: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全名尼古拉·阿列克赛耶维奇·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著名无产阶级革命作家,出生于乌克兰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2岁开始劳动生涯,15岁加入共青团,参加过保卫苏维埃政权的国内战争。
1920年因伤重转业,投入到经济建设的潮流之中,先后负责过团与党的下、中层领导工作,是苏维埃“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
在伤病复发导致身体瘫痪、双目失明后,他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
1935年获得国家最高荣誉——列宁勋章。
1936年逝世。
他一生著述不多,其中最著名的作品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三、整体感知教师:同学们,下面我们来看看本名著的内容简介(出示课件5、6)保尔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
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后,在地下党员朱赫来的帮助下,保尔走上了革命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