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俯卧位的摆放指引
- 格式:docx
- 大小:322.67 KB
- 文档页数:2
手术体位安全护理:俯卧位如何摆放一个成功的手术离不开正确的手术体位,不仅是患者手术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目前,部分脊柱后路手术以及脑外科手术都会采用俯卧手术体位,俯卧位是一种被动的体位,虽然有利于手术的操作,但是如果对患者的体位摆放不当,很容易增加患者在手术中的不安全因素,有一定程度的潜在危险性。
加上患者此类疾病的患者常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或者有感觉异常的症状,在手术中处于麻醉的状态,患者不能自行控制体位,需要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摆放体位,一旦体位摆放不正确,不仅会影响到手术的操作,还会增加患者在手术后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几率,例如:神经眼部压伤、呼吸道通气功能受损以及皮肤压疮等。
一、如何正确的摆放俯卧位体位首先,在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麻醉,通常患者会采取平卧位进行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在患者成功麻醉后,麻醉医生会对患者头部以及气管导管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再由巡回护士对其静脉通路进行固定。
其次,2名手术医生分别在床的一侧托住患者的颈肩部、腰骶部以及双下肢,保持患者脊柱水平将其移到手术床的一侧,再采用滚动法将患者调整到俯卧位。
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或者将患者的头部放置于马蹄形的头架上,将气管导管从头架中间的空隙中伸出来,眼部在头架内处于悬空状态,在患者的胸部尽量靠上的部位以及两侧各垫一个软枕,让患者的胸部呈悬空状态。
将患者的双侧上肢平放于身体两侧,或者让其以自然弯曲的状态放在头部两侧并用束臂带对其固定,在患者的双足部处垫一个软枕,让患者踝关节呈自然弯曲下垂状态。
第三,如果患者是颈椎脊柱后入路手术,将患者置于脊柱弓形手术加上呈现自然状态即可,再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手术架的长度、宽度进行前后左右的调整,同时维持胸腹部处于悬空状态。
二、俯卧位体位患者有哪些护理要点(一)术前准备1、在手术前一天对患者进行术前评估,由手术室护士按照手术通知单所拟定的术前访视计划与重点到病房对患者进行评估。
重点为患者的年龄、诊断、具体病情、全身皮肤状况有无皮肤破溃症状、有无其他合并症、有无关节炎症、肢体活动程度以及能否配合手术等。
俯卧位的摆放指引俯卧位_________ r是患者俯卧于床面、面部朝下、背部朝上、保证胸适用手术:头颈部、背部、脊柱后路、盆腔后路、四肢背侧等用物准备:根据手术部位、种类以及患者情况准备不同类型和形状的体位用具。
如:俯卧t位支架或弓形体位架或俯卧位体位垫、外科头托、头架、托手架、腿架、会阴保护垫、约架、摆放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和患者体型、选择适宜的体位支撑用物、并置于手术床上相应位置。
麻醉成功,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由医护人员共同配合,采用轴线翻身法将患者安置于俯卧位支撑用物上,妥善约束,避免坠床。
检查头面部,根据患者脸型调整头部支撑物的宽度,将头部置于头托上,保持颈椎呈中立位,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弯曲;选择前额、两颊及下颌为支撑点,避免压迫眼部眶上神经、眶上动脉、眼球、颧骨、鼻及口唇等。
将前胸、肋骨两侧、髂前上棘、趾骨联合作为支撑点,胸腹部悬空,避免受压,避开腋窝。
保护男性患者会阴部以及女性患者乳房部。
将双腿置于腿架上或软枕上,保持功能位,避免双膝部悬空,给予体位垫保护,双下肢略分开,足踝部垫软枕,踝关节自然弯曲,足尖自然下垂,约束带置于膝关节上5cm处。
将双上肢沿关节生理旋转方向,自然向前放于头部两侧或置于托手架上,高度适中,避免指端下垂,用约束带固定。
肘关节处垫防压疮体位垫,避免尺神经损伤;或根据手术需要双上肢自然紧靠身体两侧,掌心向内,用布巾包裹固定。
注意事项:轴线翻身时需要至少四名医护人员配合完成,步调一致。
麻醉医生位于患者头部,负责保护头颈部及气管导管;一名手术医生位于患者转运床一侧,负责翻转患者;另一名手术医生位于患者手术床一侧,负责接住被翻转患者;巡回护士位于患者足部,负责翻转患者双下肢。
眼部保护时应确保双眼眼睑闭合,避免角膜损伤,受压部位避开眼眶、眼球。
(用3M敷料贴贴住双眼)患者头部摆放合适后,应处于中立位,避免颈部过伸或过屈;下颌部支撑应避开口唇部,并防止舌外伸后造成舌损伤,头面部支撑应避开两侧颧骨。
2023年手术室护理实践指南手术体位如下:
1.仰卧位:凡从人体前面径路施行的手术,一般采取水平的仰卧
位,上下肢作适当的固定。
为了使手术部位显露良好,有的还要从背侧垫高局部。
2.侧卧位:从人体侧方施行手术,如肺叶切除术、肾切除术等,
需采取侧卧位。
有的是采取“半侧卧位”,躯干背面与手术台面呈45o或120o左右。
3.截石位:此体位是在仰卧位的基础上,用腿架使膝关节和髋关
节屈曲,两下肢分开,充分显露会阴部。
适用于肛门、直肠、尿道、阴道等部位手术。
4.俯卧位:主要用于背部径路的手术。
病人呈俯卧、头面转向一
侧,上肢屈肘垫于颌下,腹例适当加垫,注意保持呼吸通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