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1.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15.27 MB
- 文档页数:67
建筑结构与构造复习提纲第一章绪论1、建筑构造和结构的定义●建筑构造:是指研究建筑物构造方案、构配件组成、细部节点构造。研究建筑物的各个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建筑结构:在房屋建筑中,由构件组成的能承受“作用”的体系。2、建筑的基本组成及其作用(6个)●基础墙柱楼板、地面楼梯屋顶门窗作用:基础:承重构件,承受着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荷载传给地基墙:承重构件和围护构建柱:是框架或排架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楼板层: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同时对墙身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地坪层:承受底层房间的荷载楼梯:竖向交通联系、承重屋顶:围护构建和承重构件门窗:非承重构件,内外交通和分隔,采光通风,维护作用3、建筑的分类。按用途分(3个)民用建筑(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农业建筑按层数或高度分类(4个)(1)低层建筑(1-3层); (2)多层建筑(4-6层); (3)高层建筑(中高层:7-9层,高层:10层至100m高); (4)超高层建筑(超过100m)按主要承重结构材料分木结构建筑、砌体结构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钢结构建筑、其他结构建筑第二章墙体1、墙体的结构布置的选择(4)(1)横墙承重方案;(2)纵墙承重方案;(3)纵横墙承重方案;(4)半框架承重方案2、组砌方式⏹标准砖的尺寸规格: 240*115 * 53mm;尺寸关系: 砖长:砖宽:砖厚=4:2:13、墙的细部构造勒脚,散水、排水沟,墙身防潮,窗洞口的构造,檐部做法,墙身加固构造(1)勒脚(抹灰、贴面、坚固材料)设置位置:外墙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其高度一般指室内地平与室外地面的高差部分作用:保护墙身、增加比例效果和美观的作用(2)散水、排水沟设置位置:散水是在外墙四周用多种建筑材料将地面做成的向外倾的坡面;排水沟是在建筑四周设置的沟。作用:为防止雨水对建筑物墙基的侵蚀,将水排向远处或导向地下排水井等(3)墙身防潮(水平防潮、垂直防潮)设置位置:水平防潮:建筑物内外墙体沿勒脚处设置。分两种情况,当室内地面垫层为不透水材料时,应设在低于室内地坪60mm处;当室内地面垫层为透水材料时,其位置应平齐和高于室内地面60mm处。垂直防潮:室内地坪出现高差时,除了设置两道水平防潮层外,还需在有高差部分的垂直墙面的填土一方沿墙设置防潮层。作用:防止墙身受潮,防止饰面层脱落(4)窗洞口构造①门窗过梁:砖拱过梁、钢筋砖过梁、钢筋混凝土过梁设置位置:门窗洞口上作用:承受洞口上部砌体传来的各种荷载,并把这些荷载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②窗台设置位置:窗洞下部靠室外一侧作用:泄水构件。当室外雨水沿窗向下流时,为避免雨水聚积窗洞下部,并沿窗下框向室内渗透污染室内而设置的泄水构件。(5)檐部做法(挑檐板、女儿墙、斜板挑檐)(6)墙身加固构造(增设门垛和壁柱、增设圈梁、构造柱)4、隔墙(块材隔墙、轻骨架隔墙、板材隔墙)隔墙是分隔室内空间的非承重构件,可以提高平面布局的灵活性,适应建筑功能的变化要求:自重轻、厚度薄、易于拆改、有一定的隔声能力、盥洗室隔墙需满足防潮要求;厨房的隔墙需满足耐火要求5、墙面装修作用:保护作用改善环境条件,满足房屋的使用功能要求美观作用分类:抹灰类墙面装修、铺贴类墙面装修、涂料类墙面装修、裱糊类墙面装修、铺钉类墙面装修、清水砖墙饰面装修、特殊部位的墙面装修清水墙:砖墙外墙面不抹灰。混水墙:砖墙或其他外墙材料上作各种饰面。特殊部位的墙面装修:墙裙、护角、踢脚设置位置及作用:在内墙抹灰中,对易受到碰撞,如门厅、走道的墙面和有防潮、防水要求如厨房、浴厕的墙面,为保护墙身,做成护墙墙裙;对内墙阳角,门洞转角等处则做成护角;在内墙面和楼地面交接处,为了遮盖地面与墙面的接缝,保护墙身以及防止擦洗地面时弄脏墙面做成踢脚线。墙裙和护角高度2m左右,踢脚线高120—150mm第三章门窗1、门和窗的作用门的主要功能:交通出入、分隔联系建筑空间窗的主要功能:采光、通风、观望2、窗按开关方式分类(识图)固定窗、平开窗、悬窗、立转窗、推拉窗固定窗平开窗上悬窗下悬窗中悬窗联动上下悬窗立转窗垂直推拉窗水平推拉窗3、门按开关方式分类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卷帘门平开门弹簧门推拉门折叠门转门卷帘门3、门和窗的尺度窗的尺度:通常是指窗洞的高宽尺寸。窗扇尺寸窗洞尺寸平开木窗扇:高800~1200 宽≤500 窗地比上下悬窗扇:高300~600 玻地比中悬窗扇:高≤1200 宽≤1000 窗墙比推拉窗:高、宽≤1500门的尺度:通常是指门洞的高宽尺寸。门洞宽度为门扇宽加门框及门框与墙间的缝隙尺寸门的高度:一般民用建筑门的高度不宜小于2100mm;若门设有亮子时,亮子高度一般为300-600mm,则门洞高度一般为2400-3000mm门的宽度:单扇门为700-1000mm,双扇门为1200-1800mm,宽度在2100mm以上时,则多做成三扇、四扇门或双扇带固定扇的门,浴厕、贮藏室等辅助房间门的宽度可窄些,一般为700-800mm.4、遮阳作用:防止直射阳光照入室内以减少透入的太阳辐射量,防止室内过热,避免局部过热,产生眩光,并保护物体(1)窗户遮阳板的基本形式(水平遮阳、垂直遮阳、综合遮阳、挡板遮阳)水平遮阳垂直遮阳综合遮阳挡板遮阳(2)适用范围水平遮阳:适用于南向及其附近朝向的窗口或北回归线以南低纬度地区之北向及其附近朝向的窗口。垂直遮阳:适用于偏东偏西的南向或北向窗口。综合遮阳:适用于南向、东南向及西南向的窗口。挡板遮阳:适用于东、西向及其附近的窗口。第四章变形缝1、变形缝种类:伸缩缝、沉降缝、抗震缝2、变形缝的设置特点(1)伸缩缝设置原因: 温差引起变形,从而产生裂缝。设置位置:墙、楼板、屋顶伸缩缝缝宽:20-40mm(2)沉降缝设置原因:a)建筑物建造在不同的地基土上b)建筑物相邻两部分荷载相差较大或高度相差较大c)原有建筑物和新建建筑物紧密相邻d)建筑物各部位采用的结构形式不同e)建筑物平面形状较复杂设置位置:墙、楼板、屋顶、基础(3)抗震缝设置原因:将体形复杂的房屋分成若干个体形简单的单元,使各单元能自由变形,又不会相互碰撞。设置位置:墙、楼板、屋顶、(基础)设置条件:⏹建筑立面高差在6m以上;⏹建筑物有错层且错层楼板高差较大;⏹建筑物相邻部分结构刚度、质量差别较大。防震缝缝宽:50—70mm第五章楼地层1、作用:承受并传递荷载,隔声、防火、防水。2、楼板类型: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钢-混凝土组合楼板3、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1)板式楼板;(2)梁板式楼板;(3)无梁楼板4、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参考经济尺度P585、 楼地面构造做法:整体类地面、块材类地面、黏贴类地面、涂料类地面、木楼面6、 阳台与雨篷构造(1) 阳台阳台结构布置:墙承式、悬挑式(挑梁式、挑板式)挑梁式 是从横墙上伸出挑梁,阳台板搁置在挑梁上。挑梁压入墙内的长度一般为悬挑长度的1.5倍左右,梁截面高度为阳台凸出长度的1/5左右。应用较广。挑板式 是将阳台板悬挑。阳台悬挑长度受限,一般不超过1.2m阳台栏杆与扶手:栏杆扶手高度不应低于1.05m,高层建筑不应低于1.1m,但不宜超过1.2m,栏杆离地面、屋面0.1m 以内不应留空;有儿童活动的场所,栏杆的垂直杆件间净距不应大于0.11m(2) 雨篷挑板式:悬挑尺度为0.9-1.2m,板根部厚度不小于70mm,板端部厚度不小于50mm挑梁式:常采用反梁形式第六章 楼梯直行单跑楼梯 直行双跑楼梯 平行双跑楼梯 平行双分楼体 双分楼梯 折行双跑楼梯 折行三跑楼梯 交叉剪刀楼梯 螺旋楼梯 弧形楼梯 高(厚)跨比h/l 常用跨度l (m ) 梁高(板厚)h (mm ) 宽高比b/h 梁宽b (mm ) 主梁 1/8~1/14 5~8m 最大12m 500~1000 1/2~1/3 250或 300mm 次梁 1/12~1/18 4~6m 板 1/30~1/35 (单向板) 1.7~2.5m 屋面板:60~80 楼板:70~100mm 民用建筑80~180mm 工业建筑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时,板厚可减少10mm ,但不得小于60mm2、楼梯的组成:(1).梯段;(2).平台;(3).栏杆扶手3、楼梯的一般尺度(1)楼梯坡度和踏步尺寸坡度:楼梯的坡度范围为23°—45°,最适宜的坡度为33°左右;小于20°的为坡道;大于45°的为爬梯踏步尺寸:踏步宽度一般不宜小于260mm,常用260-320mm,突缘挑出长度一般为20-30mm,踏步高度一般宜为140-175mm,b+2h=600-620mm(2)梯段和平台的尺寸医院平台宽度不小于1800mm,对于直行多跑楼梯,其中间平台宽度应不小于1000mm 楼梯的组成(3)楼梯栏杆扶手的尺寸 (4)楼梯下部净高的控制(4)梯井宽度:150-200mm,有儿童使用的楼梯:≦120mm3、踏步面层及防滑构造踏步面层材料:常用的有水泥砂浆、水磨石、大理石和防滑砖等防滑构造:金刚砂防滑条、马赛克防滑条、铸铁防滑条、橡皮条防滑条、金属防滑条等,防滑条突出踏步面2-3mm4、台阶与坡道(1)室外台阶:踏步高(h):100~150mm左右;踏步宽(b):300~400mm左右;步数:根据室内外高差确定。(2)坡道:1:6~1:10 较陡坡道,需设防滑条;<1:12 平缓坡道,残障坡道;每段坡道最大高度为750mm,最大水平长度为9000mm;平台尺度最小1.5×1.5m.第七章屋顶构造1、屋顶坡度的表示方法:角度法(少)、斜率法(坡屋顶)、百分比法(平屋顶)2、影响屋顶坡度的因素:屋顶防水材料、降水量大小、其他因素3、平屋顶的排水(1)排水坡度大小:平屋顶常用为2%~3%(2)排水坡度的形成:材料找坡、结构找坡(3)屋顶排水方式:无组织排水、有组织排水(挑檐沟排水、女儿墙外排水、暗管外排水、内排水)4、平屋顶的防水刚性防水屋面构造:是以防水砂浆抹面或细石混凝土浇捣而成的屋面防水层。(了解)预防性刚性防水屋面变形开裂的措施:配筋、设置分仓缝(分格缝)、设置隔离层(浮筑层)、设置滑动支座5、柔性防水屋面构造柔性防水亦称卷材防水,是指将防水卷材或片材用胶粘贴在屋面上,形成一个大面积的封闭防水覆盖层构造层次:(由上到下)保护层、防水层、结合层、找平层、结构层、顶棚层6、平屋顶的保温与隔热平屋顶的保温:正铺:(上→下)防水层、找平层、保温层、结构层倒铺:(上→下)保温层、防水层、找平层、结构层平屋顶的隔热:实体材料隔热屋面、通风层降温屋顶7、坡屋顶的特点与形式特点:坡度大、排水快、防水功能好,但受风荷载、地震作用大形式:(1)单坡顶;(2)双坡顶(悬山、硬山、出山屋顶);(3)四坡顶8、坡屋顶的组成:承重结构、屋面、顶棚、保温和隔热层9、坡屋顶的承重结构系统:砖墙承重(山墙承重)梁架承重、屋架承重(类似纵墙承重体系)第八章屋顶花园主要构造层次:植被层、种植基质层、过滤层、排水层辅助构造层次:保护层、防穿刺层、隔离层、防水层作用防水层:防止水进入建筑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便。防穿刺层:是防止植物根穿透防水层而造成屋面防水系统功能失效。隔离层:隔离层用于防止相邻材料化学性质不相容的情况下出现粘连或滑移现象。保护层:是在建造阶段保护屋面防水层,以及在日后屋顶绿化维护时起到防止防水层受到机械损坏。排水层:能够在降雨或者浇灌时让土壤中不能保持的多余水分排到排水装置中,防止屋面积水,并且能够支撑上面材料的重量。一般包括排水材料和排水管道两部分。过滤层:是防止种植基质层中的细颗粒漏到排水层阻塞排水层及屋顶排水口,使基质层中多余的水分顺利的排入排水层,防止屋面积水基质层:为植物提供生长空间,供给生长所需的养分、水分,固定植物,及时地排出屋面上多余的水分植物层:植物层是屋顶绿化的主要功能层,集中体现屋顶绿化的景观、游憩、生态等各项效能,为人们俯视建筑提供良好的视觉景观、提供绿色游憩空间。第九章建筑结构基本计算原理1、结构的功能要求: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2、极限状态:指超过了这种状态之后,结构或构件就不再具备完成这项功能能力的一种特定状态。3、两类极限状态: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4、达承载能力极限状态的判断标准:构件达到材料强度(包括疲劳破坏);结构变机动;结构或构件丧失稳定;结构或构件丧失位置平衡。5、达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判断标准:建筑物变形过大,影响美观甚至正常使用;结构局部破坏,影响适用性、耐久性;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达到影响正常使用的其他特定状态。6、极限状态设计法验算公式: S≤R(荷载效应(S):由荷载产生的各种力和力矩。抵抗能力(R):结构或构件截面的抵抗能力) 当S<R时安全状态/ 当S=R时极限状态/ 当S>R时失效状态第十章地基基础1、地基:基础下部的持力土层基础:建筑物的基本组成构件之一,为建筑物的最底部构件,承重作用2、地基基础设计要求:(1)必须满足地基土的强度条件;(2)必须满足地基变形条件3、土的三相组成:固相:固体颗粒(岩石碎屑、矿物颗粒) 液相:孔隙中的水气相:孔隙中的气体4、 土的三项比例指标:重度、孔隙比、孔隙率、含水量、饱和度1) 反映土的松密程度的指标:P132孔隙比: (孔隙与克里体积之比) 孔隙率: (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2) 反映土中含水程度的指标:含水量: (水重与固体颗粒重量之比)饱和度: (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5、 浅基础的类型按基础材料分:刚性基础、柔性基础 (书上图10-5到10-8)按结构形式分:单独基础、条形基础、柱下十字交叉基础、筏板基础、箱形基础6、 基础埋置深度:是指基础底面至地面(一般指室外地面)的距离。7、 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1)建筑物的用途和结构类型;(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的大小和性质;(4) 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4)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影响;(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8、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 9、计算基础底面积A:柱下单独基础: f 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ηb ηd ----基础宽度、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γ----基础底面以下土的重度 b----基础底面宽度(m) γm ----基础底面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 d----基础埋置深度(m) 第十一章 砌体结构1. 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2、 混合结构房屋的设计混合结构房屋的承重体系:(1)纵墙承重方案;(2)横墙承重方案;(3)纵横墙承重方案;(4)内框架承重方案3、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刚性方案 弹性方案 刚弹性方案4、 允许高厚比及影响高厚比的因素:墙柱高厚比:β=允许高厚比 : [β]s v V V e =%100⨯=V V n v %100⨯=s w m m w %100⨯=v w r V V S )5.0()3(-+-+=d b f f m d b ak a γηγηdf F A a k γ-≥m d m kN m kN f kN F a k 应取平均值,在高差时,埋置深度,当室内外存取均重力密度,基底以上土与基础的平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载标准值上部传至设计地面的荷-=---32/20/,γγAN f ϕ≤h H 05、一般墙柱高厚比验算:H 0—墙柱的计算高度,查表h —墙厚或矩形柱与H 0相对应的边长μ1—自承重墙允许高厚比的修正系数,h=240mm μ1=1.2;h ≦90mm, μ1=1.5;90mm<h<240mm,插入法取值 μ2—有门窗洞口的修正系数当μ2值小于0.7时,应采用0.7,当洞口高度等于或小于墙高 s —相邻窗间墙或壁柱之间的距离 的1/5时,可取μ2=1.0b s —在宽度范围内的门窗洞口宽度第十二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1、 钢筋的品种与级别P191级别HPB235级HRB335级HRB400级RRB400级2、 钢筋的强度与变形P192有明显流幅的钢筋 无明显流幅的钢筋3、 钢筋的冷加工性能:冷拉----提高钢筋的抗拉强度冷拔----提高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冷拉 冷拔4、 P196 图12-9梁内四大钢筋的作用(1) 纵向受力钢筋:承受由于弯矩在梁内产生的拉力。(2) 箍筋:承受由剪力和弯矩在梁内引起的主拉应力。(3) 弯起钢筋:其弯起段用来承受弯矩和剪力产生的主拉应力;弯起后的水平段可承受支座处的负弯矩。(4) 架立钢筋:用来固定箍筋和形成钢筋骨架。5、混凝土最小保护层厚度(1) 作用:为防止钢筋锈蚀和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粘接][210βμμβ≤=h H sb s4.012-=μ(2) 截面的有效高度h 0:从受压混凝土边缘至受拉钢筋截面形心的距离,称为截面有效高度梁 一排钢筋时h 0=h-35(mm);两排钢筋时h 0=h-60(mm)板 h 0=h-20(mm)6、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简介配筋率 A S ——纵向受拉钢筋总截面面积(mm 2) b ——矩形截面宽度(mm) h 0——矩形截面有效高度(mm) 7、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式:超筋梁破坏、适筋梁破坏、少筋梁破坏8、适筋梁破坏三阶段:Ⅰ ----弹性工作阶段Ⅰa ----砼即将开裂Ⅱ ----带裂缝工作,混凝土出现塑性应变Ⅱa ----钢筋达到屈服Ⅲ ----钢筋处于强化段,砼应变不断增大Ⅲa ----混凝土达极限应变9、 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P204s y c A f x b f =⋅⋅1α )2(01x h x b f M M c u -⋅⋅⋅=≤α)2(0x h f A M M y s u -⋅⋅=≤10、受压构件的构造要求受压构件长细比:对方形、矩形截面,l 0/b ≦30, l 0/h ≦25;对于圆形截面,l 0/d ≦25(l 0为柱的计算长度,b 和h 分别为矩形截面短边及长边尺寸,d 为圆形截面直径)受压构件截面尺寸:对于方形和矩形独立柱,不宜小于250mm ×250mm,框架柱不宜小于300mm ×400mm,圆形直径大于等于300mm影响因素:受力合理、模版制作方便、美观11、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预先对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使之处于一种人为的应力状态,这种应力的大小和分布可能部分抵消或全部抵消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从而使结构或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至于开裂、推迟开裂,或减小裂缝开展的宽度,并提高构件的抗裂度和刚度,有效利用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这一特点来间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12、预应力混凝土的优点:提高构件抗裂性、提高构件刚度、节约材料、降低造价、提高工程质量和耐久性13、预应力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先张法、后张法先张法:张拉钢筋→浇混凝土→释放张拉力 后张法:浇混凝土→张拉钢筋锚具锚紧→孔道灌浆 区别⏹ 预应力筋传力给混凝土的方式与途径不同。⏹ 在混凝土中所建立的预压应力不等。 0bh A s =ρ。
一、填空题第一章绪论一、1、4 2、砖墙、钢筋混凝土梁板3、工业建筑、民用建筑、农业建筑4、基本模数、导出模数5、基础、墙或柱、楼板层、地面、楼梯、屋顶6、燃烧性能、耐火极限7、适用、安全、经济、美观8、震级、烈度、6 度及6 度以上9、开间、楼板长度、进深、梁的长度10、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11、上一层楼面上表面12、中高层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级。
2、砖混结构是承重墙为(砖墙),楼板和屋顶为(钢筋混凝土楼板)的建筑。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三大类。
4、模数分为(基本)和(导出),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M=()。
5、一般民用建筑由()、()、( )、( )、( )、()和门窗组成。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耐火性能)和它的(耐火极限)来确定。
7、新的建筑方针:()、()、()、()(简称八字方针)。
8、地震的强弱程度用()和()。
国家规定()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开间),一般是按(楼板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进深),一般是按(梁的长度)的模数数列选定的。
10、(建筑模数统一协调标准)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11、楼房的层高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上一层楼面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12、7~9层为(中高层)建筑。
二、1、×2、×3、√4、√5、√6×、7、×8、√二、判断题1、内骨架结构、外墙为承重墙,不需设构造和圈梁。
()2、建筑物的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3、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地面竖向定位轴线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
()5、建筑物的模数系列中“3M”数列常用于确定民用建筑中开间、进深、门窗洞口的尺寸()6、标志尺寸等于构造尺寸加减允许偏差。
()7、构造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它符合模数。
()8、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抹灰的类别装饰抹灰的种类较多,其底层的做法基本相同的水泥砂浆打底),其面层可为水刷石、水磨石、斩假石、干黏石、假面砖、仿石和彩色抹灰等。
涂刷类墙面装修是利用各种涂料涂敷于墙体基层表面而形成完整牢固的保护膜,起到对墙体保护、装饰作用的装修做法。
涂料分为有机涂料和无机涂料两类。
建筑内外墙面用涂料做饰面是最简便的一个装修方式,具有材料来源广、造价低、操作简单、省工料、工期短、自重轻、维修更新方便等优点,是目前很有发展前途的装修类型。
四、贴面类墙面装修贴面类墙面装修是利用各种天然石板或人造板、块,通过绑、挂或直接粘贴等方法对墙面进行的装修处理。
此种饰面具有耐久、施工方便、质量高、装饰效果好、易清洗等优点。
常用的贴面材料有瓷砖、面砖、锦砖和预制水刷石、水磨石板以及花岗岩、大理石等天然石板。
一般把质感细腻的瓷砖、大理石板等作为内墙装修材料,而把质感粗犷、耐蚀性好的面砖、锦砖、花岗岩板等作为外墙装修材料。
(1)瓷砖。
瓷砖是用优质陶土烧制成的一种内墙贴面材料,表面挂釉,具有吸水率低、色彩稳定、表面光洁美观、易于清洗等优点。
一般用于厨房、浴室、卫生间、医院手术室等处的墙裙、墙面和池槽面层。
(2)面砖。
面砖多数是以陶土为原料,经加工成型、煅烧制成的一种贴面材料,分挂釉和不挂釉、光面和带各种纹理饰面等不同类型。
面砖质地坚固、防冻、耐蚀,色彩和规格多种多样,常用于内外墙面装修。
(3)锦砖。
锦砖又称为马赛克。
陶瓷锦砖是以优质陶土烧制而成的小块瓷砖,常用做地面装修,也可用于外墙装修。
玻璃马赛克是一种半透明的玻璃质饰面材料,质地硬,色调柔和典雅,性能稳定,可组成各种花饰,且具有耐热、耐寒、耐蚀、不龟裂、光滑、自洁、不褪色、造价低等优点。
(4)天然石板。
常见的天然石板有大理石板、花岗岩板等,具有强度高、结构致密、色彩丰富、不易被污染等优点,但加工复杂,要求较高,价格昂贵,属于高级装修饰面材料。
(5)人造石板。
人造石板具有天然石板的花纹和质感,而且重量轻,强度高,耐酸碱,造价低,容易按设计要求制作,常见的有水磨石板、仿大理石板等。
《建筑构造》(上册)复习思考题(可能个别问题答案不全,多余或有错误)第一章绪论1、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建筑构造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艺术造型、技术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适当地选择并正确地决定建筑的构造方案和构配件组成以及进行细部节点构造处理等。
2、建筑物的构造组成?建筑物质实体一般由承重结构(基础、承重墙体、楼板、屋面板等)、维护结构(外围护墙、内墙等)、饰面装修(一般按其部位分为内外墙面、楼地面、屋面、顶棚等饰面装修)及附属部件(一般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门窗、遮阳、阳台、栏杆、隔断、花池、台阶、坡道、雨篷等)组合构成。
建筑的物质实体按其所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为叙述的方便,又可分为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坪层、饰面装修、楼梯和电梯、屋盖、门窗等.3、建筑的分类?建筑的类型在宏观上习惯分为民用建筑、工业建筑和农业建筑。
①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为:居住建筑、公共建筑②按建筑的修建量和规模大小分为:大量性建筑、大型性建筑③按建筑的层数分为低层建筑(1-3层)、多层建筑(24米以下3层以上)、高层建筑(10层及以上的居住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24米的其他非单层民用建筑)④按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⑤按建筑的耐久年限分为一(100年以上)、二(50-100年)、三(25-50年)、四级(15年以下)4、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和设计原则?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有: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作用力、地理气候条件、人为因素)、使用者的需求、建筑技术条件、建筑经济因素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坚固实用、技术适宜、经济合理、美观大方5、模数、基本模数、扩大模数的概念?模数:是选定的标准尺度单位,作为尺寸协调中的增值单位。
基本模数:是模数协调中选用的基本尺寸单位,数值规定为100mm,符号位M,即1M=100mm。
扩大模数:指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扩大模数的基数为3、6、12、15、30、60M共6个,其相应的尺寸分别为300、600、1200、1500、3000、6000mm作为建筑参数.6、标志尺寸、构造尺寸与实际尺寸的关系?一般情况下标志尺寸扣除预留缝隙即为构造尺寸,实际尺寸与构造尺寸间的差数应符合建筑公差的规定(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定位轴线、定位线之间的距离,以及建筑构配件、建筑组合件、建筑制品、设备等界限之间的尺寸。
《建筑构造一》试题及答案精华第一章绪论一、填空题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级。
2、砖混结构是承重墙为(?????),楼板和屋顶为(??????????????)的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一般是按(???????????)的模数数列选定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一般是按(????????????????)的模数数列选定的。
10、(????????????????)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11、楼房的层高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的垂直距离。
12、7~9层为(?????)建筑。
二、判断题1、内骨架结构、外墙为承重墙,不需设构造和圈梁。
(???)2、建筑物的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3、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多层住宅一般选用的结构形式为(?????)A?砖木结构??B钢筋混凝土结构?C砖混结构??D钢结构5、下列(????)组数字符合建筑模数统一制的要求。
?Ⅰ3000mm???Ⅱ3330mm????Ⅲ50mm???Ⅳ1560mmAⅠⅡ?B?ⅠⅢ???CⅡⅢ?DⅠⅣ6、民用建筑中的开间,进深等其他模数尺寸是选用(?????)A1/2M??B1M??C3M??D6M7、民用建筑按其用途分为(??????????)A居住建筑及公共建筑?B居住建筑??C大型建筑??D大量民用建筑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志尺寸=构造尺寸B标志尺寸=构造尺寸+缝隙尺寸C实际尺寸=构2、民用建筑主要由那几个部分组成的?3、对剪力墙的要求?第二章基础与地下室一、填空题1、人工地基加固方法有三大类,即(?????)、(??????)、(?????)。
2、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和(???????????)的影响。
3、按所用材料基础的受力特点分为(????????)和(???????)。
中职《建筑构造》第一章《绪论》测试题一、填空题1、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分为()级。
2、砖混结构是承重墙为(),楼板和屋顶为()的建筑。
3、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三大类。
4、模数分为()和(),基本模数的数值为(),1M=()。
5、一般民用建筑由()、()、( )、( )、( )、()和门窗组成。
6、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 )和它的( )来确定。
7、新的建筑方针:()、()、()、()(简称八字方针)。
8、地震的强弱程度用()和()。
国家规定()地区必须抗震设防。
9、横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一般是按()的模数数列选定的;纵向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称为(),一般是按()的模数数列选定的。
10、()是实现建筑工业化的前提。
11、楼房的层高是指该层楼面上表面至()的垂直距离。
12、7~9层为()建筑。
13、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可分为()和()。
14、按建筑物的层数分()、()、()、()。
15、为了保证建筑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协调,在建筑模数协调中尺寸分为()、()、()。
16、一幢民用或工业建筑,一般是由基础、楼梯、()、()、()、和门窗等六部分组成。
17、建筑等级一般按()和()进行划分。
18、建筑物的耐久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和规模划分为()级。
耐久等级为二级的建筑物其耐久年限为()年。
19、建筑物的耐火等级由()和()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般分为级。
二、判断题1、内骨架结构、外墙为承重墙,不需设构造和圈梁。
()2、建筑物的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3、标志尺寸应符合模数、数列的规定,用以标注建筑物定位轴线之间的距离。
()4、地面竖向定位轴线应与楼地面面层上表面重合。
()5、建筑物的模数系列中“3M”数列常用于确定民用建筑中开间、进深、门窗洞口的尺寸()6、标志尺寸等于构造尺寸加减允许偏差。
()7、构造尺寸是指建筑构配件的设计尺寸,它符合模数。
()8、震级越大,烈度越大;距震中越远,烈度越小。
第1章绪论一、填空题1、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三大类。
2、耐火等级标准主要根据房屋主要构件的( )和它的( )来确定。
3、为了保证建筑制品、构配件等有关尺寸间的统一协调,在建筑模数协调中尺寸分为( 、、)。
4、建筑按规模和数量可分为( )。
二、判断题1、建筑物的二级耐久年限为100年以上。
()2、公共建筑及综合性建筑总高度超过24m者为高层;高度超过100m时,为超高层建筑。
()3、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其中3~6层为多层,10层以上为高层。
()4、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分为四级。
()5、《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中规定,基本模数以1M表示,数值为l00mm。
()6、如建筑物设有散水构造,可以在建筑底层平面图中看到。
()三、单项选择题1、建筑物外包尺寸的乘积×层数是建筑的()。
A、使用面积B、建筑面积C、结构面积D、交通面积2、下列数据不符合建筑开间模数的是()。
A、3000mmB、3200mmC、3300mmD、3600mm3、建筑物最下面的部分是()A、首层地面B、首层墙或柱C、基础D、地基4、符合模数数列规定的尺寸为()A、构造尺寸B、标志尺寸C、实际尺寸D、允许偏差值5、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大于()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单层主体建筑),建筑总高度大于()时为超高层建筑。
A. 16m,20层B. 16m,40层C. 24m,100 层D. 24m,100m6、建筑物的耐久等级为二级时其耐久年限为()年,适用于一般性建筑。
A. 50~l00B. 80~150C. 25~50D. 15~257、建筑物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适用()。
A.临时性结构B.易于替换的结构构件C.普通房屋和构筑物D.纪念性建筑和特别重要的建筑结构8、耐火等级为二级的多层建筑,其房间隔墙需采用耐火极限()以上的()。
A. 0. 5小时,难燃烧体B. 1小时,难燃烧体C. 0. 5小时,非燃烧体D. 1小时,非燃烧体9、大型门诊楼属于()工程等级。
第一章 绪论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造组成以及各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
其主要任务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使用功能、艺术造型、技术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并运用物质技术手段,适当地选择并正确地决定建筑的构造方案和构配件组成以及进行细部节点构造处理等。
第一节 建筑的构造组成建筑的物质实体一般由承重结构、围护结构、饰面装修及附属部件组合构成。
承重结构可分为基础、承重墙体(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承重墙体则由柱、梁代替)、楼板、屋面板等。
围护结构可分为外围护墙、内墙(在框架结构建筑中为框架填充墙和轻质隔墙)等。
饰面装修一般按其部位分为内外墙面、楼地面、屋面、顶棚等饰面装修。
附属部件一般包括楼梯、电梯、自动扶梯、门窗、遮阳、阳台、栏杆、隔断、花池、台阶、坡道、雨组成如图所示。
篷等。
建筑的构造和图建筑的物质实体按其所处部位和功能的不同,为叙述的方便,又可分为基础、墙和柱、楼盖层和地坪层、饰面装修、楼梯和电梯、屋盖、门窗等。
基础 基础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地基。
因此,基础必须坚固、稳定而可靠。
)墙和柱 墙体作为承重构件,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递给基础。
在框架承重的建筑中,柱和梁形成框架承重结构系统,而墙仅是分隔空间的围护构件。
在墙承重的建筑中,墙体既可以是承重构件,又是围护构件。
墙作为围护构件又分为外墙和内墙,其性能应满足使用和围护的要求。
)楼盖层和地坪层 楼盖层通常包括楼板、梁、设备管道、顶棚等。
楼板既是承重构件,又是分隔楼层空间的围护构件。
楼板支承人和家具设备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承重墙或梁、柱,楼板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
楼盖层的性能应满足使用和围护的要求。
当建筑底层未用楼板架空时,地坪层作为底层空间与地基之间的分隔构件。
它支承着人和家具设备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递给地基。
它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需均匀传力及防潮。
饰面装修 饰面装修是依附于内外墙、柱、顶棚、楼板、地坪等之上的面层装饰或附加表皮,其主要作用是美化建筑表面、保护结构构件、提高建筑物理性能等。
建筑构造笔记第一张:绪论建筑构造: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各沟槽部分的组后原理与构造方法的学科建筑组成:一般由基础、墙体、楼地层、楼梯、层顶、门窗基础:埋入土中的建筑物承重构件墙体:建筑物中垂直方向的承重构件及围护构件楼地层:建筑物楼房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楼梯:建筑物中的垂直交通构件屋顶:建筑物顶部的承重及围护构件窗:建筑物中通风和采光的构件门“建筑物中的供人们内外交通的联系构件第一节建筑构造类型按受力方式分类:混合结构、框架结构、空间结构按材料分类:砖石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第二节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一、荷载的影响荷载:作用在建筑物上的外力结构:支撑建筑物荷载的骨架二、自然条件的影响:日照、风、雨、雪、霜三、人为等因素的影响:机械振动、化学腐蚀、战争、爆炸、水灾、噪声、鼠、蚁第四节:建筑物构造设计的原则a坚固实用b技术适宜c经济合理d美观大方第二章地基与基础第一节:概论地基:受建筑荷载作用而产生应力的土层基础:埋入土中的建筑构件地基与基础与荷载的关系:F≥N÷S;F:地耐力与土质有关;N:建筑物总荷载;S:基础的底面积第二节:地基一、天然地基:由岩石风化破碎成松散颗粒的土层或者呈连续整体状的岩层,强度越高,稳定性越好的土才说最好的地基二、人工地基:1、压实法:夯实法、重锤夯实法、机械碾压法;只能脱稿土的稳定性,不能提高土的承载能力2、换土法:沙垫层、沙石垫层;只能提高土的稳定性,不能提高土的承载能力3、桩基:端承桩、摩擦桩;可以提高承载力,不能提高稳定性第三节:基础1、基础的埋置深度: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地面的垂直距离为基础的埋置深度H2、深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大于或等于4m为深基础3、浅基础:基础的埋置深度小于4m为浅基础三、影响基础的埋置深度的因素1、地基土层构造的因素2、地下水位的影响3、冰冻深度的影响4、相邻建筑物基础的影响三、基础的类型1、按材料及受力特点分类:A、钢性基础:受钢性角限制的基础为钢性基础B、非钢性基础:不受钢性角限制的基础2、按构造形式分类:A条形基础(混合结构)B单独基础(排架结构)C井格基础(框架结构)D片筏基础即满堂基础(框架结构)E 箱型基础(高层建筑)第四节:地下室的构造组成一、地下室的构造组成:地下室一般由墙身、底板、顶板、门窗、楼梯等形式二、地下室的防潮:无动力水的侵蚀,一道防水层三、地下室的防水:有动水的侵蚀,二道防水层第三章墙体第一节墙体的类型及设计要求一、墙体的类型1、按所在的位置分类:外墙、内墙、横墙、山墙、女儿墙(高出屋面的围和墙体)2、按材料分类:砖墙、石墙、钢筋混凝土墙、切块墙3、按受力状况分类:承重墙、非承重墙4、按构造方式分类:实体墙、空体墙、复合墙5、按施工方法分类:叠砌墙、版筑墙、装配板材墙二、墙体的设计要求:1、结构方面都要求:A结构布置方案B墙体承载力和稳定性2、功能方面的要求:A保温要求B隔热要求C隔声要求D其他方面的要求(防火、防潮、建筑工业化等要求)第二节砖墙结构1、砖墙材料:A砖:烧结普通砖、非烧结硅酸盐砖、承重粘土空心砖B沙浆:水泥砂浆、石灰砂浆、混合砂浆2、砖墙的组砌方式及要求:横平竖直、灰浆饱满、错缝搭接3、砖墙的尺度第三节砖墙的细部构造1、墙身构造:A、墙角构造:做在室内外地平的交接处,位于室内地坪的不透水垫层中间B、勒脚构造:防水、防尘C、踢脚构造:室内地坪与墙身交接处的防尘处理D、外墙周围的排水处理2、门窗洞口构造:A、门窗过梁构造B、窗台:窗框一般居中或偏向室内3、墙身加固措施:A、门剁和壁柱B、圈梁(位于砖混结构中同一个水平面上封闭的连续的梁则为圈梁,一般在楼板下性质:圈梁撒非受力构件,刚性构件;圈梁尺寸配筋与荷载无关,只与结构稳定性有关)C、构造柱:在砖混结构中,位于墙体中竖向拉结构则为构造柱位置:位于墙角,内外墙角交接处,连续长度较长的墙体内性质:同圈梁※最有效的抗震材料——箍筋※构造柱与圈梁只适用于砖混结构中※砖混结构实用范围:房间大小基本相同,房间面积不大于20㎡,必须增加刚性构件,提高结构体稳定,提高抗震能力第四节隔墙构造一、块材隔墙:a普通隔墙 b砌块隔墙二、板材隔墙:a加气混凝土板材b碳化石灰板隔墙c复合板隔墙 d泰柏板隔墙第五节墙面装修一、墙面装修的作用:保护墙体、改善墙体的使用功能、美化环境二、墙面装修的分类:1、按施工方式不同分类:抹灰类、贴面类、涂料类、裱糊类、铺钉类第四章楼地层与地面第一节概述一、楼板层的基本组成:A楼板面层b楼板结构层 c附加层d楼板吊顶层二、楼板的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楼板的允许绕度不大于跨度的1/250,可用板的最小厚度来保证刚度)2、具有一定的隔声能力(楼板隔声的措施:A在楼板表面铺设柔性材料B在楼板与面层之间加弹性垫层C在楼下加吊顶形式封闭的空气间层)3、一定的防火能力4、具有防潮、防水处理5、满足各种管线的设置三、楼板的类型按材料不同分类:木楼板、砖拱楼板、钢筋混凝土楼板、压型钢板组合楼板第二节钢筋混凝土楼板按施工方法不同分类:a现浇式 b装配式 c 装配整体式一、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楼板1、板式楼板A、单向板时:层面板板厚60——80mm。
第一章建筑构造概述本章学习目标•掌握建筑物的基本构成要素。
•掌握建筑的分类、分级及划分原则。
•熟悉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及各自的作用。
•了解影响建筑构造的因素,掌握建筑构造的设计原则。
•熟悉建筑模数的含义和应用,了解定位轴线的划分方式。
本章学习重点•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概念区分。
•建筑的分类和分级标准。
•建筑的构成,建筑构造的基本设计原则。
•基本模数的数值,常用模数的应用范围。
本章内容1.1 民用建筑的构造组成1.2 建筑物的分类和等级1.3 影响建筑构造的和设计原则1.4 建筑标准化和模数协调建筑的构成要素补充知识建筑是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
•建筑物:供人们在其内进行生产、生活或其他活动的房屋(或场所)。
•构筑物:只为满足某一特定的功能建造的,人们一般不直接在其内进行活动的场所。
•建筑的构成要素:建筑功能、物质技术条件、建筑形象。
1、建筑功能•建筑功能:建筑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的具体使用要求,也是人们建造房屋的目的。
不同的功能要求产生了不同的建筑类型,如:工厂为了生产,住宅为了居住、生活和休息,学校为了学习,影剧院为了文化娱乐,商店为了买卖交易等等。
2、建筑的物质技术条件物质技术条件:实现建筑功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物质基础包括: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和施工机具等。
技术条件包括:建筑设计理论、工程计算理论、建筑施工技术和管理理论等。
3、建筑形象建筑形象:建筑体型、立面式样、建筑色彩、材料质感、细部装饰等的综合反映。
好的建筑形象具有一定的感染力,给人以精神上的满足和享受。
建筑形象并不单纯是一个美观的问题,它还应该反映时代的生产力水平、文化生活水平和社会精神面貌,反映民族特点和地方特征等。
•建筑功能是主导因素,它对物质技术条件和建筑形象起决定作用;•物质技术条件是实现建筑功能的手段,它对建筑功能起制约或促进的作用;•建筑形象则是建筑功能、技术和艺术内容的综合表现。
在优秀的建筑作品中,这三者是辩证统一的。
建筑构造【一、绪论】1.P2 非承重类构件、建筑的构造:一幢建筑物一般由基础、墙体、楼梯、屋盖、地坪楼板、门窗等组成。
建筑物的六大组成部分中,非承重墙、楼梯、门窗属于非承重构件。
2.P4 按建筑的使用功能分类,哪些公共建筑:如行政办公建筑、文教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观演建筑、体育建筑、展览建筑、旅馆建筑、交通建筑、通信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等。
3.P5按建筑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类:(即:建筑的耐久年限)一类建筑:5年---临时性建筑;二类建筑:25年---次要建筑三类建筑:50年---普通建筑和构筑物;四类建筑:100年---特别重要或有纪念性的建筑物4.P7 基本模数:1M=100mm(建筑物和建筑部件以及建筑组合件的模数化尺寸,应是基本模数的倍数)【二、墙体】墙体承重结构布臵方案:(砖混结构建筑) -----概念、理解①横墙承重:承重墙体主要由横墙组成。
(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横墙、基础传递给地基。
建筑物的横向刚度较强,整体性好,对抗风力、地震力和调整地基不均匀沉降有利,建筑空间组合不够灵活。
纵墙只承担自身的重量,主要起围护、隔断和联系的作用,因此对纵墙上开门、窗限制较少。
)将纵墙作为承重墙搁置楼板,而横墙为自承重墙。
(承重墙体由纵墙承受楼板或屋面板荷载,楼面荷载依次通过楼板.粱.纵墙.基础传递给地基。
特点:内外纵墙起主要承重作用,室内横墙的间距可以增大,建筑物纵向刚度强而横向刚度弱,在纵墙上开门窗的限制较大。
适用于:空间使用上要求有较大空间、墙位臵在同层或上下层之间可能有变化的建筑,如教学楼中的教室、阅览室、实验室等。
),纵墙承重体系楼刚度较差,板材料用量较多。
,根据需要使部分横墙和部分纵墙共同作为建筑的承重墙。
(承重墙体由纵横两个方向墙体混合组成。
双向承重体系在两个方向抗侧力的能力都较好。
建筑组合灵活,空间刚度较好。
)④半框架承重:当建筑需要大空间时,采用内部框架承重、四周墙承重的方式。
第1章 绪论建筑物按使用功能分类1〕居住建筑:住宅、宿舍、公寓等。
2〕公共建筑:教育建筑、托幼建筑、医疗建筑、观演建筑、体育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3〕工业建筑 4〕农业建筑建筑物主要组成局部1〕根底 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
作用: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必须巩固稳定可靠。
2〕墙或柱 ① 支承荷载及自重;② 分隔空间〔墙体〕; ③ 围合与保护〔墙体〕。
1.承重:承受建筑物由屋顶或楼板层等水平构件传来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根底;2.围护:外墙起着抵御自然界各种因素对室内的侵袭的作用;3.分隔:内墙起着分隔房间、创造室内舒适环境的作用。
设计要求:根据墙体功能的不同,分别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保温、隔热、隔声、防水、防火等能力,并具有一定的耐久性和经济性。
3〕楼盖层和地平层楼板层和地坪〔楼地层〕是楼房建筑中水平方向的承重构件和分隔构件。
作用:1.承重:承受楼板层本身自重及外加荷载〔家具、设备、人体的荷载〕,并将这些荷载传给墙〔或柱〕;2.分隔楼层:按房间层高将整栋建筑物沿水平方向分为假设干层;3.对墙身起着水平支撑的作用。
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隔声能力;2.具有防潮、防水、防火能力。
地坪是建筑底层房间与下部土层相接触的局部,它承当着底层房间的地面荷载。
由于地坪下面往往是夯实的土壤,所以强度要求比楼板低。
不同地坪,要求具有耐磨、防潮、防水和保温等不同的性能。
① 提供使用者在建筑物中活动的各种平面;② 将荷载传递到支承它们的垂直构件上去。
③ 包括:楼板,梁,设备管道,顶棚4〕饰面装修 作用:美化建筑外表、保护结构构件、改善建筑物理性能。
应满足美观、巩固、热工、声学、光学、卫生等要求。
建筑构造组成5〕楼梯电梯建筑物上下楼层之间联系的交通枢纽。
作用:1.供人们上下楼层的垂直交通联系和紧急疏散;2.起着重要的装饰作用。
设计要求:1.具有足够的通行能力;2.具有足够的强度;3.防火、防水和防滑。
建筑结构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章绪论1.构造力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其基本问题包括哪些?–研究对象:结构变形、应力、应变、变形中的能量。
–基本问题:结构的平衡、变形及建筑物的稳定性分析、荷载和变形的关系、强度、屈曲、疲劳和稳固。
2.简述结构的稳定性及其破坏机理。
–稳定性: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不发生不稳定的变形或破坏。
–破坏机理:结构的破坏主要有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种机理。
第二章极限平衡状态下的结构1.屈曲是结构的一种失稳形态,如何判断结构的屈曲稳定性?–判断构件是否屈曲的临界荷载。
–临界荷载是对应于构件初始弯曲形态的最小荷载,即当荷载增加到临界荷载时,构件发生由稳定到不稳定的全局屈曲。
2.计算机分析结构稳定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优点:可以将极限状态的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一起考虑,适合分析“流变”效应的结构。
–缺点:计算结果依赖于结构的前期初始状态、裂缝的演化方式和精度。
附答案:1.1 答案:构造力学的研究对象为:结构变形、应力、应变、变形中的能量。
基本问题包括:结构的平衡、变形及建筑物的稳定性分析、荷载和变形的关系、强度、屈曲、疲劳和稳固。
1.2 答案:稳定性:结构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不发生不稳定的变形或破坏。
破坏机理:结构的破坏主要有塑性破坏和脆性破坏两种机理。
2.1 答案:判断构件是否屈曲的临界荷载。
临界荷载是对应于构件初始弯曲形态的最小荷载,即当荷载增加到临界荷载时,构件发生由稳定到不稳定的全局屈曲。
2.2 答案:计算机分析结构稳定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优点:可以将极限状态的几何非线性与材料非线性一起考虑,适合分析“流变”效应的结构。
缺点:计算结果依赖于结构的前期初始状态、裂缝的演化方式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