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小学生防触电安全知识讲座
- 格式:doc
- 大小:2.77 MB
- 文档页数:6
小学生安全用电讲解教案今天我们要讲解的是小学生安全用电的知识。
大家知道,电是一种很方便的能源,但是如果不正确使用电器,就会带来很大的危险。
所以我们要学会如何安全地使用电器。
首先,我们要学会正确插拔插头。
在插上插头的时候,要确保插座和插头是干燥的,并且手是干的,这样可以避免电击的危险。
在拔下插头的时候,一定要牢牢抓住插头本身,而不是电线来拔,这样可以避免电线断裂的危险。
其次,我们要注意使用电器的环境。
千万不要在水面附近使用电器,因为水是导电体,有可能导致漏电。
还有就是不要把电器放在易燃材料上面,以免发生火灾。
另外,不要把电器放在被子、衣服等易燃物品上面使用,以免发生短路。
最后,我们要知道如果遇到电器意外时该如何处理。
如果电器突然冒烟或发出异常声音,千万不要用手去碰它,而是立刻拔掉插头,并用灭火器或砂土将其覆盖。
如果有人被电击了,也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被电伤的人,应该立即找成年人或医生帮忙。
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学习这些安全用电的知识,保护好自己和身边的人,让我们生活更加安全舒适。
谢谢大家的听讲,结束。
除了以上提到的安全用电知识,还有一些常见的电器使用注意事项需要大家了解和遵守。
首先,使用电吹风时要保持一定距离,不要用在头发上过久,以免过热引发火灾。
在使用电熨斗时,一定要小心烫伤,避免烫到皮肤。
对于小朋友来说,最好不要接触电熨斗,以免发生意外。
其次,在使用充电器时要选择正规品牌的产品,并且不要长时间插着充电器,以免造成过热引发火灾。
另外,在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用电产品时,要注意不要过度充电,以免影响电池寿命和安全性。
此外,大家在家中可以定期检查电器的插头和线路是否有损坏,及时更换老化的电线插头,以免发生漏电等危险。
同时,不要私自拆解电器或乱接线,避免引发短路或电路故障。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定期参加安全用电的相关活动和培训课程,增强安全用电意识,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处理。
只有大家都能做到安全用电,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才会更加安全和舒适。
第1篇一、讲座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小学生对电的认识不足,安全意识薄弱,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用电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用电事故的发生,我们特别举办这次用电安全教育讲座。
二、讲座目的1. 增强小学生的用电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 让小学生了解常见的用电安全隐患,学会预防措施。
3. 培养小学生良好的用电习惯,确保用电安全。
三、讲座内容一、电的基本知识1. 什么是电?电是一种能量,它可以转化为光、热、动力等形式。
2.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现象,单位是安培(A)。
3. 电压:电压是电路中两点之间的电势差,单位是伏特(V)。
4. 电阻:电阻是电流通过导体时受到的阻碍,单位是欧姆(Ω)。
二、用电安全常识1. 遵守用电规则,不私拉乱接电线。
2. 不要用湿手触摸电器,防止触电。
3. 使用电器时,不要将手指伸入插孔内,以免触电。
4. 不要用金属丝代替保险丝,以免发生火灾。
5. 不要在床上、沙发上等易燃物品附近使用电器。
6. 不要将电器放在潮湿的地方,以免发生漏电。
7. 不要将电器长时间放置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以免损坏。
8. 不要随意拆解电器,以免发生触电。
三、常见用电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1. 线路老化:长时间使用的电线,容易出现老化现象,导致漏电。
预防措施:定期检查电线,发现老化及时更换。
2. 线路短路:线路短路会导致电流过大,引起火灾。
预防措施:不私拉乱接电线,确保线路安全。
3. 电器使用不当:使用电器时,要按照说明书操作,不要超负荷使用。
预防措施:正确使用电器,避免超负荷。
4. 电器损坏:损坏的电器容易发生漏电,造成安全事故。
预防措施:发现电器损坏,及时修理或更换。
四、紧急情况处理1. 发现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然后进行急救。
2. 发生火灾,立即拨打119报警,并迅速撤离现场。
3. 遇到电器设备冒烟或起火,立即切断电源,用灭火器灭火。
小学生用电安全常识讲座郭孟聪1、不要用湿手、湿布触摸、擦拭电器外壳。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电器越来越多。
正常情况下,家用电器的外壳不带电。
如果连接它的导线破损或爱潮漏电,外壳就会带电,就可能发生触电事故。
湿手、湿布有导电作用。
所以,在擦拭家电时要先拔掉插头。
手湿时,不要开关家电。
也不要触摸家电。
2、不要乱动损坏的电线、灯头、插座。
家中使用的电线、灯头、插座一旦损坏,切勿乱动。
因为,带电部分也许已暴露在外,接触它有触电的危险,即使已切断电源,也不要乱动。
因为,电路都有固定的位置,谁也不能碰谁。
如果你将电线接头不小心弄错,造成短路,通电时危险性更大。
如果发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告诉家长,以便请电工修理。
3、电器冒烟,起火怎么办?使用家用电器时,一旦发现冒烟、起火,应当马上拔下电源线插头,切断电源。
一般说来,家用电器冒烟、起火是由于电器内部产生障碍造成折,所以,必须首先切断电源。
4、有人触电怎么办?(1)发现有人触电,应赶快找到开头断电;如离开关太远,不是高压电,可用干燥的衣帽垫手,把触电人拉开,或用干燥的木棒等把电线挑开。
(2)触电人脱离电源后,如处在昏迷状态,(心脏还在跳动,还能呼吸)要立即打开窗户,解开触电人衣扣,使触电人能够自由呼吸,然后迅速请医生救护。
如果有电话,可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急救站救助。
5、有室外天线的电视机,要注意防雷。
装有室外天线的电视机,如果没有避雷装置,碰到雷雨天气,应当关掉,以防雷击电视。
因为,雷电往往聚集到地面上比较高的部分,如树木、高大建筑物、室外天线等。
为了安全,高大建筑物上都装有避雷针,把雷电引入地下。
室外共用电视天线一般都有避雷装置,只要随时检修测试,就可以保证安全。
小学生安全用电常识讲座卢科举一、学会看安全用电标志明确统一的标志是保证用电安全的一项重要措施。
统计表明,不少电气事故完全是由于标志不统一而造成的。
例如由于导线的颜色不统一,误将相线接设备的机壳,而导致机壳带电,酿成触点伤亡事故。
小学生暑假用电安全:预防触电事故第一章:了解电的基本知识在讨论如何预防触电事故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电知识。
电是一种非常有用的能源,但也是非常危险的。
电流可以造成触电,而触电事故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伤害甚至死亡。
因此,小学生在暑假使用电力时,需要牢记以下几点:1. 电的来源:电是通过发电厂产生的。
电从发电厂通过电线传输到家庭和学校等地方供我们使用。
因此,小学生需要意识到电是从发电厂到家庭的一条长长的电线。
2. 电的危险性:电流可以通过导体(如金属线)流动。
当人体接触到带电的导体时,电流会通过人体,导致触电事故。
小学生应该明白,即使是一小部分电流,也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
第二章:室内用电安全在家庭中,我们每天都需要使用电力,因此我们必须特别注意室内用电的安全。
以下是一些预防触电事故的重要措施:1. 插座和电线:小学生应该知道什么样的插座是安全的。
插座应该是干燥的,没有任何损坏或裸露的部分。
此外,电线也应该是完好无损的,不应该有任何裸露的金属部分。
2. 使用电器:小学生应该学会正确地使用电器。
他们应该遵循电器的使用说明书,并且知道如何插拔电器的插头。
当他们不使用电器时,应该将插头拔出插座。
3. 防水措施:我们知道水是电的导体,因此小学生在使用电器时,应该尽量避免接触水。
例如,在洗手或洗澡时,他们应该确保不接触到插座或电器。
第三章:户外用电安全除了室内用电,小学生在暑假还可能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例如露营或游泳。
在户外使用电力时,他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使用带保护措施的电器:如果小学生需要在户外使用电器,例如帐篷灯或充电器,他们应该选择带有防水和防火保护措施的电器。
这样可以减少触电和火灾的风险。
2. 避免使用电线:在户外使用电器时,小学生应该尽量避免使用电线。
如果不得不使用电线,他们应该确保电线没有任何损坏,并且正确地连接到电源。
3. 雷雨天气:在雷雨天气中,小学生应该避免使用电器。
雷雨天气中的闪电可能会对电线产生干扰,造成触电的危险。
用电安全知识讲座稿小学生安全知识讲座稿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一些关于用电安全的知识。
电是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的能源,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危险。
只有了解了用电的原理和注意事项,才能保证我们的生活和学习的安全。
接下来,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用电安全的知识。
首先,我们要学会用电的正确姿势。
使用电器之前,一定要确保我们的手和身体都是干燥的。
湿漉漉的手去触碰电源或者电器,非常容易导致电击,对我们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所以,千万不要在洗手、洗澡或者正接触水的时候使用电器。
其次,我们要学会正确地插拔插头。
插头并不是随便插入或拔出的,我们必须要根据插座的形状和插头的形状来选择正确的插入方式。
在插入或者拔出插头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手干燥,同时要控制好力度,避免过度用力或者用钝器去插拔插头,以免造成电路短路、火灾等危险。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正确使用电器。
首先,在使用电器之前,一定要检查电器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有锈蚀或者损坏的部分。
如果发现异常情况,一定要及时向家长或者老师报告,并进行修理或更换。
何岁片打开电器的盖子,也不要在电器内部随意接触线路或修理,应该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
最后,我们要学会对待电器线路和插座。
电线路和插座是电能传输的重要部分,一定要定期检查电线和插座是否存在老化、损坏或者积尘等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一定要及时更换或修理,保证电路的安全和稳定。
同学们,用电安全关乎我们的生命安全,我们要时刻关注用电安全知识,增强用电安全意识。
在家庭生活中,我们要向家长学习,让他们教会我们如何正确使用电器。
同时,在学校的实验室或者电器使用时,我们要听从老师的指导,不擅自操作,以免发生意外。
最后,我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和遵守用电安全知识,做到安全用电,减少意外事故发生。
谢谢大家!。
第1篇一、讲座目的为了提高小学生对用电安全的认识,预防用电事故的发生,培养他们良好的用电习惯,我们特举办本次用电安全教育讲座。
希望通过本次讲座,使同学们掌握基本的用电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二、讲座内容1. 电力基础知识(1)什么是电?电是一种自然现象,是电荷的流动。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在导体中流动时,会产生电流。
(2)电压和电流电压是电流流动的动力,单位是伏特(V)。
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单位是安培(A)。
2. 家庭用电安全常识(1)认识家庭用电设备家庭用电设备包括:照明灯具、插座、开关、电视机、电脑、洗衣机、电冰箱等。
(2)安全用电原则1)不私自拆卸、改装、维修电器设备;2)不将湿手触摸电器设备;3)不将电器设备放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4)不将电器设备长时间放置在高温、潮湿、阴暗处;5)不将电器设备长时间通电;6)不将电器设备放在床上、沙发上使用;7)不使用破损的电器设备。
(3)正确使用电器设备1)使用电器设备前,请确保电源开关处于关闭状态;2)使用电器设备时,请按照说明书操作;3)使用电器设备时,请勿将手、脚等部位伸入设备内部;4)使用电器设备时,请勿将水、饮料等液体溅入设备内部;5)使用电器设备时,请勿将重物压在设备上;6)使用电器设备时,请勿长时间连续使用,以免过热。
3. 室外用电安全常识(1)不靠近高压输电线路;(2)不攀爬电线杆;(3)不在电线下玩耍、晾晒衣物;(4)不触摸裸露的电线、插座;(5)不私自拆解电线;(6)不携带易燃易爆物品靠近高压输电线路。
4. 电器火灾应急处理(1)发现电器火灾,立即切断电源;(2)用灭火器或湿毛巾、湿布等物品进行灭火;(3)如火势较大,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求助。
三、讲座总结通过本次用电安全教育讲座,希望大家能够了解电力基础知识,掌握家庭用电安全常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注用电安全,做到防患于未然。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创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而努力!四、课后实践1. 与家人一起检查家中电器设备,确保无安全隐患;2. 向家人宣传用电安全知识,提高家人用电安全意识;3. 在学校、社区等场所,向他人宣传用电安全知识,共同营造良好的用电安全氛围。
小学防电击安全知识讲稿一、引言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讲师,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小学防电击安全知识。
电是一种强大的能量,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源之一。
然而,电也拥有很大的危险性,如果我们不正确地使用电,就有可能发生电击事故。
因此,我们有必要学习一些防电击的基本知识,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二、电的危险性电击是指人体触及带电物体或导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产生的伤害。
电流可以造成心脏麻痹、烧伤等严重后果。
小学生由于年幼不懂事,对电的危险性认识不足,因此特别需要我们去教育他们防电击的知识。
三、防电击的基本知识1.使用电器要小心谨慎不随意触摸带电的插头或开关。
不使用带有损坏的电器,如裂开的电线或损坏的插座。
不将湿手插入插座或开关。
2.安全使用电线和插座插头应完整无损,不能有暴露的金属线。
不堆放堆积的电线,以免被人踩到或缠绕在身上。
插头插好后应牢固,不能松动。
3.正确使用电器不玩弄电器,不在水中使用电器,以免发生电击事故。
学会正确操作电器开关,不乱摆弄插座。
4.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如果目睹他人被电击,要先拔掉插头或切断电源,然后用绝缘物体分离被电击者和电源。
如果自己被电击,应迅速离开电源并求助成年人。
四、总结小学防电击安全知识对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非常重要。
我们应该加强对小学生的宣传教育,让他们明白电的危险性,并掌握防电击的基本知识,避免发生电击事故。
同时,成年人也应该带头示范正确使用电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让我们一起努力,让小学生拥有一个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谢谢大家!参考文献电击事故防范手册](/2018/0815/711079.shtml)。
小学生用电安全知识讲话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来和大家聊一聊用电安全知识。
我们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电,但如果不注意安全,就会有一些意外发生。
首先,我们要知道电线不能随便乱动,更不能用手去触碰裸露的电线。
如果电线出现故障或者漏电,就会有触电的危险。
所以在使用电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电源的安全。
其次,家里的插座也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我们要避免使用破损的插座,更不能同时插入多个电器,这样很容易造成过载,引发火灾。
最后,对于家庭中的小家电,比如电热水壶、电饭锅等,使用完毕后一定要拔掉插头,避免长时间通电造成设备损坏或者电路短路。
大家一定要记住这些安全知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如果在使用电器过程中发生了意外,一定要及时向家长或者老师求助。
谢谢大家的收听,希望大家都能在用电的过程中做到安全第一!另外,大家在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防止水和电相遇。
比如在洗手、洗澡的时候,一定要远离插座和电器,避免发生意外。
家里的电器也要经常检查,如果发现有问题,一定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在使用电器的时候,要注意插头的正确使用方式。
插头应该插入插座的深处,这样才能保证电流正常,也能避免意外触电的风险。
另外,在拔插头时,要牢记不能用湿手去拔取,这也是很危险的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用电的安全知识很简单,但如果遇到了意外情况,就会后悔没有认真对待这些知识。
所以,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电器使用的安全常识,保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安全。
最后,我希望大家在家里使用电器的时候,一定要记住这些安全知识,多向家长和老师请教,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电习惯。
让我们共同努力,营造一个安全的家庭环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全!谢谢大家!。
安全警示教育儿童触电安全警示:教育儿童避免触电尊敬的家长和孩子们: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下关于触电的安全警示。
电是现代社会必不可缺的能源之一,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危险。
我们需要了解如何正确使用电,并学会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电的危险性。
电流是非常强大的,如果不小心触碰到带电的物体,就会被电流伤害。
我们的身体里有很多水,电流会通过水传导到我们的身体,造成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要时刻保持警觉,远离带电物体。
接下来,要学会正确使用电器。
电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电设备。
我们要学会正确地插拔电源插头,减少插拔时的误操作。
并且孩子们要明白,有些电器是不能随便接触的,如高压电线、电箱等,它们都是非常危险的带电物体,一旦触碰到就会发生意外。
此外,要保持电器的安全操作。
使用电器时,我们要保证手和脚是干燥的,不要让身体接触到底部带电的零件。
在插拔插头时要用手握住插头头部,而不是拉线插拔,以免触碰到带电部分。
使用不完全的或者破损的电器也会增加触电的风险,所以我们要定期检查电器的使用情况,确保安全。
同样重要的是要保持良好的电线使用习惯。
有时我们会在房间里乱七八糟地乱放电线,这样可能会导致人们绊倒,引发触电事故。
所以我们要保持电线整洁有序地摆放,并且不要随意临时接线,以免发生触电和短路的危险。
最后,如果不幸发生触电事故,我们要知道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首先,要立即切断电源,可以通过拉断插头或者关掉总开关来切断电流。
然后,迅速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切不可用手直接触碰到触电者,以免电流通过我们的身体传导。
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保持冷静,尽量不要惊慌,这样才能让自己更安全。
孩子们,你们是未来的希望,我们非常关心你们的安全。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安全警示,正确认识电的危险性,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遵守电器使用规则,远离触电危险。
只有你们在安全的环境下健康成长,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做出贡献。
17小学生防触电安全知识讲座
小学生触电事故的预防与救护安全知识教育培训材料
主讲人:于栓才
各位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电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二次能源。
电也是无情的,一旦受其伤害,生存的机率是非常低的,正确用电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一、什么是触电?
人体是导体,当人体接触到具有不同电位两点时,由于电位差的作用,就会在人体内形成电流。
这种现象就是触电。
二、电流对人体有什么伤害?
电流对人体的伤害有两种类型:即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引起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以致死亡。
电伤主要对人体外部的局部伤害,包括电弧烧伤、熔化金属渗入皮肤等伤害。
绝大部分触电死亡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
三、触电事故的种类和规律
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触电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单相触电是指人体在地面或其他接地导体上,人的某一部位触及一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是触电事故中最多的一种事故。
两相触电是指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体的触电事故。
其危险性一般比较大。
跨步电压触电是指人在接地点附近,由两脚之间的跨步电压引起的触电事故。
高压故障接地处,或者大电流流过的接地装置附近,都可能发生跨步电压触电。
触电事故发生十分突然,而且在极短时间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从其发生率来看,触电事故有以下规律。
1.六~九月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天气炎热、多雨、潮湿、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人体衣单而多汗,触电危险性较大。
2.低压设备触电设备多。
主要是低压设备多于高压设备,与之接触的人比较缺乏电气安全知识的缘故。
3.中、青年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这些人往往是主要操作者,电气安全知识又不足的缘故。
4.携带式设备和移动设备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这些设备经常移动,工作条件差,而且经常在人紧张之下工作容易发生事故。
5.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主要由于插销、开关、接头等连接部位牢固性差,可靠性差,容易出现故障的缘故。
6.受害者及他人错误操作引起的触电事故多。
主要是教育不够、规章制度执行不好违章蛮干以及安全措施不完备的缘故。
如2000年 6月15日19时50分,首钢水厂铁矿西排车间二名电工在粗破电磁站处理液压站投入不上故障,一名电工用螺丝刀挑起空气开关导线检查连接情况时,螺丝刀触及开关上火引线与柜体发生短路、放炮,弧光将正在对面按其要求观察连接情况的另一名电工面部烧伤、住院治疗。
事故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未停电情况下违章蛮干,冒险用螺丝刀挑线检查,造成短路,将他人烧伤。
四、预防触电的主要措施
1.电气作业人员对工作必须高度负责,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安全技术措施必须落实。
安装电气必须符合绝缘和隔离要求,拆装电气设备要彻底干净。
对电气设备金属外壳一定要有效接地。
对移动式电气设备、手持电动工具必须安装漏电保护器。
正确使用绝缘用品。
由电工接线,并验电。
提接移动潜水泵必须断电。
2.加强全员防触电事故教育,提高全员防触电意识,健全安全用电制度,严禁无证操作,严格执行安全规程。
3.针对触电事故高峰值带有季节性的特点做好防范工作。
据有关资料表明,六、七、八、九月发生的触电事故占全年发生数的70%左右,而七月发生数又占事故高峰期的40%以上。
在高温雨季到来之前,要全面组织好电气安全检查,对手持式电动工具和移动式电气设备要列入重点检查。
同时做好日常电气的保养、检查工作。
对各部照明线路加强检查,特别是临时线路(如给电动车充电一定检查好,线路无漏电因素,严禁私接乱接电源。
)。
五、触电急救知识
当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迅速组织现场救护工作。
(2)不要使触电者直接躺在潮湿或冰冷地面上急救。
(3)人工呼吸和急救应连续进行,换人时节奏要一致。
如果触电者有微弱自主呼吸时,人工呼吸还要继续进行,但应和触电者的自主呼吸节奏一致,直到呼吸正常为止。
(4)对触电者的抢救要坚持进行。
发现瞳孔放大、身体僵硬、出现尸斑应经医生诊断,确认死亡方可停止抢救。
(三)心肺复苏法
触电者一旦出现呼吸、心跳突然停止的症状时,必须立即对其施行心肺复苏急救。
心肺复苏法是指伤者因各种原因(如触电)造成心跳、呼吸突然停止后,他人采取措施使其恢复心跳、呼吸功能的一种系统的紧急救护法,主要包括气道畅通、口对口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及所出现的并发症的预防等。
1.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方法
如触电者失去意识,救护人员应在最短的时间内判定伤者的呼吸、心跳情况。
方法是:看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触电者的口鼻处有无呼气声音;用手试测口鼻处有无呼气的气流,或用手指测试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如果既没有呼吸,又没有颈脉搏动,可判定触电者呼吸、心跳停止。
2.气道通畅
凡是神志不清的触电者,由于舌根回缩和坠落,都可能不同程度堵住呼吸道人口处,使空气难以或无法进人肺部,如图5—1所示,这时就应立即开放气道。
如果触电者口中有异物,必须首先清除,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部。
采用“仰头抬颏法”使气道畅通,具体步骤如下:抢救者一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将其下颌骨向上抬起,使其头部向后仰,舌根随之抬起,气道通畅。
注意事项:禁止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头部抬高前倾,会加重气道阻塞,而且会使得胸外心脏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流减少,甚至消失。
3.口对口(鼻)人工呼吸
触电者仰卧,肩下可以垫些东西使头尽量后仰,鼻孔朝天。
救护人在触电者头部左侧或右侧,一手捏紧鼻孔,另一只手掰开嘴巴(如果张不开嘴巴,可以用口对鼻,但此时要把口捂住,防止漏气),深吸气后紧贴其嘴巴大口吹气,吹气时要使他胸部膨胀,然后很快把头移开,让触电者自行排气。
儿童只能小口吹气,以胸廊上抬为准。
4.胸外心脏按压法
让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救护人员立或跪在触电者一侧肩旁,两手掌根相迭(儿童可用一只手),两臂伸直,掌根放在心口窝稍高一点地方。
掌根用力下压(向触电者脊背方向),使心脏里面血液挤出。
成人压陷3--4cm,儿童用力轻些,按压后掌根很快抬起,让触电者胸部自动复原,血液又充满心脏。
做心脏按压时,手掌位置一定要找准,用力太猛容易造成骨折、气胸或肝破裂,用力过轻则达不到心脏起跳和血液循环的作用。
应当指出,心跳和呼吸是相关联的,一旦呼吸和心跳都停止了,应当及时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如果现场仅一个人抢救,则两种方法应交替进行,救护人员可以跪在触电者肩膀侧面,每吹气1~2次,再按压10~15次。
按压吹气一分钟后,应在5~7秒内判断触电者的呼吸和心跳是否恢复。
如触电者的颈动脉已有搏动但无呼吸,则暂停胸外心脏按压,而再进行2次口对口(鼻)人工呼吸,接着每5秒钟吹气一次,如脉搏和呼吸都没有恢复,则应继续坚持心肺复苏法抢救。
在抢救过程中,应每隔数分钟再进行一次判定,每次判定时间都不能超过5~7秒。
在医务人员没有接替抢救前,不得放弃现场抢救。
如经抢救后,伤员的心跳和呼吸都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操作。
因为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所以要严密监护伤员,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