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的超声诊断
- 格式:doc
- 大小:136.00 KB
- 文档页数:3
宫颈癌的超声诊断指南泸州市龙马潭区中医医院 6466001何为宫颈癌?从医学上来看,宫颈癌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而且这种病情对于患者来说是有很大影响的,所以医生需要针对患者的情况来进行更为合理的诊断,这样不仅仅可以让患者更好的恢复还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但是相对来说,宫颈癌这种疾病并不是特别好治疗,这种病症不仅仅会影响到患者的健康,还会让患者出现很大的痛苦,无法正常生活。
而且近些年因为宫颈癌这种疾病死亡的人数也在逐渐上升,宫颈癌这种疾病的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但是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环境也发生了转变,所以患上宫颈癌这种疾病的人群年龄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
针对这种情况医生为了更好地治疗患者就需要针对患者的疾病给与更好的诊断,同时找到一种适合患者的治疗模式,这样才能让患者更好的恢复。
而且从这些年的医学中来看,很多医生为了更好的治疗患者都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技术,通过这些技术来更好的治疗宫颈癌患者,从而提高患者的治愈机率,降低宫颈癌患者的死亡率。
现阶段很多医生都通过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来更好的治疗患者:第一种模式就是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这种检查的方式主要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所以医生再检查的过程中应当在患者的宫颈转化区取材。
第二种模式就是宫颈碘试验,为了更好的救治患者,医生需要通过一些科学的技术来治疗患者,在不染色区说明该处上皮缺乏糖原,可能有病变,同时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可提高诊断率。
第三种模式就是阴道镜检查,第四种模式就是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第五种模式就是宫颈锥切术。
2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宫颈癌患者的临床变现主要分为几种不同的模式,同时不同患者由于自身的情况不同所以本身的临床反应上也存在着很多不同点。
对于早期的宫颈癌患者,患者的反应主要为接触性出血;而一旦宫颈癌患者的病情达到了中晚期则呈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
但是患者的病情不同,所以患者的出血量也不同,如果宫颈癌患者的病情比较重就会呈现大量流血的情况。
超声检查能查早期宫颈癌吗?作者:李雪梅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9年第11期【中图分类号】R78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1-03--02随着超声仪器及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波广泛的应用于医学界的各领域当中。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宫颈癌不仅是目前唯一一个病因明确的妇科恶性肿瘤,而且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持续感染还与其息息相关,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女性的宫颈癌发病率越来越高,本文将研述超声检查是否能用于宫颈癌的早期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一宫颈癌的主要危害及其类型医学研究表明,宫颈癌成为世界范围内女性肿瘤第四大致死原因,具有高度女性专属性的恶性肿瘤疾病的特点。
我国临床统计发现,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发病患者年轻化,每年约有13 万新发宫颈癌患者,且约有3 万患者死于宫颈癌。
宫颈癌早期可无任何症狀,晚期具有较大身体变化,可导致女性腹和盆部酸痛,阴道出血和恶臭白带,咳嗽、胸痛、血尿、直肠出血等;影响女性正常的生理生活,导致夫妻生活无法融洽进行;严重甚至会对子宫造成致命损伤,剥夺女性做母亲的资格。
宫颈癌的确诊多依赖妇检,宫颈刮片,活检,及阴道镜等。
宫颈癌一般有菜花型或结节型、溃疡型、糜烂型、浸润型等几种生长方式。
因为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或仅表现为宫颈糜烂、溃疡等,故超声多无阳性发现。
二宫颈癌的发病原因及其现象造成宫颈癌主要原因包括:性行为:过早开始性生活,多个性伴侣;月经及分娩因素,经期卫生不良,经期延长,早育多产等;长期服用避孕药等;宫颈癌的临床表现因女性年龄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年轻患者表现为阴道不规则出血或是阴道排液异常,老年患者表现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早期宫颈癌在B超下没有明显改变,不到40%早期宫颈癌患者可通过B超发现异常,核磁或者CT检查可有一定提示,灵敏度均不高;而中期和晚期宫颈癌:有经验的医生可在B超下诊断宫颈癌,但灵敏度和准确率较核磁和CT检查稍差。
宫颈癌的超声复查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宫颈形态:早期宫颈癌超声检查常无阳性发现。
随着癌肿的进展,宫颈形态可能发生变化,如宫颈增大,形态失常,前后唇不对称等。
宫颈回声:宫颈癌的超声表现包括宫颈回声不均匀,出现低回声或中、高回声结构,边界常不清晰,形态多不规则。
尤其是当肿瘤形成明显结节时,宫颈增大,与病变部位见低回声或中、高回声结构,边界常不清晰。
宫颈管情况:正常宫颈管回声较宫体回声略强,且光点致密,呈带状强回声。
宫颈癌时,宫颈管回声增强,粗细不均,部分似有中断。
周围组织浸润:宫颈癌进展时,周围器官可发生浸润,呈不规则低回声团,边界常不清晰。
输尿管受累时可见扩张的上段输尿管。
血流情况:宫颈癌的超声检查中,肿物周围及内部可见丰富的血流信号,走行不规则,呈高速低阻型。
淋巴结转移:宫颈癌患者可出现髂血管周围及盆腔淋巴结转移。
此外,晚期宫颈癌在超声检查中与子宫颈肌瘤、宫颈妊娠及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相似之处,需进行鉴别诊断。
·经验交流·宫颈癌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周春艳龚宇摘要目的分析宫颈癌的超声弹性成像特征,探讨其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于我院就诊的83例宫颈癌患者(宫颈癌组)和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良性病变组),均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比较两组应变率比值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应变率比值对宫颈癌的诊断效能。
进一步将宫颈癌患者根据不同病灶大小、浸润深度、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分组,比较各亚组应变率比值的差异。
结果宫颈癌组与宫颈良性病变组应变率比值分别为3.79±1.13、2.41±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57,P<0.05)。
ROC曲线分析显示,应变率比值诊断宫颈癌的截断值为3.15时,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曲线下面积分别为72.9%、81.9%、78.5%、0.86。
不同类型宫颈癌患者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比较:①根据病灶大小分为最大径≤3cm者47例和最大径>3cm者36例,应变率比值分别为3.41±1.01和4.29±1.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9,P<0.05);②根据浸润深度分为浸润深度≤1/2者50例和>1/2者33例,应变率比值分别为3.43±0.82和4.31±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16,P<0.05);③根据不同病理结果分为腺癌19例和鳞癌49例(排除不具代表性的腺鳞癌),应变率比值分别为3.40±0.85和4.01±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9,P<0.05);腺癌各分化程度应变率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鳞癌各分化程度应变率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94,P<0.05);④根据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分为淋巴结转移11例和无淋巴结转移72例,应变率比值分别为3.87±1.03和3.76±1.1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21年8月 第16期论 著阴道超声诊断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应用价值李丹丹,李琳,毛杰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山东 青岛 266109【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诊断中行阴道超声的价值。
方法:于我院妇科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前病变患者中分别选择40例作为A组、B组,于体检中心同期选择无妇科疾病女性40例作为C组,三组均接受阴道超声诊断。
对比诊断准确率、超声声像结果。
结果:阴道超声诊断宫颈癌与癌前病变准确率分别为95%(38/40)、85%(34/40);三组超声声像结果比较,P<0.05。
结论:早期宫颈癌和癌前病变患者接受阴道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与敏感度,可被当做辅助检查早期宫颈癌的手段,进而降低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误诊率。
【关键词】阴道超声;早期宫颈癌;癌前病变[中图分类号]R445.1; 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10-004-03宫颈癌,即乳突病毒长期慢性感染女性子宫颈上皮细胞所致,难以生成新上皮细胞,进而出现癌化现象,是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对患者健康与生命带来了严重危害。
根据临床研究表明,第十六型的感染几率远比第十八型高。
为此,通常以鳞状细胞癌为临床表现,只有少部分是腺癌[1]。
所谓宫颈癌前病变指的是宫颈上皮内部出现瘤样病变,且未透过基底膜,无浸润组织间质,含括了不典型增生与宫颈原位癌,也被称作宫颈癌前期病变。
因宫颈癌化亦或是癌前病变的不适感并不明显,且大体形态无引起宫颈的明显形态学变化,因而很容易出现漏诊,为此,临床研究有效筛查早期宫颈癌与癌前病变的手段与方法十分有必要。
1 资料和方法1.1…基础资料 分别选择我院自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宫颈癌前病变患者40例,同期选择无妇科疾病女性40例,将三组命名为A组、B组、C 组。
A组最大年龄患者60岁,最小年龄患者24岁,中位年龄(46.93±3.54)岁;B组最大年龄患者63岁,最小年龄患者24岁,中位年龄(46.75±3.62)岁;C组最大年龄患者62岁,最小年龄患者26岁,中位年龄(46.86±3.74)岁。
宫颈癌超声表现据统计,每年全世界因宫颈癌死亡的人数在不断的增加,宫颈癌疾病在女性人群当中的发病率很高,它的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也是女性最害怕的一种恶性肿瘤。
但相比于其他的癌种,宫颈癌是目前唯一一个能够明确病因,预防手段针对性强且效果明显的一种癌症。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高,临床医学技术不断的更新,却没有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这就给人们造成很大的负担。
更好的是目前也有越来越多的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这样也更好地预防了宫颈癌的发病率。
1.什么是宫颈癌在妇科恶性肿瘤宫颈癌是一种最常见的疾病,它的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岁以上。
通过对宫颈细胞学进行研究发现,如果在早期能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的话,及时采取治疗方法,这样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会大大的降低。
在人体中由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所导致的结果就发展成了宫颈癌。
在世界范围内,宫颈癌是非常常见的一组病毒,如果成人的私生活比较频繁的话,也会容易得宫颈癌疾病。
多数人的宫颈癌感染都是一次性的并且没有任何的症状出现,在大部分女性当中宫颈癌的感染会在1到2年内自行清除,但仅仅只有10%的感染会一直持续的存在。
如果宫颈癌一直持续被感染,就会在短短的五年内发展成宫颈癌前病变,可怕的是从宫颈前病变发展到宫颈癌阶段,只需要最少十年的时间。
因此,人们应该及时的发现癌症的病变,然后给予适当的治疗,避免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宫颈癌,这样才能避免宫颈癌的发病率。
2.宫颈癌的病因2.1病毒感染宫颈癌主要的危险因素就是出现高危型HPV持续性感染,而且高危的HPV感染会出现在90%以上的宫颈癌疾病当中,因此这是导致宫颈癌最主要的一个原因之一。
2.2性行为及分娩次数患者有多个性伴侣,初次的性生活是在16岁之前,而且初次的生产年龄也小,出现多孕多产的现象,这些因素与宫颈癌的发病率也有密切的关系。
2.3其他生物学因素高危HPV感染的过程当中会出现其他病原体的协助作用,例如沙眼衣原体,单纯疱疹病毒II型的等病原体,这些病原体与高危HPV感染一同导致宫颈癌的发病率提高。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宫颈癌的临床价值发布时间:2021-12-13T01:32:19.225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31期作者:张昌余[导读] 析在早期宫颈癌诊断过程中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
张昌余广元市妇幼保健院四川广元 628000摘要:目的:分析在早期宫颈癌诊断过程中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价值。
方法:在200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组,分别给予磁共振成像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法的临床效果。
结果:以病理切片检查作为金标准,对于间质浸润和阴道浸润的患者而言,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出率高于磁共振成像,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针对宫旁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患者而言,两种诊断方法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结论:在早期宫颈癌诊断过程中,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诊出率相对更高,有利于帮助医疗人员进一步实现患者病情的合理诊断,对于患者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与落实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早期宫颈癌;诊断方法;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磁共振成像大量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各类妇科疾病的发病率均出现了升高的趋势,从而对广大女性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与威胁。
在此过程中,作为常见妇科肿瘤性疾病,宫颈癌往往会对女性健康造成不良的影响与威胁[1]。
在临床诊断过程中,传统方法主要采用磁共振成像的方式进行检查。
然而,该技术在宫颈癌诊疗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基于此,通过对医疗技术进行探寻,部分医疗人员提出了应用进入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女性进行诊断的构想。
本文针对该技术在临床过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整理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2008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医院收治的早期宫颈癌患者中选取100例作为研究组,分别给予磁共振成像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患者年龄28~62岁,平均(43.85±1.65)岁;病程3~11个月,平均(5.85±0.35)个月,相关内容已经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并获得审批。
152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5月 第2卷第9期宫颈癌属于女性生殖系统最为常见恶性肿瘤病症,多发生在患者宫颈阴道部位等。
相关研究报道,宫颈癌疾病的发病机率占到了女性恶性肿瘤疾病的百分之六,对女性患者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
现就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经阴道Casio多普勒超声诊断宫颈癌的临床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选2016年1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宫颈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年龄均在27至7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0.8±4.0)岁。
宫颈原位癌患者的有26例,宫颈癌一期患者有14例,宫颈二期患者有15例,宫颈癌三期及以上患者有5例。
通过检查发现,宫颈轻、中、重度糜烂。
1.2 方法所有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器,将探头频率设置为5至9MHz之间。
将患者排空膀胱,采取患者膀胱截石体位,在阴道探头上涂抹少量的耦合剂,再将安全套套上,轻缓的将探头插入阴道,放置在宫颈外口的位置,对宫颈的大小、形态与内部回声、周围组织器官进行观察,对病灶区域的血流分布状况进行观察,对血流速度与阻力指数进行测定。
宫颈彩色超声的声像图像表现症状主要为:宫颈前后径正常值为25至35毫米之间,中央位置属于梭形管,内部含有少量积液,可见低回声,宫颈管内部黏膜回声要明显强于宫颈肌层,厚为2至4毫米之间,通过CDFI显示出宫颈管内部呈现点状血流、无血流信号等,动脉频谱显示高阻力型[2]。
1.3 观察指标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宫颈癌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3]。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检查指标情况以(%)表示,行χ2检验。
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60例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发现,32例患者探及到患者宫颈内部呈现出不均匀质的低回声肿块,部分患者伴有宫腔积液现象,宫体回声不均匀。
宫角超声诊断标准宫角超声诊断在妇科学领域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通过超声技术可以非常清晰地观察到宫角及其周围结构,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是妇科医生在进行宫角超声检查时依据的准则,通过遵循这些标准,可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详细探讨宫角超声诊断标准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宫角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安全而有效的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进行宫颈癌的早期筛查和诊断。
宫角超声诊断标准是根据临床病例和大量研究数据总结出的一套规范化的诊断准则,可以帮助医生准确评估患者宫颈病变的程度和范围。
在进行宫角超声检查时,医生首先需要对患者的病史进行详细了解,包括患者的年龄、生育史、月经史等情况,这些信息对于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宫角超声诊断标准,医生可以通过观察宫角部位的回声和形态来评估患者的病情。
正常情况下,宫角部位呈等回声结构,宫颈管呈V型或U 型,轮廓清晰,没有明显异常回声。
而在宫颈癌的情况下,宫角部位可能出现异常回声,宫颈管形态不规则,轮廓模糊,甚至还可能出现囊肿或息肉等异常表现。
通过对这些特征的观察,医生可以提前发现患者的病变,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提高治疗的成功率。
除了观察宫角部位的回声和形态外,医生还需要对患者的宫颈长度和厚度进行评估。
根据宫角超声诊断标准,正常情况下,宫颈长度一般在2.5-3.5cm之间,厚度在2-4mm之间。
而在宫颈癌或其他宫颈病变的情况下,宫颈长度可能缩短,厚度增加,甚至还可能出现软组织肿块等异常表现。
通过这些参数的评估,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在进行宫角超声诊断时,医生还需要对患者的宫颈内膜和外膜进行评估。
根据宫角超声诊断标准,正常情况下,宫颈内膜和外膜之间应该存在一层清晰的分界线,内膜光滑,外膜无增厚。
而在宫颈癌或其他宫颈病变的情况下,内膜和外膜之间的分界线可能不清晰,内膜可能出现增厚、凹陷等异常表现。
通过对这些结构的评估,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为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彩超诊断子宫颈癌1例发表时间:2010-12-01T10:45:33.950Z 来源:《心理医生》2010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李红梅路娟[导读] 子宫颈癌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曾占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位李红梅路娟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医院 017000)【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0-036-01患者女性,53岁,阴道流液并不规则出血1月余,来我院就诊。
彩超所见: 前位子宫,宫体外形大小约6.5cmx3.8cmx4.2cm,被膜光滑,肌间回声均质,宫腔内见1.7cmx0.5cm的液性暗区,宫颈明显增大,前后径约4.5cm,内回声不均质,内见散在的点状强回声。
CDFI:宫颈部血流信号较丰富;双侧附件区未见异常回声。
超声提示:子宫颈癌可能性大,宫腔积液。
后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讨论:子宫颈癌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曾占妇科恶性肿瘤之首位。
多发生于经产妇及多产妇,由于妊娠内分泌的改变,分娩对宫颈的刺激和损伤,或由此伴随而来的慢性宫颈炎等,增加了上皮异型增生的机会。
宫颈癌的声像图主要特征为宫腔积液,宫颈肥大,呈结节状或轻度肥大,宫颈回声减低、不均匀,血流信号丰富,内常见点强回声;常需与宫颈肌瘤、宫颈肉瘤、宫颈恶性葡萄胎、宫颈妊娠等疾病鉴别。
一般结合患者发病年龄、症状、妇查及化验室检查不难做出诊断,宫颈癌早期形态无改变时超声不易检出,但当临床医师一旦诊断为宫颈癌,决定治疗手段时,了解病变的全域及癌组织浸润程度时,超声检查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可充分弥补临床检查之不足,除可发现宫颈形态、回声异常外,还可观察宫颈管、宫腔有无改变,观察膀胱、直肠有无浸润等等,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73例宫颈癌的超声检查分析
唐军;焦澜舟;高淑华;吕君
【期刊名称】《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年(卷),期】2002()2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部和经阴道(直肠)超声在宫颈癌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73例宫颈癌患者在化疗、放疗、术前、术后应用超声方法进行检查。
结果宫颈原位癌与早浸癌无明显超声特征,术前仍以临床细胞学与阴道镜取活体病理确诊。
宫颈浸润癌有超声特征,即血流信号随着分级提高而增加,而血流阻力指数随之降低。
经放、化疗治疗后,血流信号减少,血流阻力指数增高。
结论超声在宫颈浸润癌诊治中有一定作用,是临床诊断手段之一。
【总页数】2页(P85-86)
【关键词】宫颈癌;超声
【作者】唐军;焦澜舟;高淑华;吕君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
【相关文献】
1.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颈癌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J], 卢慧鸣; 庞熙楹; 汪劲松
2.宫颈癌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超声与CT检查对比分析 [J], 张秀芳; 杨静; 郑薇薇
3.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宫颈癌及其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价值分析 [J], 惠立本;
张蕾
4.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阴道镜检查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应用分析 [J], 冉霞;陈瑶
5.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宫颈癌及其盆腔淋巴结转移临床价值分析 [J], 魏晓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宫颈癌的超声诊断
子宫颈癌临床容易诊断,尤其子宫颈原位癌或病变早期超声检查无阳性发现。
其诊断依靠宫颈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下组织活检。
病变发展到晚期,子宫颈形态及内部回声发生变化时,超声检查对其浸润程度有诊断价值。
声像图表现:早期的子宫颈癌超声无明显发现,当肿瘤形成明显结节时,宫颈增大,形态如常或失常,与病变部位见低回声或中、高回声结构,边界常不清晰,形态多不规则。
CDFI:肿块内见丰富的血流信号,常呈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
鉴别诊断:晚期宫颈癌需与子宫颈肌瘤、宫颈妊娠及恶性滋养细胞肿瘤相鉴别。
宫颈肌瘤形态多规则,血流呈肌瘤周边环状。
宫颈妊娠及恶性滋养细胞肿瘤有停经史或妊娠史可资鉴别
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超声检查对早期子宫颈癌的诊断价值不大。
当超声能够发现肿块时,可确定肿块范围、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无宫旁组织浸润及盆底淋巴结肿大。
这是一例子宫切除术后两年,宫颈癌侵犯膀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