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动物绪论 ppt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6.20 MB
- 文档页数:30
发育生物学第一章:绪论1. 发育生物学(developmental biology):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胚胎—幼体—成体—衰老—死亡。
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2.预成论(preformation) :生物个体的一切组成部分都早就存在于胚胎中,各个部分随着胚胎的发育而长大。
细胞学说及人工受精否定了预成论。
渐成论(epigenesis) 在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各种结构是逐渐形成的。
3.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 ): 昆虫模型—无脊椎动物模式生物(无)答:1.体积小,成虫长度仅为2mm,易于繁殖;2. 产卵力强,产出的卵子大,易于观察;3. 幼虫存在变态过程,是分析器官芽细胞增殖机制的理想模型;4. 生命周期短,在实验室条件下,12天就可完成一次世代交替(卵、幼虫、蛹和成虫);5. 基因组序列已全部测出6.具有成熟的遗传操作的方法,具备众多的突变品系;7.有特殊的染色体结构(多线染色体,可分成102条区带),有比较复杂的行为能力. 4. 小鼠( mus musculus,Mouse):哺乳动物模型答:1. 最小的哺乳动物之一(25-40g),世代周期短;2. 生物进化上与人类接近(60 - 75 百万年);3. 胎盘形成和早期胚胎发育与人类相近;4. 组织器官结构和细胞功能与人类相似,有高级神经活动;5. 小鼠基因组测序计划已完成,人类99%的基因存在于小鼠,基因同源性高达78.5% ,基因组93%的区域基因排列顺序与人类相同;6. 基因组改造的技术手段成熟;5.小鼠的生命周期(无)小鼠的成熟卵外包被着透明带,其主要成分为粘多糖和糖蛋白。
小鼠卵子的受精和卵裂均在母体输卵管内进行。
在8细胞时期胚胎发生紧密化,形成一个实心的球体。
紧密化后的胚胎至32细胞时期称为桑椹胚(morula)。
此后胚胎内部逐渐出现一个腔隙,即囊胚腔。
发育生物学第一章绪论发育生物学定义: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受精、发育、生长至衰老、死亡的生命过程中的变化机理的学科。
第一节发育生物学的发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研究历史很长,1950年左右才形成一门学科,在胚胎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建立的一门新兴学科。
其发展过程:形态描述,机理探讨,从器官→组织→细胞水平→分子水平。
一.胚胎学与发育学胚胎学是发育学发展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发展简史省略(动物胚胎学中细述)描述胚胎学→比较胚胎学→细胞胚胎学→实验胚胎学→分子胚胎学二.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两者密切相关,遗传学的发展促进了发育生物学的研究。
自遗传学家提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Chromosome theory of inheritance)以来,细胞核在发育中的作用受到重视。
Morgan是遗传学家,也为胚胎学家,与他的合作者提出(1926年)“基因理论”(the theory of the gene)1972年,Moore把Morgan遗传概念归纳为12点:1.遗传是由基因从父代传递到子代。
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3.每个基因在染色体上占着一个特定的位置。
4.在每个染色体上有很多基因,它们直线排列在染色体上。
5.双倍体生物的体细胞中,每一种染色体有两条(同源染色体),因此每个基因位点(genelocus)有两个。
6.在有丝分裂周期,每一基因也被复制。
7.基因能够以数种不同状态而存在(等位基因),基因从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就是一个突变。
8.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通过染色体交换能够从一条染色体转移到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
9.每个配子获得每对同源染色体的一条,每条染色体是随机分配到配子中的。
10.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分配到配子中,不影响其它各对染色体的分配。
11.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合子从两亲本接受每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体。
12.在一个有机体细胞中包含着两种不同等位基因时,显性基因比隐性基因有较强的表型(pheno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