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别风险通报出口风险预警信息
- 格式:docx
- 大小:47.89 KB
- 文档页数:11
出口风险预警信息第127期(总第397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2009年10月15日国外对我国贸易壁垒动态(一百二十七)一、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和秘鲁的拉锁及链条作出反倾销终裁2009年10月7日,阿根廷生产部发布第409/2009决议,对原产于中国和秘鲁的拉锁及链条(南共市税号96071100、96071900和96072000)作出反倾销终裁,对原产于中国和秘鲁的所有聚酯纤维或尼龙制、塑料及铜制拉锁和链条分别采取限定0.4474美元/件和0.3363美元/件的FOB最低离岸价格的反倾销措施。
上述措施于2009年10月8日生效,有效期5年。
二、阿根廷接受中国和巴西不锈钢餐具价格承诺2009年10月6日,阿根廷生产部发布第401/2009号决议,决定接受Tramontina Farroupilha S.A.公司提出的、对原产于中国和巴西的不锈钢餐具的价格承诺。
2008年4月25日,阿根廷生产部对原产于中国和巴西的不锈钢餐具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82111000、82119100、82152000 和82159910。
2009年2月23日,阿根廷生产部对该案作出反倾销初裁,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和巴西的不锈钢餐具分别征收1450.21%(从价税)和413.43%(从价税)的临时反倾销税,有效期为4个月。
三、澳大利亚延期发布对原产于中国的铝挤压材双反案的重要事实公告2009年10月9日,澳大利亚海关和边境保护服务署发布公告称,决定将对原产于中国铝挤压材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发布重要事实公告的最后期限延至2010年3月1日。
2009年6月,澳大利亚对原产于中国的铝挤压材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四、澳大利亚对原产于中国的焊缝管进行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2009年10月8日,澳大利亚海关和边境保护服务署对原产于中国的焊缝管作出反倾销期中复审立案调查,此次复审是应澳大利亚海关和边境保护服务署提出的,其目的是全面审查澳大利亚贸易措施审查办公室在重新调查中国和马来西亚焊缝管反倾销案中,对损害和因果关系的意见。
出口风险预警信息第44期(总第569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2011年06月02日国外对我国贸易壁垒动态(六十九)一、墨西哥对原产于中国的石墨电极反倾销调查作出反倾销初裁日前,墨西哥经济部国际贸易惯例总局函告中国驻墨西哥使馆经商处,称其已对中国产石墨电极反倾销案作出初裁。
根据对所有证据的分析,墨西哥官方认为有足够证据证明原产于中国的8〞到24〞电弧炉用石墨电极对墨西哥出口倾销,并对墨西哥国内相关产业造成损害,墨西哥调查机关将继续调查并从2011年6月1日起征收23%的临时反倾销税。
利害关系方可于2011年7月12日14时前继续向调查机关提交相关证据或评论。
二、印度对原产于中国的研磨球进行反倾销调查2011年5月23日,应AIA Engineering Ltd.和Welcast Steels Limited的申请,印度对原产于中国和泰国的研磨球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73259100。
本案的倾销调查期为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包括2007年4月~2008年3月、2006年4月~2009年3月、2009年4月~2010年3月以及倾销调查期(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
三、印度对原产于中国的甲硝唑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2011年5月30日,应Aarti Drugs Ltd.和Unichem laboratories Ltd.( India)的申请,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甲硝唑进行反倾销日落复审立案调查。
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29332902。
本案的倾销调查期为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包括2007/08财年、2008/09财年、2009/10财年以及倾销调查期(2010年1月1日~12月31日)。
1999年,印度对原产于中国的甲硝唑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0年,印度对此案作出肯定性终裁。
截至目前,印度对原产于中国的甲硝唑已采取长达10年的反倾销措施。
出口风险预警信息第40期(总第466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2010年05月28日国外对我国贸易壁垒动态(二十)一、巴西修改对原产于中国的草甘膦反倾销征税标准2010年5月26日,巴西外贸商会发布公告,决定改变对原产于中国的草甘膦除草剂的征税标准。
巴西外贸商会称,巴西目前对从中国进口的草甘膦除草剂征收2.1%的反倾销关税,改用新标准后,每千克最高征税2.52美元,以弥补该产品中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对巴西出口价格之间的价差。
巴西外贸商会执行干事莉塔〃斯平多拉表示,新措施的目的是‚防止国外生产者人为压低价格向巴西出口‛,对巴西本土生产者不会有任何影响。
2001年8月,应美国孟山都公司巴西子公司的申请,巴西对原产于中国的草甘膦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2003年2月7日,巴西外贸委员会决定自2003年2月12日起对进口自中国的草甘膦征收35.8%的反倾销税率,有效期5年。
2008年2月,巴西外贸委员会决定对中国草甘膦倾销案进行日落复审,并将涉案产品的反倾销税从35.8%下调至11.7%,有效期至2009年2月12日。
2009年2月5日,巴西外贸委员会(CAMEX)批准将中国产草甘磷反倾销税由 2.9%下调至2.1%,有效期5年。
二、巴西继续对中国产陶瓷用磁铁征收反倾销税2010年5月26日,巴西外贸商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用磁铁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终裁,决定对涉案产品征收43%的反倾销关税,有效期为5年。
1997年6月5日,巴西外贸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陶瓷用磁铁进行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85051910。
1998年6月8日,巴西外贸委员会对该案作出反倾销终裁,裁定对涉案产品征收43%的反倾销税。
2009年6月3日,巴西外贸委员会对该案进行第2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三、美国ITC对原产于中国的熨衣架及其零部件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2010年5月21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公告,对原产于中国的熨衣架及其零部件作出反倾销日落复审产业损害终裁,6位委员投票一致决定,若取消反倾销措施,在合理的、可预见的期间内,涉案产品对美国国内产业造成的实质性损害将继续或再度发生。
各国对中国食品出口预警通报情况1、对华预警数据概况2021年1-12月美国通报对华预警产品数量最多,为1302批次,其次是韩国对华预警产品数量470批次;第三是欧盟对华预警产品数量344批次;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分别对华预警产品数量为183批次、43批次、18批次。
从各国对华预警产品通报数量涉及品类来看,2021年美国对华预警产品涉及29类;韩国对华预警产品涉及23类;欧盟对华预警产品涉及22类;日本对华预警产品涉及12类。
2021年所有对华预警产品中,通报数量位居前三位的类别为蔬菜及其制品、水产及其制品、焙烤食品,分别占总量的17.52%、12.72%和9.65%,水果及其制品、调味品占比均超6%。
2021年对华预警产品所涉及到的主要不合格原因是质量指标不合格、农药残留超标、资证问题等。
质量指标不合格占比达39.64%,排第一位;农药残留超标占32.16%,排第二位;污染物原因占3.96%;转基因产品占3.09%;添加剂因素占3.09%;非法添加占2.64%;微生物指标不合格占1.32%;兽药原因占0.88%;生物毒素原因占0.88%。
2、美国对华预警情况2021年美国对华拒绝进口、自动扣留的产品通报数量位居前三位的品类依次为水产及其制品、焙烤食品、蔬菜及其制品,分别为185批次、157批次、155批次,占总品类的14.21%、12.06%、11.90%。
2021年,美国对华预警产品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质量指标不合格、拒绝检查、标签标识不合格等。
其中:标签不合格452批次,占34.42%;质量指标不合格172批次,占13.10%;非法添加指标不合格107批次,占8.15%;徽生物指标不合格48批次,占3.66%;农药指标不合格35批次,占2.67%;添加剂指标不合格31批次,占2.36%;兽药指标不合格18批次,占1.37%。
3、韩国对华预警情况2021年,韩国对华预警产品共计470批次,涉及23类产品。
出口预警评估报告范文怎么写1. 概述本报告旨在评估出口市场的风险和存在的潜在问题,为企业制定出口策略提供依据。
通过对市场情况、政治经济环境、竞争态势以及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分析,对出口风险进行预警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市场情况分析2.1 市场概述该出口市场主要位于亚洲,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潜力巨大的消费市场。
市场发展迅速,对外开放程度高,具有较好的出口环境。
同时,该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企业需要具备差异化竞争策略。
2.2 政治经济环境分析该国政治环境相对稳定,市场开放度高,对外贸易政策友好。
然而,近期政府对某些特定行业加大了监管力度,进口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可能会有所上升。
此外,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存在下降趋势,企业需谨慎评估市场需求。
2.3 竞争态势分析该市场各行业竞争激烈,存在很多国内和国际品牌。
部分领域的企业品牌认知度高,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企业在进入该市场前应深入了解竞争对手的产品特点、定价策略和销售渠道等信息,根据市场需求量身定制产品。
3. 风险评估3.1 政策风险政府政策变化可能对产品出口造成一定影响。
未来政府可能提高某些产品的关税,或是出台新的贸易壁垒,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动向,调整出口策略。
3.2 经济风险该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出现放缓,市场需求可能存在波动。
企业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和竞争状况,及时调整产品定价和销售策略,降低经济风险带来的负面影响。
3.3 品牌竞争风险市场上已经存在多个知名品牌,企业在进入该市场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品牌定位和策略规划,建立起有竞争力的品牌形象。
同时,要注重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提升品牌的竞争力。
3.4 法律法规风险该国在某些行业对产品质量和标准有严格监管,企业需要了解和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避免因此带来的风险。
此外,合同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风险也需要引起重视。
4. 建议与策略4.1 市场定位与差异化策略针对市场同质化竞争现象,企业应制定差异化定位策略,从产品设计、品质控制、售后服务等方面突出特色,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提升市场份额。
进出口环节风险预警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进出口贸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各种潜在的风险。
对于企业和相关机构而言,及时识别和应对这些风险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我们建立有效的进出口环节风险预警机制。
进出口环节所面临的风险种类繁多。
首先是政策风险,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政策可能会频繁变动。
例如,某些国家突然提高进口关税,或者对特定商品实施进口禁令,这都会给进出口企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
经济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汇率波动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当本国货币贬值时,出口企业可能会在短期内获得价格优势,但进口企业则需要支付更高的成本。
反之,本国货币升值则可能对出口造成不利影响。
此外,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如经济衰退、通货膨胀等,也会影响进出口贸易的需求和价格。
市场风险同样需要引起关注。
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竞争对手的策略调整以及新产品的涌现,都可能改变进出口商品的市场份额和价格走势。
质量风险在进出口环节中也时有发生。
如果出口商品质量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和要求,可能会被退货或遭到罚款,严重影响企业的声誉和市场地位。
而进口商品的质量问题,则可能会对国内消费者的健康和安全构成威胁。
除了上述风险,还有物流风险。
运输途中的不可抗力因素,如恶劣天气、港口拥堵、运输工具故障等,都可能导致货物延误、损坏甚至丢失。
为了有效地预警和应对这些风险,企业和相关机构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加强对政策的研究和跟踪是关键的一步。
企业应设立专门的部门或岗位,关注国内外贸易政策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进出口策略。
同时,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商会的活动,通过集体的力量影响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这包括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和风险应对等环节。
在进行进出口业务之前,充分评估潜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
利用金融工具进行风险对冲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例如,通过外汇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品,降低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
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沟通合作同样重要。
进出口环节风险预警在全球化的经济格局中,进出口贸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这个复杂的领域里,企业和相关部门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了解和防范这些风险对于保障贸易的顺利进行、维护企业的利益以及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进出口环节中,首先需要关注的是政策风险。
各国的贸易政策不断变化,关税调整、进出口配额限制、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都可能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冲击。
例如,某国突然提高了对特定商品的进口关税,这会直接增加进口企业的成本,压缩利润空间,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在该市场失去竞争力。
市场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国际市场的需求波动、价格起伏以及汇率变动都会对进出口业务产生影响。
市场需求的突然下降可能导致货物积压,资金回笼困难;价格的大幅波动可能使企业在交易中遭受损失;而汇率的不稳定则可能改变进出口的成本和收益计算。
质量风险是另一个关键问题。
如果出口的产品质量不符合进口国的标准和要求,可能会面临退货、赔偿甚至市场禁入的后果。
同样,进口的商品若质量不过关,不仅无法满足生产或消费需求,还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和法律纠纷。
合同风险在进出口交易中也时有发生。
合同条款的不清晰、不完善,或者对国际贸易术语的理解偏差,都可能导致双方在权利义务的界定上产生争议。
比如,在交货时间、地点、方式等方面的约定模糊,容易引发责任归属的纠纷。
物流风险同样会给进出口业务带来困扰。
运输过程中的延误、货物损坏、丢失等情况都可能影响贸易的按时完成。
特别是在跨国运输中,受到天气、航线、港口拥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物流的不确定性增加。
知识产权风险也是近年来逐渐凸显的问题。
如果企业在进出口过程中涉嫌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可能会面临法律诉讼和高额赔偿。
为了有效应对进出口环节的风险,企业和相关部门应当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加强对政策法规的研究和跟踪是首要任务。
企业应建立专门的政策研究团队,及时了解国内外贸易政策的变化,提前做好应对策略。
同时,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商会的活动,通过集体的力量影响政策的制定,为企业争取有利的贸易环境。
国别风险通报出口风险预警信息Ting Bao was revised on January 6, 20021国别风险通报信息第2期(总第2期)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2008年7月2日国外对我国贸易壁垒动态(一)一、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作出有损害裁决2008年6月20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发布通知,认定原产于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的倾销和补贴行为给美国国内产业造成了实质性损害。
根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肯定性损害终裁,美国商务部将对原产于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发布反倾销和反补贴措施令。
据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统计,2007年,美国共有21家环状焊接碳素钢管生产企业,雇员2450人。
美国国内环状焊接碳素钢管的表观消费量达到260万短吨,表观消费额为22亿美元。
其中,美国国内产业年销售环状焊接碳素钢管(不包括出口)140万短吨,销售额为14亿美元。
美国国内进口环状焊接碳素钢管万短吨,进口额达亿美元,其中,来自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的进口量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为%,进口额占美国市场份额的%。
2007年6月28日,美国商务部发布通知,应美国联合钢管和管道公司(Allied Tube & Conduit Corp.)、伊普斯科钢管公司(IPSCO Inc.)、西北管道公司(Northwest Pipe Company)、沙龙管道有限公司(Sharon Tube Co.)、西部钢管和管道公司(Western Tube & Conduit Corp.)、韦特兰德钢管公司(Wheatland Tube Company)和美国钢铁工人联合会的申请,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环状焊接碳素钢管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
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00、.25、.32、.40、.55、.85和.90。
二、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复合编织袋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2008年6月1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通知,对原产于中国的复合编织袋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见下表)。
单独税率申请者:香港宝利威实业公司/宝利威塑料制品厂(Polywell Industrial Co., FirstWay .) Limited/Polywell PlasticProductFactory)、淄博市临淄沃润包装制品有限公司(Zibo Linzi Worun Packaging Product Co.,Ltd.淄博齐凯塑料制品有限公司(ShandongQikai Plastics Product Co., Ltd.)、昌乐宝都塑料有限公司(Changle Baodu Plastics Co.Ltd.)、淄博市临淄同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ZiboLinzi Shuaiqiang Plastics Co., Ltd.)、淄博市临淄齐天利塑编有限公司(Zibo LinziQitianli Plastic Fabric Co., Ltd.)、山东友联塑编股份有限公司(Shandong Youlian Co.,Ltd.)、淄博市临淄瑞通塑编有限公司(ZiboLinzi Luitong Plastic Fabric Co., Ltd.)、温州豪盛塑料有限公司(Wenzhou Hotson PlasticsCo., Ltd.)、江苏豪盛塑料有限公司|(JiangsuHotson Plastics Co., Ltd.)、苍南县嘉乐制袋有限公司(Cangnan Color Make The Bag)、淄博齐高塑胶有限公司(Zibo Qigao Plastic Cement2007年7月19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复合编织袋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
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50和.80。
三、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墨西哥的薄壁矩形钢管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2008年6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布通知,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墨西哥的薄壁矩形钢管作出反倾销和反补贴终裁(见下表)。
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韩国和墨西哥的薄壁矩形钢管作出的反倾销终裁结2007年7月18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薄壁矩形钢管进行反补贴和反倾销立案调查,同时对原产于韩国和墨西哥的薄壁矩形钢管进行反倾销调查。
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00和.60。
四、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长纤面料进行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2008年6月26日,应德国Hüpeden GmbH & Co. KG的申请,欧盟委员会对原产于中国聚酯长纤面料进行反倾销期中复审立案调查。
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和。
此次复审是就征税产品范围进行审查。
申诉方指出,欧盟目前实施的反倾销措施针对染色的(包括染成白色)、聚酯变形或非变形长丝含量至少等于85%的聚酯长纤面料,而本公司进口的产品仅用于生产特殊粘胶带,该产品主要用于在发动机(尤其是汽车发动机)电缆线束中的隔热。
申诉方认为,这种具有特殊科技和化学特性的产品应有别于欧盟对华聚酯长纤面料反倾销措施中的涉案产品,因此要求欧盟委员会对此案的涉案产品范围进行复审。
2004年6月17日,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聚酯长纤面料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5年9月16日,欧盟对此案作出肯定性终裁。
五、美国取消对部分中国企业在对华蜂蜜反倾销行政复审中的审查2008年6月25日,美国商务部发布公告称,应申诉方的申请,决定取消对部分公司的行政复审,这些公司包括安徽鸿汇食品(集团)有限公司(Anhui Honghui Foodstuff (Group) Co., Ltd)、(Chengdu Stone Dynasty Art Stone)、河南(Eurasia Bee's Products Co., Ltd.)、Golden 贸易有限公司(Golden Tadco Int'l)、杭州嘉和健康产业有限公司(Hangzhou Golden Harvest Health Industry Co., Ltd.)、德国汉堡Nahrungsmittel Fabrik R进出口有限公司(Hanseatische Nahrungsmittel Fabrik R Import-Export GMBH)、内蒙古阿尔丁蜂业有限公司(Inner Mongolia Altin Bee-Keeping)、江苏康弘保健品有限公司(Jiangsu Kanghong Natural Healthfoods Co., Ltd.)、江苏轻工进出口集团公司(Jiangsu Light Industry Products Imp & Exp (Group) Corp.)、OEI 国际有限公司(OEI International Inc.)、青岛奥蓝贸易有限公司(Qingdao Aolan Trade Co., Ltd.)、QHD Sanhai蜂蜜有限公司(QHD Sanhai Honey Co., Ltd.)、上海Bloom国际贸易有限公司(Shanghai Bloom International Trading Co. , Ltd.)、上海对外贸易有限公司(Shanghai Foreign Trade Co., Ltd.)、上海慧爱麦芽糖有限公司(Shanghai Hui Ai MalTose Co., Ltd.)、上海Taiside贸易有限公司(Shanghai Taiside Trading Co., Ltd.)、四川都江堰都宝蜂业有限公司(Sichuan-Dujiangyan Dubao Bee Industrial Co., Ltd.)、天津欧莱亚食品有限公司(Tianjin Eulia HoneyCo., Ltd.)、武汉小蜜蜂食品有限公司(Wuhan Bee Healthy Co., Ltd.)、武汉新诺福贸易有限公司(Wuhan Shino-Food Trade Co., Ltd.)和新疆金汇食品有限公司(Xinjiang Jinhui Food Co., Ltd.)。
2000年10月26日,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蜂蜜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1年10月4日,美国对此案作出肯定性终裁;2008年1月28日,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蜂蜜进行反倾销行政复审立案调查。
六、墨西哥终止对原产于中国的电磁炉的反倾销措施2008年6月17日,墨西哥经济部宣布结束对从中国进口电磁炉的反倾销调查,取消对原产于中国的具有以下特点的电磁炉征收的反倾销税:具有可直接烹饪食品的电热板;不需要其他辅助用具来进行烹饪;电热源隐藏在烹饪用电热板下方。
1993年4月15日,墨西哥对原产于中国的机器设备、电子仪器和零件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其中包括电磁炉,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
2007年11月8日,墨西哥对原产于中国的电磁炉进行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
七、巴西对原产于中国的一次性注射器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8年6月23日,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贸易保护局发布通知,应巴西业界的申请,该局决定于2008年6月18日起,对进口自中国的一次性注射器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涉案产品的南共市共同对外关税号为和。
此次立案,巴西方面针对的一次性注射器包括1ml、3ml、5ml、10ml、20ml等容量。
巴西调查机关初步认定,中国涉案产品的销售价格低于正常价值美元/千克,倾销幅度为6398%。
另据我国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对巴西共出口一次性注射器亿支,比上年增长%;出口金额达917万美元,比上年增长%。
八、印度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动力转向系统进行反倾销调查2008年6月13日,应印度Rane TRW转向系统公司(Rane TRW Steering System Ltd., Chennai)和印度ZF转向齿轮公司(ZF Steering Gear(India) Ltd., Pune)的申请,印度商工部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动力转向系统(Power Steering Gear System)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涉案产品海关编码为。
本案的倾销调查期为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损害调查期为2004年4月~2005年3月、2005年4月~2006年3月、2006年4月~2007年3月以及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
在申请书中,申诉方要求印度商工部以印度市场价格计算涉案产品正常价值。
九、巴西对原产于中国的机动小客车用橡胶轮胎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2008年6月5日,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贸易保护局发布通知,根据2008年1月9日巴西国家轮胎工业协会(ANIP)的申诉,该局决定于6月5日起,对进口自中国的机动小客车用橡胶轮胎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涉案产品的南共市共同对外关税号为。
立案号为MDIC/SECEX/200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