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图
- 格式:pdf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14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精品文档四川绵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导言绵阳市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
风景区总面积63k㎡,其中水面面积6k㎡,有大小岛屿40余座。
风景区内林木繁多,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
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对风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依此规划,风景区已开发面积25k㎡,并开始接待游人。
为了对风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商业开发,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编制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旅游为核心,突出旅游观光、水利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居住四个重点,把风景区建设成为湖光山色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协调,经济快速发展,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西部著名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经济区。
为此规划编制工作将整体分为三部分内容: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概念规划;仙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层次阶段。
规划编制组已于2003年11月下旬对仙海风景区进行了第一次考察,同时考察了周边县市的相关资源,现提交本次总体规划的概念性规划,重点将解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位、市场形象、产品开发与功能布局及相应的经营模式等问题。
●编制依据国家建设部有关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与规划标准规范国家旅游局相关规范准则要求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条例与措施规定国家水利局关于水库风景区的相关规定国家环保局的相关规定四川省相关政策规定绵阳市相关政策规定●主要参考资料:《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绵阳年鉴》2003年《四川省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成都统计年鉴》2003年《四川统计年鉴》2003年《绵阳市志》1999年《绵阳市自然地理志》1997年●编制范围绵阳市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63㎞²。
其中包括沉抗水库库区土地及水面约12.8㎞²、沉抗镇辖区47㎞²和绵梓公路以南新桥镇和魏城镇部分村社共11.6㎞²。
绵阳市仙海旅游度假区开发投资测算及投资效益分析绵阳市仙海旅游度假区开发投资测算及投资效益分析仙海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47.45平方公里,其中房地产开发用地6755亩,宾馆酒店用地2538.9亩,商业用地1190.55亩,体育公园用地2985.15亩。
仙海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47.45平方公里,其中房地产开发用地6755亩,宾馆酒店用地2538.9亩,商业用地1190.55亩,体育公园用地2985.15亩。
按10年开发期计算,经初步分析测算,可实现政府土地收益14.73亿元(只计算居住、商业旅游、酒店用地)。
完成全部开发共需投入164.31亿元,其中,房地产投资需投入102.20亿元,宾馆、酒店、体育公园需投入25.15亿元,商业旅游项目18.66亿元,基础设施项目需投资18.3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11.2亿元,企业投资7.1亿元)。
其中,房地产开发可实现利润43.38亿元。
由于已出让居住用地733亩,属于新开发企业利润实际为36.5亿元,房地产开发利润可解决宾馆、酒店、体育公园、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承担部分)建设的投资32.25亿元。
根据项目投资时间安排,近期(2010年至2013年6月)总投资为55.78亿元,需要启动资金10亿元左右。
一、背景分析仙海旅游度假区规划面积47.45平方公里,距离绵阳科技城主城区10余公里,有快速景观通道——仙海大道至大区内,绵梓快速通道自境内穿过。
度假区有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空气质量达Ⅱ级标准;度假区所依托的仙海湖,有近7平方公里的水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标准;这里是都市人运动休闲的理想之地,具有良好的开发潜质。
按仙海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仙海旅游度假区将立足于区域市场,突出生态和运动两大主题,打造生态特色,挖掘旅游潜能,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国内知名的旅游度假目的地。
二、开发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将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仙海旅游度假区生存发展的根本,以及仙海旅游度假区塑造品牌、提升品位的基础。
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发展对策研究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是一处集水利、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是绵阳市的重点景区之一。
该景区地处绵阳市射洪县,毗邻绵阳市市区,交通便捷,风景秀美,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和开发潜力。
但目前该景区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景区管理不善、基础设施落后、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和发展。
一、景区管理问题目前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管理水平较低,景区设施管理不善。
部分游客反映该景区的卫生状况较差,垃圾处理不当,景区内的公共设施缺乏及时维护。
对此,应加强对景区的管理,提高景区的管理水平,做到人性化服务,定期维护、修缮景区设施,管理好景区内的卫生和环境,让游客有一个优美、舒适的旅游环境。
二、基础设施问题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一些基础设施设备老化,也没配备一些应有的设施,如停车场、厕所、休息区等,导致游客旅游体验不佳。
为了提高游客的旅游体验,需要加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
在维护原有设施的同时,应增加大型停车场、文化展馆、商业街等基础设施,并要充分考虑景区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
三、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自然风光独特、历史地位显赫,而近年来对于游客的吸引力却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景区内的旅游资源开发不充分。
为了提高景区的吸引力,需要开发和利用景区内的旅游资源。
把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既有的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资源加以整合和充分开发,设计和推出有特色和魅力的旅游项目和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
四、市场营销问题现在,由于缺乏足够的市场宣传,很多游客并不知道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这个旅游景点。
旅游市场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没有充分的市场宣传,很难在这个市场上立足。
所以,应该整合各种资源,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广告宣传和网络推广,提高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人员素质问题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服务人员普遍教育程度偏低,服务水平也不高。
四川仙海水利风景区发展报告一景区概况四川仙海水利风景区属于水库型水利风景区,其依托的仙海湖又称为沉抗水库。
沉抗水库是一个以防洪、灌溉为主,兼有城市供水、旅游观光、林果开发、水产养殖等功能的综合利用水利工程,也是武都引水工程(川西北地区重要的水源工程,曾被邓小平同志誉为“第二个都江堰”)中的大型囤蓄水库。
目前,仙海水利风景区总面积75平方千米,辖15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2.3万人;仙海湖作为整个景区的核心区,面积为13.8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为7平方千米,库容为1.04亿立方米。
仙海水利风景区位于以“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而闻名的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市近郊,离市区仅12千米,距西南重镇成都市110千米;处于九寨沟、黄龙、剑门蜀道、三国等旅游热线的中心地带,周边世界级、国家级的景区众多。
仙海水利风景区属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长而无严冬,夏季热而无酷暑;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为16.3℃,最冷的1月平均气温为5.2℃,最热的7月平均气温为26℃。
在景区13.8平方千米的核心区中,水、陆面积各占50%左右,陆地主要为浅丘低山。
景区陆地植被丰富,森林覆盖率达90%;湖内46座精致的半岛星罗棋布,穿插其间,水面纵深视野近4千米,湖泊岸线蜿蜒曲折近50千米;整个景区勾勒出一幅“山衬水,水映山”、“山抱水,水漫山”、山水交融的天然画卷。
区内空气质量达到Ⅱ级标准,蕴含大量的负氧离子(约5000个/立方厘米);湖内水质清冽,为Ⅱ级地表水;更有鸬鹚、白鹭、野生鱼群、银杏树等多样性的动植物。
整个仙海水利风景区具有较为显著的生态、旅游和经济资源优势(图1、图2)。
图1 仙海水利风景区景色1图2 仙海水利风景区景色2二发展历程武都引水工程是四川西北地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水源工程,是具有防洪、供水、发电、旅游以及生态环保和国土资源保护等综合利用功能的大型骨干水利工程,曾被邓小平誉为“第二个都江堰”。
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发展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是一处集水利工程观光、休闲度假、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
该风景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水文景观,是绵阳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
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占地面积广阔,水域景观优美,设施完善,是游客进行休闲度假、观光游玩的理想场所。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仙海水利风景区的游客数量逐渐增加,景区的知名度也逐渐提升。
仙海水利风景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设施老化、管理不规范、市场竞争加剧等。
为了更好地发展仙海水利风景区,提升景区的品质和知名度,需要制定有效的发展对策,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绵阳旅游业的整体竞争力。
【背景介绍】就是为了明确当前仙海水利风景区所处的背景和面临的问题,为制定相关发展对策提供依据。
1.2 问题意义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是绵阳市一处重要的旅游景点,其自然风光优美,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游客数量的增加,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游客管理和保护工作亟待加强。
目前,由于游客数量过多,景区内的垃圾处理、保护野生动植物等工作存在一定困难,这给景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无法完全满足游客的需求。
在景区内,缺乏饮食住宿等配套设施,游客的体验感和舒适度有待提高。
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知名度不高,游客流量有限。
这使得景区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无法充分挖掘其潜力。
解决上述问题对于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加强生态保护、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才能让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真正成为一处具有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旅游目的地。
2. 正文2.1 SWOT分析SWOT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战略管理工具,通过对一个项目或者企业的内部优势(Strengths)、内部劣势(Weaknesses)、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以及外部威胁(Threats)进行全面分析,从而制定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1 绵阳仙海风景区的概况1.1仙海风景区的简介绵阳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武都引水工程的骨干工程——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立于2003年7月28日。
仙海风景区位于绵阳城区东北面,距绵阳城区10公里, 距成都110公里,地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剑南蜀道等黄金旅游环线的中心地带,有108国道,绵梓公路及绵阳市二环路从区内通过,交通十分便捷,基础设施配套。
景区总面积6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13.8平方公里,水面近7公里,拥有孤岛、半岛40余座。
景区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区内林木繁多,鱼资源丰富、风光秀丽,还拥有许多如秦始皇、三国等历史故事及古驿道、神仙树等著名景点。
景区主要以水上娱乐和水上运动为特色,兼有度假、休闲、观光、商住、会议等多种功能,是目前国内较大的距城区很近的充分展现湖光山色,融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
1.2仙海风景区的经营现状绵阳仙海风景区采用的是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化运作管理模式。
中共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县级行政管理权和市级经济管理权。
在坚持既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景区体制优势,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目前,仙海风景区已有来自马来西亚展易机构、台湾雷耀企业、四川经大企业集团、国土培训中心、绵阳好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仙海风景区投资兴业。
已建成景观大道、大坝广场、游船码头、展易生态别墅、亲水湾沙滩浴场、雷耀水上度假屋等多处旅游景点;已购置各类游船、快艇、摩托艇60余艘、开发多种水上娱乐、运动、休闲项目。
景区近五年累计接待游客90万人次,年均接待游客16万人次,列全市15个景区中的第八位。
根据2010年对景区游客的统计显示:游客主要来自本市和周边地区;出游方式主要有跟旅游团、单位组织、和亲友三种;旅游目的以观光、商务、探亲三类为主,其中多为一日游,约占75%。
游客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其中企业事业管理人员和有组织旅游人员花费较高,而散客花费相对较低。
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发展对策研究
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是绵阳市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也是绵阳市发展旅游业的重要突破口之一。
为了进一步推动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对策建议: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包括道路、停车场、餐饮住宿等设施的完善,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游客需求,提升游客的满意度。
2. 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加强对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管理,包括景区清洁、环境保护、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加强,提高景区的整体形象和品质。
3. 强化宣传推广:通过各种渠道加大对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宣传推广力度,包括互联网、平面媒体、旅游博览会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往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提升景区的知名度。
4. 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需要进一步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包括观光游览、农业观光、休闲娱乐等,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的停留时间和消费水平。
5. 加强与周边景点的联动: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需要与周边的旅游景点进行联动,通过跨区域旅游线路的设计和推广,吸引更多游客来访,并延长游客在绵阳的停留时间。
6. 培育旅游产业链:通过发展旅游产业链,包括餐饮、住宿、购物等配套服务,提升旅游的综合效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7. 加强人才培养与服务水平提升:加强对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从业人员的培训与教育,提升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对策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强化宣传推广、开发丰富多样的旅游产品、加强与周边景点的联动、培育旅游产业链、加强人才培养与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相信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发展将迎来更好的机遇和挑战。
仙海水利风景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2006-02-15第一章规划背景 (5)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原则及规划指导思想 (6)一、规划依据 (6)二、规划原则 (6)三、规划指导思想 (6)四、对总体规划的评析与调整: (7)第三章现状条件分析 (10)第一节区位条件分析 (10)一、面积与范围 (10)二、区位关系 (10)第二节用地条件评价 (11)一、地形地貌概况 (11)二、地质条件评价 (12)三、坡度坡向分析 (12)四、景观条件分析 (12)五、现状建设情况 (13)第三节开发条件分析 (14)一、开发方向: (14)二、开发优势 (14)三、开发机遇 (15)四、开发制约因素 (15)第四章规划性质、目标 (16)一、规划性质 (16)二、规划目标 (16)第五章规划构思与功能布局 (16)第一节规划构思与理念 (16)第二节:功能分区与布局 (16)一、湖面分区与布局 (16)二、湖面开发导则: (18)三、陆域分区与布局 (18)四、陆域开发导则: (20)第三节:用地细分及具体功能布局 (20)第六章环境设计及开发控制规划 (23)第一节:环境设计及控制 (23)一、人居环境设计: (23)二、空间环境设计: (23)三、活动项目的安排与建议 (24)第二节开发控制 (24)一、开发强度控制: (24)二、高度控制: (25)三、建筑风格控制: (25)四、后退红线控制: (25)第七章风景区人口控制 (27)第八章地块规划及指标控制 (27)第一章规划背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2004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1.02亿人次,比2002年增长了25.46%;2004年旅游业总收入高达6840亿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了22.89%;入境游客2004年达到1.09亿人次,比2002年增长11.4%;这些数字表明我国距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的“中国将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这一令人振奋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全国各地的旅游业者都在振奋之余,倍感旅游业迅速发展大势下的压力。
1 绵阳仙海风景区的概况1.1仙海风景区的简介绵阳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武都引水工程的骨干工程——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立于2003年7月28日。
仙海风景区位于绵阳城区东北面,距绵阳城区10公里, 距成都110公里,地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剑南蜀道等黄金旅游环线的中心地带,有108国道,绵梓公路及绵阳市二环路从区内通过,交通十分便捷,基础设施配套。
景区总面积6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13.8平方公里,水面近7公里,拥有孤岛、半岛40余座。
景区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区内林木繁多,鱼资源丰富、风光秀丽,还拥有许多如秦始皇、三国等历史故事及古驿道、神仙树等著名景点。
景区主要以水上娱乐和水上运动为特色,兼有度假、休闲、观光、商住、会议等多种功能,是目前国内较大的距城区很近的充分展现湖光山色,融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
1.2仙海风景区的经营现状绵阳仙海风景区采用的是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化运作管理模式。
中共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县级行政管理权和市级经济管理权。
在坚持既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景区体制优势,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目前,仙海风景区已有来自马来西亚展易机构、台湾雷耀企业、四川经大企业集团、国土培训中心、绵阳好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仙海风景区投资兴业。
已建成景观大道、大坝广场、游船码头、展易生态别墅、亲水湾沙滩浴场、雷耀水上度假屋等多处旅游景点;已购置各类游船、快艇、摩托艇60余艘、开发多种水上娱乐、运动、休闲项目。
景区近五年累计接待游客90万人次,年均接待游客16万人次,列全市15个景区中的第八位。
根据2010年对景区游客的统计显示:游客主要来自本市和周边地区;出游方式主要有跟旅游团、单位组织、和亲友三种;旅游目的以观光、商务、探亲三类为主,其中多为一日游,约占75%。
游客消费水平普遍偏低,其中企业事业管理人员和有组织旅游人员花费较高,而散客花费相对较低。
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发展对策研究作者:王强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4期【摘要】文章从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的视角出发,从产业发展、空间内布局以及管理对策三个方面对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仙海;水利风景区;发展对策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是的四川省第一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其主要依托仙海湖(沉抗水库)及其周边资源打造而成,总面积75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人。
根据仙海区管委会发布的数据,2018年,仙海区GDP总量为9.18亿元,仅约占全市GDP 总量的0.4%,财政实力薄弱;2018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3795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9784元,略高于绵阳市平均水平,然而,区域发展仍存在产业带动不够,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缓慢等问题。
旅游业带动能力需进一步提升,文旅融合尚需深入挖掘,商贸物流业、“互联网+”产业等发展相对滞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需进一步加大,农民增收渠道受限,可支配收入偏低,农村土地流转尚不规范。
一、产业发展(一)巩固旅游支柱产业促进文旅有机融合。
借助独特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推动文化内涵注入景区建设,提升文化影响力和旅游吸引力;构建文化旅游产业体系,以沉香文化为主题,八仙文化和驿站文化辅助发展,文化艺术品、演艺娱乐、特色展览等文化产业相融发展;打造特色文化旅游产品,深入挖掘整合文化艺术资源,打造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文旅产品。
实施“旅游+”战略。
发展“旅游+文化”,挖掘神仙树、云盖寺、古皇柏大道、古驿道等文化内涵,开发特色文化创意产品;发展“旅游+商贸”,重点开发旅游度假酒店、旅游地产、会议中心等休闲旅游产品;发展“旅游+体育”,定期举办滑水、龙舟、环湖骑行等赛事,并依托亲水湾沙滩浴场,开发沙滩球类运动、水上游乐等休闲运动项目。
(二)提升优势特色农业水平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着力发展特色优质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延展农业功能,发展休闲农业等新型业态,建设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1];加快花卉苗木、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基地建设,培育特色农产品品牌,开拓农产品市场;充分发挥仙海生态鱼品牌效应,发展沉抗水库生态养殖优势,进一步促进水产养殖结构优化。
绵阳市沉抗镇仙海旅游度假片区总体规划文本绵阳市沉抗镇仙海旅游度假片区总体规划规划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范围、性质、目标与对策 (2第三章风景旅游资源评价 (2第四章布局结构与功能分区 (3第五章分区规划 (4第六章土地利用规划 (7第七章道路交通规划 (8第八章旅游发展战略规划 (9第九章客源市场开发 (10第十章人文风景建设与游赏规划 (11第十一章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12第十二章生态景观系统与风貌规划 (12第十三章空间管制与资源保护规划 (15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与经济引导规划 (16第十五章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7第十六章分期建设发展规划 (18第十七章规划实施的措施建议 (21第十八章附则 (2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了严格保护和合理利用仙海旅游度假片区①的风景旅游资源,发展度假旅游,促进仙海可持续发展,特编制仙海旅游度假片区总体规划。
第二条总体要求本规划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四川省、绵阳市的相关政策文件为依据,在之前多版规划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度假区发展的成功经验,并经多轮专家、领导评审论证后编制完成。
本规划一经批准,即为指导仙海旅游度假片区资源保护和旅游开发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是编制下层次详细规划设计的依据。
度假片区规划范围内任何单位和个人的一切建设活动均不得违背本规划的相关规定。
因特殊原因需要对本规划内容进行局部更改时,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向上级主管部门申请修订,经审批同意后方可更改。
第三条规划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方针,将仙海旅游度假片区的发展建设融入绵阳市的总体发展框架之中;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发挥仙海旅游度假片区的旅游功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第四条规划原则(一生态优先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仙海旅游度假片区生存发展之根本,是仙海旅游度假片区建设达到高品质的基石。
保护生态环境,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有利于度假区的可持续发展。
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综合办公室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综合办公室关于印发《仙海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标任务》的通知区级各部门,辖区各有关单位,景区各企业:《仙海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标任务》已经区党工委、管委会审核通过,现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绵阳市仙海水利风景区综合办公室2014年8月4日仙海区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目标任务一、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硬件设施建设任务分解二、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图片及文字资料任务分解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图片及文字资料任务分解,是在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图片及文字资料任务分解的基础上进行,与创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相重部分不再重复分解。
(一)文化旅游体育中心:资料内容:绵阳市近三年年均接待国内游客(人次),由绵阳市旅游局或市统计局盖章证明;在区域的旅游品牌形象及度假氛围:请市旅游局协作,制作绵阳市区域旅游度假的整体情况汇报材料;提供上一年绵阳基础旅客吞吐量数据;请绵阳站提供人均日均发送游客量数据及说明。
编制度假区旅游资源评价报告书;提供度假区及周边15公里范围内度假酒店、宾馆、旅馆、农家乐的总床位统计数据;提供度假区户外运动健身休闲度假设施(高尔夫、自行车运动、水上运动为度假区核心运动健身项目)清单及活动图片;提供度假区室内休闲度假设施清单及活动图片;提供度假区康体疗养类度假产品设施清单及活动说明;提供度假区近三年所举办活动的详细文字记录、照片或视频资料;列表统计度假区内大小会议接待设施,内容包括会议室个数,会议室规模容量、会议室设备配套情况;收集整理度假区7种中国菜系,提供餐厅名称、位置,提供各菜系菜品图片;选择度假区境内1-2家幼儿园,向游客提供全面优质的儿童度假服务,提供幼儿园名单、照片及相关合作协定;提供度假区及15公里区域内两年接待人数及游客停留夜数统计汇总或年度报告,过夜游客省外游客比例,请市旅游局或统计局提供证明或调查;提供度假区2014年旅游接待总数、平均游客停留天数、年入境游客比例材料;收集汇报近三年度假区管理人员培训、外出考察、学习交流的资料和图片,同时建立管理人员学习、交流、考察制度和档案;请市旅游局,出具近三年无旅游安全事故证明;开展旅游度假区调查问卷工作,并出具问卷调查相关数据及说明,原始调查问卷编册。
本页面为作品封面,下载文档后可自由编辑删除!精品文档四川绵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导言绵阳市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水利旅游风景区。
风景区总面积63k㎡,其中水面面积6k㎡,有大小岛屿40余座。
风景区内林木繁多,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美。
1996年,清华大学建筑设计院对风景区进行了总体规划,依此规划,风景区已开发面积25k㎡,并开始接待游人。
为了对风景区进行进一步的商业开发,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风景区,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邀请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重新编制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要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以旅游为核心,突出旅游观光、水利经济、生态农业、生态居住四个重点,把风景区建设成为湖光山色优美、人与自然和谐、生态环境协调,经济快速发展,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度假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中国西部著名的国家级生态旅游经济区。
为此规划编制工作将整体分为三部分内容:即仙海风景区旅游发展概念规划;仙海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重点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等层次阶段。
规划编制组已于2003年11月下旬对仙海风景区进行了第一次考察,同时考察了周边县市的相关资源,现提交本次总体规划的概念性规划,重点将解决仙海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的主题定位、市场形象、产品开发与功能布局及相应的经营模式等问题。
●编制依据国家建设部有关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定与规划标准规范国家旅游局相关规范准则要求国家自然保护区的相关法律条例与措施规定国家水利局关于水库风景区的相关规定国家环保局的相关规定四川省相关政策规定绵阳市相关政策规定●主要参考资料:《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绵阳年鉴》2003年《四川省绵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0-2015)《成都统计年鉴》2003年《四川统计年鉴》2003年《绵阳市志》1999年《绵阳市自然地理志》1997年●编制范围绵阳市仙海水利经济开发区63㎞²。
其中包括沉抗水库库区土地及水面约12.8㎞²、沉抗镇辖区47㎞²和绵梓公路以南新桥镇和魏城镇部分村社共11.6㎞²。
仙海水利风景区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说明书2006-02-15第一章规划背景 (4)第二章规划依据、规划原则及规划指导思想 (5)一、规划依据 (5)二、规划原则 (5)三、规划指导思想 (5)四、对总体规划的评析与调整: (6)第三章现状条件分析 (9)第一节区位条件分析 (9)一、面积与范围 (9)二、区位关系 (9)第二节用地条件评价 (10)一、地形地貌概况 (10)二、地质条件评价 (11)三、坡度坡向分析 (11)四、景观条件分析 (11)五、现状建设情况 (12)第三节开发条件分析 (13)一、开发方向: (13)二、开发优势 (13)三、开发机遇 (14)四、开发制约因素 (14)第四章规划性质、目标 (15)一、规划性质 (15)二、规划目标 (15)第五章规划构思与功能布局 (15)第一节规划构思与理念 (15)第二节:功能分区与布局 (15)一、湖面分区与布局 (15)二、湖面开发导则: (17)三、陆域分区与布局 (17)四、陆域开发导则: (19)第三节:用地细分及具体功能布局 (19)第六章环境设计及开发控制规划 (22)第一节:环境设计及控制 (22)一、人居环境设计: (22)二、空间环境设计: (22)三、活动项目的安排与建议 (23)第二节开发控制 (23)一、开发强度控制: (23)二、高度控制: (24)三、建筑风格控制: (24)四、后退红线控制: (24)第七章风景区人口控制 (26)第八章地块规划及指标控制 (26)第一章规划背景近年来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突飞猛进,2004年国内旅游人数达11.02亿人次,比2002年增长了25.46%;2004年旅游业总收入高达6840亿人民币,比2002年增长了22.89%;入境游客2004年达到1.09亿人次,比2002年增长11.4%;这些数字表明我国距世界旅游组织预测的“中国将于2010年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大国”这一令人振奋的目标越来越近了;全国各地的旅游业者都在振奋之余,倍感旅游业迅速发展大势下的压力。
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发展对策研究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被誉为是“三分天然,七分人工”打造而成的中国最大人工湖泊,是绵阳市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目前,该景区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进一步提升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的发展水平及对策。
一、大力发展旅游业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是一个集风景观光和水上运动为一体的旅游景区,拥有很好的发展条件。
因此,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旅游业的发展:1.丰富旅游产品除了传统的游泳、荡舟、看风景之外,我们可以增加一些新的旅游产品,比如潜水、水上飞行、水上射击等,增强景区的吸引力。
2.完善配套设施我们可以建设更多的饭店、商场、休闲娱乐设施等,使游客在旅游的同时,也可以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和方便。
3.拓展旅游市场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应该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合理利用资源,拓展旅游市场。
例如,推广“两江四湖”游、九寨沟游等线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
二、加强生态保护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是一个自然生态旅游区,保护好生态环境是我们的责任。
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环保宣传通过举办环保宣传活动,提高游客和工作人员的环保意识,引导大家遵守环保规定,保护好生态环境。
2.制定环保规定制定严格的环保规定,限制游客和工作人员的行为,严禁乱扔垃圾、捕鱼、采摘野花等破坏生态的行为。
3.加强管理加大投入,加强管理,设置巡逻、监控等设施,防止非法捕鱼、非法采摘野花等行为的发生。
三、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可以借助这些资源,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开展文化活动可以举办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如龙船节、古镇游等,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与。
2.打造文化街区可以建设一些具有民俗特色的街区,如古老的茶楼、商铺等,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
3.挖掘民俗文化资源绵阳仙海水利风景区是一个具有浓厚民俗文化氛围的地方,可以挖掘和利用这些民俗资源,推出一些具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如民俗文化游、特色食品等。
绵阳仙海风景区的概况.1 绵阳仙海风景区的概况1.1仙海风景区的简介绵阳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武都引水工程的骨干工程——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成立于XXXX年7月28日。
仙海风景区位于绵阳城区东北面,距绵阳城区10公里, 距成都110公里,地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剑南蜀道等黄金旅游环线的中心地带,有108国道,绵梓公路及绵阳市二环路从区内通过,交通十分便捷,基础设施配套。
景区总面积63平方公里,规划面积36.8平方公里,首期开发面积13.8平方公里,水面近7公里,拥有孤岛、半岛40余座。
景区生态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区内林木繁多,鱼资源丰富、风光秀丽,还拥有许多如秦始皇、三国等历史故事及古驿道、神仙树等著名景点。
景区主要以水上娱乐和水上运动为特色,兼有度假、休闲、观光、商住、会议等多种功能,是目前国内较大的距城区很近的充分展现湖光山色,融人文自然景观为一体的旅游休闲胜地。
1.2仙海风景区的经营现状绵阳仙海风景区采用的是政府主导下的企业化运作管理模式。
中共绵阳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风景区党工委、管委会县级行政管理权和市级经济管理权。
在坚持既定的功能定位和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景区体制优势,坚持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
目前,仙海风景区已有来自马来西亚展易机构、台湾雷耀企业、四川经大企业集团、国土培训中心、绵阳好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在仙海风景区投资兴业。
已建成景观大道、大坝广场、游船码头、展易生态别墅、亲水湾沙滩浴场、雷耀水上度假屋等多处旅游景点;已购置各类游船、快艇、摩托艇60余艘、开发多种水上娱乐、运动、休闲项目。
景区近五年累计接待游客90万人次,年均接待游客16万人次,列全市15个景区中的第八位。
根据XXXX年对景区游客的统计显示:游客主要来自本市和周边地区;出游方式主要有跟旅游团、单位组织、和亲友三种;旅游目的以观光、商务、探亲三类为主,其中多为一日游,约占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