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成功信念
- 格式:doc
- 大小:50.05 KB
- 文档页数:23
树立远大理想,确立崇高信念思想道德修养课的学习,对于我们大学生的素质培养和提升、道德水平的加强、理想信念的正确选择等各个方面都有很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
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对我们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有指导意义,更重要的是对我们的人生价值观、世界观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我们学会了如何去正确看待事物、分析事物、处理事物;如何正确树立自己的理想;如何培养和提升自身的素质......其中,正确的树立人生理想信念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一名大学生,我通过这门课的学习不仅领悟了许多理论知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在现实生活中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和信念、如何去在实践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其中,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关于大学生如何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
刚进大学时,我们是刚从高考的阴影中走出,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中,自己从思想上开始松懈,曾经的大学梦实现后开始一下子陷入了迷茫而不自知的状态。
但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以及校园开展的各种讲座、老师学长们的指导,自己开始逐渐从迷茫中走出,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理想开始有了新的思考。
理想和信念是一个人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青年时期,是播种理想、确立信念的黄金时期,是规划未来、设计人生的关键阶段。
确立怎样的理想和信念,直接关系到青年大学生度过什么样的人生,从根本上决定青年大学生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孩提时代,我们都听说过“理想”一词,甚至从小我们都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四有”新人第一有就是“有理想”,可见理想伴随着一个人的成长,尤其是我们青年学生,更是与理想做伴。
曾经读过这样一首诗,感觉这是对理想最佳的诠释: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 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曾在一本励志书上看到这样一段文字:信念是根脊梁,支撑着一个不倒的灵魂,支撑着人生的大厦;信念是盏明灯,照亮着一个期盼的心灵,照亮着人生的殿堂;信念是个路标,指引着一个前进的方向,指引着人生的道路。
具有什么远大理想和什么坚定信念的例子远大理想是指一个人对未来所期许的崇高目标和理想追求,而坚定信念则是指在实现这一远大理想的过程中,始终坚信自己能够克服困难和挫折,并持续努力不懈的信念。
以下是一些具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的例子:1.爱迪生爱迪生,美国著名发明家,他的远大理想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改变世界。
他坚信“天才是1%的灵感加99%的汗水”,因此在他的一生中,他坚持不懈地努力发明各种创新设备和发明,最终获得1093项美国专利。
尽管他在实验中遭遇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但他的坚定信念驱使他继续尝试,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人类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马丁·路德·金马丁·路德·金,美国著名民权活动家,他的远大理想是追求平等和公正的社会。
他坚信非暴力与和平抗议的力量,通过演讲和抗议行动,他积极争取黑人平等的权益,反对种族歧视。
尽管他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暴力和被监禁的磨难,但他的坚定信念使他坚持不懈,并最终促成了美国《民权法案》的颁布,为美国民权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玛丽·居里玛丽·居里,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她的远大理想是研究放射性现象和疾病的治疗,为人类带来福祉。
她坚信通过科学和实验,人类能够掌握自然规律,从而改变人类的生活。
在她的一生中,她面对了许多困难和挑战,包括科学界的偏见和家庭的负担,但她坚定的信念使她坚持不懈,最终获得了两次诺贝尔奖,并成为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该奖项的女性。
她的研究成果为放射治疗带来了重大突破,对癌症患者的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4.尼尔·阿姆斯特朗尼尔·阿姆斯特朗,美国宇航员,在1969年率领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成功登上月球,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踏足月球的人。
他的远大理想是探索宇宙和开拓人类的界限。
他坚信即使面临未知和艰难,人类仍然有能力战胜一切,实现不可能的任务。
虽然在执行任务时,他面临了巨大的风险和压力,但他的坚定信念使他继续前行,最终成功实现了人类的壮举。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章:理解远大理想的意义1.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远大理想的重要性,认识到追求远大理想对于个人和社会的价值。
1.2 教学内容:讲解远大理想的定义,分析远大理想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
1.3 教学方法:讲座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1.4 教学步骤:1.4.1 讲解远大理想的定义。
1.4.2 分析远大理想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1.4.3 分析远大理想对社会进步的作用。
1.4.4 案例分析:远大理想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具体体现。
1.4.5 小组讨论:如何树立和追求自己的远大理想。
第二章:探索崇高信念的力量2.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崇高信念的含义,认识到崇高信念对于个人行为的导向作用。
2.2 教学内容:讲解崇高信念的含义,分析崇高信念对个人行为的推动作用。
2.3 教学方法:讲座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崇高信念的含义。
2.4.2 分析崇高信念对个人行为的导向作用。
2.4.3 案例分析:崇高信念在个人行为中的具体体现。
2.4.4 小组讨论:如何培养和坚定自己的崇高信念。
第三章: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的关系3.1 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到二者相辅相成。
3.2 教学内容:讲解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的关系,分析二者如何相互促进。
3.3 教学方法:讲座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的关系。
3.4.2 分析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如何相互促进。
3.4.3 案例分析: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在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中的具体体现。
3.4.4 小组讨论:如何在追求远大理想的过程中坚定崇高信念。
第四章:培养和坚定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的方法4.1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培养和坚定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的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4.2 教学内容:讲解培养和坚定远大理想与崇高信念的方法,分析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摘要: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2.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3.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1.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我们都知道,理想和信念是人类心灵世界的核心,它准确的反映了我们的内心世界。
有无理想信念,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决定了人生是高尚充实,还是庸俗空虚。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拥有自己的理想与信念,没有理想信念的人则像是行尸走肉一般存在于这个世界中。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是大学生健康成长、成就事业、开创未来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
当然,我们的理想信念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什么就可以的。
崇高的理想信念给予人们的是一个充实高尚的人生,而低俗的理想信念则会让人们变得庸俗,拥有的自然就是一个空虚乏味的人生了。
在我国现在的大环境下,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崇高的理想信念,并且在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奋斗过程中实现我们自己的理想信念。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理想与信念是什么。
理想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人们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产生的对于更高的物质和精神的一种追求。
它是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理想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产物。
它必然地带着特定时代的烙印。
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社会性质和人们所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不同,所处夫人阶级关系与阶级地位不同,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和把握的深度与广度不同,所形成的理想也必然不同。
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
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关于理想,我很喜欢诗人流沙河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名字就是——理想。
诗人在诗中说:“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向黎明。
”我很喜欢这一段,由石到火再到灯,最后到路。
完全的诠释了理想的意义!有理想,就会有价值的实现。
巴尔蒙特,一位虔诚的追梦者,专制统治下的社会,使他饱受反社会的个人主义情绪的非议,但社会的黑暗没有将他埋没,他的理想依旧熠熠生辉:我要歌颂太阳,那是我高贵的理想。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苏格拉底曾说:“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因此,如果说社会是大海,人生是小舟,那么理想信念就是引航的灯塔和推进的风帆。
理想信念能够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人生长河漫漫,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唯有激流勇进,不畏艰难,自强不息,方能中流击水到达人生彼岸。
坚定信念,追求理想,正是我们大学生乘风破浪的力量源泉,把自己同国家的发展和利益联系起来,统筹兼顾,奋力拼搏,确立好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细细地感悟人生的真谛,做一名与时俱进,不愧时代的大学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应该追随先人的这种人生境界,求学之路是没有尽头的,而且是索然寂寥的,但首先我们应当拥有“衣宽渐带终不悔”的信念,不断探索进取,到达人生的海洋彼岸。
在这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风浪险阻,但要执着于理想,执着于所求,这样一切风雨都微不足道了。
当代大学生肩负着祖国和民族的的希望,承载着家庭和亲人的嘱托,满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学们在大学期间,不仅要提高知识水平,增强实践才干,更要坚定,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明确作人的根本。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
人的理想信念,反映的是对社会和人自身发展的期望。
因此,有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就意味着以什么样期望和方式去改造自然社会、塑造和成就自身。
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的回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崇高的理想信念能够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
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如人生目标的确立、生活态度的形成、知识才能的丰富、发展方向的设定、工作岗位的选择,以及如何择友、如何恋爱、如何面对挫折、如何克服困难,等等。
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需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只有这样,才能使将来的人生道路越走越宽,是宝贵的一生富有价值,卓有成效,充满自豪。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理想信念迈向取得成功励志演讲稿诸位教师、学生们:中午好!今天我演说的题型是《树立理想、坚定信念、走向成功》。
即便是如今,我不知道应当如何来表述理想化究竟是什么,因为我无法定义它,但我是那样了解它的,它是雄鹰的天上,它是小蝌蚪的陆上,它是大家期盼和追求完美的物品,我曾听人说过,沒有理想化的人如同一只在水上出航却找不到方向的船,随时随地都很有可能触礁。
假如简直那样,那麼理想化不也是人生道路的指路牌,远洋航行灯吗?正确引导大家驶往归属于自身的水域。
有多少名人,就是自小就引燃了这盏指路明灯,进而点亮她们迈向取得成功的旅途啊,杰出的教育家马克思主义,在他的初中论文里写到:“我选择遵照的关键表针是人们的幸福快乐”,多么的难以置信的远大目标啊,他恰好是为了更好地寻找人类的幸福快乐才踏入艰辛的。
不知道大伙儿是不是你是否还记得,周恩来总理的那句“为中华之兴起而念书”呢?大家就必须有那样的宏图大志,虽然中华民族早已兴起,但他还没有辉煌呀!国君王;爱迪生的发明也是那样,从一个低下的卖报生,变为世界最杰出的科学家;林肯汽车也是这般,超越了一道开阔的差距,从肯塔基山区地带的一幢小房子中摆脱,最终变成英国最有造就的美国总统之一……那样的事例,数不胜数。
当我们在教室中匆匆忙忙的学课程做训练时,我的脑中突然闪出一个难题:我的理想是什么,我难以回应,只有无可奈何地望着天上发愣,也许跟我一样的同学们许多,但此时的我已不会再达到于不知道总体目标而盲目跟风的繁忙了。
我要做一只蜗牛,伴随着轻轻地的风轻轻地的摇,一步一步地往上升,无论那黄鹂鸟的取笑,只为了更好地立在树的最高处寻找不属于我的那一片即便是小小一片天,但它却有我大大的理想化的确应当塑造且高度重视,但即便有梦想那也并不代表什么意思,难道说只需固执读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入学通知书就能飞到你眼前吗?自然不太可能。
在我们挑选了哪条未知量的人生之路时,道上必会出现艰辛,必有荊棘,必会泥泞不堪,大家务必有坚定的信念去摆脱它,有些人觉得我再举名人事例也不起作用,由于她们是名人。
追求远大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是人类社会进步和个人成长的重要动力。
在追求远大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的过程中,人们可以不断拓展自己的视野,增强个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内在的动力和潜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1. 追求远大理想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追求远大理想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众多伟大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和企业家都是在追求远大理想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推动社会进步。
爱因斯坦在追求统一场理论的过程中,开创了相对论的新纪元;马克思在追求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中,提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乔布斯在追求改变世界的梦想中,创立了苹果公司,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些追求远大理想的人们都展现了人类不断进步的力量。
2. 坚定崇高信念是个人成长的内在驱动力坚定崇高信念是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坚定的信念可以让人们坚韧不拔,勇往直前,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马丁·路德·金坚定地信仰非暴力抗议,推动了美国民权运动;李嘉诚坚守诚信和创业精神,创造了香港地产王国。
这些坚定信念的人们都展现了个人品格和力量。
3. 追求远大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相互促进追求远大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是相互促进的。
远大理想可以激发人们的信念,让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坚定信念;而坚定信念可以支撑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断坚持,实现理想。
马丁·路德·金的信念支撑了他在民权运动中的追求,实现了种族平等的理想;乔布斯的远大理想激发了他的信念,坚持创新,实现了改变世界的梦想。
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让追求远大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成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
4. 追求远大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追求远大理想和坚定崇高信念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人们需要在追求个人理想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和素质,实现自我价值;在坚定崇高信念的支撑下,不断应对挑战和困难,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成功信念篇一:第一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化为现实。
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的概念;2、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3最高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4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教学难点:1.理想信念的概念及其与信仰的区别2.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第一节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的词汇,我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接触过它们。
我们在这一章要深入、全面、系统地认识一下理想、信念,并且探求理想、信念的属性和本质。
理想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指人生的奋斗目标。
中国古代理想也叫志,“志当存高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有人说,人的高贵来自灵魂,那么理想是灵魂的旗帜,支撑着高贵的灵魂,引导着高贵的灵魂,激励着高贵的灵魂。
理想也是成功的旗帜,有人说,成功就是目标的高远加实现目标的方法得当。
专家们根据成功的原则设计出的“你会成功吗?”的测试题,第一个内容就是,你是否有人生的目标:你已定了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吗?你已定下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时限?(远期、中期、近期)你已有达到目标的具体计划?(计划你的生命)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人能帮助你达到目标???同学们是否能对上面四个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若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同学们不妨再把位置感、期望值、最高处,带入到问题中去好好想一想。
第一位置感,做人要有位置感,“我能做什么?”;第二期望值,期望值要适度,伸手可及或不可企及不如努力可及;第三最高处,人不必一定要站在最高处,去一览众山小,关键是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想人人都会:痴想、妄想、狂想、幻想、遐想、凝想、设想、畅想??理想也人人都有,但未必都能象我们这一章讲述的那样去想,去树立理想。
大学生应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小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啊!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大学生应该怎样做人的。
你们现在还小,可能觉得大学生好遥远啊!但是你们现在就要开始为将来的大学生生活打下好的基础哦。
大家都知道吗?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一个国家要想变得更加富强,就需要有很多很多优秀的大学生。
他们将来会成为科学家、工程师、医生、教师、企业家等等,为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所以作为大学生,就要从现在开始树立远大的理想,坚持崇高的信念,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那么,大学生应该追求什么样的远大理想呢?我给大家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有的大学生可以立志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努力研究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为人类探索未知的领域做贡献。
你们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科学家们在研究新的科技,我们就无法享受现在的电脑、手机、飞机等便利设施了。
再比如,有的大学生可以立志成为优秀的医生,救死扶伤,造福人类。
每个人生病的时候都需要医生,而且有时候患上一些绝症,就更需要医生去钻研新的治疗办法了。
你们看,医生是多么伟大的职业啊!还有的大学生可以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教师,教书育人,把知识传播给年轻一代。
没有好的老师,就没办法培养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了。
所以做老师这个职业虽然看起来平凡,但却责任重大。
当然,大学生还可以追求成为优秀的企业家、艺术家、体育健儿等等,只要是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有贡献的事业,都是值得去追求的理想。
不过,单单有远大理想是不够的,大学生还需要坚定崇高的信念。
什么是崇高的信念呢?比如说,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赤诚等等,这些都是崇高的信念。
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信念作为精神支柱,大学生们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勇往直前。
即使遇到挫折和失败,也决不会放弃。
你们想啊,如果当年那些科学家、医生、教师们没有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是不是就无法取得今天的成就了?所以大学生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时刻坚守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理想的含义,明确理想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激发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的信念。
3.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关注国家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4. 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使学生明白法治对国家和个人的重要性。
5.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践行法治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理想的含义与作用2. 树立远大理想的方法与途径3. 我国的发展目标与学生的责任4. 法治的概念与特征5. 遵纪守法的重要性与方法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理想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理想的含义、作用,以及如何树立远大理想。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的发展目标,让学生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
4. 知识点讲解:介绍法治的概念、特征,以及遵纪守法的重要性。
5. 讨论与实践: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并提出具体建议。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理想、法治等相关概念和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的发展目标,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责任。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法治精神。
4. 实践法: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践行法治精神。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理想、法治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以及提出的建议的可行性。
3. 课后实践: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法治行为,评价其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4. 学生自评:让学生反思自己在追求理想、践行法治方面的进步。
5. 家长评价:了解家长对学生在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方面的表现评价。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2. 参考资料:关于理想、法治的学术论文、案例等。
3. 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白板等。
4. 网络资源:相关在线课程、视频、新闻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宽敞、明亮,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本书的第一章,阐述了理想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信念同理想一样,是情感,意志的综合体,是人们对事物坚定不移的一种精神状态。
理想与信念是人类心灵世界的核心,而有无科学的理想信念,决定着我们的人生是否充实。
理想信念在我们漫漫人生路中指引着人生的奋斗目标,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
在我们的生活中,理想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那他就会变得鼠目寸光,以至于一生碌碌无为。
但是,理想毕竟还只是一纸空文,想要把它变为现实还要靠坚强的信念。
信念是引领人生的灯塔,没有信念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充实的生活。
因此理想与信念两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雄才大志固然重要,而更重要的还在于行动中有无顽强的信念。
有句古话说得好:成大事者皆有志,成大事者亦具恒。
从个体来讲,若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就要做到坚持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统一,立志高远与始祖于足下,认清现实理想的长期性,艰巨性和曲折性,以及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作为大学生,光有理想与信念是不够的,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的理想信念。
科学的理想信念的确立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树立了科学的理想信念不仅对个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对整个社会也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我们承担的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需要在新的起点上继往开来,在现实的基础上迎接挑战,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理想信念是一个思想认识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记得克雷诺夫曾经说过:“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和尚的桥梁。
”是啊!只有实践才是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因此我们要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那么,如何实践才能通往理想的彼岸呢?只有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理想需要实践,只有实践过的理想才能够实现。
墨子曾说过:志不强者智不达。
再想想周恩来总理青少年时期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崇高的理想。
树立远大理想,坚定成功信念篇一:第一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第一章树立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正确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明确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深刻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自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正确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把理想化为现实。
教学重点:1、理想信念的概念;2、树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3最高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4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教学难点:1.理想信念的概念及其与信仰的区别2.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的关系第一节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每个人都不陌生的词汇,我们或多或少,或深或浅??都接触过它们。
我们在这一章要深入、全面、系统地认识一下理想、信念,并且探求理想、信念的属性和本质。
理想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指人生的奋斗目标。
中国古代理想也叫志,“志当存高远”,“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有人说,人的高贵来自灵魂,那么理想是灵魂的旗帜,支撑着高贵的灵魂,引导着高贵的灵魂,激励着高贵的灵魂。
理想也是成功的旗帜,有人说,成功就是目标的高远加实现目标的方法得当。
专家们根据成功的原则设计出的“你会成功吗?”的测试题,第一个内容就是,你是否有人生的目标:你已定了人生最重要的目标吗?你已定下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时限?(远期、中期、近期)你已有达到目标的具体计划?(计划你的生命)你知道生活中有哪些人能帮助你达到目标???同学们是否能对上面四个问题做出肯定的回答?若是,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同学们不妨再把位置感、期望值、最高处,带入到问题中去好好想一想。
第一位置感,做人要有位置感,“我能做什么?”;第二期望值,期望值要适度,伸手可及或不可企及不如努力可及;第三最高处,人不必一定要站在最高处,去一览众山小,关键是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 一理想信念的含义与特征想人人都会:痴想、妄想、狂想、幻想、遐想、凝想、设想、畅想??理想也人人都有,但未必都能象我们这一章讲述的那样去想,去树立理想。
1、理想的定义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如何理解?理想是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科学正确)理想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现实合理)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指向未来)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
理想在现实中产生,但它不是对现状的简单描绘,而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未来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集中表达,它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理想目标而奋斗。
理想不同于空想。
空想脱离现实,是毫无实现可能的想象、希望,类似天上掉馅饼;理想也不同于幻想:科学幻想,虽然符合客观发展规律,但毕竟离现实太遥远,诸如嫦娥奔月,科学的幻想还是应该提倡的,列宁说:“人应当有幻想。
有人认为只有诗人才需要幻想,这是愚蠢的偏见,甚至在数学也是——没有它就不可能发明微积分。
”实践产生理想,理想指引实践。
理想与实践相互作用、不断循环上升的过程,推动着人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在奋斗中追求,在追求中奋斗。
2、理想的特征:时代性。
理想,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经济政治关系的产物,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理想追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例如,我国建国初的50年代倡导妇女走出家庭,投身社会,寻求男女平等,可到了90年代却有人提出妇女要走回家庭,这是妇女理想追求的进步还是倒退?阶级性。
在阶级社会中,理想不可避免地要打上阶级的烙印。
现实性。
理想在形式上属于主观范畴,但在内容上,却是主观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最终是能够实现的。
但是,理想虽源于现实却又高于现实。
它不是对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要与未来的奋斗目标相联系的现实,是人们的要求和期望的一种集中表达。
实践性。
一定的理想总是同一定的社会实践相联系,并且理想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实现。
理想激励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步步地为实现未来的目标而奋斗。
超前性。
理想是对未来的想象,是以预见的方式超前地反映未来的。
高于现实,超过现实,对现实有引领作用。
3、理想的类型理想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具有特定的结构。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可以把理想划分成许多类型。
从理想性质上,可以把理想划分成:科学理想、崇高理想,非科学理想、庸俗理想;从理想时序上,可以把理想划分成:长远理想、近期理想;从理想主体上,可以把理想划分成:社会理想、个人理想;从理想内容上,可以把理想划分成: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我们重点分析,从理想内容上,把理想划分成的:社会理想、道德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
社会理想:是对未来社会制度、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的向往和追求。
道德理想:是对未来道德关系、规范、理想人格的向往和追求。
职业理想:是对未来职业活动及成就的向往和追求。
生活理想:是对未来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理想内容的四个方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
其中社会理想是最重要、最根本的,他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理想,决定一个人理想境界高低。
二、信念的含义与特征1、什么是信念、信仰信念: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定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对自己认为正确的思想、观点、观念??坚信不疑,并努力身体力行。
譬如对:物极必反、难得糊涂、吃亏是福、径路窄处留一步与人行、失败乃成功之母、团结就是力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如果能够坚信不移并去身体力行,那就是你的信念。
信仰是信念最集中、最高的表现形式。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人生实践和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思想、学说、主义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此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和行动指南。
一般说来,信仰的产生,首先是对信仰对象产生认识,继而在主观上对信仰对象产生肯定性的情感体验,再逐步把信仰对象深化为内心的信念,并通过意志行为体现出来,经过认识、情感、意志等过程的深刻融合,形成了坚硬的合金——信仰。
人生的信念、信仰都不是头脑里固有的,不是与生俱来的,更不是神灵赐与的,它是在人的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是人的世界观的根本体现和反映。
信念、信仰同理想一样,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现象。
信念、信仰是对理想的支持,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
2、信念的特征稳定性。
人的信念一经确立,就会坚定不移地恪守,例如坚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它具有高于一般认识的稳定性。
多样性。
信念人与人不同。
不同的人,由于社会环境、理想观念、利益需要、人生经历和性格特征等方面的差异,会形成不同乃至截然相反的信念;即使是同一个人在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也信念不同。
信念无敌,“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
”3、信念、信仰的类型人们通常把信念分成下面四种类型:政治信念:对国家政党社会等一系列政治问题看法科学信念:对反映自然社会人类思维规律科学体系信服道德信念:对社会道德原则规范的看法生活信念:对生活前途的看法。
按照信仰的性质人生信仰可分为:科学信仰和非科学信仰两种的类型。
科学信仰,是对符合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的信仰,它是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从信仰的内容上看,信仰的是真理;从信仰的方法上看,是辩证的方法;从信仰的作用上看,对社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
是我们所主张的信仰。
非科学信仰,是对虚幻的超自我、超社会力量的迷信和崇拜。
非科学信仰的内容是违背客观规律的,不能接受实践的检验,或被实践检验是错误的;从方法上看,是形而上学的,主观演绎出并固定不变的歪理邪说;从作用上看,是愚弄人民、阻碍社会进步的精神鸦片。
三、理想信念的作用理想是人的奋斗目标,信念是对目标坚定不移的支持和身体力行。
理想信念在人的生命中作用重大。
理想信念是把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合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综合性的概念,但它决不是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而是把二者有机地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个新概念。
这一新概念,是我们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在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过程中,适应现实的需要而逐步形成的。
理想和信念这两个概念含义非常相近,两者有相互交叉之处。
理想离不开信念,信念是理想的基础。
而且在某些时候,理想本身就是信念,信念本身就是理想。
当理想作为信念时,它是指人们确信的一种观点和主张;当信念作为理想时,它是与奋斗目标相联系的一种向往和追求。
理想重在标志人与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指向未来的,为人们的行动指明方向;而信念则重在重在标志人对事物、观念的看法和态度,主要是面对现在的,为人们的行动提供精神支持。
1、理想信念指引人生的奋斗目标人生是一个在实践中奋斗的过程。
要使生命富有意义,就必须在有意义的奋斗目标的指引下,沿着正确的人生道路前进。
理想信念对人生历程起着导向的作用,是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定向器。
人有了理想信念,人生就有了方向。
理想信念越是伟大科学,光辉越强,导航作用越大。
“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王守仁)共同的理想信念,像纽带一样把志同道合者联系在一起,并支持朝着目标共同努力奋斗。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靠着实现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凝集在一起,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直至革命胜利。
有一个比喻说,一个人失去了理想信念,就像一只鸟没有了翅膀,只会在地上葡匐爬行;那么,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理想信念,即是所有的鸟没有了翅膀,便统统只会在地上葡匐爬行,很形象贴切。
2、理想信念提供人生的前进动力理想信念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目标奋斗前进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
一个人有了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就会以惊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成就事业、创造奇迹。
科学而远大的理想、信念、信仰,是一股强大的驱动力。
“革命理想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品,而是一个生命的动力。
”(吴运铎)“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的信仰,因为我信仰的主义,乃是宇宙的真理。
”(方志敏)3、理想信念提高人生的精神境界理想信念作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内容,一方面能使人的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统一起来,使人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健康有序的系统,保持心灵的充实和安宁,避免内心世界的空虚和迷茫;另一方面又引导着人们不断地追求更高的人生目标,提升精神境界,塑造高尚人格。
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人,坚信自己的看法、行为是正确的,精神上有依托感和充实感,脚踏实地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一步步接近自己理想的境地。
四、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1、引导大学生做什么人在大学阶段,“做什么人”是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会时时面对的的人生课题,只有树立起高尚的理想信念,才能够很好地解答这一重要的人生课题。
2、指引大学生走什么路大学时期,同学们都普遍面临着一系列人生课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有一个总的原则和目标,这就要确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大学时期确立的理想信念,对今后的人生之路将产生重大影响,甚至会影响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