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萧红创作中的佛学精神_王丹

  • 格式:pdf
  • 大小:147.12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萧红创作中的佛学精神*

王 丹

(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 400715)

摘 要:萧红是一位具有独特个性的现代女作家,她的创作与传统的佛学精神有很多契合之处。在她的作品中,不时闪现出作者对生命的哲思与彻悟,主要体现在对苦难的生命体验、对生命悲剧的感悟及对生与死的参悟。没有深厚学识背景的萧红在其创作中以单纯化、朴拙化的方式逼近了一个复杂深刻的哲学及宗教领域,使其作品显示出一种宽阔的哲学大气。

关键词:萧红;佛学精神;苦难;生命悲剧;生死参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79(2008)03012004

T alking about the Buddhist Spirits in Xiao H ong s Works

WA N G Dan

(School of L iter ature,So uthw est U niversit y,Chongqing400715,China)

Abstract:Xiao H ong is a unique mo der n w riter and her wo rks have so mething in commo n with Buddhism.T her e are philo so ph ical thoughts in her w or ks.She has ex perienced suffering,realized the t rag edy in life and understo od the meaning o f life and death.W ith little schoo ling,Xiao H ong approached a field of philo so phy and relig ion in her wo rks in a simple way.So,ther e is a philoso phic atmosphere in her w or ks.

Key words:X iao H ong;Buddhism spir it;suffering;life tr agedy;under stand life and death

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有史以来就十分密切。古代小说以佛教文化为题材者不计其数,早期如宋刘义庆之宣验记!、齐王琰之冥祥记!、北齐颜之推之西游记!,演绎的全是佛教故事,红楼梦!中到处飘游着佛光禅影,金瓶梅!、聊斋志异!等也无不宣扬佛教观念,而三言二拍!中的许多篇章则直接取自佛教故事,实际上等于变相的佛教宣传品。20世纪新文学兴起以后,小说的主题与题材朝着多样化与时代性的趋势发展,但以佛教文化作小说的题材或者背景的作品仍不失为小说园地的一个引人瞩目的景观,像许地山、王统照、巴金、陶晶孙、叶灵凤、施蛰存、沈祖、李拓之等均有佳作问世。这种以佛教文化作为小说题材的传统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曾经隔断,直到80年代才有续接,并呈现出了一种兴盛之势。因此,关于佛教文化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成为了文学研究的热点。而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萧红比之别人更逼近佛学。虽然萧红并没有明显的佛教背景和佛教信仰,但是凡人都有一种宗教本能,作家更不例外。这种宗教本能促使作家在创作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显现出一种宗教品质。萧红正是通过自己独特的叙事方式,使人生苦难、生命悲剧、生死参悟得以触目惊心的凸现。由此,我们看到了她作品中潜伏的佛教底蕴,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苦难的生命体验和对生命悲剧的感悟

文学是人类言说苦难的诗学方式。谢有顺甚至认为20世纪中国的文学史几乎就是一部苦难史,而∀一切皆苦#是佛学最基本的命题之一。在萧红作品的苦难叙事中平静而强有力地呈现了人生无边的苦难,这一点与佛教理论达到了高度的契合。方立天指出∀人生是苦的命题,是佛教人生观的理论基

第6卷第3期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 ol.6,N o.3 2008年6月 J ou rnal of S outhw es t Agricu ltural U nivers ity(S ocial S cien ce Edition) Jun.2008

*收稿日期:20080311

作者简介:王 丹(1982∃),女,重庆梁平人,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与中外文化。

石#[1],这是很有道理的。原始佛教所提出的∀三法印#的命题∃∃∃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一切皆苦,其重心就落在∀一切皆苦#上,认为诸行无常和诸法无我是一切皆苦的根源,是人所处的环境和人本身的∀惑#导致了人的苦难。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因为一切都是变幻无常的,人又不能自我主宰,故常为无常患累所逼,常为外界引诱和自身欲望所惑,从而导致诸多苦难,于是广宇悠宙,无不是苦集之场;芸芸众生,无不是苦难之人。在佛教理论看来,正因为苦难成为了人类可以清醒地意识到但永远也无法摆脱的局限与伤痛,所以佛教必须以苦难为中心来建构其理论体系。马克思也说过,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也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佛教通常所讲的二苦、三苦、四苦、五苦、八苦,乃至一百一十种苦等无量诸苦,把人生的苦处渲染到了极致。其实这就是现实苦难的宗教反映,而萧红作品中的无边的苦难则是现实苦难的审美反映,正如谭桂林所说:∀对于现代作家而言,痛苦,无论是时代赐予的,还是个人命运中的一些偶然因素铸成的,最终都被升华转化为艺术力量。这种相当厚实坚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形成当然得益于佛家苦谛的启示。#[2]

萧红在商市街!中所描绘的那段日子,正是她身心状况非常痛苦的时候,她以女性作者特有的敏锐、细腻的心理,重新感受这种生活的细枝末节所带给她的苦痛,以一种十分动人和坦诚的态度,叙述了她对于饥饿、寒冷、贫穷的感受与忍耐,她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所感受到的孤独、愤恨和无聊,以及她可悲的处境在精神上刻下的伤痕和影响。欧罗巴旅馆!、饿!、搬家!、最后的一块木柈!、黑∀列巴#和白盐!、白面孔!等清楚地记录了她曾经面临过怎样的艰辛:

∀第二天,挤满面包的大篮子又等在过道。我始终没有推开门。门外有人在买,即使不开门,我也好像嗅到麦香。对面包,我害怕起来,不是我想吃面包,怕是面包要吞了我%%#[3]

∀把手放在铁炉板上也不能暖了,炉中连一颗火星也灭掉。肚子痛,要上床去躺一躺,哪里是床!冰一样的铁条,怎么敢去接近!

我饿了,冷了,我肚痛,郎华还不回来,又多么不耐烦!连一只表也没有,连时间也不知道。多么无趣,多么寂寞的家呀!我好像落下井的鸭子一般寂寞并且隔绝。肚痛、寒冷和饥饿伴着我%%什么家?简直是夜的广场,没有阳光,没有暖%%#[4]

萧红在书中写到她坐守愁城的惨状,她几乎成了自己斗室中的囚徒:孤独、愤恨以及无聊。饥寒交迫是每日功课,爱情的浪漫不得不让位于生活的困窘。四处求助又总是碰壁,最无奈时只能去朋友家以瓜子一类的点心充饥;冷的时候成天披着破棉絮御寒,穷的时候一根鞋带分成四节,两人来用;租不起五角钱一天的铺盖,买不起五分钱一个的∀列巴圈#,饥饿的时候道德感与羞耻感也难以抵挡偷的欲望。吃饭、穿衣、住房,这一个个具体的生活细节,无不围绕着生存的问题,这一篇篇散文就像日记一样真切地记录了在生活的磨石和齿轮下挣扎的点点滴滴,抒发了青春在贫困中逝去的无限伤感。多少的风风雨雨,多少的悲欢离合,萧红没有悲天怆地,而是平淡、从容的面对人间的沧桑和不幸,坚韧地承受着自己面临的厄运,或浓或淡的传递着人体生命备受压抑的忧患意识。在体悟到人生的悲剧感和迷惘感之后,流露出了对现实生存状态的深深忧郁,并由一些生活情景引导读者去思索生命的奥秘。这种深刻而又独特的体验,既渗透了佛教∀人生苦多乐少,变幻无常#的因素,又以自身的理性、悟性压倒了大悲大怒,从而趋向一种祸福得失任其自然的态度,达观地消释着世间的烦恼。正因如此,使得萧红从一开始就与同时代的作家大异其趣。她不但因此取得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成就,而且在缺乏哲学意识的一代作家中独具哲学的深度。因此,作为一个追求进步的作家,她的作品记载了那个时代的苦难,也记载了作家的同情和愤懑。

手!就描写了一个农家女孩的悲苦命运。这部小说讲述了这个农家女孩在校寄读的动人故事。这故事不但对所谓的高门大户的残酷罪行作了有力的评述,而对那些将罪行加之于这个恭顺的农家弱女子的影响也作了生动的描述。书中女主角王亚明,由于那只引人注目的黑手和她农家的寒微出身,加上土里土气和天真朴实的言行,使她从第一天上学起就被班上同学和老师当作下等人看待。王亚明出身于染匠之家,排行第二,家中好不容易供给她受教育的机会,但最后竟被迫离校。她在校中受到的那种教育并不是她内心所预期的。虽然她是班上最用功的学生,但她发现在求知的路上仍是荆棘重重。就只是因为她那只被染料浸染的黑手和她贫寒的出身,王亚明每天忍受着老师和同学对他的轻视和嘲弄。虽然她每分每秒都用功读书,但她仍遭到被赶

121

第6卷第3期 王 丹:论萧红创作中的佛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