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管理思想史
- 格式:docx
- 大小:13.04 KB
- 文档页数:1
《中西方管理思想史》复习资料1、议会制:长老会由部落的各氏族的长老组成,有广泛的权力。
其成员和军事首领同是出身于氏族贵族,利益一致。
每当需要作重大决定时,军事首领便首先召开长老会议讨论。
民众会由成年男子亦即全体参战战士组成,对重大问题如作战、媾和、迁徙、推举领袖等作出表决,原则上拥有全部落的最高权力。
但是由于贫富日益悬殊,军事首领和氏族长老的权力越来越大,由普通成员组成的民众会也就越来越失去了其原先的作用,重大问题多由贵族事先决定,民众会表决成为形式。
2、对商业作出重大贡献:拉底、色诺芬、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3、古代希腊专门论述经济的地一个著作是什么/及作者/贡献?答:色诺芬写成《家庭管理》(又称《经济论》)一书。
这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专门论述经济问题的第一部著作。
这部著作在管理思想上的主要贡献是:第一。
首先提出了经济管理的研究对象。
第二,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优劣的判别标准问题。
第三,首先认识到了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这一重要思想。
第四,分析了分工的重要性。
4、古罗马的管理思想古罗马没有管理方面的专著但是我们从奴隶主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的论述中可以发现其萌芽状态的管理思想。
概括起来,集中在以下几点1、古代罗马首先意识到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罗马人发展了一种类似工厂的体制2.其次,在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中使其具有了集权、分权再集权的实践经验。
3.罗马人在长期军事生涯中具备了遵守纪律的品格,又具备了以分工和权力层次为基础的管理职能设计能力。
4.奴隶主思想家贾图、瓦罗等对管理人员的选择标准的论述,丰富了古代经济管理思想。
5、文艺复习对管理思想的发展的影响。
1、文艺复兴运动促使人的人格得以解放,还人以本来面。
面目。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运动树立的一面大旗,它解决了人的自身问题。
2.文艺复兴为资产阶级进入工业革命时期准备了条件。
宗教改革改变了生产力发展的坏境问题。
3.文艺复兴运动的一个伟大成果是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论》,它标志着近代科学的诞生。
中外管理思想的历史比较管理思想史,是从学科的视角,以历史年代为序,通过介绍各个时期管理思想产生的背景、典型的管理实践、主要代表人物及其管理思想的基本内容,阐述了从中外早期管理思想到现代管理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分析了实现这一过程的社会生产方式、政治、文化以及思想家们的作用,揭示了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社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管理思想演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
管理思想随着管理实践而发展的,管理理论也相应地丰富为国家行政管理、非营利组织管理和企业管理三大领域的高度提炼和集中概括。
中式的管理思想历史中国的传统文化具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中国管理思想史是其中的精华部分。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里记载着中国无数杰出的思想家主张的国家管理、军事管理、经济管理、文化管理、法律管理。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根据内容可以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儒家的管理思想,另一类是兵家的管理思想。
儒家的管理思想着重于国家及社会的宏观管理,其核心思想是“重在治国,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
管理的中心问题是对人的管理,这些中国古代的统治着和思想家非常清楚,只有“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知人善任”,才能达到治理国家和社会的目的。
以儒学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想人们灌输了知足常乐、随遇而安、抱残守缺、见好就收的价值观念,让人们学会听天由命、中庸的处事行为方式。
这些思想至今还影响着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和行为。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虽然儒家思想有封闭、保守、僵化的一面,但其思想中也有合理的成分,以人为本,知人善用的思想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对中西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三国演义》中德刘备三顾茅庐、汉高祖刘邦任用韩信等将才夺天下的故事等都是中国古代任人唯贤思想的典型反映。
《周礼》是写于2200多年前战国时期的一部论述国家政权职能的专著,是封建国家宏观管理体制的理想化设计。
它的内容包括政治、经济、财政、教育、军事、司法和工程等各个方面,是反映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一部重要文献。
中西方管理思想史作文咱们今儿个就来唠唠中西方管理思想史这档子事儿。
这就像是一场超级有趣的“管理智慧大冒险”,中西方就像两个身怀绝技的大侠,各自带着独特的管理秘籍,在历史的长河里一路耍帅。
先来说说咱中国的管理思想。
这得从老祖宗那时候说起,古代中国那可是文明古国,管理思想就像一颗古老而璀璨的星星,在历史的天空中闪闪发光。
咱先聊聊儒家思想对管理的影响。
儒家讲究“仁、义、礼、智、信”,这在管理上就像是一套超有爱的指导原则。
一个好的管理者要是遵循“仁”,那就得像个暖心的大家长,关心手下的员工或者臣民。
你想啊,员工要是感觉老板把自己当亲人,那不得拼了命干活?“义”呢,就是做事得讲原则,不能瞎搞。
就好比一个公司,制定了规则就得遵守,不能因为谁是谁的亲戚就搞特殊。
“礼”嘛,就是大家都得遵循一定的秩序,上下级之间有明确的礼节,这样整个团队就不会乱成一锅粥。
而“智”就是管理者得有智慧,得知道怎么规划、怎么决策,不能脑子一热就干傻事。
最后的“信”,那可太重要了,说话得算数,答应员工的福利就得给,要是老忽悠人,谁还跟你混啊。
道家思想在管理上又另有一套。
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这可不是说管理者啥都不干,而是说不要过度干涉。
就像种庄稼,你不能老拔苗助长,得让事物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
在企业里也是这样,有时候给员工足够的自由空间,他们反而能发挥出更大的创造力。
比如有些创意型的公司,老板要是管得太死,规定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想,那员工的灵感都被扼杀了,公司还怎么发展呢?再看看法家思想,法家那可是强调法治,严刑峻法。
这在管理上就像是一把严格的尺子。
一个国家要是用法家的思想来管理,就得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谁犯了法就得受罚。
在企业里也一样,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违反规定就得受到相应的惩罚。
这样大家就不敢随便乱来,整个组织就会井井有条。
西方的管理思想呢,也像是一个装满了各种神奇宝贝的百宝袋。
咱先从古典管理理论说起。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就像是一个精密的机械工程师在给企业做调整。
管理思想史要点总结管理思想史要点总结第一章、早期管理思想国外早期的管理思想中国古代名家管理思想中世纪管理思想第一节、西方早期管理思想一、古代埃及人和巴比伦人的管理思想埃及人懂得了分权并且是最早的“管理幅度”的实践者。
《汉漠拉比法典》的编制表明古巴比伦人意识到了——法律方法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二、古希腊人思想氏族部落采取的是“一长两会”制。
(一)苏格拉底认为管理具有普遍性。
(二)色诺芬-《家庭管理》1、首先提出了管理的研究对象2、首先提出了管理水平的判别标准问题。
3、首先认识到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加强人的管理。
(三)柏拉图:《理想国》《理想国》第一等:治国贤哲第二等:卫国的武士第三等:民间艺工,商人、农民等组成柏拉图建立了“亚加德米”-大学的雏形。
人的灵魂理性意志欲望三、古罗马人和希伯来人的管理思想(一)古罗马的管理思想1、首先意识到了现代企业的某些性质。
2、在罗马帝国的建立过程中具有了集权、分权的经验。
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在第一次服役时,古罗马的士兵要在庄严的仪式中宣誓,保证永不背离规范,服从上级指挥的命令,为皇帝和帝国的安全而牺牲自己的生命。
宗教信仰和荣誉感的双重影响使罗马军队遵守规范。
队伍金光闪闪的金鹰徽是他们最愿意为之献身的目标;在危险的时刻抛弃神圣的金鹰徽既是邪恶的又是可鄙的。
某种更有实质内容的敬畏和希望加强了这种力量来源于想象的动机,在指定的服役期满之后享有固定的军饷、不定期的赏赐以及一定的酬报等减轻了军队生活的困苦程度;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当然,另一方面,由于懦怯或不服从命令而企图逃避最严厉的处罚,那也是办不到的。
军团百人队队长有权用拳打作惩罚,司令官则有权处决死刑。
古罗马军队的一句最固定不变的格言是,好的士兵害怕长官的程度应该远远超过害怕敌人的程度。
恩与威——从古罗马军威到现代管理在西方,这种管理方法终于总结为一句格言:“胡萝卜加大棒”。
拿破仑说得更形象:“我有时像狮子,有时象绵羊。
中外早期管理思想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渊源可追溯至尧舜时代,早年古代管理思想以“礼”为核心,也就是说以“礼法义理”为指导思想,以道德思想为基础,以民族文化为支撑,以法治、重义理、重利益为核心,以崇化容、制财谋有度、务效厚利为实践纲领。
古代管理思想是以道德思想为基础,从道德与法律上要求政府官员实施公平、彻底的管理。
古代的管理思想以“德政”为主,以道德的指导思想与道德统治为核心,以尊师重道、营秩序、度政令、依法受法为政治指导思想,以重义理、重利益、重礼仪、重法制作管理的准则;以充实民生、兴国家、重保真实的社会政治秩序为实践目标。
伴随中华文化的发展,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思想也都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管理思想的主要流派,这些思想既强调法治,又强调礼教,要求官员管理有德、忠厚而且有效。
道家认为“仁者能施政,智者能归虑”,主张只有拥有道义价值观和心智健康的管理者才能治理好百姓;儒家“教育治理”是社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主张以礼节教育的方式把忠孝道德体现在官员的受用中,让百姓享受安定的和谐生活;法家强调以法治把握朝臣、百姓之间的权要关系;墨家以“谨慎”、“慎思”作为管理规范,主张使用谨慎和慎思管理制度。
汉代时期,管理思想受到古典文献的影响,更多的强调“针对性”,这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自由;同时,百家争鸣的活动也让各种观点相互交流,加深了对社会和政治的深入思考。
隋唐灭中原的的现实风险,使得人们深思社会的改革,从而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大量国外思想和经验也被引进。
宋元时期,官僚制管理流行开来,官僚仪式繁复,社会政治秩序日趋严谨,思想开始从“道德治理”向“官僚制管理”转变。
明清期间,对管理风俗的研究也较为深入,从制度上要求官员以“谨慎慎思”、“注重文化教育与技能训练”以及“坚持客观、分析、准确的治理”的概念,为以后的中国政府管理奠定了基础。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是以道德原则或认为为核心,以礼法义理、制财谋有度、务效厚利、尊师重道、营秩序、度政令等方面的理念为基础,既强调法治,又强调礼教,以充实民生,提高治理水平为管理实践目标,影响中国传统政治管理活动和当代社会建设活动。
中外管理思想史A卷一、简述题(每题10分)1.简述儒家管理思想的人性观P12先秦儒家管理思想的人性观主要有3种:(1)性无善无恶论(2)性善论(3)性恶论。
1)孔子认为人性无善与不善之分, 人的性情本是相近, 但由于个人所处的习俗不同, 经过后天习染, 人与人之间便渐渐拉开了距离。
2)孟子认为人性本善, 人生来就具有仁义礼智4种善良本性(这4种本性是“不学而能”, “不虚而知”的“良知”、“良能”。
)孟子认为管理者应实行“仁政”, 并演绎出了其“仁政”管理体系。
3)“性恶论”是荀子提出的, 他认为“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也”。
荀子把人性问题分为“性”与“伪”两个层面, 在此, “伪”不是通常所说的虚伪, 而是人为、后天努力之意。
由此, 荀子提出“化性起伪”, 在肯定人之性恶的基础上, 特别注重后天教化的重要性, 认为可以导人为善。
这里突出一个“化”字, 强调管理者应该自觉地担负起礼义教化的责任。
2.十四世纪, 威尼斯造船厂管理实践的主要经验有哪些P193由政府即国家议会直接管理。
政府对工厂的管理体现了当时高超的管理水平:1)政府与工厂的关系是控制与授权经营的关系。
工厂设有厂长, 在厂长与议会之间由政府选派联络员、督察员和巡视员以便加强对工厂的监督和控制。
2)政府给工厂下达明确的生产任务。
3)工厂内部的管理已具有相当的水平。
仓库管理井井有条, 存货控制随机可测, 装配线已具有较大的技术成分。
在管理上出现了标准化的概念。
专门成立了人事管理制度, 对人事、工资、考勤等均有具体的规定。
实行了会计控制, 要求严格进行资金、材料和人力消耗的核算。
每隔一定时期, 议会派员对厂长进行审计, 厂长也对会计随时进行查账。
威尼斯兵工厂也是最早实行成本控制, 建立早期成本会计制度的典范。
3.古埃及金字塔式的管理机构有何特点P180古埃及的奴隶主君主专制的政体, 其最大特点是国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在全国实行独裁统治。
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
浅谈中西管理思想的差异及我国管理思想未来发展取向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管理思想也经历一段长期的发展历程,并随着环境的变化不断革新,由于各国所处社会背景和国情的不同,在管理的思维和理论上也存在某种程度的差异性,尤其是对于我们国家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这种差异性就尤为明显。
本文将通过探讨中西管理思想发展的历程,并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差异性存在的原因,探索我国管理思想未来发展取向。
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管理领域将会更多的臵于国际这样一个大的整体的环境中进行思考,面临的将是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和风险,这就难免使管理遇到的问题更具有复杂性和多元性。
如何根据我国管理发展的实际情况,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和思想,加大与我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融合,促使管理效用最大化以及加快管理整体的优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管理模式,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今后发展中,我们要加强对管理思想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并不断从各个层面加以完善,推进我国管理思想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实现优化,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一.中西管理思想的发展任何管理思想都是在不同的社会发展中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都与其特定的社会背景相联系,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类对社会各方面进行管理研究和探索所形成的经验和理论。
什么是管理思想?管理思想是人类在其管理活动中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而总结出来的有关有效管理的各种观念,主张和知识。
①中西方管理思想也是经历相当长的发展时期,在东西方各自所特有思想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都是人类在管理思想中所形成的思想的结晶,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做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一)西方管理思想发展历程: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起源于18世纪,随着英国产业革命的发展,西方不少国家出现了工厂制度,进入工业革命的进程。
随着机器,电力的发展,工厂的数量和规模得到扩张,如何对工厂进行有效管理这一问题被越来越多管理者所重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管理的思想的萌芽,由于管理者认识上的局限性,这一时期的管理思想大多是来源于一些片段的积累,管理的形式也多是经验性的总结,管理思想不够系统全面,也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外管理思想史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管理思想对各个国家和组织都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
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中,中外各国都有各自的贡献与特色。
本文将从中外管理思想史的角度出发,探讨中外管理思想的演进,以及它们对现代管理的影响和启示。
一、古代管理思想的起源和发展古代管理思想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文明的兴起。
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中。
希腊古代哲学家柏拉图提出了“哲人统治”思想,认为社会应该由智者和哲学家来管理,而不是由民主或独裁来进行。
罗马帝国的管理则注重法制和组织,通过完善的行政机构和法律制度来保持社会秩序。
二、近代管理思想的崛起与发展近代管理思想的崛起始于18世纪工业革命时期。
亚当·斯密提出了劳动分工的概念,强调劳动者专注于某一特定任务的分工,提高劳动效率。
这对组织管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后,泰勒提出了科学管理的理论,通过对工作过程的科学分析和标准化来提高生产效率。
这种管理思想为现代管理奠定了基础。
三、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与演进在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不同的学派和理论。
哈佛商学院的管理思想注重组织行为和领导力的研究,强调组织文化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行为科学学派通过对行为和动机的研究,揭示了员工行为和组织运营之间的关系。
现代管理学派则注重组织变革和创新,强调灵活性和适应性。
四、东方管理思想的传承与创新与西方管理思想相比,东方管理思想注重集体主义和家族观念。
古代中国孔子提出了伦理道德与管理的理念,主张以仁爱为核心的管理方式,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而近代日本的管理模式也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如丰田生产方式和质量管理的推行,注重员工参与和精益求精的理念。
五、中外管理思想的融合与发展在当代管理思想的发展中,中外管理思想开始相互融合和借鉴。
跨国公司的兴起,使得管理理念和实践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全球范围,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如日本的“和式管理”、韩国的“宗族资本主义”等,都是中国管理者可以借鉴和学习的经验。
总结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实践,这些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管理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也对后来的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总结中外早期的管理思想,并分析其对现代管理的影响。
中国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儒家文化。
儒家文化强调以仁爱为核心的管理思想,提倡君子治国,以德化人。
古代的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思想在官场和家庭管理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儒家思想鼓励领导者以榜样的力量来影响和激励员工,提倡以德服人,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达成管理目标。
与中国不同,西方早期的管理思想主要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罗马的文化。
古希腊的管理思想强调个人的自由和民主,提倡公众管理。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最高明的领导者是能够同时实现道德和智慧的人,他们具备自律、勇气和公正的品质。
罗马的管理思想则更加注重实践和治理,罗马法律为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到了工业革命时期,管理思想开始有了更加系统化的表达。
亚当·斯密被认为是现代经济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写作中关于劳动分工和自由市场的理念对于管理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他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自由市场则能够通过竞争促进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在19世纪,管理思想开始向工商管理领域转变。
弗雷德里克·泰勒是科学管理学派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是将管理实践和科学方法相结合。
泰勒强调通过科学方法来分析和改进工作过程,以提高工人的效率。
他的理论侧重于任务分工和激励机制的设计,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
与泰勒相对应的是马克斯·韦伯所提出的理论,他强调组织内权力和权威的重要性。
他将管理者分为传统型、合法型和卡里斯玛型三种类型,强调领导者的责任和权力来源。
他认为,一个管理者如果能够同时具备这三种类型的特质,就能够有效地领导组织。
在20世纪早期,人际关系学派的理论开始兴起。
埃尔顿·梅约和梅尔文·马奎尔提出了梅约-马奎尔理论,强调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对于工作满意度和工作绩效的影响。
管理学资料整理中外早期管理思想:1、中国早期管理思想:(1)春秋时期的孙武《孙子兵法》;(2)战国时期的《周礼》;(3)战国时期的孙膑运用运筹学和对策论的思想,帮助田忌赛马赢了齐王。
2、外国早期管理思想:经典是16世纪的《乌托邦》(莫尔)和《君主论》(马基雅维利)。
但是管理思想的革命性发展是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之后。
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建立,极大的促进了管理思想的发展。
(1)亚当斯密----劳动分工和经济人观点。
(2)小瓦特和博尔顿----科学管理制度。
(3)马萨诸塞车祸,所有权与管理权的分离。
(4)欧文----人事管理(“人事管理之父”第一提出人)(5)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6)亨利汤----收益分享制度。
(7)哈尔西----奖金方案。
学习型组织:是指具有持续不断学习、适应和变革能力的组织。
核心资源:是指有价值的、稀缺的、不能被完全模仿和不能被完全替代的资源,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
(核心资源进一步发展为核心能力)核心能力:是组织内的集体知识和集体学习,尤其是协调不同生产技术和整合多种多样技术流的能力。
(企业成长的基础是核心能力)(20世纪90年代管理理论新发展:学习型组织、核心资源、核心能力)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一般管理(组织管理)理论、韦伯理想行政组织管理理论、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要点:1、工作定额。
(制定一个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就是工作定额原理。
)2、标准化。
3、能力与工作相适应。
4、差别计件工资制。
5、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科学管理理论”着重研究的是(中心问题)----如何提高单个工人的生产率。
代表管理的第一大方向:效率。
泰罗指出:管理就是计划。
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另外,与泰罗同时代的吉尔布雷斯夫妇和甘特等也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
吉尔布雷斯夫妇(弗兰克吉尔布雷斯及其夫人莉莲吉尔布雷斯)-----对于科学管理理论的贡献是动作研究和工作简化。
一、简答题
1.早期的科学管理实践有哪些?
早期科学管理实践有代表性主要有
1)索霍铸铁工厂实践。
英国的博尔顿瓦特父子公司—索霍铸铁工厂是在制造业中最早完整地进行科学管理的工厂之一是。
早在1800年,索霍铸铁工厂就进行了市场调查和预测、有计划地选择厂址、按工作流程的需要进行机器布置研究、制定生产标准、编制生产计划、部件标准化、成本控制应用、成本会计、职工训练、工作研究和刺激以及职工福利计划。
2)新拉那克试验。
罗伯特·欧文在位于苏格兰的新拉那克对他的使整个人类进步的理论进行了试验。
欧文的哲学是"人是环境的产物",他非常重视人的因素在工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他认为,对活的机器——人的福利的关心至少应同对无生命的机器的关心一样多。
他认为工人生产的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受其工作环境及业余环境两个方面的影响,他的劳工政策是家长般地关怀工人。
新拉那克试验的最大成就是高利润。
欧文向英国表明,工业主义不一定要建立在廉价而野蛮地滥用劳动力的基础上。
他通过实行自己的原则而铺平了工厂立法的道路,并证明这条路走得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