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第一单元第1课时 快乐的家园
- 格式:doc
- 大小:569.20 KB
- 文档页数:1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1快乐的家园-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如数字、形状等。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内容1. 认识和掌握数字1-10。
2. 认识和掌握基本的几何图形,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
3. 学习使用简单的数学语言描述物体的数量和形状。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数字1-10的认识和掌握,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掌握。
2. 教学难点:数字和几何图形的抽象理解,数学语言的运用。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数字卡片、几何图形模型、教学PPT。
2. 学具:练习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故事或游戏的方式引入数字和几何图形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使用教具,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和理解数字1-10和基本的几何图形。
3. 深入学习:通过练习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字和几何图形。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操作,如用几何图形拼图,用数字卡片排序等,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总结:通过问答或小测验的方式,总结和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数字1-10和基本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
2. 用彩色笔标注出数字和几何图形的特点和区别,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列出重要的数学语言,让学生模仿和运用。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用数字卡片和几何图形模型,向家长展示所学的知识。
2. 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家里的物品,如“我有3个玩具”,“桌子是长方形的”等。
课后反思1. 教师应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2.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和发表意见,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教师应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学生接触新知识、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运用知识的主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课时练第1单元快乐的家园一、选一选1.下列哪种水果的个数是4?()A.B.C.2.数一数,图中表示()。
A.2B.1C.03.小猫钓鱼,一共有()条小鱼?A.6条B.7条C.5条4.和数量一样的是()。
A.○○○○○B.○○○○○○C.○○○○○○○5.看图,一人一块糖,应该准备()A.7块B.8块C.9块D.10块6.6前一个是(),后一个数是()A.7,5B.5,7C.5,67.哪说的对?()A.我排第一我最多B.我排第二我最多C.我排第三我最多8.A.14B.7C.6二、判一判9.冰淇淋有6个.()10.下图西瓜比辣椒多。
()11.一共有5只小鸭,排在左数第三位。
()12.下边一共有3个小熊猫。
()13.从6数到10,数了4个数。
()14.5个苹果和第五个苹果意思一样。
()三、填空题15.看一看,数一数,填一填有________个花盆,________朵花。
16.有________个,再加________个就是10个。
17.这是________只,一共有________个手指。
18.看图数一数,一共有________种动物,________只________只19.观察这几种植物、、、你认为从右数第________种与其他不同。
20.数一数,下面动物各有几条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如果排第一,排第________,排第________.四、连一连22.先数一数,再把同样多的用线连一连。
五、画一画23.数一数,再画○。
24.接着画下去。
(1)(2)(3)(4)六、画一画,圈一圈25.我能把与数字同样多的部分圈起来。
七、应用题26.地上长出了8个,白兔的篮子里有了3个,地上还有多少个?参考答案一、选一选1.C2.B3.B4.A5.D6.B7.B8.B二、判一判9.错误10.错误11.错误12.错误13.错误14.错误三、填空题15.3;916.8;217.2;1018.2;4;719.二20.2;4;6;821.三;五四、连一连22.五、画一画23.24.(1)(2)(3)(4)六、画一画,圈一圈25.七、应用题26.解:8-3=5(个)答:地上还剩5个。
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第一周可爱的校园1:狼堡大门的密码是什么,你猜出来了吗?狼堡的大门密码是()。
快乐家园1:照样子,圈一圈。
一共有()副手套。
快乐家园2:按要求涂一涂,填一填。
(1)给第2节车厢涂上红色。
(2)给第5节车厢涂上黄色。
(3)给右边3节车厢涂上蓝色。
(4)还剩下()节车厢没有涂色。
快乐家园3:数一数,这一排一共有()个布娃娃,请你从右往左数给第4个涂上你喜欢的颜色,给左边的2个涂上红色。
快乐家园4:(1)一共有()个水果。
(2)在第2个和第8个水果之间有()个水果。
(3)把从右边数第6个水果圈起来。
(4)从左边起,在第7个水果下面画“△”。
快乐家园5:说一说前三名的小朋友各在第几跑道。
玩具1:(1)找规律,涂一涂。
(2)看图找规律,在框内画出“〇”。
玩具2:填一填玩具3:猜一猜我的编号是几,连一连。
玩具4:找规律。
想一想,空格里应该填几?试着做一做。
小猫钓鱼1:圈一圈小猫钓鱼2:填一填。
(1)比1小的数是()。
(2)3和5中间的数是()。
(3)从0起,一个一个的数,第5个数是()。
(4)从2数起,数到第5个数是()。
(5)从7数起,它前面第3个数是(),它后面第3个数是()。
(6)和9相邻的两个数是()和()。
文具1:把下面的数填到合适的 里。
文具2:谁更靠近,在 里画“√”。
文具3:想一想,谁先吃到鱼?在()里面打“√”。
文具4:小鸡从5开始按顺序走到10才能吃到虫子。
请你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几种不同的走法。
文具5:小明按0,1,2,3,4,5,6的顺序才能到达学校,他可以怎样走?请你用不同颜色的笔画出几种不同的走法。
文具6:小猴子从1跳到2,跳3,跳4,跳5,跳6,取走桃子。
想一想,有几种跳法?文具7:看图填一填。
文具6:动脑筋,分一分,填一填。
文具8:动脑筋,分一分,填一填。
文具9:猜数。
(1)这个数的前面是6,后面是8。
这个是()。
(2)这个数比7大,比9小。
这个是()。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
如海学校陈泽学
第一章生活中的数
1、快乐的家园:用□、△等符号表示数。
2、玩具: 1-5的书写笔画和书写姿势。
(1像小棒斜着放,2像小鸭嘎嘎叫,3像耳朵弯又弯,4像红旗迎风飘,5像铁钩多个横。
)
3、小猫钓鱼:认+写0,0的意义:①一个也没有②起点③分界④占位
4、文具:掌握1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正确数出物体的个数,正确读书。
5、快乐的午餐:渗透一一对应思想,理解一样多,谁比谁多或少.
6、动物乐园:认识>、=、<,用>、=、<表示10以内数的大小。
【素材积累】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快乐的家园》教案及反思教学内容: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
教学目标:1.在数数中,初步认识1~10各数的符号表示方法,渗透对应的思想。
2.在具体情境中的活动,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表示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数量,初步体会基数(表示几个)和序数(表示第几个)的含义。
3. 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看图理解数“1”。
教学难点: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幅漂亮的图画,请你们仔细看一看,图中有什么?数一数,各有多少?(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学生认真看图后,交流汇报。
(如图中有1座房子、1条小船、1筐萝卜、2只小鸟、2个人、3朵白云、4朵野花、5只鸭子等。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看图中的小朋友跟小狗、小鸭子相处得多么和谐,以后我们也应该这样和小动物做朋友!这幅图中就有我们今天要一起学习的新知识——10以内数的认识。
(板书课题)二、合作探究1. 说一说“1”可以表示什么。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说说图中“1”可以用来表示什么。
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告诉大家,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学生在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学生可能会说1可以表示1个萝卜、1座房子、1个太阳、1只小狗、1筐萝卜、1群小鸭子等。
(组织汇报交流,对于叙述语言通顺完整、回答全面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对于观察细心的学生也要加以肯定,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为出发点。
)小结: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1可以表示1个萝卜、1座房子、1个太阳、1只小狗等,1可以表示这些单个的个体,当然这些个体可以是很大的,如太阳,也可以是很小的,如1粒芝麻;1还可以表示1个集合或1个群体,如1筐萝卜、1群小朋友等。
你能说说生活中1还可以表示什么吗?(1辆汽车、1条路、1户人家、1个班、1所学校……)师:为了记录1,我们可以写下来,也可以用一个我们觉得方便好画的图形画下来,如画小棒、圆形、三角形……(板书)2. 2~10各数分别表示什么。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一课时快乐的家园A案:课时作业一、照样子数一数,画一画。
二、照样子,圈一圈。
三、看一看,填一填。
一共有()朵花,排第()。
第二课时玩具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圈数。
二、写数。
第三课时小猫钓鱼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写数。
二、按顺序写数。
第四课时文具A案:课时作业一、数一数,写数。
二、照样子,画点子。
三、按顺序填数。
第五课时快乐的午餐A案:课时作业一、画一画。
1.画,和一样多。
2.画,比多。
二、哪一组正合适?画“√”。
1.每人1双。
2.每只兔子一根。
三、比一比,最多的画“V”,最少的画“△”。
1.2.第六课时动物乐园A案:课时作业一、送小鸟回家。
(连线)二、比一比,填一填。
第二单元比较第一课时过生日A案:课时作业一、比一比,大的画“√”,小的画“O"。
二、用下面的篮子装一些同样大小的苹果,哪个装得更多?在下面画“√”。
第二课时下课啦A案:课时作业一、给最高的树涂上红色,最矮的树涂上绿色。
二、给最长的线画上“√”。
三、谁最高?请画“√”。
第三课时跷跷板A案:课时作业一、给轻的涂红色。
二、在最轻的后面画“√”。
第三单元加与减(一)第一课时一共有多少A案:课时作业一、在口里填数。
口+1=2 2+口=3 2+3=口二、看算式接着画,接着填。
三、说一说,填一填。
第二课时还剩下多少A案:课时作业一、填一填。
5一2=口4一1=口二、看图摆一摆,再填得数。
4一1=口4一3=口5一3=口3一1=口三、看算式,先画去O,再填数。
第三课时可爱的小猫A案:课时作业一、直接写得数。
3+0= 5-4= 2-1=3-3= 5-5= 1+0=二、在○里填上“>”“<”或“=”。
3-2○1+1 5-5○1+0 5○4+05-4○0+0 2+2○4+1 3-3○0三、看图写算式。
1盘子里还剩几个苹果?2鱼缸里还剩几条鱼?第四课时练习一看图列式计算。
4+1=□5-1=□3+□=□5-□=□3+1=□5-4=□2+□=□4-□=□第五课时猜数游戏A案:课时作业一、看图填空。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快乐的家园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和理解“上、中、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描述物体位置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理解和掌握“上、中、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关系。
2. 学会用“上、中、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3.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上、中、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关系。
2. 学会用“上、中、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1. 正确理解和运用“上、中、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图片、模型等。
2.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上、中、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关系,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和掌握“上、中、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关系。
4. 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板书设计1. 快乐的家园2. 内容:用图表或文字形式展示“上、中、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关系。
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用“上、中、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自己的房间布局。
2. 让学生用“上、中、下”、“前、后”、“左、右”等词语描述自己的学校或社区。
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上、中、下”、“前、后”、“左、右”等空间方位关系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
3. 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谈谈对学生评教的意义和看法过去我们讲市场经济的时候,大家知道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在计划经济的时候,我们的商品质量是没有保证的,现在市场经济以后,商品质量大大的提高,越来越丰富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顾客是上帝这个观念的确立。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以往一些学生家长认为,教师的地位是不许学生挑战的,学生往往要无条件服从教师,在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问题上授予学生话语权,还鲜有先例,现在谈尊重学生的人格,落到实处就是要给他们发言权,让他们的意见在‘老师行不行’的评判中有一定权重。
”这样,学生评教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一种体现。
一、学生评教,是班级在期末时一个基本的工作环节,是一个非常理想化、民主化、现代化的评价方式,其意义:(一)学生评价,也促进了教师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反映,这样他也促进了教育的公平。
因为教育过程中的公平就是赋予每一个学生平等的发展机会,那么,通过学生评教,老师知道:我现在他们要给我打分的,我哪一个学生都应该重视,这样实际上给更多人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因此它有利于增进教育公平性。
(二)学生评教应该起一种促进作用,以其稚嫩的心灵呼唤、启发教师改进自我。
有利于任课教师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逐步提高工作能力和教学水平。
(三)学生评教是有助于教师自我提高,也可以改善师生关系,另外一个角度,他也可以促进学生更主动的发展。
(四)有了学生评教,教师也会更加关注学生对于他自身教学的反映,这样他要及时的了解,上完课以后,我看看学生对我课的评价怎样,以便于以后的改进,这样实际上这种评教活动,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评价教师历来没有绝对客观的标准,虽然课时能够反映出教师的具体工作量,但是诸如上课之外的备课、家访、批改作业、与学生谈心等,更多的是难以量化的工作。
因此,如何评价教师,谁来评,评什么,成了一个颇为敏感的问题。
那么,以学生问卷的形式评价教师,但学生评教实际管理中,涉及对教师如何评价的问题,这是不可回避的,下面谈谈我的看法:(一)在教育领域,提倡以人为本,既是以学生为本,也是以教师为本。
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快乐的家园教材分析:本课主要讲的是1~10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的编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认识1~5,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数量;第二部分“试一试”用数表示物体的顺序,并扩展到6~10各数的认识。
让学生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所以教科书设计了一个农村常见的生活场景,这个场景中蕴含了丰富的数量信息。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经历数的“抽象”过程,教科书提供了多个具有相同数量的不同的实际背景,鼓励学生数出共同的个数,再用数来表示。
在此基础上,教科书还设计了给出一个数,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相对应的物体数量的实例,以促进学生对数表示物体个数的理解。
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10各数,并能用1~10表示物体的个数。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3.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
教学重点:能数出物体的数量。
教学难点: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教学过程:师:我的家乡风景如画。
树木苍翠,鲜花盛开。
同学们,你们想去我美丽的家乡看看吗?出示情境图:师:观察图片,说一说,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1. 认识数字“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情境图,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1”呢?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然后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告诉大家,看哪个小组的发现最多。
[来%源^#*:中教师表扬细心观察、表达流畅的学生。
师小结:从图中我们找到1个萝卜、1座房子、1个太阳、1只小狗等,1可以表示这些单个的个体,当然这些个体可以是很大的,如太阳,也可以是很小的,如1粒芝麻;1还可以表示1个集合或1个群体,如1筐萝卜、1群小朋友等。
师:让我们用善于发现的小眼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东西可以用“1”来表示?2.认识数字“2、3、4、5”师:请大家仔细看图,图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2、3、4、5”?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师小结:2只小鸟可以用数字2表示、3朵白云可以用数字3 表示、4朵花可以用数字4表示、5只鸭子可以用数字5表示。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课堂作业设计》全套第一单元《生活中的数》第1课时快乐的家园数一数, 有几个就写几。
数一数, 涂一涂。
照样子, 写一写。
1.参考答案:2. 4 2 63.涂色略4. 6 8 7第2课时玩具数一数, 写一写。
找一找, 从1开始按顺序连到5, 帮小蜜蜂采蜜。
1.看数涂色。
1.参考答案:2. 3 5 2 5 43.3.涂色略第3课时小猫钓鱼写一写, 每只蝴蝶有几朵花。
数一数, 填一填, 各有几颗☆?1.看图写数。
1.参考答案:2. 3 0 5 2 43. 4 2 1 04. 4 3 2 1 0第4课时文具1.写一写。
想一想, 填一填。
2.填一填。
1.参考答案:2. 6 4 7 9 103. 2 4 5 7 9 104. 10 9 7 4 3 2 1第5课时快乐的午餐比一比, 最多的画“○”, 最少的画“△”。
数一数, 比一比, 最多的画“☆”, 最少的画“△”。
哪幅图里的水果个数和图前面的珠子数一样多, 就在那幅图下面画“△”。
1.参考答案:2.从上到下: ○△()()○△3.从上到下: ()☆△4.△()()△()△第6课时动物乐园数一数, 填一填。
△△△△□□□□○○○○○○○()比()多()比()少2.在里填上“>”“<”或“=”。
7 8 10 5 6 6 1 93.猜一猜。
1.参考答案:2.△○ 4>2(2<4)□○ 4<5(5>4)3.< > = <4.可能是9、8、7。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比较》课堂作业设计第1课时过生日比较大小, 在大的下面画“√”, 在小的下面画“○”。
(1)(2)(3)比较大小, 最大的画“√”, 最小的画“○”。
哪杯装得最多?最多的画“√”, 最少的画“○”。
1.参考答案:2.(1)○√(2)○√(3)○√3.○()√4.√()○第2课时下课啦比一比, 我能行。
(1)哪根绳长?画“√”。
4.你们能说出用“1”表示什么呢?(小朋友说)你说得真好,奖你一个“笑脸”。
我刚才也说了一句有一的,你们认真听了吗?谁来说一说,你听得真认真,我也要奖你一个“笑脸”。
5.一个“笑脸”和一个“笑脸”合起来就是2个“笑脸”,可以用2来表示。
在小白兔的家园里,还能找到“2”吗?让学生说一说。
“2”还能表示什么呢?6.师:小朋友,你还能在小兔的家园里找到其他的数宝宝吗?学生说,教师板书。
(3、4、5)师:这三个数还能表示什么呢?请小朋友说说。
(三)理解基数和序数出示“说一说”主题图——5只小鸭子。
师:小河里有几只小鸭子?师:戴蝴蝶结的小鸭排在第几?还可以怎么说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
(戴蝴蝶结的小鸭排在第2,还可以说排在第2的是戴蝴蝶结的小鸭。
)师:排在第2的有几只鸭子?师:请小朋友选一只自己最喜欢的鸭子说说它排在第几。
(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句式说一说。
师小结:看来一个数可以表示两种意思,可以表示一共有多少,还可以表示排第几。
(四)巩固练习1. P5页第2题数一数,画一画(圆圈要画的均匀、漂亮)先看清楚题意,数什么?画什么?怎么画?画几个?(上面是物体,下面一行是符号,题目中没有规定用什么符号,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图形但必须和物体的数量同样多。
)教学中应先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自己试做,然后再集中交流,教学时应避免由老师先示范,再让学生模仿。
2.P5页第2题左边这个图已经完成了,说说它是什么意思?独立完成校对:说说你是怎样圈的?(1)先知道左边的数量再从右边数出同样多的圈起来;(2)左边五个小板凳,就在右边圈五个小朋友。
也可以利用一一对应的方法,然后再圈起来。
《快乐的家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认识1~10各数,并能用1~10表示物体的个数。
2.在具体情境中,能用1~10各数表示事物的顺序。
3.能结合具体数,说出生活中相对应的实例。
教学重点:能正确、有序地数数,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理解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图中是一个多么快乐的家园啊,人和小动物们和谐地相处,真美好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快乐家园中的数学问题。
板书:快乐的家园设计意图:从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二、探究新知1. 说一说,认一认。
师:仔细观察图片,图上都画了些什么?生1:图中有1棵大树,3个果子。
生2:小河里有5只鸭子。
生3:有1条小船。
生4:草地上有1个萝卜和1筐萝卜。
……师:你们的小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发现了这么多。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独立读图,发现并找出数学信息的过程。
2.数一数,认一认。
师:在快乐家园中,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1表示?生1:1个太阳。
生2:1个房子。
生3:1条小船。
……师:没错,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2表示?生1:2只小鸟。
生2:2个人。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3表示?生1:3朵云。
生2:3个苹果。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4表示?生:4朵花。
师: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数字5表示?生:5只鸭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从“实际背景不同但具有相同数量”的情境中抽象出数字“1”“2”“3”“4”“5”的过程。
3.找一找,说一说。
师:同学们真是数的又快又准,谁能找一找,说一说,你身边有哪些物体的数量可以用1~5表示?生1:我和我的同桌一共2个人,可以用数字2表示。
生2:我有1个鼻子,可以用数字1表示。
生3:我1只手上有5根手指,可以用数字5表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目的是“给出一个数,鼓励学生寻找生活中相对应的物体数量的实例”,实际上是“数表示物体的数量”的进一步理解和应用,也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