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514.00 KB
- 文档页数:72
2024年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自然之美第1课:《秋天来了》第2课:《金色的草地》第3课:《我家的小院》2. 第二单元:童话故事第4课:《小猪快跑》第5课:《狐狸和乌鸦》第6课:《狮子和老鼠》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词汇和句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创作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汇和句型的掌握,阅读理解的提高。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挂图、卡片。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秋天的特点。
2. 新课导入:讲解第1课《秋天来了》,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型。
3. 例题讲解:以第2课《金色的草地》为例,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词汇和句型。
4. 随堂练习:针对每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应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童话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课文、生字词、句型。
2. 根据课文内容,绘制相关插图,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按要求抄写生字词。
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仿写课文句子。
2. 答案:生字词抄写:略。
课文问题回答:略。
仿写句子: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童话故事,提高阅读兴趣。
开展“我的小院”主题活动,让学生观察和描绘自己家的小院,锻炼写作能力。
组织秋游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秋天的美好,激发创作灵感。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重点关注细节: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安排。
补充说明:1. 教学内容的选择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确保教学内容既符合课程标准,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单元导读 (2)1 大海的歌 (4)2 帽子和鸟窝 (5)3 吹泡泡 (7)4* 沙滩上的童话 (9)第二单元导读 (10)5 山雀 (11)6 蜗牛 (13)7 寓言两则 (15)8* 好伙伴 (17)第三单元导读 (18)9 电脑棋手 (19)10 走马灯的奥秘 (21)11 孩子考科学家 (23)目录12* 空气在哪里 (25)第四单元导读 (26)13 古诗两首 (27)14 庐山的云雾 (29)15 锡林郭勒大草原 (31)16* 赵州桥 (33)第五单元导读 (34)17 七颗钻石 (35)18 平分生命 (37)19 倾斜的伞 (39)20* 一颗小碗豆 (41)第六单元导读 (42)21 群众也在淋雨 (43)22 珍贵的教科书 (45)23 “神童”的秘诀 (47)24* 说话算数 (49)第七单元导读 (50)25 古诗两首 (51)26 父亲、树木和鸟 (53)27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55)28* 南极,一片净土 (57)第八单元导读 (58)29 炎帝创市 (59)30 “年”的来历 (61)31* 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63)32* 哪吒闹海 (64)第一单元导读1 大海的歌课前自学一、.我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我能在课文中圈画出来并正确认读下列字词。
蓝色浓雾波纹潮声玉镜映着仰头翻滚奔腾波流穿梭花神绽开琴师奏出大力士吼渔帆狮子掀起滔天波浪三、我要识记生字词,把易错字词写一写。
四、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有首诗。
我最喜欢这诗中的海,因为。
(2)我的问题有:课堂导学五、合作学习一:大海色的神奇。
①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诗中天在海中,海中有天,、、、、都被海水染蓝了,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②引导学生朗读,品味。
用“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说话,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六、合作学习二:大海风的神奇。
①海上的风是、是、是、是他一来,就……就……就……就……②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想象一下还会怎样?③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1. 单元一:金色的秋天(第13课)第1课:《秋天的雨》第2课:《秋天的颜色》第3课:《秋天的信》2. 单元二:多彩的生活(第46课)第4课:《美丽的树叶》第5课:《金黄的玉米》第6课:《绿色的课本》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1课:《秋天的雨》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b. 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正确朗读。
c. 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体会作者对秋天的喜爱。
第23课、第46课,参照第1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3. 随堂练习:根据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秋天的美2. 板书内容:第1课:《秋天的雨》a. 秋天的特点b. 作者对秋天的喜爱第23课、第46课,参照第1课的板书内容进行设计。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秋天的画。
b. 仿写一篇关于秋天的作文。
2. 答案:a. 学生作品,教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进行改进。
a. 开展“寻找秋天的足迹”活动,让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秋天的变化。
b. 举办“我眼中的秋天”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学过程的实施5. 板书设计的信息传递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与广度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确保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导学案
目标
- 了解本册教材的整体内容和研究目标
- 掌握每课的重点知识和技能
- 能够独立完成每课的导学任务
- 提高语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研究计划
单元一:认识字音
- 研究拼音字母表及发音规则
- 认识部分常用字的发音和写法
- 听、说、读、写并模仿简单词语
单元二:认识字形
- 研究汉字的基本笔画和构造
- 认识常见汉字的字形和部首
- 撰写简单的汉字及造句练
单元三:认识句子
- 研究认读句子的结构和基本语法规则
- 掌握基本的标点符号使用
- 阅读简短的句子,并理解其意思
单元四:认识文章
- 研究文章的组成部分和结构
- 预、阅读和分析简短的文章
- 理解文章主题和主要观点,进行相关讨论
单元五:认识作文
- 研究写作基本技巧和要点
- 进行简单的写作练,如写字、写短信
- 培养表达能力和写作惯
研究建议
- 在每次课前预教材内容,了解研究目标和重点- 做好课堂笔记,记录重要知识点和例句
- 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复和巩固
- 多参与口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 提交作业前进行自检和修改,确保质量
教学评估
本册导学案的研究评估主要侧重于以下方面:
- 课堂作业质量和完成情况
- 提问回答能力和参与度
- 课后练和测试成绩
- 写作作业的表达准确性和文采性
参考资料
- 《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教材》
- 语文研究网站或手机应用
注意: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调整。
2020年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导学案全册精品版目录1.大海的歌(第一课时) (2)1.大海的歌(第二课时) (4)2.帽子和鸟窝(第一课时) (6)2.帽子和鸟窝(第二课时) (8)3.吹泡泡(第一课时) (10)3.吹泡泡(第二课时) (12)4.沙滩上的童话 (14)5.山雀(第一课时) (16)5.山雀(第二课时) (18)6.蜗牛(第一课时) (20)6.蜗牛(第二课时) (22)7.寓言两则(第一课时) (24)7.寓言两则(第二课时) (26)8.好伙伴 (28)9.电脑棋手(第一课时) (30)9.电脑棋手(第二课时) (32)10.走马灯的奥秘(第一课时)…………3 4 10.走马灯的奥秘(第二课时)…………3 6 11.孩子考科学家(第一课时)…………38 11.孩子考科学家(第二课时)…………40 12.空气在哪里 (42)1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4 4 1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4 6 14.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48 14.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50 15.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一课时).........5 2 15.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二课时).........5 4 16.赵州桥 (56)17.七颗钻石(第一课时)………………58 17.七颗钻石(第二课时)………………60 18.平分生命(第一课时)………………6 2 18.平分生命(第二课时)………………6 4 19.倾斜的伞(第一课时)………………6 6 19.倾斜的伞(第二课时)………………68 20.一颗小豌豆 (70)21.群众也在淋雨(第一课时)…………7 2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1321.群众也在淋雨(第二课时)…………7 4 22.珍贵的教科书(第一课时)…………7 6 22.珍贵的教科书(第二课时)…………78 23.“神童”的秘诀(第一课时) (80)23.“神童”的秘诀(第二课时) (82)24.说话算数 (84)2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8 6 25.古诗两首(第二课时)………………88 26.父亲、树林和鸟(第一课时).........90 26.父亲、树林和鸟(第二课时).........9 2 27.一个小山村的故事(第一课时)......9 4 27.一个小山村的故事(第二课时)......9 6 28.南极,一片净土 (98)29.炎帝创市(第一课时)……………100 29.炎帝创市(第二课时)……………10 2 30.“年”的来历(第一课时) (104)30.“年”的来历(第二课时) (106)31.阿凡提的故事(剧本)..................108 32.哪吒闹海 (110)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113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导学案1.大海的歌[课前预习]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多音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目录1.大海的歌(第一课时) (2)1.大海的歌(第二课时) (4)2.帽子和鸟窝(第一课时) (6)2.帽子和鸟窝(第二课时) (8)3.吹泡泡(第一课时) (10)3.吹泡泡(第二课时) (12)4.沙滩上的童话 (14)5.山雀(第一课时) (16)5.山雀(第二课时) (18)6.蜗牛(第一课时) (20)6.蜗牛(第二课时) (22)7.寓言两则(第一课时) (24)7.寓言两则(第二课时) (26)8.好伙伴 (28)9.电脑棋手(第一课时) (30)9.电脑棋手(第二课时) (32)10.走马灯的奥秘(第一课时) (34)10.走马灯的奥秘(第二课时) (36)11.孩子考科学家(第一课时) (38)11.孩子考科学家(第二课时) (40)12.空气在哪里 (42)1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44)1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46)14.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 (48)14.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50)15.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一课时) (52)15.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二课时) (54)16.赵州桥.......................................56 17.七颗钻石(第一课时) (58)17.七颗钻石(第二课时) (60)18.平分生命(第一课时) (62)18.平分生命(第二课时) (64)19.倾斜的伞(第一课时) (66)19.倾斜的伞(第二课时) (68)20.一颗小豌豆 (70)21.群众也在淋雨(第一课时) (72)21.群众也在淋雨(第二课时) (74)22.珍贵的教科书(第一课时) (76)22.珍贵的教科书(第二课时) (78)23.“神童”的秘诀(第一课时) (80)23.“神童”的秘诀(第二课时) (82)24.说话算数 (84)2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86)25.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88)26.父亲、树林和鸟(第一课时) (90)26.父亲、树林和鸟(第二课时) (92)27.一个小山村的故事(第一课时) (94)27.一个小山村的故事(第二课时) (96)28.南极,一片净土 (98)29.炎帝创市(第一课时) (100)29.炎帝创市(第二课时) (102)30.“年”的来历(第一课时) (104)30.“年”的来历(第二课时) (106)31.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108)32.哪吒闹海 (110)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导学案第1页共111页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导学案1.大海的歌[课前预习]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多音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目录1.大海的歌(第一课时) (2)1.大海的歌(第二课时) (4)2.帽子和鸟窝(第一课时) (6)2.帽子和鸟窝(第二课时) (8)3.吹泡泡(第一课时) (10)3.吹泡泡(第二课时) (12)4.沙滩上的童话 (14)5.山雀(第一课时) (16)5.山雀(第二课时) (18)6.蜗牛(第一课时) (20)6.蜗牛(第二课时) (22)7.寓言两则(第一课时) (24)7.寓言两则(第二课时) (26)8.好伙伴 (28)9.电脑棋手(第一课时) (30)9.电脑棋手(第二课时) (32)10.走马灯的奥秘(第一课时) (34)10.走马灯的奥秘(第二课时) (36)11.孩子考科学家(第一课时) (38)11.孩子考科学家(第二课时) (40)12.空气在哪里 (42)13.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44)13.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46)14.庐山的云雾(第一课时) (48)14.庐山的云雾(第二课时) (50)15.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一课时).........52 15.锡林郭勒大草原(第二课时) (54)16.赵州桥 (56)17.七颗钻石(第一课时) (58)17.七颗钻石(第二课时) (60)18.平分生命(第一课时) (62)18.平分生命(第二课时) (64)19.倾斜的伞(第一课时) (66)19.倾斜的伞(第二课时) (68)20.一颗小豌豆 (70)21.群众也在淋雨(第一课时) (72)21.群众也在淋雨(第二课时) (74)22.珍贵的教科书(第一课时) (76)22.珍贵的教科书(第二课时) (78)23.“神童”的秘诀(第一课时) (80)23.“神童”的秘诀(第二课时) (82)24.说话算数 (84)25.古诗两首(第一课时) (86)25.古诗两首(第二课时) (88)26.父亲、树林和鸟(第一课时) (90)26.父亲、树林和鸟(第二课时) (92)27.一个小山村的故事(第一课时) (94)27.一个小山村的故事(第二课时) (96)28.南极,一片净土 (98)29.炎帝创市(第一课时) (100)29.炎帝创市(第二课时) (102)30.“年”的来历(第一课时) (104)精品文档30.“年”的来历(第二课时) (106)32.哪吒闹海 (110)31.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108)精品文档三年级语文第一学期导学案1.大海的歌[课前预习]1、默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多音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2024年语文S版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第一课:《小池》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和读音。
3.理解课文描绘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修辞手法。
2.对自然景物的描绘。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小池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内容。
5.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6.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
二、第二课:《秋天的雨》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和读音。
3.感受秋天的美好,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拟声词。
2.对秋天景物的描绘。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课文理解教师提问,引导学生回答,理解课文内容。
5.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拟声词,如“沙沙”、“哗哗”等。
6.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
三、第三课:《美丽的蝴蝶》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掌握生字的写法和读音。
3.感受蝴蝶的美丽,培养对生命的敬畏。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1.课文中的拟人手法。
2.对蝴蝶的描绘。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出示课件,展示蝴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
2.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生字词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让学生跟读,并解释词语的意思。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S版一、教学内容1. 《秋天的雨》: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2. 《古诗两首》:学习《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
3. 《北大荒的秋天》:了解北大荒的美丽景色和丰收的喜悦。
4. 《画家乡》:以绘画形式表现家乡的美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本册教材的基本内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作文的构思与表达。
2.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的提高,写作技巧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
以《秋天的雨》为例,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象。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教材内容,包括字词、句子、段落。
以《古诗两首》为例,讲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分析诗句的意境。
3. 例题讲解: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
以《北大荒的秋天》为例,讲解写作技巧,如如何运用修辞手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设计相应的练习题,如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改写句子等。
六、板书设计1. 三年级语文上册S版教案2. 内容:按照教材章节,列出重点词语、句子和段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秋天的雨》描绘一幅秋天的画。
(2)结合《北大荒的秋天》,写一篇关于家乡的作文。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开展“秋天在哪里”的主题活动,让学生寻找身边的秋天。
(2)举办作文比赛,鼓励学生创作关于家乡的作品。
本教案旨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兴趣,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同时,注重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使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得到锻炼和提高。
语文 S 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导教案32 哪吒闹海课 题 哪吒闹海 主备人 者课型新讲课导使用时间1、指导学生读准平舌音、翘舌音、前鼻音和后鼻音;指导学生利用熟习的零件记忆字形;课标要求2、有感情地读课文;3、学习课文领会哪吒的正义可爱、敢作敢当。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知识目标2. 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练习默读。
1. 自读为主、理解文中内容。
导学目标能力目标2. 抓住哪吒的言行,领会哪吒的质量。
导 学重 难 点1. 领会哪吒的和善、正直、敢作敢当的美好质量。
感情目标2. 激发学生阅读神话传说的兴趣。
要点: 能按事情发展的次序谈谈哪吒是如何闹海的。
难点: 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险恶的精神。
导 法 阅读指导、讲话学 法 学生阅读、议论、概括文本导学准备生字卡、课前预习、练习单教学设计根源 自撰第 1 课时: 导学过程导学环节教师活动1、同学们听闻过哪吒吗?你 是怎么知道的?2(出示图片)图上谁是哪吒? 导入图上两人神情有什么不一样? 你们想一想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说出哪吒和夜叉 开战的过程?3、板书课题,读准音学生活动1、生自由讲话2、自由谈谈读课题后有什么疑问?设计企图上课开始,利用画面唤起学生的旧知, 创建了阅读的情境,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对学生进行 语言文字的训练。
自主学习提出疑问1、自学生字词2、检查自学成效3、范读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从“信心治一治” 中你读懂了什么?2、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1、(1)给每个自然段整体感知课文的结写上序号,画出不认构和内容,尊敬学生识、不理解的词语。
的个体感觉,发挥学(2)会读会写田字格生的自主性,给学生里的生字,会读田字格自读自学的空间。
上边的生字。
(3)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名认读、理解词语。
3、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
1、指名读并谈谈哪吒闹海的原由?2、齐读第 1 自然段。
合作研究点拨解疑哪吒是怎么为老百姓出气,他是怎么大闹龙宫的呢?有哪位同学看过动画片,来说一说?(1)我们来看看课文是怎么描绘哪吒闹海的?(2)指导看图:图上人分别是什么样的?能用几句话描绘一下吗?(3)小哪吒的灵巧表此刻哪里?(4)过渡:龙王怎么样了?A、嗷嗷直叫是什么意思?哪些词语说了然三太子来势凶狠,那么哪吒是怎么应付的呢?请看3、4、5 三句话。
三年级语文上册全册精品教案S版一、教学内容1. 《秋天的雨》:学会描述秋天的景象,体会秋天的美好。
2. 《古诗两首》:理解诗意,背诵和默写古诗。
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学习寓言故事,明白道理。
4. 《蓝色的树叶》:培养审美情趣,学会观察和描绘事物。
5. 《爬天都峰》:学习游记,体验大自然的神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会观察和描绘事物。
3.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明白道理,激发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古诗的理解和背诵,游记的体验和感受。
2.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阅读理解,观察描绘事物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学习《秋天的雨》,引导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象,体会秋天的美好。
(2)学习《古诗两首》,讲解诗意,指导学生背诵和默写。
(3)学习《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让学生讲述故事情节,明白道理。
(4)学习《蓝色的树叶》,引导学生观察和描绘树叶的颜色和形状。
(5)学习《爬天都峰》,让学生体验游记的写作方法,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课文,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课文,设计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秋天的雨》:描绘秋天景象,突出美好。
2. 《古诗两首》:诗意、背诵、默写。
3. 《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故事情节、道理。
4. 《蓝色的树叶》:观察、描绘、审美。
5. 《爬天都峰》:游记、体验、大自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运用本节课所学生字词,写一段描绘秋天的作文。
(2)默写《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3)结合《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编写一个寓言故事。
(4)观察身边的树叶,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树叶。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秋天的雨》、《多彩的四季》;2. 第二单元:《聪明的小毛驴》、《狮子和鹿》;3. 第三单元:《孔子拜师》、《王戎不取道旁李》;4. 第四单元:《古诗两首》(《山行》、《夜书所见》)、《奇怪的大石头》。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册书中的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使其能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故事等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2. 新课内容学习:(1)学习生字词,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找出文章中的生字词,并掌握其读音和书写;(2)阅读课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3)例题讲解,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4)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所学;六、板书设计1. 语文S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内容:各单元课题、生字词、重点句型、课文主旨。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并组词;a. 《秋天的雨》中,作者描绘了哪些景象?b. 《聪明的小毛驴》中,小毛驴是如何解决问题的?c. 《孔子拜师》中,孔子为什么拜师?(3)结合所学课文,写一篇关于季节、动物或人物的作文。
2. 答案:见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部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让学生收集关于季节、动物或人物的素材,进行创作;(2)推荐阅读:与本册书相关的其他优秀作品,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以及对生字词的掌握;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第一单元导读 (2)1 大海的歌 (4)2 帽子和鸟窝 (5)3 吹泡泡 (7)4* 沙滩上的童话 (9)第二单元导读 (10)5 山雀 (11)6 蜗牛 (13)7 寓言两则 (15)8* 好伙伴 (17)第三单元导读 (18)9 电脑棋手 (19)10 走马灯的奥秘 (21)11 孩子考科学家 (23)目录12* 空气在哪里 (25)第四单元导读 (26)13 古诗两首 (27)14 庐山的云雾 (29)15 锡林郭勒大草原 (31)16* 赵州桥 (33)第五单元导读 (34)17 七颗钻石 (35)18 平分生命 (37)19 倾斜的伞 (39)20* 一颗小碗豆 (41)第六单元导读 (42)21 群众也在淋雨 (43)22 珍贵的教科书 (45)23 “神童”的秘诀 (47)24* 说话算数 (49)第七单元导读 (50)25 古诗两首 (51)26 父亲、树木和鸟 (53)27 一个小山村的故事 (55)28* 南极,一片净土 (57)第八单元导读 (58)29 炎帝创市 (59)30 “年”的来历 (61)31* 阿凡提的故事(剧本) (63)32* 哪吒闹海 (64)第一单元导读1 大海的歌课前自学一、.我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我能在课文中圈画出来并正确认读下列字词。
蓝色浓雾波纹潮声玉镜映着仰头翻滚奔腾波流穿梭花神绽开琴师奏出大力士吼渔帆狮子掀起滔天波浪三、我要识记生字词,把易错字词写一写。
四、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中有首诗。
我最喜欢这诗中的海,因为。
(2)我的问题有:课堂导学五、合作学习一:大海色的神奇。
①天水相连,蔚蓝一片的情景。
诗中天在海中,海中有天,、、、、都被海水染蓝了,置身海中,看到的,听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蓝,那么神奇。
②引导学生朗读,品味。
用“玉镜、翻滚奔腾、来往穿梭”等词语说话,想象其描绘的情景,从而读出感情。
六、合作学习二:大海风的神奇。
①海上的风是、是、是、是他一来,就……就……就……就……②思考:为什么用省略号?想象一下还会怎样?③仿照这首诗的语句说一说你想象到的情景。
七、合作学习三:感悟大海静的神奇。
夜晚的如同妈妈,不闹了,不笑了,她还抱着,背着,成了鼾声。
课后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
bōwén yìng zhe yǎng tóu ()()()fān gǔn bēn téng yúfān ()()()qín shīshuìjiào()()二、我能区分下列形近字。
映()仰()翻()殃()印()番()奏()帆()睡()泰()凡()锤()三、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
的大海的天空的波浪的潮声的鱼群的鼾声四、将下列排比句补充完整。
1.下雨了,满街都是小花伞,就像,就像,就像。
2.草地上的朵朵小花,就像_________,就像,就像。
五、精品阅读屋。
致大海大海的日出引出多少英雄由衷的赞叹大海的夕阳招惹多少诗人温柔的怀想多少支在峭壁上唱出的歌曲还由海风日夜地呢喃……1.这首小诗描写的是什么景物?2.小诗中提到了大海上的哪些景物?3.你认为海上的风是什么?请仿照《海上的风》,自己写一段。
2 帽子和鸟窝课前自学一、我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我能在课文中圈画出来并正确认读下列字词。
帽子耍闹一窝蜂脑袋惊叫慌张绸带缠住无可奈何竹竿七嘴八舌议论三、我要识记生字词,把易错字词写一写。
学习“帽”:仔细观察“帽”的字形,强调“帽”的右上是“曰”不是“日”;右下是“目”,也不是“日”。
学习“窝”:引导学生思考:“窝”是什么偏旁(是穴宝盖,不是宝盖头。
)四、再读课文思考。
1.课文讲的是谁,干了什么事?2.为什么题目叫做“帽子和鸟窝了吗”?3.我能理清文章的结构。
从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讲翔翔把帽子丢在了草地上。
从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讲孩子们返回山坡找帽子,可帽子却被松鼠带到了树上,孩子们只好下山去了。
从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为第三部分,主要讲第二天孩子们准备找回帽子,结果发现帽子吊在树枝上。
从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为第四部分,主要讲孩子们决定不要帽子了,而让鸟儿在里面做窝。
4..我的问题有:课堂导学五、合作学习一:朗读与品味。
1.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翔翔非常想要自己的帽子?把这些语句画出来。
2.分组讨论交流。
3.小组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补充,教师点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
六、合作学习二:理解翔翔和小朋友对小鸟的爱心。
1.出示文字:我不要帽子了!让鸟儿在里面做窝吧!听翔翔的,我们听听翔翔的!2.合作朗读,感受心情。
3.总结:虽然翔翔和小朋友极想要自己的帽子,但是面对小鸟,他们放弃了。
由此看出他们更爱什么?4.你们喜欢翔翔和小朋友吗?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做?5.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说说如果拿回帽子,会出现怎样的情况?课后检测一、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朝zhāo ()cháo()挑tiāo ( ) tiǎo ()二、我能区分下列形近字。
冒()坡()耍()帽()波()要()慌()药()奈()慌()约()夸()三、选择括号来正确的词语画横线。
1.你就不能(痛痛快快拖拖拉拉)地把事情做完吗?2.人人都羡慕她那(修长细长)的眉毛。
四、精品阅读屋。
说起利用鸽子传递书信,最早可追溯(sù)到2700多年前的古希腊。
那时每次举行奥林匹克运动会优胜者的名字都被绑在鸽子的腿上,由鸽子先将捷报捎回家乡。
两千多年来,鸽子以它识途善飞的本领,忠实地为人类传递信息。
即使是在通讯技术高度现代化的今天,在一些偏僻的地区,人们仍然利用鸽子传递消息和信函。
那么,鸽子究竟靠什么飞渡海洋穿山越岭而不迷失方向呢?科学家们认为,这与鸽子的眼内有一块突出的磁骨有关,它能帮助鸽子测出地球磁场的微妙变化,并利用地球磁场导航,才使鸽子远飞千里而不迷途。
1.请为本段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1)《鸽子》(2)《美丽的和平鸽》(3)《忠实的鸽子》(4)《忠实的信使》2.鸽子的本领是()A传递捷报B飞渡海洋C识途善飞3.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
忠实——微妙——偏僻——仍然——4.简要地写出你认识的一种动物的本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吹泡泡课前自学一、.我能把课文读通顺。
二、我能在课文中圈画出来并正确认读下列字词。
游戏肥皂廊子潮湿容易破裂和弄溶化漂游慢悠悠清澈透明玲珑四散纷飞脆弱颤悠悠光影零乱悬着屏住揉圆润渡过夕阳轻悠悠飞越三、我能理清文章的结构。
从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为第一部分,主要讲作者小时候最爱玩吹泡泡的游戏。
从第自然段到第自然段为第二部分,主要讲作者回忆小时候是怎样玩吹泡泡游戏以及从中感受到的乐趣。
四、知识链接。
冰心(1900-1999),女,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人,1900年10月5日出生于福州现代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代表作《寄小读者》,诗集《繁星》,《春水》等。
冰心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就是:温柔亲切的感情,微带忧郁的色彩,含而不露的手法,清新秀丽的语言。
五、再读课文思考。
1.作者是怎样回忆自己小时候玩吹泡泡游戏的?2.作者在玩儿中感受到了哪些乐趣?3.你玩过的游戏有哪些?这些游戏有趣的地方在哪里?课堂导学六、合作学习:朗读与品味。
1.冰心奶奶是怎样做泡泡水的呢?抓住重点词语说。
理解“和弄”一词。
2.管你这样做了,可不一定就能吹出许许多多美妙的肥皂泡。
冰心奶奶可细心了,做肥皂泡的奥妙,她在文中已偷偷地告诉了大家。
读读2、3自然段,同学们一定能够把他找出来。
理解“黏稠”一词。
3.读3自然段,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说说怎么吹泡泡的。
4.泡泡水我们会做了,泡泡我们也会吹了,小管子的那一头会吹出些什么样的泡泡呢?读4、5自然段,标出写泡泡样子的词语。
课后检测一、给下列多音字注音组词。
扇shān () shàn ()散sǎn () sàn ()屏 bǐng ()píng()二、我能区分下列形近字。
碗()扇()熬()婉()扁()傲()骄()散()浮()娇()撒()俘()三、分别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清澈——()()脆弱——()()快乐——()()骄傲——()()四、精品阅读屋。
大扫除大扫除劳动可真热火。
同学们有的擦窗子,有的拖地板,有的擦黑板,有的抹桌椅……忙得不亦乐乎。
高个子同学在擦窗户,他们不用垫桌子,站在椅子上就够得着窗户。
他们擦得很认真,一丝不苟,每一块玻璃都擦得晶莹透亮,窗柜上也一尘不染。
“大力士”们在拖地板,长长的拖把在他们手里显得多轻巧,一来一回,不一会儿,教室的每个角落都被他们拖得干干净净。
有两个女生提着水桶,穿梭似的为他们换水,可紧张啦。
矮个子同学在抹桌椅。
王老师也站在桌子上,仰着头,擦着日光灯;她擦灯管一时擦不干净,还把它卸下来擦呢……1.这段话围绕着“”两个字,写了的一个场面。
2.这段话写得很有条理,它抓住、、、矮个子同学,还有这几个人物来写,用词准确,有详有略。
3.请用横线画出本段文字的中心句。
4.写出描写王老师参加大扫除的表示动作的词。
5.用上“有的……有的……有的……”描写一下学校大课间同学们活动的场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沙滩上的童话课前自学一、自主学习本课的生字,扫清阅读障碍(注意“城堡”的读音)。
二、读课文,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魔窟”“编织”等字词的意思。
三、知识链接。
金波,1935年7月生于北京。
出版过诗集《回声》、《绿色的太阳》、《我的雪人》等十余部;童话集《小树叶童话》、《金海螺小屋》、《眼睛树》等多部;此外还出版有散文集《等待好朋友》、《感谢往事》,评论集《追寻小精灵》等。
选集《金波儿童诗选》、《金波诗词歌曲集》等多篇作品被收入中小学语文和音乐课本。
作品曾多次获得国家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冰心图书奖等。
1992年获国际安徒生奖提名。
课堂导学四、小组合作学习:朗读与品味。
1.听录音朗读,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我们在沙滩上筑城堡;我们编了一个童话故事……)2.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快乐天地”在哪儿?我们为什么称它为“快乐天地”?(“这里”指沙滩,我们经常去那里做有趣的活动,所以是我们的快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