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肾综合征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1.30 MB
- 文档页数:10
肝肾阴虚综合征中医护理个案分析肝肾阴虚综合征是中医学常见的一种证候类型,通常表现为肝肾两脏功能失调,导致阴虚内热、肾精亏损等一系列症状。
本文将以一个肝肾阴虚综合征患者为例,分析该病例的中医护理方法和效果。
病例患者,女性,45岁,主诉头晕乏力、心烦失眠,舌苔黄燥,脉弦细。
根据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医生诊断为肝肾阴虚综合征,于是制定了以下中医护理方案:一、药膳调理:关注患者的饮食习惯,制定适合其体质的药膳。
根据肝肾阴虚综合征的特点,应以滋阴补肾、清热降火的药膳为主。
例如,冬虫夏草炖肉汤可以滋阴养血、增强免疫力;百合炖银耳汤能润肺止咳、清热养阴。
医生将这些药膳方子交给患者,指导其正确烹制和食用。
二、穴位按摩:通过按摩特定穴位来调理肝肾,促进气血运行,缓解症状。
对于肝肾阴虚综合征,常用的穴位包括肾俞穴、肝俞穴、太溪穴等。
患者每天按摩这些穴位,可以促进气血畅通,缓解头晕乏力的症状。
三、草药调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配合中草药进行调理。
常用的中草药有黄柏、生地、丹参等,这些药物均具有滋阴养肾的作用。
医生将这些中草药配方交给患者,指导其煎煮和饮用方法。
四、情志调理:肝与情志关系密切,情志不调会影响肝脏功能。
对于肝肾阴虚综合征患者,医生要求患者注意情绪调节,避免过度紧张或焦虑。
鼓励患者参加一些瑜伽、冥想等放松身心的活动,帮助调理肝肾阴虚。
经过2个月的中医护理方案实施,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她反馈自己的头晕乏力症状有所缓解,睡眠质量明显提高,舌苔颜色也逐渐转淡。
体检结果显示,肝肾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证明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通过这个个案,我们可以看到中医护理在治疗肝肾阴虚综合征方面的作用和优势。
中医注重整体调理,通过药膳调理、穴位按摩、草药调理和情志调理等综合治疗方案,能够调理患者的肝肾功能,改善症状并调节体质。
与传统西医治疗方法相比,中医具有独特的治疗思路和方法,能够更全面地提供护理服务。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护理作为一种综合治疗方法,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调理。
一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摘要】总结1例肾病综合症患者的护理。
根据患者的护理难点我们采取了饮食,预防感染等针对性护理措施。
经精心护理,患者好转,嘱其相关注意事项后暂予出院。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护理;肾穿刺术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它不是一独立性疾病,而是肾小球疾病中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典型表现为大量蛋白尿(每日>3.5g/1.73m2体表面积)、低白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水肿伴或不伴有高脂血症诊断标准应为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是肾小球疾病的特征,在肾血管疾病或肾小管间质疾病中出现如此大量的蛋白尿较为少见。
由于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和水肿都是大量蛋白尿的后果,因此,认为诊断的标准应以大量蛋白尿为主。
现就所在科室一例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程××,男,46岁,因“双下肢浮肿一年余。
”于2011-2-14收入本区。
患者发病以来伴乏力,间有下肢抽搐,未监测血压,未发现血压升高,无长期发热,无皮疹,无关节肿痛,小便解泡沫尿。
既往史:2年前起出现口干,多饮症状,自诉尿量不多,未予重视,否认其他慢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
入院体查:生命体征T:37℃,P:75次/分,R:20次/分,Bp:123/83mmHg,Wt:70kg,H:158cm,双下肢水肿。
面色潮红,心肺听诊未闻及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未触及腹部包块,肠鸣音4次/分。
辅助检查:查尿常规:红细胞529.1/ul,白细胞114/ul,尿蛋白5.0g/l,生化:肌酐218.umol/L,尿素氮6.6mmol/L,泌尿系B 超:未见异常,患者于2011-2-16日行肾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新月体型IgA 肾病。
同时予激素+ctx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尿量,血压等情况,给予利尿对症治疗。
2011-2-21患者一般情况可,无特殊不适,双下肢轻度浮肿体重65kg,余查体未见特殊。
肝肾综合征刘诗妍一、概述肝肾综合征(HRS)是肝硬化合并腹水后的严重并发症,在腹水病人的年发生率是8%,如果确诊则病人预后不良,生存率低,肝移植是肝肾综合征的治疗选择。
肝肾综合征为发生于晚期肝病和门脉高压病人的渐进性肾功能衰竭,血肌酐水平超过130umol/L (1.5mg/dL)。
二、诊断依据1.严重肝功损害及门脉高压有难治性腹水,在无休克、细菌感染、使用肾脏毒性药物、无体液丢失(如反复的呕吐或严重的腹泻)及利尿过度,血清肌酐量>1.5mg/dl(130umol/L)或24h肌酐清除率<40ml/min者。
2.停用利尿治疗或用等渗盐水1.5L静脉滴注作扩容治疗,肾功能不能持续改善者〔血清肌酐降至<130umol/L(1.5mg/dl)以下或肌酐清除率增至40ml/min以上〕。
3.B超检查无梗阻性肾病或肾实质病。
尿中蛋白含量<500mg/dl。
4.每日尿量<500ml。
尿钠浓度<10mmol/L。
尿渗透压>血清渗透压。
尿红细胞每高倍野<50个。
血清钠浓度<130mmol/L。
5.具备第一、二、三项为肝肾综合征的主要诊断依据,第四项中各指标为次要诊断依据。
三、治愈标准肝肾衰竭症状消失,尿量恢复正常,血清肌酐持续低于130umol/L,肌酐清除率增加至40ml/min以上。
四、好转标准肾功能稍有恢复,血清肌酐略有下降,肌酐清除率略有恢复但持续时间不长。
五、治疗1.一般支持治疗1)饮食:低蛋白、高糖和高热量饮食,以降低血氨、减轻氮质血症,并使机体组织蛋白分解降至最低限度。
肝性昏迷患者应严格限制蛋白摄入。
给予泻剂、清洁灌肠以清洁肠道内含氮物质。
2)积极治疗肝脏原发病及并发症: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3)减轻继发性肝损害:积极控制感染,避免使用损伤肝脏的药物及镇静药。
2.扩容治疗1)有过度利尿、大量放腹水、出血等引起血容量减少因素时,需根据临床进行扩容治疗。
肾病综合症患者护理方案2017-06-10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的改变等原因使得肾病综合症发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肾穿刺活检术是确定肾组织病理类型的唯一手段,也是确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
肾穿刺术后必须时刻注意病人的各项生命体征,防止出现血压过高,体温过高以及感染等危险的发生。
因此,对于肾病综合症的患者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一年,我科收治了21例肾病综合症患者,选取其中一例进行探讨和研究。
1病例资料1.1一般情况:患者:陈再发,男,70岁。
于2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浮肿,伴泡沫尿,尿量较前减少,咳嗽,咳白色痰,活动后气促,无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无发热,畏寒,寒颤,无恶心,呕吐,无关节疼痛,无腹痛腹泻,腹胀,黑便。
t:36.6。
c,p:83次/分,r:20次/分,bp:149/109mmhg。
发育正常,营养中等,中等体型,表情自然,神志清楚,无肝掌,蜘蛛痣,腋下,腹股沟部等表浅淋巴结未扪及肿大。
1.2健康史:患者于3年前发生车祸,左侧多发肋骨骨折。
1.3身体状况:患者神志清楚,精神尚可。
1.4辅助检查:生化:总蛋白:43.00mmol/l,白蛋白:17.00mmol/l,尿素氮:5.57mmol/l,肌酐:111.00mmol/l。
尿常规:尿蛋白:+++。
b超:1、右肾囊性区(考虑囊肿可能)2、肝胆胰脾左肾未见明显异常。
1.5入院诊断:1、肾病综合症2、肺部感染?3、高血压病4、痛风。
1.6治疗措施:嘱其少盐或无盐饮食,限制水、钠的摄入,使用激素、抗凝等对症处理。
手术治疗,肾穿刺活检术。
1.7治疗效果:患者于17日行肾穿刺活检术,术后安全返回病房,连续3天观测体温,血压无任何异常,在院观测数日后,于28号出院回家休养。
2护理措施2.1健康宣教:2.1.1基本知识宣教:近年来,由于肾病综合症的逐年增多,患者以及其家属对于病情的变化,健康的保健等知识的需求增加。
宣传有关肾病综合症的基本知识和护理尤为重要,目的是使病人及其家属掌握肾病综合症的相关护理,叮嘱病人及其家属注意病人的病情变化与饮食状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意外。
得了肝肾综合征该如何护理
一、概述
3个月前,大家家的邻居经常觉得好恶心,厌食、不想吃饭。
大家见状不妙就带他去看医生,经过检查,发现他得了肝肾综合征。
医生让大家好好照顾他,并告诉大家方法。
在这里,某同事想跟大家一起分享。
二、步骤/方法:
1、医生提醒,邻居患了肝肾病,一天不能吃超过5克的盐。
他的肝肾有毛病,不能排出水份、盐份,容易引起水肿。
所以,大家煮东西的时候都不敢放太多盐,控制好盐的分量。
就用糖来代替盐。
早餐的时候,大家会煮八宝粥给邻居吃,红豆里面丰富的蛋白质,很有营养。
吃了一段时间,某同事感觉邻居变精神了。
2、大家每天都会去市场买新鲜的水果,例如山楂,番茄之类的,有时会削皮切块给邻居吃,有时会榨汁给邻居喝。
水果里面有很高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价值,而且邻居的胃口不好,厌食,吃山楂和番茄有助增进邻居的食欲,对邻居的病情很有帮助。
吃了一段时间,邻居的胃口好了很多。
3、大家还定时带邻居去医院复诊,做详细的身体检查。
把邻居这段时间的身体状况告诉医生,看看有没有好转。
如果发现有并发症的话,可以及早发现和治疗。
肾内科肾病综合征患者护理要点肾病综合征(nephritie syndrome,NS)是以大量尿蛋白(尿蛋白大于3.5g/d)、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小于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为基本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中前两项为诊断的必备条件。
一、病因肾病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原发于肾脏本身的肾小球疾病,急性肾炎、急进性肾炎、慢性肾炎均可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发生肾病综合征。
继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继发于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的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糖尿病、过敏性紫癜、肾淀粉样变性、多发性骨髓瘤等。
本节仅讨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二、临床表现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病年龄、起病缓急与病理类型有关。
典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如下。
1.大量蛋白尿患者24h尿蛋白超过3.5g。
其发生机制为肾小球滤过膜的屏障作用,尤其是电荷屏障受损,肾小球滤过膜对血浆蛋白(主要为清蛋白)的通透性增加,致使原尿中蛋白含量增多,当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量时,形成大量蛋白尿。
除清蛋白,其他与之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蛋白也会丢失,而一些大分子的蛋白因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免于流失。
2.低蛋白血症血浆清蛋白低于30g/L。
主要为大量清蛋白自尿中丢失,而肝脏代偿性合成的清蛋白不足以克服丢失和分解,则出现低蛋白血症。
此外,消化道黏膜水肿致蛋白质摄入与吸收减少等因素可进一步加重低蛋白血症。
除血浆清蛋白降低外,血中免疫球蛋白(如IgG)、抗凝及纤溶因子、金属结合蛋白等其他蛋白成分也可减少。
3.水肿肾病综合征最突出的体征。
低蛋白血症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腔内进入组织间隙是引发水肿的机制。
严重者全身水肿,并可出现胸腔、腹腔和心包积液。
4.高脂血症患者表现为高胆固醇血症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和脂蛋白(a)浓度增高。
其发生与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多和脂蛋白分解减少相关。
5.并发症(1)感染: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本病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