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研究
- 格式:pptx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1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项目施工工作总结报告目录一、工程概况 (1)(一)工程简介 (1)(二)主要工程量 (1)(三)耕作层土壤剥离投入情况 (2)(四)工期情况 (2)二、机构组成 (2)(一)主要人员投入和施工组织机构组成 (2)(二)主要机械设备、材料投入 (3)三、质量管理情况 (4)(一)质量控制措施 (4)1、建立健全质量检查组织机构 (4)2、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 (4)3、控制措施 (4)四、施工安全与文明施工情况 (5)(一)施工安全情况 (5)(二)文明施工情况 (6)五、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 (7)(一)遇到的困难 (7)(二)解决措施 (8)六、存在的不足 (8)七、从中学习到的经验 (8)八、施工体会 (9)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项目施工工作总结报告为切实做好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提高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新增耕地质量,进一步加强耕地保护,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领导有关要求的新举措,也是新形势下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护优质土壤资源、落实占补平衡、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优补优的重要途径,是一项民生工程、生态工程和抢救性工程,对保护耕地资源、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坚守耕地红线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
我部根据《关于加快推进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的通知》(桂国土资发【2017】4号)及《关于xxx工程表土剥离利用项目竣工验收工作的通知》,现结合项目关于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的实际情况编制施工工作总结,简要总结如下:一、工程概况(一)工程简介xxxx工程xxx路线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路线全长xxxkm,项目耕作层土壤剥离量为xxx亩,其中永久性用地剥离xxx亩,临时用地剥离xxx亩。
(二)主要工程量xxxx设计总剥离量xxxm³,目前我部主线范围总剥离量为xxxm³,临时用地剥离量为xxxm³,耕作土临时堆放点目前落实二处,其中1#存储点位于xxx线路右幅100m处,现已存放量xxxm³;2#存储点位于xxx线路左幅5m处,现已存储xxxm³,对于存放的耕作土均进行了薄膜覆盖保育,防止水土流失。
6月24日,
广西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及利用现场会在桂林市临桂区召开。
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调研员李仁,国土资源部土地整
治中心处长贾文涛、高级工程师陈正到会指导。
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党
组成员谢瑾瑜出席会议并讲话,桂林市副市长彭代元出席会议。
会前,与会代表分别参观了耕作层土壤剥离工地现场和回填利用工程
现场,并针对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及
利用难题进行探讨。
谢瑾瑜在会上强调,实施表土剥离利用,是保
护优质土壤资源、强化耕地保护的新措施,也是新形势下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现建设占用
耕地占优补优的重要举措,对保护广西耕地资源、
提高新增耕地质量、坚守耕地红线和保障国家粮食
安全意义重大。
谢瑾瑜要求,广西开展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
层土壤剥离及利用工作,要落实6项措施:一是推行政府主导,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机制;二是规划引导,编制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规划和实施方
案;三是试点探讨,探索推广经验;四是综合利用,
降低成本;五是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及技术规范;六
是加大宣传力度。
广西全面开展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陶琦文/图
与会代表在剥离项目工地现场参观及听取介绍
国土资源部耕保司调研员李
仁(前左一)与临桂区区长李绍政(前左二)在现场探讨工作广西国土资源厅副厅长、党组成员谢瑾瑜(中)在
现场听取汇报南宁市局代表发言——
—广西非农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及利用现场会在临桂召开。
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研究【摘要】该研究旨在探讨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通过剥离技术和复垦施工技术相结合,实现对废弃路基的有效再利用。
文章首先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目的,以及其意义所在。
在详细讨论了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技术、复垦利用施工技术,以及剥离与复垦一体化施工技术的应用。
对剥离与复垦效果进行评价,并进行了多个施工案例分析。
最后结论部分总结了该技术的优势,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提供一种新的施工技术,为废弃路基的处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复垦利用、施工技术、路基工程、效果评价、施工案例分析、优势、未来研究方向、总结。
1. 引言1.1 研究背景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研究的背景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扩张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面临着严峻挑战。
传统的路基建设中,常常采用大量的天然土石料作为路基填料,这导致了大量土地资源的开采和消耗,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通过对路基旧表土的剥离和再利用,实现路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循环利用。
这不仅能够减少对天然资源的开采,还能够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和环境压力,符合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对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索其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这一技术,才能更好地保护土地资源,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效果,提高土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对剥离与复垦施工技术的研究与探索,可以为路基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提供技术支撑,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
通过对剥离与复垦效果的评价和施工案例的分析,可以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参考,促进技术进步和经验积累。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1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12.06•【字号】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16号•【施行日期】2017.03.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办法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令第116号《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办法》已经2016年11月18日自治区十二届人民政府第84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主席陈武2016年12月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整治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土地整治活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和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土地整治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土地整治,是指对田、水、路、林、村实行综合整治,对宜农未利用土地进行开垦,对生产建设和自然灾害损毁土地进行恢复利用的活动,包括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城镇工矿建设用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宜耕后备资源开发等。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内的土地整治工作,协调解决土地整治中的重大事项,建立健全统一规划布局、统一建设标准、统一组织实施的土地整治工作机制,统筹整合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和资金,提高土地综合整治水平。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统筹负责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
国土资源主管部门所属的土地整治机构承担土地整治具体事务性、技术性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财政、农业、水利、林业、交通运输、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审计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土地整治的相关工作。
村民委员会、国有农(林)场等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按照民主、自愿原则,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土地整治工作。
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的请示(原创版)目录一、背景介绍二、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的必要性三、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的方法四、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五、建议和展望正文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大量土地被用于工业、建筑和基础设施建设,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耕地资源是我国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因此,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耕地资源,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的必要性耕地资源保护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实施耕作层保护,耕作层是土壤中最肥沃、最适宜耕作的层次,也是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土壤环境。
在土地开发建设过程中,耕作层表土容易被破坏,造成土地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因此,对耕作层表土进行剥离再利用,是保护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
三、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的方法1.表土剥离:在土地开发建设前,先对耕作层表土进行剥离,剥离的深度一般为 20-30 厘米。
2.表土储存:剥离后的表土应当妥善储存,避免损失和污染。
可以采用土方袋、集装箱等方式储存。
3.表土再利用:将储存的表土用于新垦土地、劣质地改造、城市绿化等,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
四、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1.剥离成本高:表土剥离再利用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包括剥离、储存和再利用等环节的成本。
在项目预算中应充分考虑这些成本,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2.技术难题:剥离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土壤结构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解决。
3.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关于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的法律法规尚不完善,需要加强立法,为实施耕作层保护提供法律依据。
五、建议和展望1.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耕地保护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耕地保护氛围。
2.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加大对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的支持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参与。
3.强化科技创新,研发先进的表土剥离再利用技术,提高表土利用率和土地质量。
4.完善法律法规,为耕作层表土剥离再利用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桂林:全面推进耕作层剥离回填工作
李介之
【期刊名称】《南方国土资源》
【年(卷),期】2016(000)012
【总页数】1页(P58)
【作者】李介之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2016年以来,广西桂林市国土资源局采取多项措施,全面推进耕作层剥离回填工作。
一是统一部署,统一规划。
桂林市国土、财政、农业、水利、住建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统一推进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达到效益最大化。
该局将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城市建设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等关系相衔接,做到“与土地整治、与占补平衡项目、与增减挂钩项目、与中低产田改造”相结合,实现了“即剥即用、占优补优、耕地搬家”的目标。
二是恢复生态,实现多赢。
按照“宜农则农、亦生态则生态”的原则,将剥离利用与土地整治、土地复垦、村庄绿化和苗圃建设等相关工作相结合,做到剥离土壤物尽其用、各得其所。
涉及剥离区划定、覆土区选择、存储点布局、土地整治项目实施衔接等内容时,以降低资金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与效益。
三是“谁剥离、收受益”。
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与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工作,实
行“谁剥离、收受益”,既调动占地单位和使用者剥离利用的积极性,又引入社会资金解决剥离利用投入问题。
截至2016年10月,该市已完成耕作层剥离再利用190公顷,另外还有73.33公顷正在进行剥离前期准备工作。
不同耕作地表土剥离再利用研究梁健健姚胜彪林同立(广西桂海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28)摘 要:本文根据不同耕作土类型及不同深度表土成分不同,采用耕地质量分等定级标准,对广西柳州(鹿寨)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区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进行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表土因取自区域不同导致地级标准不同,其中水田表土均可以供剥离利用。
根据不同深度表土地级评价,表明水田在0~70cm均可以供剥离利用,甘蔗地在0~60cm可以供剥离利用,桉树地则在0~50cm可以供剥离利用,旱地进在0~10cm 可供剥离利用,而果地无法供剥离利用。
关键词: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地级;不同深度中图分类号:S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1132007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交通建设逐渐增加,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需占用大量的耕地面积,导致大量工程土挤压,从而为保住耕地面积“红线”提出了难题。
而开展占用耕地层表土壤剥离利用工作,用于城市绿化、土地整治、土地复垦、土壤提质改良等活动,即剥即用,既是对我国几千年耕垦形成的珍贵耕作层土壤资源的有效保护,也是对我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粮食安全战略的具体落实,意义重大[1]。
还是对耕作层土壤资源诸多功能的有效保护,是最具前瞻性的资源利用和保护战略,它是我国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向。
在国外一些国家为了保护土壤的利用率,建立了相应的规划制度和法律体系来保护土壤利用,如英国表土剥离过程大概可分为调查规划、表土剥离、表土搬运、表土复原和土壤养护等5个阶段[2]。
日本则建立《农业振兴地域整备法》限制农地的开发;相应出台的《土地改良法》立足土地改良;《耕地整理法》则立足耕地整理[3]。
国内地方政府也相应地开展对表面剥离土再利用。
厦门各级政府对表土的剥离、存储管理和再利用进行协调、技术指导和验收管护;借鉴市场机制,在表土剥离的相关环节,如剥离成本、剥离后土壤供应等遵循市场经济规则运营[4]。
耕作层剥离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耕作层剥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
耕作层剥离是指将农田表层一定厚度的土壤剥离并移除,以达到改良土壤质地、增加土壤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的目的。
该技术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
然而,在实际生产中,很多农民对耕作层剥离技术的可行性存在一定疑虑,主要集中在成本、效益、操作难度等方面。
因此,本研究拟对耕作层剥离技术的可行性进行深入探讨,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二、研究目的1. 探讨耕作层剥离技术在不同地区和作物生产中的应用情况;2. 分析耕作层剥离对土壤质地、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的影响;3. 研究耕作层剥离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4. 分析耕作层剥离技术的成本和效益,评估其可行性。
三、研究方法1. 文献综述:查阅大量文献,了解耕作层剥离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2. 田间实验:选择不同地区的农田进行现场实验,观察耕作层剥离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3. 调查访谈:对农民和农业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他们对耕作层剥离技术的认知和看法;4. 经济评估:从成本、效益、风险等方面对耕作层剥离技术进行经济评估。
四、研究结果1. 耕作层剥离技术在不同地区和作物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2. 耕作层剥离能够改良土壤质地,提高通气性和水分保持能力,有利于植物生长;3. 耕作层剥离对农作物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能够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4. 耕作层剥离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但通过合理管理和操作可以获得较好的效益,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五、结论与建议1. 耕作层剥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2. 农民应根据自身土壤条件和作物种类选择合适的耕作层剥离技术,并注意科学管理和操作;3.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加大对耕作层剥离技术的推广力度,提供技术指导和经济支持,促进其规范化应用。
表土剥离对土地整治领域影响研究摘要:为了探讨表土剥离对土地整治的影响,文章通过分析广西河池市喀斯特地貌土壤特点,探讨表土剥离对该区域土地整治的影响,以对当地土地资源保护以及提高土壤质量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表土剥离;土地整治;影响0.引言2016年全国土地日的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
在当前生态与环境保护理念下,国家越来越重视各个区域的土地整治,希望通过土地整治,让土壤质量提高,并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保护。
表土剥离技术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区域土壤质量和耕地保护方面有非常高的实用价值。
1.表土剥离技术及广西喀斯特地区土壤特点表土剥离指的是在城乡建设过程中,将非农建设占用的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与利用,用于土地开发复垦、中低产田土壤改造、其他农用地改良及绿化用土等方面,是加强耕地资源保护,实现建设占用耕地占优补优的重要途径。
通过该方法能够有效改善区域土壤质量。
本研究以广西河池市科斯特地貌为例,对表土剥离在区域土地整治中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河池市作为沿海地区通往大西南的重要通道,拥有优越的自然条件,区域中广泛分布着山地、丘陵以及各种裸露的地表,地表下有丰富的金属矿产,作为河池市的主要旅游资源,河池市喀斯特地貌总面积达到21795km2,是广西喀斯特地貌出露最多的城市,同时河池市也是贫困面较大的革命老区。
因此做好土地整治工作,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扶贫攻坚都有重要意义。
土壤贫瘠作为喀斯特地区生态系统脆弱的关键因素,其主要形成原因是随着物质迁移与转化,土壤逐渐分化成不同形态与不同层次,广西喀斯特地貌土壤上表土层与下表土层分别为熟化层与半熟化层,其中半熟化层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影响,并且受土壤中岩石侵蚀的影响,很难在土壤中集聚水分,这对区域植物的生长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2.表土剥离对土地整治的影响2.1 表土剥离耕地复垦《土地管理法》中规定,“非农业建设经批准占用耕地的,按照‘占多少,垦多少’的原则,由占用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用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当的耕地”。
耕种层剥离再利用实施方案
耕种层剥离再利用是一种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
下面将介绍耕种层剥离再利用的实
施方案。
首先,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耕种层剥离。
一般来说,最佳的时间是
在作物收获后,土壤中有机质分解较为充分,这样可以减少有机质
的损失。
同时,也要考虑气候条件,避免在雨季或者干旱季节进行
剥离,以免对土壤产生不利影响。
其次,进行耕种层剥离的具体操作。
首先需要使用专门的机械设备
对土壤进行剥离,将表层土壤剥离下来。
在剥离的过程中,要注意
控制深度,一般建议在10-20厘米左右。
剥离下来的土壤要进行堆放,待后续利用。
然后,对剥离下来的土壤进行再利用。
剥离下来的土壤中富含有机
质和养分,可以用于改良其他土壤或者作为有机肥料使用。
可以将
剥离下来的土壤与其他土壤进行混合,以提高其肥力和改良土壤结构。
另外,也可以将其进行堆肥发酵,然后用于作物种植。
最后,进行剥离后的土壤保护和管理。
在进行耕种层剥离后,要注
意对裸露的土壤进行覆盖,可以使用秸秆、麦草等进行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侵蚀。
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对土壤的管理,避免出现土壤板结或者土壤质地变硬等问题。
总之,耕种层剥离再利用是一种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促进作物生长。
在实施过程中,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剥离,注意具体的操作步骤,合理利用剥离下来的土壤,并加强对土壤的保护和管理,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柳州(鹿寨)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项目№3合同段耕作土壤剥离及再利用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广西柳州(鹿寨)至南宁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3标项目经理部2016年2月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编制原则 (2)三、工程概况 (2)四、总体规划 (3)4.1规划原则 (3)4.2总体规划 (4)五、沿线土资源情况 (5)六、耕作土壤剥离及再利用方案 (5)6.1表土资源剥离位置 (5)6.2表土资源剥离的目地 (5)6.3表土资源收集利用 (5)6.4耕作层土壤剥离工艺 (7)6.5耕作层土壤运输 (8)6.6耕作层土壤存储工艺 (8)6.7耕作层土壤回覆利用工艺 (8)七、占用土地情况及节约用地措施 (8)八、全线土石方情况及取土、弃土方案 (8)8.1全线土石方情况 (9)8.2取土、弃土方案 (9)九、各项保证措施 (9)9.1质量控制措施 (9)十、施工现场到达各存土场路网示意图 (9)耕作土壤剥离及再利用方案一、编制依据1、与建设单位签订的施工承包合同、协议、会议纪要;2、建设单位下达的施工安排要求、工期和质量要求;3、施工设计图纸;4、施工调查报告;5、泉州至南宁高速公路广西柳州(鹿寨)至南宁段改扩建工程标准化施工技术指南;6、施工设计文件采用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规定以及现行的施工定额和工期定额;7、施工单位满足其承包施工项目的施工能力,包括机械设备、施工项目经理及各类人员配备等基本情况。
二、编制原则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准则、技术标准;地方政府及行业有关规范、标准、规定。
2.合理部署、调配施工力量。
包括人力、材料、设备、机具,按工期、施工需要和定额进行调配和安排施工进度,确保合同规定工期。
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不断提高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机械化、工厂化、装配化水平。
4.贯彻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原则。
根据项目所处地区自然和气候特点合理安排受季节影响较大的施工,做到均衡施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减少施工运输及投入。
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道路建设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之一。
在道路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路基的施工工艺是道路建设中关键的环节之一,而路基耕作层表土的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研究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一、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技术1.剥离工艺流程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工艺是指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对地表的表层土壤进行剔除或移动的操作。
剥离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处理、机械剥离、人工操作和后续整理等环节。
预处理工艺包括对路基表层土壤的湿度和松实度进行评估,以及周边环境的清理和围栏搭建等操作;机械剥离是指利用挖掘机、铲车等机械设备对路基表层土壤进行切割、挖掘和搬运,以达到剥离的目的;人工操作是对机械剥离不易达到的细节部分进行修整和清理,保持路基表层土壤的平整和干燥;后续整理是指对剥离后的土地进行整理、平整和固化等操作,使其具备良好的土壤结构和承载能力。
2.剥离设备及要求在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施工中,所使用的设备主要包括挖掘机、铲车、推土机等机械设备,以及破碎机、输送机等辅助设备。
这些设备在剥离作业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功率和稳定性,能够适应不同类型土壤的剥离作业,并能够保证剥离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在剥离作业中,还需要注意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转和安全施工。
3.剥离技术要点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施工中,需要注意一些关键技术要点。
要对路基表层土壤的类型和性质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以确定剥离的深度和范围;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剥离设备和工艺流程,确保施工效果和质量;还需要注意对剥离后的土地进行适当的保养和管理,以防止土地退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二、复垦利用施工技术研究复垦利用是指对已剥离的路基表层土壤进行处理和再利用的过程。
复垦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土地整理、肥料施用、种植栽培和生态保护等环节。
土地整理是指对被剥离的土地进行平整和固化处理,使其具备良好的土壤结构和承载能力;肥料施用是为了提高土地的肥力和增加作物的产量,保证土地的持续利用;种植栽培是将适合当地环境和土地条件的农作物进行种植,为土地复垦利用提供经济效益;生态保护是指在复垦利用过程中,注意对土地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恢复,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DB45/T 1992—201914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区域划分广西壮族自治区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区域划分示意图见图A.1。
注1:桂东北丘陵山地区:鹿寨县、融安县、秀峰区、叠彩区、象山区、七星区、雁山区、临桂区、阳朔县、灵川县、全州县、兴安县、永福县、灌阳县、平乐县、荔浦县、恭城瑶族自治县、苍梧县、蒙山县、八步区、平桂区、昭平县、钟山县、富川瑶族自治县、象州县、武宣县、金秀瑶族自治县。
注2:桂西北山地区:融水苗族自治县、三江侗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凌云县、乐业县、田林县、西林县、隆林各族自治县、南丹县、天峨县、凤山县、东兰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巴马瑶族自治县。
注3:桂中溶蚀平原区:马山县、城中区、鱼峰区、柳南区、柳北区、柳江区、柳城县、金城江区、宜州区、罗城仫佬族自治县、都安瑶族自治县、大化瑶族自治县、兴宾区、忻城县、合山市。
注4:桂南低平原区:兴宁区、青秀区、江南区、西乡塘区、良庆区、邕宁区、武鸣区、隆安县、上林县、宾阳县、横县、万秀区、长洲区、龙圩区、藤县、岑溪市、上思县、灵山县、浦北县、港北区、港南区、覃塘区、平南县、桂平市、玉州区、福绵区、容县、陆川县、博白县、兴业县、北流市、江州区、扶绥县、宁明县、龙州县、凭祥市。
注5:右江河谷区:右江区、田阳县、田东县。
注6:桂西岩溶区:平果县、德保县、那坡县、靖西市、大新县、天等县。
注7:桂南沿海区:海城区、银海区、铁山港区、合浦县、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钦南区、钦北区。
图A.1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区域划分示意图DB45/T 1992—2019附 录 B(规范性附录)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流程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流程见图B.1。
图B.1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工作流程示意图15。
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研究路基是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耕作层是位于路基顶部的一层土壤,承载着道路交通和行车荷载的作用。
由于长期使用和环境影响等因素,路基耕作层表土常常出现剥离现象,严重影响了道路的交通安全和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用技术手段进行复垦和修复。
本文将针对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期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表土剥离原因表土剥离是指路基耕作层表面的土壤经长时间紫外线辐射、风蚀、雨侵等天气侵蚀作用,造成表面土壤的颗粒疏松、颗粒结构破坏,原有的小颗粒、黏粘剂等被自然界带走,导致路基耕作层表面裸露有裂痕。
表土剥离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点:1、气候原因:风吹雨打、霜冻雨雪等天气因素都会对路基耕作层表面的土壤造成侵蚀作用。
2、车辆荷载:长期的车辆行驶对路基耕作层表面造成的冲击和压力会使表面土壤发生剥离现象。
3、植物原因:植物的根系会穿透路基耕作层表面,从而破坏土层的完整性,导致表土剥离。
二、复垦利用方案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导致路面裸露,不仅影响了道路的美观度,而且还会减少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表土进行复垦。
复垦利用方案应该根据具体土地类型、勘察评估、种植条件等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案。
目前较为常用的复垦利用方案主要有:1、覆盖反推法使用挖机将松散的耕作层表土积聚在路基上,形成隆起的路面,从而保证道路安全通畅,并且在积累足够的养分后,再种植草皮,形成农耕型草坪。
2、土壤改良法这种方案主要是对表土进行改良,从而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具体措施包括加入有机肥料、施用秸秆归还、石灰处理、结构改良等一系列方法,从而恢复耕作层的肥力和水分保持能力。
3、营养液喷施法对于耕作层土壤进行化学处理,施用金属离子、质子等营养液,从而加速土壤中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达到土壤改良的目的。
三、施工技术正确认识复垦利用的重要性,采用合适的施工技术可以有效地让表土复原。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施工技术:1、覆盖法:对于颗粒细小的砂土和粘土地区,可以通过覆盖顶土形成人工表层来增加耕作层深度。
广西某水利枢纽工程表土剥离与综合利用2 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南宁 537200摘要:文章以广西某水利枢纽工程为依托,分析了水利枢纽工程建设中表土剥离实施情况,介绍了表土剥离利用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占用耕地中的具体运用方案。
关键词:水利工程;占用耕地;表土剥离技术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利工程的快速发展,水利工程项目大幅度增加。
水利工程枢纽区及移民区建设占地范围大,需占大量的耕地。
在建设的过程中,需配套土料场、石料场、弃渣场、施工道路等大量的临时用地。
为更好的恢复工程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可在施工过程中对表土进行剥离并加以利用,以提高工程水土保持相关措施的实施效果。
该工程国务院批准的珠江流域综合规划、防洪规划、保障澳门珠海供水安全专项规划确定的流域防洪控制性工程和重要水资源配置工程,是国务院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的标志性工程,工程总投资357.36亿元,总工期108个月总库容34.79亿立方米,电站装机160万千瓦。
本文依托该水利枢纽工程,对工程建设占用耕地的表土剥离与再利用技术实施情况进行探讨。
1. 工程水土保持概况1.1水土保持基本概况水利枢纽工程水土保持范围包括枢纽工程区及移民工程区,主体工程于2015年9月开工建设,计划于2023年年底完工,总投资282.99亿元,防治责任范围合计19600.72公顷。
工程累计开挖土石方3232.5万立方米,回填土石方786.22万立方米,回填利用土石方477.63万立方米,废弃土石方2009万立方米。
枢纽工程区由主体工程、弃渣场、料场、交通道路、施工生产生活设施和工程永久办公生活设施组成。
移民工程区涉及贵港市的桂平市,来宾市的武宣县、象州县、兴宾区,柳州市的柳江区、鱼峰区、鹿寨县等。
工程水土保持概况详见表1.1-1。
表1.1-1 工程水土保持概况一览表1.2工程防治责任范围1.2.1枢纽区工程防治责任范围枢纽区防治责任范围总面积为1155.50公顷,其中永久征地面积864.40公顷、临时占地面积291.10公顷,详见表1.2-1。
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土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已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中,许多道路和高速公路的修建需要对土地进行整形和平整,而传统的土地处理方法往往会导致土地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如何实现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已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国内外已经有部分研究对路基农田新技术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但对于路基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的研究还相对薄弱。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价值和效果,为推动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和参考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解决现有路基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路基农田的利用效率和生产力。
通过研究探讨,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更有效的技术方案,提升路基农田的土壤质量和水源保障,实现农田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也致力于推动农田建设过程中的科技创新,促进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和人文环境,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希望为路基农田建设领域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和指导,促进路基农田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推动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1.3 研究意义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研究工作。
通过剥离路基层表土可以有效提高土壤质量,改善土壤结构,促进农作物生长,提高耕地的产量和质量。
复垦利用施工技术的研究将有助于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对路基耕作层表土剥离与复垦利用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技术支持,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这项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提高农田土壤质量、促进农作物生长、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