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如何对待处于第一反抗期的孩子
- 格式:ppt
- 大小:2.00 MB
- 文档页数:38
如何对待进入叛逆期的孩子
首先,做父母的不要急着去谴责孩子,甚至强迫孩子改变,因为那常常会激发孩子更强烈的叛逆心,从而更频繁的做那些你认为的不正常的行为,如:抽烟、喝酒、上网等。
相反,做父母的应该反省一下,是不是自己对孩子的干涉太多了,或者自己对孩子的某些教育方式不对。
想想平时孩子向自己抱怨过什么事情,而这件事情是不是在当时自己没有给予孩子一个很好地解决方案,而是单一的说你要听话,大人都是为你好之类的话。
家长一定要注意,叛逆期的孩子就是想要证明自己是独立的个体,可是家长一再的不能让他感觉到这一点的时候,孩子的叛逆行为就会与日俱增,只有真正的了解了孩子想要的,想要表达的,才能慢慢的改善孩子叛逆期的不好的行为。
很多时候,我们向别人倒苦水时,其实只是想找那个人说说话,并不是想去寻求那个人的帮助,所以那个人只要是倾听,并且表达出对我们的理解这就够了,可如果那个人连珠炮似的给我们提出一系列的意见,那么不管那个意见多么的好,我们都会觉得孤独,甚至还有伤害,于是不想再继续这个话题,孩子也是一样的。
再这样的时候,做父母的就不要和他们一样也变成孩子,和她们一起急,相反做父母的应该静下心来,耐心的和孩子沟通,先理解他们的感受,然后再和他们一起决定该怎么做。
只有这样问题才会得到最好的解决。
最后,没想要告诉为人父母的你,成熟的父母不会在第一时间去处理孩子的问题,他们会先处理孩子的感受。
假如父母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孩子就不会做过分的举动。
祝所有的家庭都有好的亲子关系!。
对逆反期的孩子正确的教育方法对逆反期的孩子正确的教育方法1、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非常重要。
父母应该花时间与孩子交流,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尽可能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可以通过问问题、倾听、分享自己的经历等方式与孩子交流。
要注意的是,要让孩子感到你是在倾听他们,而不是在指责或评判他们。
2、尊重孩子的选择。
在孩子的决策中,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自己做出决定,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这可以帮助孩子建立独立的思考和决策能力,同时也可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父母可以提供建议和指导,但不要强迫孩子接受自己的意见。
3、放下长辈的架子,当孩子的知心朋友。
有叛逆心理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权威难免会多一份抵抗之心。
所以,当孩子在争取自己的独立愿望时,家长不要动不动就以各种理由打压他,因为这样做很容易激起孩子的叛逆之心;相反,退一步做孩子的“导师”,帮助他出谋划策,让他去实现自己的独立愿望,孩子会对你感激不尽。
4、观察沟通。
在很多时候,父母必须超脱自己的角色,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孩子叛逆的问题,并以不同的角度对待孩子,做有限度的迁就。
当然,管教孩子时,有时应该寻求别人的意见,让自己的思想更开阔。
最好跟孩子的老师加强交流,了解孩子平时在学校的表现,全面了解孩子的情况。
5、及时回应孩子的求助。
孩子有时候遇到解决不了的事情时,尽量避免敷衍了事或者直接替他决定。
对于孩子提出的任何问题和求助,家长都要给予认真的回应,不论事情大小,父母都要认真倾听孩子的叙述,陪着孩子进行分析,和他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感觉到自己被重视,对于父母也才能予以足够的尊重,他们也就更加愿意听从父母的教育引导。
如果父母手头却是比较忙,也要给孩子说明清楚。
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内心肯定充满期盼,绝对不能冷漠敷衍。
叛逆期的孩子有什么表现1、叛逆期的孩子也容易冲动做事,考虑不周全,并容易在做事后后悔。
父母应该接受孩子所做的错事,不要一味的埋怨孩子,孩子犯错很正常,关键是孩子犯了错之后,你应该给孩子指出正确的处理方法,教会孩子学会做事,这样孩子也会感激你。
孩子反叛期父母该如何应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经历反叛期。
这个阶段对于父母来说,可能充满了挑战和困惑。
但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能平稳度过,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孩子的反叛期。
一般来说,孩子的反叛期大致可以分为幼儿反叛期(2-3 岁)、儿童反叛期(7-9 岁)和青春反叛期(12-18 岁)。
在这些阶段,孩子会表现出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情绪波动大等特点。
面对孩子的反叛期,父母首先要保持冷静和耐心。
当孩子出现反叛行为时,父母很容易被激怒,从而采取过激的反应。
但这样往往会加剧矛盾,使情况变得更糟。
比如,孩子因为想要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而与父母争执,如果父母大声呵斥,孩子可能会更加坚持自己的想法,甚至哭闹不止。
相反,如果父母能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理解他们想要表达自我的需求,然后再给予适当的建议,可能会更容易解决问题。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至关重要。
很多时候,孩子的反叛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没有被父母理解和尊重。
所以,父母要主动与孩子交流,不仅要关心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还要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
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坐下来,平等地交流,让他们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同时,父母也要学会倾听,不要急于打断或批评孩子,要用眼神和表情给予他们回应,让他们感受到被重视。
在沟通时,要注意语言和态度。
避免使用命令式、指责式的语气,而是采用温和、商量的方式。
比如说,不要说“你必须马上做作业”,而是说“我们一起商量一下什么时候做作业比较好”。
这样的表达方式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也有助于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也是应对反叛期的有效方法。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渴望有自己做决定的权利。
父母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让孩子自己选择。
比如,周末的活动安排、房间的布置等。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信任和尊重时,他们的反叛情绪会相应减少。
然而,给予自主权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不管。
父母要在旁边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监督。
当孩子做出错误的决定或者行为时,父母要及时指出,并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
如何对待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心理孩子青春期是一个个体开始独立思考、追求自我认同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许多孩子会表现出叛逆的行为和心理。
作为父母或成年人,对待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心理需要采取积极、理解和耐心的态度。
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父母或成年人正确对待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心理。
1.理解青春期的心理变化:青春期是一个孩子身心发展的转折点,他们开始探索自我身份和价值观,试图独立决策。
这种探索过程可能会导致与家长的冲突和叛逆行为。
因此,父母需要理解这些心理变化,不要过于担心或过分干预。
2.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沟通是建立互信和理解的关键。
父母应该努力与孩子保持开放的沟通渠道,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在沟通中,父母要给孩子足够的空间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并尊重他们个人的观点和感受。
3.尊重孩子的独立性:在青春期,孩子更加重视个人独立和自主性。
父母应该尊重孩子的独立性,给予他们一定的决策权和自主权,让他们有机会学习承担责任和后果。
同时,父母要制定一些基本规则和界限,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行为准则。
4.给予孩子支持和关注:虽然孩子青春期可能会对父母产生冷漠和抵触的行为,但父母依然需要给予孩子充分的支持和关注。
关注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参与他们的生活,与他们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这将有助于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怀和支持,减少叛逆行为。
6.建立性行为的替代方式:叛逆行为通常是一种表达情绪的方式。
父母可以鼓励孩子找到更健康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例如参加体育活动、学习音乐或绘画等。
帮助孩子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可以减少叛逆行为的发生。
第一次“反抗期”:2-4岁,鸡蛋碰上石头反抗:顾名思义就是说一方对另一方不满意,从言行上给予对方有声或者无形的反对。
拿到家庭教育中来,就是孩子情绪反作用在家长身上,在家长身上体现出来的一种张力。
对于2—4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们,经常会看到他们有不听话现象,你说你的,我做我的,有时弄的家长急了,就吼孩子两嗓子。
甚至还有性急的家长,在指挥命令无效状态下,给孩子几巴掌,结果弄的孩子哇哇大哭。
任凭怎么讲道理,怎么说劝都无法改变孩子的想法,气急之下的家长不是批评就是干脆暴打一顿。
看到这些现象,我经常会想到:孩子有时像“鸡蛋”,家长抓在手里,任凭你怎么用力,鸡蛋都不会破——家长拿孩子一点办法没有。
而有时看到一些家长那种强行想改变孩子的粗暴的作法,我感觉更像“石头”——冰冷、无情、生硬。
追究现象背后的本质,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实际上并不难找出原因:原因之一:我要表达,我有想法对于2—4岁左右的孩子,从最初的吱吱呀呀对大人们来说所有点不知所云,到清晰说出来话来想表达他们的内心世界,这绝对是一个质的飞跃。
这说明宝宝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思维,他们的话有时更倾向于描述所看到眼前的事——尽管有时很“夸张”,有时还会向大人们表达他们内心的想法和要求——尽管有时无法“兑现”。
但是由于宝宝们掌握的字、词汇量很少,无法真实表现他们的内心世界,有时一些家长缺乏耐心,又不认真观察,不了解孩子心理特点的家长便会错误理解孩子的本义,孩子本来说向东,家长理解成了向西,这难免让宝宝不满意,甚至闹情绪了。
而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特别是很多自我意识比较强烈的家长,哪能任凭宝宝们不“听话”呢。
这还了得,我是你爹你娘,不听话还了得!在劝说无效下,结果是非打既骂,企图逼孩子就范,可是已经有了表达能力的宝宝们,此时已经不再情愿受爸爸或者妈妈“摆布”了。
当一方要求:你必须听我的。
另一方却是我要说我的,我要做我的。
呵呵,再看,亲子矛盾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吧?原因之二: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游戏心理家长们常常会忽略2-4岁的孩子们有一种游戏心理。
如何陪孩子度过第一个逆反期3岁左右是孩子的第一个逆反期,这是教育专家的共识。
如何帮助孩子顺利安全地度过这一时期是每个父母应该思考的问题。
以良好平和的心态面对逆反期的孩子,正视孩子的逆反行为,坚持正确的引导,相信孩子的自我调适能力,对孩子多一点耐心和关心,陪孩子在快乐中安全度过人生的第一个逆反期是我们做父母的责任。
1.父母要做好迎接孩子逆反期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
认识到这是每个孩子必经的成长过程,孩子的逆反行为与道德品行无关,这只是独立意识渐增的孩子在认识事物、寻求融入社会的方式的探索中发生的自我冲突和行为冲撞,孩子就是在这种冲突和冲撞中找到认识事物的方式和处理事情的方法,因此不能简单地给逆反期的孩子下定义,更不能粗暴对待。
父母要通过多种渠道认识孩子的逆反行为表现形式,做到心中有数,平和以对,切忌与孩子针锋相对,避免用错误的行为误导孩子。
为为前几天故意把外婆晒的花生打翻在地,撒得到处都是,还用脚啪啪地踩、我立即过去阻止,并让他拾起来,但他非但不拾还故意用挑战的眼神看着我,脚下踩得更欢。
我知道这个时候如果我不控制自己的情绪只会引起更大的冲突,他会抵触得更厉害,就算最后迫于大人的权威让步了,也会口服心不服。
于是我让自己冷静下来,一边捡地上的花生一边说:“哎哟,花生被你摔得好痛哦,小花生都哭了。
快来我们把它捡起来。
”开始为为还是我行我素,我也不管他,仍然边跟他讲道理边不紧不慢地捡花生,还一个劲地催他和我一起捡,并装出很有趣的样子。
一会儿,他就蹲下来和我一起捡,还动情地说:“花生,对不起哈,把你摔疼了。
”以后,为为再也没有把花生倒地上踩了。
2.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及时疏导孩子的不良情绪,引导孩子自主寻求合理的解决方式。
不要用成人的思维方式评价孩子的思想和行为,孩子在成长中会遇到很多冲突,解决不了时就会以哭闹、固执等负面情绪加以表现。
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在讲道理、正确引导的同时,应快速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孩子不要过久地停留在不良情绪中,以免形成惯性思维。
搞定反抗期的孩子小妙招
孩子在反抗期的一些行为总是令父母们很头疼的,这个时期的宝宝总是把爸爸妈妈的话当成耳边风,喜欢和大人对着干,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也是父母的一项自我挑战,需要讲究方法策略,如何才能hold住反抗期的“熊孩子”们呢?
1、对孩子的要求要适度
在孩子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是孩子自己本身应该完成的任务,父母要严格对待,否则容易养成孩子散漫和执行力差的习惯。
而对于那些不在孩子能力范围之内,又不是孩子应该做的事情,父母就不能对孩子太苛刻,不要强行逼他们去做,这样只会是得其反,孩子可能会极力反抗。
此外,在孩子沉浸在一些乐事之中时,不要过度去打扰孩子。
有些确实是孩子做的不对的事,也不能危及生命、健康、超越道德底线,毕竟他还是个孩子。
2、满足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对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都还是迷惑不解的,本来就要不断地探索的,所以对于孩子的一
些好奇和疑问,父母要尽量去满足和耐心去解答,不要制止他们,因为他们的求知欲远甚过父母的阻止力。
这样会使孩子失去很多自我探索的机会,也会引起他们的抵触心理。
3、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
当孩子做选择的时候,要给予他们空间和时间,不要过于武断,但孩子说“不”的时候,要理解他们的原因,他们有权利决定一些东西,他们有自己的主见去决定如何做。
父母、不要过于武断,一味的替孩子做决定或者是干涉孩子的想法。
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理解,他们就不会和父母对着干啦。
以上就是我提出的如何“对付”反抗期的孩子的一些对策看,如果家里有“比听话”的孩子,不妨试一试。
父母如何处理孩子的反叛期冲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反叛期是一个普遍的现象。
在这个阶段,孩子们经常展示出不同程度的冲突行为,这对父母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如何处理孩子的反叛期冲突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从沟通、理解和建立积极关系三个方面来探讨父母如何应对孩子的反叛期冲突。
一、沟通沟通是解决孩子反叛期冲突的第一步。
父母应该积极主动地与孩子进行对话,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在沟通的过程中,父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创造安全的环境:父母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宽容的环境,让他们愿意与自己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
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没有规矩,而是在规矩的基础上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意见是被尊重和重视的。
2. 倾听孩子的观点: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而是先倾听孩子的观点。
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与自己相符,父母都应该尊重并理解他们现阶段的认知能力和情绪状态。
3. 避免指责和批评:批评和指责只会让孩子更加抵触,加剧冲突的发展。
父母应该尽量用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去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理解理解孩子的需求和感受是解决冲突的关键。
孩子在反叛期常常表现出对权威的质疑和反抗,这是他们在探索自我和寻找独立的过程。
作为父母,我们需要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内心世界,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1. 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在反叛期常常情绪波动较大,父母需要学会接纳这些情绪,并帮助他们找到情绪的表达方式。
同时,父母也应该给予孩子一定的私人空间,让他们有机会自我调节。
2. 了解发展特点:反叛期是孩子走向独立的一个过程,父母需要了解这个阶段的发展特点。
了解孩子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应对冲突和困惑。
3. 探索自我身份:在反叛期,孩子开始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目标。
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并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三、建立积极关系在处理孩子的反叛期冲突中,建立积极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父母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以便更好地应对冲突和困扰。
当宝宝处于第一反抗期时,尤其需要家长的耐心疏导,要引导和教育宝宝认识他们尚不熟悉的世界,要学会表扬宝宝和善意批评宝宝,使宝宝的身心得以正常发育。
当我们的宝宝发脾气时,作为家长应该首先了解孩子发脾气的原因。
让宝宝能够发泄出来,比如说大声叫喊。
然后我们及时地了解原因,找到解决的方法。
等宝宝冷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再跟宝宝讲道理,并且告诉他无缘无故发脾气的做法是不对的,以后当宝宝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时应该及时地告诉妈妈或者爸爸,让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
运用转移法,家长可以做些奇怪的举止,例如突然把电灯关掉又打开,以此来转移宝宝的注意力,宝宝的脾气便发不起来了。
因为宝宝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因此容易注意力转移。
当我们还不是很清楚宝宝发脾气的原因时可以采取这个方法。
带宝宝外出,如果他突然发脾气吵闹,你就静静的把他带到车子里或洗手间去,等吵闹平息后,再带回原处。
宝宝做出了你不喜欢的举动时,先要看他做的程度如何,如果只是无理取闹,或者不会伤害到身体,就不要理他,等他自然平息。
孩子太吵的时候,你压低声音和他说悄悄话,他就会停下来听。
当宝宝作出令人讨厌的表现时做家长的干脆不理他,也不做出任何反应,既不看他也不理他,装作正在干自已的事情,一副什么都没看见的样子,这样宝宝自己就会平息下来。
因为处于反抗期的宝宝有的时候作出些奇怪的举动只是想引起大人的注意,因此当您的宝宝作出这样的举动时,家长就要考虑一下是否忽略了他。
当宝宝在你拒绝了他的要求后纠缠不休时,你不要没完没了地说服他,你可坚持用一句简单的话重复回答他,直到他听话为止。
在宝宝改正他的行为后,你应立即注意他,并及时表扬。
闹得太不像话时,可让宝宝自己单独呆几分钟,当他安静下来时家长再进行安抚。
如何安抚宝宝的怒气把宝宝紧紧抱在怀里,一边摇晃一边哼些歌使他平静,然后打些比方来表示你有多么喜欢他,例如说:“我好喜欢你哦,我的喜欢有花那么大……有房子那么大……有天空那么大……”你要越说越大,还要孩子一起帮忙想出更大的东西。
如何对待叛逆期的孩子:(1)当子女向你谈他感兴趣的问题时,要集中注意力听,不要似听非听,或者一面做事一面听,如果正在做十分紧急的事,不妨跟子女打个招呼,以便子女谅解;(2)即使一开始就不同意子女的意见,也要耐心听完,充分了解他们的看法,要以交换意见的方式发表自己的看法,不要唠叨说教而不考虑子女的意见;(3)用尊重的语气而不是教训的语气说话。
尊重子女会使子女尊重自己,教训常常带不反感和对立,只会产生相反的效果;(4)父母要正视孩子自我意识的增长和认识能力的提高,指导、帮助他们自身尚存的幼稚性依赖性和认识上的片面性;(5)家里的事也可以征求孩子的意见,如果他的意见合理或和大人的意见一致,就以他的意见作出决定,这样可以增加他的“参政(家政)感”和责任感,从而增加家庭的协调。
由于父母自身的行为方式可直接影响子女的心理发育,故父母在日常生活行为方面也应注意以下几点:(1)自己要做出好榜样。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影响很大,如果自己要抽烟,就无法说服孩子不抽烟。
青少年一般都是根据别人的行为而不是根据言词来学习和评价别人的,当然也包括评价自己的父母在内;(2)对子女做的事不要每件都去指手划脚,许多事都可以放手让他们独立进行。
但父母也应当经常关心他们、即使放手的事也应让他们知道是怎样做了。
对需要干预的事应采取适应的形式,如采取激烈的形式就易于产生或加深隔阂;(3)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中国的传统是对别人的隐私不大尊重,对小孩的隐私更不尊重。
因此常常出现父母拆子女的信件,看子女的日记等情况。
这些情况有时会引起子女的情绪对立。
父母应该用关心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们;(4)对任何事都要保持冷静,避免做出过分的事情。
青少年时期是容易犯错的时期,要尽量指导孩子少犯错误,但不能要求不犯错误,如果要求过高,就容易瓜过分。
即使是一次偶然的过火行为,也容易在感情上留下长期的裂痕,综上所述,应该注意如何解决好与孩子融洽、和睦相处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