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地块(房地产)研判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18.21 MB
- 文档页数:41
安徽六安市房地产项目整体市场调研报告六安城东商业市场调研报告10.17六安城东商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商业市场格局(一)整体概述随着六安经济不断发展以及消费者需求的逐步升级,六安商业市场的格局和业态也逐步发生变化:目前六安市的商圈主要集中在皖西大道和解放路沿线,沿皖西大道两旁的商业主要有:西都商圈、六安大市场商圈;解放路沿线的明珠广场步行街商圈;二院附近由义乌小商品市场、顺达大市场和光彩大市场形成的专业市场商圈;此外还有政务区佛子岭路沿线生活商圈。
在业态上,从以前以社区类商业和百货商场为主的零售形态逐过渡到连锁超级市场、专业市场、购物中心等多样化形式并存的体验型销售模式。
(二)各商圈特点1、明珠步行街商圈位于市中心繁华商圈核心,以大众化、多样化、休闲化为基本特色,经营品种包括中低档服装、饰品、鞋帽类为主,多种业态兼有,人流量较大;主街道店面以品牌店为主,经营状况较好,内街铺整体档次不高,规划定位陈旧,经营管理水平低下。
2、西都广场商圈位于皖西路商业繁华地段,包括有浙东商贸城、红街、西都广场和新都会沃尔玛等特色商业街和百货商场,是六安市最主要商圈的之一,辐射范围达六安市及周边乡镇,经营品种以黄金珠宝、高档化妆品、中高档服装、箱包鞋帽、数码产品等为主,规模较大、品种齐全,档次较高,经营状况较好。
3、六安大市场商圈已成功创办了2.5万㎡小商品综合市场和3万㎡皖西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品牌最全的家俱、灯饰广场。
主营时尚百货、品牌箱包、服装鞋类、婚庆、食品批发等小商品,但档次较低,购物环境较差,经营状况较好4、义乌市场商圈该商圈以经营家具、建材、灯饰为主,少量宾馆和酒店。
义乌小商品市场种类多而杂,档次较低,整体经营情况较差;顺达大市场和光彩大市场为建材专业市场,经营品种专业性较强。
5、佛子岭路商圈住宅底下临街商铺,一般为单层,局部为两层,经营业态以特色餐饮、生活超市、便利店、理发干洗店等为主,主要是为了满足周边居民生活需要,业态较为落后,缺少精品百货和大型超市,未来有较大的升级空间。
六安市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调查一、六安市土地储备与用地规划1、六安市区内国有土地级不划分为:一级地要紧分布区位:东至新淠河河沿,南至皖西东路和大不山东路南侧200米以及梅山南路大桥以北西侧200米范围,西至解放路西侧200米范围,北至人民路北侧200米及球拍路两侧200米范围闭合区域。
二级地要紧分布区位:东至淠河总干渠以及皖西大道西段两侧200米范围,南至梅山南路桥向西沿总干渠、振华路南侧200米范围,西至磨子潭路两侧200米,黄大街、鼓楼街,北至皋城西路北侧200米以及梅山北路两侧200米闭合区域;火车站站前区的梅山南路、解放南路、佛子岭中路两侧200米范围内地段。
三级地要紧分布区位:东至宁平路东侧200米及皖西大道两侧各200米和安丰路两侧各200米范围、南至佛子岭东路两侧200米、火车站站前广场二级地段以外的区域,西至磨子潭路以西200米向北沿老淠河至农科所,北至梅山北路与解放北路交汇处沿手拖厂以南向东至淠河总干渠范围内闭合区域。
四级地要紧分布区位:东至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除三级土地外),南至312国道和小华山园艺厂,西至三里街、六安师专,北至光华厂、市化肥厂及至污水处理厂以及解决北路两侧200米范围的闭合区域。
五级地要紧分布区位在四级地区位以外的城区边缘地带。
2、土地储备状况都市近期规划居住用地1038.17万平方米,远期规划1598.58平方米。
都市进展储备土地要紧分布在都市东南部,312国道以南,宁西铁路以北的部分区域以及城西南,佛子岭路以南、312国道以北的区域。
六安土地储备已初步形成了市场运作与经营都市土地相结合的路子,由储备中心统一收购储备,土地市场统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 "征、收(购)、储、供"一条龙治理。
到目前储备土地累计8093亩,其中新征用地7673亩,存量土地420亩。
除市政务中心、体育中心及都市道路等用地外,现储备土地库中能出让的土地约5200亩,近几年老城改造可供开发土地面积约4000亩。
安徽省六安市土地利用规划论证报告一、论证范围及依据(一)论证范围为了落实六安市委、市政府2010年-2020年建设规划的重点项目,提高城市品质,加快六安市经济发展的战备方针,对六安市近20年土地利用规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经济效益的可靠性,用地需求及土地综合开发利用方面进行论证。
(二)论证依据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⑵《安徽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⑶《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1996—2010)》;⑷《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二、土地规划指导原则——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按照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加强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保持耕地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数量稳定。
——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
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合理控制建设规模,积极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由外延性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统筹安排各业、各类、各区域用地,促进城乡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
按照六安市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优化配置各业、各类用地,统筹安排区域、城乡用地,促进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和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促进土地可持续利用。
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减少对市域内生态脆弱地和生态环境敏感区的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加大对生态脆弱区、生态涵养林区、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力度,确保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三、拟规划区土地概况(一)区位条件六安市位于安徽西部,大别山北麓,俗称“皖西”。
六安依山襟淮,承东接西,区位优越。
东与省会合肥市相连,南与安庆市接壤,西与河南省信阳市毗邻,北接淮南市、阜阳市。
贯淮淠而望江海,连鄂豫而衔中原,是大别山沿淮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地处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活力的“长三角”腹地,是安徽省会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带。
六安市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调查与分析(doc 21页)六安市房地产市场供求状况调查一、六安市土地储备与用地规划1、六安市区内国有土地级别划分为:一级地主要分布区位:东至新淠河河沿,南至皖西东路和大别山东路南侧200米以及梅山南路大桥以北西侧200米范围,西至解放路西侧200米范围,北至人民路北侧200米及球拍路两侧200米范围闭合区域。
二级地主要分布区位:东至淠河总干渠以及皖西大道西段两侧200米范围,南至梅山南路桥向西沿总干渠、振华路南侧200米范围,西至磨子潭路两侧200米,黄大街、鼓楼街,北至皋城西路北侧200米以及梅山北路两侧200米闭合区域;火车站站前区的梅山南路、解放南路、佛子岭中路两侧200米范围内地段。
三级地主要分布区位:东至宁平路东侧200米及皖西大道两侧各200米和安丰路两侧各200米范围、南至佛子岭东路两侧200米、火车站站前广场二级地段以外的区域,西至磨子潭路以西200米向北沿老淠河至农科所,北至梅山北路与解放北路交汇处沿手拖厂以南向东至淠河总干渠范围内闭合区域。
四级地主要分布区位:东至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除三级土地外),南至312国道和小华山园艺厂,西至三里街、六安师专,北至光华厂、市化肥厂及至污水处理厂以及解决北路两侧200米范围的闭合区域。
五级地主要分布区位在四级地区位以外的城区边缘地带。
2、土地储备状况城市近期规划居住用地1038.17万平方米,远期规划1598.58平方米。
城市发展储备土地主要分布在城市东南部,312国道以南,宁西铁路以北的部分区域以及城西南,佛子岭路以南、312国道以北的区域。
六安土地储备已初步形成了市场运作与经营城市土地相结合的路子,由储备中心统一收购储备,土地市场统一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征、收(购)、储、供"一条龙管理。
到目前储备土地累计8093亩,其中新征用地7673亩,存量土地420亩。
除市政务中心、体育中心及城市道路等用地外,现储备土地库中能出让的土地约5200亩,近几年老城改造可供开发土地面积约4000亩。
姓名:胡伟学号:0914021031班级:09资环六安市房地产市场现状分析一、全国房地产市场行情及环境日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份最新的研究报告称,2012年将是住房分配制度改革以来,房地产行业最艰难的一年。
但房价仅止于略有回落,总体降幅不会很大,因为“调控的难度在不断增大”。
经历2011年房地产交易量的持续低迷后,房地产企业面临的选择是,要么降价销售,要么囤房囤地。
但当前房地产开发销售环境不同于2008年金融危机初期,当时土地购置多发生于2006年以前的低地价时期,房地产的降价空间大,大幅降价仍能保持可观盈利,而当前房地产开发土地购置大多发生于2009-2010年的高地价时期,房地产品降价空间小。
因此,当全行业因为市场低迷而盈利下降时,中小企业将面临艰难境遇,获利空间缩小,亏损现象将不断扩展。
同时该研究报告指出,2012年,我国房地产政策将继续巩固已有的调控成果,但调控难度也不断增大。
一方面,国内外闲置资本仍然对房地产市场形成巨大的投资投机性需求;另一方面,宏观经济增速回落,居民储蓄和闲置资本仍然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被动流向房地产市场寻求保值增值。
同时,国际资本市场受美欧经济复苏乏力和宽松量化货币政策影响,闲置货币充足,很容易形成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套利行为。
然而,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利益诉求差异,使调控政策的执行和实施难度日益显现。
在经历经济增速下滑、土地出让流拍和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降后,一些地方政府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增长和财政收支压力,渴望活跃房地产市场以解燃眉之急;经历交易量萎缩、房价调整的房地产行业,也面临赢利下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必然试图寻求为房地产调控政策松绑。
政府与企业、中央与地方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导致地方政府和企业在对中央政策的执行和实施中,更积极寻找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突破,消极应对不利于自身利益的政策实施,导致调控政策的执行和实施难度增大。
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企业开始不断寻求政策松绑和突破,其中限购政策可能是寻求突破的主要方向。
安徽六安市房地产项目整体市场调研报告*六安市整体市场报告第一部分*概述:本部分主要说明六安城市定位,房地产发展情况,城市房地产各区域市场情况以及重点代表性楼盘,并进行相关总结分析。
六安城市背景分析六安房地产市场分析六安各区域板块市场分析六安商业市场分析市场研究总结*85公里78公里68公里□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大别山北麓,距离合肥直线距离68公里,距淮南78公里,距安庆85公里;□六安处在省会经济圈内重要位置,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六安受省会合肥辐射能力较强。
地处大别山北麓,紧临经济圈中心城市合肥,具有较好区位优势。
六安市合肥市一、六安城市背景分析11>.1-城市区位*省会经济圈战略实施,为六安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空间和更高平台。
省会经济圈区域范围六安□六安将成为省会经济圈钢铁、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和电力四大产业链的延伸承接基地;□六安经济发展目标:到2015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2000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000元;□六安融入省会经济圈将形成“一区、五轴、三带、多组团”空间发展格局。
省会经济圈专项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跻身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行列,产业的导入将为六安发展注入新动力。
□皖江城市带包括安徽省共59个县(市、区),将是泛长三角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皖江城市带规划通过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进经济转型,加速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加入皖江城市带,六安的发展将纳入国家的战略布局和政策支持范围,六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承接产业转移方面有了更快速的发展。
六安六安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范围六安开发区以及舒城县成为六安仅有的两个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1.2-城市背景*数据来源:六安统计年鉴□六安城市定位:市域的政治、经济、文教中心,皖西地区的商贸流通和旅游服务中心,远期成为安徽省的加工工业基地之一。
舒城县房地产住宅市场调研报告2013-66号地块初步市场分析市场部第一部分宏观城市研究第二部分在售项目调研第三部分目标地块现状分析第四部分成本测算目录CONTENTS第一部分宏观城市研究1、舒城总体概况2、舒城县交通状况3、城市经济发展水平4、城市发展方向5、城市总体规划6、舒城县未来产业的区域规划7、宏观市场研究小结➢舒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巢湖之滨,江淮之间。
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
➢雄踞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前沿阵地,距省会合肥市54公里,是大合肥经济圈内城市之一。
➢。
全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人口102万(其中农业人口87万),总户数约30.8万户,辖21个乡镇、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392个行政村。
县城人口20万。
城市区位显赫、大合肥经济圈之内、城市发展潜力巨大宏观市场研究舒城总体概况➢城关镇,是舒城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地处皖中腹地,江淮之间,大别山东麓、巢湖西滨;➢距合肥市54公里,1小时省会生活圈;➢3小时内经济圈有南京、武汉、徐州、南昌;➢5小时经济圈有上海、杭州、日照、郑州、长沙;舒城县交通状况周边城市云集、交通便捷、城市区位优越宏观市场研究本案位于三区交汇处,战略地位明显,但不是城市主要发展方向南溪新区老城商业区舒东新区政务新区工业园区高新开发区城市十一五期间规划:➢基本框架以老城区核心的中心商业区;➢以南溪河为界构建南溪新城住宅区;➢以扩建后的合安公路以东打造舒东新区;➢高峰路以西为政务文化新区;➢北部以工业园区为主,并配套住宅区和商业区;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向西宏观市场研究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快速发展、人均收入逐年递增,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市场蕴藏消费潜力大2012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8亿元,增长11.9%;财政收入9.7亿元,增长21.1%;规模工业增加值35.1亿元,增长18.6%;固定资产投资71.2亿元,增长3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9亿元,增长15.6%;进出口总额7994万美元,增长8.3%;到位内资66.6亿元,增长45.4%,利用外资4227万美元,增长48.1%;农民人均纯年收入6769元,增长16.4%;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7%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1‰以内;单位GDP能耗下降3.97%。
六安城南区域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一、六安市房地产区域板块划分为便于项目的的分析,这里将六安市房地产版块划分为四大区域:城东板块——由皖西大道和皋城路两条主干线路组建的六安市经开区板块城市市中心板块——光明路以南、淠河路以东、龙河路以北、淠河总干渠以西城南板块——龙河路以南、淠河总干渠以西政务区板块——佛子岭路、以及汽车南站、火车站周边区域二、六安2012年1-9月住宅市场分析根据六安市房地产管理局网站上的数据显示,截止到10月11日,六安市入网销售项目总数249项,入网销售总面积:1238.6766万㎡,可售套数:32513套,可售面积:285.1482万㎡,入网销售住宅总面积:955.3586万㎡,住宅可售套数:18793套,住宅可售面积:190.6423万㎡,拆迁回迁套数:894套。
2012年1-9月六安市商品房成交均价走势,。
2012年1-9月六安市商品房成交套数。
三、城南镇区域综述城南镇地处六安市区南郊,东倚华山街道,北接市区,南邻青山乡、苏埠镇、韩摆渡镇,西与分路口、徐集隔河(淠河)相望。
全镇总面积100.2平方公里,耕地3.7万亩;辖13个村和3个居委会,185个村民组,全镇总人口5.2万人。
(一)崛起的城南板块前几年,城南并不起眼,提起城南,六安市民并不怎样看好,房价一两千元也还不惹眼。
近几年,城南依托裕安工业园、西海农业生态园,不断完善区域内道路、配套等设施,分享312国道、105省道的便利交通,同时坐拥城南小学、城南中学、裕安中学等优质教育资源,逐渐成为民众在六安买房的一大亮点。
开发商也纷纷投资,看中城南板块的大好前途,现在城南板块楼盘云集,竞争激烈,异彩纷呈。
城南板块靠近南站与火车站,交通便利,同时开发商在楼盘建设时也非常重视周边的环境与小区的内部设施,所以无疑解决了大家对过往车辆带来噪声与灰尘的忧虑,即使在楼市严格调控的形势下,城南的成交量依然处于一个火热的态势,加上开发商多变的优惠活动,城南板块潜力再次升级。
六安房地产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概况六安市地处安徽省西部,是该省的一个重要的中心城市。
六安市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近年来呈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
市区的房地产市场主要以住宅为主,商业、办公和工业用地也有一定数量。
二、市场需求六安市作为一个中心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口。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导致了对住房的需求不断增加。
目前,市区的住房需求主要集中在经济适用房和普通商品房两个方面。
经济适用房适用于市民的购房需求,而普通商品房适用于工薪阶层和刚需购房者。
三、市场价格六安市房地产市场的价格相对较低,平均房价在市区为每平方米7000-9000元。
经济适用房的价格相对较低,一般在每平方米5000-7000元,而普通商品房的价格在每平方米7000-9000元之间。
四、市场趋势六安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六安市的人口增长迅速,对住房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城市化的推进将推动六安市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2.政府政策的支持:六安市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包括减税、降息等,以促进市场的发展。
3.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随着六安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包括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建设,将大大提升市区的生活品质,进而拉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五、市场竞争六安市房地产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发商之间的竞争:六安市的开发商众多,竞争激烈。
开发商之间通过不同的购房优惠政策和配套设施来吸引购房者。
2.土地资源的稀缺:六安市土地资源相对有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供应逐渐紧张,土地资源稀缺将增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六、市场前景六安市房地产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增长将推动住房需求的增加。
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将为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然而,市场竞争的激烈也带来了一定的压力,需要开发商提升产品品质和服务水平,以满足购房者的需求。
地块现状结论分析报告模板一、背景介绍本文对某地块的现状进行了综合分析和结论总结。
该地块位于某某市,占地面积约XXX平方米,拥有优越的交通条件和丰富的资源。
二、现状分析2.1 基础设施该地块周边交通便利,附近有地铁站和公交站,方便居民出行。
同时,距离主干道也比较近,相关交通设施齐全。
此外,该地块的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完善,能够满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
2.2 周边环境本地块周边生活设施齐全,有大型购物中心、超市、医院、学校等,方便居民的日常购物、医疗、教育等需求。
此外,周边环境幽雅,有公园、湖泊等自然景观,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休闲娱乐场所。
2.3 产业布局该地块周边产业布局较为合理,有多个工业园区和科技园区。
工业园区以制造业为主,涵盖了机械、电子、汽车等多个领域。
科技园区则聚集了众多高科技企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对推动地区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4 人口数量和结构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该地块的人口数量稳定增长。
同时,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人口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老年人口和中高收入人口比例逐渐增加。
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对该地块的社会服务需求和产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结论分析3.1 发展前景综合以上现状分析,该地块具备较好的发展潜力和机会。
交通便利、周边环境优美、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产业布局,都为该地块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该地块有望成为一个繁荣的商业和居住区。
3.2 建议和发展方向在未来的发展中,建议该地块可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3.2.1 产业升级基于周边良好的产业布局,该地块可以进一步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附加值。
同时,可以考虑引入更多的服务业企业,以满足人们对于更高品质生活的需求。
3.2.2 城市功能改善为了提升该地块的综合竞争力,可进一步完善周边的城市功能。
增加公共文化设施、体育设施等,提高居民生活品质。
同时,建设更多的教育机构和医疗机构,满足居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