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 格式:ppt
- 大小:287.50 KB
- 文档页数:27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案例)(冯巧根主讲部分)导言案例研究正成为一种趋势,它推动着管理会计研究的新发展。
案例一词来源于英语“Case”,原意为情况、事实、实例等,但译成中文后,不同的领域翻译的意思有所不同,在医学上译成病例;在法律上译成判例;在军事上译成战例;在企业管理上译成个案、实例、案例等.我们认为,在管理会计上译成案例较为妥切。
查汉语词典,所谓案例是指“某种案件的例子”。
典型案例,则是指具有代表性的事件或例子。
在会计专业硕士(MPAcc)的培养中进行案例教学,对于提升学员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部分分三块内容:一是阐述管理会计案例的特点;二是指出管理会计案例研究应注意的问题,三是本次请进内容相关的部分案例(此次本人讲6个专题,大致可以归属为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成本管理问题;二是管理会计的风险问题,三是学习型的管理会计组织问题,案例材料也按此顺序排列)。
第一部分:管理会计案例的形成与特点由于现代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越来越突出,美国学者卡普兰曾撰写《管理会计的相关性消失?》一文阐述这种脱节的状况。
于是,会计界自80年代以来展开了一场如何解决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脱节,如何根据新的经济环境和现实需要改进现有的管理会计的争论,并在美、英等国引发了一场“案例研究”的革命。
从国外的经验看,国外管理会计界目前的管理会计研究,已将重点明显转移到实证与实地研究上,即注重典型案例的研究.我国从70年代末引进并总结国内以责任会计为主要内容的会计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今后中国的管理会计本着实用性的原则,将更多地朝着实地研究——典型案例研究的方向发展.与管理会计案例比较接近的是财务管理案例,财务管理案例较早起始于教学,1918年前后,美国哈佛大学管理学院的教师开始在课堂上讲授企业实际事例,让学生讨论,这是财务管理案例的雏形,当时尚未形成文字材料,也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方法.1920年,该校受到洛克菲勒财团的资助,进行新的教学方法实验,便开始调查、编写教学案例,并进行试用.教学案例的编写由粗到细,由简单到复杂,逐渐成熟起来,案例教学也成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是一门涵盖面广泛、重要性十分高的学科,为企业管理提供有效及理论性的指导。
高级管理会计旨在研究合理计算帐目及运用绩效考核推进会计决策,以及企业管理与会计实务的关联。
它的目的是形成企业管理的综合评价模式,向决策者反映决策的结果。
围绕企业管理与会计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它采用综合评价的概念,将企业经营与会计理论紧密联系起来,互为辅佐,进行决策。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和实务,包括但不仅限于报表分析,绩效管理技术、定量分析,商业财经决策分析,利润管控,法律与税收,精算实务,公司治理,风险管理,财务报表的构成以及决策科学。
这些技术工具,能更有效的激励员工,使企业在制定决策时可根据精确的会计管理模型,减少其所承担的风险,以最佳的成本效益提升企业核算效率。
此外,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还可以提高绩效考核与决策评价的准确性。
通过精确的定量评价,及时的决策反馈,借助会计工具,如预算,报告等,来改善决策结果,并更新会计模型,以最大程度的提高管理的绩效。
总的来说,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是一门重要的管理学科,为企业管理提供了理论指导,通过各种绩效考核技术,降低风险,提高绩效,达到了最佳的成本效益,使企业管理有了显著的改善。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心得5篇第一篇: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心得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心得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我们加深了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的了解,在此有一些心得体会。
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教学方式立足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选择适当的题目或案例进行课堂讨论或练习,条件具备时还可进行适当的社会实践。
首先说说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门课程的了解1、理论方面包括现代管理理论和管理会计自身的理论体系。
管理会计自身的理论体系包括管理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假设、对象、目标、职能、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管理会计的内容体系、管理会计基本准则、管理会计方法体系等。
2、方法方面从管理会计三个发展阶段方面来看,主要讲现代发展阶段中与“管理会计新发展形成的新领域”有关的管理会计方法,比如:控制类方法,包括作业成本管理、价值链分析与控制、管理控制系统等;规划类方法,包括战略管理会计、国际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等;业绩评价类方法,包括平衡计分卡、经济附加值、薪酬激励等。
对未来发展阶段,可以安排少部分时间加以展望。
对传统发展阶段,则可基本不涉及。
其次,这门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等多种形式。
从高层次的角度来看,老师的课堂讲授内容主要集中在管理会计的理论方面以及管理会计方法的基本原理方面。
高素质的人才必须具备厚实的理论基础,而基本理论的系统讲授都是通过课堂教学方式实现的。
占到管理会计基本课时的 50%。
在教学形式方面,经常都采用课堂讨论的方式。
这是对研究生层次学生教学的一种比较常用的教学方式。
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充分调动我们学习的积极性,形成教与学的互动,能更好的理解课程的内容。
其实,从组织课堂讨论的效果来看,课外的资料准备过程往往是更加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生不仅要参考大量的资料准备发言提纲,同时还要从正方或反方的角度,来对讨论的问题进行阐述,还要考虑到在课堂讨论时能够通过说理说服对方。
会计学论文题目(精选200个)【选题方向1】财务管理与成本管理方向成本管理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项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行为的总称。
成本管理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核算、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等职能。
成本管理的目标为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成本作为一个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是客观存在的。
加强成本管理,努力降低成本,无论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是对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经济效益,都是极为重要的。
本方向的研究从经营现金流量、股利分配政策、货币时间价值等方面入手,对企业投资和筹资的质量进行分析,充分动员和组织企业全体人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力求以最少生产耗费取得最大的生产成果。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参考以下理论:资本结构理论(Capital Structure)、现代资产组合理论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期权定价理论Option Pricing Model、有效市场假说(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EMH)、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信息不对称理论(Asymmetric Information)等。
撰写提示1.首先确定论文选题,与指导教师商定论文的基本框架,包括论文的基本观点和结构,亦即完成论文的开题。
2.在明确写作思路的基础上,阅读和查找文献,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撰写论文的初稿。
3.与指导教师反复沟通,修改论文以至定稿。
参考论文题目:企业财务风险及其控制问题研究企业财务核心竞争能力研究成本控制问题研究货币时间价值在企业投资经营中的应用企业财务竞争力的评价研究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量质量分析论投资决策理论中的会计信息需求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企业融资战略研究企业投资决策中资本成本的界定非盈利组织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多维财务管理目标研究论现代企业经营中的财务管理模式企业财务管理环节容易出现的问题与对策试论企业筹资风险及其对策试析企业流动性风险与现金流量比率指标浅析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运作股利分配政策浅析财务管理目标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选择企业负债筹资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我国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分析参考书目:刘淑莲:《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孙茂竹、范歆:《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张先治:《财务分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郭晓梅:《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5年版李永梅、张艳红、汪军:《财务预测理论与实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版费忠新《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研究》,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23年版孟焰:《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研究》,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王静刚、董正英、周颖:《经营杠杆》,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版韦德洪:《财务管理基础理论与实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版韦德洪:《财务决策理论与实务》,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5年版余海宗:《战略管理会计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杨瑞平:《企业内部控制探索》,中国市场出版社,2023年版叶陈刚、郑君彦:《企业风险评估与控制》,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年版乐艳芬:《战略成本管理与企业竞争优势》,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戴利、宋浩:《作业成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姜伯昊:《卓有成效的成泵管理体系》,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年版宋华:《物流成本与供应链绩效管理》,人民邮电出版社,2023年版孙继元:《现代成本管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吴少平:《现代成本管理》,经济管理出版社,2023年版布里姆森、安托斯、许燕:《作业成本预算》,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卡普兰、张初愚:《成本与效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李寿喜:《产权、代理成本和企业绩效》,复旦大学出版社,2023年版吴雪林:《目标陈本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23年版聂兴凯:《如何进行成本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选题方向2】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方向财务会计理论基础是指通过对企业已经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以为外部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投资人、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提供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盈利能力等经济信息为主要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
理论类课程大纲课程名称:高级管理会计一、课程概况所属专业:会计学开课单位:经济管理学院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代码:开课学期:6学分:2学时:34核心课程:否学时分布教学团队拟使用教材:卡普兰,阿特金森著;吕长江译《高级管理会计(第3版)》,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5 国内(外)现有优秀教材:[1]郭晓梅,《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刘运国,《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冯巧根,《高级管理会计》,南京大学出版社。
[5]赵贺春,冯文红,《高级管理会计》,机械工业出版社。
学习参考资料1. 《会计研究》;2.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二、课程描述(300字以内)《高级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面向会计学、财务管理等高年级学生开设课程。
它是现代会计学体系中的重要分支,是一门技术性、实用性、综合性很强的新兴边缘学科。
它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特有基本职能,成为企业管理者有效地控制现在、科学地规划未来,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有用工具,也是财会、经济、管理等方面人才必备的专业知识。
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会计的理论、主要内容和方法,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相关信息。
四、教学要求授课教师将按照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有关要求做好课程教学各项工作,严格按照课表规定的时间、地点上课,不迟到、不早退,将根据本大纲要求,认真备课完成教案与讲稿编写等各项课前准备工作;授课过程力求内容充实、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详略得当、逻辑性强、重难点突出,力戒平铺直叙、照本宣科,同时重视对学生的学习方法指导和课堂教学效果信息的反馈,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同时将结合课程目标要求,做好考核内容设计,并严格按照本大纲要求做好出勤率统计、作业评价等各项工作。
学习是大学生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应根据课程大纲要求制定本门课程学习计划,加强学业管理,严格自我要求,提升自主学习能力,主动适应课程学习要求。
管理会计报告心得感悟(精品10篇)管理会计报告心得感悟篇1经过对《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一段时间的学习,我对管理会计有了进一步的认知,同时对于这么课程也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具体而言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关于课程开设的看法和建议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会计人才的素质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跳出传统会计思维框架的定位,将自己看成是一位“CFO”,一位管理者,站在战略性的高度考虑问题,而具备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是高素质管理人才的必要条件,因此管理会计这门新兴学科应运而生。
大学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经济和社会在发展,大学对人才的培养也应该与时俱进。
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这么课程便尤为重要,应针对经管类特别是会计类专业的学生开设高级管理会计的课程,从而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理论素养,增强对专业的理性认识二、关于课程内容的看法和建议管理会计是会计学和管理学相结合的一门新兴学科,因此《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涵盖了会计学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介绍了目前较为前沿与经典的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如:适时制、作业成本法等,是传统管理会计的深化和发展。
在我看来,管理会计更加侧重于管理,会计学则是实现管理目标的理论基础。
课程内容不足的地方在由于学时和时间的限制,课程内容的丰富度不够,课堂上所能学习到的管理会计的知识有限,虽然学生可以自己在课后学习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但是如果老师能够在内容上的指引更多,学生自学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更深入地理解管理会计的相关知识。
三、关于课程讲授的看法《高级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授课方式最大的亮点之一便是案例式教学,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的理论知识教学,而是将理论与案例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高级管理会计的相关理论,增强了对高级管理会计的感性认识。
其次,老师在正式讲授高级管理会计的知识之前,会介绍自己在世界各国游历的经历,并且配以大量风景优美的照片,这便是寓教于乐的最好体现,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而且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也彰显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精神。
学习管理会计心得体会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学习管理会计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参考!学习管理会计心得体会1随着改革的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得到广泛采用,产品更新换代周期普遍缩短;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资本集中规模越来越大,跨国公司大批涌现;生产经营的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企业内部各部门乃至职工个人之间的联系普遍增强,竞争日益激烈,这种情况迫使企业管理方式必须变革,在这个阶段上,管理会计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的要求,不仅完善发展了规划控制会计的理论与实践,而且还逐步充实了以“管理科学学派”为依据的预测决策会计和以“行为科学”为指导思想的责任会计等内容;不仅管理会计的实践内容及其特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其应用范围日益扩大,作用越来越明显,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学好管理会计这门学科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以下我简要谈谈我个人学习管理会计的一些心得。
首先,在学习这门课之前,要把管理会计这本书大致翻阅两三遍。
在翻阅的过程中慢慢地去熟悉它、了解它、热爱它,要与它建立起深厚地感情。
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出一定的学习这门学科的兴趣。
譬如,我在翻阅时就比较留心管理会计这门学科的形成、发展,与财务会计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在会计这一领域当中的地位、作用、影响等等。
因为我个人认为在首次接触这门学科时,最重要的就是应该先了解其形成的一些背景资料。
每一个人在首次接触一门新课程时,最难过的也就是这一关了。
虽然在学习这些背景资料时会很枯燥、很乏味,但是它对我们以后学好这门课是相当重要的。
我相信,只要你用心去看去体会,很快你就会融入到书本当中了。
第二,一定要认真预习下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在预习前还要制定好相关的预习计划。
如,一次要预习多少章节,大约要花多长时间等。
在预习过程中,遇到有疑问的地方最好用笔划下来或做一个自己看得懂的记号。
撷取中西菁华,践行创新精神,作育会计精英——中山大学培养经验总结一、概况中山大学MPAcc项目设立于2004年,属于全国首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试点院校。
中山大学MPAcc项目致力于培养全面素养发展,理论与实务并重,适应国际竞争环境及不同文化背景,在各类组织中从事高层会计、审计、财务与投资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综合型高级人才。
中山大学MPAcc项目的教育理念是:“博雅、能力、责任,止于至善”。
中山大学MPAcc项目依托于中山大学管理学院会计学科,充分利用中山大学及管理学院的平台,在学科建设、办学层次和办学规模上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
中山大学会计学系正式成立于1985年,师资力量雄厚,是教育部全国先进集体,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获得单位,其中会计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广东省名牌专业和重点学科。
近年来,会计学专业连续得到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香港何氏教育基金和培华教育基金的大力支持,具备了雄厚的教学资源。
会计学系拥有一支以李学柔、魏明海、谭劲松、刘峰、林斌、唐清泉等为学科带头人的实力雄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现有教师28人,其中教授9人(占比32%),副教授15人(占比54%),讲师4人(占比14%);具有博士学位的22人(占比79%);博士生导师7人,硕士生导师10人。
中山大学MPAcc项目的招生类型包括在职攻读单证(学位证)、在职攻读双证(学历证、学位证)与全日制攻读双证三种形式。
项目自开设以来,报考竞争激烈,如2013年报考双证MPAcc(包括在职和全日制)人数为540人,录取80人(含推免生17人);报考单证MPAcc人数为113人,录取23人。
二、培养特色中山大学MPAcc项目以国家会计重点学科为基础,发挥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优势,协同营造优良的MPAcc培养环境,已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MPAcc培养方案》、《MPAcc师资遴选方案》、《MPAcc考试录取办法》、《MPAcc教学管理办法》等一系列管理规定。